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刊第23期目錄
| 
 
  | 
畫 高雄金剛乘學會開光剪影 | 黃敏源攝 | p4 | 
| 頁 高雄金剛乘學會舉辦靜坐盛況 | 陳建夫攝 | p5 | |
| 高雄金剛乘學會簡介 | 王 俊 雄 | p6 | |
| 本會法訊 | 鍾 棣 湘 | p7 | |
| 關於梵漢藏文合璧聖妙吉祥真實名經之答問 | 劉銳之 | p8 | |
| 西藏前弘期佛教之創立經過 | 林崇安 | p15 | |
| 捐助本刊芳名 | 本社 | p17 | |
| 敦珠寧波車專程蒞止金剛乘學會概況 | 黃文淵 | p18 | |
| 十方四時祈願文 | 劉銳之譯 | p25 | |
| 敦珠法王徽之表義 | 鍾 棣 湘 | p26 | |
| 金剛乘學會瑜伽行者之「見修行果」及「修行四原則」 | 本 社 | p26 | |
| 我所懷念的郭文添會長 | 劉銳之 | p27 | |
| 臺中金剛乘學會會議記錄 | 韓希聖 | p28 | |
| 現觀莊嚴論科判緣起 | 劉銳之 | p29 | |
| 加入金剛乘學會求法次第 | 本社 | p31 | |
| 現觀莊嚴論序 | 太虛 | p32 | |
| 銳之啟示 | 劉銳之 | p33 | |
| 西藏寧瑪派教義及其在歐美的傳播 | 鄭金德 | p34 | |
| 封 面:金剛乘學會長壽佛壇城 | |||
| 封面裏:現觀莊嚴論頌(18)(藏漢對照) | |||
| 封 底:金剛乘學會標幟 | |||
| 封底裏:甯瑪巴師佛傳承系統(六)聖天(提婆)阿闍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