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法修學次第之要
藏傳佛法修學次第之要
楊東賢/文
信為道源功德母,修學藏傳佛教體系教法,首重「深信因果」,繼而「離苦得樂」,以達究竟之「轉迷成悟」。實踐次第遂有「加行」、「正行」等次第。「加行」分「共加行」與「不共加行」二階段、「正行」有「灌頂」、「傳咒」、「儀軌」、「導引」、「口訣」五階段。
共加行─四思維
深入四種思維─從了解人身難得,特別必須積集累世福德之力,才能得到具足暇滿。也經由無常思維,知道死決定至,凡夫無人可免。無常一到,隨業轉生,無一恆住安穩,輪迴不已。縱使上昇善趣天人之處或下墮三惡趣處,終無法脫離六道輪迴之苦。進而深刻了知一切所作之黑業或白業,直接影響後世果報,不論是引領轉生輪迴各處,或是了生脫死,全視所作之業。
不共加行─圓滿福德智慧二資糧
經過深入思維後,遂能決定與選擇,得一究竟依怙,依此循循善誘,直至證得菩提。此不共加行須皈依上師與佛法僧三寶,發起願菩提心與行菩提心,同時猛厲懺除往昔所作一切罪障,與積聚福德智慧等資糧。無上密法更重視根本上師之教導,視師如佛,以上師相應法為根本修持之依怙。
正行─灌頂、傳咒、儀軌、導引、口訣等五階段次第
福德法幢 劉上師於季刊中〈無上密乘求法之次第〉一文提及:「凡所修習,必須遵照次第,按部就班。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皆應如是,不能作三步跳,越級而行。⋯⋯」
《大幻化網導引法》中特別分辨明晰為:「能成熟之灌頂、能解脫之導引。」在在說明,正行之初為灌頂,主要意義為除障、加持與歸屬。除障乃將凡夫身語意之有漏惡業,加以淨化,才能修成本尊。密宗灌頂更有依份攤派,得以修持本尊瑜伽與加持。最後歸屬,將身語意與脈氣點等相應成就灌頂本尊之一切功德。意義可謂殊勝,並非一時所見之表象而已,灌頂之內在實質意義,就是染污凡夫與清淨聖者之分野,若要「轉迷成悟」,立志成佛,就必須經過成熟的第一個階段──灌頂,這個意義遠遠超過表象之形式,所以密乘行人,欲修即身成佛之法,非經灌頂不可,故此為正行之首要。至於灌頂意義之深入解釋,詳見本刊之〈灌頂略述〉。
其後之正行為具德上師傳授本尊咒,令弟子持誦,淨化凡夫之身語意,若能持誦圓滿本尊咒,清淨語業後,方能請求上師傳授本尊修持儀軌,令弟子修成本尊,行住坐臥配合本尊瑜伽。
當修持儀軌嫻熟之後,上師視機教授導引法,此導引之主要意義為解脫。當弟子經過種、熟、脫等階段,積極修持才能放下煩惱執著,趣向無上解脫道。
各各階段中,最為重要的就是配合修持上師相應法與上師相應,弟子對上師具足無二信心,上師也了知弟子根器成熟後,才會考慮傳授口訣,直接帶領弟子趨入究竟成就。誠如《諸家大手印比較研究》等書之開示─若弟子具足對上師之信心,上師就能於剎那間加持弟子立即證得大手印與大圓滿之成就。吾等弟子於此五濁末法,一切之加持與成就必須依怙根本上師。成就多少乃視吾等弟子之信心,故知上師相應為究竟修持之最極方便,敬此與具信行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