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開悟
漫談開悟
胡正之
一、緣起
十月四日 上師在密宗山佛塔前開示「勝住略軌」之祈禱文時,其中有「閉關者 早日開悟」之句,惟「開悟」一詞,以時間倉卒,未請作詳細的解釋。茲就平日閱讀 所及的一知半解,略作漫談。
二、釋迦佛的開悟
釋迦牟尼拋棄了王位,出家求道十二年,學了各種苦行,用了各種不同的方法修 習,不得究竟,其中在雪山上修了六年苦行,亦未悟道。後在恆河邊菩提樹下結跏趺 ,發誓非成無上正等正覺,不再起坐。因而先後悟得苦集滅道,及至明星顯現而得開 悟。
三、開悟的標準
修行者開悟的情況如何?達到什麼樣的標準才算開悟呢?那就可依照宋代永明壽 禪師所著的「宗鏡錄」所提出的十個問題,以作判斷標準:
還得了了見性,如晝觀色,似文殊等否?
還逢緣對境,見色聞聲,舉足下足,開眼合眼,悉得明宗,與道相應否?
還覽一代時教,及從上祖師言句,聞深不怖,皆得諦了無疑否?
還因差別問題,種種徵詰,能具四辯,盡決他疑否?
還於一切時一切處,智照無滯,念念圓通,不見一法能為障礙,未曾一剎那間暫令 間斷否?
還於一切逆順好惡,境界現前時,不為間隔,盡識得破否?
還於百法明門心境之內,一一得見微細體性根源起處,不為生死根塵之所惑亂否?
還向四威儀中行住坐臥,欽承祇對,著衣吃飯,執作施為之時,一一辨得真實否?
還聞說有佛無佛,有眾生無眾生,或讚或毀,或是或非,得一心不動否?
還聞差別之智,皆能明達,性相俱通,理事無滯,無有一法不鑒其原,乃至千聖出 世,得不疑否?
以上十個問題,都能做到了,才算是開悟。開悟之後,若走小乘的路子,再轉修 四禪八定,得證果位。若走大乘的路子,便要莊嚴淨土,饒益有情。若走金剛乘的路 子,而三密加持,而三密相應,證得即身成就。
四、如何開悟
如何修證才能開悟呢?修證就是做工夫,不分宗派,不分方法,不管參禪、修淨 、修密,修證開悟的法門,只有一個主要的原則,就是修「止觀」而已。
在因位上叫「止觀」,在果位上叫「定慧」,止就是定,觀就是慧,換言之,止 是功夫,觀是見地,所以非修止觀不可。止觀就是我們 上師多次的開示「奢摩他」 、「毘缽舍那」。引用釋尊認為「一切聲聞,及如來等,所有世間及出世間一切善法 ,當知皆是此奢摩他毘缽舍那所得之果。」(詳見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
其次要修氣脈點,氣脈通順才能健康,身心健康,才能修道,才能談明心見性。 至於那個心是怎樣明的呢?性是怎樣見的呢?教理與功夫,都要一樣樣的配合,這在 楞嚴經中已隱約的有一些說明了。
談到健康身體,修持重點在調整四大為第一要務,四大沒有調好,而想求得定境 ,求得性空的境界,都只是第六識的幻想而已。四大調好了,才能夠作到忘身,轉化 第六意識,初步可證得人我空。第一個是三昧耶的清淨,不過密宗講的三脈四輪與道 家的不同,而特別是任運成就。如果修持時,著意用力的搞氣脈,那就差之毫釐,謬 以千里了。
五、結語
古時大德開悟情形,據經典記載,真是多彩多姿,例如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只聽 到五祖弘忍為之講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句,即大澈大悟。其他如「指月錄 」中記載了很多禪師開悟的故事,例如見桃花而開悟,見豎一指而開悟,打一棒喝一 聲而開悟等等,不勝枚舉。看起來似乎很簡單,其實他們都是修持了多少年的功夫, 藉一個偶然的機遇沖擊而開悟的。靈雲鐵牛禪師的開悟,較為突出,他是因聞其師開 示後,即勵精奮發,因而患痢疾,藥食漿飲禁絕,單持正念,目不交睫者七日,至半 夜忽覺山河大地,遍界如雪,堂堂一身,乾坤包不得,有頃,聞擊木聲,豁然開悟, 遍體汗流,其疾亦癒。
在此五濁惡世之末法時代,學佛修行,談何容易,但煩惱即菩提,如無煩惱,何 須菩提。六祖曰:「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太虛大 師曰:「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為真實現。」
純一大師曰:「聞盡丹經萬萬篇,末後一著無人傳。」南泉禪師語長生曰:豈不 聞:「向上一路,千聖不傳。」雖然如此,姑且指個去路:最初的即是最末的,最淺 的就是最高深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以上種種,都是從佛家的經典及時賢大德的著作中,東抄一點,西抄一點,拼湊 而成,並非筆者有何證悟,有何體驗。蓋以佛法無邊,道海無涯,浩瀚經典,令人興 嘆,因而蠡測如九牛一毛,以作野人之獻而已。
淺談師兄弟相處之道
何沛書
進入學會六年有餘,歷經不少人事變遷,深覺師兄弟間之相處,實是一個重大課 題。相處融洽,不僅彼此鼓勵精進修持,德業日進,更能同心協力,推廣法務,福被 群倫。反之,非只佛事難以圓滿,甚至令失卻信心,萌生退意,斷了殊勝因緣,十分 可惜。有鑑於此,恆常思酌如何成就一和合眾師兄弟不起紛爭,不致犯墮。現僅就此 淺見與師兄們切磋之。
一、尊重會長,配合佛事。會長乃 上師慎重選派之阿闍黎,恭敬 上師,自當肯定 會長,不可輕易批評,攻擊。應主動與其配合,協助佛事進行。(勿忘:金剛乘學人 修持之原則-佛事他事,重於個人私事。)
二、會長常需面對多數人,多種事,故本身之能力條件,以及待人處事間均極重要。 如具有超乎一般人之素養,自然令人信服。或遇事沉著冷靜,能理性處理,自能免去 不少爭端。又如謙沖涵容,能知集思廣議,令各師兄有參與感、歸屬感,自然願意傾 心,故會長平素當精進修持,解行並重,始能不負 上師之咐囑。
三、師兄弟間之相處,當如甯波車最後祈禱文所示:不看他過,但見己失。吾人愚昧 ,往往只知挑剔別人之不是,忽略了自身之過患。如此不僅阻礙了一己德行之增長, 亦正壞了和合之主因。又如
自以為是,固執己見。否則即抱不平,不知修行是要破『我執』的。
心生嫉妒。見人較勝,即生妒意,不知隨喜讚嘆,致使功德未生,已惡業潛伏, 於人於己皆成妨害。
遇事猜疑。不明事實真象,即猜測懷疑。造成種種誤解,而壞了彼此之和合,甚 至憑空扭曲,無中生有。俗所謂「疑心生暗鬼」,行者當斷除之。
我慢過重。自恃己勝,而不尊重他人。凡事好獨攬專司,不能與人平等共處。此 舉必失人緣,因你心目中無他人,他人心目中又如何有你?語云:「愛人者人恆愛之 ,敬人者人恆敬之」。可以深思。
不尊重戒臘,爭先踰越。於 上師跟前,或殊勝大法會中,每有所見。此舉除破 壞了團體之紀律,亦顯露了個人的「求表現」之習氣。於修行道上更當警惕。
冷眼旁觀意見多。不參與,不做事,然卻意見多多。常常增加處事之困擾,此等 行徑,最宜切戒。修行者應是多做事,少說話。(一來積聚資糧,二來可免「口業」 。)
一味歸咎不知體諒。事有未能圓滿達成者,時見批評之聲四起,多所指責,致令 當事者,心灰意冷。此實有失厚道,更遑論慈悲。
不知「人生本無常,盛衰何可恃」。由盛轉衰,固不免感傷與失望,要了知順應 。正好亦是最佳修行時,有較多時間可深入經藏法要,更能得智慧,及求解脫,一切 外相之呈現只是因緣之和合,不必執著。千萬勿因此無常之變化,失卻求道之心,願 慎思之。
以上種種拙見,提供彼此作自省之參考,但願能有所助益。今同修,豈是普通之 緣份。理當珍惜愛護,相互提撕,發大菩提心,精進修持,期許早日共證佛位。
塔之嚴飾 指日可待
佛學起源於印度,早於漢朝已傳入我國,佛塔於印藏流行,何以故?據經云:「 晝夜六時繞塔行道,持齋禮拜,種種功德皆成佛道。」但至目前,除五臺山外,中國 祇得二個塔,一是北平之白塔,另一則是現在臺南密宗山之菩提塔,建塔之功德非常 殊勝,因為祂能加持國泰民安,及有求必應,鑑於此, 上師領導金剛乘學會全體弟 子,共同來完成這個心願,乃函請示 佛母派人前來修建,據 佛母云:「當今能正 式懂得修塔之人,祇得兩位喇嘛。」所聘來之色拉度德喇嘛是其中之一位,其工作態 度認真,很負責任,經過一年多的時間,塔已由動土、整理地基、建模板、灌漿、上 樑、豎中脈,乃至開光全部完成,為了加強塔之色彩,頂上之法幢及八獅子等,特別 用原裝銅條鑄成,尤其八獅子,生動靈活,非常逼真;塔之圖案用金磚鋪貼,特別使 人向意大利定做,人工剪貼花紋,甚是精緻,因為當時祇訂兩箱,不敷應用,尚有四 分之三圖案未完工,故重新再訂。由於 上師急於早觀厥成,將拍照片,寄呈 佛母 ,並將全已裝璜完妥,早日攝於季刊,以公於眾,故多次催承運公司,早日把貨運來 ,免再久待,塔之莊嚴全部完成, 上師將上山與諸弟子,聚集一堂,共同繞塔,以 償心願。
鍾棣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