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咒道十基礎及甚深口訣乘教授答問(三)

 

 

密咒道十基礎
及甚深口訣乘教授答問(三)

 

 

 

 

蓮師口授移喜磋嘉佛母藏巖
楊奴甯瑪俄些及生嘰甯巴取巖
艾歷啤嗎恭桑英譯
黃毅英漢譯
刊載於金剛乘季刊季刊第七十期

 

 

 

甲廿九 四基本功德

 

 

 

蓮師云:修法者,應具四基本功德。

 

磋嘉媽白言:何者為四?

 

大師云:具大悲者有正覺心。

 

離偽善者,能守戒。

 

無欺詐者,具清淨三昧耶。

 

離愛染者,無愧具無不共患難之交。

 

總之,若具誠信,於修法必成;若具決定,必能守戒。若欲修法必須謹慎;如汝
心中之骨般穩固。

 

 

 

甲三十 五毒從根斬斷

 

 

 

蓮師云:修法時,應將五毒從根斷。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云:具瞋者痛苦最大。

 

愚癡者如畜牲不懂佛法。

 

大傲慢者,不能積集功德,並多仇敵。

 

具大貪欲者,不能守戒並多誹謗。

 

大妒忌者,喜好陰謀。

 

勿追逐此五毒,從內殺之,並於生時即脫離之。

 

縱於此五毒者,自製哀愁。

 

 

 

甲卅一 調心

 

 

 

蓮師云:修法者,應先調心。

 

磋嘉媽白言:此何謂也?

 

大師云:當以慈愛之水,熄瞋心所燒之火。

 

以強力之藥所成之橋,跨貪之河。

 

以燃妙察智之炬,驅無明暗。

 

以精進之鑿,夷平傲慢之山。

 

以穿著安忍之煖衣,擋嫉妒之風。

 

總之,此五毒,汝之首敵,若沉溺之,將敗壞輪迴三界中之爾。勿令之放任,此
甚危險者也。

 

 

 

甲卅二 五種見

 

 

 

蓮師言:修法者,應具五種見。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云:當見非物質之心性,超乎佛法之語言。

 

當見若離執著,一切法均自解脫。

 

見一切境界,均為離物質之大樂。

 

以尊敬誠言,當見上師為佛陀之示現。

 

總之,修法者見一切均莫執著。

 

 

 

甲卅三 五所得

 

 

 

蓮師言:修法者,應具五所得。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云:莫因懈怠棄上師教,應具真切之修持。

 

當以投入修行具自利。

 

當以得傳承,具指導弟子之能力而利他。

 

當以解脫諸相至空性,具無做作之自然本性。

 

當以具自本面具心與佛無二。

 

今世藏土行人不得其一,乃無法成就任一所求。

 

 

 

甲卅四 五種偉大

 

 

 

蓮師言:修法者,應具五種偉大。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言:當有具口授偉大之上師。

 

此等口授當得深道善巧方便之偉大。

 

汝當具刻苦堅忍之偉大。

 

當具希求修法之偉大。

 

當具決定修之偉大。

 

除非具足上五,解脫輪迴者不會成就。

 

 

 

甲卅五 五掌握

 

 

 

蓮師言:修法者,應具五掌握。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云:以掌握佛法,當具知一遍脫道。

 

覺悟法性,讓無生自內而起。

 

掌握三昧耶,具心之圓滿。

 

以精勤掌握精要,能作堅忍。

 

以掌握口授,能應機教授他人。

 

 

 

甲卅六 五種多餘

 

 

 

蓮師云:修法者,有五種多餘。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云:若無出離輪迴之意,虔誠乃為多餘。

 

若對物質染著不棄,觀空性為多餘。

 

若不息渴望,修法為多餘。

 

若不棄執著與憤瞋,闡述口訣為多餘。

 

若不依方便法,給與明智忠告為多餘。

 

 

 

甲卅七 五必須

 

 

 

蓮師云:修法者,應有五必須。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云:必須為大師攝受,以得口訣精要。

 

必須對上師有甚深及日增之誠信,以自然得加持。

 

必須收集資糧,以令心柔順。

 

必須使心柔順,以便生起三摩地。

 

必須生起三摩地,以便速達遍知佛地。

 

 

 

甲卅八 五妄語

 

 

 

蓮師云:自謂修行者,有五事為妄語者。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言:若仍沉醉此生,而謂怖畏未來投生者,為妄
語。

 

作無懼下三道之行為,而謂皈依者為妄語。

 

不離欲望,而謂修法者為妄語。

 

不知因果,而謂了知正見者為妄語。

 

未越輪迴深淵,而謂成佛者為妄語。

 

甚多人自稱佛法行人,而自欺欺人者,身命盡時,此等妄語,均返害其身。

 

 

 

甲卅九 五決定語

 

 

 

蓮師云:修法者,應具五決定語之教授。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言:不修持時,境界與證悟決定不生起。

 

於大乘修法中,若方便與智慧分開,決定墮聲聞乘。

 

若見與戒不知結合,決定入於謬道。

 

不見心之真性,決定仍有善與惡行。

 

不見自性,決定不得佛果。

 

 

 

甲四十 五徒勞事

 

 

 

蓮師言:修法者,有五種徒勞。避之!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云:隨一不具心要之上師為徒勞。

 

向一不守戒弟子傳法,乃徒勞者。

 

不用以實修者,聽法為徒勞。

 

若不能上進,其心修持為徒勞。

 

沉於低下法之空言,而不自救為徒勞者。

 

總之,甚多人之修法為徒勞者,以愚癡故,不知分別。

 

 

 

甲四一 六尊貴

 

 

 

蓮師言:修法者,當具六種尊貴。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云:欲掌握正見,當知一切唯心。

 

於戒律中防偽善故,當令心清淨染著。

 

以修布施時無執故,當遠離所得或償勵之希冀。

 

為調伏修安忍時種種難處故,當遠離對仇敵瞋恨。

 

以聞思調心故,當能以五毒及逆緣為道。

 

以能修持故,當避免為「恭敬魔羅」所攫。

 

然此等行人乃不按佛法而行者。

 

 

 

甲四二 四不足

 

 

 

蓮師云:修法者,當棄四不足。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言:空餘時修法不足,當無間修持如流水。

 

只達見鬼魅之境界不足,當以佛法解脫自心。

 

行為偽善不足,當守自然與當下。

 

尊敬與承諾不足,當真實承事上師足前。

 

總之,今世行人,被此等不足所困,於死時如常人死去而業果必熟。

 

 

 

甲四三 虛榮心

 

 

 

蓮師云:此等行人以大傲慢常自誇,比普通人更差。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言:其自稱修法並隨上師,其偽裝為師,或云有
甚多僧眾。其自己管理寺院,並作莊嚴供養,其裝作投入修持,並得高戒。其自稱閉
克苦之關,並有最高教授,欲以偽善愚眾,自卻不離世間追求,只導致死時可悔之境

 

 

 

甲四四 十四應棄

 

 

 

蓮師言:若於內心極欲修法,有十四事應棄者。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云:如野鹿之子住於荒山。

 

食禁食之食,修「攝精華」之苦行。

 

勿遊於大都之上層,行為應保持低調。

 

作令仇敵歡喜,並斷與家鄉之牽連。

 

衣被扔之衣,並常自謙躬。

 

摒棄親友之染著,並斷一切牽連。

 

求趕過諸佛,並投入修行。

 

以心契入口授,並付諸修持。

 

以本尊為最內精要,並誦其真言。

 

以惡行為最卑劣者並棄之。

 

對上師開放心懷,並將一切供獻。

 

棄輪迴於後,並生厭離。

 

以勝利與人,並勿與權鬥。

 

自勝之並發露己過。

 

如此作者,修法上進,以正法與汝已背離輪迴故也。

 

 

 

甲四五 除三病

 

 

 

蓮師言:修法者,當除三病。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云:若不除家鄉病,棄汝鄉里,必困於五毒之囚,及墮入下道。

 

若不除住處之病,棄家園財物之執,必困於執著與我執之牢,無能斷執著之魔羅

 

若不除眷屬之病,棄子嗣與家庭,必困於輪迴泥沼,無有解脫之期。

 

住於輪迴之宅,不能除此三病,並竟不知為三毒病垢所擾,實甚難忍也。

 

 

 

甲四六 解脫輪迴之道

 

 

 

蓮師言:修法者,有解脫輪迴之道。

 

磋嘉媽白言:如何為之?

 

大師云:若欲生起不共誠信,觀上師外內功德。

 

若欲與每人和諧,勿遲疑於助人。

 

若欲與師之心相應,實踐其口授。

 

若欲疾速得悉地,絕不違犯三昧耶。

 

若欲離生、老、病、死四洪水,不斷融於法性中。

 

若欲於修持中無牽,棄諸世間追求。

 

若欲無勤而利有情,當修慈悲無量菩提心。

 

若懼來生入於下三道,此生勿作十惡。

 

若欲於現及未來世利樂,當行十善。

 

若欲至心修法,於辛勞及顛沛時修持。

 

若欲背向輪迴,於自心求勝覺悟。

 

若欲證三身之果,致力積二資糧。

 

如此修持,當得利樂,不遠離輪迴者,無有樂處。

 

 

 

甲四七 至誠修法

 

 

 

蓮師言:若於內心極欲修法,乃有一途。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修儀軌時,當遠離執著與瞋恨。

 

正確學習時,當披堅忍之鎧甲。

 

住於僻處時,勿著食與財物。

 

欲渴求成就法,依得成就之上師。

 

若遇尊貴上師,勿違而盡力令之歡喜。

 

對法有疑時,請問汝師以求教導。

 

當眷屬叛離時,斷此牽連。

 

遠離被魔障之擾。

 

即刻修持勿延。

 

勿渴侶伴,但求寂靜。

 

友伴與所有,眷屬與物質,一切虛幻,當棄之。

 

執著與瞋心增上,勿與人共。

 

獨居並投入修持。

 

甚多旁務徒擾修持,當棄之。

 

總之,不投入修持者,無能得真樂。

 

 

 

甲四八 守三昧耶

 

 

 

蓮師言:修法者,必須守三昧耶。吾見眾人無所作,只破三昧耶,
以其不能堅忍故。

 

白言:何謂也?

 

大師云:有破戒者,不使人知其師,自言博學,只顧自誇偉大。

 

有破戒者,本欲供養上師,後又轉意,收回供物作自己財富。

 

有破戒者,欺師及同修之友。

 

有破戒者,輕蔑上師,並自炫己名。

 

有破戒者,遷其過於上師,並竟言三昧耶清淨。

 

有破戒者,欲點評其無可評論之上師。

 

有破戒者,雖宣揚上師功德,然乃欲與之競爭者。

 

甚多頑固之人,自言不聞,即已博學,自言已熟,然未受灌頂,及自言口訣,然
實未有。故只有小數能獲加持與能力者。

 

 

 

甲四九 恆常之信

 

 

 

蓮師言:修法者,單言恆常之信,已甚重要,此有十種生信之因。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云:了知現有之行為,所得及名聲無樂者。

 

信黑白業果。

 

知必死故,乃感厭離。

 

知財富與所有、子嗣、配偶、及眷屬、乃不重要者,以死時不能作伴故。

 

了知無能選擇來生之境,以生於何處不定故。

 

知若不修法,得此圓滿人身後,將空手而去。

 

覺知任生於六道輪迴中,何處均不離苦。

 

聞三寶最勝功德。

 

知上師不共大行為功德。

 

與善友遊並住於善處。

 

憶念或生起上者,漸離輪迴。然只生起其一亦甚難哉?

 

 

 

甲五十 十三種出離

 

 

 

蓮師言:若於內心極欲修法者,當具十三種出離。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云:若不出離家鄉,無能勝慢之魔羅。

 

若不棄家長之作為,無能騰出修法之時。

 

若具信時而不投入修法,所作業無有了期。

 

對自己亦無信故,勿謗他人。

 

若不能棄己所有,無法斷世務。

 

若不與眷屬保持距離,難斷執著與瞋心。

 

若不當下修持,不知來生生於何處。

 

若望未來方作,而非於當下有機會為之,當知將來未必有此機。

 

勿自欺矣,斷汝希求,並修聖法。

 

棄諸眷屬與朋友,愛人與所有。若能當下為之,乃甚重要。

 

勿爭不德之社會地位,而不能帶走者。作諸善行,乃甚重要。

 

勿為明天籌備此乃需或不需者。以修法為死而備,此為甚必需者。

 

若投身修法,不必為食與著牽掛。一切任運得,吾從未聞見修法而餓死者也。

 

 

 

甲五一 十三要事

 

 

 

蓮師言:以至誠修法者,當修十三要事。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云:依具德上師為要。

 

長久依具口訣上師為要。

 

對至勝三寶堅信為要。

 

離縱最微細不善為要。

 

晝夜各三觀無常為要。

 

修法精進為要。

 

對眾生慈愛為要。

 

善巧離諸相,及物質執著為要。

 

對無謬口授,具決定為要。

 

正守戒律與三昧耶為要。

 

對自心清明為要。

 

勿將密法授與不當之人為要。

 

修法時,竭力並住僻處為要。

 

若如此修者,修法必成。

 

 

 

甲五二 法之道

 

 

 

蓮師言:若欲修法,此為其道。

 

磋嘉媽白言:當如何行之?

 

大師云:若欲了空性,當隨上師。

 

若欲解脫輪迴,當棄家作。

 

若知必死,當修法要。

 

若欲修無二,當棄所作。

 

若欲具功德,當圓滿修持。

 

若欲離苦惱,當棄隨侍及僕從。

 

若欲得境界,當常修山法。

 

若欲離執著,當棄家鄉。

 

若欲觀景象,當自心之明鏡觀。

 

若欲得成就,當頂戴上師、本尊與空行。

 

似無有一人修解脫法者。

 

 

 

甲五三 堅毅

 

 

 

蓮師云:若自心修法者,當具堅毅。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朋友與子嗣,食物與財富,皆為幻像,故當棄之。

 

娛樂、名譽及善境皆為大障,故當棄之。

 

朋友、眷屬與侍從為輪迴根本與執著並瞋心之因,故當棄之。

 

年與月、日與須臾,均損減死前所餘之時,故當盡速修行。

 

無堅毅及正目標者見其眷屬、食物、財富與子嗣為甚珍貴,其以散亂為善境,以
友伴為樂,不知年月日之逝去,而卻數其壽,於死之時,其只有自己作引導。

 

 

 

甲五四 修法之難

 

 

 

蓮師言:修法者為甚難者。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云:此有持邪見之虞。

 

修法誤為意之造作。

 

大敵為破三昧耶。

 

德行為身、語、意不善所污。。

 

教法為野心所毀。。

 

法為欲得財富所衰。

 

戒為評論他人而壞。

 

道誤以執著為實。

 

謙恭為渴求可欲者所漂。

 

果誤以為此身得名聲。

 

無修法之師,至為難堪,而此等行者,令人沮喪。

 

 

 

甲五五 安樂之道

 

 

 

蓮師言:若會者,有安樂之法。

 

磋嘉媽白言:敬請明示!

 

大師云:離邊見時,見為安樂。

 

離沉掉散亂時,修為安樂。

 

若執著淨如虛空,德行安樂。

 

心之染垢清淨,境界安樂。

 

心離苦惱,住處安樂。

 

邊見清淨,慈悲安樂。

 

執著自內清淨,布施安樂。

 

知食物與財富虛妄,受用安樂。

 

若無我慢,日用安樂。

 

若不作家長,離去諸惱,生活安樂。

 

若不爭得恭敬,友伴安樂。

 

遠離幼稚與我執,自得安樂。

 

依具慈悲與口訣上師,自得安樂。

 

知空性乃於六道一切有情中,安樂而知其為己親屬。

 

若斷染著時,一切所作皆安樂。

 

諸相與諸有當下解脫時,大樂而得安樂。

 

知色聲皆幻時,安樂斷諸苦惱。

 

覺知本面時,無勤無功而安樂。

 

一切意念覺為空性,安樂而以一切所見作修。

 

知此,一切所作皆安樂。

 

黑暗時期的眾生,永不離我執而無樂,故甚可憐也。

 

 

 

甲五六 歡喜之道

 

 

 

蓮師言:若能隨此等教法,有歡喜之道也。

 

磋嘉媽白言:如何行之?

 

大師云:執著與染著乃無底深潭,棄汝家園乃能歡喜

 

學思之領域無涯,覺自本心乃能歡喜。

 

空言綺語無盡,默然乃能歡喜。

 

世法思惟乃無止者,住於靜處乃能歡喜。

 

行為無止無作,乃能歡喜。

 

積財永無厭足,棄所執著,乃能歡喜。

 

仇敵永難殲滅,自淨其意,乃能歡喜。

 

所著眷屬永難滿足,斷自希盼乃能歡喜。

 

輪迴根本永不斷,斷我執乃能歡喜。

 

意念不止,斷意之流乃能歡喜。

 

總之,眾生不斷我執者,無有歡喜,其長受苦於輪迴諸道中。

 

 

 

甲五七 偏離

 

 

 

蓮師言:甚多瑜伽行者偏離,受戒後又還復庸人。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云:行人不明自性,大談且卻,從各其他方向說
之,乃為偏離。

 

行人困其自心,不知了解,終日作「呆禪」,乃為偏離。

 

行人所作不撿,卻謂一切唯心,乃為偏離。

 

磋嘉媽白言:如何免之?

 

大師言:行人若自諸相唯心,並以法身為道,乃無偏
離。

 

行人斷一切思維,具決定見,乃無偏離。

 

行人以此修持,並以覺為道,乃無偏離。

 

行人知諸相為助緣,並遠離染著及執著,乃無偏離。

 

總之,末世時大多行者均偏離,不偏者甚少。

 

 

 

甲五八 無可避免

 

 

 

蓮師言:修法者,有重要事乃難免者。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云:當覺自生智乃俱有時,無可免已得覺悟。

 

覺輪迴自性,乃無間苦惱,並棄離之時,無可免於輪迴中解脫。

 

對諸哲理見解無執時,無可免得無涯學問。

 

覺知輪迴本性,乃無間苦,並離之時,無可免遠離輪迴。

 

以智無定型故,若知如何當下清除五毒時,無法可終於地獄。

 

今者無人有此等法,故長於輪迴中流轉也。

 

 

 

甲五九 無所得

 

 

 

蓮師云:令人修法者一無所得。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言:說法者,只知誇大與毀謗。

 

研讀者,偏於希冀與恐懼。

 

主會供者,墮於飲食之執著。

 

修持時,流於沉掉。

 

生功德時,墮於求恭敬與物質。

 

得知識善巧時,落於更大渴求。

 

連於眾多弟子,落於緊張其修法。

 

甚多行人與法背馳。

 

 

 

甲六十 自大

 

 

 

蓮師言:;自謂修佛法者,甚欲自誇與自大。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云:有以其所得知識與教法自大者。

 

有以其虔修佛法自大者。

 

有以其住於山僻處修法自大者。

 

有以其具大能與大力自大者。

 

有見財富或可欲境,猶如蠅蚋嗅血腥者。

 

見不可欲,或有害者,則奔如犛牛解韁。

 

對自德行自誇,猶如以孔雀毛上之眼睹物。

 

又妒他人之德,如犬隻守財。

 

總之,此等自大行人,為其死敵,對此等愚癡執著魔羅者,吾甚覺其可憐也。

 

 

 

甲六一 斷善惡之交錯

 

 

 

蓮師言:修法者,當斷善與惡行之交錯。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云:自我觀念盡時,無法、無惡行、無業、無業之熟。此其時也,已斷善惡
之交錯。

 

如此,直至自我觀念終,不善行會積集業並得果。善行亦會積集業力並得其果。

 

意念盡時,無有善惡行之聚故,無有果可得,此名為「因與緣之盡」,亦名為「
勝義諦」。

 

於未來世,末法中百五十年,人不覺我執,並不知滅其意念故,沉於粗黑業。

 

自稱具勝義見,並稱慎善惡行之果,乃為下見。

 

蔑視因果,其自稱已得證悟。

 

其作輕浮不羈。

 

其行邪道,自引及引人於謬道。

 

故莫須臾效之!

 

余,磋嘉,一愚婦,久事化身大師。於不同時,師教及修法,而余常銘衷無謬記
憶,收集後書寫,以利未來世故。

 

以其不為現世故,余藏此等教法於巖庫,願遇堪能者。

 

此教授「以問答教法之續」乃於豬年秋季二月廿五日於尖蒲上洞結集。

 

 

 

寶之印、密之印、托付之印。

漢譯者祈願

 

 

倘有過失,望能忍赦,茍稍有利樂處,敬以之祈願\

上師壽命堅固,健康長住世。

 

 

 

戒定慧之抉擇(七)

 

戒定慧之抉擇(七)

 

 

丁八  律宗

 

 

 

以持戒律為宗故名。印度固無律宗,戒律軌儀,本為任何宗派所必持者。西藏亦
無律宗,其於甘朱(大藏經)之編次,則為律藏,經藏。(論藏則名丹朱)其重視律
可想。漢地去佛國遠,不克親受律儀;又自佛滅度後,部派戒律繁多而紛雜,非專家
抉擇不可。以是遂開律宗,始祖為唐道宣律師,所弘為四分律,並援瑜伽戒本,相資
發揮。菩薩聲聞兩部並傳。至宋元照復作資持記釋之,宗風益振。

 

(按)禪宗為『教外別傳』本不應列為宗派;律  宗祇弘戒律,亦不
應列。如是大乘所謂八宗,實祇六  宗而已。

 

如是十宗,除真言宗是密教,禪宗是教外別傳不計外,從事修行者,祇有淨土一
宗;其修行之方法有三:曰持名、曰觀想、曰實相。

 

持名方法者:如白居易之念佛偈云:「余年七十一,不復事吟哦,看經費眼力,
作福畏奔波。何以度心眼?一聲阿彌陀,行也阿彌陀,坐也阿彌陀,縱饒忙似箭,不
廢阿彌陀!日暮而途遠,吾生已蹉跎,旦夕清淨心,但念阿彌陀,達人應笑我,多卻
阿彌陀,達又作麼生?不達又如何!普勸法界眾,同念阿彌陀。」

 

觀想方法者:如彌陀十六觀經,先從日落處(西方)觀起,如是觀至本尊金身,
一步一步以觀去。

 

實相方法者:如六祖壇經所謂:「唯心淨土,自性彌陀」是也。

 

玄奘大師西行訪師求法,前後達十七年,歷經印度百三十國,得唯識學、有部、
經量部、及大乘法性宗之學說,均有湛深之成就。帶回三藏典籍,凡五百二十筴,六
百五十七部。觀其獨負之經筴,其勞瘁可知。歸來翻譯,共十九年,譯出僅七十五部
,為一千三百三十五卷。譯事未嘗一日間斷。最後到不譯時,離捨棄人世,只不過一
月而已。其為法不惜身,且為慈恩宗之開山祖師,其往生也,仍須待阿彌陀佛之改換
金臺,前來接引。修行之重要,奘師尚且如此,其他概可知矣。所以古德有云:「….有
淨土,萬修萬人去」也。

 

 

 

乙二  依漢土判教

 

丙一  天台宗之化法四教

 

丁一  藏教

 

 

 

謂三藏教,正化二乘,旁化菩薩。

 

 

 

丁二  通教

 

 

 

謂通三乘而同學,菩薩為正機,二乘為傍機。

 

 

 

丁三  別教

 

 

 

謂別於二乘,且別於菩薩,說無量大乘之法。

 

 

 

丁四  圓教

 

 

 

謂對最上利根之菩薩,說事理圓融之中道實相。

 

天台宗復有頓、漸、祕密、不定之化儀四教,恐繁不贅。

 

 

 

丙二  華嚴宗之五教

 

丁一  小乘教

 

 

 

謂四部之阿含經(長、中、雜、增一。),發智等論,說灰身滅智之涅槃法。

 

 

 

丁二  大乘始教

 

 

 

謂不開眾生悉有佛性之義,故貶為始教。如是分二。

 

 

 

戊一  相始教

 

 

 

謂解深密經,成唯識論,分別五性(三乘定性、不定、無性。),建立依他之萬
法。

 

 

 

戊二  空始教

 

 

 

謂般若經、三論(中、百、十二門)等,說諸法是空,顯無所得平等者。

 

 

 

丁三  大乘終教

 

 

 

謂楞伽經、起信論等,說真如緣起之理,唱一切皆成佛者。

 

 

 

丁四  頓教

 

 

 

謂對一類頓機,不依言句,不設位次,以頓徹理智為教:如維摩默而顯不二,達
摩之心印心。

 

 

 

丁五  圓教

 

 

 

謂華嚴經、法華經,明圓融具德之一乘者。

 

 

 

丙三  天台宗之五時教

 

丁一  華嚴時

 

丁二  鹿苑時(阿含經)

 

丁三  方等時(維摩經、勝鬘經等)

 

丁四  般若時

 

丁五  法華涅槃時

 

 

 

天台宗又依涅槃經之醍醐五喻: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酥,從生酥出熟
酥,從熟酥出醍醐。喻從佛出十二部經,從十二部經出修多羅,從修多羅出方等經,
從方等經出般若經,從般若經出大涅槃,猶如醍醐,喻佛性也。

 

以上皆就顯教言之,若密乘則修行之方法甚多,且有即身成佛之說,顯示從聞思
之慧而來,則須三大阿僧祇劫;而從修慧則不同。學人應善為抉擇。

 

玆先將瑜伽密真言宗日本弘法大師之十住心臚列;復將郭元興居士所著普賢王如
來九乘差別略義,及西藏克主大師所著密宗道次第論,摘錄一二,以供參考。

 

 

 

乙三  依日本真言宗之十住心判教

 

丙一  異生羝羊心

 

 

 

謂其性下劣,除求水草、念淫欲外,他非所知。本不可列於教判,以可進第二心
故列。

 

 

 

丙二  愚童持齋心

 

 

 

謂為內薰外緣所誘,亦修五戒十善等善業,人乘之教也。

 

 

丙三  嬰童無畏心

 

 

 

 

謂嬰為母所抱則安,外道生天,暫得蘇息,四禪之生天教也。

 

以上三心為世間法。

 

 

 

丙四  唯蘊無我心

 

 

 

謂三世實有,法體恆有,得無我空者,聲聞乘之佛法也。

 

 

 

丙五  拔業因種心

 

 

 

謂處無佛世,見飛花落葉,觀十二因緣,雖拔煩惱因,習氣未盡,如緣覺乘。

 

 

 

丙六  他緣大乘心

 

 

 

謂觀自他冤親平等,悟真如平等,與法相宗所教相當,彌勒內證法門也。

 

 

 

丙七  覺心不生心

 

 

 

謂賴耶緣起,進而心境皆空,三論宗之八不(生滅來出常斷一異)中道,文殊之
內證也。

 

 

 

丙八  一道無為心

 

 

 

謂如實一道心,如實知自心,空性無性心。法華以心即境,無為無相為極意。

 

 

 

丙九  極無自性心

 

丁一  淺釋

 

 

 

華嚴法界諸性,即真如實相,真如無自性,事事無礙,重重無盡之義也。

 

 

 

丁二  深釋

 

 

 

是由毘盧遮那之教覺而無自性,華嚴之法門當之,普賢之內證也。

 

 

 

丙十  秘密莊嚴心

 

 

 

謂金胎兩部六大三密五相五智等,了無盡法門也。

 

 

 

乙四  依普賢王如來分乘

 

丙一  共因乘

 

 

 

共因乘分三:聲聞乘、獨覺乘、菩薩乘;此三乘皆為化身大師釋迦牟尼佛所說。

 

 

 

丁一  聲聞乘(小乘)

 

戊一  四諦

 

己一  苦諦-應知

 

己二  集諦-應斷

 

己三  滅諦-應慕

 

己四  道諦-應修

 

戊二  三十七助道品

 

己一  四念處

 

庚一  觀身不淨

 

庚二  觀受是苦

 

庚三  觀心無常

 

庚四  觀法無我

 

己二  四正勤

 

庚一  已生惡令斷

 

庚二  未生惡不生

 

庚三  未生善令生

 

庚四  已生善增長

 

己三  四如意足

 

庚一  欲如意足

 

庚二  念如意足

 

庚三  進如意足

 

庚四  慧如意足

 

己四  五根

 

庚一  信根

 

庚二  進根

 

庚三  念根

 

庚四  定根

 

庚五  慧根

 

己五  五力

 

庚一  信力

 

庚二  進力

 

庚三  念力

 

庚四  定力

 

庚五  慧力

 

己六  七覺支

 

庚一  念覺支

 

庚二  擇法覺支

 

庚三  精進覺支

 

庚四  喜覺支

 

庚五  輕安覺支

 

庚六  定覺支

 

庚七  捨覺支

 

己七  八正道

 

庚一  正見

 

庚二  正語

 

庚三  正思維

 

庚四  正業

 

庚五  正命

 

庚六  正精進

 

庚七  正念

 

庚八  正定

 

 

 

以出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無常苦,而到阿羅漢果也。

 

 

 

丁二  辟支佛乘(中乘)

 

戊一  獨覺

 

 

 

獨覺出於無佛世,隱處山林。獨覺水流花放,而悟法理,到辟支佛果也。

 

 

 

戊二  緣覺

 

 

 

緣覺乘十二因緣之行法,緣起與還滅之觀行。

 

 

 

己一  無明

 

己二  行

 

己三  識

 

己四  名色

 

己五  六入

 

己六  觸

 

己七  受

 

己八  愛

 

己九  取

 

己十  有

 

己十一  生

 

己十二  老死

 

 

 

出從他聞法苦,而到辟支佛果也。

 

 

 

丁三  菩薩乘(大乘)

 

戊一  六波羅蜜

 

己一  布施

 

己二  持戒

 

己三  安忍

 

己四  精進

 

己五  禪定

 

己六  智慧

 

 

 

此乘乃依六度之修法,出內無利智,外無相好之苦,圓滿福智二種資糧,而登佛
位者。

 

 

 

戊二  十殊勝

 

 

 

攝大乘論列十殊勝,判大勝小。境殊勝二,行殊勝六,果殊勝二,皆為小乘所望塵莫及。

 

 

 

己一  境殊勝

 

庚一  阿賴耶識,說名所知依體。

 

庚二  三種自性,說名所知相體。

 

己二  行殊勝

 

庚一  唯識性,說名入所知相體。

 

庚二  六波羅蜜多,說名彼入因果體。

 

庚三  菩薩十地,說名彼因果修差別體。

 

庚四  菩薩律儀,說名此中增上戒 體。

 

庚五  首楞嚴等諸三摩地,說名此中增上心體。

 

庚六  無分別智,說名此中增上慧體。

 

己三  果殊勝

 

庚一  無餘涅槃,說名此中彼果智體。

 

庚二  三種佛身,說名彼果斷體。

 

戊三  七大性相應

 

 

 

瑜伽顯揚等論有云:「大乘性者,謂菩薩乘與七大性相應故,說名大乘。」

 

 

 

己一  法大性

 

 

 

謂十二分教中,菩薩藏所攝方廣之教。

 

 

 

己二  發心大性

 

 

 

謂已發無上正等正覺心。

 

 

 

己三  勝解大性

 

 

 

謂於前所說法大性境,起勝信解。

 

 

 

己四  勝意樂大性

 

 

 

謂已超過勝解行地,入淨勝意樂地。

 

 

 

己五  資糧大性

 

 

 

謂已成就福智二種大資糧故,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己六  時大性

 

 

 

謂三大阿僧祇劫時,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己七  成滿大性

 

 

 

謂即無上正等菩提。

 

大小二乘,雖同為佛說,然其勝劣,固確然可分,易於抉擇者也。

 

關於印度、西藏、漢地,對大小二乘之判教分宗,已詳前說,然皆指顯教而言也。

 

密乘之傳入漢土,比顯教遲六百餘年。漢明帝時,約西元六十七年;金剛智、善
無畏、不空三藏,將密乘傳入,為唐玄宗之開元年間,約西元七一五年,有『開元三
大士』之稱。從作密、行密、傳至瑜伽密,便受﹃三武﹄之厄,因而失傳。若無上密
則於民國以後(西元一九一二年)由白普仁尊者,及  先師多傑覺拔尊者所傳。至於
大圓滿之弘傳,則為一九三六年以後  諾那呼圖克圖、  貢噶上師、  敦珠法王,三
位  先師之德澤也。

 

 

 

丙二  不共果乘

 

 

 

不共果乘(密乘)分六:事乘、行乘、瑜伽乘、摩訶瑜伽乘、阿努瑜伽乘、阿的
瑜伽乘。前三為牟尼續外乘,後三為內大真言乘。

 

 

 

附  顯密辨析

 

 

 

密乘之勝於顯教,在唐代不空三藏之譯述中,已屢言之。如五祕密軌云:「顯教
修行者,久久經三無數大劫,然後證成無上菩提,於其中間十進九退,或至七地,以
所集福德智慧,迴向聲聞緣覺道果,仍不能證無上菩提。」

 

 

 

附一  四道理

 

 

 

西藏方面,備承印度後期密乘發展後辨析入微之說,於顯密差別,區分至詳。茲
根據三理趣燈頌云:「義一而不昧,方便多無難,利根為主故,真言乘最勝。」以四
道理區別之。

 

 

 

附一之一  就體道果義

 

 

 

顯密二乘雖俱以光明心性為體,然顯乘於體道果之義,昧於抉擇,密乘則不然,
故特殊勝。

 

顯乘依因門立宗,唯據比量所成勝義諦為『體』,以勤修止觀為『道』,時經多
劫,始得一分之『果』。至其抉擇蘊處界等世俗諦法,唯事取捨而已。密乘則不待立
因,直扼身語意脈氣明點等要,以無作智無分別法身藏為『體』,以自性心安住其中
為『道』,即於一生悟入法界真勝義諦,而證菩提為『果』。

 

又判法界光明曼荼羅,即以為『體』。依之而超世俗諦相之一切蘊處界等,無可
取捨,故以本尊宮殿剎土莊嚴為『道』。示以修持之方,於諸分位,能得八大悉地,
究竟能證無上菩提為『果』。如是體道果義,皆悉具足,故密乘為勝也。

 

 

 

附一之二  就方便多寡

 

 

 

就方便之多寡而言,密乘亦勝。就所斷而言:顯乘勤苦剋制三毒,竟無能除;密
乘則以微妙欲貪等大樂為道,不斷三毒,而自然清淨。

 

又就所修而言,如資生所需以施為基,皆由先業所致,依緣而成,故當勤於治生
。密乘則可依水灌頂,及得伏藏等修法,增長富饒,不需先業,及現生勤苦。

 

又有延壽增益等方便甚多,皆為顯乘所無,故密乘較優也。

 

 

 

附一之三  就難易

 

 

 

就難易言,密亦為勝。蓋顯乘之法,不離取捨,於難捨事,疲憊無功。密乘則無
論何法,皆可助道,所取捨事,自性清淨故。故能依欲樂等行,而得成就。

 

 

 

附一之四  就根利鈍

 

 

 

就根之利鈍言,密乘亦為勝,蓋以密乘為利根道,以其少所勤苦,多諸義利,殊
勝口訣性究竟故。

 

 

 

附二  十五差別

 

 

 

顯密差別,無量無邊;如智慧成就續云:「祕密真言乘,身語意諸道,大密勝因
乘,當知極殊勝。」此謂密乘以身密、語密、意密為道,其殊勝為所當知也。

囉梨不思議續云:「聲聞等下乘,無有勝口訣;『見』『行』與『持心』,『因
』『道』『果』與『地』,『時』『受用』『瑜伽』,『自他利』『密意』,『無疲
困』『少勞』,『集資糧』殊勝,由十五種別,持明乘最勝。」玆依其所說次第,分
別說明之。

 

 

 

 

附二之一  見

 

 

 

第一、見之差別:顯乘之見,不外空性泯滅戲論。密乘則於四級灌頂,分別配以
四見;如第一級寶瓶灌頂之唯心見,第二級祕密灌頂之中道見,第三級智慧灌頂之密
咒見,第四級大樂灌頂(即名詞灌頂)之大圓滿見,如是密乘當極殊勝。參閱蓮華生
大士撰並釋、劉銳之翻譯,密咒道次第攝頌。

 

 

 

附二之二  行

 

 

 

第二、行之差別:顯乘於行,不外取捨二法。密乘則有『明禁行』、『普賢行』
、及『普顫行』,應有盡有,故亦為勝。參閱八思巴國師導譯之大乘要道密集。

 

 

 

戒定慧之抉

戒定慧之抉

劉銳之

  丁八 律宗

以持戒律為宗故名。印度固無律宗,戒律軌儀,本為任何宗派所必持者。西藏亦無律宗,其於甘朱(大藏經)之編次,則為律藏,經藏 。(論藏則名丹朱)其重視律可想。漢地去佛國遠,不克親受律儀;又自佛滅度後,部派戒律繁多而紛雜,非專家抉擇不可。以是遂開律宗 ,始祖為唐道宣律師,所弘為四分律,並援瑜伽戒本,相資發揮。菩薩聲聞兩部並傳。至宋元照復作資持記釋之,宗風益振。

(按)禪宗為『教外別傳』本不應列為宗派;律 宗祇弘戒律,亦不應列。如是大乘所謂八宗,實祇六 宗而已。

如是十宗,除真言宗是密教,禪宗是教外別傳不計外,從事修行者,祇有淨土一宗;其修行之方法有三:曰持名、曰觀想、曰實相。

持名方法者:如白居易之念佛偈云:「余年七十一,不復事吟哦,看經費眼力,作福畏奔波。何以度心眼?一聲阿彌陀,行也阿彌陀, 坐也阿彌陀,縱饒忙似箭,不廢阿彌陀!日暮而途遠,吾生已蹉跎,旦夕清淨心,但念阿彌陀,達人應笑我,多卻阿彌陀,達又作麼生?不 達又如何!普勸法界眾,同念阿彌陀。」

觀想方法者:如彌陀十六觀經,先從日落處(西方)觀起,如是觀至本尊金身,一步一步以觀去。

實相方法者:如六祖壇經所謂:「唯心淨土,自性彌陀」是也。

玄奘大師西行訪師求法,前後達十七年,歷經印度百三十國,得唯識學、有部、經量部、及大乘法性宗之學說,均有湛深之成就。帶回 三藏典籍,凡五百二十筴,六百五十七部。觀其獨負之經筴,其勞瘁可知。歸來翻譯,共十九年,譯出僅七十五部,為一千三百三十五卷。 譯事未嘗一日間斷。最後到不譯時,離捨棄人世,只不過一月而已。其為法不惜身,且為慈恩宗之開山祖師,其往生也,仍須待阿彌陀佛之 改換金臺,前來接引。修行之重要,奘師尚且如此,其他概可知矣。所以古德有云:「….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也。

乙二 依漢土判教

 丙一 天台宗之化法四教

  丁一 藏教

謂三藏教,正化二乘,旁化菩薩。

  丁二 通教

謂通三乘而同學,菩薩為正機,二乘為傍機。

  丁三 別教

謂別於二乘,且別於菩薩,說無量大乘之法。

  丁四 圓教

謂對最上利根之菩薩,說事理圓融之中道實相。

天台宗復有頓、漸、祕密、不定之化儀四教,恐繁不贅。

 丙二 華嚴宗之五教

  丁一 小乘教

謂四部之阿含經(長、中、雜、增一。),發智等論,說灰身滅智之涅槃法。

  丁二 大乘始教

謂不開眾生悉有佛性之義,故貶為始教。如是分二。

   戊一 相始教

謂解深密經,成唯識論,分別五性(三乘定性、不定、無性。),建立依他之萬法。

   戊二 空始教

謂般若經、三論(中、百、十二門)等,說諸法是空,顯無所得平等者。

  丁三 大乘終教

謂楞伽經、起信論等,說真如緣起之理,唱一切皆成佛者。

  丁四 頓教

謂對一類頓機,不依言句,不設位次,以頓徹理智為教:如維摩默而顯不二,達摩之心印心。

  丁五 圓教

謂華嚴經、法華經,明圓融具德之一乘者。

 丙三 天台宗之五時教

  丁一 華嚴時

  丁二 鹿苑時(阿含經)

  丁三 方等時(維摩經、勝鬘經等)

  丁四 般若時

  丁五 法華涅槃時

天台宗又依涅槃經之醍醐五喻: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酥,從生酥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喻從佛出十二部經,從十二部經出 修多羅,從修多羅出方等經,從方等經出般若經,從般若經出大涅槃,猶如醍醐,喻佛性也。

以上皆就顯教言之,若密乘則修行之方法甚多,且有即身成佛之說,顯示從聞思之慧而來,則須三大阿僧祇劫;而從修慧則不同。學人 應善為抉擇。

玆先將瑜伽密真言宗日本弘法大師之十住心臚列;復將郭元興居士所著普賢王如來九乘差別略義,及西藏克主大師所著密宗道次第論, 摘錄一二,以供參考。

乙三 依日本真言宗之十住心判教

 丙一 異生羝羊心

謂其性下劣,除求水草、念淫欲外,他非所知。本不可列於教判,以可進第二心故列。

 丙二 愚童持齋心

謂為內薰外緣所誘,亦修五戒十善等善業,人乘之教也。

 丙三 嬰童無畏心

謂嬰為母所抱則安,外道生天,暫得蘇息,四禪之生天教也。

以上三心為世間法。

 丙四 唯蘊無我心

謂三世實有,法體恆有,得無我空者,聲聞乘之佛法也。

 丙五 拔業因種心

謂處無佛世,見飛花落葉,觀十二因緣,雖拔煩惱因,習氣未盡,如緣覺乘。

 丙六 他緣大乘心

謂觀自他冤親平等,悟真如平等,與法相宗所教相當,彌勒內證法門也。

 丙七 覺心不生心

謂賴耶緣起,進而心境皆空,三論宗之八不(生滅來出常斷一異)中道,文殊之內證也。

 丙八 一道無為心

謂如實一道心,如實知自心,空性無性心。法華以心即境,無為無相為極意。

 丙九 極無自性心

  丁一 淺釋

華嚴法界諸性,即真如實相,真如無自性,事事無礙,重重無盡之義也。

  丁二 深釋

是由毘盧遮那之教覺而無自性,華嚴之法門當之,普賢之內證也。

 丙十 秘密莊嚴心

謂金胎兩部六大三密五相五智等,了無盡法門也。

乙四 依普賢王如來分乘

 丙一 共因乘

共因乘分三:聲聞乘、獨覺乘、菩薩乘;此三乘皆為化身大師釋迦牟尼佛所說。

  丁一 聲聞乘(小乘)

   戊一 四諦

    己一 苦諦-應知

    己二 集諦-應斷

    己三 滅諦-應慕

    己四 道諦-應修

   戊二 三十七助道品

    己一 四念處

     庚一 觀身不淨

     庚二 觀受是苦

     庚三 觀心無常

     庚四 觀法無我

    己二 四正勤

     庚一 已生惡令斷

     庚二 未生惡不生

     庚三 未生善令生

     庚四 已生善增長

    己三 四如意足

     庚一 欲如意足

     庚二 念如意足

     庚三 進如意足

     庚四 慧如意足

    己四 五根

     庚一 信根

     庚二 進根

     庚三 念根

     庚四 定根

     庚五 慧根

    己五 五力

     庚一 信力

     庚二 進力

     庚三 念力

     庚四 定力

     庚五 慧力

    己六 七覺支

     庚一 念覺支

     庚二 擇法覺支

     庚三 精進覺支

     庚四 喜覺支

     庚五 輕安覺支

     庚六 定覺支

     庚七 捨覺支

    己七 八正道

     庚一 正見

     庚二 正語

     庚三 正思維

     庚四 正業

     庚五 正命

     庚六 正精進

     庚七 正念

     庚八 正定

以出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無常苦,而到阿羅漢果也。

  丁二 辟支佛乘(中乘)

   戊一 獨覺

獨覺出於無佛世,隱處山林。獨覺水流花放,而悟法理,到辟支佛果也。

   戊二 緣覺

緣覺乘十二因緣之行法,緣起與還滅之觀行。

    己一 無明

    己二 行

    己三 識

    己四 名色

    己五 六入

    己六 觸

    己七 受

    己八 愛

    己九 取

    己十 有

    己十一 生

    己十二 老死

出從他聞法苦,而到辟支佛果也。

  丁三 菩薩乘(大乘)

   戊一 六波羅蜜

    己一 布施

    己二 持戒

    己三 安忍

    己四 精進

    己五 禪定

    己六 智慧

此乘乃依六度之修法,出內無利智,外無相好之苦,圓滿福智二種資糧,而登佛位者。

   戊二 十殊勝

攝大乘論列十殊勝,判大勝小。境殊勝二,行殊勝六,果殊勝二,皆為小乘所望塵莫及。

    己一 境殊勝

     庚一 阿賴耶識,說名所知依體。

     庚二 三種自性,說名所知相體。

    己二 行殊勝

     庚一 唯識性,說名入所知相體。

     庚二 六波羅蜜多,說名彼入因果體。

     庚三 菩薩十地,說名彼因果修差別體。

     庚四 菩薩律儀,說名此中增上戒體。

     庚五 首楞嚴等諸三摩地,說名此中增上心體。

     庚六 無分別智,說名此中增上慧體。

    己三 果殊勝

     庚一 無餘涅槃,說名此中彼果智體。

     庚二 三種佛身,說名彼果斷體。

   戊三 七大性相應

瑜伽顯揚等論有云:「大乘性者,謂菩薩乘與七大性相應故,說名大乘。」

    己一 法大性

謂十二分教中,菩薩藏所攝方廣之教。

    己二 發心大性

謂已發無上正等正覺心。

    己三 勝解大性

謂於前所說法大性境,起勝信解。

    己四 勝意樂大性

謂已超過勝解行地,入淨勝意樂地。

    己五 資糧大性

謂已成就福智二種大資糧故,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己六 時大性

謂三大阿僧祇劫時,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己七 成滿大性

謂即無上正等菩提。

大小二乘,雖同為佛說,然其勝劣,固確然可分,易於抉擇者也。

關於印度、西藏、漢地,對大小二乘之判教分宗,已詳前說,然皆指顯教而言也。

密乘之傳入漢土,比顯教遲六百餘年。漢明帝時,約西元六十七年;金剛智、善無畏、不空三藏,將密乘傳入,為唐玄宗之開元年間, 約西元七一五年,有『開元三大士』之稱。從作密、行密、傳至瑜伽密,便受『三武』之厄,因而失傳。若無上密則於民國以後(西元一九 一二年)由白普仁尊者,及 先師多傑覺拔尊者所傳。至於大圓滿之弘傳,則為一九三六年以後 諾那呼圖克圖、 貢噶上師、 敦珠法王 ,三位 先師之德澤也。

 丙二 不共果乘

不共果乘(密乘)分六:事乘、行乘、瑜伽乘、摩訶瑜伽乘、阿努瑜伽乘、阿的瑜伽乘。前三為牟尼續外乘,後三為內大真言乘。

附 顯密辨析
密乘之勝於顯教,在唐代不空三藏之譯述中,已屢言之。如五祕密軌云:「顯教修行者,久久經三無數大劫,然後證成無上菩提,於其 中間十進九退,或至七地,以所集福德智慧,迴向聲聞緣覺道果,仍不能證無上菩提。」

附一 四道理
西藏方面,備承印度後期密乘發展後辨析入微之說,於顯密差別,區分至詳。茲根據三理趣燈頌云:「義一而不昧,方便多無難,利根 為主故,真言乘最勝。」以四道理區別之。

附一之一 就體道果義
顯密二乘雖俱以光明心性為體,然顯乘於體道果之義,昧於抉擇,密乘則不然,故特殊勝。
顯乘依因門立宗,唯據比量所成勝義諦為『體』,以勤修止觀為『道』,時經多劫,始得一分之『果』。至其抉擇蘊處界等世俗諦法, 唯事取捨而已。密乘則不待立因,直扼身語意脈氣明點等要,以無作智無分別法身藏為『體』,以自性心安住其中為『道』,即於一生悟入 法界真勝義諦,而證菩提為『果』。
又判法界光明曼荼羅,即以為『體』。依之而超世俗諦相之一切蘊處界等,無可取捨,故以本尊宮殿剎土莊嚴為『道』。示以修持之方 ,於諸分位,能得八大悉地,究竟能證無上菩提為『果』。如是體道果義,皆悉具足,故密乘為勝也。

附一之二 就方便多寡
就方便之多寡而言,密乘亦勝。就所斷而言:顯乘勤苦剋制三毒,竟無能除;密乘則以微妙欲貪等大樂為道,不斷三毒,而自然清淨。
又就所修而言,如資生所需以施為基,皆由先業所致,依緣而成,故當勤於治生。密乘則可依水灌頂,及得伏藏等修法,增長富饒,不 需先業,及現生勤苦。
又有延壽增益等方便甚多,皆為顯乘所無,故密乘較優也。

附一之三 就難易
就難易言,密亦為勝。蓋顯乘之法,不離取捨,於難捨事,疲憊無功。密乘則無論何法,皆可助道,所取捨事,自性清淨故。故能依欲 樂等行,而得成就。

附一之四 就根利鈍
就根之利鈍言,密乘亦為勝,蓋以密乘為利根道,以其少所勤苦,多諸義利,殊勝口訣性究竟故。

附二 十五差別
顯密差別,無量無邊;如智慧成就續云:「祕密真言乘,身語意諸道,大密勝因乘,當知極殊勝。」此謂密乘以身密、語密、意密為道 ,其殊勝為所當知也。
囉梨不思議續云:「聲聞等下乘,無有勝口訣;『見』『行』與『持心』,『因』『道』『果』與『地』,『時』『受用』『瑜伽』, 『自他利』『密意』,『無疲困』『少勞』,『集資糧』殊勝,由十五種別,持明乘最勝。」玆依其所說次第,分別說明之。

附二之一 見
第一、見之差別:顯乘之見,不外空性泯滅戲論。密乘則於四級灌頂,分別配以四見;如第一級寶瓶灌頂之唯心見,第二級祕密灌頂之 中道見,第三級智慧灌頂之密咒見,第四級大樂灌頂(即名詞灌頂)之大圓滿見,如是密乘當極殊勝。參閱蓮華生大士撰並釋、劉銳之翻譯 ,密咒道次第攝頌。

附二之二 行
第二、行之差別:顯乘於行,不外取捨二法。密乘則有『明禁行』、『普賢行』、及『普顫行』,應有盡有,故亦為勝。參閱八思巴國 師導譯之大乘要道密集。

附二之三 持心(或作攝心)
第三、攝心三摩地之差別:顯乘修習止觀,久久持心,需大勤苦。密乘則以有相之生起次第,息絕戲論。以無相之圓滿次第,扼脈風之 要,而起正智,故是殊勝。

附二之四 因
第四、因之差別,顯乘計以先泯能生所生世俗,而悟勝義。密乘則直指淨因,或離因之本位智,而事觀修,當下悟入真勝義諦,故是殊 勝。

附二之五 道
第五、道之差別:顯乘於二資糧,分別漸修,所立五道,多劫難窮;以不了二諦無別故。密乘則能了知,如幻化道炬云:「勝義世俗無 差別,即大平等曼荼羅。」又立五蘊為本尊,如智慧成就續云:「色毘盧為性,受為寶生尊,想即無量光,行不空成就,識為阿門鞞。」
又以五大清淨為五佛母,如前續云:「五大五佛母,一切蘊處界,皆清淨名佛。」故幻化密藏云:「如來悉知一切諸法,本來成佛」也 。

附二之六 果
第六、果之差別:顯乘計長時後得果,密乘則許當下任運自然得果,故是殊勝。

附二之七 地
第七、地之差別:顯乘斷捨對治,有次第別,故許十一地。
密乘則依無別自性,而分法界真如任運地、清淨平等大智地,(二次第最勝光明地)及任運勝法清淨地(大清淨果地)三種。又於因( 顯)乘諸地上立第十二無染蓮華地,第十三執金剛地等,如祕密藏所云:「地差別十三。」

附二之八 時
第八、時之差別:顯乘縱經三阿僧衹劫,亦難成就;密乘若精進修行,三昧耶清淨,即生即可成就;如密意授記云:「於極無數地,諸 佛所證知,若真言行者,一生證等覺。」故是殊勝。

附二之九 受用
第九、受用之差別:顯乘須斷欲塵,而事修行。密乘則以為助道方便;如金剛莊嚴云:「所斷諸勝妙,受用五欲塵,真言有方便,助道 當享行。」

附二之十 瑜伽
第十、瑜伽之差別:顯乘以無得等引如虛空以觀空,以後得幻化瑜伽為道;密乘則以無別不思議瑜伽為道,故是殊勝。

附二之十一 自他利
第十一、成辦自他二利之差別:顯乘於諸位次,僅有少益,不能廣辦;密乘則能以降雨,消除饑饉;以瑜伽觀行,普澍飲食珍寶等雨; 及息除疾疫災變等事,令其國境吉祥安樂,而成利他。復以不可思議二次第法,令內證德,及三摩地,念念增長,而成自利,故是殊勝。

附二之十二 密意
第十二、密意之差別:顯乘除因乘外,餘無所知;密乘則能定解大密果乘。如金剛頂云:「一切真言相,即諸佛意密,能成正法藏,具 法界真實。」

附二之十三 無疲困
第十三、無疲困差別:由無難苦之行,故能斷除疲困之苦,以少勤劬,成大果利,是故勝於顯乘。如前經云:「多方便無難」也。

附二之十四 少勞
第十四、少勞差別:如前『四道理』中,之第三『就難易』已釋,此不復贅。

附二之十五 集資糧

第十五、積集資糧之差別:顯乘不外以布施、持戒等六波羅蜜多,為積集共同資糧,故長劫稽留。密乘則了知一切皆為諸佛剎土,隨所 受用,皆成資糧,故極廣大。

又知一切資具,皆是甘露,故極賢妙。

又達一切自性,清淨平等,故極殊勝。

又諸煩惱,雖不斷除,自然清淨。二種資糧,速得圓滿,故於一生即得解脫。

上文所述奘師西行求法,譯述半生,慈恩創宗,唯識紹學,往生仍仗彌陀;此就顯乘言,修慧所宜抉擇也。

若就密乘:釋尊常說,眾生皆有佛性,且謂即心即佛,本來是佛。祇因業障繁重,不敢承當;躬對本尊,仍有敬而遠之之態。所以不共 之六果乘,乃有逐漸與本尊接近,而至合而為一,融入無二之教授。玆於密宗道次第論,摘要而分別之:

  丁一 事乘

其所名為事乘者,依據密乘有『事相』與『理相』(即教理)之分。謂於沐浴潔淨等外事,及內瑜伽二事之中,為愛樂事所化而說者, 名為事乘。又名事續,在顯乘為經,即修多羅。在密乘為續;故經、與律為甘朱,論、即對法為丹朱;『朱』之與『續』,音譯之異而已。

亦名作密者:以此乘瑜伽者,所需之作業甚多;即以布置曼陀羅(壇城)而論:始而觀地、而乞地、而淨地、而攝地、而守護加持地。 修彩土莊嚴曼陀羅,或布繪曼陀羅,先彈羯磨線,次彈智線等,故常以修法三日,而布壇七日者。

事續-無修自為本尊法,唯於對方修習本尊,從乞悉地,名從主取悉地;七世成就。

  丁二 行乘

其所名為行乘者:謂於諸外事,及內瑜伽二事之行,為樂等分行所化而說,名為行乘。又名行續,準上應知。

亦名行密,謂以行持為重,於諸作業,較為簡化,故常修法七日,而須布壇祇三日者。

行續-雖有自生起本尊法,然無於彼令入智尊,及灌頂,部主印定等。故於對方不修三昧耶,唯迎請智尊,獻座供養,而乞悉地,名從 伴取悉地;五世成就。

  丁三 瑜伽乘

其所名為瑜伽乘者:謂於彼二中,為專愛樂內三摩地瑜伽所化而說者,名為瑜伽乘。又名瑜伽續。瑜伽梵音,義為相應。

瑜伽續-自生起為天(按即本尊)入以智尊灌頂,部主印定。且有 (阿)字觀,心月輪觀,道場觀,入我我入觀等,多采多姿,後仍 送聖;三世成就。

亦名瑜伽密;新派說此與作密、行密,合為下三部密。

  丁四 摩訶瑜伽乘

摩訶瑜伽梵音,義為大相應。在新派說:密乘分四續部,上列三者,為下三部密;此為無上部,如是四續部。無上部涵無上瑜伽父部, 無上瑜伽母部,無上瑜伽無二部。

密宗道次第論(此論作者為格魯巴『俗稱黃派』祖師宗喀巴大士之弟子,當然是新派。)說:謂為專愛樂內瑜伽所化而說,除此瑜伽, 更無過上之瑜伽,名為無上瑜伽部。又說:無上續-自生起為天,入以智尊灌頂,部主印定,後不遣送。一世成就。

若自宗舊派所說之六果乘,其後為內大祕密真言乘,共三乘。從此開始與本尊接近,抑且自成本尊,佛慢堅固。以得本尊灌頂已,所修 之道為生起次第,玆略說之。

生起次第,所攝六根,而以意根為主;意有意馬之稱,善於馳逐,必須以淨念縛之,楞嚴經所以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也。其次第為先觀 對生,後自生,以所見必用眼,眼常望前,故先對生,及成熟後,乃反觀而觀自生。從所緣想之本尊,則以未生令生,已生令起為其次第。 若能修習純熟,因此修綠度母,膚色成綠,修藥師佛,膚亦變成藍黑。

若廣州瑜伽密馮達菴大阿闍黎,有親人從鄉出省城訪晤,彼已赴六榕寺解行精舍修法,其親至寺,詢諸門者,以現在某堂,指示與之。 其親既至,則以寂然無人,俯而窺之,祇見佛坐地上。出偕門者到視,馮修大日如來之生起次第,剛好下壇,相與恍然。

宗喀巴大士在修定中,其寺院大火,弟子奔以相告,他修水天菩薩之生起次第,雨下而火熄滅。

楞嚴經所說:有一童子,經過一室,見寂靜無人,唯一泓水,遍滿室中,乃戲以瓦片擲下。原來是一瑜伽者,在修水觀,瓦片刺入身中 ,出定巡視,知為童子所為;乃以重修水觀,飭為撿出瓦片,從之乃得霍然(關房無書,記憶而已。),如此所修之生起次第,非大成就不 能也。如此三例,我輩其勉之。

生起次第,為舊派經第一級寶瓶灌頂後之主要修道。

  丁五 阿努瑜伽乘

阿努瑜伽梵音,義為無比相應,所修之道,為圓滿次第,以前乘所修之生起次第,其對生也,有如海市蜃樓,空中樓閣,他生他滅,於 己絕不相關。其自生也,有如粉墨登場,忽男忽女,時瞋時喜,毫無實相可言。圓滿次第者:是將自身主要器官加以控制、訓練、修習,如 是績效,與一己息息相關,故稱圓滿,其次第有足述者。

    戊一 控制

佛學於吾人日常一切行為,分為三業:肢體之動作,為身業;口舌之發音, 為語業;心頭之思想,為意業。

密乘更將此三業,以便於控制故,精細而具體之,而為三密。

身-為脈所積累、所遍布,故將身精細之而為脈。約似神經系統。

語-以氣所發而為聲、而字、而詞、而句、為語,故將語精細之而為氣。A^;約似呼吸系統。

意-太抽象,無可觸摩,如何加以控制。密乘認為善良主意出於心,心有心血,不善主張出於腦,腦有腦漿,故具體之為點。約似 細胞及內分泌。

此就其控制言之也。

    戊二 訓練

     己一 脈

      庚一 三脈

中脈-名阿瓦都帝。色外白內紅,粗細如麥稈,上端直達梵穴,下觀至臍下。

左脈-名蔣脈,白色,菩提充滿。右脈-名若脈,紅色,為血充滿。兩脈粗細為中脈四分之一。直至臍下四指處,與中脈會合如 ,平 列相隔約二指許,上端經兩耳際後,出至兩鼻孔。

      庚二 四輪

四輪:謂頂輪、喉輪、心輪、臍輪。

頂輪-於中脈分出三十二脈葉,其相如輪,向下彎如張傘,三角其色雜,量如吉祥草支分,名大樂輪,脈名多表菩提心作用。

喉輪-於中脈分出十六脈葉,相、量如前。向上朝如仰碗,形圓其色紅。名報輪、及受用輪,脈名多表領納飲食等六味。

心輪-當兩乳之中,由中脈分出八脈葉,相、形、量,均如頂輪,其色白。名法輪,以能遍於全身相連故。脈名多表能自在,及就福慧 分安立。

臍輪-於臍孔際,由中脈分出六十四脈葉,相、形、量,均如喉輪,其色雜。名化身輪,以能起功用,能生起身,且具變化故。脈名多 表功能。

    己二 氣

     庚一 五根本氣

上行氣-在身前方脈,位於喉間。能作語、氣;能使身口歌舞等;錯亂則上半身生病。

下行氣-在臍下三脈會合處以下。能收放大小便,及精液,錯亂則下半身生病。

遍行氣-與左右脈相連,遍及上下肢節,一切身力,從此出生。錯亂則手足僵硬跛攣。

平住氣-住身前脈,而入於腹。能辨食物之淨與穢,故能攝取營養,平遍身中。錯亂則腹中生病,腹響腫瀉等。

命根氣-依第八識,而住其中,與氣息動作相合,亦有極少數出生。主要作用,為現起我執。若不住中脈,而住餘處,則昏迷瘋狂,兼 而有之。

     庚二 五支分氣

行氣-住心西南脈,而隱於眼,能見色,錯亂則盲。

循行氣-住心西方脈,而隱於耳,能聽聲,錯亂則聽覺模糊,甚至於聾。

正行氣-住心西北脈,而隱於鼻,能嗅香,錯亂則嗅覺消失。

最行氣-住心北方脈,而隱於舌,能嘗味起分別。錯亂則味覺消失,甚至舌根僵挺。

決行氣-住心之東北脈,能持五境,並流口涎。錯亂則四肢麻木,甚至癱瘓。

    己三 明點

     庚一 離戲明點

此為離戲論與分別之根本明點,亦即最細風心自性也。說為自心之俱生智,其本體空,其自性明,其相不滅;如其次第,為法報化三身 之本體。

     庚二 不壞明點

此為心間紅白大之精華,所謂盡形壽不壞者也。其主要為第八識,而氣與點集合,故稱明點,亦稱真水。

     庚三 物明點

本為現境色蘊所生。然於中有所緣而受生,在母胎中所取父母二者,所得之紅白菩提心,而為最細風心之住處,盡形壽不壞而住。

   戊三 修習

修脈為七支坐,與觀脈輪明空。修氣為九出濁氣、金剛誦、寶瓶氣、剛猛氣、及中住氣。修明點為游戲明點,拙火燃起、與明點融化。 均詳見 敦珠甯波車造、劉銳之譯、大幻化網導引法不贅。

本來舊派所修習之圓滿次第,依既得第二級祕密灌頂後,傳授使自成本尊,以柔和氣,燃起『阿』字紅明點,拙火上升,燒臍輪而空, 燒心輪而大空,燒喉輪而勝空,燒頂輪而勝義空。由是而至『罕』字白明點下降,成頂輪而初歡喜,成喉輪而勝歡喜,成心輪而極歡喜,成 臍輪而俱生歡喜;此名順生四喜。後需將白明點倒提,依臍心喉頂四輪,而成初、勝、極、俱生四喜,名為逆生四喜,始稱圓滿。如是不過 摘要簡述,倘欲依修,惟 師口授。

第三級智慧灌頂,修習圓滿次第之教授, 師示:「西藏文內,亦多加以錯亂,科判與內文,不同於一品,法軌與真言,後先顛倒之。 」於前書內,另錄密存,祇留科判而以。元八思巴尊者,倡導譯漢之大乘要道密集,錯亂顛倒,明眼人當可了然。陳健民師兄曾以整編完妥 見遺,編入金剛乘全集時,不敢採用,祇仍其舊而已。

  丁六 阿的瑜伽乘

阿的瑜伽梵音,義為無上相應,所修之道,為大圓滿;所云大圓滿者,即指菩提心。此又分三:

   戊一 心部

   戊二 界部

   戊三 口訣部

大圓滿三部之法,皆依心性而立。心者,即虛妄阿賴耶中所起八聚之識,是所淨垢。菩提心者,即心性光明。此中屬意者為心部,歸虛 空者為界部,離漸次修者為口訣部。三部之中口訣部更為殊勝。以心部即心,仍執意度,界部執有法性,仍流意度,唯口訣部能令實相自顯 ,故特殊勝。

口訣部復以淺深分為四部:

    己一 外部

    己二 內部

    己三 秘密部

    己四 無上部

此即新譯所云:阿的、借的、仰的、甯的四部法也。此中最後無上一部,又於四部法中,最尊最勝,以故獨名『自性大圓滿心髓(甯提 )光明金剛藏乘』。就全部佛法而言,此乘可謂諸乘之極頂矣。如寶聚續云:「不了知此無上續,而深愛樂修持者,猶如趣入巉巖道。」

此自性大圓滿心髓光明金剛藏乘之修法,又分二部:

     庚一 且卻

且卻(或譯作徹卻)梵音,義為立斷。

且卻之基本,為本來清淨見,倘能於此認識明體上,無緣而平等住,及任持之;所謂本來是佛,不假修成,此即立斷也。如是於相續中 ,生起無倒本淨『立斷』密意,則可即身化為微量而成佛。

微量者,乃七極微所合成,但為天眼、輪王眼、及最後有菩薩所見,是色界色法之最微者。

     庚二 妥噶

妥噶梵音,義為頓超。其法門尤為殊勝:以有澄化質礙身,為光明身之方便也。其勝於且卻之差別,共有七事:玆分述之。

      辛一 顯現五種光差別

以修且卻時,所見如山河大地等,原作何狀,便是何狀;各住各相,不能澄淨,故須觀待幻化空性等,印持意度,而不能速疾解脫。

修妥噶時,外境顯現,不須印持意度,隨其形色,長短方圓,而所顯色,如加以虹圈,五色炫耀。

      辛二 淨除業氣差別

以修且卻時,須將氣脈,用力收住,氣祇能由鼻孔出入。似此對於粗氣粗脈,強制鎮壓,固能定心。但身中氣脈不調,不免生病及障礙 等。

修妥噶時,氣不必收,可任運出入,隨氣自然,且可用口呼吸。故能淨除業氣,使粗氣等,自然化盡,變為光明之體,有此差別。

      辛三 現見法性差別

所說法性,是與智慧一樣。以修且卻時,是知內六根與外六塵,不生貪著而入定。由大圓滿正見,現證法性,故惟有法性常寂光而已。

修妥噶時,則見此身內六根而修,以智慧氣,開光明之門。此門開後,內外一致,內法爾智慧,與外光明,無二無別。是將身內六根之 光彩放出,現量見外面之光明,為享受上之差別。

      辛四 地道頓超差別

以修且卻時,對於地道,雖非依著次第而進。但仍不如修妥噶時,可以頓超,有此差別。

      辛五 慧眼能見差別

以修且卻時,所有功德過失,都是隱密,不能看見。蓋以智慧現量,非眼所能見。

修妥噶時,則所有一切功德過失,均是眼之現量,所能明瞭看見。以由內光明,放出智慧眼,現見外境,故有此差別。

      辛六 空色金剛鍊續差別

空色者,空性中所現之色彩也。金剛鍊續者,空色所現,如鍊不斷,故名為金剛鍊續也。

修且卻時,對於了別光彩(即心之光,亦即為普賢王如來心種子所放之光),現量看不出。

修妥噶時,看見光圈,兩圈三圈,成為一組,是明點之光彩。五彩線紋,是法界之光彩。而曲曲彎彎,彎處有微小光點者,是了別(即 了別之心)之光彩,混合顫動,有此差別。

復次應知,以前之所顯現:如顯現五種光,現見法性,慧眼能見三者,是指法界光彩,與明點光彩而言。此處所顯,則見了別之光彩矣 。

      辛七 虹身差別

以修且卻時,是修空性,將異熟身,觀想成空。有如將瓶打破,使瓶內之空氣,與瓶外之空合,故修且卻之分段肉身死時,但能化光入 法身。以其不能化成光明,則不能成金剛身,亦不能證大遷轉身,成無邊利生事業。

修妥噶時,亦是將異熟身,觀想成空,而變成光彩,用光彩之虹光,而成就虹身。故其分段肉身,能化成虹光身,而不示現死相,或隱 或現,亦如虹然,有此差別。

如是慧之差別,所應加以抉擇,敬奉遵行。

顯密彙集(六)

顯密彙集(六)

劉銳之金剛上師開示
弟子余迺永記錄

 丙四 大乘闡述

這次的課題是:一、大乘何以稱大。二、顯教與密宗的分別。

補充上講:大乘是馬鳴菩薩提倡,由龍樹菩薩弘揚。馬鳴菩薩所著《大乘起信論》是最先講大乘,也是談得最徹底的論典;有人認為是 偽經,但不損其地位。龍樹菩薩是八大宗的祖師。

MK;大乘之大,據馬鳴菩薩《大乘起信論》謂有體、相、用等三大。試用俗世的道理譬喻,就如一隻杯,它以玻璃為體,相狀圓長 ,以裝載飲料為用。佛以法身為體,報身為相,化身為用,故佛之有法、報、化三身,正所以表明體、相、用的道理。

MK;體大、相大、用大三者是學佛人必先明白的基本概念。析論之,體大是本體大的意思。「一切法因緣平等,不增減故」。是以 大乘的本體大,是因為它講真如。小乘不講真如,講六識而不講八識,講現實世界而不講法性,全是與大乘不同的地方。

何謂相大?大乘的如來藏經說,每人的心都同樣具有如來藏(佛性),故相不可說不大,無量功德儲藏在內,成佛時如來藏則開衍。

何謂用大?大乘者能生一切世出世間因果報,善因果,一切諸佛由此而起作用。

其他經典有談及大乘具六大的:
一、經大:大乘經典,無論質量皆較小乘的偉大得多。大乘經有八萬四千種,唐黃蘗禪師說人有八萬四千條心,佛有八萬四千法門 。
二、利他心:小乘獨善其身,大乘自利利他。成佛的條件有三: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佛陀,即菩提,即覺者;眾生不自覺,修 行人始能覺。小乘是自覺,緣覺和聲聞也祇講自覺;大乘菩薩是自覺而且覺他,至成佛則覺行圓滿。大乘六波羅蜜裏為首的布施,就是利他 。大乘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全是利他的行為。布施指財施和法施,愛語是用說話使別人歡喜。利行是幫助別人做他喜歡做的事, 同事是與眾生一起做事,金剛乘學會信條:出錢、出力、出心,就是實行布施。未成佛道,先結人緣。多些為道場出錢出力,讓許多人有機 會學佛,就是做結緣和布施的工作,必得護法神拱衛,保證不會橫死,正是求取福報,最快途徑。
三、方便大:方便指良好的方法。小乘嚴別解脫戒律,大乘則嚴守菩薩戒。顯教說釋迦佛前生曾坐商船,有五百人共載,都是剛入 海尋寶歸來的。船主見財起意,動了殺機,佛於是殺船主以救眾人。佛雖犯殺戒,但祇殺一人而目的是救五百人,這就是方便。
四、智慧大:大乘是了義,能徹底解釋法性(一切法之性,即真如),故智慧大。佛說經有了義經和不了義經。例如有人說:「書 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鍾粟。」難道書中真有這些東西嗎?意思只是用物質享受來引誘人用功讀書而已,這就是不了 義,屬於黃葉止兒啼一類。佛經裏有不了義的,如地藏經是強調地獄痛苦來阻嚇人,使其不敢作惡,功德也是很大。
五、精進大:依大乘教誨,使人容易精進,如行六波羅蜜等。
六、果大:正如上文介紹馬鳴菩薩所論大乘的體、相、用三大。涅槃經說了解體大,可獲法身德,證法身佛;了解相大,可獲般若 德;了解用大,可證解脫德。

  丁一 般若波羅蜜多乘

「般若波羅蜜多」是梵文,「般若」是智慧,「波羅」是彼岸,「蜜」是到,「多」是了。全句是憑智慧到了彼岸。西藏稱顯教為波羅 蜜乘。

  丁二 金剛乘

金剛在金剛乘,是一種利器,能斷煩惱。西藏名密乘為金剛乘,金剛指金剛杵,即降魔杵,有獨股、三股、五股和九股,其威力足以降 伏魔怨。密宗著重修行實踐,降伏煩惱故名。

甲五 佛法傳入中國

 乙一 白馬馱經

白馬馱經源於東漢明帝永平七年(有說十年)某晚,帝夢丈六金身的大人,頭有白光,飛入宮殿中行走。皇帝遍問大臣,一個懂天文的 太史告訴他:「周昭王時有一太史夜觀星象,說西方有聖人出生(其時適為釋迦佛降生的年代),名之為佛,是丈六金身的。」

皇帝很歡喜,於是派中郎將蔡歆,秦景與博士王遵等十八人,到中印度(時稱中天竺)求法。他們在永平十年抵達,遇伽葉摩騰和竺法 蘭兩位佛教徒,取得佛經梵文本六十萬言回國。後來這些經書就被譯成四十二章經(四十二章是書名,不是章數)。因為這些經書是用白馬 馱回當時的首都洛陽的,故名。

兩位和尚穿上沙門的服裝參見皇帝,皇帝賜予很高的禮遇,並給他們興建白馬寺(古時中國最高政治機關稱部,中級稱寺。如太常寺、 鴻臚寺等,「寺」本來不指和尚居用的房舍)。又建一石室以供保存梵文經典。

當時印度盛行小乘,故傳入的也是小乘,大乘是後來纔傳入的,密宗傳入的時間更晚。

 乙二 達摩祖師西來

達摩是一個印度和尚的名字,漢朝稱印度等地為西域;他從西域來,故曰西來。廣州的「西來初地」,是達摩祖師登陸的地方。

現在很多人看佛經都看《傳燈錄》。這書一共三十卷,是宋真宗景德元年吳沙門道彥法師所作。此書毫無根據,但因為流通較廣,反成 為許多人用作辯論的依據,實在可笑。我給各位介紹一本嚴謹的著作|續高僧傳。此書由唐代道宣律師所作。律宗專傳戒律,守戒極嚴,最 著名的南山律就是他作的,故其書內容絕對可靠,亦備受後世推崇。

傳燈錄雖不確實,我也想讓各位略知一二。梁武帝時,達摩祖師由海道來,登陸廣州,並到建業(今日的南京)去參見皇帝。梁武帝對 他說:「自即位以來,叫人寫經無數,度人出家亦不少,究竟有無功德?」達摩答:「並無功德。」因為,功德和福德不同,做善事、建寺 、齋僧得的都是福德,至多可得生天小果,因這是有漏(即煩惱)的果報。功德一定要自覺覺他,以至覺行圓滿,纔能成就。

帝又問什麼纔是真正功德。答是:「淨智妙玄,體自空寂。」淨智是清淨的智慧,這種智慧既妙且玄,但本體是空寂的。如此功德不是 由世間法所能得到的。帝不懂其義又問:「如何是勝諦第一義?」達摩答:「廓然無聖。」

由於不契機,達摩便到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後傳法給二祖慧可,可傳三祖僧璨,璨傳四祖道信,信傳五祖弘忍,忍傳六祖慧能,是為 東土六祖。六祖後禪宗大盛,所謂一花開五葉|溈仰、臨濟、曹洞、雲門、法眼,傳承不斷。禪雖來自印度,卻大成於中國,更成為中國佛 教的特色,故後人遂將禪分為如來禪與祖師禪。唯兩者皆強調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乙三 開元三大士

開元是唐玄宗年號。「大士」,就是「士夫」,謂最有智慧的人,故「大士」是尊稱,如觀音大士,蓮花生大士等。開元年間有三位大 法師由印度來中國弘揚佛法,緣起是唐太宗時,玄奘法師到印度求法,因其驚人才智,整個印度均為之騷動。回程時,曾經有一國王,想請 法師留下做他的國師,法師提出一個請求,就是如他辯論贏了,要准許他返回中國。國王於是邀請全印度的高僧大德與法師論辯,結果還是 法師得到勝利。由是印度知道中國重視佛法,開元年間,善無畏、金剛智及他的弟子不空,遂由中天竺循海路至中國,二十年間翻譯了所有 真言宗的經典,他們從作密、行密譯到瑜伽密。

現在介紹瑜伽密的精華。瑜伽者,相應也。有兩點要特別注意,就是五相成身和三密加持。

五相成身和五智差不多。無上密稱五智者,顯教稱四智,即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和成所作智。四智由八識所變,是謂轉識成 智,把凡夫的識轉為智。小乘斷煩惱證菩提,大乘轉煩惱成菩提,密乘即煩惱即菩提,故能即身成佛。舉飲啤酒為例,小乘者會倒去泡沫, 純飲啤酒;大乘者設法把泡沫變成啤酒,密乘者把泡沫當作啤酒飲,這是最高教法。再設一例,舊式教育禁止小孩玩耍,只准他專心讀書, 這相等於小乘的盡除煩惱。後來學校設圖、工、音、體等術科,讓學生讀書之餘,也玩樂一下,精力不惟得以發展,並可調整其身心,這等 於大乘的轉煩惱成菩提;現代學校對術科採提倡鼓勵的態度,要學生積極投入,並從中學習,同時設立專上的術科學院,讓其中有天份的人 獲得更大成就,這就是密宗即煩惱即菩提的道理。

四智之中,成所作智是前五識所轉,妙觀察智是第六識所轉,平等性智是第七識所轉,大圓鏡智是第八識所轉,此即轉八識成四智。密 宗還有一法界體性智,乃第九識│菴摩羅識(印度稱芒果為菴摩羅)所轉。

瑜伽密之謂五相成身與五智相當,即通達本心,修菩提心,成金剛身,證金剛身,佛身圓滿。此即瑜伽密的最高修行法門。 此外三密加持是說得佛的身、語、意三密加持。

東晉時,有印度法師帛尸梨密多羅來中國,譯大孔雀明王神咒經後。所有印度法師都懂得誦咒。咒是釋迦佛所講經裏的咒,如心經:「 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這是開元年以前數百年已存在的情況,三大士來到中國,稱此類持咒者 為雜密,即混雜了顯教道理,而他們所弘揚的瑜伽密,有整套修行儀軌,不單是傳咒的,稱為純密。純密的儀軌有胎藏界和金剛界兩大部分 ,前者為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所據,後者為金剛頂經所據。

開元三大士所學從何而來呢?按從那爛陀寺,玄奘法師也曾在那裏研習,日本密宗就是依據這一派。西藏密宗則依據超巖寺一派。

 乙四 東密反哺

開元三大士中,不空是金剛智的弟子,他又有弟子名惠果,曾在長安青龍寺為主持和尚。時有日本僧人空海來學佛法,拜惠果為師,惠 果很高興,傾盡密宗學問傳授與他。因當時但有瑜伽密,故空海所得亦祇瑜伽密。空海返日本後,日皇封他為弘法大師。空海才智過人,是 日本平假名、片假名的創造者。他又曾將佛偈:「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以平假名五十一字造成一首歌以便學習。

東密規矩,結印不准給人看見,弘法大師結印要用袈裟蓋蔽。空海回國備受器重,顯宗和尚大表不滿,日皇於是邀請各派法師跟空海辯 論,他們提出的質疑,空海都能一一圓滿解答。和尚又要空海顯神通,空海於是以袈裟遮蓋雙手作印,宮殿廊柱上的龍一時皆張牙舞爪活動 起來,眾皆懾服。(以上是傳說)

中國佛法厄於三武,其一是唐武宗滅佛,顯密俱亡,開元三大士所傳於中土者亦中斷。

現在中土有密法,應歸功我的師祖日本人權田雷斧大阿闍梨。他知道密宗傳自中國,故發心反哺,黎乙真法師是其弟子,好學,喜放燄 口,弘法不遺餘力。香港銅鑼灣大坑道佛教真言宗居士林就是他創辦的。他的同學潮州人王弘願法師著作最多,又有上海人程宅安居士,專 志修行。另有四川和尚曼殊揭諦,修行及梵文俱佳。王弘願法師弟子馮達菴,兼擅教理及修持。

黎乙真法師有弟子名趙士覲,甚聰穎,但以捉鬼著名,臨終時與死魔極力博鬥,最後得觀本法師在病床上為他剃度,始得往生,他是我 學密的介紹人。

抗日戰爭前,黎乙真法師圓寂,弟子李耀開繼之主持居士林,會務甚蓬勃,其中黃繩曾居士曾往日本深造。

 乙五 藏密東傳

西藏密宗自七世紀松贊剛布在位時就有印度密法的傳入,八世紀時,印度僧人蓮花生、寂護更建立桑耶寺,法稱、無垢友、蓮花戒亦先 後傳法及譯出密續,十一世紀更有阿底峽宣揚顯密觀行教法。密教得到相當的發展;十五世紀宗喀巴及其弟子賈曹杰、克主杰更創格魯派, 從此密教即在西藏發揚光大。西藏密法雖有作、行、瑜伽、無上瑜伽四部,但各派都以無上瑜伽的教授為主要修習法門。藏密因係延續了七 世紀以後的印度佛教思想,且全部投入,故完整地保存了龍樹與無著兩系大乘佛法,稱為廣行派與深觀派。至於密宗典籍,單密部經典在甘 珠中即有七百二十八部,丹珠中更收有各種經疏、儀軌、成就法等計三千一百二十部,約合一百萬餘頌;其他各派大成就者的著述更不計其 數。故德國和法國的西藏佛學辭典,其中藏密的部分被公認學術程度較我國高。

羅時憲教授說西藏譯得相當好的幾本唯識學佛典,漢地根本沒有譯出;因漢地的人學藏密不過七十年,加上近代內憂外患,自然談不上 什麼偉大的學術研究成績。

密宗傳入漢地的年代,以有紀錄的來說,是元獻宗登位時,派忽必烈侵佔西藏,因不想強攻而用懷柔政策,請了一位大修行人八思巴往 蒙古傳教,這是蒙古有喇嘛教的開始。獻宗傳姪忽必烈登基為元世祖後,尊八思巴為國師,其璽印刻中原法主,統天下教門,後升為帝師, 晉號大寶法王。他的四位隨從,也封為侍寶法王。後有一名瞻巴的西藏人,到中國變現很多奇蹟,被尊稱為金剛上師的,正是八思巴的弟子 。

元朝時,藏密在中國非常盛行,明太祖朱元璋得天下前就曾在皇覺寺出家,專侍奉準提菩薩的香燈;因覺得非常靈驗,登位後禁止密法 傳入民間。但對宮中喇嘛十分尊重,封元朝的一位帝師南家巴藏福為熾盛十寶國師;又封了很多喇嘛為灌頂國師。他的第四子明成祖也很崇 信藏密,請回大寶法王,並封了法王三位徒弟為國師。明武宗亦極好佛,自號大慶法王。

漢族的文化,在漢地祇有藏族可以相比,以前有人稱西藏為黑州,意即罪惡的地方,是佛法未傳入時的說法。又據史學家考證,「滿州 」其實是文殊二字的諧音,在佛教文殊菩薩正代表智慧的化身。滿人未入主中國已奉密宗為國教,順治和雍正兩位清朝皇帝皆崇信密宗,封 章嘉呼圖克圖為國師。雍正登位,且捨太子宮做佛寺,即雍和宮。後來的皇帝喜大臣稱之為佛爺。

民國以後,北京有西藏人名白普仁尊者,首次於民間廣傳密宗。之後有多傑覺拔尊者到漢地,遍遊四川、陜西、香港及廣州等地。他的 漢人弟子張注汪,藏名多傑住汪,寫了一套密乘法海,內有一百零八法,全為第一級灌頂的法門,因初傳是不能用高法的。太虛法師曾派弟 子翻譯宗喀巴大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這書最好的地方是將唯識宗的止和中觀派的觀介紹出來。

宗喀巴大士是不轉世的,他祇命達賴和班禪兩位弟子輪流轉世互為師徒。一九五八年,達賴帶同數萬藏人和巨量黃金,在滿佈中共飛機 的天空下,安然步出西藏。班禪喇嘛在北京首傳時輪金剛;後在杭州,這種高法每次祇限高級五人,屈映光上師曾受灌頂。我在屈上師處得 受此灌,但祇有初級灌頂的書,最高的經續尚未譯出。故發心往印度學時輪金剛法,遍尋不獲;後拜 敦珠上師門下,灌頂時求傳時輪金剛 續, 敦珠上師說他不專長此法。

諾那上師亦曾到過廣州和香港,嘗一日灌七十二個灌頂,弟子超過二十萬人。二十餘年前陸無為先生說現在祇剩下十多人仍在修法。多 傑尊者和諾那上師都祇傳初級灌頂。另一位在上海的貢噶上師有傳四級灌的法,我曾寫信皈依蒙賜灌頂。上海的寶上師和辛上師也很有名氣 。

上海的菩提學會譯藏密的文字很多,當時顯教的太虛法師非常尊重密宗,曾派四位弟子往西藏,受過榮增堪布的初級灌頂。蒙古人吐登 喇嘛,又名佟祝平的與香港結緣也很深,初在上海專論佛學,後在香港專事修法。還有吳潤江在香港諾那精舍弘揚密宗數十年。一九四九年 後,我到了香港,與幾位同學覓地潛修,初期與吐登喇嘛組織真如藏密院,準備迎請貢噶上師。後又與李世華等組織金剛乘學會,初期的會 址就在李家,至一九五二年正式註冊為有限公司。其後不斷弘法,曾請張澄基博士來講「佛學四講」,聽眾過千人,這個會的活動情況載在 ﹃鏡花水月十二年﹄的書中。藏密東傳的歷史大概如此。

略述毘盧七支坐之殊勝(節錄大幻化網導引法)

略述毘盧七支坐之殊勝(節錄大幻化網導引法)

楊東賢

皈依學佛多年,總自覺混沌,靜坐修持長進無多, 上師口授要訣,亦未受用,只因我執堅固,沉迷不悟,未依口授勤行。復以世法纏 身,更無法兼顧 上師悲憫之教授。平日縱能實踐遵守修持,亦未明瞭重點之所以然,故知雖不至盲修瞎練,然常失憶所當然者。今值學會 重閱《大幻化網導引法》之開示影帶,得此之故,提綱契領,溫故以知所修習。故藉此重提基本禪修靜坐之首要--七支坐法,以嚮諸同學,共 同精進。

七支坐者,謂毘盧七支坐也,分身語意三。

一、身寂:

跏趺坐,等持印置臍下,脊直肩張,頷壓喉結,舌抵上顎,適宜視量。此五者能令五根本氣及五大氣,悉趣集於中脈,則無 分別智易生。其各所具功德分述如下。

跏趺坐者:能令下行氣,易入中脈。而生法宮之暖相易生,如是則不為諸障所損,且能令地大之氣,易入中脈;嫉妒煩惱,由是消除。

等持印置臍下者:能令平住氣,易入中脈。而拙火易得熾燃,如是則七萬二千脈之結可解,定樂易生,且能令風大之氣,易入中脈;瞋 恚煩惱,由是消除。

脊直肩張者:能令遍行氣,易入中脈。而一切修氣之病,可藉此減免。且能令水大之氣,易入中脈,而不為四大之氣所損;愚癡煩惱, 由是消除。

頷壓喉結者:能令上行氣,易入中脈。而兩頸之動脈緩行,心念易停。蓋心停則妄念息,無分別慧易生,且能令火大之氣,易入中脈; 貪愛煩惱,由是消除。

舌抵上顎、適宜視量者:能令持命氣,安住中脈,而觀想易明。且能令空大之氣,易入中脈;輕慢煩惱,由是消除。所須適宜視量者, 以識隨根而轉,眼較餘根易動,故須適宜視量,以範圍之。其視量以兩旁略如牛軛之寬,約二尺許。前距鼻端四指,向下斜視,是為適宜。

二、語寂:

語寂者,先為口吐濁氣,為初學者調氣之方便。次則應禁語,而對氣息之出入,順其自然。

三、意寂:

意寂者,謂心於過去不追,未來不引,不計有所為而為,亦不應視空為空無。而於現在根塵相對,更不可起任何是非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