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歷歷 孺慕深深

往事歷歷 孺慕深深

劉印連/文

轉載自《知報廬文稿漫存》

每次想及父親,總記得他曾嚴厲的督促我讀書習作。而他老人家往往不拘詩文聯句,總是一揮而就,從未見他搜索枯腸的窘態;所以我最肯定他是一位典型的「全才」文士,更欽佩他的學養才氣。其實私心也明白,中年以後的父親,潛心佛境、悟道修行,弘法利生,開啟子弟,往往自貶文章不足以壽世,但也慚愧作子女的恐怕一輩子也寫不出多少他認可的糟粕之作。

我自婚後,忙於操持家務,教養兒女,更無暇多讀書。但到底是師大國文系畢業,父親偶而還是會和我談些詩文、或賜我墨寶。所以那天他手裏拿着一本線裝書說:「這世間的東西,身外物,就給你吧。」沒有叫我要好好的珍藏,沒有任何的交代。我就輕鬆的接過來,隨手翻看,都是他手寫的,不同時期年代的作品,有詩詞、燈謎、賀聯、挽聯、文章等。我順手在書上加注頁數,以方便偶然翻閱。有不懂的,碰巧父親來台北弘法,也會問問。如此又過了很多年,當時也有做筆記的,只是事隔多年,又經數次搬家,都遺失了。

父親的一生,常看到他伏案疾書,都過八十了,視力已大不如前,總是戴上老花鏡,再加放大鏡來看書寫作,絕不肯稍為鬆懈;如同他半夜修法靜坐一樣,是數十年如一日的。對世間、對有情,他充滿了愛,都是寫作的源泉。所以當時我以為他會再給我其他作品的,怎會想到這《知報廬文稿漫存》竟是他唯一的一本呢?這記錄著他在世間的種種遭遇,是他的心血所在!可惜在父親走後,我才慢慢的警覺到,但為時已晚了。現在連五叔父也走了,書中不同的人物,事件的來龍去脈,他的苦、他的樂,他的艱辛感慨及當時的處境等,也難有答案了。

父親出身在一個頗為複雜的大家庭。祖父劉乃勛,字少弼,因於一九一六年在廣州城北周家巷,買地三畝餘,建一廬,故自號一廬主人。祖父一生清廉,在清朝時雖游幕數十年,未曾置田產。祖父詩:「傳食諸侯客,從無作孽錢,只存環堵室,未置一坵田。羽換宮移日,鐘鳴漏盡天。驕人貧賤骨,贏得長官憐。」父親一生窮而不貪不求,也是受先輩影響吧。

父親在親(三)祖母往生十四年後,曾作〈忌日憶母〉以示哀思。父是時三十二歲,大概是一九四六年。祖母出生在觀世音菩薩誕辰的第二天,也許就是性情純孝的父親學佛的因緣吧。文中提及因抗日戰爭避難連縣,人多租屋不易。(祖父文章中也有:「連賃廡維艱,居停恒借端逐客。」之嘆!)故在郊外八榕井畔,佃地畝餘,建屋暫住,全家以種菜維生。祖父當年五十九歲,已沒有工作了,本來沒有田地,也有一些積蓄的,因聽從友人鄧幫誠的建議,將錢買穀後借給農人,可春借秋還,屆時還穀,借一還二,不想借易還難,又聽說該人準備賣子還債。祖父不忍心,免其還款。(在祖父一廬文詩聯選中的劉乃勛八十自傳提及)家中妻妾子女、食指浩繁,而第八、十一兩位姑姊,第九、十、十二,三位叔父陸續誕生。大伯父當時遠在家鄉教書,收入微薄。二伯父早逝,三姑母已外嫁了,不幸三姑丈在抗戰時殉難(見〈挽李樂山姊婿〉)。父親只有二十八歲,排行第四,但所有艱困都得去承擔面對。除了生活迫人外,家中也似乎並不平靜,二姻親為何人?是否在〈臆挽陳竹意表姊〉中的陳竹意表姨母?及〈挽改姊〉、〈再挽改姊〉所提及的改姑母?怎會一死一回家、存亡尚未卜?其時較年輕的五叔父也出了狀況、又是為了什麼?令人費解。

連縣地僻寒冷,不似我們的家鄉東莞。一九四一年舉家避難連縣,其後我出生、早產,只有三磅,且在淒風苦雪的十二月,故取名印連,紀念連縣的苦日子。我是佛教徒,又是女子,所以名字常給寫成蓮花的蓮。巧在臘八日出生,故父親笑我不聞佛法。在連縣的日子,父作著墨甚多,如〈涼薄〉、〈連州窮居雜感〉都是。舍弟可復出生時,父親好像突然舒了一口氣,滿懷喜悅,預期抗日戰爭要結束了,所以取名可復,可以光復了。且看他的〈復兒彌月自書聯〉及〈聞日本投降喜賦二律〉,真是喜形於色。

無論遇到什麼逆境,父親總能自在以對;從未見他有一蹶不振、沮喪消沈的時候。他會用寫作去舒解他的情緒,也常告訴我們,那是為他消業障,還過去生中的債。但對戒殺生一事,則十分堅持。早年我們住在九龍的九華徑新村,回家要走一條長長的小徑。屋子前面有一大片稻田和菜地。早晚都可以聽到鳥語蛙鳴,蝴蝶、蜻蜓在芳草花間飛舞,夏日無雨之夜,更是流螢處處,閃閃生輝。小徑上也常見到給弄死、踏死了的小生物,父親見了每每很痛心的說:「我們人類蓋大廈、建橋築路,佔用了其他有情的生活空間,不知道去感恩、去愛護,還濫殺生!它們死時很痛苦,會生憎恨心,因而下地獄,我們也會受因果之報。」所以他一再叮嚀在回家的路上,要小心不要踏到無辜的有情;當然更不能為了口腹之欲去殺生,要給自己積福。

那陣子,他開始免費的開班授課,想把國學傳下來。我當時也猜不透,都夠累了,這何苦來哉?他精選了兩位他的學生,一位弟子、一位鄰居,他們已經成年,都已出社會工作了,不同的只有正在讀高一的我、和初三的舍弟共六人。每星期六晚飯後上課。父親同時聲明,每次上課必得交功課,不可遲到早退,不可無故缺席,子女也不例外。當然偶爾他也會請假的,那時我也是不長進,一聽說不用上課,就開心得很;因為他恨鐵不成鋼,常給罵得滿頭包。其實我是喜歡聽課的,因為他典故俗語,信手拈來是趣味橫生,且見解獨到。就是怕交功課。只有那麼一回,我作了一首七言絕句〈野趣〉:「綠秧遍野發新芽,歷亂畦邊滿菜花。讀罷陶詩猶有興,緩緩漫步到田家。」父親很高興,說這首詩平仄押韻都沒有錯,有些詩意了,以後要多用功,所以至今我還記得。

父親把〈秋風憶內〉放在書中首頁的第一首,是表示對母親衷心的感謝與愧疚。母親當年讀洋學堂,曾做過代校長,也在政府部門做過電報翻譯、寫得一手好字,是當時的才女。自嫁入劉家,父親為了生計奔波,留下個性溫良、嬌小嫋娜的母親獨自持家,她也不辭勞苦,任勞任怨去做父親背後的那個小女人。八姑姊曾經說過:「四哥很奇怪,常將四嫂留在家裏,而大哥無論去那裡都帶着大嫂呢。」

光陰荏苒,一去十七載,感事懷人,點點滴滴,追思無限!謹以此小序,略表心聲,但願赤誠天鑑。

密宗的生死觀(三)

密宗的生死觀(三)

2013 年十月 黎上師講述於台中佛堂

何佳蓉‧ 黃麗蓉‧ 歐凰寶‧ 簡毓麟/整理

臨死八法

四個細質收滅:

每個人都難以預知自己往生的時間,也難以預先知道何時正式進入死亡。臨死這個階段,細質就會逐漸收滅(即四大收滅),此時亡者的第八識會看到不同的影像,身體也同時會感受四大分離的痛苦。

1. 地收入水:

這時亡者的第八識會看到煙霧。就好像腦袋被擊中,即時看見滿天星斗一樣,但這只是第八識的顯現,而不是真的透過眼去看見天上的星星,此時身體不能動彈,感覺山地崩頹,沉重不堪。

2. 水收入火:

這時亡者的第八識會看到陽燄。陽燄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水蒸氣,就像在大草原上,經過一晚露水覆蓋草原上,當太陽出來時,草上露水開始蒸發產生水蒸氣,這就是陽燄,此時會感到唾涎及汗液都枯乾了。

3. 火收入風:

這時亡者的第八識會看到一點點的螢火。手足開始感到冰冷,慢慢遍及全身。

4. 風收入識:

這時亡者的第八識會看到麻油燈光,是很暗的光。此時外息停頓,完全沒有呼吸,氣入中脈,跟著第一光明出現,沒有分別心。

從醫學上來說,到了此時已經可以宣布死亡。在佛教來說,當醫生宣布死亡後,仍有四個階段─即進入死亡的最後四個極細質收滅階段,所以此時最好不要觸碰亡者的身體,如果能夠為亡者誦經迴向則更好。

四個極細質收滅:

1. 識收入現:

亡者的第八識會看到無雲晴空,像月亮一樣,皎潔月光。

2. 現收入增:

亡者的第八識會看見無雲晴空,日初一線光明,紅黃色。

3. 增收入得:

亡者的第八識會看見無雲晴空,黃昏遍滿,黑暗如漆之狀。此時死光明還沒出來,亡者知覺已失(無知境界),也沒有分別心。

4. 無知境界消失(空):

這是真正的死亡,如黎明晴空,無月、日、黃昏之染緣,死光明出(勝義光明),第八識離開身體。

由「現」依次收入之後,最後諸氣收入心中,頂上的白明點下降,臍間的紅明點(阿字)上升,二明點攝入心間中脈都帝時,光明顯現之際,死光明顯現,第八識從心出離,這就是子光明,而法界的光明就是母光<>明,如果平日有修行,此時能子母光明會合,就可以往生佛菩薩的剎土,這是密宗其中一個解脫的法門。如果錯失了子母光明會,若還能經上師拋斡─「呸」,亦可將阿賴耶識送到本尊剎土。

此時死光明出來以後,若沒有子母光明會或拋斡,就會再掉進無雲晴空,再由「得」進入紅黃色「增」,又再由「增」進入皎潔月光「現」,此時便落入「中有身」。

「中有身」很痛苦,「中有身」乃意生身,形似生前之身,同時外現「中有」幻境,唯有修行才不會痛苦,所以 師父希望我們把握「此生中有」用心修行。 佛母開示:「我們密宗行者,如果平時修行修的好,臨死時,諸佛、菩薩、蓮師、空行、護法全部現出接引我們至蓮花光宮,不需要等西方三聖─阿彌陀佛、大勢至菩薩、觀世音菩薩的接引。」

勝義之光明中有

「中有身」又稱「中陰身」,屬於意生身由意識產生的形體,有很微弱的光芒,沒有肉體,外型與生前相似,同時會顯現「中有」的幻境。【中陰救度法】中說:「中陰身」階段依次見無上瑜伽所說寂靜與忿怒諸本尊(佛、菩薩、金剛、空行等)。

第一個七日內: 意生身見

第一個七日內,亡者的意生身會看見寂靜的佛菩薩及六道之光依次顯現:

第一日

亡者的意生身會看見白色中央大日如來(即毗盧遮那佛)雙身,佛的胸前放射出藍色法界體性智光,同時亦會看見天道神仙的灰暗白光。

第二日

亡者的意生身會看見藍色東方不動佛雙身(即金剛薩埵)及地藏、彌勒菩薩等,佛的胸前放射出白色大圓鏡智光,同時亦會看見地獄放出陰沉的煙霧色光來勾攝。

第三日

亡者的意生身會看見黃色南方寶生佛雙身及虛空藏、普賢菩薩等,佛的胸前放射黃色平等性智光,同時亦會看見人道的暗黃色光。

第四日

亡者的意生身看見紅色西方阿彌陀佛雙身及觀世音、文殊菩薩等,佛的胸前射出紅色妙觀察智光,同時有餓鬼道發射暗紅色光。

第五日

亡者的意生身看見綠色北方不空成就佛雙身及金剛手、除蓋障菩薩等,佛的胸前放射出綠色成所作智光,同時有阿修羅道發射暗綠色光。

第六日

亡者的意生身看見五方佛雙身及四金剛明王、六道能仁等,合共四十二位本尊一齊顯現,又稱寂靜本尊,各自放出智光,同時亦見六道之暗光。

第七日

亡者的意生身看見八地以上的菩薩(持明)即諸空行母、護法天神、地祇等顯現,各自放出智光,同時見畜生道的淡藍色光,並會聽到雷鳴石崩、喊殺等聲。

所有佛光都是強光,而暗淡的光就是六道的光,所以跟著強光走,就能夠到達佛的剎土,若平時沒有修持佛法,不知道佛光強烈而六道光柔和,不知如何辨識,便不能接受佛光的感召,有可能隨著六道的柔光走,投生於六道之中。

第二個七日內意生身見

在第二個七日內,亡者的意生身會看見五十八位忿怒本尊,這些忿怒本尊為五方佛及諸大菩薩等的化身。依次顯現為:

第八日

亡者的意生身會看見忿怒部主。

第九日

亡者的意生身會看見金剛部主。

第十日

亡者的意生身會看見蓮花部主。

第十一日、第十二日

亡者的意生身會看見事業部主。

第十三日

亡者的意生身會看見八位寒林女神、八位獸首女。

第十四日

亡者的意生身會看見四門守護忿怒女神。

如果平時不修持密法,不認識這些忿怒本尊,不知道這些本尊都是自心的顯現相,必然會感到極度恐怖,往往會被嚇得昏死過去,或驚惶逃避而落入惡道。

「中有身」的壽命

「中有身」的壽命以七日為一周期,在這七日期間,若不能受生,就會暫時悶絕昏迷,再死一次,之後回復「中有身」,不斷重複同樣的周期,直至能夠投生為止,但最長不會超過四十九天,七七日內必定受生。所謂一日的時間亦因將入之道而有不同,就如地獄的一天是人間的八年,地獄的一年就是我們人間的幾千年了,天上神仙的一天就是我們人間的三萬年。所以 師父希望,同學在為往生的親人祈求拋斡時,能夠為往生的親人點燈、布施或放生,多做功德迴向往生的親人,給往生的親人有福報,能往善道投生。

如亡者未能於第一剎那,於「勝義光明中有」成就,光明隨即消失,轉成「投生中有」身。因為不能子母光明會,也不能去本尊剎土;那麼就掉入「投生中有」裡面了。

當光明消失,其後三天半會顯現成「投生中有」身,所以密宗有很多修行者示現「中有身」修成本尊。如宗喀巴大師,他非常慈悲,也是完全發心的菩薩,本來可以即身成就,但是他為了利益眾生,所以到「中有身」才修成就本尊。

所以「中有身」也是可以成就的,宗喀巴大師就示現給我們看─「中陰成就」。如果能夠清楚認知的話,到了「中陰成就」的時間,就不會害怕,此時身雖不能動、天崩地裂、淅瀝嘩啦的非常恐怖,也不要驚怕,只要你能觀成本尊,在這中陰的時間,就能以「中有身」成就到本尊剎土,這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如果沒有成就到本尊剎土,時間一過,就去「投生中有」,投生六道之中。

關於未解脫眾生死後的去向,就是佛教所說的「六道」(又名「六趣」),「道」或「趣」就是指死後所去之處,所走之路。「六道」之天、人、阿修羅三道為善業之果,稱三善道;餓鬼、畜生、地獄三道為惡業之果,稱三惡道。在「投生中有」時,便要懂得選擇。

人道的成胎條件

怎樣可以生一個孩子出來呢?

《圓覺經》云:「因淫欲而正性命。當知輪迴愛為根本,由有諸欲助發愛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續。」輪迴三界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差別就在於男女之欲,而我們這個欲界就是有發生男女關係。所以《圓覺經》云:因為有了男女關係,在男女交合的時間,就有機會生下孩子。釋迦牟尼佛曾於講經時說:身邊有一隻老虎,牠的頸上綁著一個鈴,玲玲瓏瓏。釋迦牟尼佛就問弟子:哪一個人能解開老虎頸上的鈴?因為弟子們知道因緣的道理,也知道有以前的因緣─所以只有綁鈴的人,才能解開老虎頸上的鈴。

我們知道─由於自己父母的交合,我們就由此出生,這就是一個融入的開始,所以永遠都是這個男女關係所成的因緣─男女發生了關係,孩子的第八識也一起投入,就生出一個孩子;當知輪迴以愛為根本,就是因為有了一個愛,有了貪欲,由貪諸欲助發愛性,所以能令生死相續;所以到了投生時間,眾生就會直接去融入,但眾生卻不知道「可以綁鈴在老虎頸上的那一個人,就能解老虎頸上的鈴」─只要能知道因果,才有機會把他解出來。因為眾生他們不知道本身就有了那個因果,所以永遠是這個樣子,無法解脫。

怎樣可以生一個孩子?要有以下因緣條件才能成立:

1. 父母及子女須有宿世因緣,方能感得父子(女)、母子(女)關係之果的業因。

這個孩子跟父母一定是有宿世的關係,如果沒有關係是不能做你的兒子、你的女兒的;你與你的父母一定有宿世之業因,有一些因緣,他才能當你的父親、母親。如果沒有因緣,是不可能這樣;父母子女都是一樣的。

2. 父母交合之時,生理上須無缺陷。

父親有精子,母親有卵子,才可以生一個孩子。

3. 「中有身」及時投入。

當「中有身」看到了來生父母交合的時間,他就投了進去,投了進去就不能再出來。

因為具足了這三個條件,才能生一個孩子。

藏傳佛教尚有遮胎門及選胎受生之法,在最後時間求取解脫或投生善地。在最後關頭,你若見到如來強光,千萬不要怕,越怕就越不能成就解脫,要觀想我是乘願再來,我要普渡眾生,請諸佛加持我,有一個好的環境,讓我選胎受生,可以乘願再來,求取投生善地。

遮胎門和選胎受生

當「中有身」見未來父母和合時,密乘修行人若能修習生起次第、圓滿次第,成一個清淨幻身,以「中有身」成就報身,將是遮止胎門的最好方法。你在見到下一生父母交合的時間,觀想他們是佛父佛母,所以我們有很多本尊是雙身的佛父母,普巴雙身,長壽佛雙身。密宗灌頂的本尊,很多都是雙身的佛父母。在「中有身」的時候直接變成佛菩薩,下一生的父母,你觀他們是本尊,本尊就和他們有關係,懂嗎?當你觀自己是本尊,你就是本尊,就能到本尊剎土,這個修法是非常重要,平常你們修生起次第,還是清淨幻身,所以平時修持觀世音菩薩時,你必須行住坐臥,不離此想為要,特別在「中有身」時,觀成雙身佛父母,成清淨光,就能成就更高福報,成報身佛,這也是遮止胎門的最好方法。

選胎受生者,也有乘願再來之猛厲欲念者,以修持密行,廣利眾生之持明受生──也就是眾生中之持明。你們都有可能是乘願再來的,只是你們不知道的。很多能清楚選胎受生的活佛,都會記下自己下一生的父母是什麼名字,或我在哪裡出生,如果能夠顯示他的下一生,就是乘願再來,如活佛轉世。「活佛」乃漢地俗稱,藏語名「朱古」,意為「化身」、「轉世化身」,也就是轉世人的意思,所以你們都是啊。

六中有教法的總結

「此生中有」: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你們是知道的啊。好好的皈依、發心、持戒、積集福慧資糧,修持成就,所以「此生中有」是最重要的。未來不論你投生本尊剎土,或者是投生地獄,都是在此階段,自己所做的決定。

「夢幻中有」:

識夢、持夢就是我要在夢中的時間,認識光明。睡覺之前會見到光明,但我們卻不知道。如果認知日夜之覺性如一,就能知道日常經歷就如夢幻般的虛幻,隨眼看見的ㄧ切,都是虛幻的,不要再執著,等到往生的時間,就直接去本尊剎土。

「禪定中有」:

就是要清楚與保持「明覺」,平常也能知道與保持佛性,永遠不要忘記。靜坐時,身保持毗盧遮那七支坐,心之明覺如無雲晴空,大海無波。如此我們能於日常生活中隨時保持「明覺」,隨時認知我們的佛性。

「臨終中有」:

就遷識頗哇,認識死光明、子母光明會。死光明時若是沒有子母光明會,沒有八識成就,那麼還有頗哇─「呸」可以到本尊的剎土。如果不能把握這個時間,不能八識成就,就掉入「中陰身」去了。

「法性中有」:

到了「中陰身」的時間,千萬不要有恐怖,要修持本尊,去本尊的剎土,於「中陰身」成就。

「投生中有」:

以遮胎門來解脫。到了時間,不要急著去融入,融入了就不能再出來,遮胎門,就是要知道不好的我們就不去,若能乘願再來,就要選胎受生,選擇投身善地,選擇好的父母,好的家庭,如此才能幫助我們修行,也有好的上師來指導我們。

總結

  • 生死無常,輪迴是苦,這個你們都要知道的。

  • 業力所繫,因果不昧,所以我們要深信因果,如果不信因果,就不要想有福報。

  • 眾生枉受輪迴,就是因為無明煩惱障,要知道每個人都是佛,都可以成就,如果我們不知道,就永遠枉受輪迴,不能解脫。

  • 藏傳佛教,以「六個中有」來作解說:每一個「中有」皆有修行成就之方法,每一個「中有」都可以幫我們解脫,去諸佛的剎土。

肉體有限,生命無限,生命超越肉體。

無限的生命在浩瀚宇宙中旅行,有限的肉體是旅行中使用的各種交通工具。

願  上師對〈密宗生死觀〉的開示,

能加持有緣得閱本文之讀者,能為您揭示生死的真相,

能提供您較滿意的生死答案,讓您因了知輪迴之苦、轉心向法。

了知生命無常,更能珍惜平常;

讓您生死無懼,生活平安幸福。

大圓滿廟暨六會活動

大圓滿廟暨六會活動

資料室/整理

2014 年11 月23 日

香港學會舉辦海上大型放生法會暨地藏菩薩灌頂法會

上午在紫荊號遊輪上舉行放生法會 法會盛況
在漁船上加持待放之魚族 上師與信眾放生
下午在香港學會舉行地藏菩薩灌頂法會 法會盛況

2014 年12 月27 日
上師紀念館上樑大典暨 黎上師陞座17 周年大圓滿廟勝住13 周年慶晚宴

上午09:00 上師帶領大眾點燈、繞塔、轉摩尼輪、加持法、報、化三殿壇城暨供護法。09:30 舉行上師紀念館上樑大典同修法會,10 點上師帶領各學會會長到工地修法祭地神作廣大會供。11 點30 分 宴請地方仕紳。下午1 點30 分上師親自為香港學會同學導覽解說各樓層佛像、壁畫之功德。下午2 點學員們分搭兩輛遊覽車到台南府城古都觀光,晚上在桂田酒店舉辦 上師陞座17 週年暨大圓滿廟勝住13 週年感恩晚宴。

上師帶領大眾塔 轉經輪
二樓供護法 上師紀念館上樑大典同修法會
紀念館工地修法供地神 席開30 多桌,並邀請地方士紳與會同慶
參觀大圓滿廟 黎上師陞座17 周年暨大圓滿廟勝住13周年感恩紀念晚宴
上師與六個學會同學大合照

2014 年12 月28 日
長壽祈福暨消災延壽藥師法會、放生法會

加持長壽暨藥師佛壇城祿位 加持智慧壇城祿位
五四堡漁港放生

2015 年2 月18 日
除夕夜的盛事

金剛薩埵佛像開光 光耀燦爛的《金剛薩埵》本尊壇城
除夕團圓夜 正子時,開廟門, 上師領眾點燈、插頭香
派發壓歲錢

2015 年2 月19 日
大年初一 • 團拜派發紅包、放生、春茗

轉經輪 同學向 上師拜年
派發紅包 五四堡漁港放生
春茗晚宴

2015 年2 月20 日
大年初二 • 加持龍王寶瓶壇城

初二上午吉時,為龍王寶瓶壇城法像開光 加持法身殿
廣大供養

2015 年4 月11 ~ 12 日
上師為 敦珠法王暨 劉上師法座聖像勝住、主持大幻化網度亡法會與放生法會

福德法幢 劉上師聖像 敦珠法王聖像
五四堡漁港放生

2015 年5 月9~10 日
澳門學會鄔金藥師灌頂法會暨珠海神灣放生法會

9 日澳門學會於萬豪軒酒樓舉辦鄔金藥師灌頂法會 鄔金藥師本尊
10日中山市神灣舉行放生法會 加持待放之眾生

劉上師教法書文分類索引

劉上師教法書文分類索引

福德法幢 劉上師紀念文集編委會/整理

原載《福德法幢 劉上師行跡教示略傳》

劉上師一生為成熟眾生成佛種子,精勤弘傳密法,運用種種善巧,除了親臨各學會教授弟子諸本尊灌頂、法義及修行要旨外,也應各方所請講授密法,並於日常空閒時,與弟子閑談時善巧開示,令弟子入於法流中。

為了讓有心密法者,能對藏傳密法有正確且深入的了解,以免修行走向歧途, 劉上師更將其對密法的體悟與了知,辛勤筆耕於稿格中,期望能一書一文皆是弘化道場,使學者在不同時空中皆有了悟密法的機會,故一生積累教法著書甚多,這些書文著作中單篇文章皆發表在《金剛乘季刊》中,而著作、譯著及編著之書籍則由密乘出版社或金剛乘雜誌印行。其一生之教法書文分類如下:

一、【法要專著】

(一)學術

《心經密義闡述》

《諸家大手印比較研究》(金剛乘全集第一輯)

《密宗道次第略科》

《顯密彙集》

《佛教對漢土文化之影響》

即身成佛之理(綱要) (金剛乘季刊第14 期)

釋尊示寂年代紀異  (金剛乘季刊第46 期)

讀「西藏王臣記」擇錄蓮師之真正史實 (金剛乘季刊第48 期)

如來禪與祖師禪之商榷 (金剛乘季刊第48 期)

多羅那他之著作及生平 (金剛乘季刊第50 期)

道教教主之商榷  (金剛乘季刊第52 期)

四見講義  (金剛乘季刊第53 期)

(二)修法、戒律

西藏密宗之法會:會供 (金剛乘季刊第3 期)

布薩須知 (金剛乘季刊第8 期)

金剛薩埵百字明釋 (金剛乘季刊第21 期)

對閉關者說到開悟 (金剛乘季刊第45 期)

大圓滿吉尊心要口授 (金剛乘季刊第50 期)

修法時身語意之運用 (金剛乘季刊第59 期)

時輪金剛之簡介及依止 (金剛乘季刊第57 期)

時輪金剛剎土是人間淨土 (金剛乘季刊第61 期)

成就長壽密集常修法祈禱文 (金剛乘季刊第59 期)

極明摩尼寶炬生起次第究竟及修誦閉關總要 (金剛乘季刊第60 期)

五戒十善菩薩戒及十四根本隳略釋 (金剛乘季刊第63 期)

淺釋金剛乘八支粗罪 (金剛乘季刊第63 期)

(三)靜坐

《金字塔、生法宮比較研究》

從密宗靜坐說脈搏的調節運動 (金剛乘季刊第3 期)

《西藏密宗靜坐法概說》

《西藏密宗靜坐法詳釋》

《西藏密宗靜坐法廣論》

《戒定慧之抉擇》

金剛乘學會西藏密宗靜坐法提要  (金剛乘季刊第4 期)

密宗靜坐法中之支分氣  (金剛乘季刊第40 期)

密宗靜坐法理論改進宣言 (金剛乘季刊第40 期)

止觀精義(上) (金剛乘季刊第53 期)

止觀精義(下) (金剛乘季刊第54 期)

宗喀巴修止法  (金剛乘季刊第63 期)

二、【簡介淺說】

(一)密宗普講

密法淺說緒言 (金剛乘季刊第1 期)

西藏密法淺說─佛教與他教之比較  (金剛乘季刊第2 期)

西藏密法淺說─佛龕之佈置 (金剛乘季刊第3 期)

西藏密法淺說─四加行 (金剛乘季刊第7 期)

西藏密法淺說─密宗生活化  (金剛乘季刊第15 期)

藏文典序 (金剛乘季刊第1 期)

凡聖略述  (金剛乘季刊第2 期)

西藏密法大要  (金剛乘季刊第11 期)

旋轉嘛呢輪介紹 (金剛乘季刊第18 期)

地藏菩薩示現勝蹟  (金剛乘季刊第21 期)

甯瑪派那也東初續陀羅尼經被  (金剛乘季刊第24 期)

繪造佛像必須依照量度 (金剛乘季刊第29 期)

七不堅財與七聖財 (金剛乘季刊第30 期)

公開演說密乘法要  (金剛乘季刊第32 期)

西藏之名歌精選 (金剛乘季刊第41 期)

己巳西藏年曆選譯 (金剛乘季刊第42 期)

「七」數字之殊勝  (金剛乘季刊第42 期)

佛教之戒殺與不食肉 (金剛乘季刊第43 期)

桑耶寺中之蓮師二像  (金剛乘季刊第44 期)

泰國曼谷佛國遊偶感 (金剛乘季刊第47 期)

旃檀佛真相  (金剛乘季刊第47 期)

憨山禪師推崇咒力之介紹  (金剛乘季刊第48 期)

諾那呼圖克圖與貢噶上師在海外之道場  (金剛乘季刊第55 期)

十二緣起簡介  (金剛乘季刊第55 期)

簡述密教對上師與弟子之關係 (金剛乘季刊第59 期)

八關齋戒 (金剛乘季刊第59 期)

顯教與密宗開示的差異 (金剛乘季刊第63 期)

(二)密宗源流

《密乘源流簡述》

甯瑪派十萬續緣起略述  (金剛乘季刊第8 期)

西藏無上密乘甯瑪派史略演講緣起 (金剛乘季刊第19 期)

西藏無上密乘甯瑪派史略(講義)  (金剛乘季刊第19 期)

藏文作者純密森波渣簡介  (金剛乘季刊第20 期)

甯瑪派與龍樹中觀學法統淵源 (金剛乘季刊第28 期)

甯瑪派普巴金剛法之起源與流傳  (金剛乘季刊第28 期)

傳承重要典籍 (金剛乘季刊第31 期)

無上密乘求法之次第  (金剛乘季刊第32 期)

甯瑪派於藏域之今昔觀 (金剛乘季刊第56 期)

三、【會史人物】

(一)法王

敦珠甯波車史略 (金剛乘季刊第28 期)

敦珠上師降生因緣親聞記  (金剛乘季刊第17 期)

《敦珠甯波車訪問香港》

敦珠甯波車再訪香港專輯─恩海難量(一)  (金剛乘季刊第10 期)

敦珠甯波車再訪香港專輯─恩海難量(二)  (金剛乘季刊第11 期)

師恩如海成追憶  (金剛乘季刊第31 期)

法幢未徧─深負師恩  (金剛乘季刊第38 期)

法王在臺中學會佛像安藏紀盛 (金剛乘季刊第44 期)

敦珠法王與香巴拉 (金剛乘季刊第56 期)

承事 甯波車紀瑣  (金剛乘季刊第63 期)

敦珠聖嬰之靈異聖蹟 (金剛乘季刊第57 期)

(二)學會

鏡花水月十餘年  (金剛乘季刊第2 期)

回顧與前瞻 (金剛乘季刊第38 期)

台北金剛乘學會十三周年紀念敘言  (金剛乘季刊第38 期)

臺南學會釋尊成道壁畫 (金剛乘季刊第44 期)

金剛乘學會信條 (金剛乘季刊第15 期)

金剛乘學會創立時之大事紀錄 (金剛乘季刊第24 期)

本會會徽簡述  (金剛乘季刊第42 期)

成立弘法學會略記 (金剛乘季刊第63 期)

各學會成立經過 (金剛乘季刊第68 期)

(三)人物

眾譽為「金剛乘學會之父」梁公範居士 (金剛乘季刊第9 期)

文化沙漠中弘揚佛教文化之李世華居士 (金剛乘季刊第13 期)

香港無上密乘道場之拓荒者─蔡淵若居士  (金剛乘季刊第15 期)

我所懷念的郭文添會長  (金剛乘季刊第23 期)

乘願再來之屈文六上師 (金剛乘季刊第17 期)

我所佩服禪宗大德 融熙師兄  (金剛乘季刊第17 期)

明珠活佛降生記  (金剛乘季刊第22 期)

悟謙法師傳 (金剛乘季刊第31 期)

多傑覺拔尊者─香港無上密法之開山祖師 (金剛乘季刊第34 期)

從六法憶念 榮增堪布師 (金剛乘季刊第39 期)

吐登利嘛師傳 (金剛乘季刊第39 期)

法王懷念悟謙師 (金剛乘季刊第43 期)

永懷畏友釋慧遠法師 (金剛乘季刊第43 期)

四、【序跋後記】

《大幻化網導引法》再版跋  (金剛乘季刊第12 期)

重印《敦珠甯波車降生傳記》跋 (金剛乘季刊第13 期)

《大乘要道密集》後記 (金剛乘季刊第14 期)

《佛經選要》出版因緣  (金剛乘季刊第16 期)

《佛經選要》祈請頌  (金剛乘季刊第32 期)

真言宗儀軌集錦自序 (金剛乘季刊第17 期)

密海藏珍目錄自序 (金剛乘季刊第18 期)

咕嚕咕叻能明佛母曇缽羅華鬘修習法自序 (金剛乘季刊第18 期)

《密乘法海》跋  (金剛乘季刊第19 期)

《俱生契合深導了義海心要》後記 (金剛乘季刊第20 期)

《菩提正道菩薩戒論》後記  (金剛乘季刊第20 期)

《西藏甯瑪法源歷史讚頌》後記  (金剛乘季刊第22 期)

四灌儀軌跋 (金剛乘季刊第22 期)

吉祥天母靈卦經序 (金剛乘季刊第22 期)

《菩提道次第廣論》後記 (金剛乘季刊第22 期)

甯瑪十萬續之選譯(並序) (金剛乘季刊第25 期)

《密咒道次第》後記 (金剛乘季刊第25 期)

《仰兌》後記  (金剛乘季刊第26 期)

《外內宗義略論》後記 (金剛乘季刊第26 期)

《現觀莊嚴論》科判後記 (金剛乘季刊第28 期)

藏文三十頌性轉論合篇譯序 (金剛乘季刊第28 期)

《大圓滿虛幻休息妙車疏》後記 (金剛乘季刊第28 期)

贈黃元同同學詩並序 (金剛乘季刊第29 期)

《西藏密宗靜坐法廣論》序 (金剛乘季刊第34 期)

《西藏甯瑪法源歷史讚頌》後記 (金剛乘季刊第34 期)

妙吉祥真實名經七壇城簡介序 (金剛乘季刊第36 期)

《無上密乘修持三要冊》序 (金剛乘季刊第37 期)

《參禮法體奉安專集》序 (金剛乘季刊第41 期)

《戒定慧之抉擇》後記  (金剛乘季刊第45 期)

《深密空行心要前行念誦雙運道乘》後記 (金剛乘季刊第47 期)

《菩提道次第訣要》序 (金剛乘季刊第57 期)

知報廬儀軌序 (金剛乘季刊第59 期)

吉祥天母靈卦經緣起 (金剛乘季刊第60 期)

《金剛乘季刊》合訂本第一輯 序 (金剛乘季刊合訂本第一輯》)

《金剛乘季刊》合訂本第二輯 序 (金剛乘季刊合訂本第二輯》)

《金剛乘季刊》合訂本第三輯 序 (金剛乘季刊合訂本第三輯》)

《金剛乘季刊》合訂本第四輯 序 (金剛乘季刊第49 期)

《金剛乘季刊》合訂本第五輯 序 (金剛乘季刊第60 期)

介紹「空行心要」 (金剛乘季刊第63 期)

五、【譯著】

《敦珠甯波車降生傳記》

祈請 敦珠法王轉世頌 (金剛乘季刊第33 期)

《西藏古代佛教史》

《賢劫千佛名號讚》 (金剛乘全集第二輯)

《西藏甯瑪法源歷史讚頌》 (金剛乘全集第三輯)

《大幻化網導引法》 (金剛乘全集第二輯)

《密咒道次第寶鬘釋》 (金剛乘全集第三輯)

《節錄印度佛教史之神通》

十方四時祈願文 (金剛乘季刊第23 期)

六、【編纂】

《佛學十八講》

《佛經選要》

《菩提正道菩薩戒論》 (金剛乘全集第一輯)

《大圓滿龍欽心髓前行引導文》 (金剛乘全集第一輯)

《俱生契合深導了義海心要》 (金剛乘全集第一輯)

《菩提道次第廣論》 (金剛乘全集第一輯)

《大乘要道密集》 (金剛乘全集第二輯)

《大圓滿無上智廣大心要》 (金剛乘全集第二輯)

《菩提道次第訣要》 (金剛乘全集第二輯)

《外內宗義略論》 (金剛乘全集第三輯)

《大圓滿虛幻休息妙車疏》 (金剛乘全集第三輯)

《仰兌》 (金剛乘全集第三輯)

《現觀莊嚴論略釋附科判表》

《梵漢藏文合璧聖妙吉祥真實名經》

《無上密乘修持三要冊》

《褔德法幢劉上師行跡教示略傳》讀後感

《褔德法幢劉上師行跡教示略傳》讀後感

鄭燦明/文

感謝學會給後學一個機會與各位師兄分享我對 劉上師行跡教示略傳的閱後感。之所以會有這個構思,一方面是因為我在1991 年皈依 劉上師,曾親自受上師灌頂及開示教誨,另一方面是在上師紀念文集作最後校對時有幸參與,對整部行跡教示略傳已閱讀一次,所以可以在較短時間內作出分享。

在行跡教示略傳第147 頁,法王開示時提到:「一從觀察所得,知悉舒囊(劉上師藏文法名)與弟子之關係很特殊,是其他中心所無,是與眾不同的。因發現弟子們對他的尊敬及信心是發自內心,故此是非常之難能可貴。」為什麼會難能可貴呢?法王繼續開示:「原因是只要弟子們能對 上師有絕對的信心及誠敬,而同時 上師亦會盡他一切努力去利益眾生,互相之間能保持著一個清淨之三昧耶誓句,則一切事業皆能如願圓滿成辦的。」而後學則以本身的感受,補充一下為什麼 劉上師的弟子們對他的尊敬與信心是發自內心。

上師一生廉介,不為錢財,小至買報紙錢,亦堅持要自行出資;至於學會資產,在香港他成立了金剛乘學會,在台灣成立了財團法人,將資產法物贈送至學會及法人名下,完全沒有任何利己私心。在我印象中,及從 劉上師過往的錄影所見, 劉上師日常衣著極為普通,來來去去就是那幾件恤衫西衭。

在1990 年代,當時我對密宗的概念是有很多世間法能滿有情願,但亦只局限於上流社會的圈子,要對上師作不少供養,等閒人是沒有途徑參與。就是由於上師一生不為錢財,學會的信條首要是重才、重修、重法,所以這情況並沒有發生在 劉上師或金剛乘學會身上。

劉上師修行精進,每天凌晨兩點多起床靜坐修法,直至六點左右出門運動,數十年不變。作為上師, 劉上師仍然是這麼精進不懈,眾弟子有了這個榜樣,又怎會懈怠,又怎會對 劉上師不從心生恭敬?

劉上師不僅本身修行精進,還對弟子及眾生都很慈悲。例如 上師在1992 年開始示疾,在7 月份入院治療,及在12 月份前往台灣接受放射性治療。身體稍為好轉,隨即在翌年3 月份便在密宗山舉行灌頂法會。〈導師弘法年表(文集209 頁)列出了 劉上師歷年的弘法活動,但上述只列出大型活動,還有很多沒有包括在內,例如弘法年表(文集228 頁)列出 劉上師在1993 年6 月在香港主持金剛乘學會成立四十週年紀念大會,在8 月舉行密宗山火供,暨大圓滿廟動土典禮,就在1993 年6 月至8 月期間,後學便在香港接受了楊枝淨水觀音灌頂、觀音明眼咒、上師相應法等法。

又如弘法年表列出 劉上師在同年10 月率弟子往尼泊爾出席敦珠聖嬰陞座典禮,在12 月於台中學會開示且卻及妥噶,而後學就在10 月至11 月期間,在香港受了無死蓮師灌頂、蓮師灌頂、彌陀十念灌頂、藥師咒等法。若計及 劉上師每次傳法均要作出準備的話,上師可算是無時無刻不是在為弟子修法,為眾生修法。

從上述事蹟,足以解釋眾弟子為何對 劉上師的尊敬及信心是發自內心。

劉上師一生努力訪尋明師。由1928 年首次接受灌頂開始,直至1959 年受敦珠甯波車傳承為止的三十二年間, 劉上師不斷訪尋明師,先後親近達十四位上師。 劉上師對尋法的鍥而不捨,一方面令後學十分汗顏,但同時亦為身為金剛乘學會的會員感到高興。 劉上師已為金剛乘學會建築了穩固的基礎:已承接了尊貴及如法的傳承,已有一系列中文儀軌,已寫下及翻譯眾多著作,已培育出一個注重實修的僧團,現時學會的傳法上師— 黎上師亦能繼續用中文傳法開示及導引,並建成了大圓廟作為對修行者的加持。在這麼好的條件下,後學當抓緊如此珍貴的修習密法機遇,努力修持,以報答 劉上師的深恩。

《福德法幢 劉上師紀念文集》編輯見聞記

《福德法幢 劉上師紀念文集》編輯見聞記

敬禮漢地根本依怙

福德法幢上師、法界光上師尊前

福德法幢 劉上師紀念文集編委會/文

緣起

承 上師之加持,紀念文集得以問世,文集兩冊分記手稿、傳記與出世間法言。內容豐富,清楚記載漢傳藏密佛法之因緣,以及 劉上師悲心護佑的種種歷程。

黎上師自承大任以來,積極弘揚敦珠新寶藏法要,逐步完成 劉上師未圓滿之心願,先是大圓滿廟勝住,菩提塔整修,重建閉關中心,繼而設置蓮師摩尼輪,敦珠新寶藏專屬本尊壇城與龍王壇城,弘化度生事業,普利漢地有情。

2012 年, 黎上師更指示發起金剛乘學會成立六十周年慶祝活動,於 劉上師百歲壽誕之際,編撰紀念文集以永懷偉大恩德。遂囑香港會長黃毅英師兄聯繫 劉上師哲嗣可復師兄與女公子印連師兄晤談,確認編輯紀念專刊。

7 月25 日,二次晤商,印連師兄交付《知報盧文稿漫存》原稿。初步達成編輯構思,文集略分三部分。一為傳記、二為世間法文章、三為出世間文章。隨即交付同學幫忙進行《知報盧文稿漫存》之打字轉檔。

加行與助緣

8 月,可復師兄請教恒生管理學院中文系副教授袁國華博士,代為尋覓具中文學系博士學歷及編輯經驗之總編輯。毅英師兄也開始選輯出世間文章,包括相關紀載、傳記、教法等。袁博士旋即覓得任教大學教授宗教課程,長於研究漢傳佛教與宋代禪宗、佛教編輯之許文筆博士為總編輯。

10 月,林雪芬師兄約同許博士參訪大圓滿廟,深入了解 劉上師之功德大行,蕭慶秋、許德發、楊東賢師兄全程接待,並致贈各類叢書,包括全集、季刊、靜坐法、初階、各相關出版書籍。

11 月,毅英師兄來台會議之際,晤面許總編,代表學會致贈聘書,並初步說明紀念文集編輯方向,希望於2014 年出刊,請許總編先提《上師傳記》大綱,撰寫初稿,於2013 年底全文定稿,隨後再處理餘下書籍的選編。

總編隨即陸續展開港臺各會長與資深同學之訪談行程,希望提供相關資料與紀錄─ 劉上師早年學佛、求學、從軍、印度求法經歷、各地弘法、晨間散步之開示、接引眾生之說法、修法過程之告誡,種種相關支字片語。

關懷與加持

10 月24 日, 黎上師親自主持「上師紀念館」奠基法會,會中開示有關編輯 劉上師紀念文集事宜,指示各會會長與同學全力配合與幫忙。

2013 年4 月20 日,香港金剛乘學會60 週年會慶, 黎上師與許總編晤談,提供珍貴資訊,數十年跟隨 劉上師之種種心得與隨侍開示,並解釋相關問題。隨後致贈金剛乘學會弘法歷程之相關照片。

困境與違緣

總編持續研讀各相關資料,彙整訪談,並著手撰寫《上師傳記》,初步定名為大圓滿法界行迹(行跡教示略傳),原擬6 月提出初稿,但因違緣,電腦連續故障,撰寫資料全部付之流水,只能重寫。後逢總編慈母罹患重症,子女必須歸返屏東老家隨側侍奉,此以世法之羈絆,只得懇求上師大悲加持,盡速克服難關,遂以病情逐漸好轉,8 月重新提出全書大綱,並著手第二次撰寫文稿。

此間,毅英同學與編委會同學亦持續不斷整理資料,收集照片,補充弘法行跡之說明,擬定弘法年表,挑選出世間重要教法開示,期能從旁協助。香港學會亦連續修三回《金剛埵除障法》祈禱。

12 月11 日,總編召集籌備會議,再次確認編輯大綱,以兩冊出版,為《知報廬文稿漫存》與《福德法幢 劉上師行跡教示略傳》。每冊約300 頁,希望於2014 年初完成各文稿之分類、照片之挑選與《知報廬文稿漫存》之校稿、與完成《行跡教示略傳》之初稿。

成就總伴隨逆緣,撰寫雖依然持續,但未見曙光,只能靜候,編委會預計2014年出刊,似乎變成一個困難重重之任務,編輯雖急,仍須接受世法考驗。

紀念之活動

黎上師對此逆緣已知其然,更指示持續積極進行其他各項活動,一方面持續興建上師紀念館,一方面舉辦 劉上師誕生百年之相關紀念法會。

更指示香港金剛乘學會於2014 年2 月22-23 日舉辦 《上師文物展》與 《上師身教言教研討會》,邀印連及可復師兄親臨分享 劉上師生平逸事。會後印連師兄將展示之珍藏照片與文稿,交付編委會保管,提供編輯參考。 黎上師更親自召集編輯會議,一則關懷進度,一則鼓勵嘉勉,會中決議:希望於3 月完成《福德法幢 劉上師行跡教示略傳》初稿,進而重新校對《知報廬文稿漫存》,盡量依據原書順序,將文稿內文分段標點。

初稿與美編

3 月底,總編提交《福德法幢 劉上師行跡教示略傳》初稿,編委會進行初閱與修訂建議。期間,原先美編因其他編輯繁忙,推辭文集之美編設計,遂經李秀縵師兄多層關係轉介葉若蒂小姐接任美編,經數次晤談與了解設計作品,並恭請黎上師觀察與指示,終得適當人選。

4 月16 日,總編再次召集編輯會議,確認編輯採直排方式,全彩印刷。並要求美編於4 月底前提供兩書版面型式與書盒設計。為能加緊進度,總編遂要求每週召開編輯會議,持續追蹤進度,希望能於6 月出刊。印連師兄邀得知名書法家陳瑞庚先生主筆,為「上師紀念館」與《福德法幢 劉上師行跡教示略傳》封面提字,更增輝彩與珍貴。

4 月24 日,檢討各書編輯內容與歸類,並擬訂進度:四月底前完成《行跡教示略傳》修訂、《知報盧文稿漫存》之編選。

文集先行本

進展雖然樂觀,但考驗依舊重重, 黎上師遂指示毅英師兄轉達:能否印備先行簡約版500-1000 本於 劉上師誕生百年紀念活動中派發。毅英師兄先擬定《福德法幢 劉上師紀念文集先行本》初稿,再經總編與美編確認後提出《先行本》之編排─封面底圖採 劉上師墨寶,放入四原則與信條,文內排入追思感懷三篇序文、內文試讀、全書簡介、劉上師簡介、編者簡介、全書目錄、與編輯委員會成員。預計5 月22 日前經編委會完成檢修校對與印製。

提交樣式初稿

6 月2 日,美編提出《福德法幢 劉上師紀念文集》兩書之設計初稿,託付雪芬師兄帶往香港,於6 月7 日, 劉上師誕生百年紀念活動素宴會所,與 上師、可復及印連師兄等共同商議與確認。

6 月10 日,總編返臺後,召集商議香港會商之修正建議,囑咐美編調整設計。但於《知報廬文稿漫存》之編輯,擬建議全文印出,以完整呈現 劉上師真性情、與一生情感寫照,也展現當代之大時代因緣,更可提供後學弟子之自省借鏡。但經會商,反覆推敲,鑒於時間緊迫,仍維持原案,以選出部分打字文稿,將親筆手稿全部排印附後,待日後因緣成熟再作打算。

真跡之拍攝

知報廬文稿中有鄭月波畫家一文,鄭月波先生曾親繪一駿馬圖贈與 劉上師,掛存於印連師兄二公子黃廣衛師兄之天母住所,遂邀攝影師前往拍攝。天母住所客廳中同時也供奉著數幅唐卡,仔細審閱後,應為四十多年前, 劉上師與 黎上師前往尼泊爾謁見 敦珠法王,請求重新繪製之大幻化網靜忿壇城本尊中圍,因從未展出張掛,彩繪顏色依然鮮豔莊嚴,背後更有 法王親自開光之印信,彌足珍貴!遂一併拍攝存檔,排印於 上師珍藏照片內。

編輯與印刷

8 月,美編完成《知報廬文稿漫存》與《福德法幢 劉上師行跡教示略傳》編輯初稿,提交編委會校核,並著手兩冊精裝書籍之裝訂設計與書盒樣式之挑選,介紹土城一專業印製出版之廠商,提供相關樣式與材質。

隨即進行審稿回饋意見與編輯內容細部之調整,特別於出世間教法文章,原隸屬各書,經彙整排印,必須統一科判、用詞、編排格式,遂經多次會商與抉擇,才能確認編排格式與修訂方針,重新加以章節標示,修減相關重複內容。

9 月,美編再接洽兩家印刷廠商,以提供書冊書盒材質,並會同總編、雪芬師兄、東賢師兄,一同挑選審定各種材質:封面採用細麻布印刷底圖、書名題字採燙金處理、蝴蝶頁以碎金箔紙為底,首頁前加類描圖紙之羊皮紙(牛油紙)、書背採用寶藍與藏紅布。

10 月,美編再與廠商聯繫與確認有關封面、書盒之印刷材質與估價,總編也持續進行《福德法幢 劉上師行跡教示略傳》之修正,並完成第三次刪選插圖照片,轉美編重新編輯,完成二稿!

10 月底,美編雖持續連繫三家廠商提供估價,僅有博創印藝公司提出報價,餘均未提出估價。

校對與討論

11 月,總編確認各書首頁之法照,補正所有相關照片圖說,更動與統一各篇之註釋編排為隨頁註釋,並交美編修正,並再請港台各會同學幫忙校稿,於11 月底彙整後再逐頁討論與確認一加入註解、確認書名、抽換與增加圖片、並詳加說明,再交付美編作更新訂正,以提供港台同學進行下一步校對。

12 月初,完成紀念文集第四次校對與討論,增列 劉上師著作資料。並請美編與印刷廠聯繫,以香港印製之書冊作為調色標準並預先製作樣書。

12 月16 日,完成第五次校對討論與更新。總編持續完成 劉上師著作條目標題與簡介說明。美編開始聯繫印刷廠印製樣書,23 日完成第六次校對討論,博創印藝公司也提交樣書與書盒,並委由雪芬師兄於12 月27 日, 黎上師主持「上師紀念館」上樑大典法會後召開編輯會議。

12 月30 日,完成第7 次校對討論修改,並依樣書審查意見,持續修改設計,加印《金剛乘學會編》字樣,加黏書籤帶,首頁法照改用銅版紙印刷, 書盒題字加大,修改書盒內之書帶長度。

2015 年1 月13 日,再次完成內文第8 次校對討論修改。並向國家圖書館遞送申請ISBN。以慎重故,持續9、10、11、12 次之校對討論,除文字修正、前後版面也略作調整,力求統一,並交付數位同學再以讀者之身分,做最後審視。

書籤與打樣

美編經多時設計、與參考坊間各類書籤,於3 月初提交建議樣張,採傳統式書籤,以紀念方式進行,配合文集整體設計,採穩重素樸,簡潔大方, 與之相襯,以求善美。書籤採用特殊壓花竹紋卡、3D 雷射雕刻。

總編依以 劉上師修行弘化歷程選輯書籤,挑選上師相應法偈頌與朝禮 蓮師文,以明甯瑪派大圓滿法之本;另以行誼中之自題小照偈及勸內子精進詩文,期為學員修行典範;更以金剛乘學會信條與原則,明上師教導修行之根本,以勉弟子不忘修行。

3 月18 日,博創印藝公司特別以出版紙樣作全書打樣與裝訂,配合前所提交之書冊封面與書盒樣品,期能精準呈現全書出版時之質感,包括整體包裝套書與印刷紙張之品質,並轉寄毅英師兄與印連師兄、可復師兄確認。雖已進入最後出版階段,更為謹慎地持續內文第13、14、15 次之修正討論,一直到4 月7 日才真正完成定稿,也確認書籤、書袋的設計樣稿,隨即交付印製。

書籤與打樣

5 月5 日《福德法幢 劉上師紀念文集》終於面世出刊,陸續運抵各會。

周穎聖/圖

6 月14 日下午, 黎上師正式於【香港金剛乘學會】主持「福德法幢 劉上師紀念文集發佈會」,全書正式對外發表。

感想與結語

此紀念文集可說是 黎上師全心加持的成果, 上師卻不居功,更謙卑於發佈會中承擔懺悔十八年之延遲出刊,除感恩 劉上師之悲憫加持,更希望弟子永懷 劉上師功德,祈禱 劉上師早日乘願再來,領導六個金剛乘學會。

弟子們更為慚愧懺悔,紀念專輯經十多年談說,但無能力進一步,致使拖延,幸得 黎上師的悲憫大願,諭示與加持,《福德法幢 劉上師紀念文集》才能圓滿出刊,弟子們感恩 上師之加被,承於敦珠新寶藏法脈,得修正法,以解愚昧,怎能不戮力以赴,團結和諧,更為教法之弘傳,盡一己心力。

謹此 祈願

劉上師乘願早再來!

黎上師健康常住世!

敦珠新教法永流傳!

《福德法幢 劉上師紀念文集》 新書發表講稿

《福德法幢 劉上師紀念文集》 新書發表講稿

劉可復/文

黎師兄、毅英會長、許總編、各位師兄:

今天很高興獲邀參加《福德法幢 劉上師紀念文集》的發佈會。使我有機會向學會和各位師兄們親自表達我和家人們衷心的感謝。感謝你們為 上師的百周年紀念活動所作的一切無私的努力和貢獻。紀念文集的編纂,不但能將 上師畢生的心血,數十年來所發表對藏密的詮釋,密法的修持和對佛學精闢的見解,有系統地展示出來,使學會的師兄們能重溫 上師昔日的教誨,和瞭解創會艱辛的歷程。而且使後學者對於藏傳密法在漢土的發展有更深刻的認識。亦為研究佛學,尤其是藏密的學者提供一豐富的資料庫。這樣有意義的工作,我和家姊有幸能參予其中,特別感到高興。

上師大半生都在不斷地追求和宏揚佛法。致力將西藏密法翻譯為漢文,企盼能將藏密在漢土廣泛流傳。不過他的文學作品,相信即使他最親近的弟子,所知亦是有限。我祖父是清末和民初的著名幕府,晚年設帳授徒,傳授中國文學。 上師年幼時已與兄、姊協助父親教學。對中國文學多所涉獵。年青時所寫的詩、詞、對聯和燈謎,雖然曾幾經戰亂和逃難,遺失了大部分,但仍幸能保存了部分詩、文、對聯和燈謎等作品。在這百周年紀念文集裡,不但收集和整理了他已發表或已出版的佛學和密法著述,亦一併將他在《知報廬文稿漫存》手稿內的詩文收錄其中。使學會的師兄們能得沾上師的文采,體驗 上師的人生歷程。總編和編輯委員們選錄了部分詩文、對聯和燈謎,加上標點符號以楷書編印,放在《知報廬文稿漫存》冊的前半部。手稿原文則放置在冊的後半部。希望能藉著這紀念文集使師兄們對 劉上師有較全面的認識。

周穎聖/圖

早在三年前,黎師兄和毅英師兄對我和連姊說,學會想編輯一套紀念文集,作為 上師百周年紀念活動的一個主要項目。由於 上師的行跡、世間和出世間的著述,或有手稿、或已出版成書、又或已分別發表於刊物上。所以我覺得這項任務的工作量不會很大,所需花費的時間不會太長。同時亦得知香港和台灣二岸的師兄們對這項目不但非常支持而且雀躍異常。相信在眾志成城下,一年半載,文集當可面世。想不到,實際工作遠比想像的繁複。雖然在總編、副總編、各位編輯委員和眾多師兄的積極努力下,從2012 年中便開始不斷地工作,直至今年三月底才能完成,整整花了超過二年半的時間。在這二年多的日子裡,編輯委員們和眾師兄們對這項目的愛護和投入讓我深深地感動。他們工作的熱忱、認真的態度更令我欽佩異常。例如我所寫序文中有一個錯字,自己校對時都疏忽了,卻給校對的師兄們找了出來。現在說來非常慚愧。此外,《知報廬文稿漫存》是行草,有些字要翻查辭典,而所收錄的詩、對聯、燈謎和文章常常引用大量的成語和典故,亦有地區性的專用名詞。編輯的工作,往往需要利用圖書館儲存的文獻加以引證,經過推敲和討論才能獲得定論。但編輯委員都有日常的工作和業務,又各在不同的城市居住,更分散於台灣海峽二岸,如果祇能倚賴電話、書信和電傳聯繫。所需時間實在難以估計。幸好今天我們是生長在廿一世紀的互聯網年代,通過互聯網,祇需花數分鐘時間,便可在不同的辭典上找到相關的資料,並且可將信息迅速地傳達到各地的編輯和參與工作的師兄們。不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省了時間,而且提振了士氣。

人與人的認識和信賴,是需要時間的浸淫。在這漫長的工作過程中,與眾位師兄接觸和商談的互動多了,使我深深體會到師兄們對上師和學會的愛護,和師徒間深厚的感情。這種經得起時間考驗的關係,實屬難能可貴。

說到這裡,有些事情我亦很想和在座各位師兄分享。我覺得整個工作,從策劃到完成, 上師一直都有參與。許總編是袁國華博士推薦,袁教授是我在恒生管理學院中國文學系的同事。他來香港前曾在台灣的中央研究院擔任研究工作,人脈甚廣。我在香港中文大學退休後其實已決定過些悠閒的生活。誰知在因緣巧合下,三年後又重拾教研。恒生管理學院是香港一間剛成立了幾年,準備發展成為私立大學的大專院校,成立初期便從台北禮聘了袁教授來港。我因而有幸認識了袁教授。終於在他的引薦下,在台灣邀請了在大學任教的許博士,利用工餘時間為我們主編這紀念文集。紀念文集的主要編輯工作是在台灣,總編當然需要在台灣尋覓。我與袁教授在香港結緣,實在是一奇妙的巧合。

在編輯整理的過程中又有另一巧合。台灣國立大學書法名宿陳瑞庚教授與恒生管理學院中文系的張光裕講座教授私交甚篤。接受他的邀請,來香港作學術訪問。並在港逗留三天。陳教授是頂頂有名的書法家。家姊印連在台灣時,曾跟他學習書法,獲益良多。今次師徒在香港再次巧相逢,彼此相談甚歡。陳教授得悉紀念文集編印和紀念館的興建,非常樂意為文集題簽和為 上師紀念館書寫牌匾。一切機緣竟是如此的奧妙,使整個百周年紀念活動更趨完美,實在令我們喜出望外。所以我說整個工作過程, 上師都有參與。

最後我謹代表我的家人,感謝黎師兄和金剛乘學會為出版這百周年紀念冊所作的努力。我更特別要感謝會長毅英師兄、東賢師兄、許總編文筆博士、雪芬師兄、美編若蒂師兄、灼炎師兄和參加編輯工作的師兄們。如果沒有他們盡心盡力,不分晝夜的工作和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我們今天不會擁有一套這麼精美的紀念文集。

感謝各位師兄!

劉可復 2015 年6 月14 日

《福德法幢 劉上師紀念文集》 新書發佈會致詞

《福德法幢 劉上師紀念文集》 新書發佈會致詞

《福德法幢 劉上師紀念文集》總編輯 許文筆/文

黎上師、劉教授及各位金剛乘學會前輩午安,今天很榮幸能到香港金剛乘學會,參與《福德法幢 劉上師紀念文集》的發佈會。

首先,感謝袁國華博士的介紹, 黎上師與劉教授的信任,將編輯《福德法幢 劉上師紀念文集》的職責交給個人。個人對民初的精彩人物總是非常好奇與感佩,尤其在宗教人文思想上的人物,總是帶給後代人們便多學習效法的行跡與故事,所以一聽此訊息,雖然從未與 劉上師認識,卻很樂意承事這總編的工作,而從未謀面的 黎上師與劉教授的能如此無條件的信任與幫忙,他們的胸懷廣大,更可明證 劉上師教導子弟的能力與遠見。

其次,感謝各位協助之學會師兄們,整個紀念文集有二冊,一本為《福德法幢 劉上師行跡教示略傳》,搜集編寫 劉上師此世之修行與弘傳之行儀和教法,一本為《知報廬文稿漫存》,為 劉上師親筆所寫的詩文,觀之可見上師之情志。行跡略傳的部份,感謝台港二地跟隨 劉上師多年的弟子們之協助,讓個人在訪談間能見 劉上師的修持教化之德行。文稿漫存則因劉上師親筆所書,行草字體具風格,典故文章自然成篇,非親近常見其字體者,無法在短期間全然解出,故蒙劉教授家人及黃會長等人,才勉強摘選世出世間之代表性詩文,以現在常用之明體字編輯,並留有上師親筆詩文,對照參見期望讀者能隨順入 劉上師之詩情文志中。

最後,感謝楊東賢師兄、林雪芬師兄、黃毅英會長及台灣香港各地幫忙校稿之師兄們,沒有你們的幫忙,無法成事;更感謝葉若蒂美編的盡心盡力的設計編排,否則書稿想要呈現的質感風格就無受達成,最後感謝 劉上師及 黎上師潤物無聲的加持,讓文集順利出書,才有今天的發表會,謝謝。

眾志成城,成事須眾人的力量,故須感恩感謝,然在文集中仍有遺憾,就是未能將 劉上師的文稿漫存全部編輯成現代明體字,方便現代及後人了解這樣的精誠儒雅的人物。總是感到猶有未盡之處。然才情淺薄是個人的不足所致,故期望將來學會師兄們能將之完成。

周穎聖/圖

因應於時代變遷,各傳承教法廣為流傳在漢地,在這些傳法中多少有些爭議,或只是徒留灌頂結緣,而未能有系統的教法讓漢地弟子能完整修行。藏傳佛法的傳入漢地的貢獻,除了西藏的上師活佛外。漢人傳法中有個人認為在教法的實踐與教法,最有體系與完整的是 劉上師與陳健民上師,但在因應漢地因緣而傳法上,則屬 劉上師最為恰當。

劉上師至印度承接敦珠法脈後,先後在香港與台灣建立金剛乘學會,教授漢地弟子有次第的修行甯瑪派密法傳承,學會中以「發菩提心,正見正知,嚴守戒律,精進修持」為原則,又廣傳靜坐法令弟子身心健康,密法觀行成就,可說即符合釋迦佛的教法精神,又能體現密法果位修行的路徑,同時順應漢地文化的傳統,使得學會在傳法上嚴謹無異,可說是藏傳教法漢地化的第一人。又透金剛乘季刊及密教文化出版社的弘傳,令有興趣與藏傳密法者,能建立正確的密法見地,減少不必要的錯誤認知,是以 劉上師及金剛乘學會的頁獻是令人讚嘆不已,在讚嘆之餘,更期待學會在 黎上師的帶領下,能更加興盛,使學密法者有更大的成就,尤其在現今的末法紛亂,謗法毀法的時期,各位學會師兄們更是責無旁貸,應積極承事在 黎上師的領導下,更加努力弘法以報師恩,其使大家共勉之。

敬祝 各位世出世法皆成就,謝謝。

《右繞佛塔功德經》

《右繞佛塔功德經》

林崇安 教授/文

前言

今日漢、藏、緬、泰等地都有許多佛塔,供信徒禮拜。佛陀入滅前告訴阿難說:「阿難!云何理由如來、阿羅漢、等正覺者值得造塔耶?若人思念:此是彼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之塔者,阿難!則可使甚多之大眾,內心清淨。彼等於其處既得內心清淨,於身壞命終之後,能生於善趣、天界。」由此可知佛塔的重要威德,以下列出《右繞佛塔功德經》以資證明。此經是大周于闐國的三藏沙門實叉難陀等人所漢譯,編在《大正》16,No. 700。

《右繞佛塔功德經》經文

(1)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餘無量眾俱,前後圍繞。

(2) 爾時,長老舍利弗即從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以偈請曰:

   大威德世尊!願為我等說,右繞於佛塔,所得之果報。

(3)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右繞於佛塔,所得諸功德,我今說少分,汝等咸善聽:

一切諸天龍,夜叉鬼神等,皆親近供養,斯由右繞塔;

在在所生處,遠離於八難,常生無難處,斯由右繞塔;

於一切生處,念慧常無失,具足妙色相,斯由右繞塔;

住來天人中,福命悉長遠,常獲大名稱,斯由右繞塔;

在於閻浮提,常生最尊勝,清淨種姓中,斯由右繞塔;

儀貌常端正,富貴多財寶,恒食大封邑,斯由右繞塔;

財寶常盈積,而無慳心,勇猛廣惠施,斯由右繞塔;

色相淨微妙,見者皆欣仰,所住常安樂,斯由右繞塔;

或為忉利王,妻子悉具足,威勢力自在,斯由右繞塔;

或作婆羅門,持戒善通達,呪術圍陀典,斯由右繞塔;

或作大長者,豪貴多財產,倉廩常豐足,斯由右繞塔;

或作正法王,自在王閻浮,率土咸歸化,斯由右繞塔;

或為具七寶,大勢轉輪王,十善御群生,斯由右繞塔;

從此生天上,常有大威德,淨信於佛法,斯由右繞塔;

淨信速成已,於法無迷惑,見諸行皆空,斯由右繞塔;

從天上捨命,下生於人中,入胎不迷亂,斯由右繞塔;

在於母胎中,垢穢所不染,如淨摩尼珠,斯由右繞塔;

在胎及生時,令母常安樂,飲乳亦復然,斯由右繞塔;

父母及親戚,一切共鞠養,乳母常不離,斯由右繞塔;

眷屬皆愛念,超過於父母,資財自增長,斯由右繞塔;

夜叉諸惡鬼,不能暫驚怖,所須自然得,斯由右繞塔;

經於百千劫,其身轉清淨,妙色相成滿,斯由右繞塔;

淨眼修且廣,猶如青蓮花,兼得淨天眼,斯由右繞塔;

妙色常圓滿,諸相自莊嚴,成就大勢力,斯由右繞塔;

或生帝釋宮,大威勢自在,忉利天中尊,斯由右繞塔;

或生須夜摩,兜率陀天宮,化樂及他化,斯由右繞塔;

或復生梵天,梵世最自在,諸天常供養,斯由右繞塔;

億那由他劫,常為諸智人,恭敬而供養,斯由右繞塔;

其身及衣服,億劫常無垢,具足白淨法,斯由右繞塔;

具大精進力,勤修種種行,未嘗有疲懈,斯由右繞塔;

勇猛常精進,堅固不可壞,所作速成就,斯由右繞塔;

深遠微妙音,聞者皆歡喜,安樂常無病,斯由右繞塔;

如我所演說,厭捨三有苦,成就出世智,斯由右繞塔;

常在四念處,及以四正勤,四如意神足,斯由右繞塔;

了達四真諦,根力七覺分,正道及聖果,斯由右繞塔;

滅一切煩惱,具足大威德,無漏六神通,斯由右繞塔;

永離貪恚癡,及一切障礙,證獨覺菩提,斯由右繞塔;

得妙紫金色,相好莊嚴身,現作天人師,斯由右繞塔;

皆由以身業,及語業讚歎,右繞於佛塔,獲此大利益,

右繞諸佛塔,所得諸功德,我今隨所聞,略說詎能盡。

(4)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舍利弗等一切眾會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結語

今日修行者所面臨的障礙很多,平時當右繞佛塔,累積功德;身壞命終前若未能證得道果,當發願生於善趣、天界,並繼續修行,最後將必獲得如《右繞佛塔功德經》所說的種種果報。

佛教修學體系的建設與反思

佛教修學體系的建設與反思 (Reviewing the Teaching Systems of Buddhism)

黎日光

前言

佛法起源於印度,傳播到亞洲以至整個世界發輝異彩。於東亞地區而言,佛法約分為漢傳、南傳、藏傳三支,南傳以弘揚元始乘為主,漢傳大乘共有八宗(律宗、三論宗、淨土宗、禪宗、天台宗、華嚴宗、法相宗、密宗。),而藏傳則以金剛乘統攝大乘及密乘,揉合了印度晚期大乘佛法、密乘教法與漢地佛法(如禪宗)之精要,集各家之大成,開示即身成佛之道路。

佛法流傳至今面對應該如何現代化以應眾生之機,更要面對如何方能調伏、教化現代人而不被世俗化的問題,這是各宗各派都不能迴避的事實。要解決這二而一的問題,我們應該先反思和理順佛法本身的宗旨,緣起和演變。從中看清楚現代佛教修學的體系應該如何建設。

信念與皈依

佛陀橫空出世,於一生中,超凡入聖,示現於此五濁惡世乃能成佛,歸根究底是要眾生明白生、老、病、死,見思煩惱是苦;輪迴於六道中,其實更苦。應該修行,以求解脫,最終好像祂一樣成佛。

對安於逸樂此生的眾生,說以生死無常而驚醒之:
有生必有死,死必定至,而死時不定,死後不能帶走一針一線,只有業力隨身。每日醒來,當應感恩,因為並未一睡不起。死後由於過往生中所作、業力所驅使於六道中流轉生死,有如火宅中人!

這是生命的實相,明白了這一事實,更要知道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應該對佛陀和祂教授的解脫法門生起信心,精進修行。論中之王-龍樹菩薩之《大智度論》云:「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三寶的角色是教導、警覺,開悟還從自心!而信心的出現,是對生死的恐懼、困惑驅使我們改變,例如李連杰先生在面對海嘯後的大轉變,全身投入佛事、慈善事業。眾生要找尋依怙者,如子覓母,不論元始乘、大乘和金剛乘都以佛陀、 祂的教法及其僧伽聖眾為皈依的對象,金剛乘以重視修持故以尋找心靈的導師為一切的開始—根本上師,故作四皈依、皈依上師、佛、法、僧。以上師身為僧寶、上師語為法寶、上師意為佛寶。其中更有不同層次的、對自性的皈依。密宗皈依之對象—三寶:佛、法、僧,三根本:上師、本尊、空行,三身:法、報、化—非為九種不同之實體,乃為勝義皈依之九種互相依存相連而不可分離之相面。

法身是眾生之勝義自性,自性空然具足一切功德,遍滿而非一般所能覺知。法身為一切之本—法身母也,法身猶如水晶般乃展現一切法之根本。

報身是法身之清淨、自生、不斷顯現。金剛乘行人觀其本尊為報身相,然直至修持極深且極清淨時,報身方於其心中自然顯現。報身比擬為水晶內發放虹光之潛能,為能作如是展現之能量。

化身乃覺者為利益有情從無礙大悲中生起之應化身。以凡夫無法感知法身與報身,化身相較粗顯故能為眾生之五官及意識所感知。故化身之顯現猶如經水晶發放而出之虹光。

啟發現代人作出此等思維,厭惡俗世煩惱,欣悅佛陀清淨圓滿的三身成就、法界,從而皈依佛教,生起學佛之心,是最基本的傳教工作。

發心

元始乘行人,為求從輪迴生死中解脫,發出離三界之心。這亦是三乘共有的心態。不過此心以自利為主,而佛陀在成道時觀見六道有情過往生皆為父母,故此教人發大悲心,希望眾生亦能得到解脫。如是,便稱為大乘,菩薩乘。此乘行人於世間眾生發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自利利他。除了一生一世的分段生死,需要出離解脫,佛陀教法的深義,更開顯了變易生死,也就是心念的起伏,使我們意亂情迷,於每一念中經歷六道生死。要從變易生死中解脫,便要證悟清靜圓滿的覺性,如佛所覺,因此而發的心願便是要成就清淨圓滿大悲大智的無上正等正覺,成就佛陀的果位,這菩提願心是大乘行人、金剛乘行人所必須具有的、自利利他之心。現代人的智慧高,有環保意識,危機感強,理解力亦強,對各乘的發心不難理解,只是長遠心難得,容易退轉。故這些應該用戒律和誓句來管束。在教授中隨宜傳五戒十善便十分重要了!三年、五年才傳一次菩薩戒,亦實在不足。

以戒為師

不同層次的發心,要用不同程度的戒律和誓句來規範,令這發心不會偏差或者入於錯道。元始乘以出離心為主,所依是別解脫戒:在家居士眾要守「五戒」,出家眾則有沙彌「十戒」,正學女「六法」,比丘「二百五十條」,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條」,重在身口二門。大乘與密乘發菩提心,四無量心,持菩薩戒,守四宏誓願。大乘戒律,以心為主,十重四十八輕,無論在家出家,發大乘長遠心者皆當受持。身口二門為利他故,可以方便開許。心則不能有絲毫損他之念。別解脫戒之受持,盡形壽;菩薩戒是直至成佛,盡未來世,當所受持,不以一生一世為限。
密教所傳或由文佛或依金剛手秘密主,戒律以「十善」為基,菩薩戒為本,每一密乘次第有相應之戒和誓句:瓶灌依「十四根本墮」,密灌守「八支粗罪」、「五方佛三昧耶戒」、更上則是與根本上師之身語意相關之「根本與支分誓句」,最終以大圓滿戒:「須臾不離菩提心」為標的。

修行次第

有了戒律誓句作為防止錯誤的規範。行者便要用種種方法來達成成佛的目標。
元始乘以出離三界為發心,所修是「四諦」、「十二因緣」、「三十七助道品」與一切與之相應的定慧方便。經論有阿含四部、俱舍論、成實論、大毘婆娑論等教法。所能達到的境界是:斷見惑、入聖位、分斷九品思惑(斷煩惱障)破我執、證四果或辟支佛果。由於發心以自了為主,未有顧及他人的解脫、所取證的是偏空涅槃,非究竟解脫,未能成佛。但是適合一些思想上要自己先解脫和對世俗事物十分厭倦的人士。

大乘行人發菩提心、所習是三學(戒、定、慧),所聞有方廣、般若、法華、涅槃、華嚴等大乘經典以及一切大乘釋論,對法、元始乘、甚至外道、世間典籍皆應聞思,通學五明。大菩薩是眾生領袖,故此要於世間知識通達,博學多聞,才
可以利濟群生,為大眾所仰慕。菸修行中,內修以六度、三十七助道品為本,外修以方便、願、力、智、四攝,依正見而行。所證是人無我、法無我、細分十地,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如金剛經所云:「度脫無量眾生而實無眾生可滅度者」,以三大阿僧衹劫為期,最終成佛。發心無量,證果亦無量。大乘義理深合中國人民民胞物與之精神,發展最高是禪的境界。但是後期發展,心口不一,不能如實修行。亦不能如實證果。故此,在大乘教學中不可忽略自身的修證,教授大乘者應該以身教而言教。
密乘亦以大乘發心為本,但是方法上思路上不同。修習密乘的是大心菩薩,悲憫眾生苦惱,頃刻難安、同體大悲、反復思維,可有神通大車速運一切眾生同趣覺城。如是希求純為利他,不在自己,故此諸佛現身為說即身成佛之理,使能速疾取證佛果,利濟群生。
密乘以無上瑜伽密為最高,能即身成就:先授以「轉心四思維」淨業(暇滿難得、觀無常、怖輪迴苦及知黑白業)此又名「外共前行」。接著修「內不共前行」之「圖滿二聚」,即皈依、發心、百字明懺罪及獻曼達以積集福德智慧資糧。正行則依皈依、灌頂、傳咒、儀軌、導引、口訣之階次。其中灌頂分寶瓶灌頂、祕密灌頂、智慧灌頂、名詞灌頂四種。
第一級寶瓶灌頂依唯心見,修生起次第,成化身佛。第二級祕密灌頂依中道見,修圖滿次第,成報身佛。第三級智慧灌頂依密咒見,修圖滿次第,成法身佛。第四級大樂灌頂依大圓滿見,修大手印、大圖滿,成法界體性身佛。於悲智而外,更言力用,化度無量之眾生。

總結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
由於眾生根器不同,與其各各對機的教法乃有多門,不論何乘,其知見總如上說,正知正見,離此即非佛道。佛教面對的危機是在現代化中迷失本來的使命流於世俗化,當如蓮花出污泥而不染。教化俗世眾生,還從其心意而起用!三乘體系不可互相對立;利用學校和傳播事業來傳播佛教的知見理論。建設宗教修行聚會之處所,支援在家、出家的修行人,成就大菩薩來領導民眾信佛皈依,發心學佛,修行成就。
修行人本身,要以身作則,本正則源清,發出離心、菩提心,行菩薩行,攝受正法,正法方可流傳於世。

REVIEWING THE TEACHING SYSTEMS OF BUDDHISM

By Lai Yat Kwong

Preface

Buddhism started in India and has flourished in all parts of the world. In East Asia region there are three schools of Buddhism comprising Chinese, Buddhism, Theravadan Buddhism and Tibetan, Buddhism. The Theravadan Buddhism is based on the teachings of Early Buddhism. The Chinese Buddhism of Great Vehicle has eight schools (Luzong, Sanlun Zong, Jingtu Zong, Chanzong, Tiantai Zong, Huyan Zong, Faxiang Zone, Mizong). Tibetan Buddhism is based on Vajrayana and has incorporated the essence of Mahayana, Tantrayana, Chinese Buddhism and the Great Vehicle teachings in the last era of India Buddhism as means to attain enlightenment.

The biggest challenge faced by the various schools of Buddhism is how to spread and adapt the teachings to the ordinary beings in the modern day world. To better resolve this issue teachers and leaders should first review the philosophy,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Buddhism, then devise a system best suited to the present day society.

Faith and Taking Refuge

The sentient beings churning in the wheel of samsara should realize the suffering inflicted on them and should have faith in the teachings of Buddha. Buddha himself has shown and proved to us that one can attain enlightenment by following the correct path.

All schools whether it be Early Buddhism, Mahayana or Vajrayana, all take refuge in Buddha, His teachings (Dharma) and in the sanghas. Vajrayana emphasize in practice, so finding the right guru is utmost important in pursuing the path to enlightenment, thus the taking of refuge in guru, Buddha, dharma and sangha. In Tantrayana the refuge is in the three jewels: Buddha, dharma, sangha; three roots: guru, yidam, dakini; three bodies: dharmakaya, sambhogakaya, nirmanakaya.

Dharmakaya: “dharma body”, or “truth body” by which the Buddha is of the nature of the essential Absolute Reality, of “emptiness”, so called because it is “empty” of all finite characteristics.
Sambhogakaya: this is the spontaneously luminous aspect of Dharmakaya. This is the semimanifest form endowed with the five perfections, perceptible only to the highly realized beings.
Nirmanakaya: this is the most easily perceived subtle body which is manifested out of compassion to help ordinary beings. The supreme emanation takes birth in the world as a unique person and has special forms of body, speech and mind for the ordinary beings not in a position to reach the Dharmakaya and Sambhogakaya state of mind.

Arousing the awareness of ordinary beings to Buddha’s path of enlightenment and their will to take refuge and learning of dharma is the primary work of the preachers of Buddhism.

For those who pursue the path of enlightenment just for the benefit of themselves would follow the teachings of Early Buddhism. For people who want to benefit themselves as well as others would follow Buddha’s path of Mahayana. Mahayana practitioners would practise bodhicitta and the Four Immeasurable Thoughts in order to reach the state of enlightenment. Realising the state of detachment and cessation of all sufferings to the state of Pure Perfection are the objectives of all Mahayana and Vajrayana practitioners. It is not difficult for the present day people with their wisdom to understand all these, but persistence in pursuing the path is a different matter altogether.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institute vows and pledges for the practitioners, thus the Five Vows, Ten Virtues and Bodhisattva Vows are very important.

Vows as Teacher

Each category of practitioners follows its own set of vows: laymen the 5 vows, for ordained practitioners, novice monks the 10 vows, probationary nuns the 6 precepts, monks the 250 precepts and nuns the 348 precepts; for Mahayana and Tantrayana practitioners bodhicitta, the Four Immeasurable Thoughts, the Bodhisattva Vows and Four Great Vows of Bodhisattvahood.

In Tantrayana vows and pledges, the Ten Virtues is the base and the Bodhisattva Vows is the root. Each stage has its own vows and pledges to keep: vase initiation the 14 Root Downfalls; tantric initiation the 8 Transgression and the 5 family Buddhas’ Samaya; the higher initiation the Rot and Supplementary Vows correlated to the body speech and mind of the guru and ultimately the Bodhicitta Vow of Dzogchen.

Steps to the Path of Enlightenment

With vows to keep them straying from their path, practitioners will pursue different methods to attain Buddhabood.

Followers of Early Buddhism will practice the Four Noble Truth, Twelve Limbs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 Thirty – seven Aids to Enlightenment and all the related methods and they also study various Buddhist texts as means to attain the stage of four abiders or Pratyekabuddha. As these practitioners in their path of practice do not help others to benefit and seek detachment they can only attain lesser nirvana and not ultimate detachment, thus are not in a position to attain Buddhahood.

Followers of Mahayana will practice Discipline, Meditation and Wisdom and study all Mahayana Buddhist texts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texts of Correct and Entensive, Wisdom, Dharma-flower, Nirvana, Flower Ornament, and also have knowledge of Early Buddhism and even other religions like Hindu, so as to be thoroughly conversant with five sciences. Bodhisattvas are leaders of the sentient beings and need to have broad knowledge in all aspects of subjects to be able to convert them and free them from detachment.

Followers of Tantrayana start off with Bodhicitta, with the aim of benefiting others and not themselves, thus can attain the state of Buddhahood.

In Tantrayana the Highest Yoga Tantra is the ultimate practice and can attain enlightenment in one lifetime. In the path, practitioners are taught the four thoughts that turn the mind, the difficulty to obtain human life with freedom and advantage, impermanence of life, the suffering of samsara and the principle of cause and effect. They are also taught the methods of gathering virtues, like taking refuge, bodhicitta, repentment by chanting the Hundred Syllable Mantra. Then they follow the steps in practice, namely, taking refuge, receiving initiations, learning and chanting mantra, practicing sadhana, receiving instructions and receiving special secret instructions from the guru. Initiation comprises of vase initiation, secret initiation, wisdom initiation and noun initiation and each of this initiation will attain the state of nirmankaya, sambhogakaya, dharmakaya and the Buddha state dharmakaya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crisis we face is how to spread, sustain and adapt the dharma in this evil world stained by the five defilements. First of all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three schools of Buddhism to unite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 in spreading the dharma by focusing on the training of the mind. By establishing teaching centers, training laymen and ordained persons to become leaders to lead the ordinary people in taking refuge, learning and practicing Buddhism with the ultimate aim of attaining enlightenment. The teachers and practitioners by setting good example themselves for the ordinary people, Buddhism then can continue to flourish in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