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零拾
關中零拾
應《法訊》本期主編之邀為主題「報告關中之心得」而為文,
並蒙上師開許,就記憶所及,掇拾二、三事與讀者分享。
甘耀權/文
七日之痛—痛與苦原來是兩件事
在初次閉關時,其實不知道會面對什麼困難,勇字當頭便去閉關了。入關以後發現,原來平日早晚課各一小時的趺坐能力,面對要一天四座,每座個半小時的壓力時,是會腳痛的,而且可以痛入心脾。但是座中的修習卻又還是要進行的,在一面痛、一面修的矛盾狀態下,發現痛與苦原來是兩件事!痛是一個生理現象,在定中觀察,其實就是一種心理活動。這樣一來便可以忍耐下去。亦是因為這個經驗,後來我對閉關和趺坐作了深入的研究。古時印藏大修行人的閉關,可以分為洞穴派和寺院派。洞穴派的代表是密勒日巴尊者和移喜佛母。他們都有一個特點:身體的忍耐度都是練到超強的。密勒日巴尊者的上師要他運石上山修四個佛塔;移喜佛母用一年時間每日專修大禮拜,一年時間持咒然後一年閉關。可見一班。在苦修中尊者的臀部肌肉硬化了!他也說這樣的苦行後人是學不來的了,叫徒弟不要這樣要求他們的弟子!寺院派如世親菩薩,他用一個大木盤,內盛芝麻。他坐在裡邊趺坐修行。這是古代的人機功效學!因為芝麻是可以配合身體的形態來變化的。趺坐時身體重量的壓力亦能夠平均分攤到腳部的表面。這七日的閉關是痛楚與禪定並存的奇異組合。出關以後的數日,覺受還是很強烈的,對身體的狀態的了知和敏感度提升了很多。看東西的覺感亦很有禪意。
信為道源功德母
在另一次閉關時, 亦是修觀音關課,心中便生起一個疑問:觀世音菩薩的南海道場是什麼樣的?於是發起最大之信願力而作祈請,後來乃有所感悟與覺觀。《華嚴經》云:「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修法之先必作發心之祈禱實有其必要。否則便不知為何而作了。世界法如是、出世間法亦如是。敦珠法王在《四法寶鬘》中亦於第二章「以法為道」中決言:「信受佛與佛教法, 諸佛子與具資糧, 對之具無餘信心, 以利自他二者俱,獲功德、讚頌、尊敬。」故知佛法大海,無信不入。
自淨其意
一般人到有一個想法,到山中閉關修行,便會遠離凡囂的世界,便清靜得多了。這個恐怕不是事實。在山中其實亦有很多聲音:犬吠、鳥鳴、蟬鳴、昆蟲的各種鳴叫,風吹樹葉的沙沙聲,遠處村落的人聲、車聲,婚禮的炮仗聲。下雨的聲音。隔壁關房師兄的持頌聲等等,總有一種在你的左近!只好如是。後來研究洞修派的閉關方式時,發現古代的修行人會用蠟來封耳,現代人有耳塞,亦可以用來減低來自噪音的干擾。話說回來,維摩詰居士說「心淨則國土淨」。在修生起次第的法門時,法王在《四法寶鬘》中給予的口訣是:「外內顯現一壇城,身為本尊語咒音,思念乃為光明智,幻相皆知為佛法。」真能如是乎?在關中可能是有一息間明悟「如幻無實光明相,五蘊五大五識等,知為五方佛壇城。」以至「一切壇城如來藏,自顯諸法自心現。」這樣的境界吧!說來慚愧,無由保任之。
如此零零碎碎的記憶,沒有什麼前後層次上的安排,只是隨意而言之。於此感恩上師和觀世音菩薩的加披,亦希望讀者明白上師所傳授閉關法的殊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