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佛
見敦珠甯波車(釋明珠、劉銳之上師譯)(1973)
《西藏古代佛教史》(第8-14頁)
釋迦牟尼佛為一大事因緣出世:為使一切眾生「開、示、悟、入」佛的知見,圓成佛道。因眾生皆有如來佛性,本自具足,使眾生破除無明煩惱,離苦得樂,了生脫死。
一、南贍部洲十二相成佛而說,依續上師論說:
法身如如本不動 自性化身多積集
為應有情示現生 從兜率天而下降
由入胎以至降生
工巧明等甚通達 受用后妃示喜樂
旋復出離修苦行 乃至發大菩提心
降伏魔眾而成佛
弘化三轉妙法輪 雙林樹下示涅槃
周遍染汙世界中 度生說法無間斷
從我佛在兜率天中,為白幢天子時起,便不斷以法傳付天人。而從周圍圍繞之走廊中,傳出音樂之聲,都是代表燃燈佛勸請釋迦佛,到南贍部洲以說法。於是釋尊準備降生南贍部洲。當時觀察之方法有五:
- 於此三千大千世界中,南贍部洲之迦毗羅國,最為適中。
- 諸族種姓,釋迦第一,婆羅門苗裔,最為貴盛。
- 淨飯王與摩耶夫人,夫妻真正,堪為父母。
- 今諸眾生,是我發心以來所成熟者。
- 時節因緣已至。如是觀察已,因自想念:我應入摩耶夫人胎中,使甚深甘露,得以顯現;遂先將十八個辯論者,都予以降伏,再將許多忠臣,從極苦地方,救度出來,成就菩提。如是覺已,乃乘六牙白象而來;於時摩耶夫人,住清淨長養戒中,遂入胎焉。佛入胎內,以所有如來之加被故,胎中非常清淨,無諸穢污,如越量宮,而遠離煩惱,住胎十月,表示十地圓滿,然後出生。於是金色身體,在藍毗尼園從母親右脅降生;時不動金剛都來加持,諸天天子從天下降,為之灌浴,許多天人,在空中讚頌,大梵天與帝釋天送衣服來。王子乃向四方各走七步,表示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步下都有蓮花,是天神所現者。藍毗尼園眾花盡開,而難陀等釋迦族有五百少年,耶輸陀羅等八百少女,傭人頓巴五百,犍陟馬等五百馬,同時誕生;準備以供給王子。是時大地震動,天放光明,鄰近四小國,同時誕生王子,各國父王,都極慶幸。
釋迦佛出生後,菩提樹與五百花園,五百庫藏,皆自然開現,所以父王名之為一切義成。時有相師相之曰:如在家當為輪王,普王四洲;如出家則可成佛。佛出生後七天,摩耶夫人命終生天,由三十二位后妃,加以撫養。王子稍長,從笙布普叉學習書算,從桑波香林學騎象頸等武技,都能通達。父王在皇宮內,向三釋迦族有女兒者,請納為王子妃。釋迦族說:“如王子通曉武技,當可如願,否則恕難如命。”父王聞之,悶悶不樂。王子說:“三界中射箭與體力,無如我者。”於是答允競技,釋迦族中有傲慢者,定期宣佈到郊外,與王子比賽;及出毗舍離城門外,時有人以一大象,獻給王子;會王子之弟名提婆達多者常嫉其兄,遂即擊死此象。難陀乃將象屍體擲出城門外;王子下馬車,以足尖挑象,象體超越七層城郭之外,諸天為之讚頌。時大理樹下,施列鼓凡七具,提婆達多先射徹三鼓,難陀徹五鼓,王子射之,穿過七鼓後入地,八功德水出焉。如是復比少壯力量,騎象游泳等,當游泳時,王子入水,身如雄鵝;如是等是六十四種比賽,無人能及王子菩薩,傲慢之釋迦族,亦為之讚歎不已。時乃選女子中無五種過失,而有八種功德者,名耶輸陀羅為第一夫人,名耶惟檀(西藏譯沙圖瑪)為第二夫人,名鹿野(西藏譯儀達遮)為第三夫人。父王為立三殿,殿各二萬綵女,三殿凡六萬綵女。
王子覺此受用,常有如幻如化之觀,且生厭離,起清淨想,蓋緣夙世願力之故,如夢初醒,而對於修道有嚮往心;爰駕馬車出城門外,心中異常喜悅。及出四門,分別看見老、病、死苦,心甚難過,後見比丘,轉生欣慶。因說:
惟老病死之變化 假如能免此三者
我當對之極悅意 所有受用皆喜樂
一切有為法,都有壞而無常,且與苦俱,苦復隨苦,於是王子出離之心,更為堅定。父淨飯王慮其出家,乃在城門,派有警戒,晝夜防護,致王子無法出離。最後,夜裏王子遙向父王致最敬禮,騎犍陟馬上,四天王恭敬捧四馬足上升空中,飛向清淨塔旁,自剪頭髮出家,脫下俗衣,改穿袈裟。到毗舍離城,及摩竭陀國之王舍城,時遠飛及那珠二仙,正入三摩地定中;王子知其不能離開煩惱,不是真正解脫之道。因又到尼連河畔,與憍陳如等五人,同修苦行。每年每人食一粒米,如是二年,第二個二年中,每人飲水一滴,第三個二年中,一切都不飲食。時空中天人請之出定;十方佛及佛子等,亦來勸請,出小乘定,引之以入大乘。王子出定已,覺得疲勞,因稍進食,以護身體。時彼五人,亦覺疲勞,到波羅捺國鹿野苑去。王子自往金剛座,在路上遇梵志女兒難陀波羅(西藏譯寶摩利晶)用五百青牛牛乳供養之,王子受施已,身中充滿氣力,發光而成金色,由此梵志女兒福報甚大。復遇一賣草者名嘉斯(義為吉祥)所售草甚細軟如孔雀項下毛,菩薩略取之,到金剛座(此是諸佛加被自生之金剛座,在菩提樹根上)前,將草敷以為座,結跏趺坐,而作誓言:
在此金剛座身體若乾 甚至皮骨和合皆毀壞 歷劫難得菩提未證前 絕不離此自生金剛座
如是初夜入降魔定,所有諸魔見菩薩光,便生怯懼。爾時魔王波旬(西藏譯作德多珍)化成獵人到菩薩前說:
「迦毗羅城(佛所生處)為提婆達多所毀壞,且要劫掠王宮,所有釋迦族都被殺害,你為何還在此處?」菩薩答言:
「我為成佛。」波旬又言:「成佛須積集無數量之資糧,汝為王子,生活舒適,如何可成?」菩薩答言:「汝以一次作不分別之供養布施,只得成欲界自在之果,我在無量劫前,已積集福德智慧,資糧圓滿,為何不可成佛?」爾時魔王兩手戟指,口出惡聲說:
我昔有無分別之供施 汝既已為我之見證人
汝卻無一見證人在此 無見證人故當應失敗
爾時菩薩百福集中手上,向地下一戟指說:
此地所有眾生之見證 此地無有遠近而平等
此地是我真實見證人 地方神汝來為作見證
言甫畢,地天母身如淨金,從地現出半身,手執微麈說:“如此大地之支分,我都可算出來;但此菩薩身體功德之支分,則非算數之所能知,如是彼之成佛時節因緣到矣。”說畢不見,魔王慚愧回到魔宮,魔軍俱胝眾都來,但心都是如幻之心,且懷恐懼,到菩薩面前佈陣。時菩薩遠離煩惱,有如虛空無自性之心,如此成就,自非武器所能傷害。乃不驚不怒,亦無思慮,且入慈心定;魔軍所用刀箭,如雨紛集菩薩身上,皆變成花;所有兇惡聲音,變成讚頌。於是魔軍煩惱傲慢之心,都已消滅;車上之馬,紛紛逃跑;所有戰士都為之低頭。魔王再派七個美麗女兒到菩薩前,作親暱狀,行欺誑事;用白蓮女(天界妓女)之優美儀態,梅那迦(天界舞女)之瓔珞妝飾,天界妓女(即滿意之媚態)之腰帶、手釧、環奏(按環奏是在兩手中動時作響之印度樂器。)等三十六種媚態,以媚菩薩。菩薩身上毛尖,亦不為所動,而七魔女卻均變成老嫗,心中愧赧,向菩薩道歉而去。
成佛時到,中夜菩薩入四靜慮定,後夜即得漏盡通,四諦圓滿而證菩提。大地震動,已見中道光明之法身,並證能取所取無二之智慧,及至明星顯現而成佛。羅睺羅與阿難,均於此時出生。
二、 弘法
成佛後七日,有二商人跋陀羅斯那(西藏譯作蒼邦嘉剛)與跋陀羅梨,以蜂蜜供養。四天王持以寶器乃至石頭所製成之四缽來至佛所,以之奉上;佛以寶器非出家人所宜有,乃取石頭之缽。佛說:
深淨離戲論之無為法 妙法如甘露我已證得
如此聖法眾生不信受 此不可說惟向深林住
時有大梵天王,意念前願,來至佛前,而禱告言:
啟請語自在尊為何不傳法 為利一切有情恭敬而勸請
懇請振動法鼓吹起法螺來
大梵天王復偕帝釋天,同至佛所,恭獻寶物,而禱告言:
月光圓滿如從解脫來 佛陀之意亦隨而解脫
勝利法王勸請速起來 黑暗世界施以智慧光
當時世尊未有答應,諸天王勸請至再至三,並以有大福德之千輻金輪奉獻,而白佛言:摩竭陀地方,以前唯有罪行,故今特請轉法輪。如此懇切勸請,佛乃受金輪,而對天王言:
大梵及摩竭陀諸有情 耳根清淨能信而智慧
平常所聽一切有為法 如今我當為開甘露門
說畢,如是如來答允轉法輪之音,一彈指頃,即色究竟天亦能清晰聽聞,既得聽聞,皆大歡喜,悉皆前來供養。是時世尊以為第一甘露之器,必須易於調伏,且具足學習,與隱藏之智慧。復以回憶以前所發之願,乃前赴鹿野苑。時憍陳如等五人言:「喬答摩棄捨苦行,而受飲食之樂,無復道心,我等見之,不須起立致敬!」
佛在路上遇一婆羅門,以輕慢心而問佛言:「喬答摩爾師何人學修梵行?」佛說:「我無堪布(義即親教師)亦無與我同等智慧者,祇我一個是佛,在一切有漏法中,我已證無漏。」語畢,即到鹿野苑去,如太陽光所及,星暗無光,使彼五人前此之決定,自動取消,而白佛言:「瞿曇你看智慧是否清淨?」佛答:「你等不應稱為瞿曇,如是長夜黑暗,我已成佛,已得甘露,是一切智者,所有愚癡均已斷除。」
時此地有四寶座,其前三座,是過去三佛所坐;世尊乃極尊重致敬,而坐第四座上,而前三座即時隱沒。於是乃為五大弟子及八萬天人傳授斷除二邊之苦集滅道四諦法,如是三轉四諦十二行法輪。即開示三次,五大弟子乃受近圓戒,是為世界上第一比丘,其餘八萬天人,皆證得真諦。佛始制定律藏,其要點為律藏之最重要者,是三學中戒學之指示。律藏之律,是一個自他秩序之安排;律藏之經,是指示之禪定,是平等住,亦是瑜伽所作之次序;律藏之論,是上列二者分別之廣論。如是:第一次轉法輪。
是時佛到靈鷲山,舍利弗、目犍連等五千阿羅漢、眾生主母、及比丘尼五百人,復有無救護之施食者,及男女居士,皆來聚會。天、龍、乾闥婆等,許多共同侍者中四人為首,復有不共得地之善養、寶生、網施等諸大菩薩與俱。佛乃傳授第二教誡,無自性之般若波羅蜜經,其要點為經藏之最重要者,是心學之指示。經藏之律,是菩薩戒之次序;經藏之經,是甚深廣大之禪定;經藏之論,是明地、道、總持、與禪定之分別宣說。如是:第二次轉法輪。
天與龍所處之地方,皆無固定;時比丘、與比丘尼、及天、龍、菩薩等無量數,皆來集會。佛乃為轉最後法輪,其要點為論藏之最重要者,是智慧之指示,論藏之律:是以容易之方法,免除煩惱;論藏之經,是進入空性之方便;論藏之論,是蘊、處、界、根、識、與如來藏,自性清淨之分別指示。
佛說功德分別經說:
我一切都不可說 眾生卻視作等閒
何時應轉何法輪 照所化者之希願
一期法異名完成 如意希求亦完成
真實語與廣大語 都是如是所說中
不問眾生根之次序,佛已將三大法輪,先後均為之轉,使有隨入殊勝之因。而眾生亦隨而得聞佛無自性之言語,與佛無量功德法門,各乘異名,所化方便,與前後時間等,在眾生心中永不能顯。此三乘法深廣如海,有等是言語與果法之排列,有等是天與人快樂之排列,有等則是在現階段中,令人非常驚怖,而從可怖境中救度出來者;所說雖如此簡單,但佛之神變卻甚多,蓋其功德無量也。簡要言之:我之見聞覺知等,都是成佛種子之福田,而於乾闥婆、羅刹等,則用極佳之方便,以調伏之;此是佛極慈悲之調伏方便。
三、入滅
佛到俱尸那迦城娑羅雙樹,作最後之指示。我佛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之色身,與十方諸佛,本無分別,而一切煩惱均已斷除。時佛示疾,張口喉間發出噎聲,為眾生主母聽見,即祈請佛住世三大阿僧祇劫,以救度眾生,祈請之聲,上達色究竟天,一切天人,隨之祈請。佛告眾生主母曰:「汝之祈請,是不契理。應知佛若長住世間,懈怠者將無法勸其學法。」眾生主母,為表懺悔故,自取涅槃;五百女阿羅漢,隨而涅槃。是時舍利弗、目犍連到地獄行,見外道教主,以因緣故,在此受苦;外道教主因請彼等返世間時,為之告誡其門徒。舍利弗先行代告,以因果故,其徒聽而不聞。目犍連遂將彼教主受苦及請轉告之語,詳為告之,其徒眾大為不悅,以為是攻擊彼教,且謗彼教主,非降伏之不可,乃共將目犍連毆打,身體糜爛,有如泥塗;舍利弗見而以袈裟包裹,背之而行。及到聲達城,因念目犍連必無生理,朋友之死,尚不願聞,更不忍看。因赴那蘭陀,在上午時,與八萬阿羅漢共取圓寂。而目犍連亦與七萬阿羅漢,在下午時,共取圓寂。復有許多阿羅漢亦同時圓寂,有如柴薪既盡,火遂熄滅。
釋迦佛之法,傳付四大弟子與迦葉。是時佛披露上衣說:「比丘,爾等應知,如來色身,有如一現曇花,極難得見。爾等應來親近,不必多言,且以一切有為法,都是刹那生滅,為恐所化懈怠,將難勸其學法。」說畢,佛乃坐娑羅雙樹下示現圓寂。迦葉尊者從龍宮趕返,向佛色身前禱告;時佛身出火,圓滿荼毗,迦葉乃將舍利分為八份,蓋成八塔,將佛心之一部分,置於每塔之中心。
佛住世八十年,其於各地所居之年歲,亦有經籍可稽。如分別瑜伽品說:
鹿野苑與毘舍離 白地與舍利天上
支巴疏與果森巴 寂靜處及與塔山
光城與薩遮勝處 迦毘羅城之城市
如上所述諸勝處 每處各住凡一年
舍衛城住廿三年 藥森林處住四年
燃光洞者住二年 王舍城內住五年
修苦行地住六年 在本國住廿九年
如是住世八十載 牟尼世尊示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