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思巴簡史

八思巴簡史

資料室

薩迦巴班智達(簡稱薩班)崑恭初巴,亦名貢噶堅贊,其姪子八思巴是薩迦 第五祖,『西藏王臣史』說他:「幼而穎悟,長博聞思,學富五明,淹貫三藏。 」西元一二五二年忽必烈南征,八思巴代表薩班到六盤山會見,此後遂一直追隨 忽必烈,西元一二六○年,被封為國師。從此西藏與內地關係更為密切,內地文 人、工匠也相繼入藏,造紙、建築及各種技藝也不斷傳入西藏。西元一二六四年 元朝遷都北京,設置總制院,掌管全國佛教和藏區事務,八思巴兼領總制院事。 一二六八年他奉命創製蒙古新字,有八思巴蒙文之稱。加封帝師、大寶法王。八 思巴一二八四年去世,一生活動,進一步鞏固了西藏和中央政權的關係,推動了 蒙藏、藏漢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其功德不可思議。至其指示纂輯『大乘要道密 集﹄之印行,使大圓滿之典籍,比初期傳入漢地之諾那呼圖克圖、貢噶上師、敦 珠甯波車三位,早七百年,其恩德豈可稱量。若書內文錯亂顛倒,及祇限宮闈崇 奉,此二者是藏漢之習俗所使然,此則無可奈何者也。

《聖救度佛母二十一種禮讚經1寶論》

《聖救度佛母二十一種禮讚經1寶論》

經文譯漢:元翰林學士安藏
論文原著:第一世達賴喇嘛
譯英:葛列恩士林
譯漢:陳文仁

敬禮三寶
以三門敬禮度母
三世諸佛威神力
十方統攝薄迦梵
將竭所能以廣論
二十一種禮讚經
毘盧遮那所說法

大部份耆宿同意,在密續四部中,《度母續》屬事續。而《聖救度佛母二十 一種禮讚經》,可特別在密續經典,第三十五章之第三部份中尋獲,經名為《 禮讚聖救度佛母-諸佛之母》。雖然此經說屬事續,但亦有說其可以無上瑜伽續 解說之。

甲一 經文來源
一時薄迦梵-無上究竟勝利佛陀,語文殊師利-無盡智慧菩薩云:「吁, 文殊師利,此佛母,其為三世諸佛之表徵。如是故,吁,文殊師利,過去、 現在與未來諸佛,皆頌此禮讚,汝亦應至心禮讚。」於是薄迦梵繼續演說, 此禮讚度母之陀羅尼。

甲二 經文正文
經文正文,名為《聖救度佛母二十一種禮讚經》。分二:乙一 根本咒;

 乙二 二十一種禮讚經。

 乙一 根本咒
某些教派持以下之真言為根本咒:Nama sarva ta- thagata nam tadyatha om namo suhasha nama tare paramita.

但是,譯師 Pong-lo Chen-po,從印度經典,譯出以下頌句:
「嗡敬禮多哩速疾勇
都多哩者除怖畏
都哩能授諸勝義
具莎訶字我禮讚」

由是之故,「嗡多哩都多哩都哩莎訶」(Om tare tuttare ture svaha) 之真言,亦使用於其他二十個頌3中,大部份上師即據之,而為根本咒。

 乙二 二十一種禮讚經
分三:丙一 序文-即禮讚文之第一行4,為主題之簡短說明。丙二 正文 -二十一種禮讚。丙三 結文-敘述本法之利益。

  丙一 序文
嗡敬禮至尊聖度母

「嗡」,此句第一字,意指皈依,禮拜與清除心之染污。

「敬禮」,有二義,掃除由業惑所生之不善與障礙,以及微細之煩惱。 專一誠敬,以身、語、意作禮拜。

「至尊」(Je-tsun) ,有二義,「至」(Je),意指度母為三世十方諸佛中 最殊勝者;「尊」(tsun),意指度母外而具現自我解脫之小乘修行;內而 表示利他菩提心之大乘修行;並且密而表徵守持之金剛乘三昧耶。

「聖」,或「凌駕」,意指其境地遠在平常過失之上,或其境地中,了 別較深實相之障礙,已然斷盡。

「度母」,意指「自在」或「解脫」。指其境地遠超苦海。為女性之用語 ,亦指其境地中無有貪著與瞋恚,平等關愛一切有情。「度母」表徵對一切有情 之關愛,有如母之與子,一切平等,無有分別。

  丙二 正文(分三)

   丁一 讚頌傳說緣起;

   丁二 讚頌莊嚴表徵;

   丁三 讚頌菩提勝行。

   丁一 讚頌傳說緣起

「敬禮救度速勇母
目如剎那電光照
三世界尊蓮華面
從妙華中現端嚴」5

敬禮之對象為度母,其由觀自在之淚水中化生。而觀自在為大悲菩薩; 諸佛悲心之所具現,顯為輪迴之蘊身,作三界有情之依怙。

傳說,觀自在雖行種種行,盡力而調有情,然見輪迴中受苦者,並未因此 而顯著減少,故顯得非常沮喪。眼淚由其蓮目溢出,致流滿地成湖,湖中綻開 一朵蓮花,聖度母於內顯現,容面端嚴,善妙勝如千朵蓮花。

由是諸佛之悲心,化身為菩提之泉-聖度母-不可思議事業之本尊。其面 觀自在而云:「吁,聖者,願救度無邊有情,速離輪迴。勿再掉淚。願攜手致力 ,調伏有情。」於是自其雙目,射出光網,普照三界。

據 Pan-chen Nyi-ma Be-pa所言,此為度母化身之一,名為「救度速勇母 」6。

    丁二 讚頌莊嚴表徵(分二)

     戊一 讚報身莊嚴(讚大樂身);

     戊二 讚法身智慧(讚真實身)。

     戊一 讚大樂身(分二)

      己一 讚寂靜身;

      己二 讚忿怒身。

      己一 讚寂靜身(有六頌)

       庚一

「敬禮百輪秋月母
普遍圓滿無垢面
如千星宿俱時聚
殊勝威光超於彼」

此頌描述大樂報身之光明照耀:如百輪秋月,照耀光明,在無雲清澈之 天空,又如千座星宿,映射其面。

某些譯本,不作「百」而讀作「二八」,據其解說,指為報身之三十二 相之一-十六顆明如皓月之牙齒,皆各表徵一種圓滿佛智。

此頌指度母化身之一,名為「百輪秋月母」。

       庚二 手勢

「敬禮紫磨金色母
妙蓮華手勝莊嚴
施精勤行柔善靜
忍辱禪定性無境」7

此為「紫磨金色母」,其色為藍,而帶金色之光彩。左手近胸,指拈蓮莖 ,花在耳際開放。此表徵其開悟之境地,即如何圓滿十種勝行。其中最重要之 六種,並列於此頌第三與第四句。

此為度母續相關之修法,有說為對法,因其分別清除慳貪、懈怠 、毀犯、瞋恚、散亂、愚癡、等。

       庚三 如何為佛及佛子所愛

「敬禮如來頂髻母
最勝能滿無邊行
得到彼岸盡無餘
勝勢佛子極所愛」8

因度母為諸佛之母,故諸佛頂戴之如頂髻。此表徵其威力,究竟調伏 此生之違逆境遇,以及煩惱障與執三輪為有之所知障。

圓滿十勝行之十地菩薩,亦須完全仰賴度母;因其表徵此十勝行之究竟 成就。

此頌指度母化身之一,名為「如來頂髻母」。

       庚四 如何克服惡緣

「敬禮怛囉吽字母
聲愛方所滿虛空
運足遍履七世界
悉能鉤召攝無餘」9

度母發出「怛囉」與「吽」聲,心輪具「吽」字, 此表徵空性之智慧與大悲雙運。其運智慧(空性)與悲心體性之雙足 ,遍履七世界,並鉤召所有具力者,皆安置之於大樂。

「七世界」,指三惡趣之地獄界、餓鬼界與畜生界,以及人界、欲 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

此頌指度母化身之一,名為「怛囉吽字母」。

       庚五 世間諸神如何作稱歎

「敬禮釋梵火天母
風神自在眾俱集
部多起屍尋香等
諸藥叉眾作稱歎」

世間諸神,如大力帝釋、大梵天、火神阿耆尼、風神等,皆向聖度母敬禮 。甚至鬼眾如部多、以大自在天為首之起屍、以多聞天王為首之夜叉 ,及其眷屬俱集,亦在度母蓮足下禮讚。此為「釋梵火天母」。

此頌之意義,即在度母呈現超越輪迴之境地 ,甚至世間諸神皆禮讚之。即是若圓滿度母相關之瑜伽, 可很快超越諸神。

       庚六 如何摧壞他加行

「敬禮特囉胝發母
於他加行極摧壞
展左踡右作足踏
頂髻熾盛極明耀」

忿怒度母咒,俱威力摧壞他加行,如餓鬼之擾亂等 ,以及究竟大樂菩提悉地之障礙。

此頌為「特囉胝發母」。寂靜坐姿,右腳表徵空性之智慧,而左腳表徵大悲 。如是以智慧與空性之雙足,鎮壓三界,全身在熾盛火燄中。

雖然其本質上,為度母之一寂靜化身,但外現微怒,而以其坐於忿怒火燄中 表徵。

      己二 讚忿怒相(有七頌)

       庚一 具殊勝能驅除魔軍與二障

「敬禮都哩大度母
勇猛能摧魔怨類
於蓮花面作顰蹙
摧壞一切冤債眾」

「都哩」指度母。「魔怨類」指魔軍,為煩惱之成群具現。「都哩」 摧壞四類魔軍。其蓮花面顯作忿怒,而為忿怒菩薩之姿態,摧壞一切內敵 :阻礙解脫輪迴之煩惱障,以及阻礙證無上智之所知障。度母之修法,可 摧壞二障與其種子。

此為「都哩大度母」。

       庚二 雙手之表徵

「敬禮三寶嚴印母
手指當心威嚴相
嚴飾方輪盡無餘
自身熾盛光聚種」

左手近胸,以拇指與中指拈蓮莖,其餘三指向上伸展成三寶印。右手作施無 畏印,有一真實之方輪嚴飾,光芒四射,輪迴為之黯然失色。

此為「三寶嚴印母」。

       庚三 讚頌寶冠與喜笑

「敬禮威德懽悅母
寶冠珠鬘眾光飾
最極喜笑睹怛哩
鎮世間魔作攝伏」

度母了知種種具信心弟子之願望,寶冠上眾光放射有如珠鬘,一切為之黯然 失色。並以「睹怛哩」笑聲,攝伏世間魔軍與八部眾。

此為「威德懽悅母」。

       庚四 如何鉤召十方護法

「敬禮守護眾地母
亦能鉤召諸神眾
顰眉蹙額吽聲字
一切衰敗令度脫」

度母續之修法,具威力鉤召所有護法,如十方護法與眷屬,並使役之成就 不可思議事業,此種善之力用,與觀修度母時所生之善,其任運如響斯應 ,自然而成。

度母眉目顰蹙生威,心中吽字放光,究竟度脫一切貧窮與痛苦。

此為「守護眾地母」。

       庚五 讚頌頂嚴

「敬禮頂冠月相母
冠中現勝妙嚴光
阿彌陀佛髻中現
常放眾妙寶光明」

度母頭飾新月,妙嚴光明,令有情之熱惱,轉為清涼。頂髻上坐阿彌陀佛 ,放妙寶光明,能滿有情欲願。

此頌為「頂冠月相母」。

       庚六 忿怒身姿

「敬禮如盡劫火母
安住熾盛頂髻中
普遍喜悅半趺坐
能摧滅壞冤敵輪」

猶如劫末大火,七日並出,世界土石皆成灰燼,度母安住此智慧火燄中 ,煩惱魔障與道上歡悅修行之敵障,觸之即焚。

此為「如盡劫火母」。

       庚七 吽字放光

「敬禮手按大地母
以足踐蹋作鎮壓
現顰眉面作吽聲
能破七險鎮降伏」

度母眉額顰蹙,自然含威,右足蹋地,右手作降伏印 ,心中吽字放光,充塞七險而降伏之。

此為「手按大地母」。

    戊二 讚法身智慧(讚真實身)。

「敬禮安穩柔善母
涅槃寂靜最樂境
莎訶命種以相應
善能消滅大災禍」

據 Je-tsun Drak-pa所言,度母手持蓮花之表徵 ,為具超越輪迴之「大樂」智慧,為具遠離煩惱過失之一切「柔善」 功德,並且為住超越痛苦之「安穩」果位,因此,其事業在涅槃寂靜中完成。

某些上師亦解說,此首二句,乃指驅入菩提之道階。

五種道階之第一個-資糧道上,得無有生自然之覺受;而且因「無大樂」 並無自性,故覺受「大樂」。五種道階之第二個-加行道上,得深定覺受; 而且心不再有粗散亂,故成最上「柔善」。如是由現見較深實相意義,道上定之 覺受,故不善種子皆能遠離,而且一切痛苦,如生老病死,成為清淨,最後於 無修道上,甚至微細之不善習氣,亦得清淨,所行則不出涅槃與法身智慧。 因此,由念誦根本咒之最後二字-「莎訶」;第一字-「嗡」; 以及其中間之七個字-「多哩都多哩都哩」,甚至最大之惡害-執實有之癡-亦 能消滅。

此頌在讚頌度母之語與意。此為「安穩柔善母」。

   丁三 讚頌菩提勝行(有六頌)

     戊一 寂靜與忿怒咒

「敬禮普遍極喜母
諸怨支體令脫離
十字咒句妙嚴布
明咒吽聲常朗耀」

「十字咒字」指其根本咒-「嗡多哩都多哩都哩莎訶」。「明咒吽」字, 指忿怒咒-Om nama tare name hara hum hara svaha ,由此二咒威力, 可將怨敵摧壞解脫之。-內而執持自我,與外而執著塵世實有。具福之弟子 ,此法輪急速運轉,而消除內在諸不善。

此為「普遍極喜母」。

《三律儀決定論》及其詳釋之作者生平記要

《三律儀決定論》及其詳釋之作者生平記要

林崇安

  一、前 言 《三律儀決定論》是西藏佛教後弘期的一本名著,甚受新舊二派 的重視,其內容總攝別解脫戒、菩薩戒及密咒律儀,以下分述此論及 其詳釋的作者生平等。

二、《三律儀決定論》及其作者

《三律儀決定論》全名為《自性大圓滿道之支分三律儀決定論》 ,是寧瑪派巖傳導師雅里巴的著作。雅里巴,又稱雅里班青啤瑪汪渣 多傑,簡稱班青啤嗎汪渣,其意為雅里之「大善巧成就者蓮花自在勝 者金剛」。其生平可詳見《西藏古代佛教史》第六章甚深切近巖傳之 歷史(第二七一頁),雅里巴之生卒年代為西元一四八七至一五四二 年,壽五十六歲,其修學廣及新舊二派,師父有蔣揚寧青、羅敦香波 、羅窩羅渣、羅窩堪青舒囊倫朱、古紀班青能渣巴桑、蔣揚羅爵巴、 蔣波笛敦釋迦香波、柯敦舒囊丹僧、沙魯羅青、鄔金卓桑、南卡巴登 、南卡冷佐等等,由於其精通顯密以及聲明,因明等,因而被人稱之 為「嗎哈班知達」(其意即為大善巧成就者)。

四十六歲時,雅里巴在笙野青夫最頂上面的佛堂內取出巖藏,因 而成為巖傳導師;所取巖傳法,至今仍弘傳著。

雅里巴在二十五歲受近圓戒後,一直依照律藏之戒律,嚴為護持 ,成一切比丘之領袖。其學問、戒律及成就三種均不可思議。其所造 論,精簡扼要,而內容非常豐富,其名著《三律儀決定論》至今仍嘉 惠後學。寧瑪派之導師,常引用其論著,作為莊嚴之格言(座右銘)。

雅里巴在寧瑪派教傳傳承中,亦是一位重要的導師,故於大幻化 網本續傳承中:第三十四位譯名為班青班媽汪遮是也。雅里巴是所有 巖傳導師中少數之現出家身者也,由於其持戒嚴謹,故為新舊二派所 尊仰。其論著《三律儀決定論》今收於《寧瑪教傳典籍》(噶瑪)之 內。台北版西藏大藏經中即有此論。

三、《三律儀決定論釋》及其作者

《三律儀決定論釋》是由寧瑪派大師法吉祥首先詳釋而成。法吉 祥,又稱羅青達磨師利、羅青達瑪詩列、雅汪趣啤(雅汪卓巴)、羅 卻巴爭錯,其意為「大譯師法吉祥海」。其生平亦詳見《西藏古代佛 教史》第五章長傳教誨如大河不斷之經幻心來源(第二二九頁)。法 吉祥之生卒年代為西元一六五四至一七一二年,壽五十九歲。其修學 於新舊兩派之法要,無所差別、從二十位上師不同之教誡學習之。其 中以其兄鄔金笛打零巴(笛清卓之渣波爵麥多傑,即大巖傳導師法王 不變金剛)之傳授為最多。

法吉祥從四十八歲至六十四歲間,不斷傳授秘密心要續、三律儀 決定論、般若等顯密要典。為便佛法久住,其所造希有論著,凡十八 部。

法吉祥在寧瑪派教傳傳承的經、幻、心三部中,也是一重要導師 ,其兄鄔金笛打零巴為第三十七傳、法吉祥(羅青卻巴爭錯)為第三 十八傳。

四、結 語

由於《三律儀決定論》之重要,持明無畏金剛智(敦珠法王)乃 將此論逐字逐句解釋,而著作出《三律儀決定論逐句釋:智慧新意除 苦善說甘露篋》以嘉惠後學。

前述法吉祥之《三律儀決定論釋》及持明無畏金剛智之《三律儀 決定論逐句釋》也都收集在寧瑪教傳典籍內。

開元三大士

開元三大士

資料室

密法之傳入我國漢地,始於唐玄宗開元四年(西 元七一五年),比顯教之於漢明帝時(約西元六十七 年)傳入,遲六百餘年。善無畏、金剛智、與不空, 並稱為開元三大士,均為當時之皇帝所尊重及禮遇, 如是譯出之經典,傳授之灌頂,開示之法要,均發揚 光大,盛極一時。茲搜集三大士之資料,充實本刊。 惜三大士所傳,只至瑜伽部,未及無上瑜伽部,竟遇 「三武毀佛之唐武宗」,致一切佛法,均受「教難」 。不然,則漢地早已有無上瑜伽部,不至讓蓮師之於 西藏,八思巴之於蒙古,先我一步。更不必待白普仁 之瓶灌儀軌,多傑覺拔之密乘法海,及諾那、貢噶、 敦珠三師之始有大手印、大圓滿傳入,因緣之不具如 此,可勝慨焉。

印度密教於八世紀開始傳入唐朝。開元年間,先後 從印度來了三位密教大師,善無畏、金剛智、不空,佛教史稱為 「開元三大士」。漢地密宗就是由他們開創,頗為盛行,後又接受 了印度密宗的事、行二部,及瑜伽部。由於金剛智和善無畏兩位法師來 ,纔開拓中國漢地密教之基礎。善無畏生於東印度,是佛手王的皇子 。佛手王遺命選善無畏登王位,善無畏讓王位與其兄,自己出家為僧 ,游歷諸國,專習密教奧義。有一日,其師對他說:「汝與震旦(指中國 )有緣,應往而度之」,於是善無畏從師命前往中國傳播密教,睿宗派人出至 玉門關相迎。至玄宗開元四年,善無畏以八十歲高齡,纔到達長安, 皇帝敕他先駐錫興福寺,後移至西明寺,在移住菩提院,從事譯經, 而於該年譯出了《虛空藏求聞持法》,旋奉詔,跟駕入洛陽,住於大 福先寺。他與一行,譯出了《大日經》七卷,密宗的全部理論都包括在 此經裡了。開元二十三年,善無畏病,奄然示寂,享年九十九,死後被贈鴻臚卿。

金剛智比善無畏來唐遲四年,與善無畏並肩宣揚密教,他是中印度國王之皇子 ,年十歲,即出家於那爛陀寺學大乘空宗教義八年,研究大乘有宗教義三年 ,三十一歲時,跟龍智學習密宗七年,研究《金剛頂瑜伽經》,達奧義。後 在國王的允准下,來中國傳播密教。

金剛智攜《大般若經》等經典梵本及在許多禮物搭船而行海路。遇惡風 空住五個月,再行而進入中國海時,又為暴風所襲, 同行商船,皆受大風而破,唯獨金剛智所乘 之船得免其難,但所帶《金剛頂經》梵本,竟被船夫投棄海中。抵達大唐 ,親自謁見玄宗皇帝,翻譯帶來的梵文經典。同一行,不空譯出《金剛頂 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同時他宣揚密教,精進不怠,並建金剛界大曼陀羅 的灌頂道場,為四眾而授灌頂。

開元二十九年,金剛智奏請皇帝欲回國,得允准,但行至洛陽廣福寺 ,竟罹疾病,於開元二十九年奄然遷化,享年七十三歲,敕命葬於龍門。 玄宗曾敕賜「國師」的稱號,代宗時,又追贈「開府儀同三司」,並賜號 「大弘教三藏」。

不空是西域人,開元三年,被其經商的叔父帶到甘肅武威,十三歲 入長安,十五歲時,纔遇到金剛智,並拜其為師出家。

不空從金剛智學習聲明論,別人學十二年的東西,他僅用六個月就 學習完畢。他聰明博學,通達諸國語言,金剛智譯經時,他常侍其側擔 任翻譯。二十歲受具足戒,金剛智考驗其根器之後,把密教所有之玄旨 ,悉皆傳授之。開元二十九年金剛智死後,不空奉其遺命,為要廣請 密教經典的梵本,立志入印度,得玄宗皇帝允准。天寶元年動身,先 到廣州,乘商船前往印度,達師子國(斯里蘭卡)。國王以國賓之禮 優遇之,請他住於佛牙寺。在此,遇到龍智,從學密教教義。三年後 返唐朝,受到玄宗無上優遇,敕令他住於鴻臚寺,繼之請他到皇宮中 ,設內道場。唐玄宗跟不空受密宗灌頂,然後請不空移住淨影寺,其 一切開支均由敕令而供給,王公貴族等接踵而來「士庶雲集如星,來 問佛道」。後,不空受敕令而請雨,或修止雨之法,「隨念而有效驗」 ,玄宗益加歸仰,並賜紫袈裟一領,親手披於不空身上,同時又賜不空 「智藏」之號。

天寶十二年,河西節度使哥舒翰奏上,請准予迎請不空至河西傳播 密教,帝准奏。不空赴河西武威,住開元寺,建立密壇,為哥舒翰及 士庶數千人授予灌頂。不空又由於哥舒翰懇請而譯出《金剛頂一切如來 真實攝大乘現證三昧大教王經》三卷。同時,又譯出《菩提場所說一字 頂輪王經》五卷、《一宗頂輪王瑜伽經》一卷、《一字頂輪王念誦儀軌 》一卷。

唐肅宗與不空也有不解之緣。天寶十四年七月,安祿山叛變,哥舒翰 依敕而鎮守潼關。翌年五月,不空奉敕而回長安,築壇於大興善寺,專注 於轉禍攘災之修法。潼關失守,玄宗逃往成都,太子登位於靈武,改年號 為「至德」,此即肅宗皇帝,不空在長安偷遣密使給肅宗,申述報國誠意 ,肅宗亦向不空密遣使者,以求密法。至德二年正月,安祿山被其子慶緒 殺死,肅宗歸回於帝都,翌日不空乃奉呈賀表(十二月一日玄宗由成都回 京時,不空亦表賀之)。乾元年中,不空建道場於宮中,給肅宗傳授轉輪 王七寶灌頂。

在代宗時,不空和朝廷的結納更深了。

寶應元年,代宗生日時,不空獻上白檀雕刻的摩利支天像一軀和梵字 的大佛頂陀羅尼,以表祝福。因此,代宗特別嘉納之。

永泰元年,制授不空特進試鴻臚卿,賜號「大廣智三藏」。

大歷三年,不空於興善寺辦「道場」,敕賜瑞錦十二領,繡羅幡三十 二口,價值千萬,又賜參加「道場」的僧俗共五千多人的「二七日」「齋糧」。

不空不但在其所住的長安大興善寺專心譯經,而且自廣德元年,每年 夏季及正、五、九月,均開壇灌頂「教化文武百官以及廣大四眾」。特別 是大興善寺裡,乃令常住四十九人,宣揚密教,「毫無懈怠」。

五台山之成為密教中心地點之一,與不空的經營有直接關係。山西五台山 之金閣寺是澤州(山西晉城縣)僧道環建造。該寺動工時,不空親自撥出 自己衣之資以助其工程,且上表代宗帝,懇請其營造,結果,奉敕而創 此寺。….寺成,然後賜給不空。除金閣寺外,不空又建玉華寺於五台山 。大歷二年,不空上表奏請設置各廿一人僧額於金閣寺等五寺,而獲敕許 ,乃以其弟子含光為僧首,以統裁一切教務。

大歷五年,詔請不空往五台山「修功德」。五月,不空以六十六歲之 高齡,親至五台山「為國修功德」,當其成滿時,代宗下敕,為了不空,設 一萬人之齋於太原,且下敕書給不空,「厚犒其勞」。不空又在太原至德寺 內置文殊院,令住十四大德,亦成為宣揚密教之道場。後又在唐高祖始號令 天下之地的「號令堂」內置普賢菩薩像,選十四個僧人管理,作為淨土院 灌頂道場。

大歷五年九月,不空從太原回長安時,代宗以親乘之車迎接他。同時, 賜新敕書,予以殷勤慰勞。六年十月十三日,當代宗帝誕辰之日,不空 制成開元以來自己所譯經典七十七部一百一十卷之目錄,奉獻於代宗 ,代宗乃下令,將此目錄宣揚於中外,並立即把他編入一切經錄之中。

大歷九年春,不空臥病不起,代宗屢次慰問,侍以名醫。當其病重時 ,代宗親自駕臨於臥室探視,並任他為開府議同三司,同時封他為肅國公 ,食邑三千戶。

金剛乘心意練習(下)

金剛乘心意練習(下)

本尊莊嚴密咒教授之最勝心意練習

艾歷啤嗎恭桑英譯
黃 毅 英 漢譯
蓮師口授移喜磋嘉佛母藏巖
楊奴甯瑪俄些及生嘰甯巴取巖

乙九 頓超

磋嘉媽白大師言:宣說密咒捷道,可否頓超諸道者?

大師答言:亦有頓超諸道者。有等可同時經資糧道、見道、修道而達加 行道。無用拾級而上,有等人可由見道得究竟,於修道得佛位,亦有漸次至 終得佛果者。眾生以其根器與專注力作如是分。

此四種人分修四種法,不計來生再趣入佛道之事。蓋果位密咒乘者能於 即生離輪迴過患,無須再世,便得三摩地位,本自成就之身也。

以得無分地並於一期得法身故,上根者得修法身之道,串習之,並以當 體為道。

以得無上智地,並得大樂身故,具悲者得修大樂之道,串習之,並以大 樂為樂。

以得大聚集輪地,並得化身故,具忿者得修超昇之道,並串習之,此等 人以本尊為道。

如是,清淨三身之界,串習而得三地,此等果均於汝心,決定佛果非在 餘處。

此為頓超諸階之道,具無上功德。

乙十 身與智

磋嘉媽白大師言:云何得密咒果,五身與五智?

大師告言:如上諸根者,以上述四法為道,得最勝果,自生五身與五智 之果也。

法界體性智者,為一切諸佛之相,汝內在之本性、無構造者,本然無修 自性,無整、無生、本來清淨、不生不滅。

大圓鏡智者,縱法界離諸實物,其本性自明,萬法如鏡中顯現,以無自 性故,於明念而得明明了了。

平等性智者,法界為無有間斷自生覺性,而此覺智乃無構造者。諸覺受 為無生、無二、為大平等。

妙觀察智者,仍住於無二平等中,萬法總別之相,無混雜與全體,無明 習氣已棄,而遍滿之智生起,無有迷念。

成所作智者,乃如上寂而常照。此無分之智乃自生,保任二利之圓滿。

此五智乃汝覺性中,不斷別別而生,然皆不離法界之根本智者。其根本者 ,為本然俱有之法界體性智,三時中行者無有稍離也。

左為五身之生也。

法身為無整治之本性,甚深自然,不生不滅,而無構造者。

報身為覺性中自生智之受用,以諸身與智藏於汝心故也。

化身為智慧所生之大悲,遍然顯現。

大樂身為覺心之無生大樂。

自性身為前四身無分,為自覺心之自性故也。

以五身及五智乃自生故,各為一切佛之身。行者於道中次第觀此五智為 自心之本性,當行者離此色身時,以無得得五身五智,以超乎諸念而念之。

左為於佛位,利有情之宣示。一日於眾水中反映背後,仍為一日。同理 ,真實圓覺者之法身,不離本性之平等,幻然顯現,或為報身或為化身,對 應等空有情之根器。於利樂眾生之同時,法身仍為無念也。

如日不知利於眾生,二身亦無利有情諸行之分別。利生乃由敬信力故。

大師告言:磋嘉,末世中五百年後,密咒者多,只能說而不修其義。他 們把密咒道變為咒術,濫用三昧耶物於空洞儀式中。他們於市集中建茅蓬。 宣稱修雙運而實質沉迷世慾。宣稱修度脫,實沉於瞋怒。好壞混淆,他們將 口訣作交易,甚至由師售與弟子。他們將密咒作為投機,懷政治動機及自私 野心而修。

於此末世,密咒將由語言所障。密咒加持力,因不明其義而消失 。故得成就者少,密咒接近消滅。以來世宿業具器者故,當將此語傳承記下 及寶藏之。

於也巴之高峭洞中,於猴年末秋月廿二日,余、磋嘉母,記下此口授寶 鬘、密咒心意練習,並藏之若寶。當遇宿業具器者時,願此等語授清淨其智 慧之障礙,而願其得持明位。

寶之印、密之印、深之印、托付之印。

金剛乘心意練習(上)

 

金剛乘心意練習(上)

本尊莊嚴密咒教授之最勝心意練習(上)

 

 

艾歷啤嗎恭桑英譯
黃  毅  英  漢譯蓮師口授移喜磋嘉佛母藏巖楊奴甯瑪俄些及生嘰甯巴取巖
刊載於金剛乘季刊季刊第五十期

南無咕汝爹哇打堅尼吽﹝敬禮上師本尊空行圓滿﹞

 

蓮華生大師已於生圓次第成就,得本覺顯現之灌頂。得住於大手印身契
之成就。於顯現界中,遊戲於整個諸有及現相中。為現國王、王子及未來世
有情利樂故,乃授與卡珍公主‧磋嘉媽,如下教法,名為密咒教授之最勝心
意練習。

 

磋嘉媽白言:噯媽呵﹝奇異哉﹞,大師!吾欲請求本尊與莊嚴修習之口
授。以無有不依本尊得成就者故,乃應修如何本尊?

 

師云:修本尊與其莊嚴之法者有二:對下根之次第觀想及對上根之無二
身觀修。

甲一 對下根者

下根者當修如寶之覺心,即菩提心。首汝行者,無論何處,以秘密
甘露或瓶水洗手、口、面等,於適意座以圓滿或半跏趺而坐。

 

次當顧視為苦及苦因纏縛之三界眾生。首發菩提心,以渡彼出輪迴故,
當修本尊身!次發憫一切眾生之悲心,欲其離苦之關切,及要使其得樂之喜悅
,並無執,欲其不離於樂。

 

嗣後,誦嗡、阿、吽三字,建立自為本尊之佛慢並觀本尊心間蓮日月上
之種子字。

 

再觀種子字放光,召請十方一切諸佛菩薩,並一切上師、本尊、空行降臨
面前虛空。向之頂禮供養、懺悔罪障、隨喜功德、皈依三寶、請轉法輪、請
勿入滅、生起覺心、回向功德之源﹝譯者按:依原文次序譯出﹞。遣送諸上
師等或融入自身,兩者皆可。此等均為積集資糧之次第。

 

於此之後,以積集智慧資糧故,從心間種子字放光將自身轉成光蘊。並
放光向十方將情器亦轉成光蘊。此光遂得十方一切佛菩薩加持。

 

光反入時,器世間化光融入情世間,再融入自身,而自身之光融化,猶如
鏡上水氣之消。此即融入蓮座、日月、再入於種子字。種子字再次第融入新
月﹝譯者按:指種子上之『︶』﹞及那打。那打之光為心之本性,其量為髮端之百
分一。如此數數觀想。

 

當觀想漸失時,誦觀空咒等,及後出定。

 

如是圓滿二資糧即成就二身為果。

 

於空性中,觀自心性乃以本尊種子字之形式顯現又或觀想種子字轉成表
義莊嚴。由此變化,生起所修本尊之整個頭及莊嚴等,而種子字則置於心間
蓮日月上。

 

由此放出三光召請一切善逝、上師、本尊天及空行從十方來至面前虛空
中。獻以五妙供。召智慧尊降臨安住。

 

觀想善逝及部主於頂上灌頂。及後遺送。

 

再觀想頂喉心三處日輪上之三種子等,以為身、語、意之勝住。專一觀
修本尊。

 

若觀想至疲累時,即作唪誦。

一、耳語金剛誦者,乃只令衣領聽之。
二、具韻金剛誦者,乃依大成就修法時之韻律而作
唪誦。
三、秘密金剛誦者,乃於意中唪誦。
四、如輪之誦者,乃觀想從口出、入於臍而融入心
中。
五、如鬘誦者乃,轉動心間種子字周圍之咒鬘,專
一觀想各咒字。
六、集中語之唪誦者,乃將心集中於所誦咒之聲。
乙一 間隙修法

磋嘉媽白大師言:修本尊法間,應如何作?

 

大師言:若不能唪誦,則供多瑪及於搖鈴後作讚頌。遣送智慧尊後,住
於常人思維中。

 

若汝行者,欲獻成就之供養,於面前置一圖畫、佛像或經卷,並以花染之香水
獻曼達。一剎那間,生起本尊佛慢,並由心中種子字放光。召請住於十方之一
切法身及色身。請法身住於法器及經卷、色身則住於湯嘉及佛像。

 

觀想住於十方之諸佛菩薩、上師、本尊、空行等不可思議海會,住於面前
。向之獻供,並作七種清淨法。

 

於此之時,向本尊獻食子。向護法則獻水食供,做渣渣、泥像,或作其
他修法。

 

若欲讀一切善逝之語,觀想一剎那間,舌變成空性,由此生一吽字,再
由之生出一獨股杵。觀想言語由種子字經杵而出。無數之汝身,充滿大千世界
,各各於口中具杵。再觀此語言為一切眾生所聞,並於輪迴中解脫。此為誦
經之儀軌。

 

此等為常修中,間隙所修之法。

乙二 結印生起次第

磋嘉媽白大師言:云何以圓滿次第承接生起次第?

大師答云:若欲修習圓滿次第者,自觀想成本尊後,遣送智慧尊。將三
昧耶尊融入光明,轉成本尊種子字成一「吽」字。吽字漸收成那打。那打漸小
,而成明空性。於此境界中,住於「萬有之當體」中,空、無分別了知、非有
非空。又或數數思維上師所授圓滿次第之口耳教授。

 

若汝行者如是修習,每日三或四課,則汝可於即身,或無用再生於中
有處,住於大瑜伽,得本尊大手印身。縱生起次第之力未全具,於再生時,住於
大瑜伽境界,無疑成就大圓滿之持明位。

 

此等均為對下根者之漸修法。

甲二 對上根者

 

 

磋嘉媽白大師言:具上根者又如何修持?

 

大師答言:若具上根者觀想本尊,已無須次第行之。只須誦一心咒,一
偈甚或動念思維本尊,即能確實觀成,當下即成及自成者,如泡沫出水。此
乃從法界中召請本尊。

 

自成本尊為空,見本尊無自性為智。空智無分。

 

世俗諦為無間現成本尊,勝義為瞭知本尊自性,以無有故空,故世俗與
勝義無分。

 

本尊現為父佛為方便,現為母佛為智慧。故方便與智慧無分。

 

本尊現為相者乃大樂,無自性為空,故空樂無分。

 

本尊現為相者為覺,其相無自性為空。故空覺無分。

 

本尊現為相者為明,其無自性為空。故空明無分。

 

如是自觀成本尊,身既可見而又無自性,故超老死。語為不斷或心咒無
斷。意超生死故為法性續。

 

每日四相- - 行、住、坐、臥- - 均不離本尊,此為具上根者之道。此為極
難而為過往世專修者之所修。

乙一 觀想次第

磋嘉媽白大師言:敬請開示觀想本尊者如何令本尊常存心中?

 

大師答言:首為觀本尊之口訣,無論觀對生或自生本尊,得上師口授後
,上師當賜汝弟子加持及護蔭免受魔障。

 

次安坐適意,置一精製本尊畫像於面前,稍坐令無餘念,遂由足至首觀
察至細。再觀全貌。間作小息暫不想畫像令已鬆弛。如是屢屢觀看整日。

 

該晚作整夜眠,晝起再看,於晚間不作本尊觀想,而住於無念中。

 

嗣後,縱不觀想,本尊亦堅住心中。若不能,觀像、閉眼及觀想面前之像
。盡自然觀起本尊之時間而坐。若觀想變矇或不清,觀察畫像後再作觀想,
令其堅住。斷諸妄念而坐。

 

若如是修持,即有五種覺受:動之覺受、成就覺受、串習之覺受、堅
定覺受與圓滿之覺受。

一、若一時心未能定,即有無數思想,竟念與回憶
,此為動之覺受。經此漸能馭心,此覺受如懸
崖瀉下之瀑布。
二、後稍作本尊觀想,全形相與顯色同時堅住於心
,此為成就覺受,猶如小潭。
三、再者,無論遠近,觀察均甚清楚,而於一座中
六分一時清楚住於心間無有粗想,則為串習之
覺受,如河之流。
四、次,無有念動,能整座觀想,此為堅定覺受猶
如須彌。
五、再次,若能終日,或再多不失本尊之手足,甚
至身毛之堅固觀想,而無妄念,此為圓滿之覺
受。

行者修之,直至諸覺受!

 

若久坐而觀想本尊含糊,身不調順。人感厭倦,而無法繼續觀修,此時
妄念更多,故當稍歇,再作觀修。

 

直至能觀想清楚,勿於夜間觀修。總言之,作短座之觀修為至要。於有
陽光,天晴或有油燈時觀。莫於剛醒或疲累時觀。

 

晚間,作整夜眠而於翌日作八短座觀修。

 

觀修時,若率然起座,則集中力失,故應漸修。

 

若於修時能觀想清楚,可於夜間、黃昏或清晨修之。

 

總言之,勿令厭倦,觀想時集中意念,令串習性穩定增長,並觀想本尊
之整個形相。

乙二 延長觀想

磋嘉媽白大師言:觀成本尊當持多久?

 

大師答云:當獲明相,及如上稍有穩定時,持之時限可作延長,一般而
言,唪誦所佔時間最多,然唪誦之時未至,一座之長短,則按能住於觀想之
時間。

 

於每座之內測量,出入息之相間為至要。若以外測量,時與座數為至要

 

以座數而言,可保持每日每夜四座,每座愈長愈好。度量座數之作用在
於不壞自身調節,能有和諧之修習,易於集中,及能作長時間觀想。

 

至於記數,勿以聲數之,當用心中數珠。如是,漸增數量;令休息與觀
想相間而行。

 

若說以影記數,將晝夜分成十六或八座,每隔二日影作修。餘作休
息。簡言之,修八座短座,而間八以休息。

 

穩定後,每日修兩短座漸作延長。漸次即能作整日修、晝夜修、半月、
整月等。

 

簡言之,無論修法如何穩固,勿令疲累,等間行之,任運延長,安住無
想不動明空中。

 

此為延長本尊觀想之口訣。

乙三 清除過患

磋嘉媽白大師言:於觀想本專時,於形態上之過患當如何清除?

 

大師言:若欲清除形態上之過患,其中有二:認知過患及除治之。

 

又於認知而言亦有二:共與不共。

 

共過患有忘失、懈怠、憂慮、昏沉、掉舉、太緊與太鬆。

一、忘失觀想者,為觀修時散亂。
二、懈怠者,為懶散而想:「稍後再修」。
三、憂慮者,為恐觀想不成,反成妄念。
四、昏沉者,乃因外境,因緣,或自然而得之昏沉

五、掉舉者,乃由外境或特有行為故,而生之者。
六、太緊者,觀想已得,然仍不滿足故,再加功觀
想。
七、太鬆者,觀想漸失,亦無動於衷。

於觀想本尊之時有以下十二種不共過患:霧與雲、上下顛倒、形態變、
數量變、坐式變、身顯色變、只見顯色、只見形態、靠邊坐、漸失。

 

今開示除治過患之法。對七共過患,當以八種用功以除之。

 

對忘失用繫心。以信、決定及精進對治懈怠。以正念作憂慮之藥。以對
治昏沉故,生起熱切、沐浴或經行。於掉舉時,生起厭離輪迴,以繩繫心於
執持,縛於觀想之樹。簡言之,對昏沉與散亂,用警覺為守護。以平和對
欲用功過緊。若過鬆時,以精進觀想。

 

對於對治本尊法之不共過患,觀看法像每一細節,若遇雲霧或含糊,觀
無念空性後再修,以無念、觀法像,及觀想相間而修。

 

此身比例、莊嚴、坐式、形態變動、觀想身為物質、極巨且穩。想鴿能
於鼻孔中進出,鳥、羊、鹿等於臂足間遊玩,想其如佛像般穩固。

 

若數量變,集中觀想一至二尊。若只現顯色,觀其形態。若其色按自身
血、膽等熱而變紅、變黃,當作休息。若其相漸次消失,集中清楚觀面及手。
至於不完整之過患,逼真觀想整個身相,包括莊嚴及表徵。

 

簡言之,不壞此等過患生起疲累而修,嗣後,觀無念空性,及後,觀看
及集中本尊身相。

 

此為清除觀想本尊時諸過患之口授。

 



道教教主之商搉

道教教主之商搉

劉銳之

常謂儒釋道耶回,為世界五大宗教,私意卻不盡然,若印度教、希伯來教、 阿拉伯之正教,此不過就我所知而已。

宗教之定義,是要具有教主、教義、信徒、服式、禮節五者。儒道是我國所有, 其三者皆屬外來。儒教孔子為教主,詩書易禮春秋為教義,而信徒、服式、禮節三者, 似有實無,論者認為不應列為宗教。

道教之教義,則有道藏精華。信徒則有男女道士,置高髻於頂上。服式則黃冠 而八卦袍。禮節則有齋醮之步虛聲。但教主是誰?頗有商搉之必要也。

一、黃帝

漢時謂道家之祖為黃帝與老子,稱之為黃老,史記申不害傳「學本黃老」。 漢書竇田灌韓傳「竇太后好黃老言」。可見一斑。

關於黃帝:兒時學上古歷史,稱伏羲、神農、黃帝為三皇;少皞、顓頊、帝嚳 、唐堯、虞舜為五帝,及後以孔子刪書(經)「斷自唐堯」,故學子對之, 已較陌生。,其後之歷史課本,已改由虞舜後之夏朝說起,一般學生,根本不知 有三皇五帝矣。

然於黃帝有一事是不可忘者:時有一外族酋長蚩尤,能作毒霧,與之戰者, 軍士皆迷,既方向之不知,更談不到戰勝?黃帝作指南車,與戰於涿鹿,擒之。 戰國策「黃帝伐涿鹿,而擒蚩尤」。自此而後,漢人勝利穩定,我人所以稱為「 黃帝子孫」者此也。(現在台中逢甲大學校園,有指南車之小模型在,令人油然興起 民族之思。)

黃帝距今凡數千年,有傳其一夕飛昇仙去者,所遺存有靈樞、素問兩經,及內經 ,均係醫藥典籍;漢代人所謂「黃老之學」,真不知所學云何,此應商搉也。

二、老子

史記說老子楚人,姓李,名耳,字伯陽,謚曰聃,周守藏寶之史也。孔子曾向 之問禮,且讚之曰:「老子其猶龍乎?」

函谷關戶喜見東來紫氣,占而迎之,老子騎青牛過,贈以道德經五千言。道教 之教義,應為道德經,但祇五千字;所云如「道可道,非常道」。又云:「天下之道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無窮」。如後世之丹鼎派,符籙派等,似於道德經所無, 若以教主歸之,何異張冠李戴?若謂後來演變,則其源流亦應追溯,此應商搉也。 若論「老子化胡經」,荒誕可笑,絕非老子所作也。

三、淮南王劉安

神仙傳「淮南王白日昇天,餘藥器置在庭中,雞犬舐啄之,盡得昇天。」此為 丹鼎紀錄之始。

四、張道陵

張道陵棄官隱居,入江西龍虎山,習煉丹符咒之術,從學者以五斗米,稱五斗米 道。子衡傳其道,其後裔張宗演,元順帝封為輔漢天師。明清改封真人,秩二品, 子孫衍襲,民國廢止;而江西龍虎山張天師之符,仍受人尊重也。此為符籙紀錄之始。

此二者是道家之實踐,而具創始之紀錄者,從未聞尊為教主也。

五、葛洪

葛洪晉代人,自號抱朴子。好神仙導引之法,精煉丹術。聞交趾出丹砂,攜子姪赴 羅浮山煉丹,丹成屍解。著有抱朴子,內篇論神仙吐納符籙剋治之術,純為道家之言。

六、魏伯陽

魏伯陽作參同契一書,謂參同周易黃老爐火三家,而歸於一,妙契大道也。書中 多言坎離、水火、龍虎、鉛汞之要,為後世言丹鼎者之祖,而抱朴子則為符籙者之祖, 但從未有教主尊之者。

以道教為國寶故,國人之好研宗教者,每多仙佛不分,在昔年老之師兄, 雖學密法多年,心中仍有念念不忘之道術。如任、督二脈,上中下三丹田(按我國以農 立國,一切收穫,產生於田,道家煉丹,此三處為煉丹收穫之所在,故名之曰丹田。 智者大師之天台小止觀,亦引用丹田二字,其影響之大可知。日前偶於坊間買得國內出版 修持密法之書,內有介紹 貢噶先師傳授者,竟雜以道家之言,份量超過密法者半數, 令初機何所適從,惑矣。)

本篇寫作,本至葛洪,魏伯陽,已歎觀止。但元劇本有八仙賀壽,所稱八仙,為漢 鍾離、張果老、韓湘子、李鐵拐、曹國舅、呂洞賓、藍采和、何仙姑等,劇本之所 介紹,當然以詼諧為主,而韓湘子、與呂洞賓皆有仙術珍聞,令人敬仰者,因並錄之。

韓湘子曾有「能開頃刻花」之語,為其叔父韓愈所質問,因以仙術開頃刻花, 花中有一偶句云:「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字雖小而清晰可讀,其叔父 問之,笑而不答,大有「天機不可洩漏」之概。其後韓愈被眨潮陽,湘子於道迎之, 情況現前,其叔父用於律詩之次聯。湘子之仙術固高,詩才亦殊不俗。

呂洞賓遇赴京應試之盧生於邯鄲旅舍,彼此皆待廚中正炊黃梁,乃以一枕借與 盧生小睡。盧以夢得:京試高中,娶公主為妻,出將入相、封侯及公。公主既死、 受謗、戰敗、罷免、論處,如是四十年矣。醒來而黃梁猶未熟也,大悟,學神仙去。

張三丰宏揚太極拳,亦一能者。數千年來,能者甚多,所見者少,未能盡述。

空行教授 第五章

空行教授 第五章
金剛上師與本尊
予磋嘉媽之密咒口授
上師德相及如何修本尊之答詞

蓮師口授‧移喜磋嘉佛母藏巖
楊奴甯瑪俄些及生嘰甯巴取巖
艾歷啤嗎恭桑譯英
羅 啟 安 譯漢
皈依上師

初,鄔金大師蓮花生自蓮花出生。次,成就命持明位。及後,達至 無上大手印。精於大悲方便,見善逝之多如天上繁星。

師悲憫西藏無佛法,黑如濃霧罩,遂入藏。為滿八地菩薩赤松 德真之願,於紅巖興建光榮桑耶寺。

師於瞻部德固巖修時,赤松德真王善巧承事之,磋嘉媽為近侍 ,柏葛毘盧遮那度語,譯鄔金教法為藏文。

諸西藏學人紛紛向師求法,特別是卡珍公主磋嘉媽,不斷求取修 持及清除疑惑之口授。

磋嘉媽問師曰:大師,入密咒法門,上師最要(註一),應追隨 具何德相之上師。

大師答曰:上師最重要,彼應具之德相為:已調柔自心,廣具口 訣、博學、修法及止觀經驗歷練,自心已堅固,並善於調轉他心,具 大智大悲,虔誠篤信教法。若得追隨如是師,恍如尋獲如意寶,一切 需求皆滿願。

磋嘉媽白言:倘不從師受灌頂,能成就否?

大師答言:若不承事上師,接受灌頂,縱致力研習,無有效益, 徒勞而已。

灌頂為密咒之門,入密咒道,而不灌頂則無用,無有效益,徒毀汝 流續。

磋嘉媽問:倘師未得灌頂,復為他人灌頂,受者得灌頂否?

大師答道:若有騙子委汝官職權柄,則汝將逢厄運。如是,倘師 未得灌頂而予汝灌頂,汝心毀矣,再損他心,墮惡趣如相連之牛同墮深 淵。置身無門鐵盒,陷於地嶽之底矣。

磋嘉媽問曰:灌頂時作供養,汝首創耶?

師曰:一切經續,皆闡示汝既經無量劫錯謬道,今幸得人身,汝 當三輪體空,供養汝身、命、眷屬,予開顯無上菩提道之上師。

磋嘉媽問師:違背師命,惡業如何嚴重?

師曰:三界之惡業,難及違背師命之支分,犯者轉生不壞金剛獄 ,無有出期。

磋嘉媽問師:傳法具訣師,如何視之。

師說偈曰:

上師至要汝應知
千劫佛陀難比擬
皆因千劫一切佛
悉皆示現隨師相
將來亦無任何佛
不曾追隨親教師
上師是佛師是法
如斯上師亦是僧
彼乃諸佛應化身
彼乃自性金剛持
亦是三寶之根本
守持金剛師指示
其語支分亦不違
違越金剛師指示
將墮不滅金剛獄
彼處無有脫出期
承事汝師得加持

磋嘉媽問師曰:上師本尊,誰更重要?

師曰:莫視上師本尊有別,本尊乃上師所傳,常奉上師為頂嚴, 消除障礙得加持。若以為上師本尊之功德重要有差別,實持謬見。

磋嘉媽問師曰:何以修本尊法如是重要?

大師答曰:修本尊法極重要,修之汝將得悉地,汝之障礙得消除 ,得力加持證悟起,修得如是功德果,若無本尊汝為凡夫 ,修本尊 能得悉地,是故本尊極重要。

磋嘉媽問師曰:應如何修本尊,以冀成就?

大師答曰:方便智慧為依瑜伽法本修持當下自顯之身語意,身語 意專注法本而修,當修法及持咒至相當數量,無論如何修都會成就。

磋嘉媽問曰:如何得達善逝本尊?

大師答曰:悟汝與本尊無二,汝外並無本尊,證自性為無生法身 時,得達本尊。

磋嘉媽問曰:修本尊法,以寂靜尊或忿怒尊為佳耶?

大師答曰:方便與智慧為依瑜伽法本修持當下自顯之身語意,一 切善逝寂忿主眷應所調服者當如何調服而化現寂忿眷相,彼法身一味 ,行者當修汝傾向本尊。

磋嘉媽問曰:修一尊等同修一切善逝耶?

大師答曰:三身應所調服者之觀想,現起一切本尊之身語意。無 論彼如顯現,修一即修一切,成就一即成就一切。

磋嘉媽問曰:修一本尊後復修他尊,有何過失?

大師答曰:善逝為調服方便化現各部,彼實平等無分別者,悟無 分別而修一切佛,功德無量。若以為諸尊功德有異而取捨,得無窮障蔽 ,以為本尊有優劣而取捨則不當,離此(分別),不論修幾尊皆是殊 勝。

磋嘉媽問曰:誦(註二)一如來,能成就一切善逝心否?

大師答曰:持深廣見修,住於內性,將堅住本尊,持誦圓滿,無 礙成就一切勝者事業。

磋嘉媽問曰:倘見地超卓,可否不修本尊?

大師答曰:於正見得堅信為本尊,莫以本尊為色身,證悟法身 自性時成就本尊。

磋嘉媽問大師曰:吾身當如何顯現本尊壇城,我當如何修兩部?

大師答曰:觀汝心要為本尊即是觀汝身為本尊大印(註三)。

汝心變化多端,不論主尊眷屬,皆佛性覺心所顯。

磋嘉媽問大師曰:忿怒尊踐踏梵天、帝釋、天王於腳下,如此觀 想,無踰越之果耶!

大師答曰:此為捨人我執之表義,踐思念入法性,使執我者黯然 失色,執彼為墊是愚痴。

磋嘉媽問大師曰:觀三頭六臂之忿怒尊與觀一頭二臂者,功德可 有差異?

大師答曰:忿怒尊現多頭多臂時,三頭表三身,六臂表六波羅密 、四足表四無量,諸般標熾表降伏種種眾生及功德,此等形相實無自 性。

磋嘉媽問大師曰:應如何修得本尊示現?

大師答道:莫以本尊為色身,彼為法身,觀此由法身示現之色身 ,現起顏色、標幟、莊嚴、衣飾、相好,雖顯而無自性,如水中月,當 修得淨念堅固時,能見本尊,交付教法等等,此境為汝心所化,莫因 而迷惑狂喜,著之為魔所執,而誤入岐途矣。

磋嘉媽問大師曰:得一本尊示現等同見一切善逝示現耶?

大師答曰:見一本尊示現,等同見一切尊,法身越量故。

汝將見汝修持之本尊示現,汝心漸調柔故,本尊為自心所化現, 心外並無本尊。

磋嘉媽問曰:有說修本尊得持明位,何謂持明?

大師答曰:以自明心識方便,觀汝身為微妙身相(大印),得汝覺 心智尊賦予相好及智慧,此為汝所修部族之大印,是謂持明。

磋嘉媽問曰:持明住於何處?

大師答:汝心無住,而住於本尊相,然若達持明位,得不退轉矣 。

磋嘉媽問大師曰:應如何敬重本尊?

大師答道:敬重本尊之法為,縱至斷命,不棄本尊,對本尊無有 礙惑,未證無上正覺,須臾不離本尊,行住坐臥,觀想本尊,汝自得 加持及悉地。

磋嘉媽問大師曰:需不斷修本尊法耶,若一法已得成就,仍需再 修耶?

大師答曰:一開始依法本修持本尊,縱使本尊示現傳法,中斷修 持,則成粗犯。是故不斷修持為要。

磋嘉媽問大師曰:應如何修本尊法之供施誦觀(註四)。

大師答曰:修本尊法,每座修生起次第、誦觀、獻供、放多瑪、 讚誦,祈請滿願,並以圓滿次第將修持印契空性。

至上者,每日修八座,其次修四座,至少日修一座,不可再少, 如是圓滿三昧耶,汝將得悉地。

當汝生圓次第得堅固時,毋庸捨此身,彼已成熟本尊,此謂成熟 持明位。汝身雖為(普通)人身,汝心已成熟為本尊,仿如像塑於模 。

於中有時,汝成本尊而離此身如像脫於模,此謂大印持明位。修 行人之軀體謂之外殼。捨此身時,行者成本尊相。

磋嘉媽問大師曰:何以有些本尊示現獸頭天身,此非視本尊實有 而修耶?

大師答曰:本尊示現獸頭者,表該獸所有之特殊功德,彼乃汝心 所化,非謂心外實有獸頭之本尊可就也。

本尊雙運亦生出獸頭渣文媽,如普巴之食盡及滅絕使者或楊德之八渣文 媽。正如金銀雙溶謂之合金(渣文)。彼由佛父大悲及佛母智慧所發 。或方便自性之佛父與智慧自性之佛母所發。表示圓滿其特殊功德之 業行。

磋嘉媽問大師曰:主尊出世間而繞滿世間天尊眷屬,如此世出世 尊同處,不矛盾耶?

大師答曰:出世間主尊為智慧尊,統領實質之部屬如國王,所觀 之世間神執行彼指示,解脫敵障等。如是世出世天尊如王與待從,故無 矛盾。

磋嘉媽問大師曰:修本尊法,修觀與持咒,孰為重要?

大師答曰:為成就出世間大印悉地,觀調柔時心亦調柔,之後得 見本尊示現,悟本尊實自心,則三身於自身顯現矣(註五)。

為成就世間悉地,息增懷誅等無量事業,持咒最重要,故需圓滿 持咒之數額。閉關未滿莫閒談擾亂修持,不論所成就之任務,務需堅 毅持咒,要極力堅持。

磋嘉媽問大師曰:成就自顯本尊,有何成就?

大師答曰:本尊化現一切善逝大悲方便之無礙業行,應所調服有 情之思維,化靜忿壇城淨土男女主眷或單尊,主尊及眷屬位於奧明 天宮,故不似其他天宮,色身乃無生法身為利有情,應其傾慕思維而 化現者。

磋嘉媽問大師:對本尊供養多瑪等,若尊接受,並因讚誦而歡悅 ,與實有之世間神何異?若否,作之何為?

大師答:智尊非為讚誦而喜,供養而悅,為清淨汝心,汝觀想迎 請本尊、讚誦,供養等等。如斯行持,汝之虔誠清淨汝心,以善逝不 滅大悲方便,汝得加持及悉地。恰似如意寶珠,雖無利生之念,郤圓 滿有情之祈願。

磋嘉,西藏行人捨自性本尊而覓奧明佛陀,無絲毫之專注,諸行 偏執撒滿,不懂得淨化三毒,供血肉多瑪。非為出世間悉地而修,口 求神通、子裔、財富。誤用密咒,洩漏秘密,販賣口訣如商品,只顧 忙於邪咒。很多得轉生為邪見者,部多、夜叉、邪魔。是故應圓滿見 力,專注而修,行四事業,成就出世間悉地之大手印果。

蓮花生大師以答問體授予卡珍公主磋嘉媽之密咒口授圓滿。

寶之印 密之印 托付之印

註一:英譯MASTER AND TEACHER義為主與師,愚見 印藏師徒亦作父子、主僕,實指上師。
註二:誦指誦觀。
註三:大印指本尊殊勝身相。
註四:原文作相近及成就。英譯註釋云:共分四支 :相近、完全近、成就、大成就,為誦咒時 觀想,相近觀本尊咒輪,完全近觀咒鬘放光 供佛,成就觀得佛加持,淨除業障,大成就 觀器世界轉成佛土,有情轉為本尊父母,聲 音轉為咒聲,思念轉為覺性之顯現,依漢譯 作供施誦觀。
註五:英譯作破曉。

教傳傳承祖師法相(一)

教傳傳承祖師法相(一)

劉銳之

孟子:「以友天下之士為未足,又尚友古之人。」掩關於密宗 山之關房中,專研習奢摩他與毗缽舍那。關中書籍甚少,惟尚憶及 先父於童稚時(約五六歲)訓示云:「古時讀書之人,以盡交當時士 人,心猶未足;要向上(上與尚通。)約交古代之文人。」記憶猶新。 當時流行之「古代士人辭典,名『尚友錄』」。與「佩文韻府」、「 淵鑑類函」,均為最好之參考工具書。

古賢對於崇拜之偶像,恆常憶念不忘,如虞舜之於唐堯,食時 則見堯於羹,行時則見堯於牆,尤為千古豔稱。

密宗視師如佛,念之在茲,我 師敦珠法王之讚頌有云:「憶 師除苦如摩尼。」慨可想見。

我甯瑪巴教傳派之祖師,至今已千餘年,傳下來之祖師,凡四 十餘代,當時攝影既未發明,寫真未必當意,後世欲求瞻望,實苦 無從,悵悵而已。數年前曾向仙藩師兄請求,亦以代遠年湮,難於 搜集。日者 敦珠佛母引為己任,如是不斷尋求,並請畫師圖繪, 製成湯嘉十幀,由黎日光同學前往尼泊爾嘉德滿都,迎請返港,因 飭影製,分發港台學會,懸諸壇城,以供學人瞻仰。此幀為第一 幀,中為普賢王如來左上為金剛手,右上為姑姑喇渣,左下為因渣 菩提,右下為釋迦布捷。尚餘九幀,下期續刊。

奉迎甯瑪歷代祖師湯嘉簡記

奉迎甯瑪歷代祖師湯嘉簡記

黎日光

密法之宏揚,必須經由有真正傳承之具德上師。故上師於每次 重要傳法或灌頂法會中,必對弟子詳述此法之來源,亦即開示此法 要之歷代祖師傳承。而港臺之每一學會,在供奉上師之壇城中,也 掛上歷代祖師之傳承表,以為各同學所敬禮參拜。

香港金剛乘學會每月舉行之布薩法會,至今已有十九年矣。 每次布薩開始必先誦傳承,教傳派傳承由普賢王如來傳至 劉上師 已有四十七傳,而巖傳派傳承由蓮花生祖師至 劉上師為第三十二 傳,此外更有極近傳承由笛清楚朱零巴至 劉上師為第四傳。每次 誦傳承時都感到對甯瑪歷代祖師之資料認識不多,希望能知多一些 關於他們之事蹟,甚或能看到他們之莊嚴法相。 劉上師多年來亦 不遺餘力,盡量搜集列位祖師之資料及法相,但都未能全部如願。

三年前, 劉上師希望能將甯瑪歷代祖師之傳承系列繪成一套 西藏湯嘉,由於港臺方面無法找到有經驗之合適湯嘉畫師,遂命弟子 從大幻化網導引法一書中,將教傳及巖傳兩派之藏文傳承表影印各 一份,並寄 敦珠佛母請代找適當畫師,將歷代祖師傳承繪成一套 完整之西藏湯嘉。經幾月後 佛母於一九九○年九月回函答覆如下:

「關於『那也東初』之教傳派傳承表及巖傳派傳承表, 法王 必曾經對 劉上師詳細解說,而此類詳盡完整之湯嘉,則 法王從 未有請畫師繪過,前曾繪過一、兩幅此傳承之湯嘉,但不完整。 佛 母曾致函一位專繪此類湯嘉之畫師並詳述一切,但該畫師回函謂他 一生中從未繪過此套甯瑪祖師湯嘉,若由他負責此項工作,則必要 有一位非常博學之上師由頭到尾從旁指導如何參考有關之經續, 進而了解湯嘉上每一位祖師及每一位微細部份如衣服、顏色、坐姿等等 ,同時此位輔導之上師亦無法從一本經續中找到全部之資料,他必 須搜遍很多不同之經典及無數類參考素材。

我們並無全部祖師之法相,只有少許較為重要曾繪畫過之祖師 法相而已,且尚需時尋找。我們將於十二月回尼泊爾,到時會親自 找一位最好之畫師及一位上師負責此湯嘉之繪製。可能有其他喇嘛 及畫師,謂可承擔此項任務,但我們才知道此真相為不正確的,他 們無法完成此項任務,只能粗製濫造一些不合規格之湯嘉,而使甯 瑪巴受恥辱及蒙羞,我們希望此任務能盡善盡美。」

佛母回尼國後,立刻命令 法王之御用畫師旺促君從不丹到尼國 謁見,命其發願用一年之時間將其他所有工作放下,盡心力用最精 巧之工藝,將甯瑪歷代祖師之湯嘉畫出,因此套湯嘉為甯瑪巴之重 要法寶。其間 佛母亦不斷搜集及參考很多經續,以供畫師之用。

直至今年初畫師旺促君順利將甯瑪歷代祖師湯嘉整套畫好,教傳 派傳承四十七位上師分為九幅湯嘉,極近傳承則另繪一幅,共十幅 由不丹親自送到尼泊爾呈 佛母檢查, 佛母亦小心詳細檢查每一 幅湯嘉,看後非常高興,認為此等湯嘉正合西藏湯嘉繪製之嚴格規 定,畫工精美無比,筆法生動流暢,為極難得之佳作。於是, 佛母 請 劉上師派專人恭迎, 劉上師則命弟子親迎此批湯嘉回漢土,同 行共十五位同學,皆欲先睹為快,並在尼國各聖地朝拜遊覽。

佛母並開示云:「此等甯瑪歷代祖師湯嘉,不但漢土未有,而 藏地都未有如此完整之一套,以前只有部份祖師法相之湯嘉而已。 吾現付上所有湯嘉,此等湯嘉繪畫得十分精美,希望抵港後立刻 找專業攝影師拍照,並請寄吾一份相片及底片,以便日後在 法王 各國之中心發表。」

以上可見 佛母對此等祖師湯嘉非常重視,從開始籌備繪畫至完工 ,都一絲不茍,此等祖師法相湯嘉在漢土供奉,亦是我們很大之福 報,並對 劉上師在世界各地宏法有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