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古代佛教史」提要

「西藏古代佛教史」提要

弟予談延祚述

一 「般若乘緣起」

西藏佛教徒,稱顯宗為「般若乘」,密宗為「金剛乘」。本章係依密宗的傳說及觀點,以敘述顯教的緣起。倘自廣義而言,則亦可視為佛教的緣起。

本章共分三大目;一為釋迦示現史跡;為釋迦寂減後,遺教結集的歷史;三為般若乘傳播史略。

關於釋迦示現部份,密宗的說法大致上與顯宗大乘的說法相同。釋迦未示現前,居兜率天上,成為白幢天子時,已修成十地菩薩;而小乘的說法,則釋迦示現之慢,在金剛座上,始由資糧位一直修至究竟位。這兩種說法,歧異很大。而密宗則根據印度佛密論師,釋迦親論師等所說,與顯宗一般大小乘略有不同。即釋迦在尼連河邊入定時,其智慧心曾被鉤召至色究竟天受諸彿灌頂。此說與密法修持的關係極大。

就無上了義言,密宗認為釋迦曾歷三大阿僧祇劫始得成佛之說為不了義。因自無始以來,釋迦在法界中早已成佛,其在三千大千世界中每一世界示現,實為救度有情之故而已。此說具見於正文所引之續上師論頌中。

這種說法,其實與大乘的共通說法並無矛盾。因為密宗以為,釋迦下降兜率天成白幢天子時,亦為示現之一相。換而言之,十地薔薩身者,不過是由佛示現至誕生期間之過渡時期而已。

這差歧的意義也很大。因為顯教力主須經三大阿僧祗劫始得成佛之說,而密宗則以為修行人可即身成佛。

此外,在三轉法輪上,密宗也別具特殊的見地。依密宗經續,釋迦初轉法輪制定律藏,而律藏中又分經、律、論等三部。二轉法輸,傅授經藏,經藏中亦分經、律、諭三部。三轉法輪,傅論藏之要點,論藏中分經、律、論等如上。玆將各部所攝之意義排列如后;

    律藏

  • 律之律:為自他秩序的安排。
  • 律之經:禪定、平等住,瑜伽次第。
  • 律之論:為前二者之廣論。
    經藏

  • 經之律;菩薩戒之次序。
  • 經之經:甚深贗大之禪定。
  • 經之論:地、道、總持及禪定之闡明。
    諭鱗

  • 論之律:以善巧方便冤除煩惱。
  • 論之經:進入空性之方便。
  • 論之論:指示蘊、處、界、根、識及如來藏。

將三藏鴻文詳加判別,是西藏重因明、次第的作風。

關於遺教結集部份,依顯教經典,第一次結集為由大聲聞鄔波離結律藏;阿難陀結集經藏;大迦葉結集論藏。第二次結集,為由尊者渣巴(梵云耶舍)重誦三藏。第三次結集,由迦膩色迦王發願重訂經律論三藏。

密宗據分別論,則認為大乘佛法之根本結集,均由普賢王如來、文殊、金剛手及彌勒菩薩所結集。

這種歧異,大抵和兩宗的傳承有關。

此外,密宗又認為第三次結集以前,文殊已化身比丘傳大乘法。

關於般若乘傳播史略方面,密宗認為釋迦所親傅者有兩支:一心傳與上座十六人,此十六入其虹光身,弘法於四大洲及三十三天等處,非具大福德者不得見其人,一支傳與迦葉,迦葉傳阿難陀,阿難陀傳日中羅漢(又名水中羅漢),及草衣兩支。草衣則傅與近藏,近藏傅聖達德迦,聖達德迦傳聖黑,聖黑傅聖善現,聖善現傳與龍猛。至日中羅漢則於阿難陀滅後二十年,以大神變,化成迦濕彌羅國(即今印度克什米爾地)。對於這種傳說,似可視為是小乘與大乘,南北兩支分傳的反映。

有關金剛乘本身,舊教的說法,是本書酌重點,故其傅播史實,具見以後各章。至於新教的觀點,是以為釋迦授記,將一切密續傳與鄔金(有些譯本稱烏仗那或鳥萇)國王因渣菩提。--或以為密主金剛手傳與因渣菩提。其後法統,為巴蘇嘉巴得密集淦剛續,龍猛得喜金剛續,姑姑棄巴得馬哈瑪那及大威德等續。支嚕巴則自香拔拉得時輪金剛繽。

一骰對密宗生誤解者,常以為密宗缺乏理論。本章斂述大乘之論師時,極力推崇龍猛、提婆、法稱、无著、世親、陳那等性相兩宗論師,則尤可見西藏密乘之學術傳統。--由中道而唯識,是學術部份;密法傳承,是修持部坍,全書於此,系統燦若列眉。

二 「全剛乘緣起」

依甯瑪巴觀點,金剛乘有三種不同緣起。一為「勝者意趣表示」;一為「持明語文」;一為「補持迦羅口耳傳承」。

勝者意趣表示,是佛在其利土中作明顯示現,不落言詮,但以行相及加持力,使其眷屬得證空性之智慧。普賢王如來示金剛持行相,所轉無上瑜伽法輸,即是此種意趣。

換而言之,這種傳承不在世間(且趙出三界之外),所以,經績結集的來源,便和顯教所說的不同。一般來說,密乘經繽的說法老就是結集者,或者,受法者就是結集者。這就與顯教經典由人結集不同。

持明語文與補特迦羅口耳傅承,為密法在世間的傳承。而尤以後者至為重要。

持明語文大別可分非人持明及人持明兩類。前者為導師化作天、龍、藥叉等非人,以度化非人族類。後者為密法在人間的傳播。

向天人度化的,是文殊(妙吉祥)的化身;向龍族度化的,是觀世音化身;向藥叉度化的,是金剛手化身。

佛滅後二十八年,天人、龍王、藥叉、羅剎、及人等五持明顯現,金剛手菩薩亦作報身顯現,此為普賢王如來在法界傳授的密法,於人間廣泛傅播的開始。其後,有伽哈那巴、楞伽渣華桑波、珍渣果密等教主,相繼在馬拉雅山弘揚密法,故馬拉雅山聖跡甚多。

至於補特迦羅口耳傳承,肇端於從金剛手受密法的五百大乘教主。偭們受西方國王那叉雅疏供養,造密乘經續甚多。此後,沙珂那王渣(即中因渣菩提)是傳承中的一個重要人物。王渣曾受佛授記,同時得金剛薩”捶”親自降臨授以智慧灌頂(三級灌頂),並得受自天降臨之阿努約噶及瑪哈約噶經續。故王渣在此兩部約噶傅承中,均居主要地位。

瑪哈約噶,或譯生起次第,分續部與修部兩部。續部共一十八部,計有身、語、意、功德、事業五大續,修行支分五部續,瑜伽支分五部續,補充、及無不具備兩續,一切集成一續。修部則分兩派,一為教傳派,一為巖傳派。

在續部中,王渣傳大幻化網與姑姑喇渣,經數傅而至西藏密宗的開創者蓮花生大士。王渣傳大樂光明與渣倫打拿,經數傳而至噶朱巴(白教〉第一代祖師諦洛巴。此外復有王渣的事業手印傳承,及羅”眠”羅的集聖類傳承。

但在初期的傅承系統中,似乎只是指經續的傳授,而非法統之傳承。因王渣奉到降臨經續後,呈獻姑姑喇渣,姑姑喇渣依經續修持,修至可見金剛薩”壎”之面,並得開示授記。其後反將一切續部分十八函,為王渣開說。故自法統而言,姑姑喇渣實為一代宗師。

在西藏密宗蓮花生大士地位極其崇高。相傳大士為阿彌陀佛化身,由蓮花化生,得天人及海洲中空行傳授密法,其後為鄔金國法之大臣玆拉尊迎請入宮,由國王因渣菩提撫養。及長,示種種神變,得天人、龍王、空行等護持。但為得法之傳承故,乃從教主渣巴哈德出家。此後曾在沙珂、鄔金、印度東、南、中部,及蒙藏等地示現,調伏有情,示大神變。至其來藏地後事蹟,詳見後文。

瑪哈約噶之修部,依教傳系統,教主為出生於尼泊爾之婆羅門族空遮伽雅。修成大手印成就。另一教主蔣巴舍甯,則得四事業法經卷。此外尚有聖龍猛論師、卑嗎那密渣、及渣巴哈德等教主,其傅略均一一見於正文。

巖傳一派,相傳為金剛法菩薩將修部經績交付事業自在空行母保管,其後由空行母將經卷八箱分別交付與卑嗎那密渣、空遮伽雅、蔣巴舍甯、郎嘉佐那、蓮花生、達那生芝達、嚴布姑希、及史華迎波等八大成就者,後此八竇箱經卷,均由蓮花生大士總攝受焉。

阿努約噶,或譯圓滿次第。由金剛手傳授王渣。但為尊重法統故,王渣仍請人持明賴渣華為之灑頂,並向其求法。於此可見密宗畫傳承的特色。王渣將法傅與四人,其中最能弘揚法統,代有傅人者,為釋迦布捷(即小因渣菩提),後經五傳而至釋迦獅子(蓮花生天士之異名),寢且法傅至尼泊爾。

除上述兩約噶外,尚有最殊勝修心法要阿的約噶,或譯大圓滿。此法傳承肇自嘉饒多傑。其母為鄔金國公主。公主為比丘尼,夜夢有人以寶瓶印蓋其頂上三次,不久即誕嘉饒多傑,寶為金剛薩”捶”化身。公主以有違世法,將之棄於灰堆,歷三日而無恙,公主乃復將之迎請回家。六七歲,郎能與國王供養之五百班知達(學者)研討佛法,辯才無礙。其後從自心中湧現金剛薩”捶”為之開示灌頂,得內外乘一切經繽,及大圓滿愒六百零四頌。世壽七十五歲時,傳法與蔣巴舍甯。

蔣巴教主將大圓滿六百零萬頌分作三部,心部、中心部及口訣部。又有修明點降下法等。分傳聖天菩薩、蓮花生、宋惠壽、及生遮移喜四人。其中宋惠壽又從生遮移喜受心部傅承。

最值得注意的,是大圓滿的傳授竟涉及中國,據云,中國疏清城有詩列星哈者(敦珠上師據傳說以為此即宋惠壽之異名),因觀世音開示,赴印度叩見蔣巴教主求法,得一切教誨及隨行教誨,並得教主圓寂後之最勝口訣。

詩列星哈將大寂滿口訣部,分為外類、內類、密類、及無上密類等四,藏於中國善提樹寺及吉祥座下。以後分傳北來求法之渣那宿拉、卑瑪那密渣及移喜度。

在藏密中,大圓滿為最高法門,其心要直與禪宗相通--故藏地又稱禪宗為大密宗,而其傳承,竟有北傳我國之痕跡,此頗為值得漢地教史研究者注意。

從傅承歷史可知,無上密部之修法,多由口訣秘密傳授,至嘉饒多傑而始集大成。其餘密宗一切經續,則大部份由鄔金國王傅出。

至經續數目,據勝樂金剛續云:一切瑜伽續,有六千萬續;瑜伽母續,一億六千萬;大乘之外一切經,八億續;般若波羅密,五億零一百萬續。

以上所述,多為金剛乘未傳入藏土前之歷史。

◎西臟古代佛教史 全書約五百頁,精裝一冊,一百多幅插圖,零售四五O元。此書巾敦珠甯波車之藏文原著譯成漢文,為詳述西藏佛教甯瑪派最權威之名著-已有梵文英文等譯本。郵政劃撥:五一一四二二密乘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