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講:佛傳,敘述釋迦牟尼佛由降生、童年、出家、修道、成道、弘化、以至涅槃之經過。

第三講:遺教結集,以佛入滅后,於佛所說教誨,專恃闇誦,展轉口傳,時生乖誤。眾弟子乃結集誦出佛在世時之垂訓,加以審定而成佛經。如是引申出五百結集、七百結集、波吒釐子城結集及大毘婆沙論篡集。

第四講:佛教有情觀,就有情之形狀及生活,以物理、倫理、及心理的意義為基礎,分天、人、畜生、餓鬼、地獄、阿修羅等六趣。

佛學十八講
佛學十八講

第五講:佛教世界觀,就有情種類、物質與精神。而分世界為欲界、色界、無色界,一一述之甚詳。

第六講:人天乘,述人、天二乘之分別,及守五戒十善之義。

第七講:蘊、處、界,敘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剖述出有情為假和合之個體,應以此對治實執之我。

第八講:四諦,由了知苦、集、滅、道四諦,為斷煩惱而修道,如聲聞乘。

第九、十講:為十二因緣,敘生死流轉之因、緣,以順觀而明輪迴之理,為緣覺乘。

第十一講:三法印,以「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為尺度,衡量印證一切教法,了達無常無我,達寂靜安隱境界。

第十二講:緣生性空,一切事物為互相憑藉因緣而生,了無實體,以破我執。

第十三講:八正道,以三十七道品中,分為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七科。八正道乃小乘最高修法。

第十四講:四無量心,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為菩薩行之始。

第十五講:六度,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波羅蜜以自度度他。

第十六講:四攝,以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為善巧方便,利益有情。

第十七講:涅槃,解脫生死,了達性空,清靜圓寂。然有餘依、無餘依及無住涅槃之分。

第十八講:菩提,為證得佛果后所具備的一切智,一切功德及一切用。其智分四,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由轉八識而成。

此可作為佛學之簡述概要,學人遵邁,庶不迷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