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行母簡介

空行母簡介

甘耀權/文

「空行母」(Dākinī)一詞具有多元且甚深的象徵和意涵。

空行母的藏文為“mkha’ ‘gro ”(音譯為“Khandroma”),mkha 意指「虛空」,gro 則表示「行走、步入」之意,ma 是一般泛稱女性的字尾,整個字詞合起來的意思,是指「空中的女性行者」。又藏文空行母字詞中的「虛空」字根,具有與「空性」相等的指涉,而「行」字則意謂「證入」,因此空行母亦可以說是「了悟空性的女性成就者」。

在藏傳佛教的修行層面而言,當我們說三寶的外相是佛、法、僧;空行母便是內相「三根本」(上師、本尊、空行)中,負責護持佛行「事業」的根本。亦用以稱呼代表陰性的佛母、度母、女性的成就者與大護法等的集合名詞。法器中的金剛鈴和寶瓶亦是空行母的表示。大圓滿的傳承中亦有空行心要的教法。展示出佛法男女平等、都可以即身成就的一個意義。

達賴喇嘛在《藏傳佛教世界》註1 中強調,「當研讀無上瑜伽密續時,即便是一個單字也會有好幾種不同層次的解釋。⋯⋯在密續的一個單字或語詞可以有四種不同的意義,這就是所謂的四知解義註2」另外,「密乘也提到了另一個詮釋學上的設計,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無上瑜伽的經典,也就是六參數註3,它們是三組對照的定義解釋經文的意義」。所以單一名詞即具有許多不同的內涵,必須依其討論的層次與領域而定,空行母一詞亦不例外。

從神明的身份而言,空行母有兩大類別:

高 階 低 階
勝義層次的 已證悟世 間
智慧天女、智慧空行母 嗜血地祇、供讚護法

勝義諦層面的空行母

注意!智慧空行母並非一般所世俗認定的「女性」概念,達賴喇嘛:「因為在密乘,尤其是無上瑜伽中,行者修習一個法門去開展其潛能、尤其是淨光根本心,從每個人都擁有根本心的觀點看,是沒有男女之別的。」

在噶舉派堪布卡塔仁波切所著的《證悟的女性》註4 一書中,也提及了空行母與五大(地、水、火、風、空)、五蘊(色、受、想、行、識)與五方佛父佛母的相關教義:「男女兩性都具有五蘊,也都有五大。地大指的是我們的色身肉體,水大是在我們體內流動的液體,我們體內產生的暖熱即是火大,風大是我們呼吸時所需要的元素,而我們體內的空性即是空大。在我們尚未了悟五大的清淨本質時,五大只是我們身體裡面的五種元素;當了悟了五大的清淨相時,我們就證悟到了五方佛的眷屬─五方佛母的境地。」當五蘊清淨時,即證悟了五方佛的成就,而五大的本淨狀態展現時,也就到達了五方佛母(五大空行母)的成就境界;五方佛父、佛母的教授,「事實上就是代表圓滿的證悟─我們身心染污的究竟清淨,以及一切煩惱垢障的淨除。」

就密乘的觀點而言,每個人皆兼具了五蘊與五大的元素,是沒有男女性別的差異與歧視的,「不論男女,如果努力精進修持,都絕對能利用五蘊和五大來證悟成佛的。」如同五蘊與五大的不可分,五方佛父、佛母的證悟成就,也是俱時展現的,因此在密續的唐卡上,「常以兩性合一的象徵方式來表達」一如上師與空行母、金剛杵和金剛鈴,是方便與智慧的象徵,在密乘的修行上是內在、相輔相成的本質。

空行母是世間佛教事業的護法

印度佛教密乘時期的空行母是將印度教女性神祇轉化為佛教密續本尊(Deity)和護法(Dharmapalas)。例如荼吉尼是啖人血肉之伽梨女神的侍從,其崇拜儀式必須以鮮血牲祭,方能得到恩賜與滿願的說法,可以得到強化,因此其侍從荼吉尼同為飲血女神的怖畏意象,也隨之承襲了下來,並過渡到佛教的信仰體系之中。據《大日經疏》第十卷記載,「荼吉尼係大黑神之眷屬、夜叉鬼之一;有自在之神通力,能於六個月前得知人之死期,遂預先取食其心,而代之以他物,直至此人合當命終時,始告敗壞;蓋修此法者可得神通、大成就。毘盧遮那佛為除此眾,故以降伏三世之法門,化作大黑神而收攝之,令彼皆歸命於佛。」(《佛光大辭典》,p.4781)

藏傳佛教的祖師, 蓮師(Guru Rinpoche, Padmasambhava)入藏後降服當地女性神靈與邪魔,將其納入空行、護法之列。例如雪山女神,「辛魔」女等。空行母可以是本尊,例如綠度母、金剛亥母、妙音佛母等。

空行母也可以是上師:如移喜磋嘉、瑪吉拉卓⋯⋯等女性的傳承祖師;瑜伽士的道侶如敦珠法王的佛母。

空行母的作用

她們對一位凡夫能夠作出示現、指引和點化,讓他發心出離塵世、面對修行中種種的內外困境與障礙,終於自輪迴中解脫並利益無數眾生。成就者亦要領悟到自身本具的智慧空行母三身本質。

在這個過程中,空行母會:
1. 對成就者產生啟發與指引;
2. 直接或間接地給予成就者灌頂;
3. 充當成就者的功德主;
4. 成就者能力的來源;
5. 伏藏的守護者;及
6. 成就者自傳的主角。

空行母的淨土:釋迦牟尼佛三轉法輪、傳下金剛乘的密法時,有成千上萬的女性自蓮師的淨土烏仗那前往聽法,立時證悟佛果,於是被稱為空行母,因為接受密乘的教法時女性遠多於男性,因此空行母的數量遠超過男性的勇父。於是「在那之後,密乘的法教就被帶進更高的境域中─空行母淨土,而空行母也就成為密續的法教之源。」(卡塔仁波切《證悟的女性》P. 231-232)關於空行母的數量,從移喜磋嘉佛母傳記的第八章中或可約略揣想,其中描述磋嘉在入涅之前,對其十一位心子傳法、授記後,在第八天裡,自四面八方湧來了無數的空行母.有鄔金淨土(烏仗那空行淨土)的十二類、一千兩百萬忿怒空行母,十二類嗜血啖人的世間空行五百萬五千五百位,更低階的十二類時間空行一千兩百一十二萬⋯⋯,以及其他各類、難以想像的空行母。


註1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1997 年,台北,立緒出版社。
註2 四知解義即文字義、普通義、隱藏義、究竟義四種。
註3 六參數的三組對照分別為:1. 說明與定義參數;2. 意欲與無意參數;3. 字義與非字義參數。
註4 1995 ,台北,眾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