王俊雄

刊載於金剛乘季刊第三十九期

高雄學會的成長:高雄學會自民國六十七年春成立至今,匆匆十一年,會所由租(五甲忠誠路)而借(民族二路陳建夫師兄家)而買五樓搭六樓(覺民路五一O號)而落實於今之辦公大樓的十二樓。佛堂由小而大由簡陋而莊嚴,由順應而創造。雖搬遷再三,但相同者有二,一則師兄弟們向 上師向 佛的心不變,二則每次搬遷總為佛堂不敷使用,故可說學會是在和諧中自然成長。

新會所的緣起:佛堂於七十四年春遷覺民路,七十七年春由於佛堂外之油漆剝落,佛堂內之部分木板因浸水而鬆軟,擬粉飾整修,何素貞同學提議:佛堂這麼高,每次請 上師來,要 上師爬得那麼辛苦,真是過意不去,況佛堂在頂樓,勢必要常常維修,況且同學一天比一天多,己漸不敷使用,倒不如找個面積大有電梯的大樓;此議一提大家和議;於是促成了今天的因緣,當然其中少不了大家那一分勉力的承擔—出錢、出力、出心。然而憑藉發心而打開心結,開拓心胸視野,進而成就道場,廣結善緣,誰曰不善!

整建經過:我們買的是己建好六年的十二層公寓辦公大樓,為了造就完整的格局,只好把能打的統統打掉,共打掉五大卡車的木石,由於電梯年久失修,時好時壞。故搬運工作足足拖了兩個月,又因工人不易招請,新的磚泥、木材的運送只好動員學會同學充當臨時工人,大家忙著不亦樂乎;水泥部分總算於去年十二月底完工。接著是木工裝璜,先是請了一批人,但因工作不易配合,又值農曆新年祇好暫停。為了令佛堂更莊嚴如法,建夫兄特地閉關;出關後家華兄適時出現了,憑著過去建覺民路佛堂的經驗與默契,裝璜部分順利地展開,為了配合進度建夫放棄了到尼泊爾參加 法王體勝住大典,真可謂〝犧牲小我完成大我〞充分表現了〝佛事他事重於個人私事〞的精神。

略述佛堂莊嚴:踏出十二樓電梯即可見〝金剛乘學會〞藏、漢、英三種字體的金色字樣與 法王和學會之徽誌,其中藏文為 法王手筆,漢文則為 上師題書。右邊為 上師房,左邊為佛堂。 上師房是由何沛書巧思設計的,既高雅又精緻。佛堂則由建夫一手包辦,其莊嚴殊勝見者莫不讚嘆再三,略述如下:藍紅綠三色之廊廡引入紅色大門,上綴金珠、獅頭、獅口衍五色彩帶;入門處明鏡為屏,踏入門內,地板為紅褐色,天花板為象牙白色,門窗上緣繞以五彩布鬘,窗簾為暗紅色,右壁上有兩幅以密宗法器為題材的粉彩晝,左側壁上有阿底峽尊者的〝菩提道寶鬘頌〞東西相映成趣,頗覺古樸典雅。面對壇城,有一千瓣蓮座,上鋪金黃色地氈,正中央為法王相、上師寶座、金剛薩埵及皈依鏡,左右分別為無死蓮師、鄔金藥師、釋迦佛、普巴金剛、四臂觀音及文殊菩薩。皈依境前供護法、釋迦佛前為大白傘蓋佛母、普巴金剛前則為咕嚕咕叻佛母。壇城下有孔雀、馬、象、鶴,供桌下奉地神。蓮座前緣兩側有一對蓮花燈,蓮座正上方為大幻化網壇城,四周五色彩鬘圍繞,蓮座外有法幢,大小寶幢各一對,壇城左側壁為經櫥奉大藏經及學會叢書,右側壁上則有大手印願文;八吉祥金剛手三片彩繪玻璃及三幅釋尊的湯嘉。由蓮座的正中央向外延伸鋪以紅色地氈,地氈兩旁為修法之長桌,左右各三列,上覆黃色桌巾,甚是莊嚴。頗值一提的是 法王的相乃出自名雕塑家吳進生之手,可謂栩栩如生,相好莊嚴無等倫。又壁上法器粉彩為畫家陳立德兄專為佛堂繪作者。可謂〝集各地菁英,共同善舉〞,當然幕後的工作人員亦功不容沒。

展望未來:高雄學會十一年來在 上師的不斷加持下及諸位同學的努力下己略見規模,希望在此基礎上能作更多饒益有情的事業。目前學會的活動有每週三晚的研經班,每週六晚的共修法會以及法會後的靜坐深造班,希望大家踴躍參加令解行相應、理事圓融,進而自化化他,成就無上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