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 - 以菩提心為道之教授

 

菩提心- - 以菩提心為道之教授

 

 

 

蓮師口授移喜磋嘉佛母藏巖
楊奴甯瑪俄些及生嘰甯巴取巖
艾歷啤嗎恭桑英譯
黃毅英漢譯
刊載於金剛乘季刊季刊第六十五期

 

 

 

阿彌陀佛化現之蓮花生大師,依多種大乘經教,修持其心,愛一切有情,如母愛
其獨子。常行一切利他之行,乃送一切輪迴有情往涅槃之舵手;於當調服之有情,非
請而說,稟賦大悲,乃一切菩薩之王。

 

位於蒙卡獅堡洞時,我卡珍磋嘉媽,心企開悟,發菩提心,乃以珍品堆積之曼達
,供養大師,請求曰:\MK;噯瑪火,師嘗謂既於一切有情,生慈悲心,大乘至要之法
,為修菩提心,我等應如何修之。

 

大師答曰:磋嘉,若入大乘,而不修菩提心,當墜下乘。故常發心企求
證悟,奮力利他之菩提心為要。

 

大乘經續中詳盡開示無數,簡言之,可分為外修、內修、密修三部。

 

 

 

甲一 外修菩提心

 

 

 

磋嘉媽問曰:外修之法云何?

 

大師答曰:外修分十二點。

 

一、修菩提心之自性。

 

二、種類。

 

三、定義。

 

四、行者德相。

 

五、取誓句所依境。

 

六、儀式。

 

七、修之效益。

 

八、修之理由。

 

九、不修之缺失。

 

十、戒律。

 

十一、持失之分界。

 

十二、破損還淨之法。

 

問曰:此十二點云何?

 

 

 

乙一 自性

 

 

 

大師答曰:發菩提心之自性為欲求正覺,誓證之以解脫輪迴中一切有情

 

 

 

乙二 種類

 

 

 

經中言種類甚多,簡分為願行二種,願是願利樂有情,然唯願不足,實行為重。

 

未離我執過見者,發菩提心難矣哉。

 

 

 

乙三 定義

 

 

 

菩提心之定義為行者初起利他心態,未積資糧者,不起是心。

 

 

 

乙四 行者德相

 

 

 

修菩提心之應具德相如下:心慕大乘,不若羅漢、辟支佛。由具大智,離於疑惑
。皈依大師、三寶。厭倦不正或下乘之教法。(態度)溫文平和。

 

今藏民敵視教法,大臣心存邪念,藏王易受蒙騙;堪受大乘之器甚少,磋嘉,當
離於敵友之偏執。

 

 

 

乙五 所依境

 

 

 

汝應依仰慕大乘,心滿慈悲之師,求取菩提心誓句,彼應為不越戒律.縱剎那亦
不為利己而行者。

 

於此闇劫,不隨具德上師者,將墮魔掌矣。

 

 

 

乙六 儀式

 

 

 

受菩提心誓句之儀式如下:於吉年吉月之盈月十五或初八日,於三寶前廣陳供養
,敬禮僧伽,會供本尊,於空行、護法、神靈、盛供多瑪,盡捨所有以積福。

 

是夜,奉師以灌頂資,以七支(註一)敬師積聚資糧。

 

特別應懺罪如下:觀頂上「阿」字放光,置一切有情於佛陀正覺,供養一切聖眾
,光收入「阿」3字,攝聖眾悉地甘露,融入自身,燒除罪障,觀此,唸「阿」字一百
零八遍。

 

觀上師心中,智尊心中吽字放光,融入汝身、語、意,燒除一切罪業,觀此,唸
吽字一百零八遍。

 

繼為語懺悔,憶念無始輪迴以來所積惡業,以愧悔心唸懺悔文三遍。

 

 

 

金剛上師一切持明祈垂聽

 

本尊寂忿壇城聖眾祈垂聽

 

十方諸勝者及佛子祈垂聽。

 

護教空行母及護法祈垂聽。

 

於一切堪敬者前,我某甲,愧悔無始至今,由邪念驅使,自身語意所犯,及教
唆隨喜他人所犯之一切罪業。

 

既決定不復增長惡行,重複上述祈請,然後唸三遍。

 

正如過去如來及佛子,圓滿生平顯道地,出離不善及惡行,我某甲,從今直至
證菩提,離於邪念及惡行,我誓從今戒除之。

 

 

 

真實發菩提心:分兩部,首為初業行人發願菩提心  弟子應真心思維:為救苦
海輪迴之一切有情,我要證取無上正覺。

 

於上述祈求之後,唸三遍:

 

 

 

既以一切有情為我之父母兄妹子女師友,我某甲,從今直至證菩提,切實發願
,解脫一切未解脫者,渡一切未得渡者,紓釋一切未紓釋者,一切未脫苦痛之有情,
皆安置於無住涅槃(註二)。

 

 

 

次發行菩提心,思維:從今直至輪迴未空前,我要心無散亂,以多種方便,利樂
有情。重複上述祈求,唸三遍:

 

 

 

從今直至輪迴未空前,我某甲願不斷發心,修、行,圓滿六度四攝,正如過去
如來及佛子,圓滿生平顯道地,受持根本支分戒,我亦如是修、行,圓滿之。請以我
為菩薩。

 

 

 

其師續說:當如是,弟子曰:此為善,此為義。重覆三次而得誓句。

 

為使誓句不衰減,其師應開示律儀,而弟子應供養禮物,並為感恩而盛大供養。

 

此後,最重要者為如河流般,不斷發起及修持菩提心。

 

 

註一:七支為敬禮三寶,懺悔罪障,廣陳供養,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普
皆迴向。

 

註二:解脫三惡趣有情至能修法之處,渡善趣有情過苦海而得解脫,紓釋己發心菩薩
進達於地。

 

 

 

 

乙七 效益

 

 

 

修菩提心之效益如下:超越羅漢辟支佛,而為大乘行人。根除煩惱罪障。汝身語
意善行將成義利之因。所集功德,令汝圓滿。汝將為諸佛菩薩護法所眷顧,一切有情
覺汝端嚴鐲目,愛汝如子,汝將不離大乘教法。

 

簡言之,汝將速證圓滿正覺,成就佛陀勝德,此德越量,是故應持之。

 

 

 

乙八 修之理由

 

 

 

自求解脫或亦足矣,何以應解脫輪迴之一切有情?一切有情既為汝之父母,汝負
恩難量,故修以報之。

 

彼恩若何:構成汝命、汝軀,以最好之飲食養育汝,為饒益汝而承受一切困苦,
珍惜汝有甚於彼,甚至於彼之心肝。

 

再者,彼予汝以財產,教汝育汝,緣汝以聖法,父母恩大難量,必須解脫之。一
切有情既具覺性,與汝相連,汝必須令彼脫離輪迴。

 

磋嘉,只欲求一己之歡悅者,與圓滿佛道無緣矣。

 

 

 

乙九 不修之缺失

 

 

 

不修之缺失如下:既墮羅漢辟支佛乘,障汝證菩提,所作皆徒勞,所積資糧皆消
弭,為神靈所擾,他人所怨敵,簡言之,凡汝欲求,不能滿願,缺失數之不盡。

 

磋嘉,大乘行人,不具菩提心,何其愚也。

 

 

 

乙十 戒律

 

 

 

應持之戒律分二,願菩提心戒為不捨有情,不斷修菩提心。損減菩提心者為:

 

 

 

丙一 為棄捨有情意樂所勝,忿恨捶打有情,經一日而不對治。

 

丙二 為欺蒙親教師、闍黎、法友,堪敬者意樂所勝,欺蒙彼等,經一日而
對治。

 

丙三 汝令人懊悔其功德,功德為隨喜而非懊悔之境,汝為使彼懊悔(
意樂所勝)而云:此非至上,此非優勝。

 

丙四 為瞋心驅使,批評已發心菩薩。

 

丙五 無悲心,棄捨有情。

 

 

 

倘經一日而不對治,則為五墮,彼能令汝失願心誓句,當戒除之。

 

磋嘉,廣受戒而不持,罪能毀汝。

 

再者,應行持者五:

 

 

 

一、為對治忿恨捶打有情,汝應保持溫和,常施援手。

 

二、為對治欺蒙堪敬者,應常清醒,縱至斷命,慎勿妄語。

 

三、為對治使人懊悔,置一切有情,趣向佛菩提之善行。

 

四、為對治瞋心批評,應讚頌一切大乘行人,事彼如師。

 

五、為對治棄捨有情,汝應以自心見證,淨心追隨能持(大乘)者。

 

 

 

行持諸行,縱使女身,亦為持釋迦牟尼教法者。

 

次釋行菩提心之戒律分三:一、應斷之十惡。二、對治之十善。三、從事之十波
羅密。

 

 

 

丙一 十惡

 

 

 

十惡中,身業者三:殺、不予取、邪淫。

 

 

 

丁一 殺

 

 

 

殺之義為擾亂生命之延續,由三毒故,分為三類。

 

 

 

一、由貪故殺,如貪求畜生之皮肉而宰殺之。

 

二、由瞋故殺,如為邪念驅使而謀殺。

 

三、由癡故殺,如誤殺,或如幼童殺鳥,或踐蹅螻蟻。

 

 

 

未離三毒之有情,無有安樂。

 

殺業依下列四支具足而成。

 

 

 

一、作惡意圖,無有間斷。

 

二、預備及加行。

 

三、實行,究竟殺死。

 

四、無愧悔心,意樂所行。

 

 

 

殺業果報分三:

 

 

 

一、異熟果,由貪故殺,轉生餓鬼;由瞋故殺,轉生地獄;由癡故殺,轉生畜生

 

二、受者等流果,由前惡業,雖生人中,壽命短促,復多病苦。

 

三、作者等流果,由前習氣,樂於殺生。

 

 

 

磋嘉,是故諸惡莫作,修多羅云斷捨斯行,汝將出於異熟,作者,受者等流果報
,轉生多樂人天。

 

 

 

丁二 不予取

 

 

 

身惡業之次為不予取,其義為取人財物以為己有。

 

包括脅取如白日強搶,盜取如於物主不見時偷取,騙取如欺誑,顛倒斗秤等。

 

磋嘉,不出離諸欲者,無有安樂。

 

如前具四支而成,復有三果。

 

 

 

一、異熟果,總說依業力大小而墮三惡趣,別說轉生餓鬼。

 

二、受者等流果為雖生人中,受用匱乏,常遇劫盜。

 

三、作者等流果為由前習氣,未來世中,樂於不予取。

 

 

 

磋嘉,斷此惡而得三果,得與斯三相反之果,生於人天,受用豐饒。

 

 

 

丁三 邪淫

 

 

 

身惡業之三為邪淫,義為與無權交配之對象行淫,別說如下:

 

 

 

一、王所監護者為后妃,臣民不當交。

 

二、不當與法律禁止者交。

 

三、於印度,不應與未成家者交,蓋未成家者由其父母監護也。

 

四、不當亂倫,如與母、妹交也。

 

五、不當與受聖法監護者交,如上師佛母,出家眾等。

 

 

 

欲重者不入解脫道,磋嘉,當行對治。

 

與合法伴交,亦有不當之處。

 

 

 

一、不當之時,如初一、初八、十五。

 

二、不當之地,如三寶壇前。

 

三、不當之行,如作獸行。

 

 

 

磋嘉,一般而言,不捨在家生活者,陷於魔獄。

 

邪淫如前四支具足而成,復有三果。

 

 

 

一、異熟果,為生於三惡趣,縱生善趣,夫妻爭鬥。

 

二、受者等流果,為妻眷不貞良。

 

三、作者等流果,由前習氣,樂於邪淫。

 

 

 

磋嘉,斷除邪淫不沾染,將得相反之果,是故棄之為重。

 

 

 

丁四、妄語

 

 

 

復次,語之惡業有四:

 

其初為妄語,即說不真實為真實。分別如下:

 

 

 

一、無記妄語(註三),如衰老者之妄語。

 

二、有利或有害之妄語,如對某人有利而損害他人者。

 

三、大妄語(註四)如未證謂證。

 

 

 

磋嘉,莫粗心發言。

 

妄語如前四支具足而成,復有三果。

 

 

 

一、異熟果,為墮三惡趣。

 

二、受者等流果,為雖生人中,所言無力。

 

三、作者等流果,為惡業習氣故,未來世中,樂於妄語。

 

 

 

磋嘉,斷此行而得相反之果,棄之為重。

 

 

 

註三:英譯作無利及無害,依舊譯作無記。

註四:英譯作「具備聖德之妄語」,依例作大妄語。

 

 

 

 

丁五 兩舌

 

 

 

語惡業之次者為兩舌,總說為離間,破好友和合之行,分說如下:

 

 

 

一、顯兩舌為當彼等面前而說。

 

二、間兩舌為背彼兩舌,令輾轉得聞。

 

三、隱兩舌為至其一前而說。

 

 

 

磋嘉,不慎言者無有安樂。

 

如前具足四支而成,而復有三果:

 

 

 

一、異熟果,為墮三惡趣。

 

二、受者等流果,為縱生人中,友少諍多,常感悔怨,人所不喜,出言無力。

 

三、作者等流果,為未來世中,樂於兩舌。

 

 

 

磋嘉,斷之得相反之果,故棄之為重。

 

 

 

丁六 綺語

 

 

 

語惡業之三綺語為浪擲閒暇,分別如下:

 

 

 

一、薩滿咒語(註五)。

 

二、說故事及言語遊戲。

 

三、戲謔。

 

 

 

此行如前四支具足而成,果報分三

 

 

 

一、異熟果,為墮三惡趣。

 

二、受者等流果,為縱生人中,言不威肅,雜亂無章。

 

三、作者等流果,為未來世中,樂於綺語。

 

 

 

磋嘉,斷之得相反之果,莫好無義利之扯閒。

 

 

 

註五:薩滿為曾流行東亞之巫教,笨教屬之。

 

 

 

丁七 惡口

 

 

 

語惡業之四為惡口,其義為傷害他人之語,分說如下:

 

 

 

一、顯說人短。

 

二、間接傷害之。

 

三、隱說傷害他人之語。

 

 

 

磋嘉,惡口之火焚自他之心,惡口利刃斷解脫之命力。

 

此行四支具足而成,復有三果。

 

 

 

一、異熟果為墮三惡趣。

 

二、受者等流果,為縱生人中,隨所宣說,令人厭惡,不快。

 

三、作者等流果,為樂說惡口。

 

 

 

磋嘉,斷之得相反之果,闇劫有情無有安樂。

 

 

 

丁八 貪

 

 

 

再者,意惡業分三

 

初者,貪之義為味著可意財物,分別如下:

 

 

 

一、難捨一己所有。

 

二、欲求他人所有。

 

三、味著不屬自他所有之可意物。

 

 

 

磋嘉,莫執為諸有之主,修行人不解無常,無有安樂。

 

此行依四支具足而成,復有三果

 

 

 

一、異熟果,為墮三惡趣。

 

二、受者等流果,為縱生人中,居於饑渴不適意處。

 

三、作者等流果,為未來世中,樂於貪求。

 

 

 

磋嘉,是故捨之為要。

 

 

 

丁九 瞋

 

 

 

意惡業之次者為瞋,乃爭鬥之心態,分別如下:

 

 

 

一、由憤怒起瞋。

 

二、由憎惡起瞋。

 

三、由妒忌起瞋。

 

 

 

磋嘉,莫作損惱自他之意業。

 

此行具足四支而成,復有三果。

 

 

 

一、異熟果,為墮三惡趣。

 

二、受者等流果,為縱生人中,多受不平爭鬥,常遇仇敵訴訟。

 

三、作者等流果,為陷於怨毒心態。

 

 

 

磋嘉,不斷瞋心,難修大小乘。

 

 

 

丁十 邪見

 

 

 

意惡業之三為邪見,義為輕蔑,分說如下:

 

 

 

一、執外教斷,常邪見。

 

二、執於儀式,如雞犬行。(註六)

 

三、執蘊遷邪見。(註七)

 

 

 

此行四支具足而成,復有三果。

 

 

 

一、異熟果,為墮三惡趣。

 

二、受者等流果,為縱生人中,生於邊地,不聞三寶之名。

 

三、作者等流果,為邪見習氣所障,樂執邪見。

 

 

 

磋嘉,十惡聖者訶之,智者棄之,縱求人天福報,亦不應犯,是故應戒之。

 

難分善惡者甚多,然已入佛道,知善惡因果,猶犯之者,與獸何異。

 

磋嘉媽問曰:若捨惡業,當得何果?

 

大師答曰:異熟果為生於人天,聲音悅耳若梵天,相好莊嚴似帝釋,財寶
自在比輪王。

 

受者等流果,為學識淵博,天資聰敏,得遇佛法,終證三身。

 

作者等流果,為盡未來世,嚴於棄捨十惡。

 

磋嘉媽問曰:十惡邪行,可有輕重。

 

大師答曰:有輕重之別,總說,依煩惱言:

 

 

 

一、由起瞋心造業者,墮地獄。

 

二、由起貪心造業者,墮餓鬼。

 

三、由起癡心造業者,墮畜生。

 

 

 

依境而言。(註八)

 

 

 

一、對勝境造業,墮地獄。

 

 

 

二、對常境造業,墮餓鬼。

 

三、對劣境造業,墮畜生。

 

別說:於諸殺生,殺已發心菩薩,惡業最重。

 

於諸不予取,盜取三寶財物,惡業最重。

 

於諸邪淫,逼羅漢與通,惡業最重。

 

於諸妄語,欺蒙其師或尊者,惡業最重。

 

於諸兩舌,破和合僧,惡業最重。

 

於諸惡口,出言令僧眾不快,惡業最重。

 

於諸綺語,擾亂僧眾或修持不二止觀者之心境,惡業最重。

 

於諸貪心,貪求謀取三寶資財,惡業最重。

 

於諸瞋心,作犯五無間罪,惡業最重。

 

於諸邪見,輕蔑了義,惡業最重。

 

磋嘉,縱使斷命,莫作諸惡。

 

總說,十惡果報有異。

 

一、作殺、兩舌、惡口,瞋等業墮地獄。

 

二、作邪淫、不予取、貪等業墮餓鬼。

 

三、作妄語、綺語、邪見等業墮畜生。

 

 

 

註六:印度教中仿獸行,以祈解脫之教規。

 

註七:以為五蘊延續中,俱生實有「我」或「自體」。

 

註八:境指對象。

 

 

 

丙二 十善

 

 

 

磋嘉媽問曰:應如何以十善對治。

 

大師答曰:十善分四支

 

 

 

一、其義為身、語、意之淨業,轉生善趣。(註九)

 

 

 

二、定義為已得暇滿者,作得所樂果報之行。

 

三、分說為相反於十惡之行,當護有情之命,當作布施,當守淨戒,當說誡語,
當息怨爭,當說雅語,當說有義利語,當修慈悲,當持捨心,於因果及究意義,離於
疑惑。

 

四、助善德住於相續者十種如下:於真實教法具信,保持自尊與清醒,離於賭博
及爭吵,離於市集,清醒處事,驅除懶惰,惡友,調柔身語意,生起對四方壇城之觀
想(註十),特別是將心意集中於聖道。

 

磋嘉,如是汝將生於善趣無疑。

 

 

 

註九:英譯作高處。

 

註十:英譯作四摺球體。

 

 

 

丙三 十波羅密

 

 

 

再者,從事十波羅密行,此分五支。

 

一、性為具成就無上正覺道之自性。

 

 

 

二、波羅密之義為使汝度過輪迴苦海,得達涅槃彼岸。

 

 

 

三、功德為圓滿二資糧,成就利益有情。

 

 

 

四、此分總別兩部,總說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智慧。

 

 

 

別說布施分三:法施、財施、無畏施。

 

持戒分三: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換言之,持戒即斷十惡,行六度
四攝。

 

安忍分三:棄捨輪迴,安受苦忍,為利有情,耐怨害忍,於甚深法理,具信不驚
,為深義不驚忍。

 

精進分三:行大乘教法之加行精進,驅除逆境之擐甲精進,成就圓滿佛陀之無厭
足精進。

 

禪定分三:專注世間正道之禪定,專注出世間道,,及平等捨持之禪定。

 

智慧分三:悟緣生法(註十一)超越專注之智慧,悟內性超越專注之智慧,悟一切
境相,離二過,超越言、思、議。

 

為使諸法住於自相續,汝應知以四波羅密圓滿之。

 

布施不望報,以調服慳貪,為力波羅密。

 

布施而離於世俗及小乘心,為方便波羅密。

 

布施而發願自他離於困窮,為願波羅密。

 

布施而淨心三輪體空,為智波羅密。

 

如是,以持戒調服惡業,不欲輪迴,為力波羅密。

 

嚴守誓句,離於世間八風,是方便波羅密。

 

非為一己冀生人天,而願一切有情,離於惡行,為願波羅密。

 

抱三輪無分別心而行,為智波羅密。

 

視眾生平等,以調服瞋恚,為力波羅密。

 

離於欺詐,為方便波羅密。

 

非為一己得人天相好,而願一切有情,息除醜惡,為願波羅密。

 

常念功德過失,精進以消除懈怠,為力波羅密。

 

離於世間欲求,例如冀他人信服,為方便波羅密。

 

願一切有情,離於懈怠,致力正道,為願波羅密。

 

以禪定消除散亂,以超越無色界,為力波羅密。

 

願打斷一切有情之散亂,為願波羅密。

 

離於三輪,為智波羅密。

 

以大悲自性俱生之空性智,消除分別心,為力波羅密。

 

願自他覺悟真諦,為願波羅密。

 

覺無始以來,自心具此智慧自性,為智波羅密。

 

磋嘉,如是無散亂而修。

 

五、如是修十波羅密,汝將獲離於惡趣,生人天乘之果報,汝將道行圓滿,速證
佛位,成為領導有情,脫離輪迴之響導。

 

 

 

註十一:英譯作條件所限者。

 

 

 

乙十一 持或失誓句之分界

 

 

 

既已積累資糧,生起汝必要圓滿清淨自心,利樂有情之意,依儀軌唸誦三遍之際
,獲菩提心誓句。

 

生起邪見或棄捨三寶之際,失去菩提心之誓句。

 

 

 

乙十二 還淨方便

 

 

 

若違反根本戒者更受,犯支分戒者於師或三寶前懺悔還淨。

 

 

 

甲二 內菩提心

 

 

 

磋嘉媽問大師曰:何謂內修菩提心?

 

大師答曰:此分十二支。

 

 

 

乙一、自性

 

 

 

自性為生起幫未悟內性性空相有者之意願。

 

 

 

乙二 定義

 

 

 

不依於身語外行,依心而修,故名為內。

 

 

 

乙三 種類

 

 

 

彼分為願、行二種。

 

願者願未悟此自性之有情悟之,宴坐空言何益,故必須致身於令有情領悟之方便
也。

 

磋嘉,未離二見之執者,行之甚難。

 

 

 

乙四 行者德相

 

 

 

如前所述,修此行者見執微薄。

 

磋嘉,稍息汝心。

 

 

 

乙五 授者

 

 

 

汝應依已悟二無我,修三慧,離世間八法之師受之。

 

磋嘉,得師為入大乘法門之要。

 

 

 

乙六 受戒儀式

 

 

 

莫執三輪,出離世法,求真口授。

 

 

 

乙七 修之效益

 

 

 

汝將超出小乘及謬道,具離於我法二執,悟無我自性之效益。

 

 

 

乙八 修之理由

 

 

 

置一切有情於真道,為二無我之自性,此為應修內菩提心之理由。

 

 

 

乙九 不修之缺失

 

 

 

不修持之,汝難契入無我之自性。

 

未入道之凡夫,或入謬見之外道,執己為我,以為此「我」支配,經歷五蘊、十
二處、十八界。甚或以此為常,為實,執此為敵為友,為自為他。

 

磋嘉,汝必須離此執著。

 

視一己為我(註十二)者險矣,概執自我為體,則境現為他,附此二見,則以益己
為友,損己為敵,由是經歷愛惡(註十三),作諸惡業,緣斯行而墮惡趣,以至遍歷輪
迴。

 

磋嘉,此魔不除,難得安樂。

 

斷此我執者,總說為一切佛教徒,別說為聲聞,不用說,吾等入大乘之門者亦斷
此我執。

 

據云聲聞得悟法我之支分,辟支佛亦未得其全體,此即是說,聲聞錯斷相有而不
進解法我,辟支佛著於住心性空而不解真諦。

 

磋嘉,倘不出於下乘見,難見真實義。

 

執著法我者險矣,由是愛惡而生煩惱,以至沈於輪迴,歷劫難成。

 

斷此法我執者,總說為一切大乘行人,別說中道行人亦斷之,吾等入密咒之門者
倘執著之,惡兆也。

 

 

 

註十二:我指個體。

 

註十三:貪愛及厭惡。

 

 

 

乙十 守則

 

 

 

汝應修無我之義,此分願、行二部。

 

應守願者三點如下:

 

 

 

一、不斷思維,以保持願一切有情常悟無我真諦(之願心)。

 

 

 

二、日夜三次,隨喜現修無我者。

 

三、專一不離無我而修。

 

行分外內,外者分四:

 

 

 

一、未悟者(無我),不離教導無我之師,或善知識。

 

 

 

二、莫執住處、國境、種姓、敵友。

 

三、聞、思、修無我空性之教法。

 

四、莫執一己為:名、家、個體。

 

內者亦分四:

 

 

 

一、莫以名為物,概一切外物之名稱,並非於心實有。

 

二、認知情器世間並無自性,相雖現起,實如夢幻。

 

 

 

三、日夜三次,覓此味著諸境,實無一物之心。

 

 

 

四、莫離此無名,離邊之諦。汝縱覓心,亦難有任何發現。

 

 

 

最重要為汝應如是精進而修,如是投入,汝將消滅邪魔,出離輪迴。

 

 

 

乙十一 持或失誓句之分界

 

 

 

得師口訣之際,得內菩提心誓句。

 

仍執二見,不解自性空之際失誓句。

 

此剎那即失誓句,當施對治。

 

 

 

乙十二 還淨方便

 

 

 

依上述義理,離散亂而修,汝自解二執之縛。

 

 

 

甲三、密修

 

 

 

磋嘉媽問大師曰:應如何修密菩提心?

 

大師答曰:此分十一支。

 

 

 

乙一 自性

 

 

 

密發菩提心之性為確認無始以來,無生本淨,超越修整,不可思議。

 

 

 

乙二 定義

 

 

 

言思既難詮釋,自然密於下乘。

 

 

 

乙三 種類

 

 

 

可分為兩部:顯萬有清淨為無修,以自顯當下之自性,本來清淨為無修,於此汝
莫偏執。(註十四)

 

 

 

註十四:此指修大圓滿之二部,本來清淨之且卻,自顯之妥噶,此二修法依師口授。

 

 

 

乙四 行者德相

 

 

 

行者當為最上堪能,心厭實境者。

 

磋嘉,彼由修前述行持而來。

 

 

 

乙五 所依境

 

 

 

應依已悟法身一元,而住於廣闊任運之境者始得之。

 

磋嘉,此為已證大圓滿之上師。

 

 

 

乙六 受(誓句)儀式

 

 

 

受儀為覺性顯現之灌頂。

 

捨汝不淨世行與清淨梵行,如一切已成辦。

 

捨汝不淨無益之言,與持咒誦經,如啞子吃糖。

 

捨汝不淨輪迴之念,與清淨涅槃之念如無心者。

 

依汝師微妙指示,汝將見汝心超越言詮之本來法身。

 

磋嘉,此乃吾證解同時之口授也。

 

 

 

乙七 修之效益

 

 

 

修此之效為:不捨輪迴自解脫,煩惱自圓滿為智慧,故具當下證悟之功德。

 

 

 

乙八 修之理由

 

 

 

如此修行之理由為汝實具此無執離過之自性。

 

 

 

乙九 不修之缺失

 

 

 

不修之險,為汝將墮入宗見之執,為(見執)腳鐐所困。

 

磋嘉,修持有所偏執,則非大圓滿。

 

 

 

乙十 守則

 

 

 

一、萬有諸境之根本,藏於汝本來無生清淨之菩提覺心,此為見(註十五)

 

二、此菩提覺心;並無觀者,與所觀境,視此為本覺。

 

三、悟此覺境所起之思維、執著,皆此本來空明之覺性。

 

四、悟外顯諸相,從體驗之剎那,無有實質,不越法性。

 

五、證心境無二為俱生大樂,離於取捨。

 

 

 

六、別說,證一切煩惱,與苦為聖道。

 

 

 

七、領悟有情,從受之剎那起,無有實質,輪迴本來無生清淨,故無須捨離。

 

八、悟一切受為身(註十六)與智,自心具足,本來是佛。

 

 

 

如斯行持,汝將繼承普賢王如來之位。

 

 

 

註十五:英譯此微妙規則為見。

 

註十六:法、報、化身。

 

 

 

乙十一 持與失之分界與還淨方便

 

 

 

汝本來三世不離覺心,這處無此閒功夫。

 

結語:

 

磋嘉,吾集一切經、論、續、口授之義於此外、內、密發菩提心。

 

修之,

 

攜之於道,

 

心中銘記,

 

和合於行,

 

彼為大乘教法根本。

 

師如是說,

 

此大乘修菩提心之教授,名為「以發菩提心為道之法」。記於蒙卡獅堡洞。

 

 

 

圓滿

 

寶之印 密之印 托付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