旃檀佛真相
旃檀佛真相
劉銳之
緒言
佛像之始,始於何時?以何因緣?而有佛像。此開始之像, 是以何物造成,均有攷據之價值。
此像造成得如來加持,並予以授記曰:「我滅度後千年,是 像當往震旦,大興教法,廣利人天」,及今果然(震旦是以前外國人稱我國 之名,為『秦』之轉音),尤為珍惜。
數十年前,曾擬接受時輪金剛灌頂,以因緣不具而止,竟得當事人寄贈此 像,是時如獲至寶,今於書架上檢
劉銳之
緒言
佛像之始,始於何時?以何因緣?而有佛像。此開始之像, 是以何物造成,均有攷據之價值。
此像造成得如來加持,並予以授記曰:「我滅度後千年,是 像當往震旦,大興教法,廣利人天」,及今果然(震旦是以前外國人稱我國 之名,為『秦』之轉音),尤為珍惜。
數十年前,曾擬接受時輪金剛灌頂,以因緣不具而止,竟得當事人寄贈此 像,是時如獲至寶,今於書架上檢
資料室
西藏格魯派寺院基本遵循先顯後密,顯密雙修的學習原則。顯宗主要學習的是 《釋量論》、《般若論》、《中觀論》、《俱舍論》、《戒律論》五部大論。其主 要內容是:
藏區的寺院有別於漢區寺院的尚在於寺院的 基本建制和課程設置。一些大的寺院,如 甘丹寺、哲蚌寺、扎西倫布寺、塔爾寺等都設有曼巴札倉(即醫學院)、丁科札倉 (時輪院)。曼巴札倉主要學《四部醫典》:醫學概論、診斷學、藥物學、病理學等 ;丁科札倉主要學習天文歷算方面的知識,著作有《時輪金剛經》、《時輪派歷算精要 》等。天文、歷算、醫學都是科學,造就這樣將宗教與科學安置於同一個空間中,認 它們按照各自的軌道發展。一個寺院總共五六個札倉,其中兩三個是學習研究科學的, 這不能不值得我們深思。寺院教育中,尚有戲劇 、繪畫、雕塑等科目。
寺院教育與藏區所倡之「五明之學」是相一致的。「五明」分「大五明」、「 小五明」,因此也稱「十明之學」。「小五明」指「詩」、「韻」、「修辭」、「歌 劇」、「星算」,如同現代所謂辭藻學、韻律學、戲劇學、星算學; 「大五明」指「聲明」、「因明」、「內明」、「工巧明」、「醫方明 」,如同現代所謂聲律學、正理學、佛學、工藝學、醫學。這些在寺院 教育中都包括了。
劉銳之
佛教有正像末三法期:所謂有說有修有證,為正法五百年;有 說少修少證,為像法一千年;若有說無修不證,為末法一萬年。
南嶽懷思禪師(西元五一五年至五七七年)立誓願文一卷,為 最早主張末法時期者。其後信行師(西元五四○年至五九四年), 更提倡三階教。以正法住世時,與一乘相應為第一階之法;像法期 與三乘相應,為第二階之法;末法時代,實難依前二階之法以修, 必須修善法(全部佛法),皈依一切三寶,斷除一切惡,修持一切 善,始易有成。迨唐道源(五六二年至六四五年)善導(六一三年 至六八一年)等則主張與末法相應之淨土教,強調懺悔、念佛等之 實踐,為信仰重點。此乃自昔已然,於今為甚;斯就顯教言之也。
若言密教,蓮師授記,鐵鳥升空,密教弘揚於世界。但以刀兵 禍結,民不聊生,去國離鄉,以謀衣食。此維救死,而恐不贍,奚 暇治「勝義」哉?所謂「人為之末法」非耶?憶二十年前,十六世 大寶法王告余:弘法歐美多年,迄未有宣示大手印之緣會,無他, 無人請法,聞之已覺慨然。其後十餘年來,曾至美國之紐約、三藩 市、洛杉磯、西雅圖,加拿大之雲高華、多倫多,澳洲之里斯本、 黃金海岸、悉尼、墨爾,法國之巴黎,星加坡,及馬來西亞之吉隆 坡、檳城、太平、怡保、古晉、沙巴等處,固欲弘揚甯瑪巴法,有 些法源未開,廢然而返;有些祇求灌頂,不願修持,更不願修四加 行。即以星馬而論:以前承事 敦珠甯波車,以聞南洋華人頗多,密 教各派,均有弘法基地,而甯瑪巴無之。銳之自告奮勇,願作先驅 。 師以點水蜻蜓,將無濟於事,乃願培育,以至傳授二級灌頂為 請, 師乃大喜許之。其後赴星馬至再至三,傳二級灌而後,復以四 皈依、獻曼達、百字明、上師相應法之四加行授之,飭以十萬為基礎 ,按月列表以報。眾皆唯諾以從,而切實奉行,祇占三分 之一,太平一地而已。
密教最重修持,若傳而不修,則不如世尊所說「說食不飽」之 簡單。頂果欽哲甯波車近作「寓修持於生活」文中,提出「上師相 應法….為一切修持之核心。無論甯瑪、薩迦、噶舉或格魯,均以 上師相應法,為修持佛法之基礎。」且引無垢光尊者之言曰:「此 上師相應法,開啟主要之虛空巖藏。」其扼要可想,猗歟盛哉!
前年偶檢存書,赫然我 師若干年前賜予之「深密 空行心要前行念誦雙運道乘」一帙,此吾 師三十四歲 之作,邇來凡六十年矣。憫密教行者之懈怠與無知,若 依法次第傳授,則將畏難而卻步;以淺易授之,又將毫 無成就。 師乃悲心獨運,遂從無上之意巖取出,為空行之心要。先授之以 共前行。再以不共前行,鄭重給予四級灌頂,後授以圓滿次第之精 髓「睡眠光明」。且使到臨死時,可修拋斡解脫。既簡而精,歎觀 止矣。更復智燭機先,竟於六十年前,公布此法,於是趕先譯出, 極願與諸同學同登銅色山蓮華剎土。
民國八十年第二辛未二月初十日劉銳之其鈍記於大圓滿關房
深密空行心要前行念誦雙運道乘目錄
劉銳之
嘗謂泰國、緬甸、斯里蘭卡(舊譯作錫蘭)等原始乘國家,一切皆依佛陀 當時制度,衣是三衣、食則乞食,行則恪守結夏安居,及厲行布薩,後此二者 ,在大乘國家,似已不聞久矣。
憶十餘年前,應邀偕忍慧法師等赴日本東京,參加世界佛教徒集會,時東 京各大佛寺,皆在門前列隊排長龍陣,鼓掌歡迎。香港某法師悄悄謂余曰:且 以之與泰國僧比對看之,勿以彼等所修是小乘,但能嚴守戒律:如某年曾有一 泰僧受聘至東蓮覺苑說法,說畢將行,於所經道路之女眾,如鳥獸散;以比丘 之衣影,稍及女身,則彼此皆隳地獄。又如彼等在寺中樹下靜坐,以勵修行, 其務實精進又如是,故世界上精明之國家,多往彼等國家以求法也。
泰國之曼谷,前此之旅遊、道經、前後不下四次。今奉 佛母諭召,趨領 殊勝法物,以修建塔廟;取道印度加爾各答、前往尼泊爾之嘉德滿都。後經曼 谷返台灣。此行所至「印」「尼」「泰」三者均為佛國,惜不識英文,於前二 國無從參訪。
泰國僧眾之列隊乞食,於葷素無有分別,只要不見、不聞、不為自己之殺 生,即可受用。及無有貧富、親疏分別:「次第乞」等,久切心儀,前曾於拂 曉及午前,漫步街頭,都只是一個僧人托缽孤立門前行乞而已。
今遇一泰國人,以其言必云「我等泰國人」,實係泰籍華裔;相逢異地, 言語能通,一樂也。與談僧人之乞食,必糾正之為「化緣」,恐有辱及「僧寶 」者,彼蓋不知佛說有「舍衛大城乞食」之語;更不知龍樹菩薩著之大智度論 所說:「比丘之義有五種:其中破惡(破煩惱)、怖魔、乞士,稱為比丘三義 。乞士者謂比丘常當乞食、清淨以自活命。上乞法以資慧命,下乞食以資色身 」。無足怪者。
他復告我:泰國人口比例,百分之九十五,為佛教徒;大部份出家,當然 有終身出家,亦有短至三個月者。詢以有否研習靜坐及教理者?答:僧侶則不 知,若說居士,則我已是許多年之佛教徒,未有參加如是二者。因問:泰國之 佛教徒,大約是何者居多?答以與台灣之「拜拜」者差不多。因告以:「據我 所知,原始乘是憑自力,所修實踐之行。大乘則憑他力以加持者,若說﹃拜拜 ﹄,則全乞他力者也」。原始乘之國家,有謂大乘為「非佛說」,今竟向之「 看齊」,真不可思議之至。
釋尊以大事因緣,出現於世。所謂大事因緣者,以眾生枉受輪回,欲令之 了生脫死也。其方法為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其步驟則 先使:「深信因果」,繼之使之「離苦得樂」,後乃導之「轉迷成悟」。何有 於加持哉?
當年之佛制-「乞食」、「應供」(不分別所供何物,一體受用)、「持 午」(過午不食),此區區三者,猶有存焉?企予望之矣。至乞食之隊形,久 已無緣遇見,乃向坊間找得,以實本刊,以饗讀者。
劉銳之
釋迦牟尼如來成道六年,升叨利天,為母說法,數月未返,優填王以久闊 瞻依,乃申請大目犍連,運神通力,攝三十二匠,同登叨利,三返乃得其真, 遂琢旃檀神木彫摹聖容,像成,佛亦下降,乃為之受記曰,我滅度後千年,是 像當往震旦,大興教法,廣利人天,至是而後,像留西竺,計千二百八十餘年 ,遂至龜茲六十六年,又到涼州一十四年,長安一十七年,江南一百七十三年 ,淮南三百六十七年,再至江南留二十一年,汴京一百七十六年,北徙燕京, 奉聖安寺一十二年,又北徙上京大儲慶寺二十年,南還中都內殿五十四年,元 前至丁丑,復居聖安寺五十九年,後至元十二年乙亥,迎供萬壽山仁智殿二十 七年,遷大聖壽萬安寺,明初移慶壽寺,嘉靖十七年寺災,遷鷲峰寺,一百二 十八年,康熙四年創建弘仁寺,遂迎供奉,光緒庚子之變,弘仁寺災,其像遂 失,僅留此幀,係康熙時依旃檀佛像所寫,供於太和齋,後太和齋坍毀始歸於 古物陳列所,民國二十一年壬申歲九月九日起至同月二十八日止,時輪金剛法 會發起人等以頻年國難天災,乃禮請 護國宣化廣慧大師班禪額爾德尼,就古物陳列所太和殿舉行時輪金剛灌頂傳法 ,以回向護國息災,薦亡祝歲,計傳法五日,來會男女十餘萬眾,亦云盛矣, 古物陳列所主任錢桐君,於傳法期間,將此繪像張於太和殿,備數萬會眾之瞻 仰,事竣復將斯像影印多張,分贈法會執事人等,以資供奉,其意至盛竊惟斯 像自優填王凋造之歲,當此土周穆王十二年,至光緒庚子,凡二千二百八十餘 年,所至之處,國福年和,教法隆盛,所謂應以舍利身得度者,即現舍利身而 為說法,微塵草芥皆是大日如來應現法身,則旃檀佛像所在之處,即是釋迦如 來親身所在,此幀又即是旃檀真像,況其傳神妙肖,相好莊嚴,與本像無二, 即與如來真身無別,吾人何幸而值此像以申供奉也,相傳此像現供於俄蒙交界 之哥薩克大寺,黃衣喇嘛,前往朝禮者不乏其人,而此幀乃普現於太和殿十數 萬眾眼前,其原因湊合,極饒尋玩,謹依清康熙御製及元翰林學士陳鉅夫所撰 旃檀佛像記並明萬曆聖安寺僧印空重刻旃檀佛記節其要略,而為之序。
中華民國二十一年夏曆九月二十九時輪金剛法會圓滿日佛弟子王九齡敬記 ,,,。 ,,,。 ,,,。
朱文進
前言
師祖 敦珠甯波車為西藏甯瑪巴(紅教)之最高領袖,曾居印度噶林邦,尼 泊爾嘉德滿都,法國博都,以其利生度眾的悲願,不僅於此三處教導無數弟子。 也樹立閉關中心,造就專修人才,其學問修養,寫成法要二十五鉅冊,以行世。雖 全力於西方以弘揚,而將漢地度生弘法之重責託付 上師,而認為「過去生中之 願力,及彼此之因緣」故將傳承僅傳予 上師一人。
前年(外元一九八七年)元月十七日, 師祖於法國博都示寂 。然其悲憫甚深於娑婆有情,留下法體以饒益。經過 兩年時間, 佛母於嘉德滿都內,白塔附近擴建塔廟,終於完成。於是 法王法體 遂於今年(一九八九年)元月運回嘉德滿都,莊嚴奉安入廟。參加此 一勝會,本會同人到者不多,特將所見所聞簡括書之,以告各會師兄。
機場恭候法體聖駕
一月廿二日尼泊爾下午三時許, 上師親率由香港、台灣、馬來西亞等地, 第一批抵達尼國弟子十六人,自國賓飯店前往國際機場恭迎法體,當時機場內外 皆已滿佈不同地區前來的虔誠信徒,以本地人佔大多數,有穿著不同格式僧服的 東、西方僧侶和喇嘛,及一些西方信眾和記者等。
等了一個多鐘頭,仍未獲任何消息,陳貴枝、何雪霞二位師姊與英語不太 靈光的尼國人溝通,得到兩個印有 法王法照的襟章,乃尼泊爾迎駕委員會所做,對機 場出入甚有幫助。
法體轉移降落出口
在下午四時多,人潮突然離開,據知載運法體的座機改在空 軍基地下降。此基地位於機場西方, 上師吩咐召回各弟子 驅車前往,為了爭取時間,事先已指示楊焄暉和楊東賢兩位師兄隨人群步行前往 。
兩旁群眾愈擠愈多,靠近基地鐵門的一些比較年長的僧侶,手持藏香等候,又來了 一群年青的僧侶,頭戴黃色的半月帽,手持樂器,靜候左旁。
我隨即回來迎接 上師,引導到機場出口處,外國記者一 見 上師到來,即來攝影,貴枝、雪霞也拿出法王與 上師之標誌旗,以 供記者、攝影師拍照;同時各地到達迎接之喇嘛亦一一與 上師握手寒暄,交換名 片,其他小喇嘛竊竊私語:「 敦珠甯波車之傳承弟子漢地導師 劉上師及其弘 法中心(金剛乘學會)弟子亦前來迎接法體。」不久,有一隻大象緩步而來,抵 達基地門前時,已近黃昏.象身上披有彩衣,背上架一寶座,座頂四方圍以白布 ,座後有人一手持法幢,大象於鐵門屈膝而跪,等候法體登於背上寶座。
直至紅日半山,基地鐵門首度開啟,工作人員步上機場跑道, 大家都感到 法體將要出現了。此時, 上師在右旁最前排恭候,裝著 法體的寶箱由 工作人員抬著,沿小路緩緩而來,年輕的樂師亦紛紛奏起迎接的樂章。
法體奉安 法王廟
當鐵門再度打開時,守衛的僧侶們,再也抵擋不了情緒高漲的群眾,紛紛擠 至,敬獻哈達。守衛與警察極力維持秩序,但仍有人奮不顧身地向前攀緣,以能 觸摸到裝法體的寶箱為幸, 上師亦數度以手參加抬舉,後來由於人潮過於擁擠 ,乃暫將法體迎回基地, 上師亦進入基地內,隨即仙藩甯波車出與 上師會見後,是時 法體無法送上象背,改乘吉普車, 上師遂扶著該車緩緩步出。 眾師兄弟遂將 師父接上小巴士開往廟去;由於交通過於阻塞,啟安、東賢、麗嫦 三位師兄與我皆先徒步往廟。
尼國馬路只有雙線道,當天晚上連人行道上都擠滿人潮,信徒手中都一手持 藏香,一手持哈達,盡量趨向 法體以獻。因此段路上大多沒有路燈,非常漆黑 ,不時有人蹲下尋找遺失的遺物,曾聞尼國路上遍地「黃金」,大家也顧不了那麼 多了,只顧著把眼光投注於吉普車上的 法體寶箱上,行約一小時才到廟的正門入 口。
法體入廟安座
歷經千辛萬苦才抵達廟門,廟前方入口處有四大天王像,此時 法體正由吉普 車裡奉迎而出,送入廟內,這裡燈火通明,可以清楚看到裝法體的四方彩盒,盒 上堆滿哈達,進入廟內,啟安師兄與我亦隨眾衝入,廟前後兩門都 有精壯守衛把關,把不相干的群眾驅出。法體始能送入佛塔前的高台上, 佛母與 佛女們已在此等候多時。由於交通阻塞, 上師之巴士尚未到達,仙藩甯波車立 即指示移喜叫東賢去迎請 上師進入廟內。
當 上師進入廟內禮見 佛母後,隨即上座,共修祈禱法會,經過一個多小時 ,法會圓滿,此時已晚上九時多了。每個人都面露倦意,這真是體 力與信心的一大考驗,,此次迎接法體始告順利圓滿。
後記
此行嘉德滿都朝聖時日裡,親身所經歷的殊勝事蹟實是不勝枚舉,故每覺 法王對我們這般再傳弟子的加持未曾間斷,照顧、眷憫亦未曾有一絲之捨離。心 裡感動不已,實是我們的福報,能追隨 上師(漢地導師)的教誨,方有今日的 殊勝。亦是所有學會同學所當珍惜的「真正的佛法,實在的清淨傳承,明白的蓮 師代表」如此因緣、福報,真是百千萬劫所難遭遇。誠如 佛母的開示:「只要你 們能夠嚴守對 上師的清淨三昧耶,那麼 法王與 劉上師及我們都是一家人, 將同在一個壇城直至成佛。」有此加持與保證,實是所有學會同學所當慶幸,能親 臨朝聖的師兄們更是不虛此行。
同時 上師以法王傳承心子的身份,雖隨時隨處能與 法王相應、溝通,但仍不 以年老為慮,不辭辛勞,堅持親臨機場迎接法體,感動 佛母而特別安 排小型巴士接送,這些都足以讓我們這班做弟子事師的最佳榜樣,於是仙藩甯波 車亦如是說:「 劉上師對 法王的專一承事、恭敬,以及金剛乘學會弟子對 劉上師的恭敬,實是此時末法所僅見。」
陳建強
很清楚地,仍然見到甘露流出時的痕蹟,並且用手摸時,仍是有些濕潤潤的。
林崇安
一、前言
釋尊常說:「生死事大」。孔子也說:「慎終追遠」, 因此,子孫們對於歷代祖先的安奉,應當特別謹慎而周詳,能將靈骨及骨灰置於 山明水秀的廟堂附近,並有定期超度 法會的加持,對於先人最能得到好處,而子孫得所護祐。此密宗塔之設立,便能達成 以上的目的也。
二、靈塔介紹
金剛乘學會在臺南南化鄉計劃興建五座風格特殊,極度符合西藏密宗規格的塔。 旁建佛殿,每年清明節及盂蘭節由本會金剛上師率眾多弟子及亡魂家屬舉行大幻化 網超度法。塔的構造為西藏型象之規格,在上方供有舍利,其下為各亡者的骨灰, 可以得到佛法的加持。塔的外型,底座的形狀及圖案代表佛法的十善、三皈依及六度 ,其上階梯及舍利塔,則代表三十七助道品,頂上有佛眼,象徵智慧及慈悲 ,再上尖形構造代表佛的五智,最上有日月及寶珠,象徵著大悲、離苦及一切圓滿。 因此歷代祖先在無上密法庇蔭之下,很自然地得到平安祥和。而五層塔象徵五方佛, 因此在佛光普照之下,所以命名為密宗山,其塔則亦名為密宗塔,如是建築之構想 ,對於想安奉祖先靈骨之孝子賢孫,實為一難得機會。
三、超度祖先
佛教中最負盛名的超度法就是「靜忿大幻化網超度法」由印度無上密教祖師 蓮華生大士傳入西藏後,一直流傳至今,在超度亡魂上,具有摧滅金剛地獄的 強大威力,因此在清朝時,特別受到皇室的重視,每年邀請金剛上師專修此法來超度 皇室之祖先,其殊勝可知。
四、密宗山風景
密宗山位於臺南南化鄉山坡地,有名花異木,鳥語蟲吟,極清幽之致,抬眼高 望,綠竹漪漪,固可比美世外桃源,亦可追蹤極樂世界,祖先靈骨能安置此處,定 能引起孝子賢孫們無限的福壽增添。
五、前瞻
密宗山的範圍有十甲多,除塔的建築外,一併設計,蓋建密宗的廟宇,以安奉 本會 劉銳之導師之三位上師, 諾那呼圖克圖、 貢噶上師、 敦珠法王諸尊, 均為傳授大圓滿入我漢土之創始者,後先輝映,成無上密法之先導,如是三尊,實 乃我輩之 師祖,法源之密切,傳承之直接,猗歟盛哉。此山現為閉關中心,有關 房二十四間,將更建老人安養院,由金剛上師指導修行,以備頗哇(即遷識), 直生極樂世界。在地靈人傑下,密宗山將成為一殊勝的道場,而祖先於此可生安養, 是毫無問題。
六、諮詢
凡對密宗塔及相關事項有興趣者,請與本會聯絡。
甯瑪法王敦珠甯波車開示
蘇迦仁波切譯英
再傳弟子 陳文仁譯漢
贅 言
即身成佛之密乘,有其四密,曰作密、行密、瑜 伽密、無上密。唯無上密始有「大圓滿」之法,以其 內涵「且卻」(義為立斷)、「妥噶」(義為頓超) 以比餘法有七殊勝,祇甯瑪巴纔有之。
我漢地之傳入無上密法,比西藏、蒙古均較遲; 以為歷代帝王所專用故。直至民國成立,密法始流入 民間:如白普仁尊者之傳普通密法,多傑覺拔尊者之 傳密乘法海一百零八法,猗歟盛哉,而大圓滿法尚未 傳入也。
迨 諾那呼圖克圖入漢,始以大圓滿傳入。及將 涅槃,請 貢噶上師繼其統緒,為傳授其弟子。其後 復有 敦珠甯波車繼述其事。故大圓滿之傳漢,唯此 三師,而均對我具有深恩,已在台南購地,準備建廟 ,以紀念之,籌備已久矣。 諾 貢兩師所示大圓滿 法要,坊間已早有專書發行。 敦師之法要,祇在拙 譯之大幻化網導引法引述而已,惆悵久之。
陳文仁同學原在台中,經營文具商業,移民加拿 大,以有暇修行,進而博覽密法要籍,頃有函來,謂 譯英文,助余之不足。可造才也,如是亦巧合、亦相 應,先將此譯,刊於本刊。
劉銳之贅述於台中關房時民國第二辛未元旦
任何所作修行,世俗諦與勝義諦,與之同時而 有;方便與智慧,與之同時而有;覺受與空性,與 之同時而有。如是之故,以修加行為方便,於其結 尾之上師瑜伽,上師融入,與我成為無二,而我住 於諸法實相體性,即平等住中;此時即趨入智慧。
因此,上師為真正指示我修行之門路者,並且 為整個修道之核心,故於一切修行,首先向上師致 敬禮。
敬禮上師後,於焉開始,先思惟暇滿人身,寶 貴難得,因為人身乃修解脫道之所依。接著觀死及 無常;諸法無不變滅。即令死了,非即解脫,輪迴 流轉不斷,生而再生,故說輪迴體性是苦;如是思 惟。再接著,觀任何所作,無論善惡,業力難脫。 以上說為 Lo Dok Nam Zhi ,即四思惟,回轉心意 。其目的在,令心厭離輪迴,趨入修行。故開始時 思惟,以及認知其真相,甚為重要。
如是而行,有如以犁耙勻耕地,使土鬆軟,以 適播種。
現在,播下種子本身:皈依、發菩提心、獻曼 達(為累積福智資糧)、與除障(以金剛薩埵法) 。這些有如種子,播於四思惟所施放之土地上。
不如是假藉世俗,欲認知勝義,則不可能。不 依靠世俗之身,則心之真實體性,不能認知。相同 的,無世俗之修--即方便,則空性之體性,不能 顯現。世俗與勝義,同時而有,相輔而作。認知此 ,甚為重要。
以皈依為例:從外言,有所謂 Kon Chok Sum ,即三寶,佛法僧。佛寶為法之來源,即導師;佛 所開示為法寶,即道階;而心趨向於法者為僧寶。
以未出輪迴,因妄惑與痛苦,故皈依以期解脫 痛苦。因不了知真實體性,並因妄惑,故諸大聚合 ,以顯此虛幻身。而且此虛幻身,被執持為堅實, 直至了知諸法之真實體性為止。故於究竟解脫妄惑 之前,此身實有,痛苦實有,且三寶實有,而受皈 依。
因此,從外言,應以依止心,皈依佛、法與僧 。但是,從內言,佛、法與僧為表義,深奧而具方 便,使出輪迴。依勝義諦觀點,佛、法與僧,甚至 在自身之內。勝義上,自心為空,為光明照耀之自 明,為 Rigpa--覺性,此心之自身為佛寶。法外 顯為聲與義,聞且修之,然從內而觀,其為空性。 自性上,其為 Rigpa--原始心性之游戲,無滅無 礙而自明。僧外而為心趨向於法者,其內則為心之 無所不遍,與無所不包之相狀。
三者皆圓滿成就於自身,因不認知此,故必須 皈依於外之佛、法與僧。真正作加行時,心至誠依 止,如法觀想皈依境,身謙恭作禮拜,語念皈依頌 。最後歸座,融所觀於自身,認知此三事,作、受 與所行,皆自身之 Rigpa。修者為自身;皈依境為 自身之幻作。如是住於 Rigpa 之體性中;除 Rig- pa外,無別有可得。
佛陀於 Dode Kalpa Zanpo 中云:「如來示現 如夢,於如夢有情,說如夢之法,然真實無有說, 無有來。」從佛無有來之觀點,法亦無有來。一切 無非了別,只為諸法之外顯而有。
關於皈依之修行,世俗上,皈依之對象,為所 依止者,與所禮拜者等,而勝義上,為離事,所觀 融入時,心住於自然離事之境地。
發菩提心或求正覺心,意指所行只為利己,則 非奉行佛陀之道,有礙菩提。因此,一切有情曾為 父母,思欲利益之,令其解脫,而發菩提心,此乃 為佛陀之意念。
有情無際如虛空,並且皆曾為父母,在輪迴中 受苦,因此,令其解脫痛苦之意念,真實為菩提心 。菩薩戒有言:「從今起直至輪迴空盡,一切有情 皆曾為父母,所作無不思欲利益之。」因此,從世 俗觀點,有待解脫之有情,有待生起之悲心,並且 有「我」--悲心之生起者。悲心之發起與惠施, 佛陀本身已真實宣說。如是為世俗菩提心。
因此,於世俗菩提心之修行,觀想一切有情, 而發菩提心,直至得菩提,思欲解脫其痛苦,並且 念發菩提心頌,如所修要求之量。亦有教法言,應 將自樂與他苦相換。呼氣時,施給一切喜樂福德, 甚至其因於諸有情,而吸氣時,取受其一切痛苦, 令其解脫之。此修亦甚為重要。不增長菩提心,以 及不使自身遠離此生之貪著,則不能證得菩提。因 不能惠施悲心於他人,以及因貪著自我與此生,故 受纏縛。以上皆世俗菩提心之修行。
關於勝義菩提心,佛陀對弟子Rabjor言:「所 有諸法,如幻亦如夢。」佛陀如此說,因為任何所 顯,無不變滅,無有自性堅實或不壞者。執塵世為 堅實,貪欲先引之,繼而以迷惑之繩縛之,如此便 迷失於永無止境之世法;此為輪迴無盡之因。或有 以為,雖然輪迴如夢,也許菩提為堅實與不壞,但 是佛陀說:甚至涅槃本身,亦如夢如幻。無有可名 之為涅槃者,無有名為涅槃而可觸知者。
佛陀明白宣說:「色不異空。」例如,月映於 水中,然水中無月,不曾有過。無有色,其為空。 而佛陀接著說:「空不異色。」空性自身,顯為色 之形。離色無有空性可得。二者不可分,不可執為 二種可分之本質。月映於水中,然水非月,且月非 水;因此,水與月不可分。一旦超出輪迴,即是「 波羅密」、或「到彼岸」,無有涅槃;涅槃界中, 無有輪迴。
或有言:「然彼處有,可見之。」待真正細察 後,不在彼處。因此,若有問其真實如何而有,事 實上,諸法從因果相依而有。因果相依為何呢?月 與水不可分而有,然月顯現水中,只因諸法皆如是 聚合。淨水為主因緣,而月為次或增上緣;此二種 因緣遇合時,顯現相依因果。此為主因緣與增上緣 之一致顯現。
直言之,主因緣或輪迴之根本,為我執,而所 有虛幻顯現,成為增上緣,二者遇合時,引致輪迴 三界之顯現。諸法只於相依之行相中實有。於此應 確實認識。龍樹云:「離開因果相依,無別有諸法 。」因果相依之體性,更進一步細察後,知悉除空 性外無有物;所以離開空性,無別有諸法。此大乘 之勝義見為空性;此觀點於較低教法中無有。
若真正細察,漸見諸法為空性之遊戲;所有諸 法無餘淨盡,而終於了達其體性為空。然或有言, 如此則應不需要任何物了。需要與否,在自身,由 自心決定。只空言空性,仍有不足,必須證而見之 。若心真正為空,則無欲望、苦樂、善或不善;不 需飲食、或著衣,於此心得自在。有如揮手空中, 究竟無礙。觀修目的,在住此空性之自然位。而於 此位中,所有外界諸法,現證為空性。此即為何有 觀修;在令諸法淨盡,融入空之體性,而趨入空性 之要域。首先應了知諸法之勝義自然位為空,繼而 於世俗上其如何顯現。
從空之體性,生起一切世俗顯現,而輪迴在其 中。必須清楚了知,實相中其為何,並且其如何顯 現。具此見甚為重要,因無此見,觀修變成無力。 只坐著,而說:「其皆為空。」有如倒置小杯:杯 中空無之空間微小,只留下非常狹窄而有限之空性 。無倒認知此問題之精要處,甚為重要。勝義上, 無受苦之有情,無輪迴,無痛苦,如是一切皆空, 如明淨之虛空;然以因果相依及虛幻顯現之故,世 俗諸法生起,而有於輪迴受苦之有情。
大般若母--空性之禮讚有云:「甚深智慧, 雖無有言,不知置辭。」其究竟超越言語,超越思 慮,超越方所。無生;無滅。若問有何差可比擬, 則如虛空。虛空無有邊際;虛空無有中間。故此如 虛空之體性,為空性之表徵:廣大、無際、無礙, 廣袤而遼廓。
或有言:「如此則自身之 Rigpa--自心之體 性,如虛空,遠離一切囿限。」然其非只是空。若 細觀之,有可見者--而「見」只是必須用來溝通 之字。可見之,可觀修之,可安住其中。若如實而 見空性之真實體性,即是見「諸佛之母」。以上所 說,只為勝義菩提心之戲論。
接著為金剛薩埵除障法。勝義上,無有所除、 能除、與除。然以不能任其無為如是,故妄惑與障 礙生起。由我執之虛妄了別,而受無盡痛苦,所以 需要除障,而有此世俗方便之修行。為除障,金剛 薩埵於自身之真實位,或 Rigpa上顯現,其甘露流 降,自身妄惑,無餘淨盡。觀想並念誦除障之方便 --百字明。諸法之自然位上,亦即本來位上,一 切從本以來清淨,如虛空。此為勝義之金剛薩埵除 障法。
現在說到獻曼達,其目的為累積福德。為何需 累積福德,作智慧之因呢?因一切虛幻諸法生起, 皆由執著而來。乃有虛幻顯現,故須將其清除之法 ,並且因能清除,故亦有累積福德之法。供獻「我 之身軀,我之資具,與我之善根」時,此為世俗具 相之獻曼達。從勝義觀之,一切從本無有,有如明 淨空寂之虛空。因此,若住於原始覺性之境地,即 是勝義之獻曼達,與勝義之累積福德。
甚至在上師瑜伽中,因為相依因果,心成染污 ,故上師顯現,以提醒自心之清淨,而為清淨之所 緣。當其心成染污,並且對上師之了別清淨,故世 俗之上師實有,依止之我自身實有。乃從外而觀想 上師,作祈禱,並且接受其灌頂與加持。以上皆為 從外言,世俗之上師瑜伽修行。
目前為止,正作祈禱於具相顯現之上師。接著 誦云:
「上師化光與我成無二
見自覺性即勝義上師。」註
若有問,勝義上師在何處呢?即在心之實相體 性中。 Rigpa之實相位,即是究竟成就上師寶位之 處。持續住於此決定解之覺性中,即是為勝義之上 師瑜伽修行。
此為外加行與內加行,互相間之如何關連。
譯者按:以上教法為 尊貴之敦珠甯波車,於 一九七九年五月十九日,在倫敦所作 之開示。
註 覺性:即Rigpa 。
譯後語:
『敦珠新寶藏』為 敦珠甯波車之意巖寶(g- ongter),與龍清巴之『七寶藏』,或芝密寧巴之 『龍清冷梯』,同為意巖之著例。(見蘇迦仁波切 所著『大圓滿與啤瑪森巴華』)
蓮師有云:「末法法輪是巖為之護。」 敦珠 甯波車亦有云:「巖傳之殊勝,是完全超越常人之 行境,因之應具足異常之信心也。」巖傳為「無盡 大庫」,「時機成熟」才出現,而施救度。「有如 空行口氣之未消失,所以從近傳加持之光華言之, 是無可比擬者矣。」「根本非常清淨,未有改變之 表示,復無錯誤之語文,其內容意趣,亦不相違。 」見(『西藏古代佛教史』)由上故知巖傳之殊勝 有三:時機成熟。近傳加持。根本清淨。更 知 敦珠甯波車,「從甚深之意,所出無邊之教誨 」--作『敦珠新寶藏』之悲願與深意。
由『敦珠新寶藏』之「加行儀軌」前言(英文 版)可知此「加行儀軌」為趨入『敦珠新寶藏』之 前行,並為趨入金剛乘道,特別地更為趨入最高與 最秘密之佛陀教法--大圓滿之完整引導。 敦珠 甯波車亦曾開示:「對大圓滿之真實自性,若欲全 面了解與證悟,完全靠『加行』中之所有修行。因 為如Je Drikhungpa 所云:『其他教法強調正行之 深奧,而此處我們強調加行之深奧。』--而此即 其為何如是。」
又如「加行儀軌」之前言所云:「願恭敬頂禮 尊貴之敦珠甯波車--普傳此大圓滿加行。」此處 願更恭敬再三頂禮 甯波車--開示此「加行之大 圓滿見」。並至心祈禱 甯波車法駕從速回,以及 法之傳承者 福德法幢上師長住世,一切有情皆得 「從巖救度」。
巴珠‧鄔堅吉麥卻吉汪波著
祝維翰譯
香港金剛乘學會:
香港灣仔克街1-15號展鴻大廈1樓A座
電話:852-2575-0808
台北金剛乘學會:
台北市南京東路三段278號4樓
電話:886-2-2752-7307
台中金剛乘學會:
台中市西屯區寧夏東一街29號6樓
電話:886-4-2312-8152
台南金剛乘學會:
台南市東區長榮路一段256號7F-6
電話:886-6-250-8593
高雄金剛乘學會:
高雄市鳳山區新富路391號12樓
電話:886-7-763-8190
澳門金剛乘學會:
澳門俾利喇街161號興勝樓T座地下
電話:853-2835-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