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密彙集(五)
顯密彙集(五)
劉銳之金剛上師開示
弟子余迺永記錄
甲四 教派
佛住世時,無大小乘之別,但應機說法,而有深淺之分。佛雖曾斥羅漢為焦芽敗種,要他們再發心,好像是褒大貶小,其實不必執著, 照道理說,小乘是原始佛教,與大乘本同出一源,此其一;事物的發展必然是先小後大,講求進步的,孔子的偉大就因為人尊稱他是「聖之 時者也」,小乘佛法跟著時代的轉變,而發展出大乘,二者並無相互排斥的理由,此其二。我個人的看法,佛教無所謂大小乘,釋迦佛常說 :「應病予藥」。何病用何藥醫治,藥性本身原無好壞之分,更無大小之別。此外,我覺得小乘佛教是很好的,這等如穩固的根基;倘若我 們學佛,基礎打得不好,而談大乘佛法,反為不切實際。即如我們漢人,往往自視甚高,以大乘佛教自居,而低貶小乘;更高傲一點的,說 自己學禪宗;甚至說是學密宗,受過四級灌,現在修大圓滿等;至於大圓滿如何圓滿法則完全不知,祇會盡量抬高自己。這樣是完全沒有學 佛基礎的,我們學佛應以小乘為實踐,而學習大乘的精神纔對。
大小乘的分別,祇不過是教理上的深淺,究竟何時始出現大乘佛教?首先應從馬鳴菩薩談起,第二位是龍樹菩薩,東密譯為龍猛菩薩。 這兩大菩薩各有神通,前者能對馬匹說法,後者乃大乘八宗的祖師,並有八百歲的壽命。現介紹大小乘教理的分別。佛法有境、行、果三部 份。境是教理所提示的理論,行指實行,果指實踐所得。
小乘的境,在哲學上言,境指宇宙觀,及人生觀,亦稱世界觀。世界觀全部解釋宇宙萬有,小乘俱舍論及大毗婆沙論都是講當前的宇宙 萬有,面包含一切生生滅滅的現象,即哲學上所說的現象界。大乘除了解釋宇宙萬有之外,還說及不生不滅的真如法界,即哲學上所說的 本體界。故小乘只針對現象界,大乘則研究到本體界。照佛法講:現象界指相,本體界指性。用世間法來說,相者等如一種製成品,性指原 料,想對事物的本質,理解得圓融透徹,固然要追求本體界的道理,還應注意在追求本體界時,不能忽略現象界,否則適得其反,此所以研 究佛學不宜忽視小乘。
至於人生觀,小乘從多苦的人生觀發展出苦、集、滅、道四聖諦,亦分十六心,觀完欲界之苦,再觀色界及無色界之苦,長時間在觀苦 上下功夫,其人生觀就是苦。大乘不但觀苦,還進一步求解脫,故大乘以大涅槃,大菩提為標的。小乘同樣講求解脫,但卻側重觀苦,而大 乘側重於大涅槃大菩提的境界。小乘修行人整天針對現實問題,故凡事認真確實,規行矩步。大乘修行人,如果不能像小乘這樣確切面對現 實問題,一味祇知褒大貶小,則不免好高鶩遠之弊。
今略說大乘和小乘的分別。所謂乘,義指運載,大乘猶言大車,不獨自度,還可接引他人以達遠方之作用,小乘祇能自度,故云自了漢 。求佛果是大乘,佛果是說開一切種智和度盡眾生的。小乘的阿羅漢果以四諦為教體,辟支佛果以十二因緣為教體;二者雖有深淺之別,然 所悟無非灰身滅智,歸於空寂的涅槃境界。釋迦佛曾褒大乘貶小乘,但釋迦佛則可,我們則不宜這樣。且從佛教歷史看,小乘是最根本的, 故名為原始佛教,又名根本佛教。
中國佛教徒有兩類:第一類仙佛不分,不注意基礎功夫。既拜道教的呂祖,又燒錫箔衣紙,居然自稱佛教徒。第二類好高騖遠,自居大 乘,修習禪宗。
小乘的作風常有令人讚嘆之處,他們重自利,故嚴於戒律,以禪定為修行功夫。釋尊在大乘經,訶責小乘人為焦芽敗種,敦促小乘人 再發心,因其自度而不度他之故。大乘要求自利利他。例如大乘經常強調的六度四攝,六度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及般若;四攝 謂布施、愛語、利行及同事,均重利他。四攝用四種方便法門,攝受一切眾生,因為布施是用財施或法施達到度他的目的。愛語是用言語, 令眾生產生歡喜心。利行是方便利益眾生的行為。同事是與眾生一起,以身作則,結伴以便攝受眾生。至於四無量心是指與眾生樂的慈、拔 眾生苦的悲、令眾生歡喜,得離苦之樂的喜、和平等對待眾生的捨。但大乘修行人要緊記,自利未成,利他則成空論,所以小乘的嚴守戒律 ,是大乘人必需具備的基礎功夫。
修行所得的果報。大小乘皆以解脫為果。小乘之果以離苦為主體,證得空寂為小乘修行的最高目標,態度是消極的。大乘知煩惱本空, 世間及出世間法,也全是空幻不實的,故釋尊於金剛經說:若人謂他曾在燃燈佛處得法,就是謗佛。
空有兩個層次:「一是人我空,每一個人自己觀空的我相空。還要將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觀空;二是法我空,一切法皆空。故金剛經云: 『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因為煩惱亦空,何來苦果。其果是積極的,要達到常、樂、我、淨四行。常指一切眾生之心無常,佛則常;樂指 一切眾生之受皆苦,佛是樂;我指一切眾生之法無我,佛是真如之我;淨指身無染污。據涅槃經,釋尊得證三德:一是法身德,證法身真如 ;二是般若德,得一切最高智慧;三是解脫德,得大自在。」
小乘俱舍論說釋尊有智、斷、恩三德。智德即大菩提,斷德即大涅槃,恩德謂度一切眾生。大乘的成就是自己得一切智慧,即大覺;自 己斷一切煩惱,即大涅槃;而最高是度一切眾生。諸位試比較大小乘果位的不同,便知道二者的分別。
小乘的佛,祇有釋迦牟尼一位,大乘的佛,可多至百千萬億。我曾到緬甸的首都仰光,參拜過大金字塔,當地小乘口誦南無羅漢佛,大 乘不以羅漢為佛,祇稱之為自了漢,漢指羅漢。大乘有眾多菩薩,小乘則無菩薩。小乘認為釋尊是一位世間聖者,故圓寂時面相如慈祥的老 師;大乘則以之為出世間的聖賢,故大乘經中描寫釋尊說法,眉間放白毫光,照射到十方世界。十方世界諸佛,正在講經說法,於定中見此 光,知娑婆世界有釋尊說法,便遣大菩薩到釋尊處獻花供養。
小乘認為人有自覺精神,自己成辦一己之事,故應自利;大乘則以眾生互相攝引,似群體的細胞,故大乘發願眾生不成佛,誓不成佛。 大乘謂同體大悲。小乘修行憑自力解脫,自己持戒,自己修行。
小乘說業感緣起,一切由業造,過去生中做善業的,今世得人身。大乘講賴耶緣起,「賴耶」指第八識阿賴耶識。一切唯心造,三界唯 心,萬法唯識。
小乘國家和尚至上,出家人備受尊崇;大乘在家居士同樣可持菩薩戒,維摩詰所說經中的維摩詰,正是一位修持及智慧十分高超的居士 。按維摩詰三字義解淨名,淨者清淨無垢,名者聲名遠播之謂,經文說是妙喜國的無動佛化生,委身在俗以輔釋迦教化的法身大士。
小乘談六識,則能看東西的眼識,能聽聲音的耳識,能嗅氣味的鼻識,能辨別滋味的舌識,能感受觸撫的身識,及能思量事物的意識。 大乘在六識外尚有末那識及阿賴耶識。末那識主恆審思量,阿賴耶識則能藏所藏。小乘的大毗婆沙論中有云:「如是六界是有情依。」一切 眾生都在此六界。還有一個叫菴摩羅識,非有情所依,唯獨聖者纔具有。
乙一 小乘
佛圓寂後十二年間,僧眾炎夏安居於窟內與窟外兩處,結集經律論三藏,窟內以上座的耆宿較多,故名上座部;窟外以年少僧人較多, 故名大眾部。前者傾向保守,後者則較開放,但尚未分教派。
佛滅百年後,阿育王時有大天者提出較自由寬大的作風,認為嚴肅死守教義將與時代脫節,故立較進取的新派。其時窟外結集的後人大 多附和此說,因之沿用舊名稱為大眾部;反對大天的以窟內結集的人較多,於是也襲用昔日上座部的名稱。小乘既分兩宗,漸次分十八部, 即由大眾部分出的一說、說出世、雞胤、多聞、說假、制多山、西山住及北山住八部;由上座部分出之雪山、說一切有、犢子、法上、賢胄 、正量、密林山、化地、法藏、飲光及經量十一部。二者連根本的大眾及上座兩部,可合稱二十部;因所詮不離經律論三藏,故天台宗稱之 為三藏教。傳入中國後歸納成俱舍宗、成實宗及律宗。
丙一 上座部
釋迦佛在世至圓寂後的一百餘年稱原始佛教時期。及阿育王崇信佛法,外道不受重視,難耐窮苦,於是每多改扮為僧侶,以故僧團時起 紛爭。其時上座部極力反對大天,據異部宗輪論所載且稱之為「賊大天」。兩部論爭時,阿育王親自調停;大天對阿育王說,若欲滅爭必要 少數服從多數。時擁護大天者眾,阿育王亦信從大天所說,自此二部正式分裂為兩派,之後繼分為二十部。據大毗婆沙論載,當時爭議焦點 為大天五事。大眾部認同於大天的,上座部皆持否定的意見:大天就五事而造的偈頌說:「餘所誘無知,猶豫他令入,道因聲故起,是名真 佛教。」上座部另造偈頌,前三句相同,但最後一句改成「是名非佛教」。
現試逐一解釋大天說的比丘五事。一夜,大天於僧舍夢男女之事;弟子為其洗衣時發覺,問「何以阿羅漢仍有淫欲」?答:「阿羅漢無 煩惱(無貪欲);但有天魔引誘,故曰:「餘所誘,煩惱則無。」
第二個問題是無知。大天常指其弟子某得初果,某得二果、三果以至阿羅漢果。弟子問大天:「何以自己不知已得何果?」大天說:「 阿羅漢雖無染污無知,猶有不染污無知,故你們這些阿羅漢是沒法知道自己已得何果的。如舍利弗智慧第一,大目犍連神通第一,皆由釋迦 佛說出,故無知」。
第三個問題是猶豫。弟子問大天:「聖者應無疑惑,疑則煩惱,為何已成阿羅漢果,還有煩惱」。答:「羅漢無煩惱。疑有兩種:一是 隨眠性起,此即種子,時時起思疑之心,阿羅漢已無。二是處非處疑,成佛後亦有,阿羅漢自亦難免」。
第四個問題是他令入。弟子問大天:「阿羅漢有聖慧眼自知解脫,如何我等不自證知,而由師令知。」大天答:「如舍利弗,目犍連尚 要佛各指其為智慧,神通第一,你們這些鈍根,又豈能自知。」
第五個問題是道因聲故起。大天睡至半夜,起而叫「苦哉!苦哉!」弟子聞之怪而問師,大天答:「釋迦佛教授苦、集、滅、道,教我 們知道苦的道理;我於日間恆思四諦,夜亦叫苦,時時警惕也」。
小乘之分上座及大眾兩部。上座部之後又經七破,分出十一部(一說八破)。即釋尊圓寂百餘年分兩部後,上座部初破於第二百年,分 雪山部(因上座部搬進雪山居住之故)及說一切有部。第二次破於圓寂三百年,由說一切有部分出犢子部。第三次破於圓寂三百年中,犢子 部分法上、賢冑、正量及密林山等四部。次由一切有部分化地部,是為第四破。第五破由化地部分出法藏部,第六破在圓寂三百年之末,由 一切有部更出飲光部。第七破在第四百年,由一切有部復出經量部。說一切有部共分出九部,連自己合共十部,加上雪山部則為上座部所分 的十一部。
丙二 大眾部
釋尊圓寂後第二百年,大眾部分出一說部、說出世部及雞胤部,是為初破。第二破於圓寂後二百二十至二百三十年間,大眾部再分出多 聞部。第三破復由大眾部更出說假部。第四部於圓寂後二百年末,亦由大眾部再分出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及北山住部,共出八部,加入自己 的大眾部共九部。至於四破也有說成是五破的。小乘兩部分裂合共二十部。(詳見異部宗輪論)
乙二 大乘
大乘經的結集依《菩薩處胎經》是由迦葉尊者叫阿難陀升座結集(菩薩藏);《大智度論》中說阿難陀結集摩訶衍(大乘的梵音)。現 分三部介紹大乘:教史,教義,教派。
丙一 教史
西方紀元四世紀是大乘極盛的年代,距今約一千六百餘年,印度婆羅門教復興,此教原在佛教創立之前即已存在,修行形式亦以禪定來 提升個人道德情操。其時佛教已分上座部及大眾部,上座部作風保守,不免越趨形式化;大眾部尚革新,其革新且不為婆羅門教的復興,而 予以改進,鼓吹回歸釋尊精神的大乘佛教,於是產生。
西元一世紀,有馬鳴菩薩著《大乘起信論》(後世學者懷疑此論是漢人所造,因在印度文獻無法考證其為馬鳴菩薩所造。據傳聞則說玄 奘法師從西域返國,唐太宗曾請其將中國佛教的精髓,譯成梵文反哺印度。玄奘法師於是用梵文寫成大乘起信論,傳入印度云),首倡大乘 ,因其辯才無礙,馬匹聽其說法亦為之振鬣嘶鳴,故稱之為馬鳴菩薩。他在中印摩羯陀國弘揚大乘教法時,月支國旃檀罽昵吒王發兵伐此國 ,指名要阿濕縛窶沙(菩薩的梵名)為解兵的條件之一,馬鳴菩薩於是在北天竺廣宣佛法,四輩敬重,稱為功德日。摩訶摩耶經曾授記之云 :「佛涅槃後六百歲已,九十六種諸外道等邪見競興破滅佛法;有一比丘,名曰馬鳴,善說法要,降伏一切諸外道輩。」
馬鳴菩薩獨倡大乘,然當時大乘仍未自成體系,要等待到西元二世紀,龍樹菩薩之後,纔有大乘的系統創立。
龍樹菩薩為八宗之師,密宗也是以他為師的。傳說他享壽八百歲,梵文龍樹亦即龍猛。馬鳴菩薩發表大乘思想,但系統未備,龍樹出始 系統井然。至四世紀大乘成熟。
龍樹菩薩在南印度出生,本屬婆羅門教徒,故精通婆羅門經典、天文、地理無所不精;及後出家,數月則佛教諸經律無不嫻熟。於雪山 時遇老和尚,贈以大乘經典,(付法藏傳五)說:「馬鳴弟子迦毗摩羅尊者之弟子,提婆菩薩之師也。」據此龍樹即馬鳴菩薩徒孫,後來龍 樹菩薩大力弘揚大乘佛法,其間著述的大乘經論尤以《中論》為最重要,此中第一首頌云:
『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
意謂一切世間法本質都是空的,「我」指釋尊。「亦名為假名」即說外象是假;「亦名中道義」指佛法最高是空、假、中的道理。
丙二 教義
大乘與小乘除了共同務求除煩惱,證菩提外,也很注重破邪和顯正,即破外道之邪見,顯佛道之正見。然而各派於破邪顯正的說法,實 互有分別。
龍樹菩薩認為我們畢竟是凡夫,不能了解一切的真實智慧;因為有限的知識,是相對的,而真如是絕對的,此點正與小乘最不同之處。 小乘全講現象界,大乘則講真如界,即本體界,少及現象界。以有限的知識,去研究無限及絕對的境界是不可能的。因此無論如何,我們有 什麼知識或什麼境界,皆是妄想。我們要破此妄想而證真如。更主張一切均是妄想所成。
妄的道理:一、客觀世界的所有現象,即現象界,俱是虛幻不實的,故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且事物不僅 虛妄,也是絕對不實在的,其間生生滅滅,滅滅生生,舉凡物質的器世界、動物及人類的有情世界,一切這些現象不離生住異滅、成住壞空 之變幻無常;故知現象界是幻的,唯本體界不幻。
第二個道理:與客觀相對的主觀,即心的影象。客觀既然是虛幻,主觀的心象亦是前念滅,後念生,念念生滅,亦是成住壞空,同樣虛 幻不實。故以心象分辨現象,無非以幻添幻,用妄增妄,等如在夢中做夢。
第三個道理:既知心象與現象皆是虛妄不實,故要將妄念除去,方可將有限度的分別全部消除,於是能了解無限的真。
空是當下了解的現象空,注意本體是不空的。大乘所講的空,如無雲的晴天,無雲不等於無天,仍有日月星辰在其中。這說的無雲, 雲指煩惱妄想。
MK;龍樹所講的空有兩層道理RF;。一為現象界的空,即所有主觀的妄念妄想,及所有顯現於面前的客觀現象,全是虛無的幻影,此謂 世俗諦空。第二個指絕對界的空,真如的空、勝義諦空、本體界的空。所有絕對界是超越自我的思慮、言語、文字和圖像的,故非思慮、言 語、文字甚至圖像等足以表達。這種空必須親自體驗,不可言說,要證真如必須放下妄念,持戒清淨。守戒祇是最起碼的基礎,能讓凡夫得 以在世俗諦做一個好人;接著要得定,離世俗諦轉入勝義諦,由定生慧。
大乘境界之高雖非小乘可及。但大乘行人每易流於好高騖遠,不能腳踏實地;若能本大乘的思想,配合小乘的修持則甚佳,密宗適兼有 二者長處。拙著《諸家大手印比較研究》,正是由小乘修持,以次談及大乘,將密宗的最高法「大手印」介紹出來的。
綜結大乘了解空的方法分三個階段:認識自己的對象,所有一切現象界是空。自己心象是空。以自己心象之幻,去研究物象之幻 ,猶夢中做夢、幻上添幻;唯有超出有限度的分別,纔可研究真如。空有兩類:現象界的空。絕對界的空,即本體界的空,不可言說; 這個空亦即真如,第一義空,勝義諦和本體界等。真者,不偽,不妄也;真,一切真。如者,無所不如,粵諺說:「做個樣似個樣」,一切 皆由真如所變現,一切皆由真如的原素產生。代表本體謂之真,代表相狀謂之如,二者為一體的兩面。
丙三 教派
西元四世紀龍樹菩薩之後兩派:一曰法性,二曰法相。如按西藏的分類,前者稱深觀派,後者稱廣行派。
當時有無著、世親兩兄弟。經云釋迦牟尼佛圓寂後一千年,兩人於印度健陀羅皈依小乘;無著後改宗大乘,世親則弘揚小乘,造俱舍論 。其後無著示世親以大乘的道理,世親豁然大悟,悔過往日排斥大乘,欲割舌謝罪;無著勸其不若以此舌弘揚大乘教義,是為有宗之立,又 名法相宗。
有宗之有,謂一切唯心,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一切唯心所造。唯識有三種變,「彼依識所變,此能變唯三」,此處暫不詳論。有宗的 要旨為一切是空,本體是幻,現象是有。譬如我手上的粉筆,第一非獨立存在,是依因緣和合所生的。第二非不變,所有有情,無論人或動 植物,處於生住異滅,所有物類,皆在成住壞空的變動之中。客觀的現象及自己的心象是幻想的幻影。
一切唯心造,佛家持此論,宋理學家張載亦主此論。張氏曾舉例說某處有一個山,山上有很多梅花,但他本人從未到過此山,所以他不 知道,因此他說根本無此事,以他無此心故。用張氏的例子,就如我用心想著太平山上的梅花罷!我心就變,這處的變指參加一份。如果我 完全不知道有太平山,更不知太平山上有梅花,我的心就無從變現。一切森羅萬象俱是眾人的心識互變,大眾心中有此一物,則昭昭然若有 此物。故龍樹菩薩的偈頌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所論的就是這個意思。已見上文,不贅。
唯識宗有賴耶緣起之說,賴耶即阿賴耶,此即第八識,即喜瑪拉亞山,亦即雪山;意謂第八識含藏很多種子,森羅萬象種種變現俱由心 生,猶如雪山之中藏有許多許多雪。主張上述道理的是無著和世親一派。
龍樹菩薩的一派叫法性宗。法性即本體,即一切佛法的本體。西藏稱此派為深觀派,是認真觀想深入探索真如的一派。無著和世親的一 派叫法相派,所有一切森羅萬象謂之法相,西藏稱之為廣行派。
龍樹一派空宗,最重要的經典是中論、般若經、其他如金剛經等。無著、世親一派有宗,最重要的經典是解深密經、楞伽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