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乘學會會史》

《金剛乘學會會史》

張燮雛
轉載自《金剛乘季刊》

西藏佛教徒,稱顯教為「般若乘」,密 宗為「金剛乘」,以金剛之堅硬,可以 無堅不摧,而一切煩惱,都可摧毀。在 四十年代,有一群人在上海組織金剛乘 學會,研究藏傳佛教,擬請 貢噶上師 到上海弘法,但沒有請到。五十年代初 期,有在香港之吐登喇嘛,曾受 貢噶 上師遙傳四灌,組設真如藏密院,亦擬 歡迎 貢噶上師來港,傳授大手印法、 大圓滿法, 劉銳之上師參與其事,為 眾舉為秘書,籌備既竣,事與願違,未 克奉迎法駕。時有李世華居士,戰後於  劉銳之上師返港不久,邀為之宣說般 若心經,知 劉師迎 師之願未償,乃 以自行組會為請, 劉師遂與一群對西 藏密宗有深厚興趣的朋友,如高大添、 陳松漢、李福衡、謝卓如等,在華商 會所聚會,籌組研修西藏密法之學術團 體,遂於一九五三年七月七日,假宇宙 會所正式成立「香港金剛乘學會」。以 既研究學術,極力羅致諸賢,第一屆董 事為李世華居士、 劉銳之上師、羅時 憲教授、馮公夏居士、韋達碩士、高大 添、謝卓如居士、黃庚世居士等,以李 世華為首任會長。

學會既成立,以李世華居士在香港半 山堅道五十六號之四層祖屋樓下客廳為 會所,奉置密壇,敬函歡迎 貢噶上師來港弘法,惜信未到, 貢師竟已圓 寂。當時有張澄基先生為 貢師弟子, 在貢噶山閉關後返台灣經港, 貢師高 足陳健民先生即函 銳之師,建議改迎 張澄基。以張曾在美國介紹佛學,弘揚 密法,當時美國有人建議,認為基督教 已有一本聖經,如要教他們研究佛學, 最好做一本佛教聖經,出來給之研讀。 於是台灣有一位楊秀鶴女士,即做出 一本「佛教聖經」,張澄基帶來香港, 並建議香港金剛乘學會應再編一本,張 即聘羅時憲教授為主編,並請 劉銳之 上師、江淑嫻(江妙吉祥)女士、邢 肅芝(碧松法師)等共四人成立編選委 員會,謝卓如、張沙鷗、勞健全居士為 書記,由李世華及吳昆山為施主,假學 會二樓即世華居士祖居為辦事處,不 久,外間妒者紛起,儼成巨波,吳昆 山退出,由李世華獨力支持,選事得 以完成,訂名為《佛經選要》付印。出 版後,有人認為《佛經選要》比較艱深 不易讀懂。乃仿梁啟超之《佛學十八 講》再編一本《佛學十八講》,使初學 佛學者有一條路好走。《佛經選要》是 編的,這一本《佛學十八講》則是寫成 的。

《佛學十八講》書成後,再由羅時憲教 授、 劉銳之上師、江妙吉祥女士、梁隱盦先生等分別在香港金 剛乘學會及三輪佛學社講 解,每星期舉行一次,進 行弘法活動。

劉師早於一九三一年從黎 乙真阿闍黎學習東密,得胎 藏、金剛二界灌頂。其後承事多 傑覺拔尊者、諾那呼圖克圖、榮增堪布 等學習藏密,復從貢噶呼圖克圖得藏密 四級名詞灌頂,另從屈映光上師得大威 德金剛及時輪金剛灌頂。一九五九年,  劉師在李世華居士支持下,赴印度噶 林邦,從西藏密宗紅教法王 敦珠甯波 車學習紅教無上密法,承賜『那也東初 續』四級全部灌頂,並傳授本續導引法 全部譯漢弘揚,並將教傳派與巖傳派兩 派傳承,及極近傳承之三表賜與,飭代 攝弟子,往漢地弘揚密法,為漢地演密 教者。數年後復賜蓮冠,為蓮華生大士 之代表。

劉師由印度歸來後,金剛乘學會有了導 師,學會續在堅道五十六號李世華祖居 設置壇場,當時與會者已較多,且不少 會眾居住九龍,往返堅道路遠不便,時 邵黃志儒女士在九龍佐敦購得一層樓作 「三輪佛學社」,一房間借與金剛乘學 會作聚集之用。 一九六三年,獲 敦珠法王恩准, 劉 師得在港破格普傳在西藏也未易輕傳的 拙火定「毘盧七支坐」靜坐法,成為吸 收廣大徒眾的門徑,很多人也以之作踏腳石,跨進學會之門檻。

堅道及佐敦道之會址不 敷應用,學會即購置九 龍旺角洗衣街一三九號 十六樓為會址,當時學會 經濟並不寬裕,又恰逢 會長李世華生意失意, 只能短期支持,有梁公範居士發起親友 合資支持,終於有了第一個屬於學會的 會所。當時由高大添為會長,陳寶芳義 務長期駐會,被 劉師讚嘆為「自己帶 米來飲金剛乘之水。」一九七二年九月 及一九七三年四月, 敦珠法王兩度來 港,在學會開示法要及傳授灌頂等。

至一九七九年,會員日眾,洗衣街原址 又不敷應用,恰香港北角英皇道七○○ 號七樓A座放盤出售,即由呂榮光作施 主購下,學會於十月遷往北角新址。

早於一九七○年, 劉師初游台灣,隨 歐陽無畏老師學習藏文,覺得台灣適於 弘揚佛法,乃於一九七一年在台北市敦 化南路訂購樓宇一層,由胡勵真隨侍, 籌組金剛乘學會。一九七三年及七四 年, 劉師前後兩次在台灣彰化及台北 傳四臂觀音,受法者有胡勵真、蕭慶 秋、彭吉勝等十人,在此期間, 劉上 師只短暫留台。

至一九七五年十月, 劉師自香港到台 灣,長期駐錫,在台北市南港研究院路 二段三十五巷十四號從事翻譯藏文經典及弘揚佛法,再舉行四臂觀音灌頂,受 法者胡、蕭、彭、鍾棣湘、林崇安、王 俊雄、林振亨等十餘人。台北金剛乘學 會亦在此處成立,成為台灣之首間金剛 乘學會,也是金剛乘第二間學會。經多 年發展,現自置會址在台北市南京東路 三段二七八號四樓。會長程漢雄、林崇 安(美國休斯頓大學太空科學博士)。

一九七六年春, 劉上師應台中弟子請 求,在台中大里鄉日新巷七九弄五號成 立台中金剛乘學會,是為第三間金剛乘 學會。首任會長為王仁祿,越二年王會 長因校課繁忙,無法兼顧辭職,由李銘 國繼任,及後又由莊金沛任會長。今台 中會已另建六層宏偉大廈,於一九九四 年七月落成。

一九七八年二月,由林崇安、王俊雄等 聯合迎請 劉銳之上師到高雄,於鳳山 市福誠路三十號三樓成立高雄金剛乘學 會。舉蔣馥全為會長,是為第四間金剛 乘學會。一九八三年,蔣以公務繁重辭 職,由王俊雄為會長。現自置會址為鳳 山市新富路三九一號十二樓。

一九七九年,在台北市成立「金剛乘 雜誌社」,董淑惠為發行人兼社長, 鍾棣湘為執行編輯,開始出版《金剛 乘季刊》。一九八二年,在台灣成立 「密乘出版社」,鍾棣湘任社長,開始 出版《金剛乘全集》。第一輯有《菩 提正道菩薩戒論》、《大圓滿龍欽心髓 前行引導文》、《俱生契合深導了義海心要》、《諸家大手印比較研究》、 《菩提道次第廣論》等。第二輯有《大 乘要道密集》、《大圓滿無上智廣大心 要》、《賢劫千佛名號讚》、《大幻化 網導引法》、《菩提道次第訣要》等。 第三輯有《密咒道次第寶鬘釋》、《外 內宗義略論》、《西藏甯瑪法源歷史 讚頌》、《大圓滿虛幻休息妙車疏》、 《仰兌》等。

以後並出版《梵漢藏文合璧聖妙吉祥 真實名經》、 劉上師著之《西藏密宗 靜坐法詳釋》英譯本、《現觀莊嚴論略 釋、科判表》、《密宗道次第略科》等 五種叢書。 劉師對藏傳佛教精深之研 究,與其豐富之著作,為大陸學者稱為 「藏學專家」。

一九八四年九月, 劉師應台南弟子 請求,於台南市文賢路一○三○巷三弄 四六號成立台南金剛乘學會,是為第五 間金剛乘學會。首任會長魏鈴木,八五 年魏因世法繁忙辭職,由蔡河源繼之, 經多次遷移,現自置會址為台南市安平 路三一四巷九○號。一九八八年,由台 南市會長蔡河源買 下南化鄉菁埔寮 一處十餘甲山坡 地,經 劉師與諸 會長研商,規劃 為甯瑪巴之弘 法道場,定 名密宗山, 山 上 之 建築包括大圓滿廟、菩提塔、閉關中心、 靈骨塔等。閉關中心有關房二十四間, 由一九八九年次第完成,菩提塔亦於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完成,並由 劉師主 持勝住(開光),大圓滿廟於一九九三 年八月動工,預期一九九五年當可完 成。

一九九三年五月, 劉師應新加坡弟子 請求,於新加坡成立金剛乘學會新加坡 同修會,是為第六間金剛乘學會。

一九九三年九月, 劉師又應馬來西亞 弟子請求,在馬來西亞之太平成立金剛 乘學會太平同修會,是為第七間金剛乘 學會。

一九九四年五月, 劉師應澳門弟子請 求,在澳門成立澳門金剛乘學會,首任 會長柯萬成,副會長何長珠,是為第八 間金剛乘學會。

港會經多年發展,會員 日眾,北角會址又不敷應 用,於一九九○年購得 灣仔克街一十五號展鴻大 廈一樓A座三千尺單位,以三分二作佛堂,其他為關房, 上師 起居室等。一九九三年由會眾發心捐集 款項,於北角砲台山道富澤花園再購得  上師返港固定居所及關房,並將佛堂 擴建,重新裝修,佛堂寬敞,華麗莊 嚴,可容納三百人進行法會。一九九四 年春,港會會長呂榮光辭職,由黃毅英 接任會長,關耀明、陳美瑤任副會長, 董事為 劉銳之上師、李福衡(名譽 會長)、高大添、馮公夏、陳寶芳、馮 灼炎、黎日光、談延祚、鍾棣湘、黃毅 英、黃雅宜等。

如是金剛乘學會經歷的一段艱辛的歷 程,今各會會眾逾千,參與各地靜坐班 學習靜坐法者數以萬計,出版物流傳世 界各地。金剛乘學會固是一弘法道場, 亦是一個修持的道場,今後仍將堅持甯 瑪巴一貫的實修傳統,繼續耕耘及精進 修持,繼續弘法利生,兩者互相 兼顧,以將佛法弘揚於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