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乘學會太平同修會成立

金剛乘學會太平同修會成立

邱寶光

稽首尊貴具恩根本上師蓮足下

師佛慈愍,久存南來遍豎法幢之願,遂於西元一九八二年十二月,暨師母、鍾師 兄南飛,於廿三日抵馬來西亞吉隆坡,當年在吉隆坡三日、關丹二日、太平二日、北 海及檳城六日,參觀多間寺宇並隨緣度眾,在太平一地,皈依受瓶灌者計廿五人。大 眾依法修持,於每月初十聚集會供,月尾舉行布薩誦戒,每月寄呈修持報告,迄一九 九三年八月,已達一百三十次。 師佛慈悲於西元一九八七年三月六日再度南來,在 太平舉行第一、二級灌頂及傳授西藏密宗毘盧遮那靜坐法一連六天, 師佛回台後, 太平眾弟子即組織籌委會,訂立章程,向政府申請註冊,一切順利。 師佛復於西元 一九八八年三月廿日南來講解第二級灌頂之修法儀軌,再傳授一級灌頂及開示妙法。 西元一九九○年六月 師佛趁往古晉傳法及吉隆坡傳授靜坐之便,第四度蒞臨太平傳 法及簡介大手印、大圓滿法。西元一九九三年太平弟子物色到目前頗僻靜之會址,蒙  師佛指示擇設壇城,遂於九月四日,假前來吉隆坡傳授靜坐法及參加千人宴之便, 駕臨主持勝住典禮,初遂 師佛在馬來西亞樹立法幢之心願,並上慰 師祖利益南洋 有情之聖心。

轉喜樂與痛苦入菩提道之開示

轉喜樂與痛苦入菩提道之開示註1

芝密天沛寧瑪註2原著
諸咕桑德仁波切譯英
陳文仁譯漢

敬禮聖觀自在,憶想其傳誦人口之功德:
人有喜樂便歡欣
若有痛苦則煩惱
大悲功德成就者-
不思己樂與己苦。

將於取喜樂與痛苦,為菩提道運作簡短之開示。此為世間最寶貴之教法,以及出 世生活有用之工具。註3

甲一 取痛苦為菩提道之方法

 乙一 藉世俗諦

由有情或非情之故,自己生起煩惱時,若自心習慣於只了別其痛苦,或者負面, 則甚至極小偶發之不順,心中亦極大不悅之痛苦,並且喜樂永不可能得見。若不了知 過失在己邊,即在自心覺受外界之方法,以及苦只責怪外界之因素,則諸如瞋恚與痛 苦,諸不善業之無盡火焰,益形熾長。此說為「一切顯有生起為敵」。

應徹底了知,末法時代,有情受苦之因,根本上由於心之觀智不足。

因此,對於各種怨敵、疾病與魔害之障礙,不為所勝,並不意味著,可驅趕其離 開,使不復來。而是意味著,其不再能顯現為菩提修道上之障礙。為達成利用痛苦為 道上助益,應起修以下兩種方法:

  丙一 捨除完全不想受苦之心理

認為痛苦全無是處,而對之覺著焦慮與不悅,此種想法非但無利,並且有害,應 一再生起此確信心。然後,以強烈之決心,一再思惟:「從此以後,不管面臨任何痛 苦,絕不焦慮。」並於此生出覺受。

   丁一 以痛苦無有是處之無利

若於痛苦能有對策,則不需不悅。若無有對策,則不悅亦無用。

   丁二 以痛苦無有是處之大害

若不覺著焦慮,則有助心力輕而易舉應付,甚至鉅大之痛苦。覺其有如棉花,輕 鬆並且無有實體。反之,焦慮令甚至微小之痛苦,變成無法忍受。

舉例而言,思念一美色女子時,即使試圖驅除欲念一樣,無濟於事。同樣的,若 全神貫注於痛苦之本身,則對之無法再忍受。因此,如「閉塞諸根門之開示」所云, 心不應緊縛痛苦之負面上;而應持心於中位,並安住於其本位。

  丙二 痛苦生起時,保持愉快心境

當痛苦生起時,藉視其為菩提道上之助益,而使成為鍛鍊喜悅之修行。為應用此 修行於生活上,當痛苦生起時,應視自心之能力,而作種種修行之訓練。否則,只了 解理論,而思惟:「如果有某種方便,痛苦即有此或彼之利益」,必不容易達到目標 。因為正如所云:「目標遠於天壤之別。」

   丁一 以痛苦為修輪迴出離心之助益

思惟:「只要無助而飄轉輪迴,則痛苦之生起,非不公平,而為處身輪迴之體性 。」為令輪迴之厭離心生起,而思惟:「若甚至無法忍受,此善趣之微小痛苦,則如 何忍受惡趣之痛苦啊?輪迴是無邊無底之苦海。」由此思惟,令心轉向解脫。

   丁二 以痛苦為修皈依之助益

生起強烈信心,而修皈依,並思惟:「三寶為生生世世中,各種恐怖威脅,唯一 無欺誑之皈依處。從此以後,永遠仰賴皈依處,任何情況下,皆不捨離。」

   丁三 以痛苦為修調伏慢心之助益

如前所說,由認知自未掌握自身之宿命,以及自未超越痛苦之支配,而消除與積 集福德有違,對他人之傲慢與輕蔑。

   丁四 以痛苦為淨除不善業之助益

細心思惟:「所受之痛苦,以及其他較之更難想像為數甚眾,並且猛烈之痛苦, 一切無非不善業之果。」由以下四種相狀,細心思惟之:
業力相牽難脫逃
業風鼓動惡增長
業果所受皆自作
業種時久不敗亡

亦應思惟:「若不欲痛苦,則應斷痛苦之因-不善業。」如此,由四力註 4而淨除,前所積集之不善業,並且設法避免將來再犯。

   丁五 以痛苦為誘引入善之助益

長久細心思惟:「若思欲痛苦之反面-喜樂,則應設法修行其因-善」;並且由 善之方便,而修行善業。

   丁六 以痛苦修悲心之助益

想像其他有情,所受苦之折磨,不少於我,而作思惟起修:「若彼亦能出離一切 痛苦,那有多好啊!」

如是思惟,則亦了知修行慈心之法,其為發心幫助,無有喜樂之有情。

   丁七 以痛苦為觀修人比己重要之助益

思惟:「不解脫痛苦,乃因無始以來,只關心自己。現在,應修行只關心別人, 此為善與喜樂之源泉。」

  丙三 結語

當真正面臨難局時,修行「取痛苦為菩提道」,並不容易。故預先熟習,違逆生 起時,所應用之善之修法,甚為重要。而且,若應用之修法,已具明顯覺受,可造成 很大差別。

再者,若痛苦只變成善之修法自身之助益,仍有不足。必須證得痛苦真正成為道 之助益,並且接著必須覺著,由證智所生之一股強烈而堅固之喜樂(大樂)。

對前面所述修法之範圍,應思惟:「正如過去世所受之痛苦,以許多有用之方式 ,極力助我得到喜樂-譬如善趣之樂果,與輪迴之解脫-其皆很難獲得,故現在所受 之痛苦,亦將繼續助我趨向相同之果。因此,即使痛苦難忍,亦非常善意接受,有如 辛辣而混糖蜜之食物註5。一再思惟之,並鍛鍊 心之大樂(寂靜)覺受。

如是而修,心中大樂洋溢,無可比擬,故諸根之痛苦,儼若不可知覺。因此,具 不為痛苦所傷之心,即為由忍受而成百病不侵者。應注意到,依此推論,其亦為其他 障礙,如怨敵與魔害之調伏者。

如前所說,「回轉不悅於痛苦之心念」,為「轉痛苦入菩提道」之基礎,因為心 受困擾,以及勇氣由焦慮而蕩然無存時,無法轉痛苦入道。

而且由修正行「取痛苦為菩提道」,則可增進前面之修法-即「回轉不悅於痛苦 之心念」,因為由痛苦而真正覺受善之增長時,勇氣或興致,跟著顯著增長。

有云:

「如諺所云,若以「易而漸之道」,於微小之痛苦,緩緩起修,最後亦能修行回 轉鉅大之痛苦。」

由是,依此開示,應緩緩起修,因為超出現有心力之範圍,不易得任何覺受。

於座上觀修時,應向殊勝三寶啟請,令自身能轉痛苦入道。然後,心力稍有增長 時,向三寶與魔眾獻供,而懇求道:「為能得力於修行善之修法,請賜諸違逆。」任 何情況下,保持大樂與興致,令信心持續不墜。

若初學此修法,則遠離塵囂,甚為重要。因為置身如此喧嘩中,許多負面影響, 可能令你動搖,友人或會問:「如何能忍受痛苦與輕蔑?」怨敵與眷屬,惹生焦慮慌 亂,而財富令心迷惑困擾,無法控制,並染惡習,亦有種種散亂,令你氣餒。

於偏僻處,無有此類散亂,心境極其清明。因此,較易專注於各種善之修法。

如是之故,甚至施身法之行者,觀修「壓伏痛苦」時,首先避免在有人妨害處, 或在塵囂中修行。而主要在偏僻屍林,及具力者出沒處,與天神魔眾同修。

簡言之,對內之疾病,外之怨敵,魔眾與不順耳之言語,應避免生起不悅之心境 ,不僅為令心於不幸與痛苦,無動於衷,並且為令心從世事榮枯盛衰中,回復大樂( 寂靜)。應令已習慣,對其只生喜悅之情緒。為能如是,應停止視違逆為不善,而應 全心全力,訓練自己重視其價值,因為事物之為美或者惡,決定於心如何了別之。舉 例而言,若於世法之追逐,有不斷覺知其過失者,則雖僕眾與財富增加,只令其更為 厭惡而已。反之,若有了別世法之追逐為有益者,則甚至熱望其威勢增加。

由作如是之修行,心成柔順,胸襟開朗,和藹可親,勇往無畏。所修法遠超障礙 。一切逆緣,生起為莊嚴與吉祥。心無時不受用寂靜之喜樂。

末法時代,修行菩提道,絕不可無此種修法之甲冑。當不為焦慮之痛苦所累時, 不僅其他痛苦消失無蹤,有如軍械自兵士手中掉落,而且大部份情況下,甚至實體之 不善障力,如疾病,亦將自行消失。過去聖者有云:

「因為對任何事,無覺著不悅或不滿,心故能寧靜安住。心寧靜則氣平和,身體 諸大亦不受擾亂。如是之故,心無擾亂,則喜樂之輪常轉。」

又云:

「有如鳥類發現驢馬背部潰爛處,最不堪一擊,魔眾或不善障力,於生畏懼者, 亦尋伺可乘之機。但是堅固或剛強者,欲傷之則甚難。」

一般學者皆能了知,一切喜樂與痛苦,決定於自心,因此,從心自身,尋求喜樂 。因為了知喜樂之因,具足於自身,故不依靠外物。具此證智,則不管所苦惱者為何 ,由有情或非情而來,皆不能有所傷害。此種相同心力,死時亦相隨不離。永遠超越 外來苦惱之左右。

菩薩之三摩地,名為「憑藉喜樂不為他勝」者,亦由此種方便而成就。

不尋求喜樂於自心,愚者反是追逐外物,希望喜樂由是尋獲。但任何世間喜樂之 追求,不管大小,皆給尋求者,無數挫折,諸如欲願不遂,以及既得卻無法與之配合 或調合註6。於如是愚者,有如諺云:「受人掌 握,儼若髮纏樹身。」

怨敵與掠奪者,將發現彼愚者,脆弱易於得手。甚至別人之吹毛求疵,能令喜樂 從其心中遠走。彼之喜樂永不可寄望,有如烏鴉餵食小布穀鳥時,不管費多少心力, 小布穀鳥不可能變成小烏鴉。如是之故,則對天神言,無事非瑣屑者;對魔眾言,無 事非悲慘者;而對愚者言,無事非痛苦者註7。

此「心要箴言」,為數百不同要點,彙萃為一之精要。有不少此類開示,如取苦 行之酷苦為修道,以及轉疾病與魔害入道等,為Zhiche教法註8 及其他派所云者。但此處所述作,乃依寂天及其後繼學者之教法,為關 於取痛苦為助益,簡單易解之概要。

 乙二 藉勝義諦

此為如何令心等住於甚深寂靜-即空性之自然位上-於其中違逆或甚至其名,皆 不可得;以及為如何藉推理之智力,即如「由四種邊見註9辯 駁顯有之生起」,來證悟之。

甚至離開此自然位時,亦應調伏違逆:藉視其為空洞,除名字外無物;以及藉視 其真實並無生起,雖然過去恐怖威脅曾經發生,而痛苦之情緒生起於內心。

甲二 取喜樂為菩提道之方法

 乙一 藉世俗諦

若為出生喜樂之順緣或美事所擺佈,則成自大、傲慢與自滿,而令菩提道受阻礙 。但欲不受喜樂支配很難,因為如 Phadampa 註10所 云:「人雖能忍受大苦,但只能忍受小樂。」

因此,思惟各種喜樂諸法及其來源,如何為無常與遍佈苦因。對之盡力生起強烈 厭離心,並勿令自心墮入不在乎之行徑。

再者,應思惟:「世間一切財富與喜樂,無有意義,並且牽連太多傷害。」然而 ,某些倒有價值,如佛陀所云:

「或有置身痛苦,故求解脫之心弱,此則難成菩提;然寬裕者,則易成菩提。」

此為我之大幸,有此機會於喜樂中修行佛法。現在我應利用喜樂換取佛法,並且 從佛法之中,喜樂亦會不斷生起。因此,我應訓練令佛法與喜樂,互為助益。否則, 如木壺中之沸水,最後所成之結果,會與其開始時完全相同。故任何喜樂生起時,應 令其與佛法,聯成一體,以完成此生重要之目標。此為「寶鬘論」之見。

若自有喜樂,但不覺察,則喜樂不成修行佛法之工具,而浪費生命於希冀另外之 喜樂。因此,為對治此希冀,應採用以上所述修法,其中適當者為方便而起修,並且 應不忘知足之萬靈丹。

取喜樂為道,另有其他方法,如依於「菩薩行之開示」者,與依於「憶念三寶之 慈悲」者。然而目前,所說已足夠。

再者,為取喜樂為道,如於痛苦情怳中所說,應於偏僻處,將淨障之修法與福德 之累積,輪番而作。

 乙二 藉勝義諦

由前所說「取痛苦為菩提道之方法」中「藉勝義諦」,可知此。

甲三 總論

若受痛苦時,因苦惱而不能修行佛法,以及若得喜樂時,因貪著喜樂而不能修行 佛法,則自身永無可能修行佛法。因此,若自身修行佛法,則無有較之重要之修法。

若已經起修,則可於任何地方停留,不管偏僻處或市集;可與任何朋友交往,不 管是善或惡;可於任何處境棲身,不管富有或貧窮,喜樂或悲苦;可聽任何談論,不 管讚賞或非難,好言或惡語-得大無畏,無可讓其退縮者。故此種修法,名為「獅子 行」。

於是任何有作,心皆輕鬆自然,發心清淨,最後成就殊勝。即使色身留居穢土, 心仍受用不可思議大樂(寂靜)之莊嚴,如淨土之菩薩。如噶當巴之上師所云:

「由如是修法,喜樂即在掌握之中,而痛苦從此停息。孤獨時,其為悲傷之伴侶 。生病時,其為撫慰之看護。」

金匝冶金,融而令純,濯而撓,一而再,再而三。於心亦如是:由取喜樂為道, 若生起熱望修行佛法,以及由取痛苦為道,若令心澄淨,則深妙三摩地,探手可得, 而使身心能成就任何所願。

由是可知此修法,為圓滿諸善根本-戒律,最深奧之方便。因為其生起離貪於喜 樂,故對治之殊勝戒律基礎成立。因為其生起無畏於痛苦,故令戒律清淨。如所云:

「布施為戒律之基礎,忍辱令戒律清淨。」

如是而起修,至較高階位時,悉地則出生,有如所云:
「諸法如幻菩薩智
 如遊樂園生輪迴註
 繁盛衰微不在意-
 妄惑痛苦亦無著」註12

此處為佛陀一生之某些事蹟:證得菩提前,其捨棄轉輪王位如敝屣,而坐尼連禪 那河畔,雖所修苦行,痛苦難忍,然毫不在意。此指出喜樂與痛苦,平等一味之增詣 ,為證得究竟菩提所必需。

佛陀證得菩提後,一方面,人間帝王以及上至無色諸天神,皆五體投地,以頂禮 佛陀之足,並奉獻供養,滿足需用。另一方面,惡魔波旬,心大懊惱,以百題相難, 欲來壞佛;魔女綺語作姿,欲亂其淨行;並且受阿耆達波羅門王請,安居彼國,欲與 五百比丘,共食三月馬麥等等註。然而佛陀都 寂然身心不動,不可摧屈,如須彌,不為風動。此指出喜與痛苦,平等一味之增詣, 為作利益於有情所必需。

甲四 跋語

此教法之開示,應由如噶當巴大上師者作之,允為適當,因其有云:「有痛苦時 ,不可叫喊。」以及「有喜樂時,生大厭離心於輪迴。」若有如我者而作之,恐怕連 我之舌頭,都會引以為恥。但為證世間八法平等一味之目標,故我-這個不值一顧之 老人-天沛寧瑪,述作以上於此「鳥林」。

(中譯功德迴向)
福德法幢上師長住世
所有具德上師長住世
心要箴言流傳利有情
平凡做人老實皆行持

註釋:
1 此文為佛教之「精神心理療法」,獨一無二之著作。所依據為寂天之「入佛子行 論」,龍樹之「寶鬘論」,以及其他大乘教法。(節譯自英譯者導論)
2 芝密天沛寧瑪 (Jigme Tenpe Nyingma 1865-1926),即第三世多笠青仁波切 (Dodrup Chen Rinpoche ) 為寧瑪巴著名之學者,有五冊著作。為大取巖者敦珠寧巴 (Dudjom Lingpa 1835-1903),八兒子之一。修學之上師有:巴杜仁波切 (Paltrul Rinpoche 1808-?) ,親遮旺布(Khyentsei Wangpo1820-1892) 、密帕穆仁波切( Mipham Rinpoche 1846-1912) 等多位。   八歲時,在以巴杜仁波切為首之廣大群眾前,演說「入佛子行論」,於是智慧之 聲名,遠播十方。晚年健康不佳,隱居在靠近多笠青寺,即此文跋語所提到之「鳥林 」。(節譯自英譯者導論)
3 此處指出本文之旨趣,為有關世間法與出世間法-二法之箴。即如何於每日生活 中,令二法相輔成,而不相牽掣。
4 四力:依止力-依止上師。能破力-起追悔心,猛力懺悔。防護力-誓不 再犯。現行力-對治惡之傾向,並極力修善。(見大幻化網導引法第七○頁)。
5 原文為「胡椒與豆蔻混合糖蜜之Ladu」。英譯者解釋其為一種印度甜肉,味甜而 辣,若習慣食用後,味道甚美。
6 此語似乎說中近代科技發展之窘態。
7 此處言此三者,錯用其因,故難得因外之果。
8 見以下註。
9 四種邊見:是、非、以上二者皆是、二者皆非。
10 英譯原註:為印度聖者名,其創立Zhichepa派,於西藏(在第十一世紀)。主要 弟子為西藏女聖者媽幾腦準(Machig Labdron),廣傳施身法教授。
11 英譯原註:第一句為勝義諦-智慧,第二句為世俗諦之方便-悲心。
12 此言處身繁盛,而無妄惑-喜樂之貪著:處身衰微,而無痛苦-不悅。
   等等:似指釋尊在世時所逢之違境,不全列舉。

《四法寶鬘》轉迷成悟一節註釋

《四法寶鬘》轉迷成悟一節註釋

貝露親尊甯波車原註
黃毅英漢譯

次者為將迷亂清淨,成原始覺性,其次第為修與證。首為修道,乃對於行道之時 ,當將甚深法要,修持嫻熟,則能將一切生起之迷妄自行清淨。顯現心之本來空相之 原始覺性,即為將妄執清淨,到原始覺性之體也。

所言之甚深法要乃指外內密續,特為嗎哈、阿奴與阿的瑜伽之生起次第及圓滿次 第,以此得原始覺性之境界。自性實相具五相,如鏡之覺(譯者按:指大圓鏡智 等五智)等,當不知彼等即迷。以意之迷亂取染污相,如恐懼與瞋怒等。故不覺 之五大染污(譯者按:指五大)乃對五原始之覺性。覺時,諸染自然於其原 始覺性中清淨,而不為迷亂所障,如是意之清明始頓然顯現。

此為調節諸法之略述,更廣言,道上各法可再細分如下:

此更分為共、不共與密道之方便,即相應為以對法清淨、轉化法門。以及以自然 溶入自性,故以無摒棄而將之清淨,到原始覺性。故不必計較以何法修習,或作任何 清淨之法,以寂滅與迷亂之清淨境界,最終皆一也。

共道為顯教,分為小乘中乘之聲聞與緣覺、及菩薩之大乘。於前,棄諸染污以期 消除如見毒藥。於後,則行相對之法,如觀慈悲以清淨瞋心、不淨觀以去貪、緣起觀 以對治無明等。

不共則為外內諸密,於其中染污乃轉化,以之為道,並以特殊之法清淨。如生起 次第中修五蘊為五佛、五毒為五智、現作本尊之相等之清淨觀想。圓滿次第,則以氣 及細身之微密方便,將諸染污入其正面之方面而得淨化。貪經靈熱之修而與大樂融和 、瞋則修以幻身並覺其不實、癡則以光明融會睡眠。

密則為大圓滿之法。由上次第修持即可達進入大圓滿修法之境界。此時即知迷亂 、染污之妄念,於自處生、住、任、滅,如水中畫。是故無有摒棄妄念之必要。能覺 原始之覺性,及一切諸法空性,一切自動清淨,以其自行消滅故。

故染污最後無自性,不可得,不假特定之法,以消滅之。其消除與清淨,至原始 覺性,並無增滅。水中寫字,隨寫隨滅,而不待擦去者也。

若能勘悟貪、瞋、癡、慢、疑生起之本性,諸毒自息。且自然消散、清淨而成五 智。

瞭悟生起染污之根本,或曰「本位」,即為瞭悟其實空性。最後,妄想不可得, 以其即生即滅,如在水畫畫,故無有真實之生、住、滅,然若迷亂於其本性,則甚似 真實。然若能勘悟其為然,彼無須整治即自然消散。即如波於水中自然消溶,實難知 所消散者、與能消散者。如上之例,波乃染污迷亂之念,水則為心之本性。故當瞭悟 污染之自性,即見彼均具原始覺性中相應之特質。以此故,彼即清淨至此之覺性而自 然消溶。

譬如勘悟貪愛自性,以某物可愛並久欲得之者,則知此種染污之本性,實為妙觀 察智。易言之,瞭悟貪之本性,剖之為實有之執著。如是能顯妙觀察或分辨某物之智 慧。故此貪即清淨作妙觀察智。

非謂一時有貪,方一時消止而有智慧。迷亂與染污心同時生住。只覺其本性時即 為智,而迷時乃為染污。迷於其本性,汝即染污;否則自然清淨矣。

復次,非為一時瞭知染污之本性而於下一時即溶於原始覺性。譬如黑夜非先離去 再有晝光。若然者,即不必日光,因黑夜已於前消失也。如是猶如光明出現之等同黑 夜消失,覺性顯現與迷亂消溶乃同時者。二者之異只為是否於一切空性界中得清淨, 原始覺性為實有執著黑暗所蔽障即為染污之迷亂。染污執著清淨已,即為原始覺性。

此即為修道中對五毒迷亂之清淨,將之轉為妙觀察、大圓鏡、法界體性、平等性 與成所作智。

貪為可喜物之執,其總攝一切染污;如瞋怒之欲,或忿怒具瞋之抗拒為欲,離不 喜事之故;而癡則為住於不覺或取捨之欲,此執清淨即為妙觀察智。此審辨各物,不 作混淆,須瞭知其空性非為實有者。

瞋為對不喜之物而生,此清淨為大圓鏡智,而對物只作清楚反影。此智為無礙之 明,亦即明顯諸物無有障礙,其主體為明。

癡為不見物之黑暗或無瞭知。如貪,亦總攝一切之染污,清淨之即為法界體性智 ,其為空性無執之覺性。

有些上師開示上二為反過來者,即瞋清淨為法界體性智,而癡清淨為大圓鏡性智 。此無矛盾者,概各智亦可細分為其他之五面。法界體性智中亦有妙觀察、大圓鏡、 法界體性、平等性及成所作之各面等等。即每智各具足五者,各各亦非割裂者。

慢為感一己之社會地位、財富、智力等比人為佳。平等性智為離分別高下、好壞 、異己等之迷亂,於此智中無有二法分別,故無慢生起之餘地。此前乃能清淨後者。

最後,成所作智能無勤即時得諸行無礙,此能清淨疾以後者欲他人不成就而己成 就之故也。

上為於覺悟道上以諸智別別清淨迷亂之法,後則為勝義清淨,即佛境。

以證道而言,若已清除廣大佛性中之染污,乃獲至寂清靜,無染之圓滿境界,此 佛境即自然顯現。所證之三身、法身、一味或原始覺性即為具無比清淨之空體;此唯 佛能證者。

佛法之空性,為本來清淨,及遍滿諸佛與眾生,縱後者為其無明染污所障蔽。若 見隨生之空性,消溶障礙解脫,與偏知之障,如是即悟佛性,此性即如本來之清淨見 。此即為離垢之淨。此二淨即如擦淨之金,本來清淨而玷污得淨而得復加。

此完全瞭悟佛性之境,名為本淨空性,亦即佛之覺地。以不同觀點,則為佛之三 身、法身、一味、亦或原始覺性。「大圓滿」一詞之要義為於佛境中,三身一時圓滿 。法身自圓滿他二色身則圓滿他,而各不相抵,而為一味,其為合共,即時,無分而 於原始覺性中圓滿。

三身,即含藏一切之身(法身)、起用身(報身)與應化身(化身),與乎原始 覺性均契合於法界體性身中。其為不變、遍滿、無染亦無有變動或變更者。住於法身 本體中,即為如意寶珠、功德與原始覺性身,即能以報身與化身顯現,作菩薩諸地及 向眾生示現。然此只能經佛之大悲力與善信之功德共同產生之力方能示現,諸佛功德 ,輪迴未空即如隨欲寶樹或寶珠以滿有情之願,此即為轉迷成悟也。

法身為一切諸法之身,遍滿與諸佛身無分。見之為原始覺性身,諸佛功德以滿有 情願而作遊戲,如日之放射光明示現色身。

色身有二:起用與應化。前者只向瞭空性即十地內之菩薩示現,後者則向清淨之 心積聚資糧之凡夫示現,如月於珠寶以月光及珠面二力和合而得反照,色身於法身空 性中以佛願力與眾生功德二者而顯現。此等功德之成,即為勝義之轉迷成悟。

願如上闡述甚深之意,如乘七騎之大日,以千串之光普照佛弟子之國土,以其心 意晴空之道,清除眾生無明之黑暗。

漢譯者後記

《四法寶鬘》乃龍青巴尊者按岡波巴大師趣入佛道、修法之道、消除道障、轉迷 成悟,以對治此生、輪迴、所得、實有者而發揮。亦有謂四法分別攝四思維、四加行 、生起及圓滿次第者。前由貝爾仙譯英,七九年由西藏文獻與檔案圖書館印行。

一九八八年因承 師敕並仗其加持力,試為漢譯供作參考,並得選內於無上密乘 修持三要冊中。其時,第三節中由 法王敦珠甯波車作訓釋亦已譯出。

然第四節「轉迷成悟」亦附有七七年貝露親尊甯波車於菩提伽耶開示之註,今補 譯出,以供參考。貝露親尊甯波車、與頂果親尊甯波車、宋沙親尊甯波車等,均為大 親尊甯波車頂、喉、心、臍、密(身、語、意、事業、功德)之示現。今謹譯出!祈 願

敦珠聖嬰健康長壽及上師壽命堅固、健康長住世。

吉祥圓滿

時輪金剛上師瑜伽

時輪金剛上師瑜伽

甲遮康沙多傑羌(一八八八-一九四一)
黃毅英漢譯

南無咕嚕卡加叉加啤

(皈依上師時輪金剛竟)

左為專注大時輪金剛上師瑜伽,得一切世出世功德之法。

甲一 前行

始以生起清楚之皈依境觀想。作為上師與大時輪金剛無二觀修正行之前行,誦心 轉皈依之誦文、發菩提心及四無量心(慈、悲、喜、捨)文:

 對諸佛、法與僧伽,
 直至菩提永皈依。
 以修六度等功德,
 為眾生故證菩提。(三遍)
 願眾生得樂及因,
 願彼離苦及苦因,
 願不離無苦之樂,
 願彼離捨遠圖近。(三遍)

甲二 正行

 我之面前虛空中
 寶物所成獅座上
 蓮華日月之墊中
 羅候、卡那尼與俱
 攝集皈處之自性
 上師現時輪金剛
 身為藍色具一面
 二手持金剛鈴杵

 擁抱毘哇嗎他母
 傲然站立之相狀
 兩腳踐踏白紅天
 頂上白嗡喉紅阿
 心間幟有藍吽字

 心中吽字放光明
 召請皈處諸上師
 本尊諸佛與菩薩
 聲聞羅漢及緣覺
 勇父空行護法俱
 彼等融入此二尊
 如是三皈依自性
 均攝集而成一味

 以至敬三門皈依 (譯者按:此為七支)
 器意諸物作供獻
 缺犯他勝發露懺
 自無始來所積集
 眾生所作之善業
 及大師德盡隨喜
 輪迴未空祈師住
 並轉善知識法輪
 祈法永遠堅住世
 善均迴向不共覺

 自及他之身語意
 我等財富及福德
 過去現在未來者
 須彌中圍等與俱
 並普賢不共供養
 整體壇城作供獻
 與上師本尊三寶
 慈悲懇請祈納受
 神變大力祈垂賜

於此盡力誦上師咒。於此乃達賴喇嘛名號:

嗡阿咕汝班渣達拉哇煎渣心嗎的沙山那達拉三沫渣師利達拉沙那哇悉地吽吽

 世與出世成就雨
 寶之王如意摩尼
 向汝上師及本尊
 一切能力之總集
 我於此處作祈請
 開法我等之意流
 以汝神力及加持

 專一祈請之力故
 恆常慈悲之至尊
 降臨於我之頂上
 隨之融入令無二
 具足諸面及眾臂

(誦時輪金剛真言)

於自心中觀想日輪上吽字,又或月輪上具十力之種子字。無論如何,均有咒鬘圍 繞。

念誦真言時,觀咒輪放光,圓滿二事(自他),隨再收攝入咒鬘中。

所念之咒為

嗡阿吽火坑沙嗎拉哇拉也吽呸

甲三 後行

 以此修法之功德
 願我以後永不離
 嗣此世世得加持
 來自上師與本尊
 並幸能得無上道
 至誠堅信上師故
 一切善妙之根本
 所有成就之本源
 充滿歡喜作供獻
 禮供善巧與法供

 幸得人身之機遇
 深義難得及易失
 下道之所有痛苦
 極深與甚為長期
 既知之願能按照
 因果律與皈依戒
 恆常依之作指引
 超乎諸惡奉行善

 無用言及下道苦
 縱或上道之享樂
 均只為刀鋒之蜜
 若欲一期得解脫
 願投入三無漏學
 得戒修定與證慧
 並能力量得增長

 願住慈悲菩提心
 證菩提以利眾生
 精進以修菩薩行
 六波羅密與四攝
 疾速圓滿二資糧

 如是能作修持已
 以顯教大乘為基
 正入不共密乘門
 得受適宜之灌頂
 願守密戒三昧耶
 深如護持自身命

 任何世間法顯現
 即轉為空樂之智
 一心修持至圓滿
 密二次第之要訣
 於大密口耳傳承

 願能朝謁聖尊容
 光明香拔拉之王
 於淨剎中並速能
 得大會合之境界
 與父母空身無二
 以及不變之大樂

 未來紀元成熟時
 乃屬﹁忿怒時輪﹂者(譯者按:香拔拉國王)
 願能轉生作弟子
 圓滿時輪金剛道
 成上座一切善友

 願與上師永不離
 願能得正覺教法
 願證五道與十地
 疾速成就金剛持

 修持此法之功德
 願轉作成就之因
 諸佛菩薩之祝願
 護持經見之諸法

後序:此(藏)文乃於一九七六年聖者達賴喇嘛於拉達克時輪金剛灌頂法會中印贈萬 份,此依甲遮康沙傑羌上師瑜伽略軌而撰者。

師父和師佛

師父和師佛

柯萬成

近月, 劉上師自尼泊爾法駕言旋,十月起在台中休養調理身體,並 作種種開示。弟子恭聞「宗a喀巴大師顯密修行次第科頌」後,於「師父」 與「師佛」一詞,有所感受。

以前在港皈依 上師,港中師兄弟,多稱 上師為:劉上師或師父, 甚至,佛女詩靈、千媚來港亦隨俗稱:「師父」。近幾年來台,台方師兄 弟則多稱 上師為:「師佛」。當時心中覺得:「師佛」一詞很好,未及 其詳。但亦隨眾共稱「師佛」而已。近日,略有感受。茲將末學淺見寫下 ,以就正於 師佛座下與各方有道高明。

古人特重「天、地、君、親、師」,《國語‧晉語》便云:「民生有 三,視之如一,父生之,師教之,君食之。」,其意是說:我們的生命乃 由「天地君親師」所成就。試析言之:我們的肉體生命乃來自父母親;我 們的氣稟生命來自天與地;我們的德智生命乃來自師父之教導;我們的 貴祿生命乃來自君主恩賜,基於飲水思源,故特重「天地君親師」。

在中,以父母親更為我們生命所出之根本,關係至為密切。當人運命 有困窮、勞苦倦極、疾痛慘怛之時,則常反其本。如司馬遷《屈原列傳》 所說之:「人窮必反本。」當人困窮慘怛之時,呼天搶地有之,高喊「天呀, 天呀。」有之,大呼「媽呀,媽呀。」有之(父母之中,人總喜呼媽,而罕呼 爸者。)早已視天為「天父」,視君為「君父」,視師為「師父」。(這裡的 父,已經概括了母親。)

而特重「天地君親師」者,乃就儒家觀點言,亦可說是就非佛教徒的一般 百姓言之者。若從佛教徒,尤其是密宗弟子言,則尤有可申述者。

我國古代有「經師」與「人師」之別。韓愈《師說》篇說:「師者所以傳道 、授業、解惑也。」則「授業、解惑」者,「經師」也;傳道者,「人師」也。 簡言之:「經師」是只「教學生如何讀書」;「人師」則「教學生如何做人」。 一個理想的教師,必備兼具「經師」和「人師」的條件。

自孔子以降,無論學官或書院山長,凡稱為一代大師而受人尊敬的,必定是 :其人道高學博、經明行修,為學者樹立良好的模範,使學子得無形之感召,為 社會指引出一條康莊的大道者。便如顏淵之讚美孔子:「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之,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 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未由也已。」又如宋代大儒朱熹主講白鹿洞 書院,並不限於傳道授業,而更著重修身處事與待人接物的道理。他所訂的「 白鹿洞書院教條」,便所訓勉諸生「篤行」之事有三:言忠信,行篤敬,懲忿 窒慾,遷善改過,為修身之要;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為處 事之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為接物之要。

教育的主要任務,在於教導學生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現實上,做一個會教書 的「經師」不難;而做一個能愛化學生氣質的「人師」,則不容易。故有「經師 易得,人師難求」之諺。

而在佛教上,尤其是密宗上言。更有「擇師之法」,其中有所謂「揀除者」與 「應具者」,「揀除者」有四:多忿恚而不具悲心,貪名聞利養而無厭足, 恃己傲慢而無防護,諂曲而不正直。意謂有上四者,均在不具德之列。而「應具 者」有十:住調伏,具三慧,有忍力,性沉毅,善傳授,具悲心, 善議論,精曼荼,解加行,根調寂。意謂有上十者得稱為具德上師。

因擇師嚴謹,於西藏,便有人用十年以上時間以選擇其依怙之根本上師者。 一旦因緣任運,若遇上了而皈依了具德上師,何止曠劫難遇,更「當視之如佛」 ,恭敬而事之,方能「悉地現身證」。

因為 具德上師有深湛之佛學知識和修持,攝集三世諸佛之加持,能夠給予 灌頂、傳法,引導我們在修行道上前進,獲得法益,增益智慧,超出輪迴乃至轉 迷成悟,證悟菩提。故密宗視上師為最上寶,在佛法僧三寶之上,乃三寶之攝集 力量所在。故視上師為佛,故稱上師為「師佛」,誰曰不宜。

另外,又有「師傳」之說。蓋源出《大載禮記‧保傅第四十八》:「昔者, 成王年幼,在襁褓之中,召公為太保,周公為太傅,太公為太師。保,保其身體 ;傅,傅其德義;師,導之教順,此三公之職也。」意謂:周成王即位時,因年 紀尚少,乃由召公奭、周公旦、太公望呂尚為三公輔政。分別擔任:太保、太傅 、太師之職。保,是保護他的身體;傅,是以德義去輔助他;師,是以教誨去引 導他。故召公、周公、太公便是周成王的「師傅」、「師保」、「保傅」。

現在,金剛乘學會乃由 劉上師領導, 上師乃蓮師廿五弟子之一,與敦珠 甯波車宿世為師兄弟。今世復因緣任運,賜名「福德法幢」,為「漢地演密教者 」,意為「甯瑪巴在漢地之導師」, 上師願心宏大,道高學博、經明行修,不 但是「人師」,而且是我們的「師父」,我們視之如佛,尊稱為「師佛」。期望 在「師佛」領導下,金剛乘師兄弟,事師敬師,嚴守戒律;精進修行,早日悟證 菩提。

《聖妙吉祥真實名廣釋》

《聖妙吉祥真實名廣釋》

月官菩薩造
林崇安譯

(二八)如是正覺出有壞,究竟正覺啞中出,
    啞者一切字中勝,是大利益微妙字。

「如是正覺出有壞」:指前面已開示之三身。
「究竟正覺啞中出」:啞者,從通達無生而產生之詞義也。
「啞者」:指無生,謂勝義也。
「一切字中」:指世俗之一切法也。
「勝」:指不可分割也。
如是覺受經歷後:
「是大利益」:指產生自利(自事)與利他(他事)也。
「微妙字」:指道無謬誤也。

 

 

(二九)諸境之內出無生,即此遠離於言說,
     是諸說中殊勝因,令顯一切諸言說。

「諸境之內出無生」:於一切法,以法性無生所周遍也。
開示無生是彼(妙吉祥智慧勇識)之自性者:
「即此遠離於言說」:謂不是心之境也。
「是諸說中殊勝因」:從無生中,一切現為生之理趣也。
「令顯一切諸言說」:謂顯現為種種也。
如是是從妙吉祥智慧勇識之自性門來稱讚也。

 

 

(三十)大供養者是大欲,一切有情令歡喜,
    大供養者即大瞋,一切煩惱廣大怨。

「大供養」:指彼妙吉祥智慧勇識是供養之處,故稱大供養也。
「大欲」:指貪於(救度)眾趣之事也。
「一切有情令歡喜」:使一切所調伏者心續滿足也。
「大供養者即大瞋」:指一切法空而無我也。
「一切煩惱廣大怨」:以彼空而無我,故稱「一切煩惱廣大怨」, 謂破壞一切煩惱也。

 

 

(三一)大供養者是大癡,亦愚癡心除愚癡,
    大供養者即大忿,即是忿恚大冤讎。

「大供養者」:前已說過了。
「是大癡」:指般若也。
「亦愚癡心除愚癡」者:
「愚癡心」:指大般若。以彼(大般若)去除無明,故稱「除 愚癡」也。
「即大忿」:指妙吉祥智慧勇識也。
「忿恚」:指脫離一切相異之分別心也。
「大冤讎」:能除一切相異分別心之詞義也。
「即是忿恚大冤讎」者:
「忿恚」:指妙吉祥智慧勇識也。
「大冤讎」:指妙吉祥所摧伏也。

 

 

(三二)大供養者大貪欲,一切貪欲皆除斷,
    大欲即是於大樂,大安樂者大喜足。

「大貪欲」:指智慧勇識也。
「一切貪欲皆除斷」:能切斷一切實執也。
「大欲」:指生信之處也。
「大樂」:指法身也。
「大安樂者大喜足」:能使一切有情快樂,謂二種色身(報身及化身) 也。

 

 

(三三)大境色與廣大身,大色並及大形像,
    大名及與大廣大,大中圍者是廣大。

「大境色與廣大身」:指從大(境)色及大身之門,作眾趣之事也。
「大色」:指從白色等種種門,作眾趣之事。
「大形像」:大形,指寬度。大像,指長度。
「大名」:名揚各處,故稱「大名」。
「大廣大」:遍於一切眾趣,故稱「大廣大」。
「大中圍者是廣大」:從一切中圍之門,作眾趣之事也。

 

 

(三四)般若大器執持者,煩惱鐵鉤大中勝,
    普聞妙聞皆廣大,廣大顯現廣大明。

「般若」:指空性也。
「大器」:以彼(空性)切斷相異之分別心,故稱「大器」也 。
「執持者」:具有妙吉祥之義也。
「煩惱鐵鉤大中勝」:從「煩惱」之泥淖中拔引,故稱「鐵 鉤大中勝」也。
「普聞」:名聞於一切所調伏者,故稱「普聞」也。
「妙聞皆廣大」:功德無餘圓滿,故稱「妙聞皆廣大」也。
「廣大顯現」者:報身也。
「廣大明」者:法身也。

 

 

(三五)善巧幻化廣大持,大幻化中成利益,
    大幻化內喜中喜,大幻化中施幻術。

「善巧」:指善巧於眾趣之事,謂化身也。
「幻化廣大」:指種種方便也。
「持」:指五也。
「大幻化中成利益」:從生起次第之本尊門,成辦事情也。
「大幻化內喜中喜」:從圓滿次第門(成辦眾趣之事也)。
「大幻化中施幻術」:從生起與圓滿共同門作眾趣之事也。

 

 

(三六)施主廣大最為尊,淨戒廣大持殊勝,
    安忍大持堅固者,精進廣大悉調伏。

(三七)靜慮廣大住禪定,般若廣大持身者,
    力大方便亦廣大,大願勝智廣大海。

今開示:從十波羅蜜多門來稱讚:
「施主廣大」:布施有四種:財、無畏、法及慈「施」,彼等 三輪不可得,故稱為「廣大」,謂出世間布施也。
(布施)之「主」者,是妙吉祥智慧勇識,稱作「最為尊」也 。
「淨戒」:有三種,謂律儀戒、饒益有情戒及攝善法戒三種也。
「廣大」:指三輪不可得,謂出世間(淨戒)也。
「持殊勝」:指智慧勇識也。
「安忍」:有三種,謂耐他怨害忍,安受眾苦忍及法思勝解忍也。
「大」:指三輪不可得,謂出世間(安忍)也。
「持」:指智慧勇識也。
「堅固者」:指不變也。
「精進」:有三種,謂被甲精進,加行精進及無厭足精進。
「廣大」:指三輪不可得,謂出世間精進也。
「悉調伏」:以精進力從輪迴調伏也。
「靜慮」:有二種,謂止及觀也。 止者,所緣一境也。 觀者,補特伽羅及法我空也。
「廣大」:指三輪不可得,謂出世間(靜慮)也。
「住禪定」:具有智慧勇識也。
「般若」:有二種,謂因般若及果般若也。 般若者,聞思修三也。 般若者,義不顛倒也。
「廣大」:指三輪不可得,謂出世間(般若)也。
「持身者」:指於智慧勇識也。
「力」:指他人所不能之十力也。
「大」:指三輪不可得,謂出世間也。
「方便」:指具有不可思議乘之門也。
「亦廣大」:指三輪不可得也。
「大願」:指產生眾趣之事。
「勝智」:指具有如所有智及盡所有智之智慧也。
「廣大海」:指具有無盡之智慧也。
今從慈、悲、佛業及神變之門來稱讚:

 

 

(三八)大慈自性無量邊,亦是大悲勝智慧,
    有大智慧具大智,大善巧者大方便。

(三九)具大神通之大力,大勢及與大速疾,
    復大神通大名稱,大力令他令摧伏。

(四十)三有之山廣大壞,堅固執持大金剛,
    大怒即是大雄勇,於大怖中施怖畏。

「大慈自性無量邊」:大慈無有偏頗,謂無量邊之慈也。
「亦是大悲勝智慧」:指智慧勇識也。
「有大智慧具大智」:亦指彼智慧勇識也。
「大善巧者」:於眾趣之事善巧也。
「大方便」:指從種種乘之門也。
「具大神通之大力」:具有不可思議之神變,謂具有穿過牆、房, 以無礙之身遍行各處,冒煙且燃火等等(神變)。
「大勢」:摧伏他人之力。
「及與大速疾」:指疾於眾趣之事也。
「復大神通」:指智慧勇識也。
「大名稱」:指無敵手也。
「大力令他令摧伏」:指調伏所調伏者。
「三有之山」:指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
「廣大壞」:指(摧壞)無明也。
「堅固」:指明覺與空性不可分割也。
「執持大金剛」:指於心契入(明覺與空性)不可分割之義也。
「大怒」:指智慧勇識也。
「即是大雄勇」:指以忿怒之事業調伏也。
「於大怖中」:指我執也。
「施怖畏」:指開示離邊之智慧也。

 

 

(四一)尊者種性大殊勝,上師密咒大殊勝,
   住在於彼大乘相,大乘相中最殊勝。

(以上金剛界大中圍十四頌)
「尊者」:指能作依怙也。
「種性」:指五(種性)也。
「大殊勝」:指智慧勇識也。
「上」:指佛陀之密意也。
「師」:指驅出彼(佛陀之密意)也。
問:何為佛陀之密意?答:
「密咒大殊勝」:謂離邊也。
「住在於彼大乘相」:指菩薩之道及果也。
「大乘相中最殊勝」:對眾趣開示如是之道,故稱。
「大乘相中最殊勝」也。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