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金參訪記勝

錫金參訪記勝

邱永定

本會於台南縣南化鄉密宗山建一菩提塔,乃由 佛母引薦色拉度德喇嘛親臨監工 ,主持建造。因建塔圓滿返錫金時,曾相約師兄弟往錫金一會,故有此行。

民國八二年十月二日台南學會十六位師兄於 法王聖嬰坐床大典圓滿後,即動身 搭機飛往印度加爾各答再轉往錫金。是晚八時,抵加爾各答,夜宿公園大飯店。隔日 一早遊覽當地文教勝地後,搭機直飛巴克多拉,此地為離錫金最近之機場,從機場到 錫金省會甘托市路程一二五公里,車程約四小時,沿路風光秀麗,山巒與溪谷重重疊 映,清澈溪水聲時緩時急,路旁時有猴群穿梭林間,令人也浸沁於此悠閒清靜中,忘 卻山路之巔簸。車行約二小時,抵鐵士踏橋,為印度西孟加拉省和錫金省之分界,觀 光客須於此辦理離開西孟省簽證。過橋即是一三叉路,右往噶林邦,左往甘托市,由 於行程安排先往錫金再返噶林邦,故待三日後,再朝祖師廟,一償宿願。

車行不久,又遇二鐵橋,為錫金的關口,於前座鐵橋處辦理入省手續後,車子隨 即進入巨木森天叢林中蜿蜒前行,漸漸地夜幕低垂,星光遙梭,於漫漫山路中,左搖 右晃。不知經了多久時間,前面漆黑山谷乍現無數光點,一個群山擁抱的寶石--甘 托市到了。錫金省佔地二千五百公頃,人口四十二萬人,首都甘托住有四萬五千人, 全市依山而建,街市旅館林立,觀光商業尚稱發達。是晚下榻吉祥圓滿旅館(HOTEL TASHE DELEK),旅館依山往下分布,一樓為玄關大堂,外有陽台,可眺望雪國風景 ,依次往下為二、三、四、五樓。

四日清晨,色拉度德喇嘛夫人荻青女士,到旅館與我們會合,帶領參訪錫金。首 先到甘托市最大的寺廟隆德寺(RUMTEK MINATERY)參觀,此寺離市區廿四公里,屬 噶舉巴駐錫地,目前負責人為噶舉巴四大攝政之一泰‧錫杜仁波切,後經導遊接洽訪 見仁波切,仁波切長相溫文儒雅,依次問訊獻供後,並透過翻譯告之為 敦珠法王再 傳弟子,初時其稍有訝意,但也交談甚歡。寺外觀金碧輝煌,雄偉壯觀,遠在甘托市 即可望見。寺前有三位士兵守衛,寺內大殿供奉大尊釋迦牟尼佛,前奉達賴喇嘛與大 寶法王法相,殿上閣樓供奉第十六世大寶法王頭骨、心、眼、舌舍利,旁奉各世塑像 ,大家依序參拜右繞。寺後為一棟四樓香房,可接待遠來香客,寺左有一摩尼輪樓, 內供千手千眼觀音,二旁為大摩尼輪,樓外圍牆亦嵌滿小摩尼輪,樓後有座小白塔, 大家右繞後,離開隆德寺。

下午首先到甘托市最高電視轉播站旁之甯瑪巴寺廟--遠卻寺(ENCHEY MONASTERY ),此屬 敦珠法王直轄寺廟,廟內供奉蓮師塑像,前奉 法王法相,四壁彩繪寂忿 各本尊。寺後二樓為護法壇城,奉有多尊護法。寺前兩處各有小喇嘛教學上課,一組 年紀尚小,交替上臺帶領拼讀藏字,另一組年約十三、四歲,研讀佛經。見他們能於 此物質貧乏環境中,不懈學習,續佛慧命,真叫人感動。

後往錫金最大白塔,塔上供奉普巴金剛塑像,此塔建造時,曾請 敦珠法王加持 , 法王因故未克親臨開光,乃約於開光時修法加持,然竟於本地發現 法王加持之 灑米從空中灑下,神奇殊勝。(見季刊第四十二期),我們能親臨聖地,尤感 法王 恩澤,依序右繞,祈願祝禱,是時,天現虹彩,廣增殊勝。塔後有一寺廟,住有二、 三百名喇嘛,住持為第四世多笠青仁波切,為 法王前二世敦珠甯巴之子。蒙荻青介 紹,寺內阿嬤極力邀請拜會仁波切,仁波切面露笑容,親切接見,因仁波切只識藏語 ,故由侍從譯成錫金言語,荻青譯英,閔蓉蓉師兄譯漢,方得溝通。閒談中,仁波切 問及可有請求?可代為祈禱成就。蔡河源師兄即以 上師於臺灣南化密宗山建一菩提 塔,業已完成,而祈願大圓滿廟能早日完成。經翻譯後,仁波切應允祈禱早日完成。 同時閔師兄也請求祈禱 上師健康長住世,亦得欣然答應。仁波切並賜每人一條五色 金剛結與甘露丸,並合影留念。

五日清晨,離開旅館,前往喇嘛駐錫地南企(NAM-CHI),經四小時翻山越嶺方 抵南企,喇嘛早已等候多時,由於彼此相識多時,寒喧獻供後,喇嘛拿出珍藏寶物逐 一介紹,中有蓮師髮舍利、啤嗎尊者之開示法要碎紙、千年泥塑釋尊佛像等等,其中 喇嘛敘述,其父親曾於定中見有人欲破壞白塔(位於甘托市之大塔),盜取寶物,故 於定中將寶物先行取出,收藏留傳。大家並欣然接受整盤寶物的加持,與 法王所製 之甘露丸。喇嘛住所與佛堂為二樓樓房,房後建有三座藏塔,其後高處為一小寺廟, 內奉蓮師。眾人用過午膳後,即往附近一甯瑪巴寺廟,此廟留有蓮師腳印與坐騎足印 。於某一公路旁下車,沿山谷往下步行,走約三十分鐘,喇嘛即遣隨從大吉前去通報 。當我們到達時,寺廟已燃起松香迎接,於香煙裊繞中,住持親自出迎,先領入大殿 ,頂禮獻供。寺內供奉藍色普賢王如來雙身立體佛像為主尊,此為別處所無者,住持 並謂此寺廟已具二、三百年,足見密法之淵遠流長。壇城右方,供一木篋,稱說裝有 寶物,只能頂禮求加持。住持隨即引領往寺右倉房,登上石階推門而入,原來蓮師腳 印供奉於此--一塊石頭上清楚留下鮮明的腳印及手印,腳上紋路清晰可見,大家依 次頂禮,領受加持。此腳印及手印,略小於我們者,依此推估蓮師當時身高當比現在 人秀氣些。腳印左側,則有天然「嗡阿吽」三字,未假人工修飾,年代久遠,稀奇殊 勝。倉房兩側並有二中型摩尼輪,住持招待我們坐下,享用奶茶與糌粑。用畢,再回 主殿,色拉度德喇嘛帶領齊修獻曼達,住持即將供於壇城右方之木篋開啟,取出寶物 依次介紹,有萬年普巴杵,修七世化虹光先覺所留左手掌骨,蓮師頭皮,某一教傳派 祖師蓮冠等等,均由喇嘛接手,自於頂上加持甚久,再逐一為眾人觸頂加持。喇嘛夫 婦,也是首見,相當珍惜,我們更覺殊勝異常,隨後並奉獻實質金錢供養。回程寺外 右側有塊明顯二寸深馬蹄印之石頭,裡面還有積水,喇嘛伸手將水舀出,蹄印更為明 顯,傳說為蓮師騎馬留下之聖蹟。於是再循原路上行四十分鐘,才回到公路,隨即轉 往啤嗎揚哲市(PEMAYANGTES),到達旅館已是晚上七時。

六日清晨,喇嘛夫婦於旅館門口等候,帶往錫金最古老甯瑪巴寺廟--啤嗎揚哲 寺,此寺建於西元一七○五年,從旅館步行十五分鐘到達,住持已於寺外歡迎,接待 參訪全寺,此寺為三樓建築,一樓供奉主尊蓮師,兩旁供有護法,其中並有長約十公 尺巨幅湯嘉,每年只展現一次,二樓供奉蓮師八相,後為藏經閣,藏有甘珠、丹珠及  法王著作,皆非常古老,三樓供奉一座「銅色吉祥山」彩色木雕,乃喇嘛父親與叔 叔花了七年時間製作,整座壇城安有中脈,壇城中每尊雕像並有安藏,各尊雕像神氣 活現,整座壇城莊嚴殊勝。後於噶林邦祖師廟亦見相似此壇城之雕刻,但無此龐大。 因為南化密宗山「大圓滿廟」就是依此形式建造,故詳加拍照,仔細研究觀察,祈願 「大圓滿廟」能比此莊嚴殊勝。

住持隨後領往寺後倉房,打開其中一間較大倉房門鎖,裡面供奉綠度母,此度母 胸口中空,內奉另一本尊。傳說向此度母祈禱,應驗神速,於是皆恭敬頂禮誠心祈禱 奉獻供養。隨後往倉旁較小之倉房,開鎖入內,其內供奉金剛亥母。傳聞達賴喇嘛訪 視此寺時,聞倉房內有笑聲傳出,於是令人打開,見此嬌媚含笑之金剛亥母,據喇嘛 所稱,此亥母像已有千百年歷史,大家深感得見不易,誠心禮拜。

參觀啤嗎揚哲寺後,轉往肯翠佩麗湖(KHECHUPHELPRI LAKE),此湖又稱祈禱湖 ,因祈禱均能即速相應而得名。此湖對於蓮師的重要性和印度之楚啤嗎湖一樣,此湖 形狀像極人之右腳掌,我們從小腳趾的外緣方向進入,步行約五分鐘,見湖水清澈, 水波不興,令人感到肅靜莊嚴,喇嘛於是帶領靜坐,感覺殊勝異常,之後又領大家掬 水飲用,以求加持。

返回旅社午餐後,即往嚮往已久之聖地--噶林邦。於離開里加錫村約五公里一 公路旁處下車,路旁下左側河岸對面有座塔、廟。塔後有一石洞,蓮師曾於此洞修行 。喇嘛領眾同下一百五十公尺深之河谷,過了吊橋,往右邊河岸走,即見一山洞入口 ,只約半人高,容一人進入。彎身入洞後,轉身回看洞口石壁上,清楚現出一個人靜 坐背影,深印巖壁,大腿、腰、背、肩、頭歷歷清楚。再轉身往洞內臺階,即見一亥 母洞,喇嘛說若由此洞口往上攀爬上去,可獲重生,既攀上,見洞口上方,陽光直瀉 而下。亥母洞右巖壁中,圍繞有一四面垂直之石,誠如「須彌山」與「銅色吉祥山」 淨土縮影。再往上,巖壁上有一天然石獅,長壽瓶,及女魔身軀、皮膚,另有一頭顱 ,但因洞內漆黑,而且未帶手電筒,未能清晰得見。再往內還有一小山洞,洞門上鎖 ,據稱一年只開放三個月,正因未逢其時,無緣進入。走出洞外,左側有一小塔,高 約三公尺半,正面奉普巴金剛鑄像,右繞祝禱後,繼續沿河岸前行,為蓮師降伏女魔 之處,傳說蓮師於此洞修行時,曾修橋利益河邊兩岸眾生,而女魔趁蓮師修法靜坐時 ,破壞此橋,蓮師於洞內得知動靜,急奔洞外,見此橋被破壞,急往河邊一躍,於兩 石上留下腳印,既降伏女魔後,女魔身軀於巨石上留下深痕,斷橋之殘骸,尚留原處 。大伙休息片刻後,即往回走,待攀返回公路時,早已氣喘不已。

上車後,直奔噶林邦,喇嘛也一直送到那雅巴拿(NAYABAZAR),因車身高熱而 休息片刻,並辦理出南錫金手續後,才依依不捨互道珍重。整整三天行程,均由喇嘛 夫婦親領遊歷,方能得訪此聖域,心中不勝感激。

是晚七時抵噶林邦,夜宿銀橡旅館,隔日清晨,即往祖師廟出發,因祖師廟住持 尚停留尼泊爾未返,故由知客僧等引導參觀,並送介紹祖師廟之小冊子。廟內一樓供 奉蓮師,旁為 法王上兩世之塑像:第十七世敦珠甯巴與第十八世智者移喜多傑。左 面奉有數組照片,其中一張為 法王與上師於香港之合照,備感親切。四周掛滿湯嘉 並彩繪佛像,天花板亦繪有壇城,門外迴廊沿廟身綴滿大小摩尼輪,供繞廟祈禱,二 樓為八角建築,中奉彌勒菩薩與千手千眼觀音,及一座「銅色吉祥山」之彩色木雕, 四圍四間閣樓,各奉護法。三樓供奉長壽佛,壁上畫有普賢王如來等彩繪。本廟所奉 之三尊主尊佛像,均為 法王離開西藏時所攜出者,更彌足珍貴。由三樓眺望,可見 遠處西藏,近處錫金,右為不丹,左為尼泊爾,群山環繞,彷如蓮花中心,不覺憶起 南化密宗山,不也像極千瓣蓮花之中心,誠感因緣之殊勝。由三樓右繞而下,正好繞 廟三匝而至一樓,實佩服建廟之設想周全。廟下尚有地下室,內奉蓮師財神,四壁亦 繪滿蓮師財神本尊壇城,實令眼界大開。廟旁為二樓僧房,和住持房舍。於參訪後, 尚有時間,故由蔡師兄領導入廟內大殿虔修 法王最後祈禱文、上師相應法與金剛薩 埵本尊法,修畢才依依不捨離開祖師廟,返回旅館。

午膳畢,轉往大吉嶺,沿途參訪竹巴噶舉派卡盧仁波切駐錫之桑竹寺,正逢下午 同修法會,寺內正擊鼓集眾同修,導遊引導入廟內左側,大家依次靜坐片刻,只聞百 位僧眾唱誦梵唄,氣氛莊嚴。隨後集資供獻香油錢,並右繞壇城與卡盧仁波切肉身舍 利塔座,而出。隨即前往大吉嶺,參觀當地名勝,夜宿中央旅館。

八日一早即離開大吉嶺,經巴克多拉,飛往德里,過境仰光,返抵國門。

回想此次參訪實為辛苦,又感殊勝,因終日坐車十數鐘頭,於巔簸山路中,搖晃 前進,更有部份為碎石路,車過煙塵四起,若未有過人體力,實難承擔。但由於能因 此得以朝拜甯瑪巴殊勝聖域,亦覺辛勞有所收獲,尤其能深入蓮師之加持地,與 法 王之悲憫建設之祖師廟,尤感不易。僅願南化密宗山亦能成就甯瑪巴殊勝聖域,以滿 共同願力之加持。

時輪金剛之修法

時輪金剛之修法

梅蓮著
黃毅英譯

第九章 主流密續之圓滿次第瑜伽

此四無上瑜伽密續(譯者按:指密集金剛、勝樂金剛、大威德金剛與時輪金 剛)之圓滿次第瑜伽各各不同。然密集金剛乃為其他之藍本,而時輪金剛除外。 格魯派之修法為先參考密集金剛以了解餘二(譯者按:指勝樂金剛與大威德金剛 ),再以此三作為研究時輪金剛之背境。

密集金剛圓滿次第共有六瑜伽,名為身獨立、語獨立、意獨立、幻身、光明及大 會合。

如云此處修法之重心為身意之粗、細及極細層面。「身與意之粗分」乃指平常之 身及其中之感官意識。細身為脈氣點;細意則為意識之各層。最後,「身意之最細分 」指伴隨極細意之根本能量(譯者按:可能指心氣無二),由一世轉至下一 世之元始光明覺性。

此三必須各自分離使修瑜伽時可將較細分為用。此即圓滿次第瑜伽之目的。如是 修即能不受粗身意局限與習氣之干擾而得入定。

其法為收集身中最細能量,由中脈入心輪。以此修特定密法以成幻身。幻身所連 繫者為極細之識,由是可轉入定於空性。

七世達賴於「心意轉化歌」中述說此經歷:
其意沐於意之本光明,
極細能量轉成本尊身,
不動住於甚深光明定,
乃為修與不修無分者。

初生起時,幻身名為「不淨」,於光明覺性中觀空乃得清淨,直至得「清淨」幻 身。極細能量所生之「不淨」幻身乃能將平常身轉化成「虹身」。身之粗物質得以釋 放,其物質身亦以虹光為基礎。(無論如何,縱此「虹身」亦基於細物質,即細 光能,非如時輪金剛瑜伽中所生「空身」之完全非物質。)

無上瑜伽密中「光明覺性」亦分二類及兩層次。二類名為「母及子」。「母光明 」乃心之自然光明,吾人覺性中最細及元始之層面。此為潛意識中最深入者,故非為 未修練者可得,縱其為思維之基礎。反之,「子光明」乃修法時所生起之光明覺悟; 亦即修行力之結果。「子光明」乃由二次第所生起「莫作」與「實證」。

主流密續之道乃欲將清淨幻身與實光明覺性正結合,名為「大和合」,亦即得佛 位。

圓滿次第中能疾速證悟乃涉及「金剛身」之修法。嗣後即述於時輪金剛中如何修 ,第一世達賴喇嘛之《大時輪金剛二次第註釋》說極詳明。其程序與密集金剛及他主 流密續相似,然微細處有差別(一世達賴喇嘛已列明)。

金剛身之課題乃生起脈、氣、點之身。

密集金剛之脈如何觀想,已於一世達賴喇嘛時輪金剛註中述及,縱密集金剛等, 下不過臍。此等脈收集於若干輪中,而於輪中,各脈收集之情況猶如多瓣蓮華。於密 集金剛及其他主流密續中,心輪八瓣、喉輪十六、頂輪卅二、臍輪六十四。(時 輪金剛於此亦有差別)。密集金剛中所談之氣與時輪金剛同,然前者說五種氣, 後者則細分為十種。

點則須作詳述。主流密續中有父及母份,表之以父精母血。此等點影響情緒及心 理狀態極強。此父母份,譯成「荷爾蒙」或更妥,於未經修練者,於體內任意隨業風 走動。行者修圓滿次第令諸點協調並使之作意之新「居所」。此物體居所從而生起更 細及穩定之覺性,為大樂所充滿,較性樂之百倍為甚。以此充滿大樂之覺性觀空,即 達「空樂不二之元始覺性」。

嗣後即知,時輪金剛法修主流密續以外的另四種明點。

以此等脈、輪、點、氣為修,行者進於六圓滿次第瑜伽中之各階層。

圓滿次第之定義多為行者以修法令細能量入、住、化於中脈。故此等修法亦名為 「第二道」、「超觀想之道」、「圓滿次第」及「意識投射以外之道」。如前所述, 共分六法,各各有其定義,然不於此詳述。

此六之首為「身獨立」。有此名者因物質外相均融入而生作本尊及壇城 聖眾。在某角度言,此為生起次第之延續,而所用基本之力為觀想力,然其觀想之層 次甚深並涉及極細之能量,故列為圓滿次第。其程序為生起四種微細覺性,名為「四 空」,其中充滿大樂並用於觀空中。以此言,「四空」亦名為「四喜」。

修法之物包括蘊、大、門及境,各數為五,共為二十。五佛部用於二十中,形成 一百無上本性。四大與識,觀成「五當體」。身語意觀成三密及三金剛。最後,具三 門之行者觀自身成金剛持,即「大密獨自本性」。此等均以空樂所「印許」並各各於 本尊身自性中獨立。行者於是再修觀細點於寶珠頭之法,至令氣及連帶之心驅入中脈 ,此等入、住、融於心(輪)中。自身浸於空樂境界中,於百法成聖眾入金剛身獨立 之正定。此即為圓滿次第中身獨立之修法。

次為「語獨立」。此處語指氣,俱指粗份之呼吸及體內之細能量。十三 世達賴喇嘛於《佛法密續導引》中言及此:
次獨立(即語獨立)之基礎,涉及根本與支分氣之粗細分,特別是心 中之持命氣,並不壞明點。此一切表義之基礎,以短阿此甚深勝義符號而住。
行者以金剛誦,此呼吸練習,並知氣、能量與咒無分,得幻身自性之獨立(分 離)。嗣後驅動不壞明點往身內各處,如心、頂、密輪等。再者,行者修寶瓶氣 ,同時專注不壞明點、並咒輪、五色明點、紅白菩提相運而成芥子許之明點等。
以此,各根本氣、行氣除外,均得駕駑,行者於是以金剛氣起拙火。氣入不 壞明點,心輪脈結得結心開。此為語獨立、金剛語正定之修法。

於後將見一世達賴喇嘛《大時輪金剛二次第註釋》中所示金剛誦與寶瓶氣於時輪 金剛續為至要。因此等修法於是闡述甚詳,於此不贅。

第三法為「意獨立」。其集中之處為三種顯現與八十分別此等極細之處 。此法依內境之金剛誦,及外境觀成或實印,獨立至自性空之光明體。於此生上升下 降之順逆四喜。內境而言,以行氣作金剛誦。如情器融入般,生起身於心間融入光 明之境界。八十分別消融:現之卅三分別、增之四十、得之七。此八十分別本住於粗 細漏能量,如死時之消解。此時三種顯現之智慧生起,令心得光明之境界,此為意獨 立之修法。

於大威德金剛續中,「意獨立」名為「誓句瑜伽」。喇嘛羅桑遷巴於《大威德金 剛二次第》中註釋云:

 依誓句瑜伽,一切氣入中脈,得各消融次第,猶如死時。生起光明及究竟意獨 立。

「究竟意獨立」一詞為至要,只於行者能仿作死時過程並能延續進展,方可生起 。一切死相生起,包括死時光明。行者用光明之法入於死境,將元始能量(譯者 按:或指心氣無二)驅入幻身。

據云究竟意獨立及幻生之成,以傳統方法,只能於過去生中已修成時,方能一期 證得。否則須用業印、或實印、即明母,或於中陰成就。於該時行此法。

第四瑜伽為「幻身」。如喇嘛羅桑遷巴《大威德金剛二次第》中所說:

 微細之身能量轉成五色光明為因,意之光明為等無間緣,於是….一切原有之 蘊即得轉化,並於相好莊嚴本尊身中生出,如魚於海底中抽出。

 此為九次第中之不淨幻身….其自性有五喻:夢中之身、鏡中影、水中月、( 幻人所作)幻身及泡沫。

成幻身之基礎為二:上述瑜伽所得之光明為等無間緣;五色光明之生命能量(譯 者按:指心氣無二?),其為上述光明之車乘,則作為因。以此生起如前所喻之 幻身及其功德。此幻身即代以顯教般若乘經三劫修持所生起之功德,金剛乘中則名之 (譯者按:指顯教經三劫修持生起之功德)為世俗諦。據云得此幻身者決能 於即生證悟者。

次為「光明瑜伽」,大十三世(譯者按:指十三世達賴喇嘛) 《佛法密續導引》中則有此法簡明之闡述。

 修光明之「外時」為黎明,空中無日月,黑夜亦已過,「內時」為修至平息三 種顯現(即現、增及近得),猶如死時。於此二時配合,光明最易得。若得此二(譯 者按:指二時),行者依內外條件得光明,此(譯者按:指光明)於金 剛乘為勝義諦並為即時消除九輪所知障之對治。

第六及最末瑜伽為「大會合」,於此,行者將入光明之程序逆向而行, 從近得之境回轉等等。與此同時,經歷自在之道、由無染之心與能量而成超越之大會 合。由融入之境界起,悟身意自性之無分,此名為道上之大會合。此覺受之增強乃由 造作、無作、究竟無作三法得成。

如是而修至圓滿時覺受光明,消除礙知之一切障,得「無修之大會合」,並為 七功德(譯者按:可能指七等覺支,不敢肯定)所莊嚴,此為究竟證悟之境 。

喇嘛羅桑遷巴於《大威德金剛二次第》中所言甚詳:
行者自俱生喜與智中起。其時主因--身之微細能量以五光(形式)生起,此 為當下之車乘,亦即意之實有光明--使諸蘊轉成具足莊嚴之金剛身,行者得清淨幻 身、除去一切障者,隨而得清淨光明之完全證悟。
此清淨幻身即入前粗化身,於是生起清淨幻身與實有光明智之清淨心兩者之一 味會合,此境界名為「道上之大會合」。
當行者知其已趨近「師位之大會合」之種種相,即行入定:如前即依外之業印 及內之觀空,驅能量(譯者按:或指心氣無二?)入中脈並令之住及融。首 得意之光明即摧壞知之障。次剎那直截了知一切智物,世俗與勝義與俱,直截猶如 手中之果(譯者按:即瞭如指掌之意)。

從上可見,密集金剛與大威德金剛所言相同。唯一之分別,如大十三世(譯 者按:指達賴喇嘛)《佛法密續導引》所指出,乃在於諸瑜伽之分組:
(大威德金剛之)圓滿次第瑜伽分成四類:身獨立與語獨立合為咒瑜 伽;意獨立成誓句瑜伽;不淨與清淨幻身合為相瑜伽;最後,仿光明與實有之光明成 智慧瑜伽。

大十三世亦以密集金剛之結構透視勝樂金剛之圓滿次第。
至乎(勝樂金剛之)圓滿次第,行者繫心於臍之聲結。業能量驅入中 脈得下降與上升之四喜。逐修金剛誦與次第融入之禪那。如是於空邊(即勝義言 )得不思議仿及實有光明境地;於有邊(即世俗言)得不淨與清淨之妙 幻身。次行不思議之大會合,道上與無修與俱。

上述之主流密續(密集金剛、大威德金剛及勝樂金剛)外,古印度佛教 密宗行人亦有修其他密宗傳承。較要者為喜金剛與大幻金剛。此二之圓滿次第,合上 三之主流密續,即為印度諦洛巴大師所修者,並傳與其主要弟子那洛巴。那洛巴傳與 譯師麻巴,並且於藏土弘揚而以「那洛六法」之名聞世,那洛巴更出另一傳承與主要 女弟子尼古媽,此瑜伽母傳與世主要藏人弟子-雍布那佐,其乃於雪地(譯者按 :指西藏)大力弘揚,此法即以(另一名)「尼古媽六法」行世。此二 圓滿次第傳承,由諦洛巴結集傳與那洛巴等,乃傳遍藏佛教中各派。

後即可見,那洛巴亦為時輪金剛傳承中一主要人物。故其於藏佛中影響至巨。

大部份藏文各圓滿次第之注釋均以比較各瑜伽成就之境界與般若乘諸地作結。

元始乘與共大乘之二般若乘及金剛乘均言覺悟乃為五道所達成,其且有共同之名 相,即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與究竟道。

然各各之見、修與目的均異,所用之諸名亦不同,共所言之五事亦實非一也。

如元始乘之動機為自於輪迴中解脫並得涅槃,其所修者為戒定慧三無漏學,其集 中之處為四諦與八正道。入道之門及履諸道之程均以上而知。

二世達賴喇嘛於《渡印度佛教教法之筏》中言及古印元始乘毗婆沙部中云:

 (對於彼等)修道欲瞭悟者為四聖諦與十六相面(譯者按:不知 何指),如無常等。得此四諦即進於五道:資糧、加行、見、修與究竟。

於大乘之修多羅乘,即大乘之顯宗,其基礎為佛果之悲心,智之悲與力,以廣 利有情。以全力令眾生提高覺性能使其得至高利樂。此一佛道為方便與智慧雙運。其 中方便為發菩提心並輔以六度之首五:布施、持戒、堅忍、精進與禪定。必須連貫之 智慧即為六度中所舉之者,所輔以者以四、五(即精進與禪定)為主。方便 與智慧之協調如鳥之雙翼,大乘道行人乃以此修多羅法進五道也。

發菩提心,關顧他人多於一己為進五道之首。此大慈悲配合正見,體現空之理, 即進入加行道。再進添發心及體現空性漸次見諸相本面。此時即達第三之見道而入於 聖位。然於此時均於座上言,下座入於平常生活,即未必能達到,若此座之境界能保 任於各時,則轉入第四之修道矣。再進於十地,方便(菩提心)與智慧(空 性)配合,直至雙運。此即達五道最末之究竟,亦即得佛果矣。

於金剛乘,四續以略不同之語言而述諸道。現集中無上瑜伽密而言。

如前所知,三主流密續--密集、大威德、勝樂--言及三獨立(身、語、 意),生起不淨與清淨幻身,並覺仿與實有光明。如是細微身意與粗者分離,極 細亦與細者分離。

大十三《佛法密續導引》中言及如何配五道。
資糧道者自得四灌至以禪定力故氣入中脈消融而見空性。
加行道者,自此至得不淨幻身,以大樂之智直見空性。
自見實有光明至初得大會合,即為見道,入菩薩初地。
修道者為自此至得大會合之實有光明。
行者過菩薩十地,次即完全證悟,此為究竟道。

故於金剛乘,首道為得灌頂並包括顯教之共道,乃至自灌頂入金剛乘。亦包括生 起次第並圓滿次第初步,以氣入中脈得稍見空性,及後各道則以行者將細身能量及識 與粗者分開,並住於細身之程度而定,若能住於最微細層面,並將清淨幻身配合實有 光明,即為完全證悟之大會合。

圓滿次第自世代來於藏人中曾轉成請歌。七世達賴喇嘛為如是一行者,其「心意 轉化歌」即說密行之樂:

情與器之諸幻像
融入光明界,而浪
為謬見者得平靜。
光明之照耀無障。
平常心為無謬見。

於仿與真大手印,
空像皆顯作虹光。
無謬法現為幻圈,
立本尊眷屬壇城。

自幻身生起光明,
如雲於空中消散。
內智慧之火生起,
燒盡我執之種子。

大金剛身大會合,
與心意之大光明,
名「大跨越之正定」,
為眾智者所未及。

此識諸暫垢皆淨,
直截凝視諸體性。
如現聖身之寶珠,
赫魯迦利有情故,
現出無數應化身,
各應世界之所需。

於此短壽之世代,
佛果實甚容易得,
以轉緣境之欲望,
成生大樂之道友。

金剛乘季刊合訂本第五輯序

金剛乘季刊合訂本第五輯序

劉銳之

金剛乘季刊創刊已十有九年,刊之出版,亦六十期矣,緬懷過去,提倡舉辦而未 辦者固多。而尤念念不忘者,則為經書反哺及老人安養中心二事,茲分述之。

一、關於經書者:若干年前,國內以喪亂之餘,所有經書,不獨佛教者,然亦散失殆 盡,斯文掃地,可勝慨然,而以佛教者為尤甚,此所謂末法時代也。所有寺廟之功課 用本,亦蕩然無存,紛紛派人,前來香港呼籲。由此應知,更深奧之經典,更不在話 下,思之不覺妄然。乃分別募集金剛經、法華經、涅槃經、楞嚴經;瑜伽師地論、成 唯識論、現觀莊嚴論等,通用之經論,準備反哺。並多方面查攷,國內政治,已不加 干涉,正擬付郵反哺就道。再細攷較,則悠悠之口,言人人殊。更謂佛教唯心,非唯 物者,所能容許進境者,祇得作罷。

二、老人安養中心:本來老者安之,及孔聖人「老者安之」之德政,而文王發政 施仁,必先斯二者。故極力發動本會同學,加以創辦。臺灣政府,對屬下社會,所有 「不牟利」團體,祇要提出房屋,以安置老人,其餘一切費用,均由政府支付。此事 本極易辦,而本會弟子,已在南投縣集集鎮買了土地,準備興建老人中心之房屋。我 亦計劃將其中所居之老人,調查其學歷基礎,將已受相當教育者,列為一班,授拋斡 (意即遷識)之教育,並不斷訓練之,使到死時可拋斡自去。否則教以「彌陀十念」 ,亦不斷訓練,亦保證往生。如是將興土木,竟遭逆緣,遂致功虧一簣。而我於此兩 願,念念不忘。倘能於第六輯編成時,此二願同時圓滿,則跂予望之矣。

中華民國八十三年四月廿四日劉銳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