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妙吉祥真實名廣釋》

《聖妙吉祥真實名廣釋》

月官菩薩造
林崇安由藏譯漢

(四二)正覺遍照大事業,大寂默尊具大寂,
   大密咒中令出現,有大密咒自性理。

「正覺遍照大事業」者,標出五種性之中圍也。
「正覺」:斷德圓滿及智德圓滿,謂法身也。
「遍照」:以相好莊嚴,謂報身也。
「大事業」:以十二佛業作眾趣之事,謂化身也。
「大寂默尊」:指釋迦牟尼也。
「具大寂」:意指智慧勇識也具有釋迦牟尼之功德也。
「大密咒中」:指生起次第及圓滿次第也。此中,生起次第有外生起次 第、內生起次第及甚深生起次第也。外生起次第者,本尊天或多或少皆可,謂修單身 本尊天。內生起次第者,修雙身之本尊天。甚深生起次第者,修脈氣也。此等一切知 為無自性者,為圓滿次第也。
「令出現」:指(出現)本尊身也。
「有大密咒自性理」:指智慧勇識具有生起、圓滿共同之本性也。

 

 

(四三)十彼岸到證得者,住於十種彼岸中,
   十彼岸到是清淨,即是十種彼岸理。

(四四)尊者十地自在者,住在於彼十地中,
   十智清淨具自性,持於十智清淨者。

(四五)十種義相義中義,自在寂默十力主,
   作諸利益無有遺,具有十種大自在。

今開示從波羅蜜多、十地及功德不可思議門來讚頌:
「十彼岸到」:前已解說過了。
「證得者」:指智慧勇識已證得。
「住於十種彼岸中」:指住於十波羅蜜多作眾趣之事也。
「是清淨」:謂通達一切波羅蜜多不可分開也。
「理」:對眾趣開示十波羅蜜多也。
「尊者」:指智慧勇識也。
「十地自在者」:謂於十地得到自在也。
「住在(於彼十地中)」:謂住於第十地後作眾趣之事也。
「十智」: 法智, 類智, 他心智, 世俗智, 苦智, 集智, 滅智, 道智, 盡智, 無生智。
「清淨」:指知道聲聞十智為無自性也。
「具自性」:指智慧勇識也。
「十種義相」: 執於一, 執於因, 執於食者, 執於能作者, 執於具自在者, 執於常, 執於雜染, 執於清淨, 執於具瑜伽者, 未解脫執 為解脫。
「義中義」:指智慧勇識亦契知外道之十種義。
「自在寂默」:能仁自在,謂能伏四魔也。
「十力」: 處非處智力, 種種勝義解智力, 靜慮等持智力, 解 脫等至智力, 染淨智力, 業及業異熟智力, 遍趣行智力, 宿住隨念智力, 死生智力, 漏盡智力。
「主」及「作諸利益無有遺」:謂以如是十力作眾趣 之事也。
問:作眾趣之事時,以過失不染嗎?
答:「具有十種大自在」:十種自在者, 壽命自在, 業自在, 資財自
在, 勝解自在, 願自在, 神變自在, 生自在, 法自在, 心自在, 智自
在。以具足十種自在不為過失所染也。

 

 

(四六)無始離彼戲論主,真如自性清淨主,
   言說真實不諱句,如其所說而依行。

(四七)於無二中說無二,住於真實邊際中,
   無我師子具音聲,外道惡獸皆怖畏。

(四八)遊行一切有義力,速疾猶若如來心,
   勝及最勝勝怨中,於轉輪者施大力。

今從三身門讚頌,先從法身門讚頌:
「無始」:指以因空。
「離彼戲論主」:指脫離過失也。
「真如自性清淨主」:指以自性空。
「言說真實」:指報身,謂言說真實者,大乘也。
「不諱句」:指真實諦。
「如其所說而依行」:指眷屬圓滿,謂諸十地之菩薩(皆如佛所說而依 行也)。
「於無二中」:指勝義諦與世俗諦不可分割也。
「說無二」:契悟彼(無二)後也對眾趣開示無二。
「住於真實邊際中」:是開示此密續見地之詞句,「真實邊際」者,指 義不顛倒也。彼之明覺不住於境,不住於一切密續及論典之境,並超越心思也。
「無我師子具音聲」:指化身,謂無有人我及法我之音聲,如同師子( 吼聲)。譬如彼獸王獅子僅以吼聲即能壓伏並怖畏一切野獸無餘。
「外道惡獸皆怖畏」:同樣,彼智慧勇識無我之音聲,能使如同惡獸之 外道皆怖畏也。
「遊行一切」:行走於一切方向及時間也。
「有義」:行走於眾趣之事義也。
「力」:以十力作(眾趣)事也。
「速疾猶若如來心」:速疾於眾趣之事也。
「勝」:指聲聞也。
「及最勝」:指菩薩也。
「勝怨中」:指斷盡一切障,謂佛陀也。
「於轉輪者」:如是彼化身作眾趣之方式,猶如轉輪王之作事。
「施大力」:指從種種方式之門作眾趣之事。

 

 

(四九)集中之師集中勝,集王集主具自在,
   大力愛護而執持,大理不受他恩念。

「集」:指聲聞也。
「師」:指化身,謂釋迦牟尼也。
「集中」:指獨覺也。
「勝」:指獨覺之師,例如三種性怙主也。
「集」:指菩薩僧也。
「王」:指報身,例如毗盧遮那佛也。
「集主」:指離邊之智,謂法身也。
「具自在」:指彼等一切,於智慧勇識,皆具有也。
「大力」:指智慧勇識也。
「愛護」:指(愛護)所度化者。
「而執持」:以悲心不放棄也。
「大理」:指大乘。
「不受他恩念」:行(助)於他人而不圖回報也。

 

 

(五○)句王句主能言詞,句中自在句無邊,
   以真實句說真實,於彼四諦宣說者。

「句」:指不了義之句。
「王」:指化身也。
「句」:指大乘之句。
「主」:指圓滿報身也。
「能言詞」:指於詞句得權勢也。
「句中自在句無邊,以真實句說真實」:謂於自事契悟後,對他人以真 實句說真實也。
「於彼四諦」:將解脫聲聞之道:四諦者,苦諦、集諦、滅諦及道諦也 。
「宣說者」:指智慧勇識也。

 

 

(五一)不還之中復不還,引導獨覺麟喻理,
   種種出離中出生,廣大出生獨一因。

「不還之中復不還」:指四對士夫及八種補特伽羅(謂四向四果),此 為聲聞之果也。
「引導」:指引導一切眾趣,謂智慧勇識也。
「獨覺」:以十二因緣起還滅之方式修行之補特伽羅;智慧高、此阿闍 黎斷我,而不樂於作眾趣事之補特伽羅也。又特別具有我慢之種性,以自己智慧考察 已,修習止觀者也。
「麟喻」:指(獨覺)果,如同麟只具一角也。
「種種出離」:謂三十七菩提分法也。
「中出生」:謂如同鳥雀群中翱翔也。
「廣大出生」:謂於眾趣之事無論如何也不出生、不勝解者,使廣大出 生也。
「獨一因」:指核心之菩提心也。

 

 

(五二)苾芻羅漢即漏盡,脫離貪欲調諸根,
   獲得安樂無怖畏,成滿清涼亦無濁。

「苾芻羅漢即漏盡」:謂化出迦葉等不可思議阿羅漢已,作眾趣之事也 。
「脫離貪欲」:謂止息內之執著。
「調諸根」:謂調伏外之執著。
「獲得安樂」:指涅槃。
「無怖畏」:指摧毀四魔也。
「成滿清涼」:指脫離貪執之熱惱也。
「亦無濁」:謂離障也。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