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佛八相成道

釋迦佛八相成道

節錄自劉銳之上師《心經密義闡述》

於過去無數劫前,釋迦早已成佛;且於無量微塵剎土中,皆已示現成佛。云何釋尊尚住此娑婆世界?乃悲憫此五濁惡世眾生,煩惱太重,苦業太深,故在此示現,實為一大事因緣,度眾生了生脫死,證無上菩提。

釋迦示現住世,共分八個階段,稱為八相成道。

何謂八相?一、下生兜率;二、降神母胎;三、出家;四、詣道場;五、降魔怨;六、成等正覺;七、轉法輪;八、入涅槃。

今復將此八相,約略言之。

佛言「三界」,其下為「欲界」,乃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六道所居之處。欲界之上為「色界」;色界之上為「無色界」。兜率天(新譯都史陀天)者,為欲界天,居於人間之上。

佛示現前,居「色究竟天」,乃自色究竟天下生降至兜率天,居兜率內院,以俟降世因緣。

云何降世因緣?

依《過去現在因果經》云,佛居兜率,乃觀五事。一者,觀諸眾生熟與未熟。二者,觀時至與未至。三者,觀諸國土何國處中。四者,觀諸種族何族貴盛。五者,觀過去因緣,誰最真正應為父母。此五事觀已,因緣一一具足,佛始由兜率下生。

此即八相中之「下生兜率」。

釋迦降生,為迦毗羅衛國主淨飯王之太子。母為摩耶夫人。《佛本行集經》云,摩耶夫人於睡眠中,夢見一六牙白象,其頭朱色,七支拄地,以金裝牙,乘空而下,入於右脅,釋迦即此入胎。

此即八相中之「降神母胎」。

釋迦住神母胎將滿十月,一日,摩耶夫人往藍毗尼林攀無憂樹枝,釋迦便從右脅而降,爾時大地六種震動,放大光明,現種種祥瑞。太子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五百侍者,五百侍女同時誕生,上象,廐馬皆生五百,五百伏藏自然開發,鄰國諸王皆奉信物。淨飯王以太子誕生,嘉瑞感應,乃錫嘉名曰:「一切義成王子」。

太子既長,娶瞿夷為第一夫人,耶惟檀為第二夫人,鹿野為第三夫人(見佛說十二遊經)。如此是釋迦以常人面目示現於世。

一日,太子聞諸伎女歌詠,歌及園林花木之勝,便欲出城遊觀。既出城東門,淨居天化作一老人,頭白背傴,拄杖羸步,示太子以「老苦」;經少時,太子又出遊南門,淨居天化作一病人,身瘦腹大,喘息呻吟,骨消肉竭,顏貌痿黃,舉身戰掉不能自持,示太子以「病苦」;又經少時,太子出遊西門,淨居天化作一死人,家室大小,號哭舉殯,示太子以「死苦」;復經少時,太子出遊北門,淨居天現比丘身,為太子言:「我所修學無漏聖道,不著色聲香味觸法,永得無為,到解脫岸。」並現神通力,騰空而去。太子因此思維,求覓出家因緣。

太子年十九時,終於一夜,以諸天力,使宮中內外眷屬悉皆昏臥,乃乘白馬犍陟,由四天王托馬足,從北門踰城而出。當時太子說誓,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誓不再返此城。

此即八相成佛中之「出家」。

出家後,釋迦嘗先後詣阿羅仙人及鬱陀仙人住處,從彼問道。因覺其修行之法尚未究竟,乃捨之而往王舍城,抵尼禪河東岸訪道。

此即八相成佛中之「詣道場」。

其後,釋迦既至摩竭佗伽耶山,專心修持,日食一麻一米,乃至七日食一麻米,如是六年。復渡河至伽耶山旁,菩提樹下,金剛座上,跏趺而坐,作誓言曰:「不成正覺,不起此坐。」

時第六天魔王,生大煩惱,恐釋迦成正覺後,廣度一切有情,乃示現種種色相,欲壞其修持。釋迦次第加以降服。

此即八相中之「降魔怨」。

既降魔怨,了然生死之義,及生死流轉之理,乃悟十二因緣。釋迦遂於十二月八日清晨,明星初出時,得無上正等正覺-梵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即八相中之「成等正覺」。

釋迦成等正覺後,應帝釋天之請而轉法輪。

輪,為古代印度武器。余赴印度向 敦珠甯波車求法時,嘗於靈鷲山見一遺器。以鐵為之,直徑攀手始及,其巨可知。古代戰爭,以鐵輪滾下,用以輾斃敵眾,威力猛巨,轉法輪者,蓋亦取法輪轉動,可壓伏煩惱、愚癡之意。

佛曾三轉法輪:

初轉四諦法輪,為憍陳如等五人說。云何為「諦」?意為真實之理。何為四諦,乃知苦,斷集,慕滅,修道等四者是。

二轉般若法輪,說般若經。今所講說之心經,即屬二轉法輪時所說經之一。

三轉法輪,說法華涅槃等經。

此即八相中之「轉法輪」。

佛說法四十九年,住世八十歲。於波婆城示疾背痛。至拘尸那迦羅城,娑羅雙樹下入大涅槃。何為涅槃?此蓋梵言,猶云寂滅。此即八相中示現之最後一相:「入涅槃」。

甯瑪巴派法王敦珠甯波車之唯一傳承者 劉銳之上師

甯瑪巴派法王敦珠甯波車之唯一傳承者  劉銳之上師

再傳弟子 黎日光
刊載於金剛乘季刊第三十一期
早得傳承

劉銳之上師早於一九五九年到印度噶林邦時,得到法王傳授大幻化網導引法,與甯瑪巴無上密最高心要及口訣,並指定 劉師為繼承人而授以四個傳承,即教傳派傳承,巖傳派傳承,極近傳承及啤嗎心要傳承,更附與傳承表以作地位之證明。指定其為漢地演教者,賜名「舒囊卓之贊青」 。以時丁末法,局勢影響,使甯瑪派教法,日就式微。法王再三飭令 劉師代為攝受弟子,以廣弘揚。

三次訪港

其後法王曾三次駕臨港台,  劉師亦兩次到尼泊爾朝見,記得  法王初次訪港時,  劉師懇請  法王傳授結緣灌頂,以利益港中弟子。  法王笑云:「在印度已授予傳承飭代攝受弟子,由瓶灌至四灌均有此權,並附信物,法寶,以鄭重其事,今來港只是休息遊樂而已。」又  劉師在第二次往尼泊爾時,更得法王賜戴蓮冠,並強調  劉師為其心子,並云世上只有  法王及  劉師可戴上蓮冠而已,戴上蓮冠即是蓮花生大士之直接代表,由此可見  劉師與  法王之關係最為密切,在甯瑪巴派誠為超然地位,  法王又先後曾經多次,飭  劉師多到世界各地宏揚甯瑪巴教法,包括星馬、美國、加拿大、澳洲等地,並謂若當地之時節因緣配合,更可成立中心,以期進一步推廣教法,及多攝受弟子。

法體朝拜

法王圓寂後,  劉師立刻趕到法國,最重要之目的為向  法王之法體致最高敬意及朝拜。抵達法國之前幾天,由於  法王之神識尚在入定中,故任何人士皆不准朝拜,甚至接近法體。而法體一直只能由  法王生前所指定之四位嚴守戒律及三昧耶之活佛照顧,更由於  法王之法體現證虹光身,而在圓寂後四十九天內仍會不斷有所變化,故此在此期間絕不會准許任何人謁見,尤恐犯戒及三昧耶之行人會影響法體。但  法王之神識出定當天下午,佛母與仙藩甯波車秘密約見  劉師,並謂:  劉師是  法王之直接傳承者,彼此關係至為親密如自己家人一樣,當然可以特許向法體朝拜,呈獻哈達,禮拜及祈願。但千叮萬囑飭勿告人,不能向外公開此事,因很多聖者大德都已來到法國,欲向法體朝拜,全拒於門外,即在此四十九天內最殊勝之時刻,是不會獲准瞻仰到法體。

獲贈舍利

佛母及仙藩甯波車又謂:「  劉師為  法王之心子,得  法王之傳承,  法王圓寂後所遺下之舍利,當可承繼一部份。」特將  法王在圓寂時所穿之兩件衣服給與,一為  法王所穿之純羊毛外套,  佛母更指出衫上有  法王生前服藥時所遺下之水漬印。另一為  法王在圓寂時所穿之貼身內衣,一直到  法王之神識出定後,將法體沐浴時才脫下。同時又獲贈一條  法王所用之哈達。  劉師云:「前  貢噶上師將一件貼身衣服賜一弟子,在圓寂後不久,其弟子所藏之貼身衣服生出無數舍利,相信  法王之衣服,將來必會生出舍利。穿上此兩件衣服當得到無量之加持力。」同行各人亦蒙  佛母贈  法王生前所祕製之「月精華藥丸」,此種藥丸能治一百多種疾病,尤能解毒,仙藩甯波車慷慨餽贈每人一盒舍利,內藏迦葉佛及移喜佛母之舍利數粒。千媚及詩靈師姊亦贈  法王在圓寂時身上所穿之布帛一塊。各人均衷心銘謝,此次法國之行,實際獲得不少法寶,所見所聞,均百千萬劫都難遇到。

佛母開示

法王圓寂後不久,有某隨從立刻趕到台灣,說  法王現已圓寂,要代  法王在台灣傳法,此人前曾到台傳法,並謂所傳才是正統,  佛母對此事亦有所聞,乃說:  法王除指定  劉上師在港台宏法外,並無再指派別人,  法王一向主張弟子只跟隨一位根本上師。到處求法,多皈依上師,是對行者不好。因每一位上師都要求弟子守特別之戒律及三昧耶,若弟子不能全守,則必會嚴重影響其本身之修持。且  劉師親近承事法王,由  法王親傳甯瑪巴最高法要及口訣,現宏揚之甯瑪派為至正統傳承,若有人胡亂誹謗,此人將來必墮落無疑也。

同行有一位從台灣來法國之女士,欲向仙藩甯波車皈依求法,仙藩甯波車笑云:「  劉上師已得法王傳承,你回台灣後可向其學習求法,不必向我皈依。」

傳承永續

法王圓寂後,  劉師之地位更為重要,而責任也更重大,  劉師得到  法王之傳承及為  法王之承繼人是已得確定,讓我們一同誠心祈禱希望甯瑪巴派在   劉師領導下,更能發揚光大,利益一切有情,大家早證菩提。

聖者眼中的母親—尊者仁增旺姆佛母

聖者眼中的母親—尊者仁增旺姆佛母

聖者東遮仙藩打哇羅布甯波車之信函

仙藩甯波車/文
楚英窩錫(黎日光)金剛上師/譯

吾母,尊者仁增旺姆佛母於二〇一四年八月二十七日下午五時五十五分在紐約市移喜甯波(智慧日)中心將其神識融入法界,隨即入定,住於不動定境中饒益一切有情。

吾母被認證為白度母及移喜磋嘉之化身,授記為聖者敦珠甯波車之佛母,母親只有八歲時,法王已從空行處得此神聖授記。母親亦在此幼年時,同時得移喜磋嘉親傳空行教授,且立即實修。

法王及母親之初會,由法王之護法大紅司命主(Shenpa)所安排,司命主在母親之父(我的外公)前示現,指示有授記母親將嫁給法王,司命主同時面謁法王並確定兩人會面時間,法王於西藏迎娶當時只是十多歲的母親。有趣的相似過去;母親上一生也是度母化身,嫁給法王之上一生:敦珠甯巴作佛母。於該世,她的整個身體遷轉往佛土,有一天當敦珠甯巴返家,她已離去,沒留下任何痕跡。

法王與仁增旺姆佛母之結合生有一子三女,長女迪雍移喜旺姆,她在很年青時已將身體融入於虛空,法王認證她是移喜磋嘉的化身,可惜世人福薄,無法祈求她多住世,法王曾造《蓮師銅色山巴利支宮禱文》懷念她。其實法王對她非常疼愛,常為因她不能久住世而傷感難過。次女為千媚旺姆,幼女為詩靈班宗,皆是空行母化身。妹妹千媚旺姆與打蘇鄔金汪竹結婚而生下亨詩旺姆。在亨詩旺姆未出生前,法王已認證她是自己母親南佳卓瑪(我的祖母)轉世。

我,仙藩打哇羅布甯波車,授記為他們的兒子,並由法王親自接生,並被認證為蔣巴羅布王子,德森巖取者,嘉些南哇泰賢及朱咕啤嗎移喜之轉世。

我的佛母,舒囊卓姬是由法王授記及親自挑選,吾倆婚配生下兩女兒:迪青揚宗及遮楊卓佳。我與前妻阿詩啤嗎公主殿下婚配則生有二子:尊者噶陀錫杜甯波車及尊者朱咕南佳甯波車。朱咕南佳甯波車之前生是法王的根本上師,名朱咕生嘰甯波車,法王從他那裡得到普巴金剛法之教授。

噶陀錫杜甯波車,是由法王所認證,後來又為聖者澤度甯波車及聖者貝諾甯波車再認證,貝諾甯波車是父親的親屬。簡單來說,我們所有家族成員都於同一吉祥壇城中轉世。

母親仁增旺姆佛母,是智慧空行母顯現,不只為父親延長壽命,為且促進父親智慧啟示(意巖)之殊勝開發者。我想起父親曾提及與母親首次相遇時之喜悅如陽光般燦爛。我感謝母親的恩德不只是悉心照顧法王,而且不斷鼓舞及促進法王饒益一切如母有情之大行。

你們都知道,母親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嚴謹閉關,然而,亦會主動認證不少喇嘛上師之轉世。其夢境具有預知力,均為授記,於逆境將來臨家人或其他人之前,都能預見並指示方法回避之。

於此時,母親正按照我們所知,傳統大覺悟者證入法身,入於正定。如是甚深禪定帶來的利益,為彼等菩薩三昧耶之展現,能淨除一切危害、災難,如戰爭、瘟疫、饑餓、地震等諸苦。依仗此禪定之境,能增強我們的修持,倍增我們的清淨修習力致極限,現我們正在紐約市移喜甯波中心,為母親舉行四十九天法會,修習法王之巖取金剛薩埵法。

母親能住世八十九年,實在是我們之福氣。依我們的傳統,一般而言,當巖取者捨棄其身軀時,他的空行佛母也應跟著離去。母親常有境界,見眾空行母請其捨棄此身體而進入她們的佛剎,都被母親拒絕,因母親仍想與孩子共處。於此,再感謝她的體貼,其間願意盡量與我們在一起,我對她隨時可捨棄其身體之能力毫無置疑。

現在,我至誠訢檮,母親能疾速轉世,讓我們有幸能再與她一起,願其轉世無有障礙,其大恩盡早降臨再加持我們。

我也感謝所有弟子、朋友及其善願者之悼唁及與我們於此傷感時刻一起哀思。我們為母親證悟而喜悅,並祈願她疾速作智慧顯現,為我們作教導及指引。

吾給與一切加持

聖者東遮仙藩打哇羅布甯波車

Her Eminence Sangyum Rikzin Wangmo

Letter from His Holiness Dungse Shenphen Dawa Norbu Rinpoche:

My mother, Her Eminence Sangyum Rikzin Wangmo, dissolved her awareness into the Dharmakaya on August 27th, 2014, at 5:55 pm at the Yeshe Nyingpo center in New York City. Immediately then, she went into Thug Dam (unwavering meditation to benefit all beings).

My mother is recognized as a manifestation of WhiteTara and of Yeshe Tsogyal. She was the predicted and prophesied consort for His Holiness Dudjom Rinpoche. He received this divine prophecy from the Dakinis when my mother was just eight years old. At the same time, at that young age, my mother received Dakini teachings from Yeshe Tsogyal which she immediately put into practice.

Their meeting was arranged by His Holiness’s Dharma Protector, Shenpa. Shenpa appeared to my mother’s father indicating the prophecy for her to marry His Holiness. Shenpa simultaneously appeared to His Holiness indicating when the meeting would occur. Rinpoche married her in Tibet while she was still in her teens.

An interesting historical parallel is that, again as a manifestation of Tara, she was the consort of Dudjom Lingpa, His Holiness’s previous incarnation. In that life, she took her very body to the Buddhafield. One day when Dudjom Lingpa returned, she had already gone, with no trace.

The union of His Holiness and Sangyum Rikzin Wangmo produced one son and three daughters. The eldest daughter, Dekyong Yeshe Wangmo, dissolved her body into space at a very young age. His Holiness recognized her as a Yeshe Tsogyal emanation, but unfortunately we didn’t have enough merit for her to live longer. His Holiness composed the Dzang Dok Palri prayer (Copper Colored Palace of Guru Rinpoche) in her memory. Indeed, Rinpoche loved her profoundly. He often commented as to how sad he was that she did not live longer.

The next eldest daughter Chimey Wangmo and the younger daughter Tsering Penzom are also manifestations of dakinis. From the union of my sister Chimey Wangmo and Dasho Urgyen Wangchuk, Lhanzey Wangmo was born. Before Lhanzey Wangmo’s birth, His Holiness recognized her as the reincarnation of his mother, Namgyal Drolma.

I, their son Shenphen Dawa Norbu Rinpoche, was predicted to be born to them and was personally delivered at birth by His Holiness. I was recognized as the reincarnation of Prince Jamphen Norbu, Taksham Terton, Gyalsay Nangwa Thaye, and Tulku Pema Yeshe.

My consort, Sonam Chhoskit, was also predicted and chosen by His Holiness Dudjom Rinpoche. From our union, we have two daughters, Dechen Yangzom and Tseyang Dro l k a r. From my previous marriage to Her Royal Highness Ashi Pema, I fathered two sons: His Eminence Khatok Situ Rinpoche and His Eminence Tulku Namgyal Rinpoche. Tulku Namgyal Rinpoche’s previous incarnation was Tulku Sangay Rinpoche who was the root teacher of His Holiness from whom he received the Phurba transmissions. His Eminence Khatok Situ Rinpoche was recognized by His Holiness Dudjom Rinpoche, and later by His Holiness Chadrel Rinpoche and His Holiness Penor Rinpoche, who is also related to my father. In short, all our family members incarnate together in one auspicious mandala.

My mother, Sangyum Rikzin Wangmo, has been the wisdom dakini manifestation who not only prolonged my father’s life but also fostered the auspicious flourishing of his wisdom revelations. I remember my father saying that his sunshine of happiness radiated when he first met my mother. I credit her with not only taking good care of His Holiness but also unceasingly encouraging his activity to benefit all parent sentient beings.

As many of you know, my mother spent most of her life in strict retreat. She took a proactive role in recognizing the reincarnation of many Lamas. Her dreams were clairvoyant: they were all predictions. Before any tragedy fell on the family or others, she would foresee it and indicate methods to reverse it.

At this moment, she is still in Thug Dam, following the tradition, as we know, of great enlightened beings’ realization in the Dharmakaya. The benefit of their deep meditation, which is the expression of their bodhisattva commitment, removes all dangers, calamities, and sufferings such as war, disease, famine, and earthquakes. As well, from that meditative state, they empower us in our practice and multiply our purification practice to the fullest extent.

Currently, we are holding her 49 day ceremony at Yeshe Nyingpo in New York city by offering the Khater Dor Sem puja, discovered by His Holiness.

We are indeed fortunate she lived for 89 years. Generally in our tradition, it is known that when a terton leaves his body, his Dakini consort follows. She had many visions and situations where she was invited by the Dakinis to leave her body to come to their Buddhafields, but she refused, saying she still wanted to be with her children. Once again I thank her for her consideration for being with us as long as she has been. I have no doubt that she has the full power to leave her body whenever she chooses.

It is now my ardent prayer that she will swiftly reincarnate and we have the good fortune to once again be in the midst of her presence. May her reincarnation be free of obstacles and may she grace and bless us soon.

I also wish to thank all disciples, friends, and well-wishers for their condolences and for grieving with us at this sad moment. We rejoice at her enlightenment and pray that her wisdom manifestation appears swiftly to teach and guide us.

With all my blessings,
His Holiness Dungse Shenphen Dawa Norbu Rinpoche
Prayer for the swift rebirth of Her Eminence Sangyum Rikzin Wangmo

紀念 劉公銳之金剛上師 百年誕辰活動照片

紀念 劉公銳之金剛上師 百年誕辰活動照片

上師與香港民政事務局副局長許曉暉女士及冠軍科技集團董事長簡文樂博士合影 劉上師公子可復師兄致辭
上師偕眾會長向嘉賓祝茶 上師以茶代酒祝來賓吉祥
上師與冠軍科技集團董事長簡文樂博士合影 上師與陳永根師兄夫婦
《劉上師紀念文集》編委合影 上師與香港佛教聯合會各董事
上師致送紀念品與佛聯會董事悟藏法師 上師致送紀念品與佛聯會秘書長演慈法師
流通法物展示 上師說明法物之殊勝
上師與香港師兄 上師與大會志工師兄
上師與高雄師兄 上師與台北師兄
上師與台中師兄 上師與台南師兄

紀念 劉公銳之金剛上師 百年誕辰活動

紀念 劉公銳之金剛上師 百年誕辰活動

福德法幢 劉上師誕生百週年紀念素宴致辭

楚英窩錫(黎日光)金剛上師

扎西德勒!阿彌陀佛

尊敬的法師、大德、嘉賓,各位同學

大家晚上好!

今天是一個非常殊勝吉祥的日子,這個月在藏傳佛教是釋迦月。我們在 這裡濟濟一堂,共同為紀念 福德法幢劉公銳之上師誕生百年之慶典。

首先,我僅代表香港、台灣、澳門六個金剛乘學會的全體董事暨學員, 向百忙中抽空出席慶典的各位領導、法師、嘉賓、朋友們致以最熱烈的歡迎 和最真誠的敬意!

劉師生於民國三年(西元1914 年),廣東省東莞縣員山鄉人,出生於書 香門第,治學嚴謹。幼年是儒家學者,後皈依佛教,顯教上師是虛雲大和尚, 而密教則先後承事民初由藏域來漢地之大德,如諾那上師、貢噶上師、榮增 堪布等等,五十多年前1959 年更赴印度求法,得甯瑪派法王 敦珠甯波車 賜教傳與巖傳之傳承,帶回漢地弘法。

劉師畢生致力於弘揚佛法,先後在香港、台北、台中、高雄、台南及澳 門成立六個金剛乘學會,更於1987 年於台南先建成菩提塔,再籌建大圓滿 廟。 劉師將藏密帶入漢地,並與漢族文化揉合,在漢地建立密乘法幢,翻 譯藏文經典及儀軌,注重學術、精進修行及嚴守戒律,將教法發揚光大。

我四十八年前十七歲時皈依 劉上師,三十一年來一直追隨承侍 師之 左右, 劉師將甯瑪之四級灌頂全部傳授予我,言傳並身教,使我最得益之 處是 劉師以佛法開啟了我之智慧眼,教我深知如何做一個好人,更加懂得 了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可以做,一生謹慎行事,從未犯嚴重錯誤。

劉師往生之後,我有幸被選定為上師,肩負繼承 師父之工作,我也深 深知曉:「作為一位傳承人不是一件榮耀的事,而是要擔負責任。」上師與 老師不同,作為上師,本身要明白經典教理、修行、守戒和正確的教授方法, 要能夠使人得以解脫,而非以盲導盲,是終生責任!

我自從接任以來,一如既往,秉承 劉師的教誨,不受名利恭敬,最重 要的任務是完成 劉師未完成的事業,首先團結六個學會,完成建設並發展 大圓滿廟,現更發起興建上師紀念館,將 劉師的文物法寶保存,使其精神 永耀!代代相傳!

金剛乘學會成立61 年來,見證了藏密在香港的發展。我已連續參加了三 屆世界佛教論壇發表論文,現在兩岸三地也在提倡「和諧社會,由心開始」, 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發菩提心,善化社會,共創社會祥和!

最後,藉此慶典之際,恭祝世界和平、兩岸三地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政通人和!社會安定繁榮!恭祝各位家庭幸福美滿、身體健康、吉祥如意!

謝謝大家!

移喜磋嘉佛母

移喜磋嘉佛母

頂禮 最美智慧圓滿空行母  助師弘法利人天

頂禮 最勇善巧伏藏法寶行  授記取巖重現明

頂禮 最勝妙音移喜磋嘉佛  加持吾等精進修

資料室/文

本期封面為移喜磋嘉佛母,此法相攝於大圓滿廟一樓化身殿東北上方壇城壁畫。移喜磋嘉佛母亦為敦珠新寶藏傳承第七位祖師,接續著鄔金蓮華生上師之法 教,將大圓滿金法埋藏水中空中巖中意中經師所加持之諸聖地,並為師授記於將來某時某人某地方便 取出,以避某時某藏王毀佛法之禍,如是則移喜磋嘉佛母乃為敦珠新寶藏之關鍵人, 此後第八位祖師敦珠甯巴即為大伏藏師,第 十位師祖二世敦珠法王更是藏傳佛教徒人盡 皆知之大伏藏師,其著作之多超越吾輩之思 惟,連其孫子宗薩甯波車都說無法想像。因 此敦珠新寶藏為兩世 敦珠甯波車取巖發掘後傳 仙藩甯波車而 至漢地演教者楚英窩錫金剛上師,可以說是最直接最清淨純正最近程仍具暖相之傳 承。

得巖傳傳承之學者,在印度、尼泊爾及西藏均大不乏人。 至於藏密巖傳的主要來源,則出於蓮華生大士及移喜磋嘉佛 母。

空行主尊移喜磋嘉佛母為藏王赤松德真時卡珍地區之公主, 是蓮華生大士廿五大弟子之一及其法侶。尊為金剛亥母與妙音佛母之總集化身。降生之時,不染胎障,身色白紅,皓齒齊整,頭髮紺青,垂至腰際。當其時也,地動龍吟,花 雨普降,湖泊增廣,湖畔湧生紅白鮮花,彩虹籠罩,諸多瑞象,無法道盡。甫一出生,即口念誦母音、子音及「大鄔金怙主知!」結半跏坐,雙目安然凝視。當她的母親為她端來「季」(母犛牛)的酥油乳進食時,對其母親告曰:

化身女兒瑜伽吾 無漏精食以滋養 有漏之食長忘懷 為母增德將食用 精萃教法為吾食 一切輪迴全吞嚥 圓滿智慧覺性足 啊,啥耶!

其父見湖泊增廣故,為伊取名磋嘉(勝利之海)。童年之時,即於石上留下腳印。尊以侍師三悅方式即:

(一)修持一切法教、
(二)以身口意供養、
(三)實物供養。

長久侍奉而得蓮師一切顯密心要教法。親睹普巴聖眾,證殊勝成就。親睹無量壽佛勝尊壇城,證長壽悉地。凡蓮師之所遍知者,尊亦圓滿具足。蓮師前往雅饒洲後,尊為利眾生故仍住世多年,大堅忍修持,並結集蓮師所有教誡,包括蓮師廣傳等。伏藏於藏域諸聖地。據稱尊在此世上超過二百年,首先她身為弟子,其後她又成為大辯才天女化身之上師,上師與弟子兩者都做了典範。尊得長壽悉地故並無死亡,而是化虹光到雅饒洲與蓮師會合。

  • 紀事一: 西藏密宗初階(三)P18 敦珠法王為多重聖者之化身。其中之一者,即移喜磋嘉佛母。
  • 紀事二: 據仙藩甯波車於佛母圓寂後所發表的文告稱 尊者仁增旺姆佛母早年被認證為白度母及移喜磋嘉佛母之化身。
  • 紀事三: 師佛 敦珠法王於1981 年三月曾諭示至香港,祇作遊觀,不作灌頂法教之請,但於十月法駕臨港,佛母暨眷屬與俱。旋以曾得移喜佛母勸請,決將巖傳殊勝法要弘揚,故抵達後,即忙於「意與治療」、「覺悟之道-生與死的禪法」之講座,並舉行普巴金剛、移喜佛母、及傳授菩薩戒等。
  • 因此,移喜磋嘉佛母實與本會(金剛乘學會)有甚深勝深之因緣暨意義,對海內外六會弟子必有無限加持力,對伏藏法、敦珠新寶藏法具信者亦有一樣加持。

無盡之加持與懷念

無盡之加持與懷念

黃毅英/文

仙藩甯波車在談到度母功德時,提到度母就好像母親一樣,甚至不用祈求已頒賜加持,就像母親知道孩子病了,孩子還未及呼喚,母親已跑到孩子面前悉心照顧之。這種極大之慈愛與加持,在 敦珠佛母見之矣。無論學會或個別弟子遇到困難或轉折, 佛母總是賜與鼓勵和支持。大圓滿廟勝住之後, 突西甯波車開示云, 佛母囑咐他來主持勝住法會,他馬上就來了,因為 佛父(法王)與 佛母無二無別。可見 佛母之功德與智慧就如度母一樣遍滿每一眾生、每一角落。

自接任會長一職後,不時與 佛母有所接觸, 佛母駕臨時,亦有幸隨 師承事。最後一次為2010 年隨喇嘛 黎上師赴紐約謁 仙藩甯波車, 佛母已在長期閉關中,不接見弟子。一天有幸我等得 佛母接見,其間蒙開示云:彼等遠道而來,必為過往因緣所至。過往生中積眾善資糧,方能接觸敦珠新寶藏。又云美國與香港雖說是遠,以往她與 法王經常奔走工布與拉薩之間,就是為了弘法,來回動輒一個月。最後鼓勵我等精進修持,並賜加持物。雖說一眨眼已數年,歷歷在目如同昨天。於此除懇切祈禱

佛母疾速乘願再來外,我等實應如
佛母所開示,趕緊修持,不負 佛母厚望

弟子 黃毅英至誠祈禱

考察當代藏傳佛教餓鬼施食之儀式

考察當代藏傳佛教餓鬼施食之儀式

甘耀權/文

前言

佛教經典中的故事能夠成為儀式,容許信眾施行,重現當日佛陀的事件,回憶其義理者並不多。對餓鬼行施食之法是其中一個。此法最早從印度傳入中國是唐武帝時實叉難陀譯《救面然餓鬼陀羅尼神咒經》一卷和《甘露陀羅尼咒》一卷。面然就是焰口的異譯。其中《救面然餓鬼陀羅尼神咒經》所說的陀羅尼便是今日的變食真言。《甘露陀羅尼咒》所說咒便是甘露真言。其後不空三藏譯出《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與實叉難陀所譯同本。不空又譯出《瑜伽集要救阿難陀羅尼焰口儀軌經》、《瑜伽集要焰口施食起教阿難陀緣由》、《施諸餓鬼飲食及水法》。都是今日中土佛教修持施食儀的重要參考資料。傳到日本的有唐跋馱木阿譯《施餓鬼甘露味大陀羅尼經》。空海著《秘藏記》中曾解釋施餓鬼法中五如來義。安然《八家秘錄》有《施餓鬼法》。可見施食於餓鬼是唐代中、日修密法者每日必行的儀式。但是在中國卻由於唐末五代之亂,密教失傳,施食一法亦失傳。

宋代遵式《金園集》中有《施食正名》、《施食法》、《施食文》、《施食觀想》諸篇其法並非密教儀軌,只是取經中真言,附以天台宗的觀想而已。其《施食正名》中說:「今吳越諸寺多置別院,有題榜水陸者(中略),有題斛食者(中略),有題冥道者。」斛食是指焰口施食。冥道是唐代的冥道無遮大齋,也是密教行法的一種。水陸是宋代興起的儀式。此三者在當時是混通而不區分的。宗曉有《施食通覽》一卷,首載《救面然餓鬼經》二譯,次錄《涅槃經》佛化曠野鬼神緣,《鼻奈耶雜事律》佛化魔子母緣及《寶雲經》中比丘乞食分施鬼畜文,次集諸家關於施食及水陸齋會之文。其中有仁岳《施食須知》一篇,也以為施曠野鬼神,施鬼子母救拔焰口餓鬼同是施食。《釋門正統》卷四《利生篇》也同此說。又當時,西域國有位不動上師(又稱甘露大師)來到了西夏國,初期棲止於護國寺,爾後遷至“蒙山”(位於今四川名山縣境內)。為普濟幽靈,不動上師便集《救拔焰口餓鬼經》及秘密部的一種水施食法,並以二咒(變食咒和甘露咒)為主,集諸密部成文,稱《蒙山施食儀》。

元代由於藏族喇嘛進入漢地,密教也隨之復興。有《瑜伽集要焰口施食儀》一卷。其次第與不空譯《救阿難陀羅尼焰口儀軌經》相同,從此瑜伽施食之法得以復興。

明代,由於諸家傳承不一,各自以意增益,遂又形成雜亂。今所知者明代行法有《瑜伽焰口施食科儀》。其後天機禪師刪其繁蕪,成為《修習瑜伽集要施食壇儀》。世簡稱為《天機焰口》。天臺靈操為之注,名曰《修習瑜伽集要施食壇儀應門》二卷。其中唯召請孤魂文不同。蓮池袾宏又因《天機壇儀》略加參訂,名曰《修設瑜伽集要施食壇儀》,略名《瑜伽集要施食儀軌》,並為之注,名《施食補注》。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寶華山釋德基又因袾宏本略加刪輯,名為《瑜伽焰口施食集要》,世稱《華山焰口》。乾隆六年(1741)寶華山釋福聚又因之作《瑜伽施食儀觀》。 此外又有康熙十四年(1675)釋寂暹著《瑜伽焰口注集纂要儀軌》。康熙二十二年刊《修習瑜伽集要施食儀軌》的跋文中說:「稟受師承不出一家,遂使流通經本大相徑庭。紛紜彼此,莫知適從。」清代佛寺流行的《焰口》,多為《天機》和《華山》兩種。註1

及至近代,前述《蒙山施食儀》成為漢地寺院和修行人日常的功課。佛門寺院在晚課時,就依據蒙山 來誦經持咒,召請地獄、鬼道眾生到道場中聽經聞法,仰仗三寶之力, 令其得以解脫苦厄。這就是一般所稱的“放小蒙山”。居士一人或多人都可如法施行。天台興慈大師倡導蒙山施食,以小蒙山儀軌為基礎,更加入主法法師對十方法界六道群靈所作的六番開示等,稱為“大蒙山施食”。註2《瑜伽焰口儀》則成為鬼節時民間的超度大法會,亦是先人去世後,家人為其超度常做的法事。

清末民初,藏傳佛教流傳民間,逐漸有中文的修行儀軌譯本和教授。對餓鬼施食之儀軌,按前述的歷史來看本來源於印度密宗,而印度密宗自八世紀傳入西藏以來成為國教,雖然後來有滅佛之舉,仍然由一個叫做「甯瑪」的古老派系保存起來,而在十一世紀之際又再隨著印度僧侶而傳入當時的密法,成立「格魯」、「薩迦」、「噶居」等新派。註3 是則今日的藏密傳承中是否可見到施食法?其儀式、法器和理趣又如何?在宗教儀式理論上與van Gennep 的“過渡儀”理論 註4 是否相配合?本文將一、一考察之。

藏傳佛教中作供施之法

藏傳佛教中作供施之法甚多。有用火燒為供,有作食子為供。與前述漢傳針對於餓鬼的 施食儀相若而又有漢譯者,作者手上有三個不同門派的儀軌。可以用作參考和比較。它們是由格魯派多傑覺拔尊者口授的密乘法海中對餓鬼施食法的七條咒語;元代噶居派第一世工珠(蔣貢康慈)甯波車編座間瑜伽中的「水食子」餓鬼施食法(法護譯)和近人甯瑪派敦珠法王的漢地演教者舒囊卓之贊青(劉銳之)所傳施食簡軌。

格魯派

由格魯派多傑覺拔尊者口授的密乘法海中有七條施食餓鬼法咒語 註5:

施餓鬼食咒

施餓鬼唾涎咒

施餓鬼鼻涕咒

施餓鬼痰涎咒

施餓鬼垢膩咒

施餓鬼糞咒

施餓鬼溺咒

此七條咒語都不是前述的《瑜伽焰口儀》中的變食真言,其中六條是把人體排泌物化為餓鬼可食之物作供。佛經中說到菩薩大小便時應如何觀想的方法,在《大方廣華嚴經卷第十四淨行品十一》中有「大小便時當願眾生,棄貪瞋癡,蠲除罪法」之說;漢傳佛教在談到出家人戒律的《毗尼日用錄》中亦引用此一經文及加上咒語。但是比對漢藏咒語之後發現兩者的咒語並不相同。但是可以類比格魯派的施食餓鬼咒語和《華嚴經》之間可能有同樣的關係而與《瑜伽焰口》一類經教儀軌兩不相干。

噶居派

噶居派第一世工珠(蔣貢康慈)甯波車編座間瑜伽中有「水食子」一法 註6,其中譯者法護有如下的解說:「水食子」俗稱「水供」元代即流傳於宮廷豪貴之間,修法簡單,僅需水及少許米或雜糧即可。而功德廣大。一般在上午時修的。彼復引元史「歲時祝釐禱祠之常號,稱好事者,其目尤不一⋯⋯,有曰「出朵兒」,華言出水濟六道也。」(西藏史大綱一,吳燕紹編。西藏社科院編)並說是大乘修行法門,內義慈悲菩提心,外行上供下施等六度菩薩行,積集福德智慧資糧,期成正覺。

「水食子」儀軌的範疇有:

積集資糧—上供三寶及三根本聖眾

清淨業障—迴施六道冤親債主消解業債

求財—以水供瞻巴拉(黃財神)

下施—羸弱受苦之餓鬼

放焰口(超度)—濟度焰口餓鬼

儀軌的程序包括:

皈依,發心

觀修持咒自成釋迦牟尼佛

持咒加持供品

祈願憑籍自己的思維力、佛力、法界力而

上供諸聖,利益有情,從而祈求諸事滿願。

諸聖包括了上師、本尊、三寶、空行、護法,他們能為我成辦事業;因為自心慈悲而憐憫眾生,施於六道眾生;乃至於魔鬼、仇人、冤親、債主。使能歡喜,除去障礙,孽債,最終能成就佛陀的果位。

次供黃財神,為眾生有情祈請免於匱乏。

再化自身為觀世音大士,以甘露施於餓鬼,給予福德,願得受用自在,解脫。

由於廣大佈施之力,能利益眾生,自己能成正覺,得以度脫眾生。

同是元代傳下來的儀軌,此儀軌大致上與元人所譯《瑜伽集要焰口施食儀》一卷和唐代不空譯《救阿難陀羅尼焰口儀軌經》在涵蓋的內容上有所不同。

不空譯《瑜伽集要救阿難陀羅尼儀軌經》中的行法次第是:

一、破地獄真言,

二、召餓鬼真言,

三、召罪真言,

四、摧罪真言,

五、定業真言,

六、懺悔真言,

七、施甘露真言,

八、開咽喉真言,

九、七如來名,

十、發菩提心真言,

十一、三昧耶戒真言,

十二、施食真言,

十三、乳海真言,

十四、普供養真言,

十五、奉送真言。

行者能行法是因為得到佛陀、觀世音菩薩和阿難尊者的來臨和加持。此與《水食子》儀軌中的上半部份以求財求福為主,下半部自成觀世音菩薩行施食於餓鬼不同。在施食的部份則相若。

元人所譯《瑜伽集要焰口施食儀》是在不空譯《瑜伽集要救阿難陀羅尼儀軌經》中的行法次第之前增有三歸、大輪明王咒、轉法輪菩薩咒、三十五佛、普賢行願偈、運心供養、三寶施食、入觀音定,然後方破地獄。而在後則增添尊勝真言、六趣偈、發願回向偈、吉祥偈、金剛薩埵百字明、十類孤魂文、三歸依贊。是則有大量的漢地元素加入與《水食子》儀軌的內容差別更大。

用現代香港人用的《瑜伽全科》儀軌 註7來作比較:在施食餓鬼部份則同是觀想自身成觀世音菩薩,頌二咒施甘露食,藉著法力加持,甘露食多如須彌山,能使十方之冥陽有情得到飽足。因為利益有情而得廣大福德,自己亦為了利益有情而求成佛。在水食子儀軌中並不送走本尊(觀世音菩薩)而在漢傳的儀軌中在圓滿儀式後要結送神印把觀世音菩薩送回本尊剎土的。此外,《水食子》一法開始時行者要觀自身成佛陀。這是因為儀軌的前半要求黃財神的幫助,而依照佛經的說法,黃財神是向佛陀立願的,故此有需要重演此一故事。

甯瑪派

近人甯瑪派敦珠法王的漢地演教者舒囊卓之贊青(劉銳之)所傳施食簡軌,筆者有幸隨劉上師學法,故有此法本為敦珠甯波車傳授。其法大略介紹如下:

行者要自身觀成釋迦佛,用一特殊的法器盛米和水,觀想為21 顆,表21 度母(見圖一),圖中盛米之器用一三腳架支持表須彌山,三腳架其實是有六隻腳的—上三支和下三支,表六道有情,盛接水和支架的器皿表示一小世界。用一小鈸(圖二)發聲召請諸佛菩薩和六道眾生、無量數的餓鬼。施食咒是變食真言,用三字真言加持了的寶瓶隨著咒語而添水以表法力加持、甘露食增長(圖三),凡二十一遍。觀甘露食多達一小世界。同時對諸佛供養和施食於眾生有情。因為行布施而得到無量功德,祈禱自己的意樂得無障礙而能成就,然後祝願六趣有情、外魔、冤親債主等能歡喜地受用,使到自己能夠圓滿福德和智慧二資糧,清除煩惱障和所知障而證悟成佛。

在行法地點的選擇上一般不在佛壇內進行,因為密宗的佛壇有護法神駐守,下三道中的鬼類不能進入。原則上每日都要做,但是時間上通常多選擇在日落之後。施者要求是受了密咒戒和密宗釋迦牟尼佛灌頂,修法有能力觀想清楚的修行人,劉上師才會傳授此施食法門。

考察三套藏傳佛教的餓鬼施食法在傳承和義理上的異同

格魯派的施食儀,相信是依照大方廣華嚴經卷第十四淨行品十一中有「大小便時當願眾生,棄貪瞋癡,蠲除罪法」而立,但沒有確實的、來自該派的說法。但是明顯與其他兩派不同。應該是修行人日常行事的觀想法。噶居派的「水食子法」與現時香港可見的漢傳《瑜伽焰口施食儀軌》的施食方法同是根據《佛說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經中說阿難在林中修定,見一餓鬼道中的鬼王,面貌醜惡披頭散髮,咽喉細如針,面上噴火。阿難問鬼王以何因緣而得此報,鬼王回答是前生慳貪,死墜餓鬼道中,變如是身,受長年苦難。鬼王又告訴阿難,三日後命盡,墜餓鬼道。阿難大驚,求佛陀救命。佛陀乃教以施食之法,使能用少量的米水而能布施恆河沙數之餓鬼、婆羅門仙和諸佛。便可以不落餓鬼道,反能延年益壽,得鬼神護持,百事吉祥。在目的上而言是容許身無財物的修行人求延壽和福報的一個法門;餓鬼得食後便可升天是後來用此法超度亡魂的起源。但是為什麼能夠升天,其實這份經文沒有詳細論述。而在傳承上而言是佛陀從觀世音菩薩和世間自在威德如來處得到「無量威德自在光明殊勝妙力陀羅尼」今稱變食真言,可以將少量的淨水與米飯變現為無量飲食。佛陀復命阿難廣傳此法。故此噶居派的「水食子法」在變食時要觀想自己是觀音菩薩是合理的;漢傳焰口儀亦然。而甯瑪派的施食法則自成佛陀。在傳承上而言沒有離開典故,但是在選擇上這又涉及佛陀親自為餓鬼說法施食的另一典故:

在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的《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九梵行品第八之五》裡醫王耆婆說出佛陀使餓鬼得飲水的故事:

「如恒河邊有諸餓鬼。其數五百。于無量歲初不見水。雖至河上純見流火。饑渴所逼發聲號哭。爾時如來。在其河側郁曇缽林坐一樹下。時諸餓鬼來至佛所。白佛言。世施食法器(圖一) 尊。我等饑渴命將不遠。佛言。恒河流水汝何不飲。鬼即答言。如來見水我則見火。佛言。恒河清流實無火也。以惡業故心自顛 倒。謂為是火。我當為汝除滅顛倒令汝見水。爾時世尊。廣為諸鬼說慳貪過。諸鬼即言。我今渴乏。雖聞法言都不入心。佛言。汝若渴乏先可入河恣意飲之。是諸鬼等以佛力故即得飲水。既飲水已如來復為種種說法。既聞法已。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舍餓鬼形得於天身。」

總的來說,藏傳佛教的各個儀軌都不出佛經中的傳承故事和義理。但是在施食前都要自成本尊(佛、菩薩),也就是由凡人傳變為聖者。而事後沒有像漢傳一樣的回送本尊的部份。在密宗的說法這是無上瑜伽密的修法。如果是用van Gennep 的“過渡儀”理論來解說則可以說是行者經由持咒觀想,由凡入聖,然後經過行施食的過程與大菩提心、大慈悲心相應,再以菩薩心態和身份回歸凡俗。在這裡,我們亦可以說在轉化後行者其實沒有回歸凡俗,因為他的心態可以是長期維持在聖者的特殊狀態。在無上瑜伽密的儀軌而言這是普遍的情況。在宗教儀式理論上則成為特例。

在對餓鬼施食後彼等能夠升天的道理,《大般涅槃經》中的解說是「既飲水已如來復為種種說法。既聞法已。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舍餓鬼形得於天身。」比較清晰。無論如何,餓鬼如果沒有聽聞佛法和發菩提心是不能解脫餓鬼道而升天的。這一點,其實亦說明了儀軌中為何具有這些元素和被視為為夠超度亡者。其中餓鬼為何是升天而非其他道的關係,筆者嘗試用同屬於貪心重,只是有善惡業力之分別來(見下表)解釋。這只是一個簡單的比對,不能完全解釋六道輪迴之間的關係。

三毒/六道 行惡 行善
貪心重 餓鬼 天人
瞋心重 地獄 阿修羅
癡心重 畜生

有關施食儀式的法器

藏傳施食儀中甯瑪派的施食法對儀式用器有特殊設計,亦與漢傳的瑜伽焰口儀式用器有曼達盤、淨瓶、鈴、杵等物理同而相狀不同。

從佛教經典的義理而言,其實對盛器沒有特別的要求和說法,不過漢藏的儀軌中都用供器表達以須彌山為主的一小世界之量的甘露食為供施。但是在樂器使用上,藏傳用小鈸來作召請,漢傳則用金剛鈴。在現代漢傳佛教寺院「瑜伽焰口施食」壇場中,鈴主要是用來引魂、禮懺和指揮唱贊念誦,莊嚴韻調。這和密教修法的時候,為了驚覺諸尊,或使其歡喜,即振鈴發聲的用法不同。藏密用金剛鈴必然配有金剛杵,陰陽相配合。但是金剛杵是能破金剛之武器,餓鬼等不堪能具見。故此用小鈸作召請而不用鈴杵;亦不在佛壇前行法是漢藏儀式中不同之處。

結論

由於藏傳佛教的中文資料難以獲得,我們用實地上考察得到的資料補充。在歷史傳承上而言無法知道我們看到的儀式和從印度傳入的經典所說的樣子有多大的分別。我們看到三派的餓鬼 施食儀,在經論根據上都有所不同。格魯派的施食可能是建基於《大方廣華嚴經卷第十四淨行品》的說法,是菩薩行的日常行持。噶居派第一世工珠(蔣貢康慈)甯波車「水食子」法是基於《救面然餓鬼陀羅尼神咒經》所說的變食真言和《甘露陀羅尼咒》所說的甘露真言,依照經中的說法是觀世音傳與佛陀又由佛陀傳給阿難的。施法者要自己觀想成觀世音菩薩是這樣的傳承。反觀近人甯瑪派漢地演教者舒囊卓之贊青(劉銳之)所傳的施食簡軌,一方面是依照了《救面然餓鬼陀羅尼神咒經》所說的變食真言和內涵,另一方面在施法者的身份上則接受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的《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九梵行品》佛陀對餓鬼施食的故事,也就是施法者要自己觀想成佛陀。可見藏傳佛教在 施食儀上各派都有,而做法則各有不同。但是都沒有離開佛經的義理和做法,亦有和漢傳的 施食儀相近的部份。一如唐代中、日修密法的行者,施食於餓鬼是藏密修行者每日必修的儀式。但是亦只作為修行者個人修行的法門,不像漢地演化成鬼節中的大法會。如果用現代研究宗教儀式的理論如Van Gennep 的“過渡儀” 理論來作解釋,則只能夠說是特例;也就是說這理論並不能完整地對 施食儀作出解釋!


注釋:
註1 周叔迦《中國佛教儀軌制度》卷十五、焰口, 中國佛教協會編 2006 http://big5.jiexieyin.org/show.aspx?id=2851&cid=150&page=15
註2 思齊《蒙山施食儀》的由來及功用,香港佛教593 期 www.hkbuddhist.org/magazine/593/593_11.html
註3 許德存《藏傳佛教研究》藏密的形成及其特點 437 頁,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8
註4 Van Gennep, Arnold (1960), Rite of Passage (London: Routledge & Paul).
註5 多傑覺拔尊者口授,多覺覺達格西撰,《密乘法海》施食法 69 頁,新文豐出版社 1995
註6 第一世工珠(蔣貢康慈)甯波車編座間瑜伽中摘出,法護譯,大藏文化出版社 2008
註7 李家矩抄錄《瑜伽全科》蓮苑佛社

空行母簡介

空行母簡介

甘耀權/文

「空行母」(Dākinī)一詞具有多元且甚深的象徵和意涵。

空行母的藏文為“mkha’ ‘gro ”(音譯為“Khandroma”),mkha 意指「虛空」,gro 則表示「行走、步入」之意,ma 是一般泛稱女性的字尾,整個字詞合起來的意思,是指「空中的女性行者」。又藏文空行母字詞中的「虛空」字根,具有與「空性」相等的指涉,而「行」字則意謂「證入」,因此空行母亦可以說是「了悟空性的女性成就者」。

在藏傳佛教的修行層面而言,當我們說三寶的外相是佛、法、僧;空行母便是內相「三根本」(上師、本尊、空行)中,負責護持佛行「事業」的根本。亦用以稱呼代表陰性的佛母、度母、女性的成就者與大護法等的集合名詞。法器中的金剛鈴和寶瓶亦是空行母的表示。大圓滿的傳承中亦有空行心要的教法。展示出佛法男女平等、都可以即身成就的一個意義。

達賴喇嘛在《藏傳佛教世界》註1 中強調,「當研讀無上瑜伽密續時,即便是一個單字也會有好幾種不同層次的解釋。⋯⋯在密續的一個單字或語詞可以有四種不同的意義,這就是所謂的四知解義註2」另外,「密乘也提到了另一個詮釋學上的設計,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無上瑜伽的經典,也就是六參數註3,它們是三組對照的定義解釋經文的意義」。所以單一名詞即具有許多不同的內涵,必須依其討論的層次與領域而定,空行母一詞亦不例外。

從神明的身份而言,空行母有兩大類別:

高 階 低 階
勝義層次的 已證悟世 間
智慧天女、智慧空行母 嗜血地祇、供讚護法

勝義諦層面的空行母

注意!智慧空行母並非一般所世俗認定的「女性」概念,達賴喇嘛:「因為在密乘,尤其是無上瑜伽中,行者修習一個法門去開展其潛能、尤其是淨光根本心,從每個人都擁有根本心的觀點看,是沒有男女之別的。」

在噶舉派堪布卡塔仁波切所著的《證悟的女性》註4 一書中,也提及了空行母與五大(地、水、火、風、空)、五蘊(色、受、想、行、識)與五方佛父佛母的相關教義:「男女兩性都具有五蘊,也都有五大。地大指的是我們的色身肉體,水大是在我們體內流動的液體,我們體內產生的暖熱即是火大,風大是我們呼吸時所需要的元素,而我們體內的空性即是空大。在我們尚未了悟五大的清淨本質時,五大只是我們身體裡面的五種元素;當了悟了五大的清淨相時,我們就證悟到了五方佛的眷屬─五方佛母的境地。」當五蘊清淨時,即證悟了五方佛的成就,而五大的本淨狀態展現時,也就到達了五方佛母(五大空行母)的成就境界;五方佛父、佛母的教授,「事實上就是代表圓滿的證悟─我們身心染污的究竟清淨,以及一切煩惱垢障的淨除。」

就密乘的觀點而言,每個人皆兼具了五蘊與五大的元素,是沒有男女性別的差異與歧視的,「不論男女,如果努力精進修持,都絕對能利用五蘊和五大來證悟成佛的。」如同五蘊與五大的不可分,五方佛父、佛母的證悟成就,也是俱時展現的,因此在密續的唐卡上,「常以兩性合一的象徵方式來表達」一如上師與空行母、金剛杵和金剛鈴,是方便與智慧的象徵,在密乘的修行上是內在、相輔相成的本質。

空行母是世間佛教事業的護法

印度佛教密乘時期的空行母是將印度教女性神祇轉化為佛教密續本尊(Deity)和護法(Dharmapalas)。例如荼吉尼是啖人血肉之伽梨女神的侍從,其崇拜儀式必須以鮮血牲祭,方能得到恩賜與滿願的說法,可以得到強化,因此其侍從荼吉尼同為飲血女神的怖畏意象,也隨之承襲了下來,並過渡到佛教的信仰體系之中。據《大日經疏》第十卷記載,「荼吉尼係大黑神之眷屬、夜叉鬼之一;有自在之神通力,能於六個月前得知人之死期,遂預先取食其心,而代之以他物,直至此人合當命終時,始告敗壞;蓋修此法者可得神通、大成就。毘盧遮那佛為除此眾,故以降伏三世之法門,化作大黑神而收攝之,令彼皆歸命於佛。」(《佛光大辭典》,p.4781)

藏傳佛教的祖師, 蓮師(Guru Rinpoche, Padmasambhava)入藏後降服當地女性神靈與邪魔,將其納入空行、護法之列。例如雪山女神,「辛魔」女等。空行母可以是本尊,例如綠度母、金剛亥母、妙音佛母等。

空行母也可以是上師:如移喜磋嘉、瑪吉拉卓⋯⋯等女性的傳承祖師;瑜伽士的道侶如敦珠法王的佛母。

空行母的作用

她們對一位凡夫能夠作出示現、指引和點化,讓他發心出離塵世、面對修行中種種的內外困境與障礙,終於自輪迴中解脫並利益無數眾生。成就者亦要領悟到自身本具的智慧空行母三身本質。

在這個過程中,空行母會:
1. 對成就者產生啟發與指引;
2. 直接或間接地給予成就者灌頂;
3. 充當成就者的功德主;
4. 成就者能力的來源;
5. 伏藏的守護者;及
6. 成就者自傳的主角。

空行母的淨土:釋迦牟尼佛三轉法輪、傳下金剛乘的密法時,有成千上萬的女性自蓮師的淨土烏仗那前往聽法,立時證悟佛果,於是被稱為空行母,因為接受密乘的教法時女性遠多於男性,因此空行母的數量遠超過男性的勇父。於是「在那之後,密乘的法教就被帶進更高的境域中─空行母淨土,而空行母也就成為密續的法教之源。」(卡塔仁波切《證悟的女性》P. 231-232)關於空行母的數量,從移喜磋嘉佛母傳記的第八章中或可約略揣想,其中描述磋嘉在入涅之前,對其十一位心子傳法、授記後,在第八天裡,自四面八方湧來了無數的空行母.有鄔金淨土(烏仗那空行淨土)的十二類、一千兩百萬忿怒空行母,十二類嗜血啖人的世間空行五百萬五千五百位,更低階的十二類時間空行一千兩百一十二萬⋯⋯,以及其他各類、難以想像的空行母。


註1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1997 年,台北,立緒出版社。
註2 四知解義即文字義、普通義、隱藏義、究竟義四種。
註3 六參數的三組對照分別為:1. 說明與定義參數;2. 意欲與無意參數;3. 字義與非字義參數。
註4 1995 ,台北,眾生出版社。

看見天光彩虹

看見天光彩虹

透過 上師的開示、 仙藩甯波車向全球藏傳佛教信徒的介紹,
並由發心菩薩製作「敦珠法王與 尊者仁增旺姆佛母家族轉世表」,
徹底且完整的認識 尊者敦珠佛母為近代以來真正卓越超凡的女性代表之一。
對具信者而言,諸顯相應以佛母的無礙自性而住。
並祈願本專輯報導有助於鼓勵世上許多傑出的修行者,
不以男女分別而精進修持,培養崇高品德,圓滿最高之精神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