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乘學會緣起
佛教一般分顯宗和密宗。密宗又稱“金剛乘”。金剛乘學會,是一個研究西藏密宗的佛教團體,秉承西藏密宗傳統,修持與理論並重。
由於西藏密宗傳至漢地民間僅數十年,一般人對於密宗內容未能瞭解,有誤認為宜於修持事相,對「即身成佛」之理,均無所知。故本會永遠導師 福德法幢上師成立金剛乘學會,以破除偏見,弘揚甚深之無上密宗。
香港金剛乘學會於一九五三年七月由【寧瑪巴】漢地演教者 舒囊卓之贊青(福德法幢)劉銳之金剛上師創立,以弘揚佛教,特別是藏傳佛教為宗旨,後發展至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及澳門等地,在台南建有【大圓滿廟】及【大白塔】一座。
一、各學會成立時間
- 香港金剛乘學會於民國四十二年七月七日(西元1953年)假宇宙會所正式成立
- 台中金剛乘學會於民國六十五年(一九七六年)春天籌設
- 民國六十七年(一九七八年)新廈落成
- 台北金剛乘學會於民國六十五年(一九七六年)春天籌設
- 高雄金剛乘學會於民國六十七年(一九七八年)
- 台南金剛乘學會於民國七十三年九月(西元1984)
- 澳門金剛乘學會於民國八十三年(一九九四年)六月成立
二、學會緣起
民國四十八年〈西元一九五九年〉,西藏密宗紅教〈寗瑪巴〉最高領袖 敦珠寗波車,於印度噶林邦,將「教傳派」及「巖傳派」之紅教無上密法,悉數傳予求法者劉銳之金剛上師,並賜以法名「漢地演教者舒囊卓之贊青」,更交付「教傳派」及﹝巖傳派﹞之傳承表,囑往漢地弘掦密法並攝受弟子,以饒益眾生。
民國五十四年〈西元一九六五年〉,劉上師先於香港九龍成立「敦珠精舍」,並以該處為香港金剛乘學會之會址。其後,間赴台灣。至民國六十年,籌設台灣金剛乘學會。
民國六十四年〈西元一九七五年〉,上師於台從事翻譯西藏密宗佛典,住於南港圓拱橋附近,機緣逐漸成熟,乃於十月二十三日〈農歷九月十九日〉觀音菩薩紀念日,舉行四臂觀音灌頂法會,台灣金剛乘學會乃於此處揭序幕。上師並揭示金剛乘學人之修行四原則:〈發菩提心、正見正知、嚴守戒律及精進修持〉,以勉勵諸弟子。
同年十一月十二日〈農歷十月十日〉,於學會內舉行台灣區第一次蓮師會供法會;
十一月二十九日〈農歷十月二十七日〉舉行第一次金剛薩埵超度法會;
十二月二日〈農歷十月三十日〉舉行第一次金剛乘布薩法會。
從此以後,會供、超度、布薩三種法會,按月定期舉行,從不間斷,隨喜參加者亦逐漸增多。
十二月十四日〈農歷十一月十二日〉舉行金剛亥母二級灌頂法會,此為台灣第一次高法灌頂,受法弟子限於協助上師弘法利生者。
民國六十五年一月,台灣金剛乘學會於台北舉行台灣區第一屆西藏密宗靜坐法講習,對外免費公開傳授毘盧七支坐,參加者二百餘人,有遠從中南部趕來學習者。此後於學會佛堂內舉行多次灌頂,如綠度母、文殊菩薩等。
由於台灣各地學習西藏無上密法之弟子漸多,上師為使諸弟子便於參加各種定期法會,乃於民國六十五年春天,籌設台北金剛乘學會,先置會所於台中縣大里鄉。同年夏天,籌設台北金剛乘學會於板橋,其後移至台北市民生東路,並舉行蓮華生大士灌頂、長壽佛灌頂、一髪母灌頂等。
民國六十六年初,台灣金剛乘總會會址,移至台北市敦化南路。六十七年,台北金剛乘學會佛堂移至南港昆陽街一五五號四樓。高雄金剛乘學會亦於同年成立,其後佛堂設於高雄市民族二路一0二之五號。民國六十八年十一月,台中金剛學會新廈落成,地點位於台中市仁和路二0五巷七弄四之四號。從此以後,台北、台中及高雄三會,按月舉行會供、布薩等法會。上師並隨時開示西藏密宗之教理及修持方法,使弟子們教證並行。
金剛乘學人之修行四原則:
- 發菩提心:佛事他事,重於個人私事。
- 正見正知:勿著名利,嫉邪見如仇讎。
- 嚴守戒律:謹言慎行,日當三省吾身。
- 精進修持:研讀經論,由聞而思而修。
本會導師及法號
楚英窩錫(法界光)金剛上師一九四八年藏曆陽土鼠年,出生於香港,乃為當代密宗甯瑪派領袖 敦珠法王『敦珠新寶藏』法統之繼承人。
上師於一九六六年,皈依香港金剛乘學會 福德法幢金剛上師 ,一九七二年得 敦珠法王賜阿闍黎位,並獲賜法名『楚英窩錫』,即法界光,其密意為將法弘揚光大。一九八三年得四級灌頂。一九九七年五月 福德法幢金剛上師圓寂後,敦珠佛母得 法王指示,指定 法界光金剛上師為敦珠新寶藏傳承者。同年藏曆九月二十二日舉行坐床大典。 法界光金剛上師現於港台及世界各地弘揚甯瑪派法要,翻譯經續,利益廣大眾生。
黎上師現任【大圓滿廟】主持,繼續於港、澳、台及世界各地弘揚甯瑪派法要,翻譯經續,最近輯譯《吾心忠告》、《敦珠法王最後祈禱文》、《四法寶鬘》、及《敦珠新寶藏前行註譯》(印刷中)。最近曾出席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辦的首屆世界佛教論壇。2006年九月應蒙古國總理邀請,以香港佛教文物產業名譽顧問身份進行訪問,得蒙古國總統和國會議長接待。同年十月,亦於北京獲國家宗教局蔣堅永副局長接見。
黎上師秉承藏密佛教傳統及金剛乘學會宗旨,領導各同學踏上圓滿大道。發願祈福迴向世界和平,眾生離苦得樂。
密宗山由來
密宗山,地處台灣台南縣南化鄉菁埔寮,佔地十甲。界內有大、小二湖,可曰日、月。明湖山色,脩竹映翠。散步經行其間,有若世外桃源。
其周匝高山遠繞,猶若蓮瓣,此地正是《蓮師七支祈請文》中所謂之「啤瑪給薩」(蓮花胚蓬)。於此立塔、建寺,都將得大成就!
於民國七十七年經本山的永遠導師一福德法幢金剛上師勘定購置,即著手規劃,擬成為一完整的甯瑪弘法道場,遂命名為「密宗山」。
菩提塔
一、菩提塔
塔,梵文稱為「率都婆」。出現於釋尊圓寂後。當時八王各分得釋迦舍利,奉回本國各建佛塔,以為供養。
據『八大靈塔名號經』記載,這八大王所建之佛塔和地點便是:
【一】蓮聚塔:建於佛生處迦毘羅城龍彌爾園。
【二】菩提塔:建於佛成道處摩迦陀園泥連河。
【三】四諦塔:建於佛轉法輪處迦尸國波羅奈城鹿園。
【四】降凡塔:建於佛從忉利天下處尋迦尸國曲女城。
【五】和平塔:建於佛化度分別僧處王舍城竹林精舍。
【六】涅槃塔:建於佛入涅槃處拘尸那城。
【七】神變塔:建於佛現神通處舍衛國祗陀園。
【八】勝利塔:建於佛思念壽量處毘耶離城。
建塔可息滅諸障,免除刀兵、饑饉、瘟疫,以及地、水、火、風、旱等災害,使萬有調和,而生起趣道之心,在塔下繞行祈禱,功德甚大,無不如願云。
二、佛塔格式
佛塔之格式,據云乃始於釋尊親教阿難尊者,其形狀係以袈裟疊成四層正方,上置覆缽,錫杖而表示者,此後遂成為佛塔之格式。建於西元一世紀前後之珊其大浮圖,即呈此形狀。嗣後之各式佛塔,主要乃由此珊其式佛塔演變而來。
佛塔傳至漢地,則漸有閣樓式、密檐式、亭閣式、花塔、門塔等之出現。
北平妙應寺白塔乃漢地首座覆缽式佛塔。
山西五臺山亦有不少此式之塔。
今者,臺南密宗山之菩提塔,與北平白塔,南北遙峙,意義甚大可謂殊勝非常。
三、建塔程序
為令國土得大加持、國泰民安以及在此修持的行者亦可成就,更為對 敦珠法王永恆的追思,乃按藏密傳統—先建塔後建廟的規矩, 劉銳之金剛上師於八十年間倡建菩提塔。為令一切如法圓滿,特透過 敦珠佛母覓得一完全熟悉建塔儀規之錫金大喇嘛—色拉度德仁波切,來台督建。此菩提塔悉依藏式建築,與北平妙應寺之白塔遙相呼應,意義非凡。
八十年(西元1991)年十月十日動土起建;八十一年(西元1992)六月廿八日安奉中脈,八月安奉塔頂,十月四日完工,十二月廿五日落成勝住。
修建白塔依西藏密法乃有一定的規格與程序。以此,為表慎重,民國七十八年間, 銳公上師曾多次請示佛母有關密宗山興建塔廟種種事宜。其年三月蒙 佛母法駕蒞臨視察,予以加持。並允諾代覓一位完全懂得建塔之喇嘛,來台指導修建。
八十年元月間, 銳公上師率弟子往尼泊爾,晉謁佛母,又蒙寵賜許多法寶,以安奉塔內,以更增加持力。其中,便包括身語意各種甘露丸, 法王貼身衣物、舍利,並訪得各大修行人所遺留之法物:鑼鈸、鈴杵、施食法器、噶巴拉、普巴杵、手鼓、洞骨簫等,這些都是得來不易的法寶。
其後, 佛母果自印度錫金訪得色拉度德喇嘛並蒙允諾來台負責興建佛塔。
色拉度德喇嘛不僅是南錫金色拉度德‧卻靈寺之主持。同時擁有四間寺廟,指導二百位喇嘛修行,在當地西藏族非常有名望。其叔父更是錫金甯瑪巴領袖。
密宗山能邀請得如此學養精湛之建塔專家來主持,眾生福報之因緣可謂善妙矣。
色拉度德喇嘛於民國八十年九月由錫金出發,經香港簽證,十四日抵高雄。銳公上師率南、高兩會弟子迎接,下榻台南學會。翌日即上山修法祈禱地神加持。
十月四日至九日一連七天。喇嘛主 壇修法加持供物及安臟法寶。各會弟子多來參與。
十月十日,則是山上動土典禮。祭地神,祈賜順緣。八十一年六月廿八日,安奉中脈大典,在西藏視為一樁大喜事。當天早上 上師與喇嘛率同港台五會弟子修法,咒音、鈴聲飄揚天際。一連六小時始得休息。十月四日佛塔大概完成,乃舉行祈禱法會。 師佛與喇嘛共同主持港台五會弟子與會。法喜充滿。喇嘛乃回錫金。
如此經十三個月的構建,與師兄的清淨大願並親手砌成咒字圖案的一座莊嚴殊勝的菩提塔終告落成。
八十一年十二月廿五日連續三天法會, 師佛率同五會弟子為菩提塔勝住(開光),並在塔下攝影留念。從此,菩提塔屹立南天,象徵甯瑪巴教法在東方的永遠傳揚。也是四十多年前 敦珠法王授記的佛力呈現。
此塔除一切如法莊嚴外,其內所供寶物,更是殊勝異常!包括:釋迦牟尼佛的舍利、蓮師所戴蓮冠的布舍利、龍欽巴尊者的靴舍利, 敦珠法王及歷代祖師所留甘露丸做成的蓮師、移喜佛母、曼德華佛母及塔型渣渣,《甯瑪十萬續》、《七寶藏論》、《大藏經》,各類印咒及諸巖傳寶物(如:鈴、杵、手鼓、脛骨簫、普巴杵、噶巴拉……等等);再加上所有師兄弟的最珍寶物。塔缽內供奉蓮師唐卡及 敦珠法王法相。
塔建成後, 上師即於翌年二月起,每週日在塔前宣講《菩提正道菩薩戒論》,令各弟子知所持守,以清淨三昧耶;並於塔前舉行蓮師、金剛薩埵及金剛亥母灌頂;且於每年清明、中元兩節,舉行「大幻化網那也東初」超度法會。
四、繞塔功德
敦珠法王嘗言:「……若有人禮拜供養,右繞此塔,凡所祈願,無不如願。若有亡者,在此附近,而精魂所繫,常伴塔旁,則其後人,安樂順遂,廣如經言。……第二可得圓滿之果報,由此開啟無盡的啟悟之聲—三世諸佛、菩薩百千劫的教授。第三可得究竟超越一切名相、境界的法身功德。」
大圓滿廟興建
為了紀念始傳大圓滿教法到漢土的三位恩師一諾那呼圖克圖、 貢噶法獅子及 敦珠法王,也為了令大圓滿教法能於漢土生根茁壯, 劉銳之金剛上師乃倡建大圓滿廟。
此廟乃參照印度噶林邦祖師廟之結構比例,整個型式彷蓮師桑多巴利宮而建。
廟分三層:
- 一樓四方行為化身殿,供奉蓮師、釋尊及藥師佛;
- 二樓八角形為報身殿,供奉十一面觀音;
- 三樓四方形為法身殿,供奉普賢王如來。
一樓高十一米,二、三樓皆六米餘,二樓四隅為護法亭。廟頂正脊置三塔剎式寶瓶,兩側有龍女牽曳;廟頂採坡式大屋頂,覆以銅片;屋頂四角,嚴以摩羯魚首與寶珠;屋簷藻花為飾,皆以銅鑄。牆壁覆以棗紅大理石,予人以堅穩、寧靜、莊重、清淨之感。一樓三門上方皆置雙鹿法輪,門楣佈滿精美之浮雕彩繪;正門上方,顏以 上師所書之「大圓滿廟」及佛母題賜之“pema woling”(蓮花光宮)木刻匾額,兩側繪有四大天王,正門門楣上方有著色七獅及金翅鳥,可謂富麗堂皇矣!
入得殿內,即為三尊大佛及四大巨柱所攝。再看壁畫、藻井,更令人目瞪口呆、嘆為觀止!豈止精彩絕倫,根本就是諸佛剎土!蓋壁畫所繪,即為《敦珠新寶藏》的三根本壇城;藻井所繪,則為其表義壇城。畫師們的技藝高超、布局嚴謹,不由得令人讚嘆佩服;稱之為藏傳佛畫之瑰寶,絕不為過。由佛母所指派的布丹畫師,果然不同凡響!
二樓報身殿,彩繪了釋尊十二相成道故事;佛與十六阿羅漢以及由聖者 敦珠法王意巖所變現的大悲虛空王(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主尊壇城。
三樓法身殿,彩繪了大圓滿法的 上師傳承、金剛薩埵那也東初寂忿諸尊的傳承,以及 上師的法源傳承。其中,大圓滿傳承包括:
- (一).從普賢王如來傳下的諸佛密意傳承。
- (二).源於無上密乘極喜金剛的持明標幟傳承。
- (三).由毘盧遮那所傳下的補特伽羅口耳傳承。
此諸傳承經諸具恩上師傳至吾人偉大的根本上師—百種姓主、世界依怙主—聖者無畏金剛智(敦珠法王)。由彼傳與漢地演教者— 福德法幢,即知名的 劉銳之上師。
大遍知者云:「此無上秘密寶傳承,有不曾中斷的灌頂加持力;甚深密咒不斷的傳承,亦即清淨三昧耶的傳承,有如無咎金鏈,不曾被過患所污,故能滿一切願。見之得入傳承,不由言詮。此經由實證的教授、導引和口訣,由於不曾中斷,故能使人於勝義生信,並得大加持力。依此傳承,能使大精進者,於此生即得證悟;中等精進者,於中有證悟;下等精進者,於化身佛境中開悟。此任運大圓滿深道傳承,有如珍貴之如意寶,故名為:「光鬘傳承」。藉著此等至高無上聖者無量的悲心,甯瑪派寶貴教法永不衰退的標幟,得以留存,有如旭日之明照。」
灌頂意義
灌頂的意義,是具足三寶體性之上師,將某一佛菩薩的功德智慧,從受法者的頂上灌貫,消除他的業障,開啟他的智慧,並授權修持所傳本尊的成就法。受灌以後,若能每日精進修持最快者當生,最慢者三世,可以超凡人聖,即身成佛,上根或顯教基礎較好的人,受灌以後會發心不退,精進修持,續求高法。不適合修密宗的人,便無法緣受持密法。即使受了灌頂,也容易退轉。所以佛法是很重視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