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珠甯波車與敦珠甯巴之一些事蹟

專輯報導─前世與今生

◎ 摘錄自《金剛乘季刊42期》

人人都有〔前世與今生〕,且從無始以來即有無盡的〔前世與今生〕。敦珠法 王的今生雖已再來,但成就者敦珠甯巴與敦珠法王這段〔前世與今生〕,卻精 彩無比。經過 佛母開示、 黎上師的記述、暨黃毅英師兄所領導的金剛乘學會編 譯組團隊的努力,以精湛信達順暢辭藻優雅文筆譯出《敬信之車》,見者必能 產生極大敬信之心靈能量,以利行菩提正道。

敦珠甯波車與敦珠甯巴之一些事蹟

黎日光 金剛上師

佛母來港期間,與我們歡聚不少日子,往往在晚膳或閒談之際,都喜歡說及
甯波車以前之一些事蹟,玆特選其中有趣的幾則,讓讀者分享一下吧。

(一) 獲取雪山獅子奶

甯波車跟不丹王族是姻親關系,不丹國都信奉密宗,這個雪山獅子奶的事蹟, 在不丹就曾經傳誦一時。 甯波車住在不丹時,一天,正擬製造甘露丸,所需之法物甚多,差不多已準備好了,但偏偏短缺了其中一種原料一一雪山獅子奶,再三尋覓,都不可得。剛巧即在面前,正掛著一幅佛像湯嘉,其下面繪有一些雪山獅子,甯波車於是上座開始修法,說也奇怪,不久那畫內的雪山獅子,竟然慢慢地流出奶來。侍從們發現了,急忙取出器皿盛載。

此事蹟在不丹流傳甚廣,為人所樂道。

故 甯波車圓寂後,不丹國王曾力邀法體長駐國內供奉,雖未獲允許,但亦請 法體停留數日,以為加持該國之臣民。

(二) 巖取普巴杵事略

佛母亦講述敦珠甯巴一個巖取之事蹟:在其授記中,要在一巖洞中取出一枝

非常殊勝之普巴杵,而此過程,還要一位授記空行母之助力,那位空行母,正是

當時一位藩王的妻子,莫說請她幫助,見一面也是難得。一天,敦珠甯巴發了帖子,請藩王及其妻子到來參加法會,因他是當時之大修行人,藩王欣然雙雙俱至,

在法會中,敦珠甯巴突然一躍而起,挾持藩王之妻躍上馬背,絕塵而去。藩王驚魂甫定,才曉得下令大隊人馬追去,終於在該巖洞發現了敦珠甯巴,於是兵士舉槍向他掃射,而子彈圍著他而飛舞,竟沒法傷害分毫,兵士們見之都害怕,馬上收隊回報,藩王聞報,亦感驚慌。因刺殺大修行人必招罪障,不久敦珠甯巴帶了藩王之妻子及剛從巖取之普巴杵回來,藩王立刻請求他恕罪,並願將妻子奉獻。敦珠甯巴則說出授記巖取之事,現已大功告成,並拒藩王之好意。

◎ 摘錄自《金剛乘季刊42期》

台中法會雜感

台中法會雜感

嗡阿吽,敬禮 上師。

承蒙 上師的慈悲恩典加持與莊會長幾年來的不斷祈禱,台中此次法會已吉祥圓滿落幕。在此期間,台中佛堂的蓮師法像與護法四大天王重上金裝,蓬蓽生輝;佛堂內部,從上到下,由內到外,也一掃塵埃,容光煥發,一時間都亮麗了起來;佛堂內的 劉上師、敦珠法王、佛菩薩像也似乎睜大了眼,看看為什麼師兄們忙了起來。勝住當天,蓮師法像與護法四大天王更得 上師開光,使得活靈活現,莊嚴備至;佛堂內外各個佛像壇城也得到 上師的身語意供養,讓我們也一同增長無上福田,積集資糧。

身口意供養 上師三寶。

我們敬愛的 劉上師所訂定的金剛乗學會信條「重才重修重法,此所謂願菩提心;出錢出力出心,此所謂行菩提心。」 師又在學人四原則中首重發菩提心,並解釋說:「發菩提心,佛事他事,重於個人私事。」法會籌劃準備期間,李進豐師兄依照每個人的專才,分配組別,計有統籌、場控、場地、法務、報到出納、交通、接待、文書、膳宿、採購等十組,讓每個師兄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所謂願菩提心皆可令其圓滿,喜樂受,歡喜做。一天一天的過去,法會到來令人期待,師兄們的行菩提心更顯的殷殷切切,每個師兄出錢出力出心,默默付出,如蓮師法像、四大天王、佛堂地毯、佛前供花、壇城莊嚴綢緞、唐卡簾幕‧‧‧等都有師兄主動出錢出力,輕財重法,三門供養,令人隨喜讚嘆。有數位師兄借來了縫紉機,買來了上等莊嚴綢緞,量一量壇城尺寸、唐卡簾幕尺寸,就車將起來,過了中餐甚久沒有吃飯,仍不罷手,相繼數天,將其完成,那哪來的心力,哪來的喜樂呀。鋪設佛堂地毯的那天早上,四名廠商壯漢,搬起那MIT最好的地毯,仍見吃力,有數位師兄與莊會長一同協助,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那三大件地毯搬上佛堂,莊會長因出力過度,當天下午兩手癱軟無力,還好有陳師兄細心照料。這些林林總總小故事不少,無一不是師兄們以身口意供養 上師三寶,發願行菩提心,要讓 上師傳法順利,受法者同霑法喜,以令法會圓滿。這讓我想起《小品般若經》薩陀波崙菩薩的故事,他在他的善知識 曇無竭上師處,所做的無上供養,當然我們的努力仍不及薩陀波崙菩薩千萬分之ㄧ,但師兄們的發心與努力,實已令人讚嘆。

清淨圓滿傳承—敦珠新寶藏傳承

在宗喀巴大師所做的《菩提道次第廣論》中提到:『菩薩藏經作如是說:總之,獲得菩薩一切諸行,如是獲得圓滿一切波羅密多、地忍等持、神通總持、辯才迴向、願及佛法,皆賴尊重(上師-善知識)為本。從尊重出,尊重為生及為其處,以尊重生,以尊重長,依於尊重,尊重為因。《博朵瓦》亦云:修解脫者,更無緊要過於尊重。』在《小品般若經》中提到:『汝於善知識,應深恭敬愛重信樂。善男子!若菩薩為善知識所護念者,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從以上經與論中,我們可以信解 上師是我們生生世世修行道上,一切功德智慧的來源,而此加持力,即是 上師與清淨傳承之功德力。在勝住當天, 上師為我們解說《敦珠新寶藏傳承》,此傳承總集了敦珠法王近三十個傳承,包含教嚴與極近等傳承,也融合了紅黃白花四派的教授,厥為殊勝難得,從此亦不難見吾輩師兄弟與 上師的關係亦不尋常,必是累世承侍與聆聽教法之法緣所繫,亦祈禱 上師與 劉上師無二無別之功德力,生生世世都能伴隨,如同薩陀波崙菩薩與其 上師曇無竭菩薩一樣。在此我也要感謝李銘國師兄在 上師下機回旅館後,與眾師兄聊天中,為各學會啟請是否能於布薩時誦唸《敦珠新寶藏傳承》, 上師在李師兄慇勤誠摯啟請中慈悲應允,當於誦教傳派傳承前,誦唸《敦珠新寶藏傳承》,使我們都能領受 上師與清淨傳承之功德力。

以 上師之意為意與隨機應變

本次法會中,我負責彙整資料與公佈訊息的工作,為使本次活動的資訊盡量透明化,及方便於資料的更動確認,與盡快隨順各學會師兄的需求,我都盡快於當天更新各學會的異動與新增的資訊並email給各學會執事師兄。在此要感謝台中學會各組師兄的努力配合,也要感謝其他學會各窗口的緊密配合,更要感謝主辦單位大圓滿廟的支援,才能讓法會進行較為順利。期間,嘗與楊東賢師兄聯繫,給與諸多寶貴意見,最令我深刻的做事原則就是一切有選擇性或不確定時,要以 上師之意為意,另一個原則就是做好諸多配套方案,保持彈性,隨機應變。我相信這也是大圓滿廟與各學會舉辦法會的最高準則吧。

為了讓各學會推展法務更加順利,個人建議應建置較完整的電子郵件地址簿,各學會師兄在法會舉辦期間應以電子郵件為基本之溝通工具,未能熟悉使用的師兄應鼓勵學習,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隨時更新資訊,應變才能即時。

普皆迴向 扎西德勒

法會已告一段落,願所有師兄及與會師兄,皆能得到 上師與《敦珠新寶藏傳承》之加持力,生生世世皆得智慧引導,並在此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所作迴向,我亦如是迴向。

佛教對宇宙人生的論述

佛教對宇宙人生的論述

甘耀權

    從古至今,人們常會問:

  • 「物質世界」是如何形成與壞滅的?
  •  時間與空間的關係?
  •  人類是從何而來?
  •  人死後往何處去?

佛教自有一個說法揭示宇宙人生的真理。早期佛陀不回答有關創造宇宙與生命的第一因(造物主)存在等的問題。 認為浪費時間去追尋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好像是一個身體中了箭傷的人不去求醫救命,反而去研究箭的發出者和製造者這些問題。不過,佛教的經典中亦有佛陀和大菩薩在禪定中作出一些觀察並且記錄了聖者所理解的宇宙。而這些千年前的記載,需要以今日天文學的知識來看才能夠明白和相互印證。

在解釋情﹑器世間的生起存在問題時 ﹐佛教的基本觀念﹐如無常﹑因果業報﹑無我等道理得以證成。 而「無常」﹑「因果業報」﹑「無我」這些基本慨念卻正是佛教有別於一般宗教、 哲學的地方。大家要留意。

古人沒有哈伯望遠鏡,但是在《華嚴經、世界品》說:「普賢菩薩摩訶薩於如來前,坐蓮華藏師子之座,承佛神力,入于三昧。 此三昧名:一切諸佛毘盧遮那如來藏身,普入一切佛平等性,能於法界示眾影像;廣大無礙,同於虛空;法界海漩,靡不隨入 。如是,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微細無礙,廣大光明,佛眼所見、佛力能到、佛身所現一切國土,及此國土所有微塵,一一塵中有世界海微塵數佛剎,…」 就是說用禪定觀察,佛眼所見十方各有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億)佛剎微塵數世界。這華嚴經說法和天文科學了解到宇宙中有上千億的星系,平均每一星系又約有上千億的恆星及各類天體等同。

佛經說一佛攝化之境是這樣的:
以須彌山為中心,周圍環繞四大洲及九山八海,稱為一小世界,乃自色界之初禪天至大地底下之風輪,其間包括日、月、須彌山、四天王、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梵世天等。(是現代天文學所說的一個太陽系) 此一小世界以一千為集,而形成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集成中千世界, 一千個中千世界集成大千世界, 此大千世界因由小、中、大三種千世界所集成,故稱三千大千世界。內涵1,000,000,000個太陽系。與理代天文學所說的一個星系,例如銀河系相若。
有關三千大千世界的生滅,佛典《起世經》《閻浮州品》中有這樣的說法:「同時成立﹐同時成已而復敗壞﹐同時壞已而復還立﹐同時立已而得安住。如是世界﹐周遍燒已﹐名為散壞﹐周遍起已﹐名為成立﹐周遍住已﹐名為安住。……… 」;在《劫住品》又說:「 ………於此東方所有世界﹐轉住轉壞﹐無有間時﹐或有轉成﹐或有轉壞。諸比丘﹐南西北方所有世界﹐轉成轉住亦復如是。諸比丘﹐如五段輪﹐除其軸已﹐旋轉不住﹐無暫閒時﹐略說世界﹐亦復如是。……… 」說明了十方世界是不斷的成﹑住﹑壞﹑空。而一個星系的成﹑住﹑壞﹑空是在星系內同時進行的 。
佛教同時說明了「有情世界」,就是是指六道眾生的世界﹐亦必經生、老、病、死。 而且釋尊在《起世經》的《轉輪聖王品》說: 「轉輪聖王命終以後﹐始經七日﹐輪寶﹑象寶﹑馬寶﹑珠寶﹐皆自然隱沒不見﹐女寶主藏主兵將等﹐悉亦命終﹐四種寶城﹐稍稍改變﹐還為磚土﹐所有人民﹐亦皆隨時﹐漸次減少。 一切諸行﹐有為無常﹐如是遷改﹐無有常住﹐破壞離散﹐不得自在﹐世磨滅法﹐暫須臾間﹐非久停住。 」說明了福報再大有如轉輪聖王﹐仍會命終﹐七寶在轉輪聖王命中七日後﹐亦將逐漸消失﹐而此整個城堡人民﹑環境也都將越來越差。這說法是否有點理世實况的反映? 六道眾生在佛教三毒與善惡業力論的關係

  • 三毒 行善 行惡 屬性
  • 貪 天 餓鬼 意生身
  • 瞋 阿修羅 地獄 意生身
  • 癡 人 畜生 物質身

對於時間的論述,現代一個很有名的大爆炸學說(The Big Bang) 假設宇宙是在約150-200億年前,從一個高溫高密度的狀態,開始爆炸,膨脹之後漸漸冷卻,形成星系。 印度人的計時單位「劫」是表示極長的時間。劫又分為小劫、中劫、大劫三種。二十個小劫為一個中劫,四個中劫為一個大劫,一個大劫正好是世界經過了一次的成、住、壞、空。這一週期大約需時十二億八千萬年。宇宙中的世界就在成住壞空的過程中,反復生滅。 150 -200 億年約略是12至16劫。科學家不知道比這更前的事情! 而佛教認為過去共有七佛,釋迦牟尼是最後一位,在他之前還有先出世的六佛 。 毗婆屍佛梵文 Vipasyin , 爲過去七佛的第一位,義曰:勝觀、種種觀、種種見等。據說其出世時間,距今有九十一劫,是莊嚴劫第九百九十九尊佛。 從佛教的理解而言,時間亦可說為一「時世界」,在過去、現在、未來中﹐不斷生、住、異、滅。因此外在世界是一切變化無常。 唯有在定中無時、心識清淨。

我們居住的地球是 佛教稱為娑婆世界 (銀河系)中一個小世界(太陽系)中的一個部洲 。科學家說地球大約在四十六億年前形成。 地球上的生命估計曾出現在三十九億年前,也有可能不只出現一次。佛教說三大阿僧祇劫成佛大約是要三十八億四千萬年之久。兩個數字十分巧合。創世之說,佛經說是當世界初成,光音天的天人下凡,壽算無量,後來由於飲食地上厚味,不能上返,造作惡業,壽量漸減而為人。 又由人作業之不同而轉生六趣。而滅世之劫根據《世紀經》的《三災品》裡有這樣的說法:佛告比丘:「是有三災,云何三災? 一者火災,二者水災,三者風災。 有三災上際,云何為三? 一者光音天,二者遍淨天,三者果實天。 若火災起時,至光音天,光音天為際。 若水災起時,至遍淨天,遍淨天為際。若風災起時,至果實天,果實天為際。火災由七日輪出現而起,風吹猛焰,初禪以下悉被焚燒。 水災由雨霖而起,第二禪以下悉被浸没。風災由風之相擊而起,第三禪以下悉被飄散。 云何為火災? 火災欲起時,此世間人皆行正法,正見不倒,修十善行。行此法時,有人得第二禪者。此世間聞彼說已,即修無覺無觀第二禪道,身壞命終,生光音天。 是時,地獄眾生畢命終,來生人間。復修無覺無觀第二禪,身壞命終﹐生光音天。 畜生﹑餓鬼﹑阿修羅﹑四天王………梵天眾生命終﹐來生人間﹐修無覺無觀第二禪﹐身壞命終﹐生光音天。 由此因緣﹐地獄道盡﹐畜生﹑餓鬼﹑阿須倫乃至梵天皆盡。………梵天盡已﹐然後人盡無有餘已﹐此事敗壞﹐乃成為災。 其後天不降雨﹐百穀草木自然枯死。………緣此世間有二日出﹐二日出已﹐令此世間所有小河﹑犬潓﹑渠流皆悉乾竭。………七日出已﹐此四天下及八萬四千諸﹐大山﹑須彌山皆悉洞然﹐………一時四天宮﹑忉利天宮﹑焰摩天宮﹑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梵天宮亦皆洞然。」 世界上的生命便是這樣在世界的成住壞空中生滅。每一個世界的樣子,是由於「共業」所成,活在其間的眾生可以感到同樣的果報。地球的形成和變化﹐便是過去地球世界的眾生共同造作業力所感的結果。在有各類不同的共業﹐也感得不同的世界,如地獄、餓鬼等。 在宇宙中﹐有著無量無數的世界﹐它們的成因﹐也都是由於各類不同眾生﹐所造共業所形成的。

以佛教的觀點來說我們的世界乃是:「無量時間與無量空間連貫而成的幻體。」佛陀歷經多劫的修行,從無限的時空中體驗到的世界多得難以計算。如我們現在所居住的世界一樣,除了地球以外,虛空中還存在有許許多多的星球和生命,是我們無法了解和認知的。 佛教認為世間無數,成住壞空,輪迴不息。 生命流轉亦如是,在六道之中轉變,無有出期,三界如火宅,故此是苦。當求出離。 佛告比丘:「是故當知﹐一切行無常﹐變壞朽壞﹐不可恃怙﹐凡諸有為法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 說明了修行者當確立的基本心態—出離心。

◎佛教同時說明了「有情世界」,就是是指六道眾 生的世界,亦必經生、老、病、死。 而且釋尊 在《起世經》的《轉輪聖王品》說: 「轉輪聖 王命終以後,始經七日,輪寶﹑象寶﹑馬寶﹑珠 寶,皆自然隱沒不見,女寶主藏主兵將等,悉亦 命終,四種寶城,稍稍改變,還為磚土,所有人 民,亦皆隨時,漸次減少。 一切諸行,有為無 常,如是遷改,無有常住,破壞離散,不得自 在,世磨滅法,暫須臾間,非久停住。 」說明了 福報再大有如轉輪聖王,仍會命終,七寶在轉輪 聖王命中七日後,亦將逐漸消失,而此整個城堡 人民﹑環境也都將越來越差。這說法是否有點現 世實況的反映?

六道眾生在佛教三毒與善惡業力論的關係

三毒 行善 行惡 屬性
餓鬼 意生身
阿修羅 地獄 意生身
畜生 物質身

◎對於時間的論述,現代一個很有名的大爆炸學說 (The Big Bang) 假設宇宙是在約150-200億年前,從 一個高溫高密度的狀態,開始爆炸,膨脹之後漸 漸冷卻,形成星系。 印度人的計時單位「劫」是 表示極長的時間。劫又分為小劫、中劫、大劫三 種。二十個小劫為一個中劫,四個中劫為一個大 劫,一個大劫正好是世界經過了一次的成、住、 壞、空。這一週期大約需時十二億八千萬年。宇 宙中的世界就在成住壞空的過程中,反復生滅。 150 -200 億年約略是12至16劫。科學家不知道比這 更前的事情! 而佛教則知道在這之前的事,說在 過去共有七佛,釋迦牟尼是最後一位,在他之前 還有先出世的六佛 。 毗婆屍佛(梵文 Vipasyin) , 為過去七佛的第一位,義曰:勝觀、種種觀、種 種見等。據說其出世時間,距今有九十一劫,是 莊嚴劫第九百九十九尊佛。 從佛教的理解而言, 時間亦可說為一「時世界」,在過去、現在、未來 中,不斷生、住、異、滅。因此外在世界是一切變 化無常。 唯有在定中無時、心識清淨。

◎我們居住的地球是 佛教稱為娑婆世界 (銀河系)中一個小世界(太陽系)中的一個部洲 。科學家說地球大約在四十六億年前形成。 地球上的生命估計曾出現在三十九億年前,也有可能不只出現一次。佛教說三大阿僧祇劫成佛大約是要三十八億四千萬年之久。兩個數字十分巧合。創世之說,佛經說是當世界初成,光音天的天人下凡,壽算無量,後來由於飲食地上厚味,不能上返,造作惡業,壽量漸減而為人。 又由人作業之不同而轉生六趣。而滅世之劫根據《世紀經》的《三災品》裡有這樣的說法:佛告比丘:「是有三災,云何三災? 一者火災,二者水災,三者風災。 有三災上際,云何為三? 一者光音天,二者遍淨天,三者果實天。 若火災起時,至光音天,光音天為際。 若水災起時,至遍淨天,遍淨天為際。若風災起時,至果實天,果實天為際。火災由七日輪出現而起,風吹猛焰,初禪以下悉被焚燒。 水災由雨霖而起,第二禪以下悉被浸沒。風災由風之相擊而起,第三禪以下悉被飄散。 云何為火災? 火災欲起時,此世間人皆行正法,正見不倒,修十善行。行此法時,有人得第二禪者。此世間聞彼說已,即修無覺無觀第二禪道,身壞命終,生光音天。 是時,地獄眾生畢命終,來生人間。復修無覺無觀第二禪,身壞命終,生光音天。 畜生、餓鬼、阿修羅、四天王………梵天眾生命終,來生人間,修無覺無觀第二禪,身壞命終,生光音天。由此因緣,地獄道盡,畜生、餓鬼、阿修羅乃至梵天皆盡。………梵天盡已,然後人盡無有餘已,此事敗壞,乃成為災。 其後天不降雨,百穀草木自然枯死。………緣此世間有二日出,二日出已,令此世間所有小河、犬潓、渠流皆悉乾竭。………七日出已,此四天下及八萬四千諸大山、須彌山皆悉洞然,………一時四天宮、忉利天宮、焰摩天宮、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梵天宮亦皆洞然。」 世界上的生命便是這樣在世界的成住壞空中生滅。每一個世界的樣子,是由於「共業」所成,活在其間的眾生可以感到同樣的果報。地球的形成和變化,便是過去地球世界的眾生共同造作業力所感的結果。在有各類不同的共業,也感得不同的世界,如地獄、餓鬼等。 在宇宙中,有著無量無數的世界,它們的成因,也都是由於各類不同眾生,所造共業所形成的。
以佛教的觀點來說我們的世界乃是:「無量時間與無量空間連貫而成的幻體。」佛陀歷經多劫的修行,從無限的時空中體驗到的世界多得難以計算。如我們現在所居住的世界一樣,除了地球以外,虛空中還存在有許許多多的星球和生命,是我們無法了解和認知的。 佛教認為世間無數,成住壞空,輪迴不息。 生命流轉亦如是,在六道之中轉變,無有出期,三界如火宅,故此是苦。當求出離。 佛告比丘:「是故當知,一切行無常,變壞朽壞,不可恃怙,凡諸有為法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 說明了修行者當確立的基本心態—出離心。

◎完

 參考資料

  • 西晉法立及法炬譯的《大樓炭經》、
  • 後秦佛陀耶舍及竺佛念譯的《長阿含經》卷十八、
  • 隨奢那掘多等人譯《起世經》、
  • 隨達摩笈多譯的《起世因本經》、
  • 唐實叉難陀譯的《大方廣佛華嚴經》,
  • 《大毗婆沙論》、《俱舍論》、 《瑜伽師地論》、《大乘阿毗達磨集論》

◎ 本文作者甘耀權師兄 為香港金剛乘學會董事會前任秘書及特委 黎上師公關秘書、現任香港理工大學安全健康及環境處處長及香港理工大學佛學會會長。

佛教修學體系的建設與反思

佛教修學體系的建設與反思 (Reviewing the Teaching Systems of Buddhism)

黎日光

前言

佛法起源於印度,傳播到亞洲以至整個世界發輝異彩。於東亞地區而言,佛法約分為漢傳、南傳、藏傳三支,南傳以弘揚元始乘為主,漢傳大乘共有八宗(律宗、三論宗、淨土宗、禪宗、天台宗、華嚴宗、法相宗、密宗。),而藏傳則以金剛乘統攝大乘及密乘,揉合了印度晚期大乘佛法、密乘教法與漢地佛法(如禪宗)之精要,集各家之大成,開示即身成佛之道路。

佛法流傳至今面對應該如何現代化以應眾生之機,更要面對如何方能調伏、教化現代人而不被世俗化的問題,這是各宗各派都不能迴避的事實。要解決這二而一的問題,我們應該先反思和理順佛法本身的宗旨,緣起和演變。從中看清楚現代佛教修學的體系應該如何建設。

信念與皈依

佛陀橫空出世,於一生中,超凡入聖,示現於此五濁惡世乃能成佛,歸根究底是要眾生明白生、老、病、死,見思煩惱是苦;輪迴於六道中,其實更苦。應該修行,以求解脫,最終好像祂一樣成佛。

對安於逸樂此生的眾生,說以生死無常而驚醒之:
有生必有死,死必定至,而死時不定,死後不能帶走一針一線,只有業力隨身。每日醒來,當應感恩,因為並未一睡不起。死後由於過往生中所作、業力所驅使於六道中流轉生死,有如火宅中人!

這是生命的實相,明白了這一事實,更要知道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應該對佛陀和祂教授的解脫法門生起信心,精進修行。論中之王-龍樹菩薩之《大智度論》云:「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三寶的角色是教導、警覺,開悟還從自心!而信心的出現,是對生死的恐懼、困惑驅使我們改變,例如李連杰先生在面對海嘯後的大轉變,全身投入佛事、慈善事業。眾生要找尋依怙者,如子覓母,不論元始乘、大乘和金剛乘都以佛陀、 祂的教法及其僧伽聖眾為皈依的對象,金剛乘以重視修持故以尋找心靈的導師為一切的開始—根本上師,故作四皈依、皈依上師、佛、法、僧。以上師身為僧寶、上師語為法寶、上師意為佛寶。其中更有不同層次的、對自性的皈依。密宗皈依之對象—三寶:佛、法、僧,三根本:上師、本尊、空行,三身:法、報、化—非為九種不同之實體,乃為勝義皈依之九種互相依存相連而不可分離之相面。

法身是眾生之勝義自性,自性空然具足一切功德,遍滿而非一般所能覺知。法身為一切之本—法身母也,法身猶如水晶般乃展現一切法之根本。

報身是法身之清淨、自生、不斷顯現。金剛乘行人觀其本尊為報身相,然直至修持極深且極清淨時,報身方於其心中自然顯現。報身比擬為水晶內發放虹光之潛能,為能作如是展現之能量。

化身乃覺者為利益有情從無礙大悲中生起之應化身。以凡夫無法感知法身與報身,化身相較粗顯故能為眾生之五官及意識所感知。故化身之顯現猶如經水晶發放而出之虹光。

啟發現代人作出此等思維,厭惡俗世煩惱,欣悅佛陀清淨圓滿的三身成就、法界,從而皈依佛教,生起學佛之心,是最基本的傳教工作。

發心

元始乘行人,為求從輪迴生死中解脫,發出離三界之心。這亦是三乘共有的心態。不過此心以自利為主,而佛陀在成道時觀見六道有情過往生皆為父母,故此教人發大悲心,希望眾生亦能得到解脫。如是,便稱為大乘,菩薩乘。此乘行人於世間眾生發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自利利他。除了一生一世的分段生死,需要出離解脫,佛陀教法的深義,更開顯了變易生死,也就是心念的起伏,使我們意亂情迷,於每一念中經歷六道生死。要從變易生死中解脫,便要證悟清靜圓滿的覺性,如佛所覺,因此而發的心願便是要成就清淨圓滿大悲大智的無上正等正覺,成就佛陀的果位,這菩提願心是大乘行人、金剛乘行人所必須具有的、自利利他之心。現代人的智慧高,有環保意識,危機感強,理解力亦強,對各乘的發心不難理解,只是長遠心難得,容易退轉。故這些應該用戒律和誓句來管束。在教授中隨宜傳五戒十善便十分重要了!三年、五年才傳一次菩薩戒,亦實在不足。

以戒為師

不同層次的發心,要用不同程度的戒律和誓句來規範,令這發心不會偏差或者入於錯道。元始乘以出離心為主,所依是別解脫戒:在家居士眾要守「五戒」,出家眾則有沙彌「十戒」,正學女「六法」,比丘「二百五十條」,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條」,重在身口二門。大乘與密乘發菩提心,四無量心,持菩薩戒,守四宏誓願。大乘戒律,以心為主,十重四十八輕,無論在家出家,發大乘長遠心者皆當受持。身口二門為利他故,可以方便開許。心則不能有絲毫損他之念。別解脫戒之受持,盡形壽;菩薩戒是直至成佛,盡未來世,當所受持,不以一生一世為限。
密教所傳或由文佛或依金剛手秘密主,戒律以「十善」為基,菩薩戒為本,每一密乘次第有相應之戒和誓句:瓶灌依「十四根本墮」,密灌守「八支粗罪」、「五方佛三昧耶戒」、更上則是與根本上師之身語意相關之「根本與支分誓句」,最終以大圓滿戒:「須臾不離菩提心」為標的。

修行次第

有了戒律誓句作為防止錯誤的規範。行者便要用種種方法來達成成佛的目標。
元始乘以出離三界為發心,所修是「四諦」、「十二因緣」、「三十七助道品」與一切與之相應的定慧方便。經論有阿含四部、俱舍論、成實論、大毘婆娑論等教法。所能達到的境界是:斷見惑、入聖位、分斷九品思惑(斷煩惱障)破我執、證四果或辟支佛果。由於發心以自了為主,未有顧及他人的解脫、所取證的是偏空涅槃,非究竟解脫,未能成佛。但是適合一些思想上要自己先解脫和對世俗事物十分厭倦的人士。

大乘行人發菩提心、所習是三學(戒、定、慧),所聞有方廣、般若、法華、涅槃、華嚴等大乘經典以及一切大乘釋論,對法、元始乘、甚至外道、世間典籍皆應聞思,通學五明。大菩薩是眾生領袖,故此要於世間知識通達,博學多聞,才
可以利濟群生,為大眾所仰慕。菸修行中,內修以六度、三十七助道品為本,外修以方便、願、力、智、四攝,依正見而行。所證是人無我、法無我、細分十地,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如金剛經所云:「度脫無量眾生而實無眾生可滅度者」,以三大阿僧衹劫為期,最終成佛。發心無量,證果亦無量。大乘義理深合中國人民民胞物與之精神,發展最高是禪的境界。但是後期發展,心口不一,不能如實修行。亦不能如實證果。故此,在大乘教學中不可忽略自身的修證,教授大乘者應該以身教而言教。
密乘亦以大乘發心為本,但是方法上思路上不同。修習密乘的是大心菩薩,悲憫眾生苦惱,頃刻難安、同體大悲、反復思維,可有神通大車速運一切眾生同趣覺城。如是希求純為利他,不在自己,故此諸佛現身為說即身成佛之理,使能速疾取證佛果,利濟群生。
密乘以無上瑜伽密為最高,能即身成就:先授以「轉心四思維」淨業(暇滿難得、觀無常、怖輪迴苦及知黑白業)此又名「外共前行」。接著修「內不共前行」之「圖滿二聚」,即皈依、發心、百字明懺罪及獻曼達以積集福德智慧資糧。正行則依皈依、灌頂、傳咒、儀軌、導引、口訣之階次。其中灌頂分寶瓶灌頂、祕密灌頂、智慧灌頂、名詞灌頂四種。
第一級寶瓶灌頂依唯心見,修生起次第,成化身佛。第二級祕密灌頂依中道見,修圖滿次第,成報身佛。第三級智慧灌頂依密咒見,修圖滿次第,成法身佛。第四級大樂灌頂依大圓滿見,修大手印、大圖滿,成法界體性身佛。於悲智而外,更言力用,化度無量之眾生。

總結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
由於眾生根器不同,與其各各對機的教法乃有多門,不論何乘,其知見總如上說,正知正見,離此即非佛道。佛教面對的危機是在現代化中迷失本來的使命流於世俗化,當如蓮花出污泥而不染。教化俗世眾生,還從其心意而起用!三乘體系不可互相對立;利用學校和傳播事業來傳播佛教的知見理論。建設宗教修行聚會之處所,支援在家、出家的修行人,成就大菩薩來領導民眾信佛皈依,發心學佛,修行成就。
修行人本身,要以身作則,本正則源清,發出離心、菩提心,行菩薩行,攝受正法,正法方可流傳於世。

REVIEWING THE TEACHING SYSTEMS OF BUDDHISM

By Lai Yat Kwong

Preface

Buddhism started in India and has flourished in all parts of the world. In East Asia region there are three schools of Buddhism comprising Chinese, Buddhism, Theravadan Buddhism and Tibetan, Buddhism. The Theravadan Buddhism is based on the teachings of Early Buddhism. The Chinese Buddhism of Great Vehicle has eight schools (Luzong, Sanlun Zong, Jingtu Zong, Chanzong, Tiantai Zong, Huyan Zong, Faxiang Zone, Mizong). Tibetan Buddhism is based on Vajrayana and has incorporated the essence of Mahayana, Tantrayana, Chinese Buddhism and the Great Vehicle teachings in the last era of India Buddhism as means to attain enlightenment.

The biggest challenge faced by the various schools of Buddhism is how to spread and adapt the teachings to the ordinary beings in the modern day world. To better resolve this issue teachers and leaders should first review the philosophy,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Buddhism, then devise a system best suited to the present day society.

Faith and Taking Refuge

The sentient beings churning in the wheel of samsara should realize the suffering inflicted on them and should have faith in the teachings of Buddha. Buddha himself has shown and proved to us that one can attain enlightenment by following the correct path.

All schools whether it be Early Buddhism, Mahayana or Vajrayana, all take refuge in Buddha, His teachings (Dharma) and in the sanghas. Vajrayana emphasize in practice, so finding the right guru is utmost important in pursuing the path to enlightenment, thus the taking of refuge in guru, Buddha, dharma and sangha. In Tantrayana the refuge is in the three jewels: Buddha, dharma, sangha; three roots: guru, yidam, dakini; three bodies: dharmakaya, sambhogakaya, nirmanakaya.

Dharmakaya: “dharma body”, or “truth body” by which the Buddha is of the nature of the essential Absolute Reality, of “emptiness”, so called because it is “empty” of all finite characteristics.
Sambhogakaya: this is the spontaneously luminous aspect of Dharmakaya. This is the semimanifest form endowed with the five perfections, perceptible only to the highly realized beings.
Nirmanakaya: this is the most easily perceived subtle body which is manifested out of compassion to help ordinary beings. The supreme emanation takes birth in the world as a unique person and has special forms of body, speech and mind for the ordinary beings not in a position to reach the Dharmakaya and Sambhogakaya state of mind.

Arousing the awareness of ordinary beings to Buddha’s path of enlightenment and their will to take refuge and learning of dharma is the primary work of the preachers of Buddhism.

For those who pursue the path of enlightenment just for the benefit of themselves would follow the teachings of Early Buddhism. For people who want to benefit themselves as well as others would follow Buddha’s path of Mahayana. Mahayana practitioners would practise bodhicitta and the Four Immeasurable Thoughts in order to reach the state of enlightenment. Realising the state of detachment and cessation of all sufferings to the state of Pure Perfection are the objectives of all Mahayana and Vajrayana practitioners. It is not difficult for the present day people with their wisdom to understand all these, but persistence in pursuing the path is a different matter altogether.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institute vows and pledges for the practitioners, thus the Five Vows, Ten Virtues and Bodhisattva Vows are very important.

Vows as Teacher

Each category of practitioners follows its own set of vows: laymen the 5 vows, for ordained practitioners, novice monks the 10 vows, probationary nuns the 6 precepts, monks the 250 precepts and nuns the 348 precepts; for Mahayana and Tantrayana practitioners bodhicitta, the Four Immeasurable Thoughts, the Bodhisattva Vows and Four Great Vows of Bodhisattvahood.

In Tantrayana vows and pledges, the Ten Virtues is the base and the Bodhisattva Vows is the root. Each stage has its own vows and pledges to keep: vase initiation the 14 Root Downfalls; tantric initiation the 8 Transgression and the 5 family Buddhas’ Samaya; the higher initiation the Rot and Supplementary Vows correlated to the body speech and mind of the guru and ultimately the Bodhicitta Vow of Dzogchen.

Steps to the Path of Enlightenment

With vows to keep them straying from their path, practitioners will pursue different methods to attain Buddhabood.

Followers of Early Buddhism will practice the Four Noble Truth, Twelve Limbs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 Thirty – seven Aids to Enlightenment and all the related methods and they also study various Buddhist texts as means to attain the stage of four abiders or Pratyekabuddha. As these practitioners in their path of practice do not help others to benefit and seek detachment they can only attain lesser nirvana and not ultimate detachment, thus are not in a position to attain Buddhahood.

Followers of Mahayana will practice Discipline, Meditation and Wisdom and study all Mahayana Buddhist texts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texts of Correct and Entensive, Wisdom, Dharma-flower, Nirvana, Flower Ornament, and also have knowledge of Early Buddhism and even other religions like Hindu, so as to be thoroughly conversant with five sciences. Bodhisattvas are leaders of the sentient beings and need to have broad knowledge in all aspects of subjects to be able to convert them and free them from detachment.

Followers of Tantrayana start off with Bodhicitta, with the aim of benefiting others and not themselves, thus can attain the state of Buddhahood.

In Tantrayana the Highest Yoga Tantra is the ultimate practice and can attain enlightenment in one lifetime. In the path, practitioners are taught the four thoughts that turn the mind, the difficulty to obtain human life with freedom and advantage, impermanence of life, the suffering of samsara and the principle of cause and effect. They are also taught the methods of gathering virtues, like taking refuge, bodhicitta, repentment by chanting the Hundred Syllable Mantra. Then they follow the steps in practice, namely, taking refuge, receiving initiations, learning and chanting mantra, practicing sadhana, receiving instructions and receiving special secret instructions from the guru. Initiation comprises of vase initiation, secret initiation, wisdom initiation and noun initiation and each of this initiation will attain the state of nirmankaya, sambhogakaya, dharmakaya and the Buddha state dharmakaya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crisis we face is how to spread, sustain and adapt the dharma in this evil world stained by the five defilements. First of all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three schools of Buddhism to unite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 in spreading the dharma by focusing on the training of the mind. By establishing teaching centers, training laymen and ordained persons to become leaders to lead the ordinary people in taking refuge, learning and practicing Buddhism with the ultimate aim of attaining enlightenment. The teachers and practitioners by setting good example themselves for the ordinary people, Buddhism then can continue to flourish in the world.

藏傳佛教來龍去脈

藏傳佛教來龍去脈

黎日光金剛上師
節錄自2007年8月3日香港理工大學公開講座

娑婆世界

  • 據《時輪經》記載
  • 一個世界是由風、火、水、土、空五種元素和七金 山、須彌山等構成的。
  • 世界之最下為風輪,其上為水輪,火輪,再其上為 地輪。
  • 以須彌山為中心,
  • 周圍環繞四大洲及九山八海。
  • 亦分出天上,人間和地獄。

南贍部洲

  • 四洲中之一洲,有一樹名贍部果樹,
  • 因此名為南贍部洲。
  • 洲中有自生成之金剛座,殊勝化身佛一千尊,依次到 金剛座修行成道,而轉法輪。

明燈世界、賢劫

  • 在此世間有佛出世,故名為明燈世界。
  • 千佛出世,賢聖甚多,故稱此時期為賢劫 。
  • 六字真言:即「嗡嘛呢啤咪吽」
  • 佛經云:光音天的天人下凡,壽算無量,後來由於 飲食地上厚味,不能上返,造作惡業,壽量漸減而 為人。

賢劫千佛出世次序如下:

釋迦佛的修行成道

華嚴經云:

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 執著而不能 證得。

《圓覺經》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是說一切 眾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而不能成佛的原因,是無 明煩惱障蔽了佛性。如浮雲蔽日!如金在礦中。

佛教的基本教理

  • 世事無常,不應執著。
  • 緣起則有,其性實空。
  • 善惡報應不虛,依從因果律,自作自受。
  • 無明我執是痛苦的根源。
  • 因此而生起的貪、瞋、癡造成痛苦。
  • 六道輪迴是苦,應求出離。

密宗更說眾生皆為父母,極應拯救。

生死輪轉圖。佛法以四法印為準則:

  • 諸行無常
  • 諸漏皆苦
  • 諸法無我
  • 涅槃寂靜

佛教修行的綱領

  • 諸惡莫作
  • 眾善奉行
  • 自淨其意
  • 是諸佛教(七佛通戒偈)

釋迦佛傳過密宗嗎?

密宗的最初緣起

  • 釋迦佛成道的第一個七日,當自受法樂時,以清淨 法身大日如來(毘盧遮那)之境,為金剛薩埵諸大菩 薩,說真言密咒,即是密宗的最初緣起。
  • 金剛薩埵等諸大菩薩,既受法後,便結集成大日經 、金剛頂經各十萬頌,納於南天鐵塔。

釋尊傳「時輪金剛」密續

  • 相傳 釋迦佛於晚年時期,帶著隨眾及諸大阿羅漢 前往雪山(即現今的西藏)傳佛法,遇到了香巴拉 第一世國王月賢,傳「時輪金剛」密續。

密宗早期的傳播尚有

  • 部派時期,報身佛金剛手傳五百祖師,事密、行密 、瑜伽密之「本尊成就法」,修證成就者並不少。

佛滅後八百年

  • 龍樹菩薩應佛陀的授記而出世。
  • 龍樹菩薩首先持誦大毘盧遮那真言,至誠所感,得 見毘盧遮那佛現身空中,並且為他說秘密法門,以 及文字章句的次第,等龍樹菩薩記完後,佛像就從 空中消失了。

他發願要打開南天竺的鐵塔,所以在七日七夜中繞 塔誦念,最後用七粒白芥子,向鐵塔的鐵門打去,鐵 門便呀然而開。可是當龍樹菩薩要跨進時,塔裏的諸 般神祇一時踴怒,不令得入,於是在進退兩難的情況 下,只有至心懺悔、發大誓願,終感動諸神,進塔後 塔門隨後即關,又七日七夜,才得到諸大菩薩的指示 ,將金剛頂經,大日如來經,各十萬頌,完全記誦, 出塔之後,流傳於世。

藏傳佛教的顯宗教授是完全依照這些準則來說法的 。密宗四部(下三部密:事密、行密、瑜伽密和無上 瑜伽密)則提供了修行和證悟這些理論的方法,可以 在一世或者幾世之內成就。

=待續=

菩薩本生鬘論

菩薩本生鬘論
聖勇菩薩等造

宋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同譯經梵才大師紹德慧詢等奉 詔譯

投身飼虎緣起第一 爾時世尊將諸大眾,詣般遮羅大聚落所,至一林中,謂阿難曰:「汝於此間為我敷座。」 佛坐其上,語諸比丘:「汝等欲見我往昔時修行苦行舍利已不?」白言:「願見。」  于時世尊以手按地,六種震動,有七寶塔涌現其前,世尊即起作禮右旋。「阿難!汝可開此塔戶。」見七寶函珍奇間飾。「阿難!汝可復開此函。」見有舍利白如珂雪。「汝可持此大士骨來。」

世尊受已,令眾諦觀而說頌曰:「菩薩勝功德,勤修六度行;勇猛求菩提,大捨心無倦。」「汝等比丘咸伸禮敬,此之舍利乃是無量戒、定、慧香之所熏修。」 時會作禮歎未曾有。時阿難陀白言:「世尊!如來大師出過三界,以何因緣禮此身骨?」

佛言:「阿難!我因此故得至成佛,為報往恩故茲致禮。今為汝等斷除疑惑說昔因緣,志心諦聽。阿難!乃往過去無量世時,有一國王名曰大車,王有三子:摩訶波羅,摩訶提婆,摩訶薩埵。是時大王縱賞山谷,三子皆從,至大竹林於中憩息。次復前行見有一虎,產生七子已經七日。第一王子作如是言:『七子圍繞無暇尋食,飢渴所逼必噉其子。』第二王子聞是說已:『哀哉此虎將死不久,我有何能而濟彼命?』第三王子作是思念:『我今此身於百千生虛棄敗壞曾無少益,云何今日而不能捨?』「時諸王子作是議已,徘徊久之俱捨而去。 薩埵王子便作是念:『當使我身成大善業,於生死海作大舟航。若捨此者,則棄無量癰疽惡疾百千怖畏,是身唯有便利不淨,筋骨連持,甚可厭患;是故我今應當棄捨,以求無上究竟涅槃,永離憂悲無常苦惱,百福莊嚴,成一切智,施諸眾生無量法樂。』是時王子興大勇猛,以悲願力增益其心,慮彼二兄共為留難,請先還宮,我當後至。「爾時王子摩訶薩埵,遽入竹林,至其虎所,脫去衣服,置竹枝上,於彼虎前,委身而臥;菩薩慈忍,虎無能為。即上高山,投身於地,虎今羸弱,不能食我,即以乾竹,刺頸出血。于時大地六種震動,如風激水,涌沒不安,日無精明,如羅睺障,天雨眾華及妙香末,繽紛亂墜遍滿林中,虛空諸天咸共稱讚。是時餓虎即舐頸血噉肉皆盡,唯留餘骨。 「時二王子生大愁苦,共至虎所不能自持,投身骨上久乃得穌,悲泣懊惱漸捨而去。時王夫人寢高樓上,忽於夢中見不祥事:兩乳被割,牙齒墮落,得三鴿鶵,一為鷹奪。夫人遂覺兩乳流出。時有侍女聞外人言:『求覓王子今猶未得。』即入宮中白夫人知。聞已憂惱悲淚盈目,即至王所白言:『大王!失我最小所愛之子。』王聞是已悲哽而言:『苦哉!今日失我愛子。』慰喻夫人:『汝勿憂慼,吾今集諸大臣人民,即共出城分散尋覓。』

未久之頃,有一大臣,前白王言:『聞王子在,其最小者,今猶未見。』次第二臣來至王所,懊惱啼泣,即以王子捨身之事具白王知。王及夫人悲不自勝,共至菩薩捨身之地,見其遺骨隨處交橫,悶絕投地都無所知,以水遍灑而得惺悟。是時夫人頭髮蓬亂宛轉于地,如魚處陸,若牛失犢,及王二子悲哀號哭,共收菩薩遺身舍利,為作供養置寶塔中。

「阿難當知!此即是彼薩埵舍利。我於爾時,雖具煩惱、貪、瞋、癡等,能於地獄、餓鬼、傍生惡趣之中,隨緣救濟令得出離;何況今時煩惱都盡無復餘習,號天人師具一切智,而不能為一一眾生於險難中代受眾苦?」

佛告阿難:「往昔王子摩訶薩埵,豈異人乎?今此會中我身是也;昔國王者,今淨飯父王是也;昔后妃者,摩耶夫人是也;昔長子者,彌勒是也;昔次子者,文殊是也;昔彼虎者,今姨母是也;七虎子者,大目乾連、舍利弗、五比丘是也。」

爾時世尊說是往昔因緣之時,無量阿僧祇人天大眾,皆悉悲喜,同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先所涌出七寶妙塔,佛攝神力忽然不現。

綠度母功德

綠度母功德

至尊聖綠救度母 遍往十方三世中

盡諸有情所希願 隨機應化而示現

無休常以智慧眼 慈照有海沉淪眾

令我等速圓二資 淨二障證佛菩薩

以諸佛之大悲心,顯現為輪迴之五蘊身,化現為菩薩之泉「至尊聖綠救度母」。度母,是至尊聖綠救度母之簡稱。意為以慈母變的大悲心,平等無法分別的對一切有情眾生,施以調幅與救度,使群迷眾生,得以滅除三災八難、摧壞十六怖畏、解脫輪迴,並能成就菩薩佛果。

《度母本源記》云 : 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在無量劫以前,即已普救了無數的眾生。然而見到輪迴六道之眾生,罪業障重受苦者,依然迷而不悟、度不勝度。因此生起了無量大悲憫心,雙眼流出了眼淚,右淚化現為綠度母、左淚化現為白度母,乃更化現眷屬二十一度母,以不可思議無數妙相,平等具足無邊智,慈目放射悲光,普照三界有情,成辦一切利樂眾生之事業。

綠度母,作為三界有情之依怙,實乃三世諸佛之表徵,是一切諸佛之母,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也是諸佛成辦事業的化現。為總攝二十一度母功德之主,其功德不可思議。以女身度化一切眾生,非常慈悲而且加持迅速,全身猶如翡翠,深綠色,是藏密中最易相應的本尊,也是滿一切願、除一切障、遠離怖畏,最殊勝的本尊。

度母慈心極重,謹向之祈請,即刻迅速獲得感應。在印度和藏地,處處流傳著聖救度母神速救度眾生,消除三災八難、十六怖畏等諸逆緣,以及增長福慧、權威、財富、壽命、得男、得女等一切順緣加持,很多的感應事蹟,不勝枚舉。諸具善緣信士,若欲自利利他、勤修持誦,必能今生逢凶化吉、遇事呈吉,來世往生清淨極樂剎土。

當今處末法時代,由於眾生共業所感,地震、水、火、風等天災,戰亂、瘟疫、疾病等人禍,巨變猛厲頻臨不絕,令人無限惶恐憂心。為使信眾能領受和了解感應神速的綠度母大悲力,得到勝妙法雨甘露的加持而離苦得樂,本會導師【敦珠新寶藏】華人地區之為一傳承人 楚英窩錫(漢譯法界光)金剛上師,特別於5月28日(週六)在澳門金剛乘學會,舉行公開結緣灌頂法會,竭誠歡迎十方信眾,踴躍參加,同霑法益。

大白傘蓋佛母因緣與功德略述

大白傘蓋佛母因緣與功德略述

文。黃耀德

嗡 蓮花月輪寶座上 身色潔白跏趺坐 左手當胸白傘蓋
右持法輪我讃禮 珠鬘瓔珞莊嚴飾 身形窈窕喜悅母
一切正覺所攝受 慈悲佛母我讃禮 無量所伏有情處
隨類化現種種身 無畏勝施極圓滿 悲憫大願我讃禮

大白傘蓋佛母,亦名「金剛頂髻大迴遮母」,藏音「帕瑪杜噶」,梵音「摩訶薩怛多般怛囉」。相傳六道之阿修羅雖有福報但瞋恚心重,其與天界相隔處,有一如意樹,樹根長於阿修羅界,枝幹延至天界,天人若有所求,向此如意樹祈禱,皆可滿願,阿修羅因此心生瞋恨,遂聚眾攻打天界、逼帝釋宮,帝釋無奈,求助釋迦佛,佛陀悲憫,頂現法身無敵金剛佛母,手持大白傘蓋,巨大無比,宣說大白傘蓋陀羅尼,阿修羅眾驚怖逃遁,爭戰乃止。

大白傘蓋佛母與漢地因緣深厚,初由唐朝般刺密帝尊者傳來譯出《大佛頂首楞嚴經》,經中述及阿難尊者為娑毗迦羅先梵天咒所攝,後釋迦佛宣說神咒破彼邪術,此咒即漢地寺院每日晨課持誦之《楞嚴神咒》,其重要性可見一般。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七記載,十方如來咸以此咒得成無上正覺,降伏諸魔,制諸外道,轉大法輪,拔濟群苦。於來世保護行者入三摩地,身心泰然安穩,無諸魔鬼神及舊業陳債相惱害。

唐朝不空三藏譯的《大佛頂大陀羅尼》;元朝沙囉巴所譯的《佛頂大白傘蓋陀羅尼經》;元朝真智等譯的《大白傘蓋總持陀羅尼經》,都可謂此經咒的異譯。因《首楞嚴經》以咒語形式譯出,而於《佛頂大白傘蓋陀羅尼經》及《大白傘蓋總持陀羅尼經》中,除陀羅尼外,經中尚有許多皈命與祈願的譯文,兩者只是譯音或譯義不同而已。如「南無阿彌陀佛」與「納莫阿彌打布達雅」並無二至。

修習大白傘蓋佛母法,除可護國息災、退卻強敵外,還可迴遮一切符咒、惡夢、毒藥、器械、水火、軍兵、王難、盜難、饑饉、冤讎、疾疫、雷電、地震、天龍、鬼魔、星宿、非時橫夭等難,令諸有情解脫一切繫縛:消除不持齋、不淨戒等罪;並能圓滿生男生女之願,及令福德壽命力圓滿,命終之後隨得往生極樂國土,俱如經說。

另據經中所載:「將一切如來頂髻中出白傘蓋餘無能敵大迴遮母寫在樹皮、白氈、樺皮,戴身上或項頸上,則能直至終身,以毒不能害,以器械不能害;以火不能焚,以水不能漂;以寶毒不能中,以和毒不能害;以咒毒不能壞,非時夭壽不能侵;一切冤魔及所有惡友等,凡一切處為悅愛所愛敬也。」

西藏佛教中,常有修此法門禳除災難。如著名的熱羅大譯師,年輕時曾赴尼泊爾向當時著名的巴若大師求法,有一天到猴廟佛塔處繞拜朝聖,遇一裸形外道,此外道有大法力,曾加害許多佛教徒,欲攝譯師為弟子,譯師不肯而與之辯論,外道詞窮理屈,惱羞成怒,欲加害譯師。數日後,譯師心慌意亂,出現許多凶兆。遂求助於巴若上師,師遂傳予大白傘蓋佛母法,得以禳除迴遮倖免於難。

諾那呼圖克圖曾開示云:「此咒乃密宗最祕密大法,其功德能鎮護國家,退卻強敵,息災解難,為衛國之至寶。」又說:「此咒具大威力,能使怨敵自行退避,天魔外道悉皆降伏,並摧毀一切巫蠱詛咒禁語,……。」等殊勝功德,與靈應事蹟,為眾所樂道。

劉公福德法幢金剛上師曾於港、台傳授大白傘蓋佛母灌頂,受法弟子感應屢著,受惠匪淺恩深難量,詳見葉娟美師兄所寫大白傘蓋佛母灌頂記(金剛乘季刊第3期第8頁)。

曾有某師兄於皈依 上師之前,學習外道法門多年,後皈依 劉公上師學習佛法,懺悔前愆,積集資糧,願得究竟解脫;原外道師徒卻起瞋心,欲障學佛之路,而常擾亂,但此師兄學法心意甚堅,義無反顧。得值 上師傳授大白傘蓋佛母法,並得傳授堅甲咒與手印,聽聞 上師開示此法功德殊勝,能護國息災,迴遮咒詛,心中雀躍,常修此法,遂得 上師、本尊、護法慈悲護持,免於干擾,而至今猶能堅定學佛修行。

據史載,元世祖忽必烈曾於御座旁供奉著「大白傘蓋佛母」,刻求庇護。數年前(2001年),北京附近之清朝皇陵「乾隆地宮」,發現裡面充滿了梵文與藏文精刻之「大白傘蓋佛母咒」,以求護衛。福德大如帝王,猶祈求佛母庇祐,我輩行人福薄慧淺,怎不更加珍惜?

現今世界由於眾生業力感召,大災難頻傳,地震、海嘯、洪水、火山爆發屢有聽聞,誠如經言,「國土危脆,人命無常」。吾人何其有幸,得遇清淨 敦珠新寶藏傳承──楚英窩錫(法界光)金剛上師,獨運悲心允傳大白傘蓋佛母秘密法教,俾利學人懺除業障,迴遮災難,諸事所求如意,終得大悉地,脫輪迴苦。懇祈一切善信大德踴躍參與,結殊勝法緣,同發善願,轉三界火宅為人間淨土,共證菩提。

    延伸閱讀:

  • 1. 楞嚴經:全稱《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於灌頂部錄出別行》、《首楞嚴經》、《大佛頂經》、《大佛頂首楞嚴經》、《楞嚴經》。
  • 2. 般喇密諦尊者:東晉時代,智顗大師曾聽聞天竺有「楞嚴大法」,遂築拜經台虔誠頂禮西方,終其一生,《楞嚴經》並未能傳入中土。因《楞嚴經》被視為無上妙法,天竺禁止此經流傳國外,並設關卡嚴加查緝。唐朝一高僧名般喇密諦尊者,發心將此大法傳入中土,為了規避邊關守兵搜身查緝,遂忍痛將臂膀剖開,將梵文《楞嚴經》之絲絹塞入臂膀內,再加以縫合,因此順利通過關卡檢查,經海路將《楞嚴經》傳入中土。擷錄自莫正熹老居士所著《見性成佛》。
  • 3. 唐朝不空三藏譯的《大佛頂大陀羅尼》即《大佛頂如來放光悉怛多鉢怛囉陀羅尼》:見大乘印經會出版之《珍藏古梵文咒本》。
  • 4. 元朝沙囉巴依藏文翻譯的《佛頂大白傘蓋陀羅尼經》
  • 5. 元朝 天竺 俊辯大師及譯主僧真智等譯的《大白傘蓋總持陀羅尼經》
  • 6. 熱羅大師傳:熱.益西森格著
  • 7. 金剛上師諾那呼圖克圖開示法語

信念與皈依

佛教修學體系的建設與反思
(Reviewing the Teaching Systems of Buddhism)

前言

佛法起源於印度,傳播到亞洲以至整個世界發揚光大。于東亞地區而言,佛法約分為漢傳、南傳、藏傳三支,南傳以弘揚原始乘為主,漢傳大乘共有八宗(律宗、三論宗、淨土宗、禪宗、天臺宗、華嚴宗、法相宗、密宗。),而藏傳則以金剛乘統攝大乘及密乘,揉合了印度晚期大乘佛法、密乘教法與漢地佛法(如禪宗)之精要,集各家之大成,開示即身成佛之道路。

佛法流傳至今面對應該如何現代化以應眾生之機,更要面對如何方能調伏、教化現代人而不被世俗化的問題,這是各宗各派都不能迴避的事實。要解決這二而一的問題,我們應該先反思和理順佛法本身的宗旨,緣起和演變。從中看清楚現代佛教修學的體系應該如何建設。

信念與皈依

佛陀橫空出世,於一生中,超凡入聖,示現於此五濁惡世乃能成佛,歸根究底是要眾生明白生、老、病、死,見思煩惱是苦;輪迴于六道中,其實更苦。應該修行,以求解脫,最終好像他一樣成佛。對安于逸樂此生的眾生,說以生死無常而驚醒之。有生必有死,死是一定的,而死時不定,死後不能帶走一針一線,只有業力隨身。每日醒來,當應感恩,因為並未一睡不起。死後由於過往生中所作業力所驅使於六道中流轉生死,有如火宅中人!

這是生命的實相,明白了這一事實,更要知道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應該對佛陀和他教授的解脫法門生起信心,精進修行。論中之王——龍樹菩薩之《大智度論》云:「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三寶的角色是教導、警覺,開悟還得從自心,而信心的出現,是對生死的恐懼、困惑驅使我們改變,例如李連杰先生在面對海嘯後的大轉變,全身投入佛事、慈善事業。眾生要找尋依怙者,如子覓母,不論原始乘、大乘和金剛乘都以佛陀、 他的教法及其僧伽聖眾為皈依的對象,金剛乘以重視修持故以尋找心靈的導師為一切的開始,故作四皈依、皈依上師、佛、法、僧。以上師身為僧寶、上師語為法寶、上師意為佛寶。其中更有不同層次的、對自性的皈依。密宗皈依之對象——三寶:佛、法、僧,三根本:上師、本尊、空行,三身:法、報、化——非為九種不同之實體,乃為勝義皈依之九種互相依存相連而不可分離之相面。

法身是眾生之勝義自性,自性空然具足一切功德,遍滿而非一般所能覺知。法身為一切之本——法身母也,猶如水晶般乃展現一切法之根本。

報身是法身之清淨、自生、不斷顯現。金剛乘行人觀其本尊為報身相,然直至修持極深且極清淨時,報身方于其心中自然顯現。報身比擬為水晶內發放虹光之潛能,為能作如是展現之能量。

化身乃覺者為利益有情從無礙大悲中生起之應化身。以凡夫無法感知法身與報身,化身相較粗顯,故能為眾生之五官及意識所感知。其顯現猶如經水晶發放而出之虹光。

啟發現代人作出此等思維,厭惡俗世煩惱,欣悅佛陀清淨圓滿的三身成就、法界,從而皈依佛教,生起學佛之心,是最基本的傳教工作。

發心

元始乘行人,為求從輪迴生死中解脫,發出離三界之心,這亦是三乘共有的心態。不過此 心以自利為主,而佛陀在成道時觀見六道有情過往生皆為父母,故此教人發大悲心,希望眾 生亦能得到解脫,如是,便稱為大乘,菩薩乘。此乘行人於世間眾生發慈悲喜捨四無量心, 自利利他,除了一生一世的分段生死,需要出離解脫,佛陀教法的深義,更開顯了變易生死 ,也就是心念的起伏,使我們意亂情迷,於每一念中經歷六道生死。要從變易生死中解脫, 便要證悟清淨圓滿的覺性,如佛所覺,因此而發的心願便是要成就清淨圓滿大悲大智的無上 正等正覺,成就佛陀的果位,這菩提願心是大乘行人、金剛乘行人所必須具有的自利利他之 心。現代人的智慧高,有環保意識,危機感強,理解力亦強,對各乘的發心不難理解,只是 長遠心難得,容易退轉。故這些應該用戒律和誓句來管束。在教授中隨宜傳五戒十善便十分 重要了!三年、五年才傳一次菩薩戒,亦實在不足。

以戒為師

不同層次的發心,要依不同程度的戒律和誓句來規範,令這發心不會偏差或者入於錯道。 元始乘以出離心為主,所依是別解脫戒:在家居士眾要守「五戒」,出家眾則有沙彌「十戒 」,正學女「六法」,比丘「二百五十條」,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條」,重在身口二門。大 乘與密乘發菩提心,四無量心,持菩薩戒,守四宏誓願。大乘戒律,以心為主,十重四十八 輕,無論在家出家,發大乘長遠心者皆當受持。身口二門為利他故,可以方便開許,心則不 能有絲毫損他之念。別解脫戒之受持,盡形壽;菩薩戒是直至成佛,盡未來世,當所受持, 不以一生一世為限。

密教所傳或由文佛或依金剛手秘密主,戒律以「十善」為基,菩薩戒為本,每一密乘次第 有相應之戒和誓句:瓶灌依「十四根本墮」,密灌守「八支粗罪」、「五方佛三昧耶戒」、 更上則是與根本上師之身語意相關之「根本與支分誓句」,最終以大圓滿戒:「須臾不離菩 提心」為標的。

修行次第

有了戒律誓句作為防止錯誤的規範,行者便要用種種方法來達成成佛的目標。元始乘以出離三界為發心,所修是「四諦」、「十二因緣」、「三十七助道品」與一切與之相應的定慧方便。經論有阿含四部、俱舍論、成實論、大毗婆娑論等教法。所能達成的境界是:斷見惑、入聖位、分斷九品思惑(斷煩惱障)破我執、證四果或辟支佛果。由於發心以自了為主,未有顧及他人的解脫,所取證的是偏空涅槃,非究竟解脫,未能成佛。但是合適一些思想上要自己先解脫和對世俗事物十分厭倦的人士。

大乘行人發菩薩心,所習是三學(戒、定、慧),所聞有方廣、般若、法華、涅槃、華嚴等大乘經典以及一切大乘釋論,對法,元始乘甚至外道、世間典籍皆應聞思,通學五明。大菩薩是眾生領袖,故此要於世間知識通達,博學多聞,才可以利濟群生,為大眾所仰慕。於修行中,內修以六度、三十七助道品為本,外修以方便、願、力、智、四攝,依正見而言。所證是人無我、法無我、細分十地,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如金剛經所云:「度脫無量眾生而實無眾生可滅度者」,以三大阿僧祇劫為期,最終成佛,發心無量,證果亦無量。大乘義理深合中國人民民胞物與之精神,發展最高是禪的境界;但是後期發展,心口不一,不能如實修行,亦不能如實證果。故此,在大乘教學中不可忽略自身的修證,教授大乘者應該以身教而言教。

密乘亦以大乘發心為本,帶是方法是思路上不同。修習密乘的是大心菩薩,悲憫眾生苦惱,頃刻難安,同體大悲,反復思維,可有神通大車速運一切眾生同趣覺城。如是希求純為利他,不在自己,故此諸佛現身為說即身成佛之理,使能速疾取證佛果,利濟群生。

密乘以無上瑜珈密為最高,能即乘就:「轉心四思維」,淨業(暇滿難得、觀無常、怖輪迴苦及隻黑白業)此又名「外共前行」。接著修「內不共前行」之「圓滿二聚」,及皈依、發心、百字明懺罪及獻曼達以積集福德智慧資糧。正行則依皈依、灌頂、傳咒、儀軌、導引、口訣之階次。其中灌頂分寶瓶灌頂、秘密灌頂、智慧灌頂、名詞灌頂四種。

第一級寶瓶灌頂依唯心見,修生起次第,成化身佛。第二級秘密灌頂依中道見,修圓滿次第,成報身佛。第三級智慧灌頂依密咒見,修大手印、大圓滿,成法界體性身佛。於悲智而外,更言力用,化度無量之眾生。

總結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

由於眾生根器不同,與其各各對機的教法乃有多門,不論何乘,其知見總如上說,正知正見,離此即非佛道。佛教面對的危機是在現代化中迷失來的使命流於世俗化,當如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教化俗世眾生,還從其心意而起用!三乘體系不可互相對立;利用學校和傳播事業來傳播佛教的知見理論。建設宗教修行聚會之處所,支援在家、出家的修行人,成就大菩薩來領導民眾信佛皈依,發心學佛,修行乘就。

修行人本身,要以身作則,本正則源清,發出離心、菩薩心,行善薩行,攝受正法,正法方可流傳於世。

高雄金剛乘學會之未來展望

高雄金剛乘學會之未來展望

任重而道遠

民國99年(2010)2月12日,會長王俊雄師兄因個人生涯規劃,乃於布薩法會一致議決通過推舉選許德發師兄接任第二任會長,呈報導師 楚英窩錫(法界光)金剛上師鑒核。民國99年4月24日 上師於密宗山大圓滿廟會議佈達由於接任高雄會長。

2010年1月「財團法人密宗山大圓滿廟」成立,高雄金剛乘學會無異議通過產權捐贈予財團法人密宗山大圓滿廟,以作為現任導師 楚英窩錫金剛上師弘法利生,饒益有情及灌頂法會、講經說法等弘法之用,並提供高雄學會定期舉行蓮師會供、觀音法會、放生法會、空行會供、空行心要、拋斡、布薩、除障等同修法會,與研經班、藏文班等研習活動之使用。

2010年6月,由愚發起整修佛堂與會館,學會師兄出錢出力出心,同心協力,眾志成城,並於今年2年5日(農曆大年初三)落成啟用,煥然一新,美輪美奐。逐恭請 上師親臨主持蓮師祈福大會供法會暨春茗祝壽午宴,各會師兄百餘人,齊聚一堂,同修祈福,凡百吉祥,法喜充滿。

自愚接任高雄會長視事以來,倍感責任重大,任重道遠,即以如履薄冰,戰戰兢兢之心,本著開誠布公,承先啟後,團結和諧,以期更上層樓,發揚光大。高雄市乃是台灣面積最大之縣市,人口有277萬人之多,係為台灣工商重鎮、海洋首都、國際大都會,加之屏東、台東計有人口約400萬之眾,策勵將來,不時鞭策自己,期盼高雄學會將以嶄新的面貌,積極開拓與發展南台灣法源,助師攝受有心向佛之弟子,饒益有情,利益眾生,助師弘揚「敦珠新寶藏」,企盼展望蔚為藏傳佛教最具典範與最優質之團隊,弘揚全世界。

未來的展望

(一) 佛堂會館整修莊嚴,新穎舒適:隨時恭迎 上師常駐高雄弘法利生,嘉惠弟子,並提供同學共修參研。未來將擬整修關房,免費提供本會師兄閉關精進修行。更期待將來添購空間已增設「敦珠新寶藏圖書資料中心」。

(二) 唯才適用,適才適所建構全方位組織團隊:重視專業人才,網羅並整合協助會務發展,任用青壯資深師兄、年輕世代師兄,培育助師弘法利生事業之人才。

(三) 開拓法源饒益有情:舉辦都會大型法會,饒益有情眾。舉凡舉辦靜坐班、大型講座、請求開示傳授法要、大型公開場所舉辦結緣灌頂法會、講座。預定於鐵兔年2011年7月10日假高雄市教育生活中心大禮堂公開場所舉辦 上師陞座以來第一場大白傘蓋佛母公開結緣灌頂的大型法會。企盼鐵兔年係嶄新的開始,鴻兔大展開拓法源,以期劃下日新又新的新里程碑。

(四) 宣揚甯瑪巴敦珠新寶藏,助師弘法利生事業:蓮師就曾授記:當鐵鳥升空,鐵馬走路的時候,金剛密法的光芒將傳遍世界。以「漢地演教者」楚英窩錫金剛上師為根本上師。以大圓滿廟為根本到場,弟子皆慕與之相應,夙夜匪懈,戮力以從,將「敦珠新寶藏」無上密法弘揚於漢地與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