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喀巴修止法

宗喀巴修止法

錄自藏密氣功
劉銳之

前言

民國七十年辛酉中秋,既選宗喀巴大士所著《菩提道次第廣論》,加入為金剛乘 全集之藏書,出版而為之後記曰:「西藏佛教於朗達瑪王毀佛之際,頓告式微。而秉 持密法者,雜入神通,利弊參雜,未云善也。

阿提沙尊者以超巖寺上座,博通顯密,德重當時,應智光及菩提光邀請入藏弘法 ,於是挽救頹風,樹立新範,並著述菩提道燈論等,努力宣揚顯密貫通,觀行並重之 大乘學,藏土佛學面目為之一變。(參閱呂澂西藏佛學原論商務版廿七頁)

迨明永樂年間,宗喀巴大士出,是時流弊,比前更甚,慨然有改革之志,乃尊阿 提沙尊者之宗。合一經咒,勵行律儀,摘取各派所長,融為一說。其為人學問德行, 優越當時,故教化所及,靡然從風。(參閱前書卅一頁)

所著菩提道次第廣論,判分為上中下三士,並列所應學之道;而獨重上士之大乘 。於上士中,特詳奢摩他、毘缽舍那。其修止也,宗尚瑜伽,其修觀也,宗尚中觀, 非貫通融會,曷克臻此。又何怪太虛法師序文,推崇備至哉。讀者如詳加研讀,則於 佛學之基本,得其精要矣。」(下略)

出版而後,曾先後在香港、臺北學會演講,惜均未終篇。即使欲將止觀兩章抽說 ,亦覺惶然鉅著,望洋興歎而已。

方今國內,盛行學習氣功,其詭辯者,竟牽強附會,高唱『藏密氣功』之名,於 是國內同學( 貢噶先師之弟子)分別口誅筆伐,且來信警告,免受其愚。余以為藏 密少部份之法,涵有氣功,如六法之金剛誦、寶瓶氣,尚勉強可以說通。若謂「藏密 就是氣功」,則未免言大而誇,亦且不倫不類矣。

但近閱某藏密氣功刊物中,有《宗喀巴修止法》一章,其簡化濃縮,尚不失其真 。見而悅之,乃影印以示香港學會呂榮光會長,及返港,榮光請公開講說,以饒益參 加靜坐之歷屆學員,使能深造。從之。又以不能弘止而缺觀,本擬將毘缽舍那章,簡 化濃縮,與之相配,知難而罷。但不能全章講授,乃截頭截尾,祇就其當中心要,而 摘取之。原有科判者,簡化之。原來列入文中,祇用數目字或加括弧,以為分別者, 則一一予以科判,且以抬頭,以識別之。務使朗若列眉,不至混亂,見聞者依之以修 ,由奢摩他之止,而達毘缽舍那之觀,是則禱祀以祈者,區區之心,如是而已。

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創建者宗喀巴(一三五七年-一四一九年),是一位佛 學淵博,著述等身的高僧。他繼承印度、西藏佛教傳統,以『止觀』為佛教徒修學的 中心,總攝一切禪定的宗要。在其《菩提道次第廣論》《菩提道次第略論》《密宗道 次第論》等名著中,廣引佛教有關禪定的多種經論,及印度、西藏各派禪僧習禪的經 驗,根據自身修禪的體會,進行抉擇辨析,系統論述了佛教顯、密二宗修止觀的法要 ,自成一家止觀之學。

佛教徒所修坐禪,包括止、觀兩個方面。止,是梵語『奢摩他』(S’amatha)的 意譯,意為持續止心於一境而達心念寂定,《寶雲經》釋『奢摩他』為「心一境性」 --心專注於一境。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五說:「依定住心說名為止。」 由專注一境而入靜定的『奢摩他』,從現代氣功學的角度看,無疑屬氣功中的靜功一 類。宗喀巴從修止的條件、次第、具體方法、掌握要點,到成就『奢摩他』的標準等 各個方面,廣引博證,條分縷述,提供了一套頗為精深的理論、方法,堪稱中國古代 氣功學遺產中的瑰寶。

宗喀巴依印度佛教定學傳統,以斷五種過失、修八種對治為總攝修止的次第及要 點。

(甲一)加行
初修『加行』時,以懈怠為主要過失,以欲求心等為對治。加行,指修止之前的 必要準備,這是修止能否成功的前提。宗喀巴依彌勒《莊嚴經論》等所說,謂修止必 先具足六大資糧:
(乙一)住隨順處,指安居於易得衣食、無猛獸冤家擾亂、不易滋生疾病、晝無多 人、夜靜聲寂之地,並有志趣相投的禪友相伴相助。
(乙二)少欲,不追求吃穿、名利等。
(乙三)知足,安於樸素恬淡的生活。
(乙四)斷諸雜務,專心修禪。
(乙五)持戒,遵行佛教的道德軌範,不作殺盜淫妄等損人利己之事。
(乙六)斷除貪欲等不利於坐禪的求取及憶念。
修止的加行中,由於對修禪有迫切的要求,追求,因而能積極自覺地精勤修習, 不懈怠廢墮,是修止成功的關鍵。若缺乏修禪的自覺性、希求心,就缺乏修止的資糧 。即使修習,也必生懈怠,對此有四種對治法:

(甲二)四種對治法:
(乙一)欲求心,指端正修禪的目的,產生欲求心。
(乙二)精進心,策勵奮發追求、勇毅不懈的意志。
(乙三)信心,以聞思修習禪成就的例證,認識修禪的益處,加強對修禪的信心。
(乙四)願心,思察禪定對自他的利益,而發修習成就的志願。
宗喀巴強調修止須先端正目的,為利益自他、濟度眾生而修禪,固然出自宗教立 場,但對一些為名利或爭強鬥勝而練氣功的人來說,這也不無啟發意義。

(甲三)正念:
正修止時,失教授(專注之境及修禪之要)為大過失,應以『正念』對治。
止的正行,是繫心專注一境,不令散亂忘失。修止之初,須善調身、調息、調身 以跏趺坐式為主、調息以呼吸無聲、不粗猛急滑為度,呼吸出入,須達無所知覺,不 加關照而自然微細勻和。
佛教所說修止所緣之境,有不淨觀、慈悲觀、緣起觀、界分別觀、數息觀等『五 門禪』,各適應一類人,如多貪欲者宜修不淨觀,多瞋怒者宜修慈悲觀,多散亂者宜 修數息觀等。宗喀巴據印度覺賢論師之說,把佛教顯密二宗修止所緣之境,分為內外 二種。內緣有二:一觀身,如顯教觀身不淨(不淨觀)、數息,密宗觀自身為『本尊 』形。二觀依身法,如顯教觀息、密宗觀空點、光明、細相、喜樂等。外緣分平庸、 殊勝二種,平庸者如草木石塊等物,宗喀巴不贊同這種方法,而最提倡初修者從觀殊 勝之緣--佛相入門。觀佛相時,先把找好的畫像、塑像,置於面前,將其形相牢記 於心,然後閉目憶想,令其分明顯觀。初觀者:可先觀想頭面等一小部分,等這一部 分觀想明白,再觀其餘部分,乃至全身則易觀成。宗喀巴強調初修者須專注一緣,切 不可移換觀想之境。若靜坐時,意識中觀起的境相,與所觀境不同,萬不可隨之而轉 ,應立即棄捨,繫心於本來所觀境。
修止時的最大過失是忘失所觀境,此以『念』為對治訣要。宗喀巴解釋『念』的 涵義為『定知』,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於所緣境專注不散,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此 稱『正念』;二是對心已散、未散、將散、不散等明白覺知,此謂『正知』。『定知 』是入定的主要心理特徵,若坐時心無定知,意識模糊,唯憨然而住,縱使其心澄靜 無波,因乏有力之正念,不能破除微細的『沉沒』,不能叫作正定。即使不繫心於有 形相之境而修『無分別』,亦須憶念持心之要,先令心於境無分別,次令心住於無分 別之念,而不散亂,由此而入無分別的正定,亦始終未離『定知』。

(甲四)正知:
心住定時,掉舉、沉沒為大過失,應以『正知』對治。

(甲五)對治沉掉:
(乙一)思:
掉舉、沉沒生時,不即速斷滅為大過失,應以『思』對治。定,梵語三摩地(Samadhi) ,指心持續專注於一境而不散動。
當修禪者,達到能於短時間內入定時,掉舉、沉沒則成為深入正定的大障。宗喀 巴關於這一問題的論述,對氣功學來說,最有價值。他在《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五 引《集論》釋云:「云何掉舉?淨相隨轉貪分所攝心不靜相」。掉舉,「指因觀想可 愛之境,而引起聯想」。屬於貪愛一類障礙入定的雜念生起,此分粗細二種:粗掉舉 指忽生貪著希求外境之念,微細掉舉指心中將出現親友、或所愛樂的聲色等境。沉沒 ,「謂心於所緣執持力緩,或不極明。」如同入暗室而不能看清楚。此亦分粗細二種 :粗沉沒於所緣境中,心雖未散動,但乏明了之力,只是澄靜而已。微細沉沒,心雖 明淨,但對所緣境無定解力,略為低緩。沉沒與昏沉不同,昏沉有如半睡眠,心無明 淨,沉沒則心尚明淨,只是於所緣境不太明了而已。掉舉障心住一境,沉沒障明了所 緣,為深入正定的大障。掉舉易知,沉沒難覺,今修煉氣功者,墮於沉沒中而自以為 入定者,大有其人。
宗喀巴說產生掉舉、沉沒二障的共因為:不善攝護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門戶』、 飲食過多或不足,於初夜、後夜不修『覺寤定』,以及不知什麼叫正定。產生掉舉的 特殊原因:有貪著外境、於所觀境繫心過猛、不專精修定等;產生沉沒的特殊原因: 有睡眠過多、心於所觀境過於緩放、止觀不均偏於修止、心不樂所觀境、心過於內攝 等。
宗喀巴強調,修禪時須時時提起正念,覺知沉、掉二障將生、已生、未生之相, 這是防治沉、掉的訣要,謂之『正知』。若沉、掉已生,須立即斷滅。「上者迎頭遮 止,中者才生尋滅,下者亦須生已不久即當斷除。」若知而不斷,墮於沉、掉中,久 久成習,極難糾正,將無入定的希望,斷除沉、掉的要訣是『思』,即思察觀照,斷 除捨棄,警策自心專注於所觀境。若沉、掉厚重難治,長時不能斷除,去而復來,應 暫停修止,專修對治。掉舉重時,當觀可厭之境,以滅貪著之念。沉沒重時,當思修 定的利益、人生的積極意義,以振作自心,或思日月等光明,或以冷水洗臉,或起立 『經行』(來回踱步)一段時間,待精神振作,再坐下修止。另有兩種專治沉、掉的 觀想法:
(乙二)風心與虛空相合:
觀想自己臍間有一大如雀卵的白點,從頂門躍出,與虛空相合,心緣虛空,安住 不動,此法名為『風心與虛空相合瑜伽』,專治沉沒。
(乙三)數息:
數息此強斷掉舉法,即攝心數呼吸,一呼一吸記一數,從一數到五,再從頭數起 ,漸增至每次數十息、十五息、二十五息;或觀上氣白色,從鼻中吸入,漸向下壓, 同時將黃色的下氣漸向上提,把上下二氣壓於臍間,令其相合,長久閉息不出,名『 瓶氣』。如此往復,則心漸靜寂,掉舉自滅。
《菩提道次第略論》卷六說,修止對應善於調節自心,令緩急適中。若用心失度 ,於所緣境繫心過猛,易生掉舉;若用心過於緩懈寬鬆,易生沉沒。應細心調節,找 到一個合宜適中的持心之度。每次修定的時間長短,應根據自己的定力而順乎自然。 初修者定力小,應時短數多,以免久坐心亂,下次不樂於修習。若定力大,有力對治 沉、掉,可任其自然,長坐一時亦佳,有病時應專意治病,等病愈後再觀修本所緣境 ,不宜帶病勉強修止。

(甲六)捨:
已斷微細沉、掉,能持續入定時,起心攝念則為過失,應以『捨』對治。『捨』 ,指放緩、放下其心,不故意策心思察觀修,此所謂捨,並非捨棄前所觀境。於所觀 境尚須明了專注,只是已達專注不散、明了不失的定境,不必再用心起念觀修而已。

(甲七)九住心:
關於修止入定的階梯,宗喀巴據印度原著《六門教授習定論》等所說,分為九個 『住心』。九住心分別由六種力而成就,分為四個『作意』(用意念)位。
(乙一)內住:
由聞思修止法要的『聽聞力』,安坐修止,攝心繫緣,定然力小,散亂多,覺雜 念叢生不斷,有如河流。
(乙二)續住:
多次勤修,由『思惟力』提起正念,逐漸進步,能於短時專注所緣,心無散動。 此時覺雜念如溪澗水,時隱時現。
以上二種住心,散亂多,定力小,須用力攝心,稱為『力勵運轉作意位』。
(乙三)安住:
由『憶念力』,時時憶念所緣境,定力漸增,於雜念生時,能較快覺知,攝心還 住於所緣。
(乙四)近住:
由『憶念力』攝心,較前更進一步,於沉沒、掉舉生時,能即時覺知對治。
以上二種住心,漸能攝心不散,自覺心如潭中水,無風不起浪,然尚有被沉、掉 風動,而不澄靜時,為對治沉掉而覺疲勞。
(乙五)調伏:
能以『正知力』調伏沉、掉,攝心不動,較長久入定、嘗受到入定的喜樂、而自 然樂於修定。
(乙六)寂靜:
由『正知力』攝心入定,斷滅厭修情緒,心更寂靜。
(乙七)最極寂靜:
由『精進力』勤修,持續不懈,定力益增,自主情緒的能力增強,座中能斷除貪 欲、憂戚、昏沉等。
從第三住心至此,坐中雖能持續入定,然定心尚有被沉、掉間斷之時,故稱『有 間缺運轉作意位』。
(乙八)專注一境:
由『精進力』勤修不懈,能任意入定,雖尚偶起雜念,起已即滅。雖仍須策勵其 心,然沉、掉已不能為障,定心恆常相續,沉、掉不能使之間斷,故名『無間缺運轉 作意位』。
(乙九)等持:
由不斷勤修的『慣習力』,定功純熟,達到不須作意攝心,便能隨意入定,恆久 不動之境,名『無功用運轉作意位』。
宗喀巴指出:修定者達第九等持心,能隨意長時間入定,乃至行住坐臥,皆能與 定心相應,若未得『輕安』,仍屬佛教說的最低層次的『欲界定』,尚未跨入『九次 第定』的門限,只名『奢摩他隨順作意』,而不得名為『奢摩他』。『奢摩他』屬超 出欲界定的『初禪未到地定』,有心一境性與輕安兩大標準。輕安包括身心兩個方面 ,心輕安指具自主心理的堪能性,能擺脫貪欲、瞋怒等不良情緒的紛擾,心不為境所 動,在一切時中安定、愉快、坦然;得心輕安時,自然有能引發身輕安的風(氣)生 起,一般頭頂有似重,而並無不適之感,漸漸氣滿溢全身,身體極為舒適、快樂、輕 鬆,由此而心輕安更加增長。初得身心輕安時,因初嘗前所未受的愉悅,內心激動踴 躍,此後漸漸安定平穩,但輕安並不減退。宗喀巴所說能引發身輕安的風,大略相當 於道教內丹學所說先天氣。修定者得身心輕安,心一境性而成就『止』時,身心發生 質變,得大利益、大受用,使人生幸福快樂,佛教謂之『現法樂住』今日練氣功者達 到如此境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宗喀巴認為:『奢摩他』是佛教顯密各派修行者,及佛教以外的一切修練者,共 同的必由之徑。欲深入四禪八定等高深定境,得五神通,乃至得佛教所謂堪斷煩惱的 智慧,皆須以『奢摩他』為起碼的基礎。然而,『奢摩他』僅能得身心輕安、袪治疾 病,僅修『奢摩他』並不能達到佛教所求超生死、出世間的目的,欲達此目的,宗喀 巴認為須在『奢摩他』定心的基礎上修『觀』--『觀』,梵語名『毘缽舍那』(Vipasana) ,以佛教『無我』為中心的哲學觀,觀照分析,才可能超越世間禪定境界,而與宇宙 的真實相應。修觀雖亦包含有氣功內容,但須以宗教哲學觀為導首,牽涉到佛學的核 心理論問題,宗喀巴在這方面的論述,為其著作中的精華所在。這一問題的主要方面 ,超出了氣功範圍,所以不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