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成佛」之顯密看法
「釋迦成佛」之顯密看法
法樂
一、聲聞乘之看法
我們的導師,從發菩提心,進入「資糧道」起,經三無數劫集積資糧,並以百劫達成三十二妙相、八十種隨形好之因;其最後生,為淨飯王一切義成王子,出家修道,直至降魔,皆屬「資糧道」。於中夜入定,入「加行道」、「見道」、「修道」,後夜明相始現時,證「無學道」而成佛,名號為「釋迦牟尼佛」。故在小乘之觀點,釋迦佛是此輩於金剛座上,一座成佛。小乘不承認報身佛,也不承認有菩薩之「十地」理論。
二、般若乘 (顯教) 之看法
我們的導師,從發菩提心起,由資糧道,加行道圓滿第一無數劫;由初地至七地,圓滿第二無數劫;由八地至十地,圓滿第三無數劫。其最後生,於色究竟「厚嚴天」入「金剛喻定」,於此相續生起之第二剎那,證得法身與報身而成佛。其報身安住於色究竟天,而其化身乃於人間示現十二相(或八相)成道。大乘承認有報身,且有十地之建立。而報身佛唯居色究竟天。
三、金剛乘(密宗)之看法
密宗分有作密、修密、瑜伽密及無上瑜伽密四部。其對釋迦成佛之看法,亦有不同:
(一) 作密與修密之看法,與前述之般若乘相同。
(二) 瑜伽密之看法:
我們的導師,從發菩提心,積集資糧。至生為淨飯王一切義成王子,出家修行,至尼連河側苦行,時為十地菩薩,後入「徧空定」,諸佛以彈指聲起其定,其異熟身置河側,而引菩薩之意生身往色究竟天,以冠灌頂後,現證五種菩薩,而成圓滿報身「大毗盧遮那佛」。既成佛已,現四神變,以化身往須彌山頂,傳「瑜伽續」。次來人間,入前異熟身而示現降魔、成佛等相。以上為佛密論師所說。另有慶喜藏論師之說法,則認為我們的導師,從發菩提心,經三無數劫積集資糧,至十地菩薩,其最後生,於色究竟天,入「徧空定」時,諸佛彈指起定,經冠灌頂後現證五種菩提,而成圓滿報身「大毗盧遮那佛」。既成佛已,現四神變,以化身往須彌山頂,傳「瑜伽續」。次示現降生人間,為淨飯王一切義成王子,演十二相成道。故瑜伽密對報身佛之看法,類同於般若乘,唯須經冠灌頂才成佛。
(三) 無上瑜伽密之看法:
「智足論師」及「聖龍猛論師」認為:我們的導師由發菩提心起,經三無數劫積集資糧,其最後生,於色究竟天為十地菩薩時,入「徧空定」,諸佛彈指起定,為灌第三智慧灌頂,令修現證菩提之次第,起「清淨幻身」後,再灌第四級灌頂,最後,入金剛喻定,永斷下下品所知障,得無學道「大金剛持」位而成佛。此圓滿報,身「大金剛持」住色究竟天,而以化身示現人間十二相成道,此中於尼連河側示現成佛時,亦須經第三、第四級灌頂。故在此看法下,顯教雖能修至十地,但要成佛還須經無上瑜伽密之第三及第四級之灌頂。
(四) 在無上瑜伽密及一些顯教之經典中 (如法華經) ,尚有最深之看法:我們的導師,在法界中,無始以來,早已成佛,本無多劫修行之說。於光明空性法界中,佛身與佛智,遠離分合。三世諸佛,為諸有情,隨其心意,示現不可思議化身,使有緣者,證入菩提。
四、結 論
釋迦之成佛,各宗各派有不同之看法,其所以如此,係依所化者根機之不同而異。各依其契合之經續,建立起成佛之道,故各派間勿執著而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