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與今生

黎日光上師開示:了生脫死系列講座輯錄
本文章由《溫暖人間》雜誌提供

《佛說無常經》說:「迴圈三界內,猶如汲井輪,亦如蠶作繭,吐絲還自縛。」輪迴就是受自己的業力所牽引,若一生做好事,便一定會投生三善道;做壞事的話,一定會投生三惡道。或許你前生是天人,今生輪轉做人,但下一生又會投生哪一界呢?

白狗的前生

佛塔

《鸚鵡經》(《中阿含經》卷 44)中,記載了一個由人轉生為動物的故事。

有一天佛陀入舍衛城托缽化食,經過鸚鵡摩納都提的家,這家主人摩納剛好外出工作。他家中養有一隻白狗,白狗很有福報,當時正臥在大床上吃著用金盤盛載的食物。

當白狗看見佛陀前來,便大聲地對著佛陀亂吠,於是佛陀便對白狗說:「為何你今生當白狗去了,現在只能一直在吠叫,怪可憐的。」

白狗聽到佛陀的說話,很不高興,從床上跳下來,到柱子旁邊臥著。鸚鵡摩納回家之後,看到心愛的白狗悶悶不樂,不但不肯進食,又不睡在床上,於是便問道:「是誰惹怒我的狗?」

僕人回答說:「我們都沒有惹牠,是今天釋迦牟尼佛來到這裡托缽,佛陀跟白狗說了一些話,之後便變成這樣了。」

摩納聽後非常生氣,想要去質問佛陀。當摩納來到佛前便問:「瞿曇!你對我家的狗說了些什麼,令牠這麼生氣?」

佛陀說:「我不能告訴你的。」
摩納問:「為何不能告訴我?」
佛陀再說:「不能跟你說的,你聽後必定會大怒。」

如是摩納三次向佛陀詢問,佛陀於是回答:「你再三地問我,我只好如實地回答你。那隻白狗就是你去世的父親,我只是問牠說:『為何你今世會轉世做狗去?』」

「摩納,如果你不相信,可以回去對那隻白狗說:『你前世若是我的父親,那麼就回到床上。』白狗聽後一定會回到床上;然後你再跟牠說:『若你前世是我父親,就把金盤中的食物吃完。』白狗聽後便會把金盤中的食物吃完;之後你再問:『若你前世是我父親,就指示我,你以前珍藏珠寶的地方。』白狗一定會帶你找到他生前珍藏珠寶的地方。」

摩納半信半疑,畢竟要相信自己的父親投生做狗是很困難的。於是摩納再問佛陀:「我父親都提,平日廣行布施,經常作祭祀,理應往生善道,為何會說他轉生成白狗?」

佛陀回答:「你父親都提生前雖然有行善布施,但因為他很傲慢,所以轉生為狗。他生前亦是一個守財奴,連你都不知道他的珍寶藏在哪裡,所以他今生轉世為狗,繼續看守自己的財富。如果你不相信的話,你可以回家問問白狗。」

摩納聽後,便依照佛陀的話去做,結果真如佛陀所說,白狗都一一照做了,最後更把他父親生前收藏的寶物一一找出來。

六道輪迴圖

憤怒尊

要出離三界,出離輪迴,首先就要認識輪迴的結構,找出當中的破綻,才能夠真正出離。西藏人很喜歡在家中掛一幅六道輪迴圖,它就像鏡子一樣,時刻提醒自己,作善的可以投生三善道,作惡的則會墮落三惡道之中,而透過修行就能夠從十二因緣解脫出來,永離輪迴之苦。

在圖的最裡面,有一隻豬、雞和蛇,雞代表貪欲,蛇代表嗔恚,豬代表愚癡。為何我們會流轉輪迴,不能解脫?是因為貪嗔癡在作怪。有一些輪迴圖則是從豬噴射出蛇和雞,因為貪欲和嗔恚都是從愚癡而來,而愚癡的相反就是智慧,所以一切修行就是要開顯我們的智慧。

佛教講戒定慧,先要守戒,做任何事都不可以胡亂來,把戒守好,然後再修禪定,禪定就是智慧的基礎,所以有無明愚癡是最慘的。例如當你看到一朵花,因為你很喜歡,於是生起貪著,千方百計都想擁有,但其實喜歡也不一定要擁有的,最後更因為不能擁有而生起嗔怒,結果貪嗔癡樣樣齊。

圖的第二層分兩邊,右邊是黑色,裡面的眾生代表壞人,專門做壞事,他們的頭都是朝向下的,當他們死後便會向下投生到地獄、餓鬼、畜牲三惡道之中。左邊是白色,裡面的眾生代表善人,他們一生做好事,例如布施、放生等,積累功德,死後能夠往生三善道,即天、人或阿修羅道。

最外層是十二因緣,說明了生命輪轉的過程和三世因果,是佛教最基本的教法。十二因緣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因為無明,所以生起貪嗔癡煩惱,它是生死的根本。行是由無明引生的種種善惡行為,這裡主要是指前生帶來的業行。識就是業識投胎,最先入胎。名色是有情身心的全體,名是五蘊中的受想行識,而色是指肉體,這時胎兒開始慢慢成形,但六根仍未長成。到了六入的階段,六根便慢慢形成。

當胎兒出生之後,開始與外境接觸,稱為觸;受就是因為跟外境接觸,隨之生起種種苦、樂或不苦不樂的感受;愛就是對外境生起愛欲;取就是追求造作;有就是造成業因,並招感未來果報;之後再次受生,又漸漸衰老而死。

十二因緣又包含了三世因果,無明和行是過去世的二因,招感今世的五果,即識、名色、六入、觸、受。因為今世的愛、取、有,形成未來世的三因,結果又感未來世的二果,即生、老死。生死的根本源自無明,無明就是惑,所以做了很多貪嗔癡的惡業,最後就會痛苦,在六度中流轉不息。

有人問如何可以知道自己的前生,在佛經中有提到,若前生常行布施的人,今生便會得到財富;如果前生經常殺生,傷害他人生命,今生便會多病。如果你今生有好的果報,表示你前生做了很多好事;若你今生多受苦報,就是你前生多做不好的事,所以最清楚的莫過於自己。

對於過去已做的惡業,我們要多懺悔,從現在開始,我們要多做好事善事,這樣我們的下一生必定會好;如果你繼續做惡業壞事,那可以肯定的說,你的下一生必定不會好。

菩薩歷劫修行

在《本生經》裡面有很多故事,講述佛陀生生世世歷劫修行,最終得到圓滿成就,解脫輪迴之苦。

佛陀有一生曾為九色鹿王,身上的皮毛由九種奇妙的顏色組成,鹿角潔白如雪,非常美麗。一天,九色鹿正在河邊散步,突然聽到一陣呼救聲,原來有人掉到河裡,即將被水淹死,於是九色鹿奮不顧身跳到水裡,把溺水人馱上岸邊。

溺水人為了報答九色鹿的救命之恩,跪在地上對九色鹿說自己願做奴僕,終生侍奉。但九色鹿卻謝絕他的要求,說:「我不需要你任何報答,只希望你能保守秘密,不要向任何人洩露我居住的地方。」溺水人滿口答應著便回家去了。

一天夜裡,這個國家的王后做了一個夢,夢見了美麗的九色鹿,醒來後就請求國王捕捉九色鹿,用美麗的鹿皮來做大衣,用雪白的鹿角做拂柄,並說:「如果得不到九色鹿,我便要死了。」於是國王布告懸賞:若知道九色鹿住處者,就分給他國土和財產的一半作為賞賜。

溺水人見到布告後,心生貪念,見利忘義,來到宮廷向國王告密,並帶領國王和軍隊,浩浩蕩蕩的到河邊捕捉九色鹿。整個山都被國王的軍隊重重包圍,九色鹿一眼便認出帶人來捕捉自己的,正是當日那個溺水人。於是九色鹿向國王訴說了搭救溺水人的經過,並說:「殺人、搶劫的人可以原諒,但受因不報,還要害人的人,就不能原諒。」

國王聽後十分感動,動物尚且能心懷慈悲,於是怒斥溺水人貪圖富貴,忘恩負義的行為,並下令從今以後任何人都不得傷害和捕捉鹿。而那個溺水人因為失言,即時招感惡果,渾身長滿了毒瘡,口中發著惡臭,遭世人厭惡。

鹿王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前生,國王就是後來的舍利弗,是佛陀的大弟子,而溺水人就是佛陀的唐兄弟提婆達多,經常跟佛陀鬥氣。

燃燈佛授記

佛陀曾經有一生為婆羅門行者,叫善慧,是一個相貌莊嚴的婆羅門,身穿鹿皮,梳高髮髻。有一天善慧來到蓮花城,見到人們都在張燈結彩,詢問下得知原來國王邀請了燃燈佛進城,整座城的人都很高興地準備迎接燃燈佛的到來。

善慧聽到後心生歡喜,亦很希望見到燃燈佛,所以他想買一些鮮花來供佛,但找遍全城都買不到一枝花,原來所有鮮花早已被國王買下來供佛。後來,善慧遇到一位少女,手持七枝花,正準備將花送往皇宮。善慧感到很高興,向少女提出願以高價向她買下這七枝花,少女感到很奇怪,為何這位婆羅門一定要買花?善慧便說明是想買花供養燃燈佛,並向少女講解供佛的功德。

少女聽後便對善慧說:「我有七枝花,我送你五枝,餘下的兩花,請你代我供養燃燈佛,但是我把花送給你,你必須答應我一個條件。」

善慧急不及待便說:「我什麼都可以答應的。」
少女說:「在你生生世世還未成道之前,我都要做你的妻子。」
善慧顯得有些為難:「我這生是婆羅門的行者,是不會娶妻的。」
少女再說:「我不介意,只要你能答應,在未成道前,生生世世都與我結為夫婦就可以了。」因為善慧非常渴望能夠以花供佛,在無計可施之下,最終答應了少女的要求。

當燃燈佛入城之後,善慧便很高興地將花供養佛陀,並獲得燃燈佛授記:「你將來必定會成佛,號釋迦牟尼。」善慧得到授記很高興,當燃燈佛正要離開時,前面路上剛好有污泥及石級,於是善慧想:「佛陀的腳不應踩在污泥及不平坦的路上。」於是善慧立即脫下身上的鹿皮,張頭髮散開,舖在地上,讓燃燈佛走過,於是燃燈佛再次為善慧授記,將來於五濁惡世中成佛,度無數天人。

善慧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前生,而借花的少女就是釋迦牟尼成佛前的妻子耶輸陀羅的前生。

其實我們今生的朋友,很大機會在前生已是朋友,今生能夠結為夫婦,成為我們的子女或父母的人,前生一定跟我們有很大的因緣,所以身為佛教徒,一定要愛惜家人,活在當下,愛父母,愛兄弟姐妹,愛兒女,因為大家在過去生一定有很深的因緣,才能在千萬人中成為我們的眷屬,所以大家要好好珍惜這些緣分。

圖片:六道輪迴圖









過去世

二因

無明(生貪嗔癡等煩惱、為生死的根本)

(造作諸業)

現在世

五果

(業識投胎)

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
六入(胎兒長成眼等六根的人形)
(出胎與外境接觸)
受 (與外境接觸生起苦樂的感受)

三因

(對境生愛欲)

(追求造作)
(成業因能招感未來果報)

未來世

二果

(再受未來五蘊身)

老死(未來之身又漸老而死)

表:十二因緣與三世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