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定慧之抉擇(七)
戒定慧之抉擇(七)
丁八 律宗
以持戒律為宗故名。印度固無律宗,戒律軌儀,本為任何宗派所必持者。西藏亦
無律宗,其於甘朱(大藏經)之編次,則為律藏,經藏。(論藏則名丹朱)其重視律
可想。漢地去佛國遠,不克親受律儀;又自佛滅度後,部派戒律繁多而紛雜,非專家
抉擇不可。以是遂開律宗,始祖為唐道宣律師,所弘為四分律,並援瑜伽戒本,相資
發揮。菩薩聲聞兩部並傳。至宋元照復作資持記釋之,宗風益振。
(按)禪宗為『教外別傳』本不應列為宗派;律 宗祇弘戒律,亦不
應列。如是大乘所謂八宗,實祇六 宗而已。
如是十宗,除真言宗是密教,禪宗是教外別傳不計外,從事修行者,祇有淨土一
宗;其修行之方法有三:曰持名、曰觀想、曰實相。
持名方法者:如白居易之念佛偈云:「余年七十一,不復事吟哦,看經費眼力,
作福畏奔波。何以度心眼?一聲阿彌陀,行也阿彌陀,坐也阿彌陀,縱饒忙似箭,不
廢阿彌陀!日暮而途遠,吾生已蹉跎,旦夕清淨心,但念阿彌陀,達人應笑我,多卻
阿彌陀,達又作麼生?不達又如何!普勸法界眾,同念阿彌陀。」
觀想方法者:如彌陀十六觀經,先從日落處(西方)觀起,如是觀至本尊金身,
一步一步以觀去。
實相方法者:如六祖壇經所謂:「唯心淨土,自性彌陀」是也。
玄奘大師西行訪師求法,前後達十七年,歷經印度百三十國,得唯識學、有部、
經量部、及大乘法性宗之學說,均有湛深之成就。帶回三藏典籍,凡五百二十筴,六
百五十七部。觀其獨負之經筴,其勞瘁可知。歸來翻譯,共十九年,譯出僅七十五部
,為一千三百三十五卷。譯事未嘗一日間斷。最後到不譯時,離捨棄人世,只不過一
月而已。其為法不惜身,且為慈恩宗之開山祖師,其往生也,仍須待阿彌陀佛之改換
金臺,前來接引。修行之重要,奘師尚且如此,其他概可知矣。所以古德有云:「….有
淨土,萬修萬人去」也。
乙二 依漢土判教
丙一 天台宗之化法四教
丁一 藏教
謂三藏教,正化二乘,旁化菩薩。
丁二 通教
謂通三乘而同學,菩薩為正機,二乘為傍機。
丁三 別教
謂別於二乘,且別於菩薩,說無量大乘之法。
丁四 圓教
謂對最上利根之菩薩,說事理圓融之中道實相。
天台宗復有頓、漸、祕密、不定之化儀四教,恐繁不贅。
丙二 華嚴宗之五教
丁一 小乘教
謂四部之阿含經(長、中、雜、增一。),發智等論,說灰身滅智之涅槃法。
丁二 大乘始教
謂不開眾生悉有佛性之義,故貶為始教。如是分二。
戊一 相始教
謂解深密經,成唯識論,分別五性(三乘定性、不定、無性。),建立依他之萬
法。
戊二 空始教
謂般若經、三論(中、百、十二門)等,說諸法是空,顯無所得平等者。
丁三 大乘終教
謂楞伽經、起信論等,說真如緣起之理,唱一切皆成佛者。
丁四 頓教
謂對一類頓機,不依言句,不設位次,以頓徹理智為教:如維摩默而顯不二,達
摩之心印心。
丁五 圓教
謂華嚴經、法華經,明圓融具德之一乘者。
丙三 天台宗之五時教
丁一 華嚴時
丁二 鹿苑時(阿含經)
丁三 方等時(維摩經、勝鬘經等)
丁四 般若時
丁五 法華涅槃時
天台宗又依涅槃經之醍醐五喻: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酥,從生酥出熟
酥,從熟酥出醍醐。喻從佛出十二部經,從十二部經出修多羅,從修多羅出方等經,
從方等經出般若經,從般若經出大涅槃,猶如醍醐,喻佛性也。
以上皆就顯教言之,若密乘則修行之方法甚多,且有即身成佛之說,顯示從聞思
之慧而來,則須三大阿僧祇劫;而從修慧則不同。學人應善為抉擇。
玆先將瑜伽密真言宗日本弘法大師之十住心臚列;復將郭元興居士所著普賢王如
來九乘差別略義,及西藏克主大師所著密宗道次第論,摘錄一二,以供參考。
乙三 依日本真言宗之十住心判教
丙一 異生羝羊心
謂其性下劣,除求水草、念淫欲外,他非所知。本不可列於教判,以可進第二心
故列。
丙二 愚童持齋心
謂為內薰外緣所誘,亦修五戒十善等善業,人乘之教也。
丙三 嬰童無畏心
謂嬰為母所抱則安,外道生天,暫得蘇息,四禪之生天教也。
以上三心為世間法。
丙四 唯蘊無我心
謂三世實有,法體恆有,得無我空者,聲聞乘之佛法也。
丙五 拔業因種心
謂處無佛世,見飛花落葉,觀十二因緣,雖拔煩惱因,習氣未盡,如緣覺乘。
丙六 他緣大乘心
謂觀自他冤親平等,悟真如平等,與法相宗所教相當,彌勒內證法門也。
丙七 覺心不生心
謂賴耶緣起,進而心境皆空,三論宗之八不(生滅來出常斷一異)中道,文殊之
內證也。
丙八 一道無為心
謂如實一道心,如實知自心,空性無性心。法華以心即境,無為無相為極意。
丙九 極無自性心
丁一 淺釋
華嚴法界諸性,即真如實相,真如無自性,事事無礙,重重無盡之義也。
丁二 深釋
是由毘盧遮那之教覺而無自性,華嚴之法門當之,普賢之內證也。
丙十 秘密莊嚴心
謂金胎兩部六大三密五相五智等,了無盡法門也。
乙四 依普賢王如來分乘
丙一 共因乘
共因乘分三:聲聞乘、獨覺乘、菩薩乘;此三乘皆為化身大師釋迦牟尼佛所說。
丁一 聲聞乘(小乘)
戊一 四諦
己一 苦諦-應知
己二 集諦-應斷
己三 滅諦-應慕
己四 道諦-應修
戊二 三十七助道品
己一 四念處
庚一 觀身不淨
庚二 觀受是苦
庚三 觀心無常
庚四 觀法無我
己二 四正勤
庚一 已生惡令斷
庚二 未生惡不生
庚三 未生善令生
庚四 已生善增長
己三 四如意足
庚一 欲如意足
庚二 念如意足
庚三 進如意足
庚四 慧如意足
己四 五根
庚一 信根
庚二 進根
庚三 念根
庚四 定根
庚五 慧根
己五 五力
庚一 信力
庚二 進力
庚三 念力
庚四 定力
庚五 慧力
己六 七覺支
庚一 念覺支
庚二 擇法覺支
庚三 精進覺支
庚四 喜覺支
庚五 輕安覺支
庚六 定覺支
庚七 捨覺支
己七 八正道
庚一 正見
庚二 正語
庚三 正思維
庚四 正業
庚五 正命
庚六 正精進
庚七 正念
庚八 正定
以出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無常苦,而到阿羅漢果也。
丁二 辟支佛乘(中乘)
戊一 獨覺
獨覺出於無佛世,隱處山林。獨覺水流花放,而悟法理,到辟支佛果也。
戊二 緣覺
緣覺乘十二因緣之行法,緣起與還滅之觀行。
己一 無明
己二 行
己三 識
己四 名色
己五 六入
己六 觸
己七 受
己八 愛
己九 取
己十 有
己十一 生
己十二 老死
出從他聞法苦,而到辟支佛果也。
丁三 菩薩乘(大乘)
戊一 六波羅蜜
己一 布施
己二 持戒
己三 安忍
己四 精進
己五 禪定
己六 智慧
此乘乃依六度之修法,出內無利智,外無相好之苦,圓滿福智二種資糧,而登佛
位者。
戊二 十殊勝
攝大乘論列十殊勝,判大勝小。境殊勝二,行殊勝六,果殊勝二,皆為小乘所望塵莫及。
己一 境殊勝
庚一 阿賴耶識,說名所知依體。
庚二 三種自性,說名所知相體。
己二 行殊勝
庚一 唯識性,說名入所知相體。
庚二 六波羅蜜多,說名彼入因果體。
庚三 菩薩十地,說名彼因果修差別體。
庚四 菩薩律儀,說名此中增上戒 體。
庚五 首楞嚴等諸三摩地,說名此中增上心體。
庚六 無分別智,說名此中增上慧體。
己三 果殊勝
庚一 無餘涅槃,說名此中彼果智體。
庚二 三種佛身,說名彼果斷體。
戊三 七大性相應
瑜伽顯揚等論有云:「大乘性者,謂菩薩乘與七大性相應故,說名大乘。」
己一 法大性
謂十二分教中,菩薩藏所攝方廣之教。
己二 發心大性
謂已發無上正等正覺心。
己三 勝解大性
謂於前所說法大性境,起勝信解。
己四 勝意樂大性
謂已超過勝解行地,入淨勝意樂地。
己五 資糧大性
謂已成就福智二種大資糧故,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己六 時大性
謂三大阿僧祇劫時,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己七 成滿大性
謂即無上正等菩提。
大小二乘,雖同為佛說,然其勝劣,固確然可分,易於抉擇者也。
關於印度、西藏、漢地,對大小二乘之判教分宗,已詳前說,然皆指顯教而言也。
密乘之傳入漢土,比顯教遲六百餘年。漢明帝時,約西元六十七年;金剛智、善
無畏、不空三藏,將密乘傳入,為唐玄宗之開元年間,約西元七一五年,有『開元三
大士』之稱。從作密、行密、傳至瑜伽密,便受﹃三武﹄之厄,因而失傳。若無上密
則於民國以後(西元一九一二年)由白普仁尊者,及 先師多傑覺拔尊者所傳。至於
大圓滿之弘傳,則為一九三六年以後 諾那呼圖克圖、 貢噶上師、 敦珠法王,三
位 先師之德澤也。
丙二 不共果乘
不共果乘(密乘)分六:事乘、行乘、瑜伽乘、摩訶瑜伽乘、阿努瑜伽乘、阿的
瑜伽乘。前三為牟尼續外乘,後三為內大真言乘。
附 顯密辨析
密乘之勝於顯教,在唐代不空三藏之譯述中,已屢言之。如五祕密軌云:「顯教
修行者,久久經三無數大劫,然後證成無上菩提,於其中間十進九退,或至七地,以
所集福德智慧,迴向聲聞緣覺道果,仍不能證無上菩提。」
附一 四道理
西藏方面,備承印度後期密乘發展後辨析入微之說,於顯密差別,區分至詳。茲
根據三理趣燈頌云:「義一而不昧,方便多無難,利根為主故,真言乘最勝。」以四
道理區別之。
附一之一 就體道果義
顯密二乘雖俱以光明心性為體,然顯乘於體道果之義,昧於抉擇,密乘則不然,
故特殊勝。
顯乘依因門立宗,唯據比量所成勝義諦為『體』,以勤修止觀為『道』,時經多
劫,始得一分之『果』。至其抉擇蘊處界等世俗諦法,唯事取捨而已。密乘則不待立
因,直扼身語意脈氣明點等要,以無作智無分別法身藏為『體』,以自性心安住其中
為『道』,即於一生悟入法界真勝義諦,而證菩提為『果』。
又判法界光明曼荼羅,即以為『體』。依之而超世俗諦相之一切蘊處界等,無可
取捨,故以本尊宮殿剎土莊嚴為『道』。示以修持之方,於諸分位,能得八大悉地,
究竟能證無上菩提為『果』。如是體道果義,皆悉具足,故密乘為勝也。
附一之二 就方便多寡
就方便之多寡而言,密乘亦勝。就所斷而言:顯乘勤苦剋制三毒,竟無能除;密
乘則以微妙欲貪等大樂為道,不斷三毒,而自然清淨。
又就所修而言,如資生所需以施為基,皆由先業所致,依緣而成,故當勤於治生
。密乘則可依水灌頂,及得伏藏等修法,增長富饒,不需先業,及現生勤苦。
又有延壽增益等方便甚多,皆為顯乘所無,故密乘較優也。
附一之三 就難易
就難易言,密亦為勝。蓋顯乘之法,不離取捨,於難捨事,疲憊無功。密乘則無
論何法,皆可助道,所取捨事,自性清淨故。故能依欲樂等行,而得成就。
附一之四 就根利鈍
就根之利鈍言,密乘亦為勝,蓋以密乘為利根道,以其少所勤苦,多諸義利,殊
勝口訣性究竟故。
附二 十五差別
顯密差別,無量無邊;如智慧成就續云:「祕密真言乘,身語意諸道,大密勝因
乘,當知極殊勝。」此謂密乘以身密、語密、意密為道,其殊勝為所當知也。
囉梨不思議續云:「聲聞等下乘,無有勝口訣;『見』『行』與『持心』,『因
』『道』『果』與『地』,『時』『受用』『瑜伽』,『自他利』『密意』,『無疲
困』『少勞』,『集資糧』殊勝,由十五種別,持明乘最勝。」玆依其所說次第,分
別說明之。
附二之一 見
第一、見之差別:顯乘之見,不外空性泯滅戲論。密乘則於四級灌頂,分別配以
四見;如第一級寶瓶灌頂之唯心見,第二級祕密灌頂之中道見,第三級智慧灌頂之密
咒見,第四級大樂灌頂(即名詞灌頂)之大圓滿見,如是密乘當極殊勝。參閱蓮華生
大士撰並釋、劉銳之翻譯,密咒道次第攝頌。
附二之二 行
第二、行之差別:顯乘於行,不外取捨二法。密乘則有『明禁行』、『普賢行』
、及『普顫行』,應有盡有,故亦為勝。參閱八思巴國師導譯之大乘要道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