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見與沉思

管見與沉思

蕭慶秋

法不孤起,必待緣生。本會由 福德法幢 上師所創設, 師父一生令譽,無私無我, 春風化雨,使法雨普霑,濡沐群生。遵照  法王敦珠甯波車指示,將甯瑪教法,完全因 材施教, 法王曾與 師父提及,正法之毀 滅,必從最高法門先消失。故殷囑再三,有 待 師父勇猛弘施,不讓無上密之教法凋 零。

憶 師父當年來臺,披星戴月,難行能 行,沐雨櫛風,難忍能忍,從無到有,風塵 僕僕,均憑其大無畏精神,耆齡之年,猶學 藏文,成立四會所,闢建閉關中心、菩提 塔、大圓滿廟,還預備設立譯經院、密宗修 院,以圖恢宏教義,匡正人心,挽回世道。 高舉「弘揚甯瑪」之大纛,殆漢地亙古所稀 有。其高瞻遠矚,魄力雄厚,誠非常人所能 及,亦為歷代傳承上師所讚嘆!於茲卅多年 來,滄桑世變,回念前塵,吾輩同壇,當有 所省思與共勉!

邇來提倡「心靈改革」,其實心靈不能 「改革」或「改造」,只有心靈的啟迪,宗 教的洗禮,善念的薰習,方可敦人倫、成孝 敬、經夫婦、移風俗、別淑慝、明勸懲,提 昇精神生活領域,淨化心靈,從而自日常煩 惱痛苦中解脫出來,故宗教之影響人心者既 深且遠。修行人以度眾生為己任(六道眾生 皆為我父母)。在英國文學裡,最美的情感 與哲理不在莎翁、米爾頓、拜倫或雪萊,而 是在John Donne的沉思”Meditation”裡:『沒 有人是孤島,全然獨立,每個人都是陸地的 一部份……任何人的死亡都將使我們削減, 因為我捲身在人類中……因此莫問喪鐘在為 誰敲,它正在為您敲……』。依此而言,情 器世間的消長與吾人息息相關,環環相扣, 成為不可分割的一部份,所謂牽一髮以動全 身,認清此中實相,了悟苦集滅道真諦,體 驗無常、苦、無我三者,為同時生起,同時 消失的真理,再向內觀察看到自己身心五蘊 四大組合的肉體,只不過是能源和極微振動 剎那剎那的生滅而已。

吾人觀眾生應如幻師見幻,觀如來三際體 空,二見於是雙消,情量為之俱泯,佛眾生 與我三無差別,平等平等,亦不作平等想, 只因眾生不知念空,於念成事似有差別,若 如實了知念空,則於苦樂境,不生執受。為 什麼呢?以境從「念」生,心空則境何有? 既無有境,縛相自除,能所俱空,就不產生 取著,既不取著,生死自無。如圓覺經云: 『知是空花,既無流轉,亦無身心受彼生 死』。職是『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 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這是說物來 順照,並不將心要應,事之未至,亦不以心 先迎,即物一至,美醜分明,而不留藏美醜 之跡,了無分別之心!如此虛心應世,故能 勝物,而物卒莫能傷之者,虛之至也。以前 師父嘗言:『境來心應,境去心無』,這就 是大圓鏡智之教授;赤裸裸,坦蕩蕩,但要 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周圍繞,那時節『鐵 牛不怕獅子吼,恰似木人觀花朵』,萬花叢 裡過,花瓣不沾身,應物忘懷,可使我們一 生受用不盡,願與同學師兄們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