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密宗甯瑪巴之判教
西藏密宗甯瑪巴之判教
賴仲奎
九乘佛法係西藏密宗寜瑪巴之立說,以別於顯教、東密之判教,其自居最為無上,蓋如召賢各標已勝,容或不足以折服他宗,然亦可知其特殊發揮之處;若西藏密宗寜瑪巴之判教,則為九乘佛法如是必需博通顯密經典教理,且踏實修持有得者,始能細析綱要,辨其行果。故本文僅就
貢噶上師等諸位大德之開示及著述,側重無上部密乘綴輯串述而成,不敢據為己作也。
一、九乘佛法之簡說
寧瑪巴將一切世出世間法分為三乘,即人天乘、外道乘與內道乘;人天乘包括世間一切善法 學術,外道乘包括一切顛倒邪執之外道宗派,內道乘則為佛法,依化、報、法身佛所說之教 示,初分外、內、密三乘,各復分三,共為九乘,如下表所列:
1、 外三乘
- 外三乘分聲聞、緣覺、菩薩;為普賢王如來偏滿一切世界應化身所說之教示:
- 聲 聞 乘──修四諦法門。
值佛出世,常懷厭離,唯求自度,聞佛聲教與修四諦法門而悟解者,總稱 聲聞乘。 - 緣 覺 乘──悟十二因緣。
出於無佛之世,以宿值福德因緣故,偶見花飛花落,藉現事緣而感無常, 常樂寂靜,獨處修行,不依佛之聲教,自脫生死而止,不能兼濟利他,觀 十二因緣而悟道者;從緣得覺,故稱緣覺乘。 - 菩 薩 乘──修六度萬行。
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大心人,修習六度萬行,以菩提心為念,急於為人,普利眾 生,總稱菩薩乘。
2、內三乘
- 內三乘分作密、行密、瑜伽密;為普賢王如來報身金剛薩埵所說之教示:
- 作 密──從主乞悉地。
以世俗迷相所現蘊界處諸法為所淨之垢,以法界本性清淨之心性為淨沼所依體,以 淨行為道而觀修本尊,將自身與本尊智身之關係;視同主僕而求悉地。 - 行 密──從伴乞悉地。
見同瑜伽密而行同作密,於自三昧耶身前,觀本尊智身如兄弟或同伴而求悉地。 - 瑜 伽 密──入我我入觀。
將情器一切世俗諦法,在勝義菩提心性中予以淨治,以五相現證菩提為道,在生起 本尊壇城時,於自三昧身中迎送本尊智身而求悉地。
3、 密三乘
- 密三乘分嗎哈瑜伽、阿努瑜伽、阿的瑜伽;為普賢王如來法身佛所說之教示:
- 嗎哈瑜伽──修生起次第,屬於父續。
本法為無上部四灌頂道之寶瓶灌頂,如法修持,可證化身佛,依唯心見而修。為對 治行者心理上之凡夫我執,通過五種灌頂,以五方佛為頂嚴,直下承當,與佛無 別;唯從心間修習生起次第之觀空(含攝真空妙有),能明顯現起對生及自生本尊 、將身、語、意三業分別結印、誦呪、觀想。由此三密而得加持、相應成三金剛, 使自己和本尊智身自性不離、平等一體而證悉地。 - 阿努瑜伽──修圓滿次第。屬於母續。
本法為無上部四灌頂道之秘密灌頂與智慧灌頂,如法修持,可證報身佛,前者依中道見而修,能自受用廣大法樂;後者依密呪見而修,亦能令他受用廣大法樂。為對治法行者生理上由我執煩惱所生成之生理障礙,習毘盧七支坐,修脈、氣,點三種細相,以改變身、語、意三種粗相(即所稱三業),令脈調柔、氣導順、點淨化,修三脈四輪,開展代表法身之中脈,自受用廣大法樂;進之亦可修習業印,開發六輪,雙運智慧方便,令自他皆得受用廣大法樂;蓋以意觀寂靜及忿怒本尊或實修業印,奮起貪懼之拙火熱力,於此心得安定,則煩惱性空即菩提而證悉地。 - 阿的瑜伽──即大圓滿,屬於心續。
本法為無上部四灌頂道之名詞灌頂,如法修持,可證法身佛,依大圓滿見而修。行 者修習生圓次第,已能由中脈開顯法身光明,需經具勝德上師指示,始知離於微細 修垢及所知障,修且卻、妥噶,直顯明空豁朗之自然智慧光明,法爾解脫,一切現 成,本自具足,不假外求。且卻漢譯為立斷,妥噶漢譯為頓超,後者以前者為依; 且卻即修無修無整無散亂、明朗朗亦裸裸之大手印定,妥噶即如何認識由本性虛空 法界上顯現之智慧光明修持之法。且卻修成就,身體歸空不見;妥噶修成就,肉身 化為虹光,成金剛身,隨意住世,度生無量。
二、諸乘教法之開合
若無小乘出離與大乘發心為基礎,密集之妙法無非是空中樓閣,欲期即生即身成就,則應同時修習小、大、密三乘之教法;故先開以明三乘行果之區別,後合而述三乘行持之一貫:
1、三乘行果之區別
小乘行者以志求涅槃為主,故發出離心而斷除煩惱;由觀察能、所關係,思惟審察,去由我執而生之貪、瞋、癡諸惑,以除煩惱障,證人我空,永住涅槃,不住生死,唯自解脫,不受後有,經時多劫才得一分果報。
大乘行者以饒益有情為念,故發菩提心以利他;由抉擇蘊界處等世俗諦而作取捨,去由法執而生之無明等邪見以所知障,二障俱除,人法俱空,不住涅槃,不住生死,盡未來際,普利有情,需經三大阿僧祗劫成佛。
密乘行者以究竟利他為鹄,故依四灌頂道而即生提早成佛;此意云何?經中屢示:┌自未成熟,能成熟他,無有是處。┘直以執持身、語、意及脈、氣、點等之要為道,以無念之法身為體,於依它而起之世俗諦一切蘊界處不作取捨,認為即是本尊剎土與越量宮殿,故於一生即可通達勝義諦,現證菩提,廣作利生事業。
2、三乘行持之一貫
修習密乘法要前之共加行,即殷切出離,修習小乘之思惟四事:暇滿難得、觀死無常;怖輪迴苦及知黑白業,由行者內心希求解脫而正信皈依;不共加行中發菩提心,即修習大乘之四無量心及願行菩提心,視一切有情如母而拔苦與樂,特別為密乘之七因果訣門發心之法,使一切如母有情斷除二障及俱有習氣,而證得佛陀品位;進之修習密乘法要,將行者身、語、意三業轉成本尊三金剛字標相,由具勝證德上師之加持,恭敬皈信迎請上師與本尊不二之智慧身融入自身,放出光明,上供十方諸佛菩薩,且攝集諸佛菩薩之功德,復下施一切有情,淨除彼等煩惱及業障,悉令解脫,並將所有功德迴向一切有情、祈願吉祥。由此功德力用,一切眾生皆成本尊,一切處所皆成本尊剎土,一切聲音皆成本尊呪聲,一切思念覺受皆成智慧佛性。如此小、大、密三乘,前前為後後之基,後後為前前之果,需同時修習三乘教法而得成就。
- 附註:
- 一、本文密乘詳述無上部而略及瑜伽部,以未曾修習瑜伽部,不敢妄加贅詞,且 鄔金寧波車開示云:「六部密法前三部傳入日本並傳流至今,前四部曾傳入中國。此六部在西藏皆有教授,尤其是阿努瑜伽及阿的瑜伽。」故舉無上部而言密乘。
- 二、本文參考或節錄自下列諸書,不及一一註明出處:
普賢王如來九乘教法 貢噶上師開示
三乘教法 鄔金寧波車開示
大圓滿 郭元興大德撰稿
密勒日巴大師傳記序 張澄基博士譯
大幻化網導引法 劉銳之上師編譯
西藏密宗靜坐詳譯 劉銳之上師著
密宗灌頂論 陳建民大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