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佛教的鏡喻與見修行證

考察佛教的鏡喻與見修行證

甘耀權/文

前言

對佛經中用鏡和鏡像作喻的考察,緣於去年 上師的文殊灌頂法會中,送給同學們的一面鏡子。在香港的講座中便有同學問這是甚麼意思?在文殊灌頂後送一面鏡子是金剛乘學會的傳統。但是傳統背後的含意便是另外的一件事。由於這一問,引發了對佛經中用鏡作喻的考察。網上亦有不少的文章討論,但是所追尋的方向與密宗的見地與修行不同。故此在把收集的資料列示為文。

佛經中以比喻來開示佛理者甚多。佛陀的解釋是因為他說的法是甚深廣大、對當時的聞法者而言是「不可思議」。故此要用種種比喻來作解釋。對於比喻的使用,在此不得不作一警告,比喻是借用某一大家知道的事情作出模擬來解說一新的意念。請不要用比喻中不相關的情節來說事。否則的話,百喻經(35)寶篋鏡喻中的佛陀便有教人「拾遺不報」的問題了!

本來是佛,常樂我淨

當一個人照鏡時便會看到人在鏡中的影像。這裡出現了一個問題,就是這個人看見鏡中有一個人便以為實有其人,不知其虛妄的本質。這個情況便是百喻經(35)的寶篋鏡喻所講的故事:

「昔有一人,貧窮困乏,多負人債,無以可償,即便逃避。至空曠處,值得一篋,滿中珍寶。有一明鏡,著珍寶上,以蓋覆之。貧人見已,心大歡喜,即便發之,見鏡中人,便生驚怖,叉手語言:「我謂空篋,都無所有,不知有君在此篋中,莫見瞋也。」

世人有諸苦,便入佛法中,修行諸善法、諸功德,便如篋中之寶。 但又為見鏡中之我,被鏡中之我所惑,以鏡中之我為真我,於是失諸善法、諸功德。

這樣一個誤解使人為妄相所困惑,不知在佛法中修行諸善法、諸功德,不知「常、樂、我、淨」之妙義。無上密乘的本尊修法便是要自己承認本尊與我無異、無分別。所以修本尊之功德亦是我的功德,如貧人得寶篋,可以脫貧,可以還債(依金剛薩埵除障法而除障、於布薩中發露懺悔而還淨),證妙有之化身。

心性休息,無修之修

佛經中利用鏡像與人互動所引發的深層次心理探索,有《楞嚴經》卷四所說演若達多見鏡像而迷心之喻:「室羅城中,演若達多,忽於晨朝,以鏡照面,愛鏡中頭,眉目可見,瞋責己頭,不見面目。以為魑魅,無狀狂走。」襌宗公案中便有「迷頭認影」這一條目。

佛陀為富樓那解釋迷妄之來,豈有因緣。便用演若達多早上起來,以照鏡中之所現妄相為可愛,對真我,反而由於不能自見而視為鬼怪,狂性大發,四處遊走。結論是「富樓那!妄性如是,因何為在?汝但不隨,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勝淨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何藉劬勞,肯綮修證。」

在大圓滿教法中便有心性休息的教授。針對眾生心理上的迷亂,而達至「歇即菩提」的境界。密乘大手印、大圓滿教法講「無修之修」,修行者必先要證悟「勝淨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何藉劬勞,肯綮修證。」之見地。教法中講的「無分別」,便是「汝但不隨,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故此 敦珠法王在最後祈禱文中便祈請加持:「能見無二智慧,自己認知智慧,自初安處要地,無勤而得大效。」

圓滿次第,身同虛空

《楞嚴經》卷五二十五圓通章中虛空藏菩薩談到他的修證方法:「又于自心現大圓鏡,內放十種微妙寶光,流灌十方。 盡虛空際,諸幢王剎,來入鏡內,涉入我身,身同虛空,不相妨礙。⋯」

經文指出自心能現大圓鏡相,能放十種光入於十方世界,而十方世界亦可影像入於心鏡,身由心現,身心互涉,由是證得境亦由心現,宇宙與身體同為虛空、是不相妨礙的。 

《維摩詰所說經》卷上《弟子品》說:「諸法皆妄見,如夢如焰,如水中月,如鏡中像,以妄想生。 」

這樣借妄修真的修法所觀照的壇城、世界不在外而是自成於身內。萬法由心變現,大圓鏡、寶光、世界等亦由心變現。心空,宇宙與身體亦空,如水入水。無上瑜伽密的修法中,智慧本尊、壇城融入顯現於化身三昧耶本尊之中,成就真空之報身是也。如能因此而見心之本性,消除妄執心而顯出大圓滿本來清淨見。超越凡常思維之心,而住於明體。則是大圓滿的法身成就。

大圓鏡智,本周法界

《大乘莊嚴經論》:「一切諸佛有四種智:一者鏡智,二者平等智,三者觀智,四者作事智。 彼鏡智以不動為因,恒為餘三智之所依止。 ”

可見前述鏡的種種特性,佛經用來說明如來真智:本性清淨,離諸塵染,洞徹內外,無幽不燭,洞照萬物,無不明了,應物無跡,體不動搖,無滅無生,不遷不變,是名大圓鏡智。

大圓滿教法便以「根為本心,自性與力(大悲)者三,清淨明相可以用明鏡表之。力用以水晶或晶球表之。 」

《楞伽經》:「譬如明鏡,頓現一切無相、色像,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身現流亦復如是。」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二曰:「轉異熟識得此智慧,如大圓鏡,現諸色像。如是如來鏡智之中,能現眾生諸善惡業。以是因緣名為大圓鏡智。(中略)常能執持無漏根身,一切功德為所依止。」

密教於顯教之四智,加法界體性智而為五智。配於五大五佛五方等。

一、 成所作智:由前五識(眼耳鼻舌身)所轉成,屬北方不空成就佛之果德。

二、 妙觀察智:由第六識(意)所轉成,屬西方無量壽佛之果德。

三、 平等性智:由第七識(末那)所轉成。屬南方寶生佛之果德。

四、 大圓鏡智:由第八識(阿賴耶)所轉成,屬東方不動佛之果德。

五、 法界體性智:由第九識(菴摩羅)所轉成,屬中央毘盧遮那佛之果德。

五方佛智講到八識心王與三維空間的配合,《時輪續》講外內別三個時輪。「外時間之輪」即環境的外部世界,它也可稱之為「外部日月時程」;「內時間之輪」是人的身體,也就是內閻浮提(Jambudvipa)或世界的表面。同樣地,內部的途徑、元素及風的運動也都可稱之為「內時間之輪」。「別時間之輪」是時輪金剛的灌頂、教示及成果,它處於先前的兩種時間之輪之外。上師透過灌頂,使弟子的身心識趨向成熟。瑜伽士(yogi)透過這樣的方法,達到化現為佛身( buddha body),即空性的神聖形象,這就是「別時間之輪」。「別時間之輪」在「第四灌頂」時上師象徵性的指出靈性身(GnosisBody),是至高不變的大樂和空性的全面絕佳整合。這裡的大樂(俱生的快樂經驗)和《心經》講一切法(性)空,諸法的空相是無相。如何整合?要解說這些迷樣的名相,先要了解法界。

《入法界體性經》講到法界體性是「湛然常不動,寂滅等虛空。」而其力用是菩提大悲。對此,不妨用現代科學的理解來作比喻說明一下吧!現代天文學家說我們的宇宙(一切法)好像是遍布在一個氣球的表膜上的點點。氣球在膨脹,我們所認知的宇宙便是在向外飛散。這個氣球表膜是什麼?是佛教講的法界。又用物理學作比喻,我們說有長、寬、高三維加上和時間成為四度空間。物理學家發現核分裂過程中突然消失的微粒。推論出第五次元空間的存在。這個空間是既在目前亦遠不可測。理論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稱這個第五度空間為膜(BRANE)世界。說我們要改變關於宇宙和實在本身的觀點。 新的觀念是說,我們可能生活在一個更大空間的膜或者面上。在科學推理上來說:

  • 五維時空中可以不打碎雞蛋而取出蛋黃來,就像在我們的四維時空中可以輕易地對二維空間(面)中的事物進行操作一樣。

  • 涵蓋人類三次元世界的五次元空間應該存在另外一些三次元世界,只是我們不知道如何能穿梭於不同世界。

這和我們說的神通力用,六度世界有點相通!但是不能夠用二元對立,心物兩分的觀點看這件事。在這裡容讓我理解佛講的法界體性就是我們這個四維時空世界所以能存在之體。而體與心是一元之存在!古人用鏡比喻法界,鏡中影像便是宇宙萬有。鏡與鏡像是不一不二。宇宙萬有的存在是法界的展現,亦是心的變現。性質上而言是「空」,無二無別;心相是明了,凡夫是妄想;其中容讓有生命的存在,對生命體而言是大樂、是生機。於法界而言是大悲、無私,故曰周遍。

大圓滿教法中便說法界、其性空(本來如是,本體清淨)、其相無相(空相)、明了、其力用是大悲遍照(生機)。《華嚴經》講十法界,九界盡在其中矣(一真法界)!這是從整體上來說的。在人的角度而言不生不滅的是「覺性」但亦不離人性和對人類社會永續的承擔,故行菩薩行,成佛後說為「佛性」。心、佛、眾生本無分別,只因凡夫未認識真相而強作名言分別。密乘大圓滿教法中立心部、界部、心髓部。亦是依入路不同而作差別。古人沒有現代科教說的宇宙觀、便用鏡和它的映照特性來作比喻。其實亦不足以說明佛法的全體,故此金剛經中有種種比喻。要我們「應作如是觀」。

故此,我們不要被名相不同而迷失本意。楞嚴經第五卷中便提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菴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鏡智,是七種名,稱謂雖別,清淨圓滿,體性堅凝,如金剛王,常住不壞。」就是說證得自性果地中的所稱的:菩提(正覺)、涅槃(寂滅)、庵摩羅識(白淨識)、真如、佛性、空如來藏、大圓鏡智等七種名稱。 名稱雖然不同,其所表示的含義,都是稱頌自性本體功能的清淨圓滿。

轉迷成悟,轉識成智

唐三藏法師玄奘造的《八識規矩頌》中第八識頌的末一頌:「不動地前纔捨藏,金剛道後異熟空,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說什麼?

這偈頌中「大圓」便是大圓鏡智的簡稱。是說由凡夫到二乘無學位聖者,大乘十地菩薩,全是由第八識所攝。必須到十地菩薩滿心,即金剛道後解脫位起,一剎那間,永斷世間煩惱、所知二障種子,從此不具有種子變異成熟,只有純無漏之最後種子,轉第八識成大圓鏡智。前面解釋了心王八識與佛智是心的一體兩面。密乘的立斷,頓超法門便依此而說。

《四十二章經》卷一曰:「有沙門問佛,以何緣得道,奈何知宿命?佛言:道無形相,知之無益。要當守志行。 譬如磨鏡,垢去明存,即自見形。 斷欲守空,即見道真,知宿命矣。 」

這是以「磨鏡」比喻除去妄想的污垢,恢復本性的光明。故此密乘說依五道漸次修行,轉迷成悟,悟後起修,轉識成智的功夫。(五道: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證道。)與老子道德經第四十八章「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相一致。

禪宗公案,明鏡非台

講到以鏡為喻,古今知名的是禪宗神秀大師與六祖惠能的公案。當時五祖弘忍要求門下眾人:「有智慧者,自取本性般若之智,各作一偈呈吾。」神秀作偈云:「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便是說學佛修習的日常功夫就是「拂塵埃」、「拭明鏡」。神秀的回答並不對題!沒有在第一義諦、不二法門這部份著墨。如果他說「身如明鏡台,心如菩提樹」,可以便能得到傳承了。一笑!

五祖其實是著眼於根本智,正確的答案,在東漢末支婁迦讖所譯《佛說般舟三昧經‧行品第二》裡便用鏡作喻回答了:

佛告陀和:「譬如人年少端正,著好衣服,欲自見其形,若以持鏡,若麻油,若淨水、水精,于中照,自見之。云何,甯有影從外入鏡、麻油、水、水精中不也?」

颰陀和言:「不也,天中天,以鏡、麻油、水、水精淨故。

人的性相本自具足,自作自受,觀鏡便看見倒影。鏡之性為定淨故能反映人相,喻佛性本自具足無需做作,亦常清淨,常在定中,如如不動,能見者是大圓鏡智起用。故此惠能作偈云:「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便答對了。

總結

鏡如法界,鏡的影像功能和佛法講的「空」相一致。能夠容納萬物之像,鏡像與萬物又能互涉。隨緣起現,凡夫不識,以妄為真。見相生心,引發好惡,煩惱等苦。若能洞察此虛幻相便不會作出錯誤的反應。世界事情的發生是有,但隨因緣而變化,故說為空。如實觀照,依願隨緣而行菩薩行,所顯現為妙有。便是不離中道。故說佛智為大圓鏡智。

心地修行的入路可以用磨鏡為喻,而所對治者是如鏡像般方生方滅的妄想。密乘依此建立如何能轉識成智、五道漸修的法門。在頓悟上,無上瑜伽密的修行中便有生起心鏡放光照射世界,世界亦映入心鏡,身、心、十方世界為圓滿的一體這一部份的修證。亦為上根利器說大圓滿法,以頓證心性光明為宗旨,修立斷、頓超。於各個次第中成就佛之三身:「心體性空為法身,自性光明為報身,大悲周遍為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