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概述(下)

唯識概述(下)

陳國政

伍、前五識

眼耳鼻舌身五識,各以眼耳鼻舌身五根為所依,以色聲香味觸五境為所緣。 五根是四大種(地水火風)所造,為五識之俱有依,為勝義根(又名淨色根),與 今之視覺神經等感覺神經相似,無見有對(非肉眼所能見,有障礙);另有扶 塵根(感覺器官)扶助內之勝義根,令住不壞,是為根依處,如眼珠之於眼根, 耳膜之於耳根,鼻腔之於鼻根,舌膜之於舌根,肌膚之於身根,此五扶塵根,為 眼等識所取,其體是塵,非實是根。前五識之共同特性為:(一)、同依色根。 (二)、同緣性境,不緣帶質,獨影境。(三)、同緣現在境,不能緣過去,未來 境。(四)、皆只有現量。(五)、只有自性分別,不能隨念、計度分別,并皆 有間斷。故前五識所緣的是確實的當下經驗,沒有思維、判斷、是非等觀念。

前五識與五遍行、五別境、十一善、八大隨煩惱、二中隨煩惱及貪瞋癡共三 十四心所相應。五遍行,諸識必俱;五別境隨第六識希望等境亦得現起;前五識 通三性,作善業故有十一善心所,作不善故,有八大隨及二中隨煩惱遍染心,由 於前五識只有任運緣境的自性分別,缺計度分別及實執,故無行相猛利的忿等十 小隨煩惱及慢、疑、惡見三煩惱;於境染著,有貪;起憎故有瞋;癡為染本,故 與俱之。此五識與三受相應,故諸世間一切苦樂逼切根身,五識同受也。

前五識遍通善、惡、無記三性,於境界與貪等相應則性不善,與信等相應即 是善,餘是無記。前五識由自性分別任運而起,不似第六識可由分別作意現起, 其善惡無記性,均以第六識為分別依導引而起,亦即第六識善,則前五識善,第 六識惡,則前六識亦惡。至於前五識的生起,就必須隨內外等緣了,內緣是指具 足於第八識中的五識之自種子,外緣就是空、明、根、境、作意、第六識(分別 依)、第七識(染淨依)、第八識(根本依)。空就是空間,明就是光明,根就 是所依的色根,作意就是五遍行之作意心所。在前五識,眼識需要九緣,耳識需 要八緣(除明),眼耳二識之根境須有距離方能發生作用.所謂「離中知」也。 鼻舌身三識需要七緣(除明、空),根境須合和,方能發生作用,所謂「合中知 」也。然唯識既不許根即識,亦不許識親緣外境,如眼識見相,但以根為增上緣, 以外色為疏所緣緣,藉彼二緣所起之色,為自識所變之相分,乃親所緣緣,由此 說境不離心,萬法唯識。

前五識之所行界地,眼耳身三識可現起於色界離生喜樂地(初禪),以二禪 以上無尋伺故,不取外境。鼻舌二識,只現起於五趣雜居地(欲界),以欲界方 有段食故。

前五識於成佛時,同轉依為成所作智,以能成就佛所應作,化身無量,度脫 眾生,息滅苦輪。此智唯後得智攝,以五識依色根起,取境相為用,雖現量得, 但只能觀察諸法事相,不能觀察諸法真理,因位如此,果位猶爾。雖能變帶空性 相之而起觀察,然此後得智,仍不能詮證真理。

 

陸、後記

佛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故妄想執著是 眾生輪迴受苦,無法解脫之根源,而第六識擅於分別,為妄想之根;第七識我執 堅固,為執著之源。欲斷生死,須斷妄想執著。若能如是知唯識教之義,善集福 德智慧資糧,便能無倒悟入我法二空,斷煩惱,證菩提。

    參考資料

  • 一、瑜伽師地論     
  • 二、解深密經
  • 三、八識規矩頌釋論(王恩洋)
  • 四、成唯識論文釋并記(吳樹虛)
  • 五、唯識三十頌詮句(韓清淨)
  • 六、唯識要義(楊白衣)
  • 七、八識規矩頌講記(演培法師)
  • 八、佛學今詮(張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