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咒道十基礎及甚深口訣乘教授答問(一)

 

密咒道十基礎
及甚深口訣乘教授答問(一)

 

 

 

 

蓮師口授移喜磋嘉佛母藏巖
楊奴甯瑪俄些及生嘰甯巴取巖
艾歷啤嗎恭桑英譯
黃毅英漢譯
刊載於金剛乘季刊季刊第六十八期

 

 

 

敬禮上師

 

 

 

大師蓮華生於蓮花中生,不受凡胎所染。彼經各種難行,究竟達生命自在之持明
位,超生死之流。

 

大師曾示八萬四千法門,瞭知六道眾生、八類天、魔等之語言。其梵音能利樂一
切有情。

 

其意擁有遍知之證量,其已瞭達超乎生滅之自性,而對本性不會割裂視之。

 

以此生起應具功德故,其為一切顯著事物之源。且大師善巧於調伏眾生之方便。

 

其大行乃應諸善逝心,而擁有八類天、魔之心命。

 

蓮師於鄔金國地界海中小島上生。並修於八屍林,於印度修苦行已,以大悲故入
藏。此為應藏王之願,並令印藏諸國和平故。

 

此大悲上師納余:嘉珍國公主磋嘉媽為明妃,其時余年十三。余只一介女子,具
信、大悲、利他、堅定與敏捷而已。

 

於大師住藏百一十年中(英譯者按:他文中謂五十五年),余承事之,令其歡喜
。其時,余紀錄書寫大師所有教授,並藏於巖庫中(英譯者按:以下各節之數,無須過
執之)。

 

 

 

甲一 修行十基礎

 

甲二 十過患

 

甲三 十要

 

甲四 十表面

 

甲五 十種誇大

 

甲六 除十過

 

甲七 十種功德

 

甲八 十相

 

甲九 十事

 

甲十 七種敗壞

 

甲十一 錯謬之危險

 

甲十二 四法

 

甲十三 戒

 

甲十四 離禪天

 

甲十五 身語意之三昧耶

 

甲十六 十五逆境

 

甲十七 十五順境

 

甲十八 廿一種徒勞

 

甲十九 四種不還

 

甲二十 四不能

 

甲廿一 善用

 

甲廿二 五無謬

 

甲廿三 修六度

 

甲廿四 三種追求

 

甲廿五 五種真哀悼

 

甲廿六 耕耘四法

 

甲廿七 八種寂靜

 

甲廿八 魔羅之誘惑

 

甲廿九 四基本功德

 

甲三十 五毒從根斬斷

 

甲卅一 調心

 

甲卅二 五種見

 

甲卅三 五所得

 

甲卅四 五種偉大

 

甲卅五 五掌握

 

甲卅六 五種多餘

 

甲卅七 五必須

 

甲卅八 五妄語

 

甲卅九 五決定語

 

甲四十 五徒勞事

 

甲四一 六尊貴

 

甲四二 四不足

 

甲四三 虛榮心

 

甲四四 十四應棄

 

甲四五 除三病

 

甲四六 解脫輪迴之道

 

甲四七 至誠修法

 

甲四八 守三昧耶

 

甲四九 恆常之信

 

甲五十 十三種出離

 

甲五一 十三要事

 

甲五二 法之道

 

甲五三 堅毅

 

甲五四 修法之難

 

甲五五 安樂之道

 

甲五六 歡喜之道

 

甲五七 偏離

 

甲五八 無可避免

 

甲五九 無所得

 

甲六十 自大

 

甲六一 斷善惡之交錯

 

甲一 修行十基礎

 

 

 

大師云:修法者,必先圓滿十基礎。

 

磋嘉媽白云:何謂修行十基礎?

 

大師云:汝應於見決定,瞭悟一切教授,如金翅鳥翱
翔於空。

 

汝應於行堅定,不為威嚇所動,如象渡河。

 

汝應以正定修,除無明黑暗,如暗室中燃燈。

 

汝應藉教授圓滿目標,於汝自性中解脫諸相,如獲如意之寶珠。

 

汝應以灌頂進諸次第,離墮輪迴之懼,如王子升於寶座。

 

汝應以三昧耶守護根基,不令行為空過,如肥沃之地。

 

汝應以學習自作解脫,於法之各方面嫻熟,如良馬得脫羈繩。

 

汝應比較一切法源,瞭解佛法一切學理,如蜂覓巢。

 

汝應收集為一點,瞭知無數教法實為一味,如商人加其盈利。

 

汝應達知見顯著處,清楚瞭悟一切教法,如達須彌山峰。

 

藏土之人若欲不以上諸基礎而得學養,實不能得入要義,而僅能為宗見之徒,此
為不以以上十基礎而作嫻熟之過患也。

 

 

 

甲二 十過患

 

 

 

蓮師云:若不能具足上列之十基礎,汝則有修法不成就之十種過患

 

磋嘉媽白云:此等過患何謂也?

 

大師云:若不能以見決定,則有肯定之過患。

 

若不以品行得堅定,則有見與行為不配合之過患。

 

若不知以正定而修,不能入於法性。

 

若不以口授圓滿目標,不懂修行之法。

 

若不以灌頂漸次,非為修法之器。

 

若不以三昧耶守護根基,所種者只為地獄種子。

 

若不以學習得解脫,則不能嘗法味。

 

若不能比較諸法源,則不能打破宗派之界限。

 

若不能收集於一點,則無能瞭悟諸法根源。

 

若不能達知見之顯著處,則無以通達法之本性。

 

未以法修練之所謂尊師,不知法超乎宗見。其人以偏見互相攻擊。以各乘皆自成
立故,勿涉諸爭辯,任運放下。

 

 

 

甲三 十要

 

 

 

蓮師示云:修法時應具十要。

 

磋嘉媽白言:何謂十要?

 

大師云:汝應具不動之信為要點,如河。

 

汝應具無仇之悲之要點,如日。

 

汝應具無私之捨之要點,如泉。

 

汝應具無瑕之三昧耶之要點,如水晶球。

 

汝應具離邊之見之要點,如虛空。

 

汝應具離沉掉之定之要點,如黎明。

 

汝應具離取捨之行為之要點,如豬狗。

 

汝應具離拼除之果之要點,如到純金之島。

 

汝應渴求法如饑人求食或渴人求水。

 

總之,令人逃避以法為至要,只以世財為目的。汝於死時實無能將財富帶走者,
故無令墮於惡趣為至要。

 

 

 

甲四 十表面

 

 

 

蓮師云:甚多人將修法淪為表面。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言:以不信誦經為表面。

 

無大悲而云利他為表面。

 

吝嗇而行布施為表面。

 

若為密人不守三昧耶流於表面。

 

為僧不守戒為表面。

 

居士不勤修流為表面。

 

只研學理不修法為表面。

 

修法而不知法要流為表面。

 

若不按法而行反而教人乃為表面。

 

言行不一,指導他人為表面。

 

總之,吾以厭於聽「有學」之人,不以法降其心者,徒增紛擾;其所大談者,只
為表面之說而已。

 

 

 

甲五 十種誇大

 

 

 

蓮師云:修法時,有十種誇大。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言:佯稱認識法要,實未聞法為誇大。

 

若未修儀軌,而謂具力(譯者按係指具神通力)為誇大。

 

無信而謂得加持為誇大。

 

若未得定,而謂得達佛境乃為誇大。

 

若未承事,而謂得師為誇大。

 

佯稱已得解脫,實未得有傳承之教授為誇大。

 

若無口訣,而謂證悟為誇大。

 

從未修法,宣稱解脫為誇大。

 

若不精進,自謂修法為誇大。

 

不守三昧耶,而謂得殊勝境遇者為誇大。

 

總之,若欲輕心修法,不假辛勞者,無乃自誇者,終不成就。

 

 

 

甲六 除十過

 

 

 

蓮師云:修法時,勿墮十過為至要。

 

磋嘉媽白言:何者為十過?

 

大師曰:汝縱有修行,若不以之作為妄念之療治,則
有不善用口授之過。

 

汝縱已瞭悟自心,若不能以知解脫,使見離二邊,則有不獲不共教授之過。

 

汝縱有誠信心,若不獲加持,則有不與已得證悟上師連繫之過。

 

汝縱勇猛精進,若修法無進境,則有心未完全清淨之過。

 

汝若於修法時感疲累,則有未悟覺性自然之過。

 

汝縱作修行,然心仍散亂,則有修法未決定之過。

 

若境界非由汝心直接生出,則有只於奢摩他中迷失之過。

 

若覺性之力用,非由汝生,則有不知以諸相作助道之過。

 

若覺難於離妄念之執,則有不知以五毒為道之過。

 

若不知於苦困中自處,則有不知如何將心轉離輪迴之過。

 

總之,若自稱修法而內裡充滿過患,又何能達至好之境地歟?

 

 

 

甲七 十種功德

 

 

 

蓮師云:汝需十種功德為修行之相。

 

磋嘉媽白言:何者為此功德?

 

大師云:若能調伏散亂,為瞭悟覺性自然之相。

 

若心性之智慧離邊展現,為口訣奏效之相。

 

若見上師為佛,為對上師生信之相。

 

若無礙得加持,為成就之傳承不斷之相。

 

若以覺性生力用時,能無礙改變自心,為覺性能力,鍛鍊生功德之相。

 

若日夜修法仍不覺疲,為達心氣精要之功德。

 

若修法與否,明覺性無異,為修定得決定之相。

 

無論何念或相生起,均能悟知法相,則為能以諸相為助道之相。

 

若諸妄念不起,或起後即可平復,為即能調伏五毒之相。

 

若能於苦困中勝,為瞭悟輪迴無常之功德。

 

總之,若法於心生,功德自汝而生。藏人中若無信、不勤、乏智難生任
何功德也

 

 

 

甲八 十相

 

 

 

蓮師云:若以法住於心,當有十相。

 

磋嘉媽白言:何者為十?

 

大師言:若執著漸減為驅執實相魔之相。

 

若染著少生,為遠離馳求之相。

 

若情緒漸減,為五毒於內寂息之相。

 

若自私漸減,為驅我執魔之相。

 

若已離尷尬並無取捨,為染污概念崩潰之相。

 

若已無修法者與修法對象之概念,又不離自性,為見法性母之相。

 

若見一切生起之意念,均為離執之境界,為能入見與修之道之相。

 

若知輪涅無分,為圓滿證悟,由內生起之相。

 

總之,若於何物,乃至汝身,均不執著,乃為離諸染著之相。

 

若不為苦困所傷,為知一切相,皆是虛幻之相。

 

若對八風只輕微關注,為知心性之相。

 

無論如何,若內相外顯,即如樹發嫩葉。如外相他人可見,則如樹結果,可供享
用。

 

甚多行人,連一功德亦無,得悟者甚少,故當勤精進修持也。

 

 

 

甲九 十事

 

 

 

蓮師云:對修法者言,須知十事。

 

磋嘉媽云:何謂也?

 

大師言:既得人身又聞佛法,為過往生中積集也。

 

有趣法之意樂,亦遇具口訣之上師,則如盲覓者得如意寶珠。

 

既得人身,又具信與根器,則為過往所修之善業已醒。

 

若既富裕,又同時遇上乞丐,即為圓滿布施之時。

 

若苦海溢滿時,欲注心修法,為惡業與障礙得清淨也。

 

若心轉向法之時,突遇仇敵,為引導往安忍之道之時。

 

若瞭解一切諸相無常,並對所得甚深法要具信,則表示已到出離世間法之時。

 

若見他人死去,而觸及對死之懼,即極大信心生起之時。

 

總之,若欲先圓滿世間法,再修佛法,即會發覺此乃無可能者!此亦能於輪迴中
解脫者甚少之故也。

 

 

 

 

八無暇淺釋

八無暇淺釋

楊東賢整理

經論常謂八無暇,總以無能聽受修持殊勝正法謂為無暇,反之則謂閒暇。故以地 獄、餓鬼、傍生、蔑利車、長壽天、邪見、不逢佛世、瘖啞為八無暇。以生地獄恆受 寒熱之苦,惡鬼則受饑渴之苦,傍生恆受驅役侵奪之苦,長壽天則於無想中虛度,生 處邊鄙無佛教法,於外道邪見染著心識,生於暗劫,縱三寶名亦不得聞,瘖啞者識不 調順,皆無暇修法。但以眾生雖得暇滿人身,亦不精進修持者,亦如遍智法王《如意 寶藏論》所云之暫生緣八無暇與公平心八無暇。此等無暇雖未能完全摧伏,仍當勤勇 自省以求自相續之暇滿。

暫生緣之八無暇:
(一)自相續五毒力大,多為所制。
(二)愚癡少慧,雖入法門,於法句義略不解,於聞思修無修行緣。
(三)見行顛倒,為魔知識所攝。
(四)雖欲學法無精進,懶惰懈怠散漫。
(五)雖勤修法,而自相續不生功德,反現罪障惡業大海。
(六)自相續無能自在,為他方所轉所制,不得修法。
(七)為習氣所著,或魔怨所怖,於正法無有定解,行於非法。
(八)雖趣修行,心求現世名聞利養,遠離解脫道。

公平心之八無暇:
(一)為世法堅固纏縛,未能懃修正法。
(二)自心下劣,毫無人性,不知為人之道。
(三)徒說生死過患,不生怖畏,不厭生死。
(四)於正法、上師少缺信心。
(五)欣樂不善惡行,身語意三門不淨,遠離勝妙功德。
(六)不欣求法,不生功德。
(七)違犯律儀,不知懺悔。
(八)雖入密乘,失壞三昧耶,斷悉地之緣。

若於以上之十六無暇不善加觀察反省,於此娑婆濁世縱具暇滿,縱有修法之形, 且行之有年,亦非能趣入正道也,僅入法之影像而已。故曰初業行人當懃勇察省自相 續暇滿功德具全與否?勵力修習,切勿為世法瑣事、利敬名聞所驅,不得正法。

顯密彙集(四)

顯密彙集(四)

劉銳之金剛上師開示
弟子余迺永記錄

甲三 經典結集

乙一 四次結集

法寶是佛法的根據,上文曾談及的舍利,是佛菩薩火化後呈現七彩顏色的顆粒, 名色身舍利,法寶則名為法身舍利,可見佛教對法寶的重視。

佛教的法寶約可分為經、律、論三藏。經的梵名為修多羅,乃佛所說;律的梵名 為毗奈耶,乃佛所制;論則為菩薩所造,梵名阿毗達摩。三藏全在佛圓寂後由佛弟子 結集而成。

印度是一個開發極早的國家,與中國不相上下,還不單如此;印度是一個純宗教 國家,宗教的派別很多,佛在世時,就有九十六種外道。今日,我們往印度,當地有 一位比拉先生的富翁,他在任何城市均設有一間款待宗教人士的招待所,旅客可入住 一星期,臨走出示佛珠,便不需繳付任何費用,等隔一星期後,又可再次入住。這是 當地人的說法,我雖未曾入住;但到達印度海關時,卻受過宗教式的對待。事緣印度 海關對所有入境人士皆要嚴格檢查,我帶的行李很多,他們逐樣搜看時,發覺了我的 一串佛珠,那些關員立即合十,停止檢查。不單是佛珠如此,凡任何宗教信物,他們 亦同樣尊重。因為印度人對宗教十分狂熱,故認為一切事物皆不必執著;以至時間、 數字、方向等世間法要求絕對清晰的觀念,也不甚了了。印度最麻煩的地方是沒有歷 史,什麼也沒有紀錄;同樣道理,連釋迦佛所說的經論亦毫無紀錄。釋迦佛圓寂之後 ,為了好好學習佛法,自然要大家一起將佛所說的予以記載和整理。這種工作總共做 了四次,故有所謂四次結集。

為什麼我要提出這些問題呢?我現在講的年份,是距今二千二百多年的史事,因 為現在談的是小乘問題,所有的紀錄,都是從小乘處傳下來的。

第一次結集因有五百人參與,故又稱五百結集。

釋迦佛說法四十九年,一向是以身作則,講經時所用也是當時的俗語巴利文,而 非屬雅言的梵文,更從來沒有文字紀錄。佛圓寂後,為一位戇比丘所觸發,已見前說 。這事輾轉為大迦葉尊者知聞,深感情況嚴重,更怕往後所有佛的教化都會消失;於 是集合四百九十九位大德(即佛住世時的高級弟子),獨欠阿難尊者一位。他是佛的 堂弟,佛曾讚其多聞第一的。但他雖聰明而不甚守戒,故什麼也不能示現,人說羅漢 十八變,諸如上湧下現,下湧上現等,他一概不行,更時常被迦葉尊者大罵其過失, 以至不獲准參與,在王舍城附近名畢波羅窟的地方一起結集。

事實上,阿難尊者不僅多聞第一,記憶力又好,且長侍釋迦佛左右,結集不可能 沒有他;大迦葉尊者之所以處處與阿難過不去,也不外故意刺激他,讓他認真做工夫 來辦好這次結集。阿難經斥責後立即潛心修行,再返畢波羅窟表現如身上出水,身下 出火等神通,纔獲得大迦葉准許參與,使這次結集的人數剛好是五百羅漢。當時的摩 羯陀國阿闍世國王發心供養五百尊者一切飲食衣服臥具等,使他們不需沿門托缽,專 心結集事業。

第一次結集的經是阿含經,律是八十誦律。經的部分先由阿難陀誦出經文:「如 是我聞,一時佛在某某處等。」誦完經文後,上座部諸長老如大迦葉尊者等,便提出 問題,如某處經文據我們當時聞佛所說,並非如此等等。阿難陀尊者便一一答覆所有 問題,直至清楚明白。大眾又再三重覆經文內容,公認沒有錯誤,纔定為恆說。其時 所誦,名四阿含經,乃小乘最重要的經典。阿含二字,意解無比,謂無可比擬也。經 共四本,名中阿含,雜阿含,增一阿含及長阿含。

律的部分由優波離尊者在畢波羅窟,歷時九十日,每次先誦佛在世時的戒條,云 :「所有弟子應如此如此,不能如此如此」等等,隨之問:「諸位還記得否?」大眾 認所誦皆對乃成。前後共誦了八十次,故名八十誦律。後來的四分律、五分律等諸律 ,均由是分立,此根本律遂世無存者。今日所見之南山律等皆與八十誦律不同。

論藏有人認為乃大迦葉尊者所造所誦,有人說五百結集時未有論藏,只有經藏和 律藏兩部而已。

第二次結集又名七百結集。

釋迦佛圓寂後百餘年,毗舍離城以北的拔耆城,有一群比丘每月初八,十四及十 五日集合該處,以銅缽盛清水,勸人大力布施,謂能於缽中投錢,可獲福報。很多人 因此慷慨布施,也有人根據佛制,認為出家人不應接受財物。長老耶舍於是勸這群比 丘勿再如此,他們不聽,並大罵耶舍長老。

這群比丘還有十種行為是不淨的。佛法說的淨,指清淨,犯戒則謂之不淨。他們 做了十種釋迦佛不容許的行為卻自以為是,引起耶舍長老招聚僧眾結集論戒。十事乃 :
第一件名角鹽共淨。釋迦佛規矩,凡出家人皆須乞食,且過午不食,即每日祇准 日中一食,食餘應送人,不准留隔宿之糧。但他們將食剩之物和以鹽留角器內,隔夜 留待明日食用,認為許可。
第二件犯二指食淨。佛制過午不食。但他們若事忙來不及正午之前進食,即認為 日影如祇過了兩隻手指的位置,無妨進食。
第三件受坐食淨。佛制比丘接受供養飲食,要就坐受食後即時離開,不能再坐。 但他們認為坐第二次仍不算犯戒。
第四件越聚落食淨。當時規矩,祇在自己精舍範圍之村落內乞食,否則犯戒。但 這群比丘認為越聚落乞食也算淨。
第五件酥油蜜石蜜和酪淨。佛過午不食固體食物,但流質和清水等則可飲。他們 認為上述蜜酪等三種俱屬流質,可在過午食用。
第六件遮樓迦淨。遮樓迦意譯為酒釀,乃釀酒剩餘的酒渣,比丘們亦認同為一般 流質飲料,可以享用。
第七件作座具大小淨。佛制規定比丘座具的大小有嚴格規定。這群比丘認為可大 小隨意。
第八件習先所習淨。凡比丘學佛法以後,要放棄前所修習的外道法門。這些比丘 認為兼習無妨,故犯戒。
第九件求聽淨。比丘凡所作事,必先向大眾啟請,若無異議,方許實行。他們則 先行自作主張,事後纔啟請大眾追認,故犯戒。
第十件蓄財帛淨。佛不准出家人接受金錢財物或蓄積金銀。這群比丘卻認為保有 財物也算淨。

耶舍長老深感這群比丘如此犯戒,對佛法前途有大防礙,於是約請上座部及大眾 部總共七百比丘作第二次結集;由上座部長老們主持及判斷,耶舍為首座,在毗舍離 城將三藏重讀一遍,並主張特別注重戒律。八個月後,耶舍長老造律圓滿。佛弟子們 亦自此分為上座部及大眾部,不過大眾部人數較多,故勢力也較大。

第三次結集在佛滅後二百多年,阿育王崇奉佛教,派大臣往各地弘法;對出家人 ,尤其發心供養,衣食豐足。因此外道衣食不繼,唯有改頭換面,或化裝打扮成佛教 徒,混入真正的佛弟子行列,欲在佛教徒中弘揚外道的教義,此舉引致真正的佛法一 片混亂。若干年後,在印度摩揭陀國的祇園大寺,眾多寺僧就因受外道的混入,分成 兩派時起紛爭。佛制規定弟子每月十五日及三十日誦戒,梵音布薩,該寺卻擾攘七年 ,仍無法舉行布薩,阿育王有見及此,深恐自己弘揚佛法反變成破壞佛法,故立即發 起第三次結集。根據善見律所載:「阿育王對各大德說:『你們現在必須每月誦戒; 若非如此,將來會對佛法產生很壞的影響。』」

各大德尊重阿育王所言,於是召喚具備天眼通,宿命通及漏盡通等三達智的比丘 一千人,到波吒利弗城參加結集。從這時開始,比丘正式分上座部及大眾部兩派。第 二次結集時的兩部分別,乃指座位的不同,仍是根本佛教,而這次的分部則指執持教 理的不同。其中一位名大天的比丘,上座部批評他最壞,但大眾部恭維他是聖者,可 見兩派各持己見,進入部派佛教時期,之後並分裂為二十部。

大天比丘是一個改進派代表,當時的一千僧眾正由他召集,上座部則屬保守派。 大天認為釋迦佛圓寂已二百多年,按佛的規矩,他老人家是最民主的,僧團中更不應 互起忿執,息爭的最佳辦法莫如少數服從多數。又為改進佛法,大天還提出比丘五事 作公開討論。這五事全被上座部反對,並斥罵他是賊大天。由於少壯派人多,阿育王 亦支持大天的見解,於是兩部正式分裂。

第四次結集在佛滅後四百年,迦膩色迦王功業蓋世,入侵印度,創立健陀羅國。 他對佛法的熱心程度與阿育王不相伯仲,同時苦心學佛,延請法師入宮為其說法,但 因每次均由不同法師講授,以致眾說紛紜。迦膩色迦王感覺很奇怪,便請教脅尊者( 上座部比丘-說一切有部的大德)究竟那一位法師的說法纔是對的。脅尊者告訴他, 佛滅度已四百多年,教派又分了二十部,各人根據自家說法,是一點也不足怪的,你 覺得誰對就信誰吧。同時你身為國王,今日佛教眾說紛紜,你正好自任施主,舉行一 次佛經結集。國王允諾,但齊來結集的祇有四百九十九人,尚欠一位比丘,後加入一 位名世友尊者(梵名婆須密)的具德比丘,被延請為首座,在迦什彌羅處建一寺廟, 舉行五百結集。

這次結集的目的,主要是解釋三藏,每藏造十萬頌,共九百六十萬字,由世友尊 者主述。王令造一銅缸,將此巨著的所有經文鑄刻其上,故又名銅鍱,並建造寶塔以 便收藏。此頌名大毗婆沙論,義解廣說,又云廣釋。因世友尊者乃源自上座部的說一 切有部比丘,故所論皆上座部佛法。平心靜氣來說,當時上座部人材較盛,大眾部則 人數佔多而已。後來唐玄奘法師翻譯大毗婆沙論,上有阿毗達磨四字,義解對法;謂 將所有佛法三藏來一個總介紹總批評,自後為之數結,故又名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 漢文本二百卷,祇涉及論藏的十萬頌,經藏及律藏的各十萬頌皆未有譯出。第四次結 集的功德具在是書,一般人遂亦稱此時的佛教為婆沙時期。

乙二 大乘經典結集

釋迦佛住世時,本來說法無紀錄的習慣,佛圓寂後纔由弟子結集,整理成為經典 。當時佛所說的經律,全部要以身作則與弟子一起遵行,足見佛是一個說到做到的實 踐主義者,教義也無所謂大小乘的分別。佛滅後至第二次結集謂之根本佛教時期,第 三次結集是部派佛教時期,和第四次結集的婆沙佛教時期,仍未有大乘教派的確立; 故很多屬南傳佛法的國家,如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小乘教派認為大乘非佛說。

屬北傳佛法的大乘佛教國家,如中國、日本、高麗、越南等,以中國處於領導地 位;因越南、高麗等國,其文化深受中國影響,甚至連日本文字亦由中文所衍生出來 的。我們研究佛學,必先找尋證據;何況我國是大乘佛教國家的代表,究竟大乘是否 佛說?大乘經典結集的過程是怎樣的?這幾個課題至為重要,而大乘由何時開始?大 小乘作何分別?為什麼有大小乘?以上種種,容後再說。

談及大乘經典的結集,首先要講西藏。西藏現存佛經,與梵文及巴利文的佛經一 般,同樣是原始佛經。西藏文字本仿效梵文而來,印度很多大德亦曾在西藏翻譯佛經 ,故藏文佛經較漢地的還多還好。羅時憲教授也談及法相宗的一部分重要經典,為西 藏所獨有。現代日本人研究佛學已兼顧藏文,原因亦在此。西藏為佛教國家,對譯師 自然十分尊重,其譯師人數動輒過萬人,藏語羅渣華即譯師。

現先介紹西藏結集大乘經典情況。據分別論云:大乘佛法的結集,乃法身佛普賢 王如來,與金剛手及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等共同結集而成。地點在印度王舍城的 無垢空性山,由彌勒菩薩結集律藏,文殊菩薩結集經藏,金剛手菩薩結集論藏。在印 度的佛教分空宗和有宗。中國稱空宗為法性宗或般若宗,有宗則名法相宗。西藏稱空 宗為甚深見續,稱有宗為廣大行續,藏人稱經為續;廣大行續為彌勒菩薩所結集,甚 深見續則為文殊菩薩所結集。

中國佛教談到譯事,無論如何皆應尊重古代譯師。如六朝時由印度來中國的鳩摩 羅什法師,在中國十多年,適逢亂世,仍能努力學成漢文,他的詩詞較很多中國人還 要好,當時跟隨他從事翻譯的有八百人。玄奘法師以唐太宗之力,共有千人為其助手 。奘師能以梵語雄辯佛理及撰寫經論;漢人對梵文有如此高深造詣,實不多見。所著 大唐西域記有三十六國文字譯本,我們應向此等前輩學習,急起直追,並把他們譯出 的經典,認真研究整理纔是。

中國大乘經典的結集,前文曾謂佛教有上座部及大眾部之分,上座部代表保守派 ,大眾部則代表改革派或革新派。大眾部因有進取精神,漸演進而發展為大乘。我們 根據一本名菩薩處胎經面的出胎品,談到釋迦佛滅度後七日七夜,大迦葉尊者召集 了五百阿羅漢及所有佛教徒,並請阿難尊者升七寶高座(小乘的第一次結集正由阿難 尊者誦出,因為他多聞第一,為人聰明)。出胎品有幾句重要的話:一部份名菩薩藏 ,一部份名聲聞藏,一部份名戒律藏。可知大迦葉及阿難等結集的菩薩藏便是大乘, 聲聞藏是小乘,而最後的一部份是律藏。

第二個證明。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是為解釋大般若經而作的。大般若經全名摩訶 般若波羅蜜多經。摩訶意解大,般若謂智慧,波羅蜜多義為度。大智度論較大般若經 更為普及,差不多人所共知。在大智度論一百卷中提及:「佛滅度後,文殊師利菩薩 ,彌勒菩薩諸大菩薩,亦將阿難,集是摩訶衍。」摩訶乃梵文,摩訶解大,衍者乘也 。大智度論清楚指陳釋迦佛時代已有大乘及有菩薩結集大乘,可作明證。

乙三 密乘經典結集

密乘一般分成藏密與東密。藏密沿習印度八世紀以後的佛教主流而成,其對大乘 經典結集的說法已如前述。今略說密宗在印度的開展,及傳入西藏的因緣。 那爛陀寺

四世紀初,笈多王朝興起於中印摩羯陀地方,且統一了全印。五世紀初就在摩羯 陀建立了佛教的大僧院-那爛陀寺,自此那爛陀即成為佛教的學術中心,舉凡大乘之 中觀、瑜伽行,小乘之說一切有及經量部無不大弘於此,隨時有高僧雲集,講學不斷 ,密教亦大行於此。五世紀末笈多王朝崩潰,印度即成分裂狀態,宗教亦然,同時有 婆羅門、濕婆、毗瑟奴、印度教、佛教各種信仰,但那爛陀寺則一直是佛教的根據地 。五、六世紀以唯識為主流,後則為中觀,此兩派或相論辯或相融合,而密教則兼具 兩派理論而不相悖,並引之為修習次第,故佛教於七世紀後即很快地密教化,那爛陀 寺也當然地成了密教的中心。在此期間,我國的高僧玄奘、法顯、義淨皆曾遊學於此 。

超巖寺

八世紀初,東印孟加拉地方,掘起了波羅王朝,其勢力漸及恆河上游,後定都華 氏城,達四百年之久。波羅王朝大力護佛,其開國者瞿婆羅在位時(七五○-七七○ )在摩羯陀建立了歐丹多富梨寺,蓮師及寂護論師即曾仿之在西藏建立了桑耶寺。至 達摩波羅在位時(七七○-八一○)又在摩羯陀建毗鳩摩尸羅寺,即超巖寺,此寺院 之廣,僧尼之眾,獨步全印。呂澂佛學常講及超巖寺。古一派密宗來自那爛陀寺,而 新一派密宗如阿底峽尊者則屬超巖寺一派。超巖寺可說是佛教在印度最後的據點,其 教學、組織、典籍後來全盤傳到西藏,而促成西藏佛教的形成,故可說西藏密教實傳 承自八世紀以後的印度佛教,並完整地保留了當時的宗風,此乃大別於中國的佛教, 或再傳至日本的東密者。

上文說的是西藏密宗,現講的金剛手等,是日本密宗。佛所說法可攝為五份,負 責結集的大德是:
第一份:蘇怛羅,即經藏,由阿難陀尊者結集。
第二份:毗奈耶,即律藏,由鄔波離或稱優波離結集。
第三份:阿毗達磨,即論藏,由迦旃延所結集。
第四份:般若波羅蜜多,即前說的甚深見續,故今人稱顯教為般若波羅蜜多乘,由文 殊師利菩薩結集。
第五份:陀羅尼門,即密咒門,陀羅尼漢譯總持或真言,由金剛手結集。金剛手即金 剛薩埵。

坊間流通的大藏經,不論中華大藏經或大正新修大藏經等,面提及的密宗全是 東密。今日,西藏密宗已有被納入中華大藏經的計劃,主編者第一位是屈映光上師, 執行工作者是蔡念生居士,他們兩位曾向我提及,將我譯的大幻化網導引法及西藏古 代佛教史收入中華大藏經。今天藏經目錄已把大幻化網導引法編入,至於何時出版, 我則不清楚。

順便一提,東密經典說的金剛薩埵是一位大菩薩,印度人習慣,修得好的修行 人,便稱之為菩薩,如無著菩薩、世親菩薩等。金剛薩埵在南天竺處,向一封存密宗 經典的鐵塔繞行禮拜,直至塔開,故陀羅尼門由他結集。

 (待續)

各學會成立經過

各學會成立經過

劉銳之

憶金剛乘學會成立多年,已由借用香港堅道李世華會長之祖居廳事,遷移到九龍 旺角洗衣街一三九號十六樓C座自置會層。全部面積,不過五百餘尺,遂將大半部闢 為佛殿。

成立既久,來學者漸多。余以多年久歷戎行,常於李漢魂伯豪將軍幕中,為其處 理案牘。他旋拜廣東省政府主席之命,兼攝廣東全省保安司令。派余為省政府參議, 兼保安司令部主任秘書,階同上校,處理案牘為常。越數年,伯豪主席交代。羅卓英 主席接任,余隨之去留,乃返香港,重操舌耕故業。時香港政府,將所有教育事業, 劃分「上午」、「下午」兩種,於是有所謂「上午班學校」、「下午班學校」之稱。 當時因生活影響,對於「上午班學校」、「下午班學校」,全部上課,故又忙不過來 也。

若以佛法而論:則以由印度傳來之密宗,如大日如來,示現釋迦牟尼佛。又以無 量壽佛,示現阿彌陀佛。倘設壇請求加被,無不其應如嚮,如胡青瑞君腕枯能愈,譚 禮延君側室,目瞽復明。佛法治療,具徵奇效。時有蔡淵若,余淵齊伉儷,為 堂上 之拜門學生,為之祈禱,其效雖微,然其心可嘉也。

其後以離開香港,乃將原佛殿保留,而選委其中精進盡責之同學,為正副會長, 使能脅力成辦。

現在先後成立正副會長者:為香港、台北、台中、台南、高雄等,尚能井井有條 也。

外婆的往生

外婆的往生

忘塵

十七歲皈依三寶,家中並無富麗堂皇的佛堂,沒有鑲金 敷銀的佛像,祇有乾淨整潔的佛堂,一張大慈大悲觀世音 菩薩的畫像及一串念珠。每天三柱香一插,即可聽到誦經 念佛的聲音。一聲接著一聲,從佛堂傳來,早晚誦經禮佛, 數十年如一日,這就是我的外婆。一向身體還好, 自去年七月份,即臥病在床,家人四處訪醫,期盼早 日康復,可是外婆並未好轉,還日漸消瘦,於今年五月竟 與世長辭,享年八十六歲。

自小疼我、愛我、寵我的外婆,自老化至生病為病所 苦的情景,讓我看在眼裏,疼在心裏。面對老人, 裝傻以逗開心,背著時,壓抑不住的眼淚亦隨時流出, 悲傷之情,實非筆墨所能形容。如今老人已往生,不 須再受病苦折磨,了結一切塵緣,乃將悲傷之情化為咒音 ,隨著外婆而去,並以感恩之心,修法時叩謝 師恩。因 為在 恩師加持下,外婆在最後的日子裏,並無痛苦難堪 的動作,病情再惡化,也未見難過呻吟聲,祇見 靜靜的躺著,彷彿身是身,心是心,心不因肉體的折磨而 有一絲一毫的難過,痛苦的表情,臨終時,帶著安詳的表 情而走。

在外婆生病至往生時,我也打開多年來的一個心結。 以前口中常誦深信因果,深信因果,心中卻不是完全接受 因果。因畏懼果報而逃避一切因緣,因畏懼死亡而否定死 亡的存在,認為祇要好好修行,死亡就會離我們遠去, 多可笑的想法,殊不知生老病死也是了卻塵緣的一種方式, 你或許可以用修行的力量來改變未來所要承受的果報,但 不能否定累世既已播種的因。我想唯有面對一切因緣,平 常常養慈悲喜捨之心,當果報來時,以慈悲喜捨之心與法 界諸佛菩薩相應,將惡果轉為善果,惡緣轉為善緣呢?若 能以真實的心去面對一切生死,又有何事足以畏懼呢?亦 無所謂的苦與樂了,因為凡事無執自解脫。

談到無執,最讓我慚愧的就是我的「執著心」。反觀外婆 數十年如一日誦經禮佛,她老人家不一定要了解佛經每句 含義,總認為佛經是好,天天誦經;不知道禮佛有何 功德,天天禮佛,也不知而日日行,反而勝過略知一二而 不行的我。尤其大慈大悲大智慧如佛一般的 恩師將那麼 好的法要普傳,祇要我們日日做懺悔,守戒精進修行,發 大菩提心,將來自可證菩提,而自己祇一味追求「知」,在「行」 方面又做了多少呢?老是在那兒論人是非,賣弄小聰明, 空談佛理,難怪常常「心情紛亂,煩惱多多。」願在此發露 懺悔,祈消業障。

學密淺談

學密淺談

楊東賢記

皈依 上師修持密法十數年載,自覺慚愧萬分,不僅未確實實踐 師所教誨之心 要,更懈怠推委,對無上密法印證缺如。所修持者,逐漸淪為應付功課之自我欺瞞。 縱即如此, 上師之大悲加持不捨須臾,令吾輩弟子能對佛法之認識漸有所得。憶及  上師對學會弟子諄諄教誨,教導弟子修持首要:三密配合、三密相應、乃至成三金 剛。弟子雖知其重要,卻未有深刻體驗,直至近日於台南學會研經班觀閱 上師於民 國七十九年百日關開示之《大幻化網導引法》錄影帶,特別闡述瓶灌之根本修持-- 身本尊、語念咒、意修三摩地本尊。略有所感,故撰文以記。

吾人終其一生,所作所為不離身語意三業(三種行為),身心之所依怙者,乃吾 人之肉身與意念,而造業者,為行動、語言、乃至作意等。故欲求即身成佛之密法, 乃將此身心應對之一切,悉皆納入修行之工夫,故有所謂身語意三密之配合修持與根 塵相對之修持--「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身體部份:首先注重結印之時機與配合,特別於修持儀軌之配合。
而於《大幻化網導引法》所示:甯瑪巴之特殊教授,乃於將身修觀本 尊之前,預修空、悲、因三摩地,乃以修證死有清淨法身、中有清淨報身、與生有清 淨化身也。其次觀自身為本尊:分有唯一手印者、身內五輪觀有寂靜忿怒等各尊、與 壇城圖各尊之觀想也。並以此修觀明顯堅固清淨,特別於本尊之身色、標幟、手印、 莊嚴、姿勢、靜忿態度等等均須一一明顯;更應了知自己之基本心性,從本以來,本 自清淨,自性本空,一切諸佛功德,本來具足,應知本來是佛也,任運成就所有功德 ,生起決定智。

語言部份:以修觀咒輪,念誦本尊真言為首要。
《大幻化網導引法》所示:觀修本尊三昧耶薩埵心中,有一智慧薩埵 ,其心間月輪上,以本尊種子字,為智慧分,成三摩地薩埵,種子字外有咒鬘圍繞, 光明熾盛。並於念咒時,配合觀修上供下施,觀想咒光遍滿十方四時,一切佛及佛子 心間,恭敬勸請,以我及虛空一切如來,親口所念咒聲,充滿虛空。由此悲心,自他 光明放出,遍滿十方三界六趣一切有情,淨除彼等一切罪障痛苦,所緣皆度至佛剎, 一切器世間,盡成本尊壇城,一切有情,盡成本尊,一切音聲,悉成咒聲,一切思念 悉能證得光明智。並依此化光融入自身,本尊咒聲成為空性明顯之輪。

意識部份:以配合修觀緣想為主。
《大幻化網導引法》所示:心修三摩地本尊,從自尊心間種子字放光 如雲,情器世間一切明顯。復觀情器世間化光收入三昧耶薩埵,再融入智慧薩埵,融 入三摩地薩埵之種子字,而收入那打,無分別任運成就,如虛空性中平等住。起定時 ,一剎那間,成如幻本尊身,顯空如幻,一切聲音如咒音,一切行動如光線明顯之自 性,如此勝解修持。並觀嗡、啊、吽三字常住頂喉心三處,三門與三金剛無分別。

瓶灌修持,以身語意三門略分而各別修持,但以整體而言,身之結印仍須觀修本 尊等作意之訓練與配合;語之念誦真言亦然,須配合身之結持珠印,意之觀修依止咒 輪、放收光等;至於意之修觀三摩地本尊,亦須手結等持印,身結跏趺坐,語之靜默 。故乃知身語意三門,須不斷配合,方能得功,否則無法相應,故所謂三密配合也。 由此觀修的配合得力,乃得諸佛三根本之三密加持,而成身語意三金剛也。

人以身語意三門造作善業、惡業、無記業,故此密法強調由此三門入門修持,得 無上相應成就,特別於行住坐臥,各有各的修持,更於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與色聲香味 觸法六境,審慎而修,此所謂「都攝六根」之要:眼視本尊、舌誦真言、耳聽聞咒音 、身結大印、鼻嗅妙香、意觀想自成本尊等法,以求全部投入,如釋尊之謂「繫心一 處,無事不辦」,成佛相應則速矣。而於下座之行持,則以「密護根門」之要訣,力 求善業增長,修持薰習清淨心識,避免一曝十寒。

至於靜坐法與二灌法要圓滿次第之修持,由更微細之脈氣點契合掌握身語意三門 ,此須有上師之傳授與教導方可修持,故不深入記述。謹以此強調身語意三門之修持 ,以達相應,而成就無上善業之身語意三金剛,特別擇要記載,以溫故知新,共嚮學 會諸同學,更願彼此互勉,同證菩提。

觀音禁食關課教授

觀音禁食關課教授

七世達賴喇嘛造
初巴甯波車與卓蓮羅夫共譯英
黃毅英譯漢

禁食之法

課隙仍須保存佛慢而外,前行與正式禁食之上均須修法三座。
首座如上修法。
次座先修淨業、誦「嗡啤嗎鄔巴咕耶疏哈」真言,結界印並皈依發心三遍等。
如前修法,至資糧田供養時念:「剎那生起觀世音菩薩身,嗡啤嗎他支吽呸,嗡 沙啦哇舒達….」等(略去加持寶瓶等),資糧田供養,自身對身生起,直 至最末之淨業等。
於第三座,如第二座修,於回向後加念:「願以此功德….」等,修廣 吉祥頌或如前之修、或大班智達羅桑卓之贊青所造者或任何其他頌文。於睡前盡力於 身語意保任佛慢。

睡瑜伽

睡時,觀想觀世音菩薩融為白光、融入種子「些」字、「些」字融入光蘊。如虹 光於空中之消散,於睡時,意住於空性界中、明空而本性空。
並不能住於空中,住於任何德相中入睡亦可,如對本尊或上師之誠信、菩提心等 ,則睡眠即可具功德等之殊勝意義。

禁食之日及圓滿日

禁食之日,晨早即起,當緊見五指即修淨業等如前,由「嗡啤嗎鄔巴哇耶疏哈」 咒、手印起,至皈依發心,於聖物前還淨與清淨諸戒,直至回向之最後一頌,如前修 次、三兩座。
於第三日晨,除還境等外,如前之修,所念之咒必須少於前天而頌文可只念五至 七遍。

啖食及禁語之瑜伽

故此,於前行之日,禁食肉、嚐酒、蒜、蔥、蘿蔔、芝麻、碗豆及一切污染物等 。於一座中,受用三白(乳酪、鮮奶、牛油)之食物。
啖食時,觀飲食為甘露,受用時觀為供養自成之本尊:觀世音菩薩,又或觀想觀 音住於心間,為諸尊攝集身,食時供之。
勿於銅器、葉或於掌中取食,除蜜糖、白糖、蜂蜜外,過午勿吃經中所述之「非 時食」,如乳酪、全奶、水果等。
於正日,自黎明即禁語及勿吃一米或嚐一滴水。因余至今未睹一文獻,如天竺典 籍等,講及唾沫之處理,故余以為宜禁吞嚥唾沫以保嚴謹。
最佳當為暗誦只限各儀軌中之文,若意離頌文,亦當清楚觀想,免得散亂。正日 及前行日均應如是。
第三日結?黎明用粥(稀飯)。若連續數日禁食,第二前行日開戒用粥 亦無過失,可於清淨戒之前或後用之。然若按自身上師之傳承,應按其修法。無論如 何,若於日出時受用,則過午食有過失,故當於黎明時用之。

戒定慧之抉擇(五)

戒定慧之抉擇(五)

劉銳之

   戊二 八勝處-又名八除入

此為不壞法禪觀之中行,能使八背捨之觀心,能觀所觀,兩臻勝妙,不惑於所緣 ;如健人乘馬能破賊,亦能自制其馬。

    己一 初勝處-初禪、又名內存色想觀外色少勝處。

    己二 二勝處-亦初禪、又名內有色想觀外色多勝處。

以上兩種勝處,即初背捨。只以初時觀道未熟,觀心未細,不易攝持多色。故所 觀外色少。如行者觀己身是骨人,亦見外所愛男女之身是骨人,但未能普及十方。及 其後時,觀道漸熟,觀心漸細,便能攝持多色,故所觀外色多。如行者徧觀十方,皆是骨人,於此二時,若能觀而不惑,不令此心緣散,還攝緣中。(捨 餘骨人,而緣己身骨人,又從足至頭,漸次捨餘處,而緣眉間。)是為勝處。

    己三 三勝處-二禪、又名內無色想觀外色少勝處。

    己四 四勝處-亦二禪、又名內無色想觀外色多勝處。

以上兩種勝處,即第二背捨。只以初時觀道初改,觀心初轉,不易攝持多色,故 所觀外色少。如行者滅內骨人,亦能外觀欲界四大不淨之境,但未能普及十方。及其 後時,觀道久改,觀心久轉,便能攝持多色,故所觀外色多。如行者徧觀 十方欲界四大不淨之境,於此二時,若能觀而不惑,不令此心馳散,還攝緣中,是為 勝處。

    己五 五勝處-四禪、又名內無色想觀外色青勝處。

    己六 六勝處-亦四禪、又名內無色想觀外色黃勝處。

    己七 七勝處-亦四禪、又名內無色想觀外色赤勝處。

    己八 八勝處-亦四禪、又名內無色想觀外色白勝處。

以上四種勝處,即第三背捨。此時內外不淨四大,均已不見,惟見淨四大。隨心 所緣,觀十方皆青色淨光。如是歷黃赤白色淨光,但未能徧於一切處 ,不及十徧處之普遍。於此四種現時,若能觀而不惑,不令此心馳散 ,還攝緣中,是為勝處。

戊三 十徧處-又名十一切處、十禪支。

此為不壞法禪觀之後行。觀法已造其極,能使一一,徧於一切處 ,即綜合萬有為一之對象也。

    己一 觀地徧處-四禪

    己二 觀水徧處-四禪

    己三 觀火徧處-四禪

    己四 觀風徧處-四禪

    己五 觀青徧處-四禪

    己六 觀黃徧處-四禪

    己七 觀赤徧處-四禪

    己八 觀白徧處-四禪

    己九 觀空徧處-空處定

    己十 觀識徧處-識處定

此中前八徧處,即第三背捨。依第四禪,緣清淨色蘊。後二徧處,即第四第五背捨。依空識二無色定,緣受想行識四蘊。過此即入無為,無徧處相可得矣。

述不壞法觀禪三法,鈍根人固當先修八背捨,次修八勝處,後修十徧處。在中根人,僅修三背捨竟,即修勝處?處。在利根人,僅修初背捨竟,即修勝處?處可也。

   戊四 九次第定-即四禪、四空,加滅受想次第定

不壞法道於觀禪三法之後,尚須練之以九次第定,謂之練禪;練為調練之義。前 之觀禪,雖亦能由四禪四空,而入滅定。但出入中間,尚雜異念,非能純熟。復加調 練,順次出入,異念自除,無間無雜,其心自然依次第而進,故稱為九次第定。

   戊五 師子奮迅三昧

不壞法道,於觀禪練禪之後,尚須熏禪。但能順次出入,未能逆次出入,復加熏 熟,使之順逆無妨,進退自如,猶如師子奮迅:一則奮除塵土,二能前走卻走,捷疾 異於諸獸。此三昧亦如是:一則奮除障定之惑,二能出入諸禪,捷疾無間,異於餘之 三昧。故稱為師子奮迅三昧也。

    己一 入禪奮迅

順九次第定,從初禪至滅定,均能奮迅而入。

    己二 出禪奮迅

逆九次第定,從滅定至初禪,均能奮迅而出。

此師子奮迅三昧,能於四禪,獲五神通。以神通力,上供下施,但必至佛地,乃 能滿足耳。

   戊六 超越三昧

不壞法道,於觀練熏禪之後,尚須修之,謂之修禪。修為修治之義。前之熏禪, 雖順逆均可無礙。但能次第無間出入,未能超越自在出入,復加修治,乃益精妙,不 必依其次第,任意超越遠近諸地,而出入自在,故稱為超越三昧。

    己一 超入三昧

謂從初禪起,超入非非想定。非非想超入滅定,滅定超入三禪,三禪超入滅定, 滅定超入四禪,四禪超入滅定,滅定超入空處,空處超入滅定,滅定超入識處,識處 定超入非非想,非非想超入滅定。是為諸佛菩薩,超入三昧。若聲聞人,但能超入一 定,而不能超入二定,況能如上自在超入乎?

此超入三昧又可分三:

     庚一 順超入

     庚二 逆超入

     庚三 順逆超入

    己二 超出三昧

謂從滅定超入散心。散心超入滅定,滅定超還入散心,散心超入非非想定,非非 想超住散心。散心超入無所有處定,無所有處超住散心。散心超入識處,識處超住散 心。散心超入空處,空處超住散心。散心超入四禪,四禪超住散心。散心超入三禪, 三禪超住散心。散心超入二禪,二禪超住散心。散心超入初禪,初禪超住散心。是為 諸佛菩薩,超出三昧之相。若聲聞之人,但能超出一定,而不能超出二定,況能如上 自在超出乎?

此超出三昧,又可分三:

     庚一 順超出

     庚二 逆超出

     庚三 順逆超出

修禪已後,不壞法道之出世間禪,斯觀止矣。

 丙四 非有漏非無漏禪-出世間上上禪

修禪定者,凡有三種攝心:
一曰出法攝心,世間味禪二禪是。
二曰滅法攝心,出世間壞法不壞法二禪是。
三曰非出非滅法攝心,出世間上上禪是。

出法攝心者--以觀息為門,故世間禪,重在息道。

滅法攝心者--以觀色為門,故出世間禪,重在不淨觀。

非出非滅法攝心者--以觀心為門,故出世間上上禪,重在悲智雙運。

然此三者,體固相通,但以用心有異,而有勝劣之分耳。此出世間上上禪,並非 捨離世間出世間諸禪,而別有體。不過彼超乎世間出世間諸禪之上,深明人法兩空。 又從空而見其不空,故能於其空上,運用之以智,即不住生死,而有以自利。又能於 其不空上,運用之以悲,即不住涅槃,而有以利他。凡此皆大乘菩薩所修,非凡夫外 道,及小乘之所共也。略辨其相,可分為九種大禪:

  丁一 自性禪

心之真體於外不求,本來具足,自性即禪,是謂之自性禪。心之妙用,能生萬法 。依心而修,禪由自性,是謂之自性禪。此有橫豎二說:若依橫說,則出世間上上禪 之『體』,空而不空,出於自性,莫非自性禪也。若依豎說,則鐵輪十住之位,聞思 等慧未成以前,行世出世間善,一心安住。或止分,或觀分,或二同類,或俱分,均 名自性禪。

  丁二 一切禪

世間法之一切體相用,唯心所現,莫不是禪,是謂之一切禪。出世間法之一切體 相用,亦唯心所現,莫不是禪,是謂之一切禪。如是復分:

   戊一 世間之現法樂住禪『體』

   戊二 世間之出生三昧功德禪『相』

   戊三 世間之利益眾生禪『用』

   戊四 出世間之現法樂住禪『體』

   戊五 出世間之出生三昧功德禪『相』

   戊六 出世間之利益眾生禪『用』

此亦有橫豎二說:若依橫說,則出世間上上禪之體,空而不空,徧於 一切,莫非一切禪也。若依豎說,則銅輪十住之位,聞慧漸成,亦能止息身心,而得 現法樂住。修習三昧,而出生功德。勵行三施,以利益眾生。則一切悉於禪,故名一 切禪。

  丁三 難禪

依禪而心能運其大悲,為人所難。至以大悲而徧現化身,斯尤為 難。是之謂難禪,依禪而心能運其智,為人所難。至以大智,而越過諸乘,斯尤為難 ,是之謂難禪。依禪而心能悲智雙運,為人所難。至以悲智雙運,而獨越菩提,斯尤 為難,是之謂難禪。

   戊一 第一難禪

此禪求利他之廣徧,乃至徧現二十五有種種諸身 ,不慕滅定。

   戊二 第二難禪

此禪求自利之殊勝,乃至超過三乘所證一切法門,不味淺法。

   戊三 第三難禪

此禪求二利圓滿,乃至念念所有功德,悉趣菩提,不欣小果。

此亦有橫豎二說:若依橫說,則出世間上上禪之體,空而不空。具此三難,莫非 難禪也。若依豎說,則亦銅輪十住之位,聞慧漸成。亦能不慕滅定,不味淺法,不欣 小果,而依禪以運其悲智,均名難禪。

  丁四 一切門禪

心入於禪,而一切禪,莫不以次具備,是之謂一切門禪。心入於禪,而一切禪, 皆從此門出,是之謂一切門禪。

   戊一 與覺觀俱禪-即欲界定及初禪

   戊二 與喜俱禪-即第二禪

   戊三 與樂俱禪-即第三禪

   戊四 與捨俱禪-即第四禪

此亦有橫豎二說:若依橫說,則出世間上上禪之相,無相而有相,具足四禪,莫 非一切門禪也。若依豎說,則銀輪十行之位,思慧漸成,亦能依次深入四禪,均名一 切門禪。

  丁五 善人禪

心入於禪,而此禪具足成善人,是之謂善人禪。心入於禪,而此禪為大善根眾生 所修,是之謂善人禪。復分如下:

   戊一 不味著禪

   戊二 與慈心俱禪-即慈無量心

   戊三 與悲心俱禪-即悲無量心

   戊四 與喜心俱禪-即喜無量心

   戊五 與捨心俱禪-即捨無量心

此亦有橫豎二說:若依橫說,則出世間上上禪之相,無相而有相,具足四等,而 又不味著,莫非善人禪也。若依豎說,則亦銀輪十行之位,思慧漸成,亦能依次深入 四等,而又不味著,莫非善人禪也。

  丁六 一切行禪

心入於禪,而以禪行於一切行,是之謂一切行禪。心入於禪,而一切行皆為禪, 是之謂一切行禪。

   戊一 善禪

   戊二 無記化禪

   戊三 止分禪

   戊四 觀分禪

相上一切行皆禪。

   戊五 自他利禪

   戊六 正念禪

   戊七 出生神通力功德禪

用上一切行皆禪。

   戊八 名緣禪

   戊九 義緣禪

   戊十 止相緣禪

   戊十一 舉相緣禪

   戊十二 捨相緣禪

   戊十三 現法樂住第一義禪

體上一切行皆禪。

此亦有橫豎二說:若依橫說,則出世間上上禪之相,無相而有相,敷禪於一切行 ,即一切行皆禪,莫非一切行禪也。若依豎說,則金輪十向之位,修慧漸成,敷禪於 一切行,即一切行皆禪。均名一切行禪。

  丁七 除惱禪

心入於禪,而悲心深重,能拔眾生種種之苦,是之謂除惱禪。

   戊一 咒術所依禪

菩薩入定,除諸苦患、毒害、霜雹寒熱鬼病。

   戊二 除病禪

菩薩入定,能除四大所起眾病。

   戊三 雲雨禪

菩薩入定,興致甘霖,能消災旱,救諸飢饉。

   戊四 等度禪

菩薩入定,濟諸悲難,一切水火,人非人怖。

密咒道十基礎及甚深口訣乘教授答問(二)

密咒道十基礎
及甚深口訣乘教授答問(二)

 

 

 

 

蓮師口授移喜磋嘉佛母藏巖
楊奴甯瑪俄些及生嘰甯巴取巖
艾歷啤嗎恭桑英譯
黃毅英漢譯
刊載於金剛乘季刊季刊第六十九期

 

 

 

甲十 七種敗壞

 

 

 

蓮師云:修法者有七種敗壞。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言:若汝信不足,而具智慧,則會被自比為師之
敗壞。

 

若有甚多聽眾,自又以為高位,則會被自認為善知識所敗壞。

 

若未將佛法置於心中,而自以為高位,則為自以為領袖所敗壞。

 

若未修法而傳人口訣,則被成為空洞佛法專家所敗壞。

 

心中無有佛法,而喜無聊爭辯,乃自成為盜世行者所敗壞。

 

若少修學,又未得教授,則縱具信心,亦為平庸所敗壞。

 

真正修行人按正教而行,必以智慧解脫,以信調心,以聽法斬斷誤解,摒棄交際
,將心溶入於法,以修習與自省圓滿其學識,以口訣解放其心,並以見與修得最後決
定,然此為甚難也。

 

 

 

甲十一 錯謬之危險

 

 

 

蓮師云:入佛之門後,有甚多錯謬之可能,慎之!

 

磋嘉媽云:何謂也?

 

大師言:有將以智性研習之老師,誤為以實學與自省解脫之善友之可能。

 

有將未有修法之空洞佛學專家,誤為於修行中具境界之可能。

 

有將騙人偽善者,誤為能以佛法調心之尊者之可能。

 

有將空洞雄辯者之言,誤為具口訣者證量之可能。

 

有將自誇者高談佛法,誤為具信者修法投入之可能。

 

總之,以心融入佛法為至要,空談佛法,自稱行人,又自與佛法疏離者,不
能於修法中得成就。

 

 

 

甲十二 四法

 

 

 

蓮師云:汝當確知所修之法為真法,當確知汝法以之為真實道,汝
應確令此道清除迷亂,汝應確使迷亂化成智慧。

 

磋嘉媽言:何謂也?

 

大師示云:若汝能將諸教法攝為一乘,得離取捨之知見,則汝之修法已成真實之
法。

 

若毗缽舍那生起樂、明、無念之境界,則知其為法身。

 

總之,不少住於木然的奢摩他境地者,其或轉生於諸禪天,又縱不轉輪,亦無能
利樂有情者。

 

 

 

甲十三 戒

 

 

 

蓮師云:皈依與受戒為修法之根本。

 

磋嘉媽白言:何時當受皈依戒,又何時當受其他按自生起之戒?

 

大師云:若懼下道時,應生起皈依戒,敬信三寶。

 

深信因果時,受居士戒。

 

欲出輪迴時,受沙彌戒。

 

遠離諸惡趣時,應受具足戒。

 

生起大悲,見己與人平等,受願菩提戒。

 

若以他人比一己更高,受行菩提戒。

 

若於任何修法,具皈依與發心,並以生圓次第共,得方便智悲雙運,汝之法已成
真實法。

 

若見、修、行、果與道合,則汝之法已清除迷亂。

 

於見修中決定,並於修持精進,迷亂已開始轉為智慧。

 

總之,任修何法,不能合生圓次第、見與行持、方便與智慧者,則如欲以獨足而
行。

 

 

 

甲十四 離禪天

 

 

 

蓮師言:修法者,應遠離下道。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云:勿著樂、明、無念之奢摩他境界。若著之,則無法脫離聲聞獨覺之地也。

 

藏人每以皈依為低法,僧眾無有紀律,自言修大乘者無菩提心,密乘行者不守三
昧耶,瑜伽行者無正定。

 

故此藏人難有悉地。

 

 

 

甲十五 身語意之三昧耶

 

 

 

蓮師言:修法者,必須守三昧耶,然此甚難。

 

磋嘉媽白言:如何守三昧耶?

 

大師云:見上師為佛化作人身者,得覺身三昧耶。

 

見其語之教授為如意寶珠,得覺語三昧耶。

 

見其口訣為甘露,得覺意三昧耶。

 

若對本尊已離取捨,得身三昧耶。

 

若於密咒決定,得語三昧耶。

 

若悟心性之自然境界,得意三昧耶。

 

總之,若心清淨,則戒清淨也。

 

 

 

甲十六 十五逆境

 

 

 

蓮師言:修法者,有十五逆境必須離者。

 

磋嘉媽白言:何者為十五?

 

大師言:綺語、嘲弄、輕心能障正定,故須離棄。

 

眷屬、朋友、弟子令修法分心,故應離棄。

 

物質、生意與享樂使修法散亂,亦應離棄。

 

得、譽、稱為修法之絆,應離之。

 

眠、惰、怠為修法之主敵,應離之。

 

總之,修法者最危險者為中斷。

 

 

 

甲十七 十五順境

 

 

 

蓮師言:修法時應具十五順境。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云:聞、思、修為修法之基本架構。

 

勤、誠、信為修法之三柱。

 

見、戒、善為修法之三功德

 

不染、離著、離執為修法之三種和合要素。

 

總之,現無一行者共如上任何之三,故難以與佛法之主旨配合也。

 

 

 

甲十八 廿一種徒勞

 

 

 

蓮師言:修法者,有廿一種徒勞。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言:若不摒棄傷害有情,發菩提心為徒勞也。

 

若不守三昧耶,受灌頂乃徒勞也。

 

若對己之心無裨益,博聞教法徒勞也。

 

若行功德時,混雜以惡行乃徒勞也。

 

若行不善,依止上師乃徒勞也。

 

若為導師,不作修法,並行惡業,為徒勞也。

 

若為八風所動,乃徒勞也。

 

若隨一導師,而兇惡以對如母有情者,為徒勞也。

 

若常作不善,自稱畏地獄,為徒勞。

 

若不以菩提心,又無虔信,布施為徒勞。

 

若不決定堅守,受戒徒勞。

 

若不調治瞋心,修安忍徒勞。

 

若常沉掉,修禪定徒勞。

 

若不慕覺道,修精進徒勞。

 

若嫉妒及五毒增,修般若徒勞。

 

若修大乘教法,而無大悲徒勞。

 

若不知自性,修定徒勞。

 

若不實行,受口訣徒勞。

 

若作利樂有情事,而非由菩提心起乃徒勞。

 

總之,縱此等皆為徒勞,而作此諸法皆無益,然無知者,不會聽從。

 

 

 

甲十九 四種不還

 

 

 

蓮師言:修法者,當具四種不還。

 

磋嘉媽白言:何者為四?

 

大師云:常念死,不墮於此生之世法。

 

積十善功德,不墮三惡道。

 

具大悲不墮惡趣。

 

觀空性不墮輪迴。

 

總之,修法者應遠離此世之關注。

 

 

 

甲二十 四不能

 

 

 

蓮師言:修法者,有四種不能,故當棄之。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言:若不念死,無有修法之閒暇。

 

不信因果者,不會放棄惡業,不能成就上道並得解脫。

 

不怖輪迴過患,不知出離,於解脫道不能成就。

 

若欲為一己得出離解脫,而不為他得解脫之想者,無能達圓滿佛位。

 

總之,若不轉離規限此生之目標,無法於修法中得成就者,能棄世間法者,實如
麟角也。

 

 

 

甲廿一 善用

 

 

 

蓮師云:修法者,應善用四無用物。

 

磋嘉媽云:何謂也?

 

大師云:善用無用之身者,當守清淨之戒。

 

善用無用之所有者,發菩提心,並慷慨。

 

善用無用之好景者,以積福資糧作因,以積慧資糧為果。

 

善用無用之學識者,當精進修持。

 

若不能善用彼等,一切所作皆為世法已。

 

 

 

甲廿二 五無謬

 

 

 

蓮師云:修法者,應有五無謬。

 

磋嘉媽云:何謂也?

 

大師云:汝當無謬守所受之戒。

 

汝必須無謬修慈、悲及菩提心。

 

當觀業因果時,應無謬迴避最細之黑業。

 

當觀上師與佛無二時,應無謬常觀在汝頂上。

 

總之,觀一切相皆空時,汝當無謬。

 

 

 

甲廿三 修六度

 

 

 

蓮師云:修法者,當修六度。

 

磋嘉媽云:如何作修?

 

大師云:若無吝嗇或偏見,此為六度之布施。

 

若能善巧消除妄念,此為六度之持戒。

 

若全離瞋憤,為六度之安忍。

 

若不懈怠,為六度之精進。

 

若離散亂又不著味靜慮,為六度之禪定。

 

若汝喜離概念分別,此為六度之智慧。

 

 

 

甲廿四 三種追求

 

 

 

蓮師云:修法者,當有三種追求。

 

磋嘉媽云:何者為三?

 

大師云:下根者,一切追求只為未來世之故,未及其
他者,故無法不趣上道(譯者按:指六道中較上者)。

 

大師云:中根者,厭棄輪迴,求諸功德,故無法不得
解脫。

 

大師云:上根者,只知為一切有情發菩提心,故無法
不得圓滿覺悟。

 

總之,一般人自破曉至入黑所求者,均為此生。被妄亂所困,無法不於來世中,
入於惡趣。

 

 

 

甲廿五 五種真哀悼

 

 

 

蓮師云:修法者於親屬去世時哀悼,此法正確之法,修法者有五種
真哀悼。

 

磋嘉媽云:何謂也?

 

大師示云:當與大師分離,應以祭品哀悼。

 

與善友別時,應以積集資糧作哀悼。

 

若竟與師違背,當發露懺悔作哀悼。

 

若違犯戒律,當以還淨作哀悼。

 

若心為八風所飄,以深出離心作哀悼。

 

總之,人不知一切之無常者,無法除淨其哀傷。

 

 

 

甲廿六 耕耘四法

 

 

 

蓮師云:修法者,當具耕耘四法。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言:當以虔信翻心中粗糙之土。

 

以修持作施肥以改心態。

 

發菩提心以種善根種子。

 

如耕夫以精勤將智慧之耙繫於方便智慧雙運之耕牛,完全除去五毒。

 

如上所作,無法不含覺悟之芽,結佛位之果。

 

總之,甚多人不會為解脫之耕耘,卻對世間之耕作不倦,悲乎眾生!

 

 

 

甲廿七 八種寂靜

 

 

 

蓮師云:修法者,應守八種寂靜。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言:守身之寂,住於靜處不墮邊見,以此離愛瞋

 

守語之寂,住如啞子,以此不會於修法中受與人綺語所擾。

 

守意之寂,不為散亂所制,能使住於無念法身之自性中。

 

守意欲之寂,離淨與不淨食物之想,此等令生活簡樸及使空行聚集。

 

守口授之寂,非器勿說,此能得傳承之加持。

 

守德行之寂,即時而作不落虛偽,此能得進境,而避收集諸障。

 

守境界之寂,離諸著相或希冀,並勿將境界語人,此能令一期得大手印成就。

 

守覺悟之寂,遠離野心、不落邊見而住,此能令覺悟時即時解脫。

 

總之,不能以縱一食時間而修者,不能於念咒圓滿前守寂靜者,不能閉多言之口
者,無能於守寂中得少許成就。

 

 

 

甲廿八 魔羅之誘惑

 

 

 

蓮師云:修法者為魔羅所惑然不察者。

 

磋嘉媽云:何謂也?

 

大師言:有權勢者為傲慢之魔羅所蔽。

 

高官為雄辯與染污之魔羅所蔽。

 

平民為愚癡之魔羅所蔽。

 

富人為忙碌與致富業務之魔羅所蔽。

 

修法者為增其資產之魔羅所蔽。

 

彼等為養兒與眷屬之魔羅所蔽。

 

彼等為大弟子之魔羅所蔽。

 

彼等為鍾愛傭儀之魔羅所蔽。

 

彼等為仇敵之魔羅所蔽。

 

彼等為眷屬軟語之魔羅所蔽。

 

彼等為善妙嚴飾之魔羅所蔽。

 

彼等為美語甜言之魔羅所蔽。

 

彼等為其染著之魔羅所蔽。

 

彼等為美貌與愛慕之魔羅所蔽。

 

一切染污之行為均為魔羅之蔽障。

 

內心之五毒為汝心之魔羅。

 

六根習氣為外物之魔羅。

 

著味靜慮為內境之魔羅。

 

希求大圓滿之果為見之魔羅。

 

一切無上功德亦均為魔羅。

 

一切無明與染污亦魔羅。

 

最大之魔羅為我執。

 

其不在任何一處,而只在汝邊。汝必須於內殺之,若能如是者,其不會從外而侵

 

甚多人不知此魔羅。

 

 

 

戒定慧之抉擇(六)

 

戒定慧之抉擇(六)

 

 

劉銳之

 

 

 

 

戊五  饒益禪

 

 

 

菩薩入定,能以飲食,饒益曠野飢渴眾生。

 

 

 

戊六  調伏禪

 

 

 

菩薩入定,能以財物,調伏眾生。

 

 

 

戊七  開覺禪

 

 

 

菩薩入定,覺諸迷醉。十方迷醉,等開覺之。

 

 

 

戊八  等作禪

 

 

 

菩薩入定,眾生所作,悉令成就。

 

此亦有橫豎二說:若依橫說,則出世間上上禪之用,無作而有作,悲能拔苦,莫
非除惱禪也。若依豎說,則琉璃輪十地之位,無相慧漸成,悲心深重,能拔眾生種種
之苦。均名除惱禪。

 

 

 

丁八  此世他世樂禪

 

 

 

心入於禪,而慈心深重,能與眾生種種之樂,是之謂此世他世樂禪。

 

 

 

戊一  神足示現調伏眾生禪

 

 

 

謂因此定,而能變現種種神足通力,調伏一切眾生。

 

 

 

戊二  隨說示現調伏眾生禪

 

 

 

謂因此定,而能隨順說法,調伏一切眾生。

 

 

 

戊三  教誡示現調伏眾生禪

 

 

 

謂因此定,能以正法教誨誡諭,調伏一切眾生。

 

 

 

戊四  為惡眾生示惡趣禪

 

 

 

謂因此定,能為惡業眾生,示現修羅、餓鬼、畜生、地獄等趣,令其改惡遷善。

 

 

 

戊五  失辯眾生以辯饒益禪

 

 

 

謂因此定,而於眾生,不能辯說正法者,以辯才而饒益之,令其心識開悟。

 

 

 

戊六  失念眾生以念饒益禪

 

 

 

謂因此定,而於眾生,失正念者,能以正念而饒益之,令其邪見不生也。

 

 

 

戊七  造不顛倒能造微妙讚頌為令正法久住世禪

 

 

 

謂因此定,開發妙慧,心不顛倒,能造微妙讚頌,摩德勒伽之論,而令正法流通
,久住於世。

 

 

 

戊八  世間技術義饒益攝眾生禪

 

 

 

謂因此定,能以書數算計、資生方法等種種工具,攝取饒益一切眾生。

 

 

 

戊九  暫息惡趣放光明禪

 

 

 

謂因此定,放大光明,暫令地獄等趣,息其苦趣也。

 

此亦有橫豎二說:若依橫說,則出世間上上禪之用,無作而有作,慈能與樂,莫
非此世他世樂禪也。若依豎說,則琉璃輪十地之位,無相慧漸成,慈心深重,能與眾
生種種之樂。均名此世他世樂禪。

 

 

 

丁九  清淨禪

 

 

 

心入於禪,斷盡煩惱,而得清淨果,是之謂清淨禪。心入於禪,得清淨果,而此
淨相,亦不可得,是之謂清淨禪。

 

 

 

戊一  世間清淨不味不染污禪

 

 

 

依此定於一切天人所修世間禪定,悉無染礙,名為清淨。而此淨相,亦不可得。

 

 

 

戊二  出世間清淨淨禪

 

 

 

謂依此定,於一切聲聞緣覺,所修出世間禪定,悉無染礙。而此淨相,亦不可得

 

 

 

戊三  方便清淨淨禪

 

 

 

謂依此定,於一切菩薩,所修出世間禪定之前方便,即第一地輪三昧,悉無染礙
,名為清淨。而此淨相,亦不可得。

 

 

 

戊四  得根本清淨淨禪

 

 

 

謂依此定,於第二水輪三昧中,色界根本四禪,悉無染礙,名為清淨。而此淨相
,亦不可得。

 

 

 

戊五  根本上進勝清淨淨禪

 

 

 

謂依此定,於色界根本四禪上進無色界四空勝定,乃至滅受想定,悉無染礙,名
為清淨。而此淨相,亦不可得。

 

 

 

戊六  入住超力清淨淨禪

 

 

 

謂依此定,於九次第定,或入、或住、或超,力用自住,悉無染礙,名為清淨。
而此淨相,亦不可得。

 

 

 

戊七  捨復入力清淨淨禪

 

 

 

謂依此定,於師子奮迅三昧,及超越三昧,入而復捨,捨而復入,力用自在,悉
無染礙,名為清淨。而此淨相,亦不可得。

 

以上四者,均第二水輪三昧。

 

 

 

戊八  神通所作力清淨淨禪

 

 

 

謂依此定,於第三風輪三昧,神通變現,摧破諸見,力用自在,悉無染礙,名為
清淨。而此淨相,亦不可得。

 

 

 

戊九  離一切見清淨淨禪

 

 

 

謂依此定,於第四金沙輪三昧,見道圓滿。諸見均離,悉無染礙。而此淨相,亦
不可得。

 

 

 

戊十  煩惱智障斷清淨淨禪

 

 

 

謂依此定,於第五金剛輪三昧,修道圓滿,二障均斷,悉無染礙,名為清淨。而
此淨相,亦不可得。

 

此亦有橫豎二說:若依橫說,則出世間上上禪之果,空而不空,無相而有相,無
作而有作。一切清淨,而清淨亦淨,莫非清淨禪也。若依豎說,則摩尼輪等覺之位,
寂照慧成;水晶輪妙覺之位,寂照慧成;自能一切清淨,而清淨亦淨。均名清淨禪。

 

菩薩依此九種大禪,得大菩提果,具足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等一切佛法。

 

上來共四大項外道禪、凡夫禪、小乘禪、大乘禪。下至凡夫味禪,上至聖
者勝定,莫不具備。

 

玆再列出兩大項如下:

 

 

 

丙五  祖師禪

 

 

吾人學佛之途徑,就是三學。大乘菩薩之六度,亦從三學開出。在三學六度之中
,最重要者,莫過禪定一門之修持;又不出乎上所述之四大項。所以小乘之俱舍、成
實,大乘之法相、三論、臺、嚴,雖觀法各各不同,而莫不以此禪定為體。譬如法相
宗之五重唯識觀,三論宗之無得正觀,天臺宗之一心三觀,華嚴宗之法界觀。卻儘量
鋪張,各誇高妙。學者但見奇珍錯雜,五光十色,往往誤認為各有別體,殊不知他們
弘揚宗義之著作,精神所注,都只在不同之用上發揮。而此相同之體上,便少有人說
到。在此,當知都是依定修觀,並非作觀於定外。誰又能在散心粗息裡面,成就勝妙
之觀智乎?因此似乎可說:此三學六度之禪定,實於大小乘諸宗。

而不料彼號稱禪宗之宗獨不然!現世號稱禪宗之禪寺中,禪堂所修習者,是由達摩祖
師東來而開。他雖號稱禪宗,但此名字,是他人所稱,而自己並不滿意承認。因此便
常先聲明,其所學者不是三學六度之禪。而常分判認為三學六度為如來禪。而彼等所
修學者,都是教外別傳之祖師禪。此祖師禪,究竟如何與如來禪有異?其顯明之區別
為:如來禪是漸修法門,必須循序漸進。祖師禪是頓悟法門,卻能一超直入。如來禪
是對治煩惱,斷惑證真。祖師禪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依此而說,所以祖師禪,大
有超於如來禪之概。但此祖師禪如何進修?說起來,真是一件非常神秘之事,有許多
人,不大了解。今且就淺顯方面言之,其他禪之修法,不是觀色就是觀息,不觀息也
就觀心。而此祖師禪之修法,卻只在觀心本身上做工夫,以一個極明朗極猛利之觀心
。既不觀色,亦不觀息,且亦不觀心,乃至於一切不觀。從此一切不觀之中,卻要使
此觀心,仍極明朗極猛利。功夫到了,自然大澈大悟。說到此種(觀而不觀,不觀而
觀)之境界,本來有些不易說明。禪宗中人,無以名之,便強而名之曰『疑情』。四
明用剛禪師云:「做功夫須要起大疑情。」袁州雪巖領禪師云:「參禪須是起疑情,
小疑小悟,大疑大悟。」此中疑情之疑,卻非六根本煩惱法中之疑字。故在此字上面
,便有分說:

 

 

 

 

丁一  疑情不是無心。須具著下列幾個條件:

 

 

 

戊一  不可忘形!要回光返照,如貓捕鼠。

 

戊二  不可死心!要活潑潑地,盡力撲獵。音搜。

 

戊三  不可昏沉!要昭昭靈靈,常現在前。

 

戊四  不可散亂!要心心相顧,打成一片。

 

戊五  不可懈怠!要猛著精彩,沈沈痛切。

 

戊六  不可間斷!要孜孜不捨,日夜忘疲。

 

 

 

丁二  疑情不是有心。須具著下列幾個條件:

 

 

 

戊一  不許從妄緣外境上求!

 

戊二  不許從四大五蘊上求!

 

戊三  不許從文字言說上求!

 

戊四  不許從見聞覺知上求!

 

戊五  不許從心緣知解上求!

 

戊六  不許從推詳計較上求!

 

 

 

以上是祖師禪之修法大概。

 

各派祖師,雖因接引方便不同,法門各異,而分立成五家七派:或者看話頭,或
專默照,或用其他種種方法。但其根本原則,不出於此。仔細推論起來,別種禪是從
觀上以求(觀心),明朗猛利,而成正智。此種禪是從觀而不觀,
不觀而觀上,以求(觀心)明朗猛利,而成正智。別種禪是從用上
用功,此種禪是從體上用功。因此別種禪所得之智,是轉識而成。此種禪所得之智,
是即心而成。所以此祖師禪,便從前此所說四大項禪之外而獨立。宗密禪師曾立有『五味禪』

 

外道禪--彼帶異計,欣上厭下而修。

 

凡夫禪--正信因果,亦以欣厭而修。

 

小乘禪--悟我空真之理而修。

 

大乘禪--悟我法二空所顯真理而修。

 

最上乘禪--頓悟自心,本來清淨,元無煩惱,正智性,本自具
足。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之根本,若能念念修習,自然漸得
百千三昧。達摩門下,輾轉相傳,是此禪也。

 

五味禪之四種,即是前面所述之四大項,不過開合,微有不同。後一種即是祖師
禪。有許多人因為馬祖道一有『一味禪』之說法,便以一味禪,為祖師禪。而以五味
禪中,為如來禪。不知五味禪,本具一味;尤其是最後一味。實能合五味之精,而為
一味。所以一味禪,就是祖師禪,而五味禪中,最後之一味,也就是祖師禪。

 

(按)一味禪,實合五味之精,而為一味。並非五味之外,別有一味。學
者不知,強為分作兩截,以致失卻根本,不得融通。而修行之中,更因之發生許多流
弊,使此頓悟法門,竟少有人得益,真是可歎!今略舉一端而說:

 

「如來禪,是從觀色、息、心三者之上做工夫。」

 

「祖師禪,是從心的本身上做工夫。」

 

但是色、息、心三者,既不可離,亦不可廢。所以祖師禪之前方便,也必須調身、
調息、調心,而於此處往往為學者所忽視;以致身體疲病,息道粗浮,心情昏散。蓋
以三者相互之因果,使百病叢生,無由頓悟。色力強者,空白延捱。色力弱者,多因
之齎志以沒。此便是離開五味禪,而別尋一味禪之流弊,不能不附帶說明。為今住禪
堂者,甚至吐血而死,是其明證。

 

 

 

丙六  秘密禪

 

 

 

總觀前面所說,雖然由凡外之禪,而說到聖道之禪。又由小乘禪,而說到大乘禪
。由漸教之禪,說到頓教之禪。愈說愈高,似乎已臻極詣。但是顯教之禪而外,還有
那密教禪,未曾說到,欲續言之,似不可能。因密宗之無上密大圓滿等禪,未經灌頂
傳授,例難言說,玆特從略。

 

 

 

丙七  修三淨觀|明心見性而得法身

 

 

 

三種淨觀法門,破無始無明,就是奢摩他、三摩提、禪那。

 

 

 

丁一  奢摩他

 

 

 

即寂靜(止)。六根齊用。

 

 

 

丁二  三摩提

 

 

 

即攝念(觀)。一根統五根。

 

 

 

丁三  禪那

 

 

 

六度之第五度,六根隨用一根,破無始幻無明用功,用六根隨便一根。我們南贍
部洲人,以眼耳意三根為敏利。如用眼根,眼睛就不向外看,而向內看,且眼為『離
中知』居六根之首;其餘五根,也不攀外緣。清清淨淨以看,意根也向裡面來看,看
來看去,看到山窮水盡之時間,達到黑黑暗暗,一無所有之無明境界。這時不可停止
,再向前看,看得久,的一聲,無明就會破了,無明一破,豁然貫
通,柳暗花明又一村,徹天徹地見佛性矣。

 

或者六根齊用,清清淨淨,將外緣放下。眼根反觀觀自性、耳根反聞聞自性、鼻
根反嗅嗅自性、舌根反嘗、身根反覺、意根反念念自性。如是用功得多,機緣成熟,
的一聲,就會破無明見佛性。

 

又或隨用一根,統攝五根。好比用一主帥,統領諸將,來進攻敵人一樣。譬如用
意根來做主帥,統領其餘五根,向無明窠臼進攻。眼、耳、鼻、舌、身,都到意根上
去,放下萬緣,清清淨淨以起一個純淨之思想,來向心裡去研究。研來研去,研究得
多,工夫純熟,的一聲,無明就會破矣。

 

又或因無暇,用功靜坐,就無庸收攝六根。眼由他看,耳由他聽,意由他想。但
於其中,要執持一個念頭,來照顧佛性。不論何時何地,片刻不忘,好似失去寶珠,
必要將他尋獲一樣。如此觀照,機緣一到,的一聲,也可以見佛性

 

 

 

甲三  慧之抉擇

 

 

 

慧就是抉擇之義,而佛法復有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之分。釋尊以聞思
而不修,謂為『說食不飽』;且認有說有修有證為正法五百年,有說少修少證為像法
一千年,有說無修不證為末法一萬年,修之重要有如此者。

 

西藏遵依印度對釋尊所說經之判教,於小乘有分別說宗、經部宗兩宗;大乘有唯
識宗、中觀宗兩宗;謂為如雪山之分流,決定唯四,且云若謂五宗,即非佛說。當然
未計密宗在內也。

 

 

 

乙一  依漢土分宗

 

 

 

在漢土先後已成立之小乘、大乘,繁盛時凡十三宗,民國初年尚存者十宗。抗戰
而後,禍亂相尋,零落不堪,所存無幾矣。玆仍照十宗,略加陳述之。

 

 

 

丙一  屬小乘者二宗

 

丁一  俱舍宗

 

 

 

世親菩薩依大毘婆沙論所作之阿毘達磨俱舍論,為小乘之有宗,隋真諦、唐玄奘
均有譯本。玄奘以慈恩寺普光門為依據作論記,立俱舍宗。

 

 

 

丁二  成實宗

 

 

 

成實論:訶梨跋摩(譯作獅子鎧)著,姚秦鳩摩羅什譯,謂成立真實之義,明我
法俱空,為小乘之空宗,後人尊之為成實宗之始祖。後嘉祥依據之,立南北兩成實宗

 

 

 

丙二  屬大乘者八宗

 

丁一  華嚴宗

 

 

 

以大方廣華嚴經為宗依,故名華嚴宗,六朝時終南山杜順作華嚴法界觀,為本宗
之始祖。傳智儼,再傳法藏,受封為賢首國師,盛作經疏,大弘此宗,故又名賢首宗
。其後以清涼圭峰為盛。

 

 

 

丁二  天台宗

 

 

 

以妙法蓮華經為宗依,亦名法華宗。隋智者(顗)大師居天台山,成立此宗,故
名。以法華經為根本,以大智度論為旨趣,以涅槃經為輔翼,以大品般若為觀法,專
習止觀。

 

 

 

丁三  法性宗

 

 

 

三德指歸一曰:「佛滅度後十有三世,至龍樹菩薩,始用文字,廣第一義諦,嗣
其學者號法性宗。元魏齊高陳間,有慧文禪師,默而識之,授南岳思大師,由是有三
觀之學。」

 

 

 

丁四  唯識宗

 

 

 

此宗在印度依據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取瑜伽宗之名。唐玄奘入印度,受唯識於
那爛陀寺之戒賢論師,傳於漢土,始立法相宗、及唯識宗之名。又以玄奘住慈恩寺,
亦名慈恩宗。

 

 

 

丁五  淨土宗

 

 

 

以念佛往生彌陀淨土為旨,故立此名。以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佛說阿彌陀經
為本,稱為淨土三經。在天竺則龍樹、世親兩菩薩,並有論頌,大暢所言。在漢土晉
慧遠結蓮社於廬山,故亦名蓮宗。

 

 

 

丁六  真言宗

 

 

 

以大日經(善無畏譯)金剛頂經(不空譯)為宗依,特指流傳日本之密宗,以重
視念誦真言,故稱真言宗,亦名東密。由教祖大日如來,傳金剛薩埵(二祖)龍猛(
三祖)龍智(四祖)金剛智(五祖)不空(六祖)惠果(七祖),民國初年由摧田雷
斧大阿闍黎,傳付黎乙真、王弘願等,頗盛一時。

 

 

 

丁七  禪宗

 

 

 

以梁達摩為初祖,而禪宗之名,始於唐代。其起源於世傳世尊於靈山會上拈花示
眾,惟摩訶迦葉破顏微笑,世尊遂以『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付之。自迦葉以下二十
八傳,而至達摩。達摩東來,住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傳心印於慧可。輾轉傳至六祖
慧能,所謂『一花開五葉』之盛,其後有溈仰、臨濟兩派,及曹洞、雲門、法眼三派
。至宋代臨濟下又有楊岐、黃龍二支,於是成為所謂五家七宗之分派。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