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訪之旅」

「參訪之旅」

何沛書

一 緣起:最初僅是臺南會長蔡河源以 師父難得於臺灣過年,屆時,將隨侍 師父師母等尋幽訪勝,環島一週。後竟在百日關期中,無法親自籌劃,而轉由高 雄學會承辦。經王俊雄會長精思充實後,從單純之休閒旅遊,變成更具意義之 「參訪之旅」。原計行程七天,參訪之大德約近十位。皆是當代各宗派具代表性, 且學有專精之高僧。未料,進行聯繫時,始知泰半不是出國宏法,即是行程已滿 無暇接見,或閉關修行等。迫使原案一再變更。最後,不得不減至五天四夜。而 最初擬拜見諸大德,作一番顯密交流,亦幾至流為名剎之遊覽。儘管如此,此行 已深感殊勝異常,法喜充滿。試思,有何事更勝越於常侍師前,且天天聞法,連續 數天,豈不幸哉!

二 沿途略記:二月十七日晨九點,於高雄學會展開旅程。首站直往臺東。 沿途山路蜿蜒,風景明媚,令人神怡。抵達時,黃師兄正雄偕其同事陳課長,早已 恭候。他鄉相見,倍覺親切。承其協助,使本活動之序幕,呈現得更順利美好。 如遊觀「初鹿農場」,除飽覽歐洲風味之牧野風光外,更品嘗到最新鮮之牛奶和 臺東最甘美之水果-釋迦髻。當地尚有一奇景﹃水往上流﹄。乍聞其名,彷彿不 可思議,甚為可觀。臨其境時,幾乎發笑,竟然是一長長細細之水溝,須仔細瞧 瞧,才知道「水是怎麼上流」,完全是地勢與錯覺所成而已。是夜宿清覺寺。

翌日,繼續前往瑞穗「般若精舍」參見聖德法師。法師唯識造詣極深,故特 安排恭聞開示。不料,拜見時,法師因時間匆促改為「密宗漫談」,深念法師治 學之廣博,收集資料之充盈。並遠請數位信眾特來準備豐盛午餐,亦令吾等萬分 感謝。

第二天,夜宿太魯閣禪光寺,初抵時,適值黃昏。殿前石壁峻拔,遠山疊翠, 雲霧氤氳,浸沐其間,真有遠隔囂塵,超凡卓絕之感。許多師兄不覺嘖嘖稱奇, 認為住此修行,非常殊勝。是故夜深霧濃仍見有不忍睡去,自尋一處獨思靜坐者。次 晨天際方明,即上路遊覽天祥。沿途山巖峭壁高聳入雲,溪谷迴環潺潺不絕, 氣勢之磅礡,景緻之神奇,令人嘆為觀止。有等師兄一路「卡擦」不停,不知捕捉 了多少奇妙美景,留下了多少萍蹤?

旋經依山傍海,美不勝收之蘇花公路,來到清新怡人之「礁溪上新花園」, 數日旅程,以此夜最為殊勝。因 師父開示難得一聞之﹃大手印﹄。七點未到, 師兄們早已靜坐在幽雅舒適之日式房中恭候。此情此景真可謂寓教於樂。數十人 集聚一室,凝神傾聽, 師父即在面前娓娓道來。那種親切溫馨,罔如一位大家長 在諄諄教導孩子們:如何如何!深深體會金剛乘學會是一個家,且是一超凡入聖 之家。早起細雨霏霏,漫步園中隨心遊賞,幽閒自得,這份清洒,亦是繁忙之都市 生活難以享受。至此東部之旅,即告圓滿。行程漸漸向西回轉。當車緩緩駛近臺北 凌雲禪寺時,遠遠望見幾位臺北學會師兄候立寺前,大家興奮異常拼命招手,有如 家人久別重逢。共進午餐,稍作休息。

最後來到獅頭山海會庵。見到住持(師公),性瀅師父(首次皈依之師父)。 回憶當初對佛法一片空白,承師接引始漸了解而生信心,亦才有今日繼續學佛之因緣 ,感恩之情溢滿胸際。此次聞知負責參訪活動,特開方便法門懇切歡迎,並備食宿 。雖庵中設備古舊,盥洗諸多不便,然感懷這份溫情,加以性瀅師父時常協助 印順導師出版書籍(負責校對),平素又於四所佛學院授課,佛學造詣甚深,可給予 吾等許多指導,故上山來。但願師兄們猶能滿意。隔晨山霧尚濃,已告別庵中所有師父 ,漫步下山欣賞山中奇景。走在幽靜山路,耳際迴響師公(性瀅師父之師)之句句 叮嚀:要常回來,不要這麼久才返。想吾何德何能常蒙此厚愛。昔日之恩師, 今日具德之上師,總不棄吾之業深障重根劣器小,吾真不知如何以報。行至山尾 水濂洞,車子已在等候。據說往昔洞前山泉如簾而下因而得名。且依山洞之自然 形勢建一寺院。禮佛完畢大家趕飲天然甘泉。飲盡,真有甘露法水清淨吾身之感, 參訪之旅亦在此圓滿結束。

三 後記:此行心中最想表達者即是感謝,且是無盡之感謝。實在全因眾緣 之和合,始有愉快之旅程。無法一一描寫,為微憾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