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定慧之抉擇(三)

 

戒定慧之抉擇(三)

 

 

丙二  亦有漏亦無漏禪

 

 

 

世間根本淨禪,矯根本味禪之『闇證』,而加以觀慧,破根本味禪之『味著』,
而成為『垢無』。治根本味禪之『無記』,而出於『明分』。便有此根本淨禪。此禪
以一息道而分三種:

 

一、六妙門--為全修法,由數息而入。

 

二、十六特勝-為簡修法,由隨息而入。

 

三、通明禪--為速修法,由觀息而入。

 

凡夫外道之利根者,亦能任修一種息道,而得淨禪。即能由此發有漏智。此中有
漏無漏之分,實因修息道時,用心有異,不可不辨。列表於下:

 

凡夫-闇心持息,唯希禪樂。

 

外道-略具觀慧,妄求解脫。

 

小乘-正觀諦緣,志在入滅。

 

大乘-安心般若,具足方便。

 

 

 

丁一  六妙門

 

 

 

此為息道之全修法。慧性多者修之,慧多定少,雖不昏沉,而多散亂,難與禪定
相應。入手尚須偏重『止』法,以除其散亂。故必修其全法,方得淨禪,第終以定少
慧多,雖多散亂,而不昏沉,發無漏智甚速也。

 

 

 

戊一  數-修數、證數。

 

 

 

修數-行者端身正坐,調和氣息,不澀不滑,安詳徐徐而數,不令馳散,是名修
數。其法從一至十,復從一起,攝心在數,不令馳散,是名修數。

 

證數-與數相應者,心住息緣,任運自數。從一至十,不加功力,覺息虛微,心
相漸細,爾時患數為粗,意不欲數,便應捨數修隨。

 

 

 

戊二  隨-修隨、證隨。

 

 

 

修隨-捨前數法,一心依隨之出入。既與俱出,復與俱入。攝心息緣,知息出入
,長短冷暖,亦須悉知,是名修隨。

 

證隨-與隨相應者,心既漸細,覺息長短身出入,心息相依,恬然凝靜。爾時
覺隨為粗,心厭欲捨,便應捨隨修止。

 

 

 

戊三  止-修止、證止。

 

 

 

修止-息諸緣慮,不念數隨,凝靜其心,止於一處。任止於眉間、鼻端、臍下、
某一處均可。心既有所止,息自虛凝,是名修止。

 

證止-與止相應者,覺身心泯然入定。息亦自住,若不出入,不見內外一切相貌
,即如欲界未到等定。爾時當念此少觀慧,所證實淺,便應捨止修觀。

 

 

 

戊四  觀-修觀、證觀。

 

 

 

修觀-於定心中,以慧分別諦觀色身微細,方入息相,以及皮肉筋骨三十六物;
乃至一切受想行識,罔不虛妄。其中均無常、樂、我、淨,足以味著,是名修觀。

 

證觀-與觀相應者,覺入出諸毛孔,心眼開明,徹見三十六物,及諸蟲戶。內
外不淨,剎那變易,五陰虛妄,均無自性。觀境既明,心生悲喜。得四念處,破四顛
倒。爾時覺念流動,未窮真道,便應捨觀修還。

 

 

 

戊五  還-修還、證還。

 

 

 

修還-既空所觀之境。還觀能觀之心。此心依息,發為觀智,了了分明,能破諸
境;然無自性,亦與境同。循息而求,虛明一片。反覆破析,終不可得,於所觀境,
實無味著,是名修還。

 

證還-與還相應者,心慧開發,息息還源,能所兩無,境智俱離。爾時雖離境智
,但仍計有境智當離,離心未除,心隨二邊,便應捨還修淨。

 

 

 

戊六  淨-修淨、證淨。

 

 

 

修淨-循息外觀,所觀既空,便離其境。循息內觀,能觀亦空,便離其智。能所
之空,智境之離,實屬本淨,非從修得。行者至此,應泯一切妄想分別,無離不離,
即亦不得能修所修,及淨不淨,是名修淨。

 

證淨-與淨相應者,心無依倚,不住不著。豁然所悟真如現前,無礙方便,任運
開發,如如清淨,三界垢盡。此中證者有二:

 

相似證-見道以前,五方便相似無漏慧發。

 

真實證-見道以後,苦法忍乃至第九無礙道等三乘,真無漏慧發也。

 

行者修此六妙門,即能進證諸禪,六門之中,必有一能進者,當試而善修之。
但多能於欲界未到定,及初禪中,即發無漏智,不必至上地諸禪也。至其真實圓證之
六妙門;則數門為十住、隨門為十行、止門為十回向、觀門為十地、還門為等覺、淨
門為妙覺也。

 

 

 

丁二  十六特勝

 

 

 

此為息道之簡修法。定性多者修之,以慧少定多,雖多昏沉,而不散亂,易與禪
定相應。入手時,祇須重觀法,以除其昏沉,故僅修此簡修法,即得淨禪。第終以
定多慧少,雖不散亂,而多昏沉,發無漏智則略遲也。

 

 

 

戊一  知息入特勝-粗住

 

 

 

味禪之粗住,闇心數息,觀慧不明,覺恬恬安隱而已。今捨數息,而從隨息入手
,即能觀慧照息,了了於此恬恬安隱中,已悉知息之入相,由外而內,息息相續,無
不明知,是為特勝。

 

 

 

戊二  知息出特勝-細住

 

 

 

味禪之細住,亦僅覺恬恬勝前而已。今以觀慧漸進,前僅知息之入相者,於此恬
恬勝前之中,更兼知息之出相。一出一入,息息相續,無不明知,是為特勝。

 

 

 

戊三  知息長短特勝-欲界定

 

 

 

味禪之欲界定,亦僅覺身心空淨而已。今以觀慧又進,前僅知息之出入相者,於
此身心空淨之中,又兼知息之長短相。一出一入,或長或短相續,無不明知,是為特
勝。

 

 

 

戊四  知息身特勝-未到定

 

 

 

味禪之未到定,亦僅覺空無所見而已。今以觀慧更進,前僅知息之出入長短相者
,於此空無所見中,更知息之於全身,不出不入,不長不短。體微微,而從百千
毛孔,呼吸闔闢,息息相續,無不明知,是為特勝。

 

以上四種特勝,是身念處攝。

 

 

 

戊五  除諸身行特勝-初禪之覺觀二支

 

戊六  受喜特勝-初禪之喜支

 

戊七  受樂特勝-初禪之樂支

 

戊八  受諸心行特勝-初禪之一心支

 

 

 

味禪之初禪,但能感得八觸,離生喜樂而已。今有觀慧,於初禪發時,以身心豁
然開朗為覺支。以洞見身中三十六物、五陰、四倒為觀支。以無所受而受『分明』、
『垢無』之喜為喜支。以無所受之受『分明』、『垢無』之樂為樂支。以眾生即是一
心,受諸心行,念念不忘,為一心支。

 

以上四種特勝,是受念處攝。

 

 

 

戊九  心作喜特勝-二禪之內淨、喜、

樂三支

 

 

戊十  心作攝特勝-二禪之一心支

 

 

 

味禪之二禪,但能內淨覺觀,定生喜樂而已。今有觀慧,於二禪發時,內淨之作
『喜』、『一心』之作攝,均照了而無顛倒。知此均心之作業,乃能善入此禪,是為
特勝。

 

 

 

戊十一  心作解脫特勝-三禪

 

 

 

味禪之三禪,常以受樂(身樂),不復求脫。今有觀慧,於三禪發時,雖入離
喜妙樂之地,得美妙無比之樂。而知其未離色法,仍須解脫。故於心終不味著,乃能
善入此禪。

 

 

 

戊十二  觀無常特勝- 四禪

 

 

 

味禪之四禪,常以『不動定』味之為常。今有觀慧,於四禪發時,雖入捨念清淨
之地,得三災不到之定。而知其未離色法,猶是無常。故於心終不味著,乃能善入此
禪,是為特勝。

 

以上四種特勝,是心念處攝。

 

 

 

戊十三  觀出散特勝- 空處定

 

 

 

味禪之空處定,見色蘊已無,散歸一空,便味著空處,計為真實。今以觀慧所照
,發此定時,即知此定,既出彼散息,亦當出此散空。因了達此空不實,不復生染,
乃能善入此定,是為特勝。

 

 

 

戊十四  觀離欲特勝- 識處定

 

 

 

味禪之識處定,見空亦離,一識獨存,便味著識處,計為真實。今以觀慧所照,
發此定時,即知此定,緣散空之欲已離,而緣散識之欲亦當離。因了達此定不實,不
復生染,乃能善入此定,是為特勝。

 

 

 

戊十五  觀滅特勝- 少處定

 

 

 

味禪之少處定,見色心俱滅,僅有一無為法,便味著少處定。今以觀慧所照,發
此定時,即知此定,既滅一切有為法;亦當滅一切無為法。因了達此定不實,不復生
染,乃能善入此定,是為特勝。

 

 

 

戊十六  觀棄捨特勝- 非想定

 

 

 

味禪之非想定,見有為無為均捨,直達三界之頂,便味著非想處。今以觀慧所照
,發此定時,即知此定,既棄捨三界之下地,亦當棄捨三界之頂地。因了達此定不實
,不復生染。乃能善入此定,是為特勝。

 

以上四種特勝,是法念處攝。

 

此十六種特勝,必具上地諸禪,始發無漏智。不如前後二法之連稱特勝者,對味
禪言之也。

 

 

 

丁三  通明禪

 

 

 

此為息道之速修法,定慧性等者修之。以定慧相等,昏散俱無,最易與禪定相應
。入手時,即能止觀並用,無病待除,故僅修其速法,亦得淨禪。且以定慧雙備,昏
散兩絕,發無漏智最迅。此禪從初修習,不用數隨諸法,但當觀息、色、心三事無分
別。觀一達三,徹見無礙。此法明淨,善開心眼,又能發三明六通,最為疾利。

 

 

 

戊一  修通明禪

 

 

 

行者欲觀三事,當先觀息身出入,與心相依。次觀色身,隨息生化,以心為主
。次又觀心依息為機,託身顯發。如是三事不離,歷歷可見。乃進而觀心依於息,息
無自性。息依於身,身無自性。身依於心,心無自性。四緣不起,四大各離,則此三
事,均不可得。如是三事無性,歷歷可見。觀一時即達三事,達三事時,即達諸法,
是為修相。

 

 

 

戊二  證通明禪

 

 

 

及至內證真諦,深入實相。三事分明,莫不通達。徹見此中壽、煖、識三者,更
互相依持,得相續住。(壽即身,煖即息,識即心。)亦知世間天文地理,乃至一切
,悉與此中相應。能具三界一切禪定,入十二門禪;而從初至後,一一諸禪,均能
發無漏智。且彼又知三界之頂(非想定)中,猶有微細煩惱未斷;乃更進而入『滅盡
定』。故此禪實能斷盡粗細諸惑,而得三乘涅槃者。又以三事觀成三事無礙,即能成
就身業之『神變輪』(色)、語業之『正教輪』(息)、意業之『記心輪』(心)。
而三明六通,無不具備,為證相也。

 

 

 

戊三  通明禪可分為九定

 

己一  通明初禪-通觀三事,而離生喜樂。

 

己二  通明二禪-通觀三事,而定生喜樂。

 

己三  通明三禪-通觀三事,而離喜妙樂。

 

己四  通明四禪-通觀三事,而捨念清淨。

 

 

 

己五  通明空定-三事俱滅,仍有細三事。

 

己六  通明識處定-破空之細色。

 

己七  通明少定-破識之細心。

 

己八  通明非想定-破無為法之細息。

 

己九  通明滅盡定-三事滅盡,乃得三事無礙。

 

(待續)

 

上師開示「奢摩他、毘缽舍那」記要

上師開示「奢摩他、毘缽舍那」記要

80-2-23
弟子-林坤旺恭記

緣起--

雖然香港跟台灣兩個地方,學過靜坐者都超過一萬人以上,但是他們所學的都祇 是「靜」,還沒辦法到「止」和「觀」的階段。光是靜坐的好處比較少,若能修「奢 摩他」(即「止」)的話,好處就比較多,最起碼能健康長壽。

┌戒

三學┬定-止-靜

└慧-觀-慮

釋迦牟尼佛說:凡是學佛的人一定要修「戒定慧」才能獲得解脫。我最近寫了一 本「戒定慧之抉擇」,它是對「戒定慧」怎樣選擇來修。但是關於「戒」依照釋尊的 講法,「戒」是沒機會給人選擇的。因為釋尊對「戒」的規定很嚴,是不准給別人看 ,看了就必須要守。不過據我曉得,戒還是有選擇的,為什麼呢?譬如你祇準備下一 世做人,那就必須守五戒;若準備下一世當神仙,就必須守十善;若希望將來當阿羅 漢,那就必須守別解脫戒;若希望成菩薩,就必須守菩薩三聚戒。而我們密宗修生起 次第,就必須守十四根本墮;若修報身圓滿次第,就必須守八支粗罪及五方佛三昧耶 戒。所以對於這些戒條也應該有所選擇的。

次說「定」,它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步是「靜」,什麼是「靜」?它是將你所有 能動的東西完全靜下來,例如身不動,口不言。第二步是「止」,什麼是「止」?即 是將外面的環境和裡面的心境都停止下來,完全不動,好比「算盤珠」手撥才動。第 三步是「定」,什麼是「定」?好比「僧頂珠」踢都踢不動,所謂「泰山崩於前面不 改色」,這祇有釋尊才能有這種定,一般凡夫皆如「走盤珠」一樣東跑西跑。

現在我們先來說「止」這個問題,梵文稱為「奢摩他」。若能修到此種境界,即 所有什麼妄念都完全停下來,起碼健康長壽不成問題,修到最高的時候,依宗喀巴大 士所說能夠返老還童。雖然我在靜坐講義後面,把他分成幾個階段,希望有人跟著來 學,但到現在還沒有人敲過我的門。我最近走過三個國家,心裡非常難過,尤其是泰 國跟台灣,都祇是追求拜拜形式而不注重實踐。

我整天希望你們能更深入一步,老實說,我們這「西藏密宗靜坐法」是有一套的 ,但就沒辦法放出去,因為你們現在的程度最多祇能到「靜」這一步,「止」更加沒 辦法,更別說「慮」這一邊。

我教靜坐時,講「身語意」就是「脈氣點」,而最難控制就是這個「意」,即所 說的「心猿意馬」,整天跑成妄念。如果任妄念整天東跑西跑,如何成就?所以第一 步就是要將這個「猿」和「馬」兩個綁起來。而怎麼樣綁呢?就是要用「奢摩他」。 同時還要將正念提起來,亦即將意淨化。怎麼淨呢?第一要深信因果,第二要離苦得 樂,第三要轉迷成悟。

轉迷成悟就是「慧」,它亦分成三個步驟。第一步是「慮」,什麼是「慮」?就 是將壞的不要,完全要淨的。第二步是「觀」,什麼是「觀」?音應念第四聲,同「 罐」,藏音「ㄏㄢ ㄊㄨㄥ」,即超過眼睛所看,跟一般用眼看不同,例如看見本尊 心中咒輪很清楚,猶如透視,比X光更厲害,我們就是要運用這個來達到第三步是的 「慧」,來轉迷成悟。

現在我要講的就是將宗喀巴大士所著《菩提道次第廣論》後兩章「奢摩他」與「 毘缽舍那」最精華的介紹出來。宗喀巴大士所講的「奢摩他」完全是依唯識來說,「 毘缽舍那」則完全是說中觀。這幾年來,我看過大陸出版的書是很有深度的,不過有 一點壞,就是一定將藏密氣功放進去。雖然藏密含有氣功,但它祇是其中一小部份, 不能代表藏密。有一次我就在一本藏密氣功的書裡,看到「宗喀巴修止法」,我就把 他拿來在香港講了十多天,但他們一點都沒領會。回到台灣來之後,為了使你們能夠 得到一點好處,因此我把它重新來科判,而常弄得體力支持不來。

為了這個順便講一個問題,很久以前,大寶法王到香港來,我問他:中心那麼多 ,為什麼不講「大手印」?他答說:「沒人求」。說到我們 甯波車從印度到歐美去 弘法,把一些東西弄得很淺,當初我不知道為什麼原因,後來我才明白,到末法時期 ,高的法就越沒辦法傳出去,如大藏經雖有多人請,但光擺好看,有幾人從頭到尾去 看?就說我們密宗圓滿次第有六個法(拙火、金剛誦、寶瓶氣、光明、夢幻、頗哇) ,我雖整天想推出去,就是沒辦法推,甚至亥母有五層,你們連第一層、第二層都沒 修好,怎麼推呢?

拙火分五層,簡單對你們說:第一層自己就是亥母,亥母就是拙火。第二層亥母 就是我的陰體,陰體即等於我的佛母。第三層是用音速來攝受大自然的陰陽。第四層 是用光速。第五層是全部攝受到來後,殊勝自然威光融。所以我希望你們認真來修拙 火。拙火,伊文思翻為靈熱,修報身必須靠這種本領,等於我們做生意先要有鈔票一 樣。

我雖整天想放出去,但就是沒有訂單。為什麼 甯波車把「敦珠新寶藏」裡面弄 得很淺,我已明白其道理。最近我看到頂果親尊一篇文章說:所有密宗最高法,即是 上師相應法,但由於高的法沒辦法推出去,所以在甯波車所寫「敦珠新寶藏」裡,就 教我們一種睡覺的方法,即在睡眠時,如何觀想光明(眠光明),我希望能趕快翻譯 出來,來教你們修。

 

(待續)

觀音禁食關課科判

觀音禁食關課科判

七世達賴喇嘛造
初巴甯波車與卓蓮羅夫共譯英
黃毅英譯漢

緣起

上月(乙亥年潤八月)之末

上師遽然示疾,藉此示現及開示甚多。眾弟子懺罪不遑之餘,於九月初一日晨早七時 ,港台兩地共修觀音法要。 上師示云觀音法極為相應殊勝。見書架中有新出(一九 九五年)之七世達賴喇嘛所造觀音禁食一日關課之英譯。因念 上師於季刊五十期中亦有提及「磨尼頓」。然二者有所不同且禁食關課細明之處似不 宜譯出,故欲試譯科判,彼讀者約知梗概也。

所言禁食一日,乃於早一日先戒酒肉五辛,只用三白,於正行日禁語並禁食、滴 水不沾。翌晨即此吃粥。今謹將其中關課觀音儀軌科判譯出,如下:

    甲一 前行
    乙一 淨業
    丙一 共發心

  •  丁一 皈依與菩提
  •  丁二 清淨地界
  •  丁三 供品衍生無量
  •  丁四 供養雲
  •  丁五 聖諦力
  •  丁六 召請
  •  丁七 頂禮
  •  丁八 七支供養
    丙二 獻曼達

  •  丁一 廣壇城
  •  丁二 略壇城
  •  丁三 內壇城
  •  丁四 吉祥頌
  •  丁五 觀想與生起
  •  丁六 正受戒
  •  丁七 戒文
  •  丁八 圓滿功德陀羅尼
  •  丁九 回向
    丙三 召請傳承上師
    丙四 一切功德之源
    丙五 大慈大悲之懇請

  •  丁一 即時生起
  •  丁二 加持寶瓶
  •  丁三 加持供品
  •  丁四 皈依與菩提
    乙二 召請資糧田
    乙三 敬禮支
    丙一 獻曼達

  •  丁一 廣壇城
  •  丁二 略壇城
  •  丁三 內壇城
  •  丁四 吉祥頌
    乙四 懺悔支
    丙一 菩薩越戒懺罪文
    丙二 共懺悔

  •  丁一 圓滿七支供養
  •  丁二 歡喜
  •  丁三 促請
  •  丁四 祈請
  •  丁五 回向
    乙五 圓滿功德陀羅尼
    丙一 四無量
    丙二 資糧田消散
    甲二 正行
    乙一 勝義本尊
     乙二 語本尊
     乙三 種子本尊
     乙四 相本尊
     乙五 手印本尊
     乙六 表義本尊
    丙一 智慧尊融入
    丙二 灌頂
    丙三 供自生本尊

  •  丁一 加持供品
  •  丁二 獻供品
  •  丁三 讚頌
  •  丁四 加持念珠
    丙四 念頌

  •  丁一 長咒
  •  丁二 心咒
  •  丁三 啤嗎薩埵咒
    乙七 觀對生
    丙一 召請
    丙二 灌頂
    丙三 加持供品
    丙四 獻供品
    丙五 獻二水、五妙欲及音樂(八供)
    丙六 獻五感觀
    丙七 獻天衣
    丙八 獻嚴飾
    丙九 獻寶瓶
    乙八 獻曼達
    丙一 廣壇城
    丙二 略壇城
    丙三 內壇城
    丙四 吉祥頌
    丙五 略頌
    丙六 加持淨水及念咒
    丙七 長咒
    丙八 啤嗎薩埵咒
    丙九 智慧尊融入
    甲三 後行
    乙一 獻多瑪
    丙一 加持多瑪
    丙二 獻多瑪與觀音及眷屬
    乙二 讚護法
    丙一 讚六臂大黑天
    丙二 讚四臂大黑天
    丙三 讚吉祥天
    丙四 讚死主(KALARUPA)
    丙五 讚毘沙門
    丙六 獻多瑪與護法、勇父、空行
    丙七 獻地神
    乙三 獻淨水
    丙一 廣淨
    丙二 拭聖身
    丙三 獻天衣及嚴飾
    丙四 獻寶瓶
    丙五 祈請
    丙六 回向
    丙七 補闕
    丙八 忍赦
    丙九 內淨:受寶瓶甘露
    丙十 生起本尊
    丙十一 回向
    乙四 請住或請回
    丙一 請住
    丙二 請回(砂壇)
    丙三 請回(供物)
    丙四 吉祥頌
    丙五 禁食頌文
    丙六 禁食吉祥
    丙七 達賴喇嘛長壽禱文
    丙八 吉祥

 

願以此之力祈禱 上師永遠住世。若有過失,祈求忍赦。願吉祥!

九月初六日

以菩提心為道之教授(二)

以菩提心為道之教授(二)

蓮師口授移喜磋嘉佛母藏巖
楊奴甯瑪俄些及生嘰甯巴取巖
艾歷啤嗎恭桑英譯
羅啟安漢譯

甲二 內菩提心

磋嘉媽問大師曰:何謂內修菩提心?
大師答曰:此分十二支。

 乙一 自性

自性為生起幫未悟內性性空相有者之意願。

 乙二 定義

不依於身語外行,依心而修,故名為內。

 乙三 種類

彼分為願、行二種。
願者願未悟此自性之有情悟之,宴坐空言何益,故必須致身於令有情領悟之方便 也。
磋嘉,未離二見之執者,行之甚難。

 乙四 行者德相

如前所述,修此行者見執微薄。
磋嘉,稍息汝心。

 乙五 授者

汝應依已悟二無我,修三慧,離世間八法之師受之。
磋嘉,得師為入大乘法門之要。

 乙六 受戒儀式

莫執三輪,出離世法,求真口授。

 乙七 修之效益

汝將超出小乘及謬道,具離於我法二執,悟無我自性之效益。

 乙八 修之理由

置一切有情於真道,為二無我之自性,此為應修內菩提心之理由。

 乙九 不修之缺失

不修持之,汝難契入無我之自性。
未入道之凡夫,或入謬見之外道,執己為我,以為此﹁我﹂支配,經歷五蘊、十 二處、十八界。甚或以此為常,為實,執此為敵為友,為自為他。
磋嘉,汝必須離此執著。
視一己為我(註十二)者險矣,概執自我為體,則境 現為他,附此二見,則以益己為友,損己為敵,由是經歷愛惡(註十三 ),作諸惡業,緣斯行而墮惡趣,以至遍歷輪迴。
磋嘉,此魔不除,難得安樂。
斷此我執者,總說為一切佛教徒,別說為聲聞,不用說,吾等入大乘之門者亦斷 此我執。
據云聲聞得悟法我之支分,辟支佛亦未得其全體,此即是說,聲聞錯斷相有而不 進解法我,辟支佛著於住心性空而不解真諦。
磋嘉,倘不出於下乘見,難見真實義。
執著法我者險矣,由是愛惡而生煩惱,以至沈於輪迴,歷劫難成。
斷此法我執者,總說為一切大乘行人,別說中道行人亦斷之,吾等入密咒之門者 倘執著之,惡兆也。

註十二:我指個體。
註十三:貪愛及厭惡。

 乙十 守則

汝應修無我之義,此分願、行二部。

應守願者三點如下:
一、不斷思維,以保持願一切有情常悟無我真諦(之願心)。
二、日夜三次,隨喜現修無我者。
三、專一不離無我而修。

行分外內,外者分四:
一、未悟者SL;AH;AW;(無我)RF;AH;AW;,不離教導無我之師,或善知識。
二、莫執住處、國境、種姓、敵友。
三、聞、思、修無我空性之教法。
四、莫執一己為:名、家、個體。

內者亦分四:
一、莫以名為物,概一切外物之名稱,並非於心實有。
二、認知情器世間並無自性,相雖現起,實如夢幻。
三、日夜三次,覓此味著諸境,實無一物之心。
四、莫離此無名,離邊之諦。汝縱覓心,亦難有任何發現。

最重要為汝應如是精進而修,如是投入,汝將消滅邪魔,出離輪迴。

 乙十一 持或失誓句之分界

得師口訣之際,得內菩提心誓句。
仍執二見,不解自性空之際失誓句。
此剎那即失誓句,當施對治。

 乙十二 還淨方便

依上述義理,離散亂而修,汝自解二執之縛。

甲三 密修

磋嘉媽問大師曰:應如何修密菩提心?
大師答曰:此分十一支。

 乙一 自性

密發菩提心之性為確認無始以來,無生本淨,超越修整,不可思議。

 乙二 定義

言思既難詮釋,自然密於下乘。

 乙三 種類

可分為兩部:顯萬有清淨為無修,以自顯當下之自性,本來清淨為無修,於此汝 莫偏執。(註十四)

 乙四 行者德相

行者當為最上堪能,心厭實境者。
磋嘉,彼由修前述行持而來。

 乙五 所依境

應依已悟法身一元,而住於廣闊任運之境者始得之。
磋嘉,此為已證大圓滿之上師。

註十四:此指修大圓滿之二部,本來清淨之且卻,自顯之妥噶,此二修法依 師口授。

 乙六 受(誓句)儀式

受儀為覺性顯現之灌頂。
捨汝不淨世行與清淨梵行,如一切已成辦。
捨汝不淨無益之言,與持咒誦經,如啞子吃糖。
捨汝不淨輪迴之念,與清淨涅槃之念如無心者。
依汝師微妙指示,汝將見汝心超越言詮之本來法身。
磋嘉,此乃吾證解同時之口授也。

 乙七 修之效益

修此之效為:不捨輪迴自解脫,煩惱自圓滿為智慧,故具當下證悟之功德。

 乙八 修之理由

如此修行之理由為汝實具此無執離過之自性。

 乙九 不修之缺失

不修之險,為汝將墮入宗見之執,為(見執)腳鐐所困。
磋嘉,修持有所偏執,則非大圓滿。

 乙十 守則

一、萬有諸境之根本,藏於汝本來無生清淨之菩提覺心,此為見(註十五)。
二、此菩提覺心;並無觀者,與所觀境,視此為本覺。
三、悟此覺境所起之思維、執著,皆此本來空明之覺性。
四、悟外顯諸相,從體驗之剎那,無有實質,不越法性。
五、證心境無二為俱生大樂,離於取捨。
六、別說,證一切煩惱,與苦為聖道。
七、領悟有情,從受之剎那起,無有實質,輪迴本來無生清淨,故無須捨離。
八、悟一切受為身(註十六)與智,自心具足,本來是 佛。

如斯行持,汝將繼承普賢王如來之位。

註十五:英譯此微妙規則為見。
註十六:法、報、化身。

 乙十一 持與失之分界與還淨方便

汝本來三世不離覺心,這處無此閒功夫。

結語:
磋嘉,吾集一切經、論、續、口授之義於此外、內、密發菩提心。

修之,
攜之於道,
心中銘記,
和合於行,
彼為大乘教法根本。

師如是說,
此大乘修菩提心之教授,名為﹁以發菩提心為道之法﹂。記於蒙卡獅堡洞。

圓滿

 寶之印 密之印 托付之印

承德遊記

承德遊記

黃毅英

九五年十月,趁赴承德參加第九次全國數學普及工作會議之便,參訪了「外八廟 」之其三,謹此雜記,以為雪泥鴻爪。

承德地處河北省北京關外(長城以北)東北四小時車程,抵步後,入住「教師招 待所」,時正深秋,又已入夜,氣溫恐已低於攝氏十度矣!

承德為一山城,入秋紅葉綠葉交雜,再襯以山色,好不斑爛,市中心與避暑山莊 僅離咫尺,再進即為外八廟。此八廟均為清代康雍乾間供與西藏佛教之寺廟;計為博 仁寺、博善寺(已不存)、普樂寺、安遠廟、普寧寺、普佑寺(已殘)、須彌福壽之 廟、普陀宗乘之廟、殊像寺、廣安寺(已不存)、羅漢堂(已不存)及廣緣寺(已殘 )十二座中清廷有派駐喇嘛之八(普樂寺、廣安寺、羅漢堂直屬內務府綠營兵守護) 。各各佈局高妙,揉合漢藏建築特色,置身其中,令人游心於結構嚴密之世界。

先遊普寧寺,人稱大佛寺,概因內藏世界最大木雕佛像。

據文獻所載,乾隆二十年(一七五五年),清廷平定西北準噶爾部之亂,乾隆皇 帝於避暑山莊大宴蒙古四部之王侯,賜贈封爵,並令依西藏三摩耶廟建寺為念,並取 「普寧」為名,即為普天安寧之意。

普寧寺以大雄寶殿為界,前半部依漢式「迦藍七堂」為局,後半部則以藏式須彌 四洲為依。迦藍七堂依次為山門、碑亭、鐘樓、鼓樓、天王殿、東西配殿和大雄寶殿 。再進為九米牆台,主體建築為大乘之閣,周圍南、北、東、西建梯形、方形、月牙 形、橢圓形殿座以表南贍部洲、北俱盧洲、東勝身洲、西牛賀洲,每一部洲兩側又建 白台,表八小洲。四部洲頂又置紅、綠、黑、白四塔。顯然仿照西藏河南昌都桑耶寺 (蓮師於藏土所建首間寺院)格局。筆者曾登一部洲殿座,內奉財神也。

大乘之閣依山勢而成,保持背高前低之勢,與北京雍和宮相類。雍和宮最後乃奉 彌勒菩薩(立像),普寧寺所供則為千手千眼觀音(以四十二臂作表)。全像共重百 一十噸,高逾廿二米,為全世界最高。

再遊鄰近普陀宗乘之廟。普陀宗乘之廟又稱小布達拉宮,因其按布達拉宮仿建。 布達拉宮與普陀均一,皆指觀音道場之普陀山。概達賴喇嘛為觀音化身也。六十餘組 塔台星羅棋佈、主次分明、極盡變化,其中三組塔台頂上均置五塔,而以五塔門最特 式,人可於其下三拱門穿過。中段為大紅台,明顯仿照布達拉宮中之紅宮(布達拉宮 由紅宮與白宮組成)。紅台再進為觀戲台,而最後之主殿供吉祥天母。

下午遊普樂寺,據載乾隆三十一年(一七六六年),清平定準噶爾部之亂,西北 邊陲大定。乾隆皇帝按國師章嘉活佛之議,造普樂寺,供上樂金剛,依天人皈依佛法 。

普樂寺以宗印殿為界,前為漢式,後依曼陀羅之形,四門闍城共托主體旭光閣, 中央圓形類似天壇,閣內頂上蟠龍,類似故宮。閣內置中國境內最大的曼陀羅,壇城 中央所供為上樂金剛。

冬日可喜燦爛,乘此再遊普樂寺背後之磬埵峰,途中有彌勒菩薩、五世班禪、宗 喀巴大士、七世達賴、不動佛與密勒日巴尊者之摩崖石刻,亦可記也。

宗喀巴大士密之七義中尊貴密之本尊壇城,如帝王宮殿,不可盡人遊觀。觀外八 廟中重重樓閣,嚴緊細密,方知其尊貴之處也。

大昭寺禮佛記

大昭寺禮佛記

李兆基

緣起

我和妻子都是愛好旅遊者,彼此都嚮往到西藏一遊,自從隨 劉上師學佛後 ,往西藏的心願更強,終於在今年六月,我們可以往西藏一次,並和西藏人在大昭寺 一起禮佛,深刻體會到藏人對佛教的虔誠態度,而大昭寺的建築及文物 ,也使我們眼界大開。

大昭寺簡介

大昭寺座落西藏拉薩市八角街內,根據《中國宗教名勝》介紹,大昭寺藏語為 ﹁祖拉康﹂,意思為大寺集會殿,寺院建於七世紀吐蕃王朝松贊干布時,當時 吐蕃王迎娶尼泊爾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由於她們帶來一些佛像,於是便修 大昭寺和小昭寺。

當時文成公主帶來釋迦牟尼十二歲時身量紫金像,本供奉於小昭寺內, 相傳松贊干布死後,唐朝要出兵取回佛像,於是藏民把祂藏到大昭寺密間內 ,後來金城公主嫁入吐蕃,唐蕃和好,再將佛像掘起,而釋尊像再供奉於大昭寺內。

遊八角街一瞥

一般進入大昭寺必須於八角街順時針方向走,大昭寺大門在八角街廣場, 而我們到大昭寺當天是星期日早上,街內已擠滿人,有很多擁攤,有不少售賣藏民日 用品,如頭巾、布匹、還有各種飾物、法器、佛珠和湯嘉等,總之琳瑯滿目,色彩 鮮豔,正反映藏人的美術文化。

途中有不少藏人一邊轉經輪,一邊念佛,特別是長老者,他們十分虔誠, 不理會遊客的注望,一心專注。如果你看見一些喜愛攤檔內的物品,想回頭看 ,你會被藏人勸止,因為繞佛寺一定是順時針方向而行,不能反方向走。

當行到廣場,只見大昭寺就在前面,而門前一片煙霧迷濛,原來是藏人將一些 帶有香味的乾枝拋入香爐燃燒,而在大門前已有不少善信進行大禮拜,禮拜完一次又一次 ,拉薩座落在高原上,空氣稀薄,運動特別喘氣,但這不會減低藏人禮佛的誠心, 無論年紀的大小。

大昭寺內禮佛

進入大昭寺內,殿堂四週的迴廊掘起很多溝坑,我們學習藏人轉動迴廊的經輪, 經輪很重,充滿很多酥油,酥油是從善信的手留下,這代表著他們的誠意,從遠古到今 ,有不知多少人轉動過經輪,但大家的心意是一樣虔誠。

進入大殿,如進入佛的壇城,只見中央有一大尊釋迦牟尼佛,還有兩大幅 明代留存至今的湯嘉,一幅為大威德金剛,一幅為勝樂金剛,而四周牆壁有不少諸佛菩薩 壁畫,有新有舊。

殿內有很多善信,比我想像的多,但他們很有秩序地排隊,有不少手拿酥油燈, 有些拿著一包包酥油,當行到佛前;就滴下酥油,為佛壇油燈加添光芒,然後輕碰佛體 ,為自己加持,有些更背著經書來,有的衣服整齊,有些身上僕僕風塵,可能是從 遠處來的遊牧人家,但大家都誠心禮佛、念佛。在佛的世界,大家是平等的,大家沒有 爭吵,西藏人在佛教的薰陶下,由小至大,生活每一部份都受佛教影響;我們體會到他們 很友善、詳和,很喜歡微笑。在此也祝福 劉上師健康長住世,證無死虹光身, 佛法弘揚世界,甯瑪巴法幢遍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