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定慧之抉擇(五)

戒定慧之抉擇(五)

劉銳之

   戊二 八勝處-又名八除入

此為不壞法禪觀之中行,能使八背捨之觀心,能觀所觀,兩臻勝妙,不惑於所緣 ;如健人乘馬能破賊,亦能自制其馬。

    己一 初勝處-初禪、又名內存色想觀外色少勝處。

    己二 二勝處-亦初禪、又名內有色想觀外色多勝處。

以上兩種勝處,即初背捨。只以初時觀道未熟,觀心未細,不易攝持多色。故所 觀外色少。如行者觀己身是骨人,亦見外所愛男女之身是骨人,但未能普及十方。及 其後時,觀道漸熟,觀心漸細,便能攝持多色,故所觀外色多。如行者徧觀十方,皆是骨人,於此二時,若能觀而不惑,不令此心緣散,還攝緣中。(捨 餘骨人,而緣己身骨人,又從足至頭,漸次捨餘處,而緣眉間。)是為勝處。

    己三 三勝處-二禪、又名內無色想觀外色少勝處。

    己四 四勝處-亦二禪、又名內無色想觀外色多勝處。

以上兩種勝處,即第二背捨。只以初時觀道初改,觀心初轉,不易攝持多色,故 所觀外色少。如行者滅內骨人,亦能外觀欲界四大不淨之境,但未能普及十方。及其 後時,觀道久改,觀心久轉,便能攝持多色,故所觀外色多。如行者徧觀 十方欲界四大不淨之境,於此二時,若能觀而不惑,不令此心馳散,還攝緣中,是為 勝處。

    己五 五勝處-四禪、又名內無色想觀外色青勝處。

    己六 六勝處-亦四禪、又名內無色想觀外色黃勝處。

    己七 七勝處-亦四禪、又名內無色想觀外色赤勝處。

    己八 八勝處-亦四禪、又名內無色想觀外色白勝處。

以上四種勝處,即第三背捨。此時內外不淨四大,均已不見,惟見淨四大。隨心 所緣,觀十方皆青色淨光。如是歷黃赤白色淨光,但未能徧於一切處 ,不及十徧處之普遍。於此四種現時,若能觀而不惑,不令此心馳散 ,還攝緣中,是為勝處。

戊三 十徧處-又名十一切處、十禪支。

此為不壞法禪觀之後行。觀法已造其極,能使一一,徧於一切處 ,即綜合萬有為一之對象也。

    己一 觀地徧處-四禪

    己二 觀水徧處-四禪

    己三 觀火徧處-四禪

    己四 觀風徧處-四禪

    己五 觀青徧處-四禪

    己六 觀黃徧處-四禪

    己七 觀赤徧處-四禪

    己八 觀白徧處-四禪

    己九 觀空徧處-空處定

    己十 觀識徧處-識處定

此中前八徧處,即第三背捨。依第四禪,緣清淨色蘊。後二徧處,即第四第五背捨。依空識二無色定,緣受想行識四蘊。過此即入無為,無徧處相可得矣。

述不壞法觀禪三法,鈍根人固當先修八背捨,次修八勝處,後修十徧處。在中根人,僅修三背捨竟,即修勝處?處。在利根人,僅修初背捨竟,即修勝處?處可也。

   戊四 九次第定-即四禪、四空,加滅受想次第定

不壞法道於觀禪三法之後,尚須練之以九次第定,謂之練禪;練為調練之義。前 之觀禪,雖亦能由四禪四空,而入滅定。但出入中間,尚雜異念,非能純熟。復加調 練,順次出入,異念自除,無間無雜,其心自然依次第而進,故稱為九次第定。

   戊五 師子奮迅三昧

不壞法道,於觀禪練禪之後,尚須熏禪。但能順次出入,未能逆次出入,復加熏 熟,使之順逆無妨,進退自如,猶如師子奮迅:一則奮除塵土,二能前走卻走,捷疾 異於諸獸。此三昧亦如是:一則奮除障定之惑,二能出入諸禪,捷疾無間,異於餘之 三昧。故稱為師子奮迅三昧也。

    己一 入禪奮迅

順九次第定,從初禪至滅定,均能奮迅而入。

    己二 出禪奮迅

逆九次第定,從滅定至初禪,均能奮迅而出。

此師子奮迅三昧,能於四禪,獲五神通。以神通力,上供下施,但必至佛地,乃 能滿足耳。

   戊六 超越三昧

不壞法道,於觀練熏禪之後,尚須修之,謂之修禪。修為修治之義。前之熏禪, 雖順逆均可無礙。但能次第無間出入,未能超越自在出入,復加修治,乃益精妙,不 必依其次第,任意超越遠近諸地,而出入自在,故稱為超越三昧。

    己一 超入三昧

謂從初禪起,超入非非想定。非非想超入滅定,滅定超入三禪,三禪超入滅定, 滅定超入四禪,四禪超入滅定,滅定超入空處,空處超入滅定,滅定超入識處,識處 定超入非非想,非非想超入滅定。是為諸佛菩薩,超入三昧。若聲聞人,但能超入一 定,而不能超入二定,況能如上自在超入乎?

此超入三昧又可分三:

     庚一 順超入

     庚二 逆超入

     庚三 順逆超入

    己二 超出三昧

謂從滅定超入散心。散心超入滅定,滅定超還入散心,散心超入非非想定,非非 想超住散心。散心超入無所有處定,無所有處超住散心。散心超入識處,識處超住散 心。散心超入空處,空處超住散心。散心超入四禪,四禪超住散心。散心超入三禪, 三禪超住散心。散心超入二禪,二禪超住散心。散心超入初禪,初禪超住散心。是為 諸佛菩薩,超出三昧之相。若聲聞之人,但能超出一定,而不能超出二定,況能如上 自在超出乎?

此超出三昧,又可分三:

     庚一 順超出

     庚二 逆超出

     庚三 順逆超出

修禪已後,不壞法道之出世間禪,斯觀止矣。

 丙四 非有漏非無漏禪-出世間上上禪

修禪定者,凡有三種攝心:
一曰出法攝心,世間味禪二禪是。
二曰滅法攝心,出世間壞法不壞法二禪是。
三曰非出非滅法攝心,出世間上上禪是。

出法攝心者--以觀息為門,故世間禪,重在息道。

滅法攝心者--以觀色為門,故出世間禪,重在不淨觀。

非出非滅法攝心者--以觀心為門,故出世間上上禪,重在悲智雙運。

然此三者,體固相通,但以用心有異,而有勝劣之分耳。此出世間上上禪,並非 捨離世間出世間諸禪,而別有體。不過彼超乎世間出世間諸禪之上,深明人法兩空。 又從空而見其不空,故能於其空上,運用之以智,即不住生死,而有以自利。又能於 其不空上,運用之以悲,即不住涅槃,而有以利他。凡此皆大乘菩薩所修,非凡夫外 道,及小乘之所共也。略辨其相,可分為九種大禪:

  丁一 自性禪

心之真體於外不求,本來具足,自性即禪,是謂之自性禪。心之妙用,能生萬法 。依心而修,禪由自性,是謂之自性禪。此有橫豎二說:若依橫說,則出世間上上禪 之『體』,空而不空,出於自性,莫非自性禪也。若依豎說,則鐵輪十住之位,聞思 等慧未成以前,行世出世間善,一心安住。或止分,或觀分,或二同類,或俱分,均 名自性禪。

  丁二 一切禪

世間法之一切體相用,唯心所現,莫不是禪,是謂之一切禪。出世間法之一切體 相用,亦唯心所現,莫不是禪,是謂之一切禪。如是復分:

   戊一 世間之現法樂住禪『體』

   戊二 世間之出生三昧功德禪『相』

   戊三 世間之利益眾生禪『用』

   戊四 出世間之現法樂住禪『體』

   戊五 出世間之出生三昧功德禪『相』

   戊六 出世間之利益眾生禪『用』

此亦有橫豎二說:若依橫說,則出世間上上禪之體,空而不空,徧於 一切,莫非一切禪也。若依豎說,則銅輪十住之位,聞慧漸成,亦能止息身心,而得 現法樂住。修習三昧,而出生功德。勵行三施,以利益眾生。則一切悉於禪,故名一 切禪。

  丁三 難禪

依禪而心能運其大悲,為人所難。至以大悲而徧現化身,斯尤為 難。是之謂難禪,依禪而心能運其智,為人所難。至以大智,而越過諸乘,斯尤為難 ,是之謂難禪。依禪而心能悲智雙運,為人所難。至以悲智雙運,而獨越菩提,斯尤 為難,是之謂難禪。

   戊一 第一難禪

此禪求利他之廣徧,乃至徧現二十五有種種諸身 ,不慕滅定。

   戊二 第二難禪

此禪求自利之殊勝,乃至超過三乘所證一切法門,不味淺法。

   戊三 第三難禪

此禪求二利圓滿,乃至念念所有功德,悉趣菩提,不欣小果。

此亦有橫豎二說:若依橫說,則出世間上上禪之體,空而不空。具此三難,莫非 難禪也。若依豎說,則亦銅輪十住之位,聞慧漸成。亦能不慕滅定,不味淺法,不欣 小果,而依禪以運其悲智,均名難禪。

  丁四 一切門禪

心入於禪,而一切禪,莫不以次具備,是之謂一切門禪。心入於禪,而一切禪, 皆從此門出,是之謂一切門禪。

   戊一 與覺觀俱禪-即欲界定及初禪

   戊二 與喜俱禪-即第二禪

   戊三 與樂俱禪-即第三禪

   戊四 與捨俱禪-即第四禪

此亦有橫豎二說:若依橫說,則出世間上上禪之相,無相而有相,具足四禪,莫 非一切門禪也。若依豎說,則銀輪十行之位,思慧漸成,亦能依次深入四禪,均名一 切門禪。

  丁五 善人禪

心入於禪,而此禪具足成善人,是之謂善人禪。心入於禪,而此禪為大善根眾生 所修,是之謂善人禪。復分如下:

   戊一 不味著禪

   戊二 與慈心俱禪-即慈無量心

   戊三 與悲心俱禪-即悲無量心

   戊四 與喜心俱禪-即喜無量心

   戊五 與捨心俱禪-即捨無量心

此亦有橫豎二說:若依橫說,則出世間上上禪之相,無相而有相,具足四等,而 又不味著,莫非善人禪也。若依豎說,則亦銀輪十行之位,思慧漸成,亦能依次深入 四等,而又不味著,莫非善人禪也。

  丁六 一切行禪

心入於禪,而以禪行於一切行,是之謂一切行禪。心入於禪,而一切行皆為禪, 是之謂一切行禪。

   戊一 善禪

   戊二 無記化禪

   戊三 止分禪

   戊四 觀分禪

相上一切行皆禪。

   戊五 自他利禪

   戊六 正念禪

   戊七 出生神通力功德禪

用上一切行皆禪。

   戊八 名緣禪

   戊九 義緣禪

   戊十 止相緣禪

   戊十一 舉相緣禪

   戊十二 捨相緣禪

   戊十三 現法樂住第一義禪

體上一切行皆禪。

此亦有橫豎二說:若依橫說,則出世間上上禪之相,無相而有相,敷禪於一切行 ,即一切行皆禪,莫非一切行禪也。若依豎說,則金輪十向之位,修慧漸成,敷禪於 一切行,即一切行皆禪。均名一切行禪。

  丁七 除惱禪

心入於禪,而悲心深重,能拔眾生種種之苦,是之謂除惱禪。

   戊一 咒術所依禪

菩薩入定,除諸苦患、毒害、霜雹寒熱鬼病。

   戊二 除病禪

菩薩入定,能除四大所起眾病。

   戊三 雲雨禪

菩薩入定,興致甘霖,能消災旱,救諸飢饉。

   戊四 等度禪

菩薩入定,濟諸悲難,一切水火,人非人怖。

密咒道十基礎及甚深口訣乘教授答問(二)

密咒道十基礎
及甚深口訣乘教授答問(二)

 

 

 

 

蓮師口授移喜磋嘉佛母藏巖
楊奴甯瑪俄些及生嘰甯巴取巖
艾歷啤嗎恭桑英譯
黃毅英漢譯
刊載於金剛乘季刊季刊第六十九期

 

 

 

甲十 七種敗壞

 

 

 

蓮師云:修法者有七種敗壞。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言:若汝信不足,而具智慧,則會被自比為師之
敗壞。

 

若有甚多聽眾,自又以為高位,則會被自認為善知識所敗壞。

 

若未將佛法置於心中,而自以為高位,則為自以為領袖所敗壞。

 

若未修法而傳人口訣,則被成為空洞佛法專家所敗壞。

 

心中無有佛法,而喜無聊爭辯,乃自成為盜世行者所敗壞。

 

若少修學,又未得教授,則縱具信心,亦為平庸所敗壞。

 

真正修行人按正教而行,必以智慧解脫,以信調心,以聽法斬斷誤解,摒棄交際
,將心溶入於法,以修習與自省圓滿其學識,以口訣解放其心,並以見與修得最後決
定,然此為甚難也。

 

 

 

甲十一 錯謬之危險

 

 

 

蓮師云:入佛之門後,有甚多錯謬之可能,慎之!

 

磋嘉媽云:何謂也?

 

大師言:有將以智性研習之老師,誤為以實學與自省解脫之善友之可能。

 

有將未有修法之空洞佛學專家,誤為於修行中具境界之可能。

 

有將騙人偽善者,誤為能以佛法調心之尊者之可能。

 

有將空洞雄辯者之言,誤為具口訣者證量之可能。

 

有將自誇者高談佛法,誤為具信者修法投入之可能。

 

總之,以心融入佛法為至要,空談佛法,自稱行人,又自與佛法疏離者,不
能於修法中得成就。

 

 

 

甲十二 四法

 

 

 

蓮師云:汝當確知所修之法為真法,當確知汝法以之為真實道,汝
應確令此道清除迷亂,汝應確使迷亂化成智慧。

 

磋嘉媽言:何謂也?

 

大師示云:若汝能將諸教法攝為一乘,得離取捨之知見,則汝之修法已成真實之
法。

 

若毗缽舍那生起樂、明、無念之境界,則知其為法身。

 

總之,不少住於木然的奢摩他境地者,其或轉生於諸禪天,又縱不轉輪,亦無能
利樂有情者。

 

 

 

甲十三 戒

 

 

 

蓮師云:皈依與受戒為修法之根本。

 

磋嘉媽白言:何時當受皈依戒,又何時當受其他按自生起之戒?

 

大師云:若懼下道時,應生起皈依戒,敬信三寶。

 

深信因果時,受居士戒。

 

欲出輪迴時,受沙彌戒。

 

遠離諸惡趣時,應受具足戒。

 

生起大悲,見己與人平等,受願菩提戒。

 

若以他人比一己更高,受行菩提戒。

 

若於任何修法,具皈依與發心,並以生圓次第共,得方便智悲雙運,汝之法已成
真實法。

 

若見、修、行、果與道合,則汝之法已清除迷亂。

 

於見修中決定,並於修持精進,迷亂已開始轉為智慧。

 

總之,任修何法,不能合生圓次第、見與行持、方便與智慧者,則如欲以獨足而
行。

 

 

 

甲十四 離禪天

 

 

 

蓮師言:修法者,應遠離下道。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云:勿著樂、明、無念之奢摩他境界。若著之,則無法脫離聲聞獨覺之地也。

 

藏人每以皈依為低法,僧眾無有紀律,自言修大乘者無菩提心,密乘行者不守三
昧耶,瑜伽行者無正定。

 

故此藏人難有悉地。

 

 

 

甲十五 身語意之三昧耶

 

 

 

蓮師言:修法者,必須守三昧耶,然此甚難。

 

磋嘉媽白言:如何守三昧耶?

 

大師云:見上師為佛化作人身者,得覺身三昧耶。

 

見其語之教授為如意寶珠,得覺語三昧耶。

 

見其口訣為甘露,得覺意三昧耶。

 

若對本尊已離取捨,得身三昧耶。

 

若於密咒決定,得語三昧耶。

 

若悟心性之自然境界,得意三昧耶。

 

總之,若心清淨,則戒清淨也。

 

 

 

甲十六 十五逆境

 

 

 

蓮師言:修法者,有十五逆境必須離者。

 

磋嘉媽白言:何者為十五?

 

大師言:綺語、嘲弄、輕心能障正定,故須離棄。

 

眷屬、朋友、弟子令修法分心,故應離棄。

 

物質、生意與享樂使修法散亂,亦應離棄。

 

得、譽、稱為修法之絆,應離之。

 

眠、惰、怠為修法之主敵,應離之。

 

總之,修法者最危險者為中斷。

 

 

 

甲十七 十五順境

 

 

 

蓮師言:修法時應具十五順境。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云:聞、思、修為修法之基本架構。

 

勤、誠、信為修法之三柱。

 

見、戒、善為修法之三功德

 

不染、離著、離執為修法之三種和合要素。

 

總之,現無一行者共如上任何之三,故難以與佛法之主旨配合也。

 

 

 

甲十八 廿一種徒勞

 

 

 

蓮師言:修法者,有廿一種徒勞。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言:若不摒棄傷害有情,發菩提心為徒勞也。

 

若不守三昧耶,受灌頂乃徒勞也。

 

若對己之心無裨益,博聞教法徒勞也。

 

若行功德時,混雜以惡行乃徒勞也。

 

若行不善,依止上師乃徒勞也。

 

若為導師,不作修法,並行惡業,為徒勞也。

 

若為八風所動,乃徒勞也。

 

若隨一導師,而兇惡以對如母有情者,為徒勞也。

 

若常作不善,自稱畏地獄,為徒勞。

 

若不以菩提心,又無虔信,布施為徒勞。

 

若不決定堅守,受戒徒勞。

 

若不調治瞋心,修安忍徒勞。

 

若常沉掉,修禪定徒勞。

 

若不慕覺道,修精進徒勞。

 

若嫉妒及五毒增,修般若徒勞。

 

若修大乘教法,而無大悲徒勞。

 

若不知自性,修定徒勞。

 

若不實行,受口訣徒勞。

 

若作利樂有情事,而非由菩提心起乃徒勞。

 

總之,縱此等皆為徒勞,而作此諸法皆無益,然無知者,不會聽從。

 

 

 

甲十九 四種不還

 

 

 

蓮師言:修法者,當具四種不還。

 

磋嘉媽白言:何者為四?

 

大師云:常念死,不墮於此生之世法。

 

積十善功德,不墮三惡道。

 

具大悲不墮惡趣。

 

觀空性不墮輪迴。

 

總之,修法者應遠離此世之關注。

 

 

 

甲二十 四不能

 

 

 

蓮師言:修法者,有四種不能,故當棄之。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言:若不念死,無有修法之閒暇。

 

不信因果者,不會放棄惡業,不能成就上道並得解脫。

 

不怖輪迴過患,不知出離,於解脫道不能成就。

 

若欲為一己得出離解脫,而不為他得解脫之想者,無能達圓滿佛位。

 

總之,若不轉離規限此生之目標,無法於修法中得成就者,能棄世間法者,實如
麟角也。

 

 

 

甲廿一 善用

 

 

 

蓮師云:修法者,應善用四無用物。

 

磋嘉媽云:何謂也?

 

大師云:善用無用之身者,當守清淨之戒。

 

善用無用之所有者,發菩提心,並慷慨。

 

善用無用之好景者,以積福資糧作因,以積慧資糧為果。

 

善用無用之學識者,當精進修持。

 

若不能善用彼等,一切所作皆為世法已。

 

 

 

甲廿二 五無謬

 

 

 

蓮師云:修法者,應有五無謬。

 

磋嘉媽云:何謂也?

 

大師云:汝當無謬守所受之戒。

 

汝必須無謬修慈、悲及菩提心。

 

當觀業因果時,應無謬迴避最細之黑業。

 

當觀上師與佛無二時,應無謬常觀在汝頂上。

 

總之,觀一切相皆空時,汝當無謬。

 

 

 

甲廿三 修六度

 

 

 

蓮師云:修法者,當修六度。

 

磋嘉媽云:如何作修?

 

大師云:若無吝嗇或偏見,此為六度之布施。

 

若能善巧消除妄念,此為六度之持戒。

 

若全離瞋憤,為六度之安忍。

 

若不懈怠,為六度之精進。

 

若離散亂又不著味靜慮,為六度之禪定。

 

若汝喜離概念分別,此為六度之智慧。

 

 

 

甲廿四 三種追求

 

 

 

蓮師云:修法者,當有三種追求。

 

磋嘉媽云:何者為三?

 

大師云:下根者,一切追求只為未來世之故,未及其
他者,故無法不趣上道(譯者按:指六道中較上者)。

 

大師云:中根者,厭棄輪迴,求諸功德,故無法不得
解脫。

 

大師云:上根者,只知為一切有情發菩提心,故無法
不得圓滿覺悟。

 

總之,一般人自破曉至入黑所求者,均為此生。被妄亂所困,無法不於來世中,
入於惡趣。

 

 

 

甲廿五 五種真哀悼

 

 

 

蓮師云:修法者於親屬去世時哀悼,此法正確之法,修法者有五種
真哀悼。

 

磋嘉媽云:何謂也?

 

大師示云:當與大師分離,應以祭品哀悼。

 

與善友別時,應以積集資糧作哀悼。

 

若竟與師違背,當發露懺悔作哀悼。

 

若違犯戒律,當以還淨作哀悼。

 

若心為八風所飄,以深出離心作哀悼。

 

總之,人不知一切之無常者,無法除淨其哀傷。

 

 

 

甲廿六 耕耘四法

 

 

 

蓮師云:修法者,當具耕耘四法。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言:當以虔信翻心中粗糙之土。

 

以修持作施肥以改心態。

 

發菩提心以種善根種子。

 

如耕夫以精勤將智慧之耙繫於方便智慧雙運之耕牛,完全除去五毒。

 

如上所作,無法不含覺悟之芽,結佛位之果。

 

總之,甚多人不會為解脫之耕耘,卻對世間之耕作不倦,悲乎眾生!

 

 

 

甲廿七 八種寂靜

 

 

 

蓮師云:修法者,應守八種寂靜。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言:守身之寂,住於靜處不墮邊見,以此離愛瞋

 

守語之寂,住如啞子,以此不會於修法中受與人綺語所擾。

 

守意之寂,不為散亂所制,能使住於無念法身之自性中。

 

守意欲之寂,離淨與不淨食物之想,此等令生活簡樸及使空行聚集。

 

守口授之寂,非器勿說,此能得傳承之加持。

 

守德行之寂,即時而作不落虛偽,此能得進境,而避收集諸障。

 

守境界之寂,離諸著相或希冀,並勿將境界語人,此能令一期得大手印成就。

 

守覺悟之寂,遠離野心、不落邊見而住,此能令覺悟時即時解脫。

 

總之,不能以縱一食時間而修者,不能於念咒圓滿前守寂靜者,不能閉多言之口
者,無能於守寂中得少許成就。

 

 

 

甲廿八 魔羅之誘惑

 

 

 

蓮師云:修法者為魔羅所惑然不察者。

 

磋嘉媽云:何謂也?

 

大師言:有權勢者為傲慢之魔羅所蔽。

 

高官為雄辯與染污之魔羅所蔽。

 

平民為愚癡之魔羅所蔽。

 

富人為忙碌與致富業務之魔羅所蔽。

 

修法者為增其資產之魔羅所蔽。

 

彼等為養兒與眷屬之魔羅所蔽。

 

彼等為大弟子之魔羅所蔽。

 

彼等為鍾愛傭儀之魔羅所蔽。

 

彼等為仇敵之魔羅所蔽。

 

彼等為眷屬軟語之魔羅所蔽。

 

彼等為善妙嚴飾之魔羅所蔽。

 

彼等為美語甜言之魔羅所蔽。

 

彼等為其染著之魔羅所蔽。

 

彼等為美貌與愛慕之魔羅所蔽。

 

一切染污之行為均為魔羅之蔽障。

 

內心之五毒為汝心之魔羅。

 

六根習氣為外物之魔羅。

 

著味靜慮為內境之魔羅。

 

希求大圓滿之果為見之魔羅。

 

一切無上功德亦均為魔羅。

 

一切無明與染污亦魔羅。

 

最大之魔羅為我執。

 

其不在任何一處,而只在汝邊。汝必須於內殺之,若能如是者,其不會從外而侵

 

甚多人不知此魔羅。

 

 

 

戒定慧之抉擇(六)

 

戒定慧之抉擇(六)

 

 

劉銳之

 

 

 

 

戊五  饒益禪

 

 

 

菩薩入定,能以飲食,饒益曠野飢渴眾生。

 

 

 

戊六  調伏禪

 

 

 

菩薩入定,能以財物,調伏眾生。

 

 

 

戊七  開覺禪

 

 

 

菩薩入定,覺諸迷醉。十方迷醉,等開覺之。

 

 

 

戊八  等作禪

 

 

 

菩薩入定,眾生所作,悉令成就。

 

此亦有橫豎二說:若依橫說,則出世間上上禪之用,無作而有作,悲能拔苦,莫
非除惱禪也。若依豎說,則琉璃輪十地之位,無相慧漸成,悲心深重,能拔眾生種種
之苦。均名除惱禪。

 

 

 

丁八  此世他世樂禪

 

 

 

心入於禪,而慈心深重,能與眾生種種之樂,是之謂此世他世樂禪。

 

 

 

戊一  神足示現調伏眾生禪

 

 

 

謂因此定,而能變現種種神足通力,調伏一切眾生。

 

 

 

戊二  隨說示現調伏眾生禪

 

 

 

謂因此定,而能隨順說法,調伏一切眾生。

 

 

 

戊三  教誡示現調伏眾生禪

 

 

 

謂因此定,能以正法教誨誡諭,調伏一切眾生。

 

 

 

戊四  為惡眾生示惡趣禪

 

 

 

謂因此定,能為惡業眾生,示現修羅、餓鬼、畜生、地獄等趣,令其改惡遷善。

 

 

 

戊五  失辯眾生以辯饒益禪

 

 

 

謂因此定,而於眾生,不能辯說正法者,以辯才而饒益之,令其心識開悟。

 

 

 

戊六  失念眾生以念饒益禪

 

 

 

謂因此定,而於眾生,失正念者,能以正念而饒益之,令其邪見不生也。

 

 

 

戊七  造不顛倒能造微妙讚頌為令正法久住世禪

 

 

 

謂因此定,開發妙慧,心不顛倒,能造微妙讚頌,摩德勒伽之論,而令正法流通
,久住於世。

 

 

 

戊八  世間技術義饒益攝眾生禪

 

 

 

謂因此定,能以書數算計、資生方法等種種工具,攝取饒益一切眾生。

 

 

 

戊九  暫息惡趣放光明禪

 

 

 

謂因此定,放大光明,暫令地獄等趣,息其苦趣也。

 

此亦有橫豎二說:若依橫說,則出世間上上禪之用,無作而有作,慈能與樂,莫
非此世他世樂禪也。若依豎說,則琉璃輪十地之位,無相慧漸成,慈心深重,能與眾
生種種之樂。均名此世他世樂禪。

 

 

 

丁九  清淨禪

 

 

 

心入於禪,斷盡煩惱,而得清淨果,是之謂清淨禪。心入於禪,得清淨果,而此
淨相,亦不可得,是之謂清淨禪。

 

 

 

戊一  世間清淨不味不染污禪

 

 

 

依此定於一切天人所修世間禪定,悉無染礙,名為清淨。而此淨相,亦不可得。

 

 

 

戊二  出世間清淨淨禪

 

 

 

謂依此定,於一切聲聞緣覺,所修出世間禪定,悉無染礙。而此淨相,亦不可得

 

 

 

戊三  方便清淨淨禪

 

 

 

謂依此定,於一切菩薩,所修出世間禪定之前方便,即第一地輪三昧,悉無染礙
,名為清淨。而此淨相,亦不可得。

 

 

 

戊四  得根本清淨淨禪

 

 

 

謂依此定,於第二水輪三昧中,色界根本四禪,悉無染礙,名為清淨。而此淨相
,亦不可得。

 

 

 

戊五  根本上進勝清淨淨禪

 

 

 

謂依此定,於色界根本四禪上進無色界四空勝定,乃至滅受想定,悉無染礙,名
為清淨。而此淨相,亦不可得。

 

 

 

戊六  入住超力清淨淨禪

 

 

 

謂依此定,於九次第定,或入、或住、或超,力用自住,悉無染礙,名為清淨。
而此淨相,亦不可得。

 

 

 

戊七  捨復入力清淨淨禪

 

 

 

謂依此定,於師子奮迅三昧,及超越三昧,入而復捨,捨而復入,力用自在,悉
無染礙,名為清淨。而此淨相,亦不可得。

 

以上四者,均第二水輪三昧。

 

 

 

戊八  神通所作力清淨淨禪

 

 

 

謂依此定,於第三風輪三昧,神通變現,摧破諸見,力用自在,悉無染礙,名為
清淨。而此淨相,亦不可得。

 

 

 

戊九  離一切見清淨淨禪

 

 

 

謂依此定,於第四金沙輪三昧,見道圓滿。諸見均離,悉無染礙。而此淨相,亦
不可得。

 

 

 

戊十  煩惱智障斷清淨淨禪

 

 

 

謂依此定,於第五金剛輪三昧,修道圓滿,二障均斷,悉無染礙,名為清淨。而
此淨相,亦不可得。

 

此亦有橫豎二說:若依橫說,則出世間上上禪之果,空而不空,無相而有相,無
作而有作。一切清淨,而清淨亦淨,莫非清淨禪也。若依豎說,則摩尼輪等覺之位,
寂照慧成;水晶輪妙覺之位,寂照慧成;自能一切清淨,而清淨亦淨。均名清淨禪。

 

菩薩依此九種大禪,得大菩提果,具足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等一切佛法。

 

上來共四大項外道禪、凡夫禪、小乘禪、大乘禪。下至凡夫味禪,上至聖
者勝定,莫不具備。

 

玆再列出兩大項如下:

 

 

 

丙五  祖師禪

 

 

吾人學佛之途徑,就是三學。大乘菩薩之六度,亦從三學開出。在三學六度之中
,最重要者,莫過禪定一門之修持;又不出乎上所述之四大項。所以小乘之俱舍、成
實,大乘之法相、三論、臺、嚴,雖觀法各各不同,而莫不以此禪定為體。譬如法相
宗之五重唯識觀,三論宗之無得正觀,天臺宗之一心三觀,華嚴宗之法界觀。卻儘量
鋪張,各誇高妙。學者但見奇珍錯雜,五光十色,往往誤認為各有別體,殊不知他們
弘揚宗義之著作,精神所注,都只在不同之用上發揮。而此相同之體上,便少有人說
到。在此,當知都是依定修觀,並非作觀於定外。誰又能在散心粗息裡面,成就勝妙
之觀智乎?因此似乎可說:此三學六度之禪定,實於大小乘諸宗。

而不料彼號稱禪宗之宗獨不然!現世號稱禪宗之禪寺中,禪堂所修習者,是由達摩祖
師東來而開。他雖號稱禪宗,但此名字,是他人所稱,而自己並不滿意承認。因此便
常先聲明,其所學者不是三學六度之禪。而常分判認為三學六度為如來禪。而彼等所
修學者,都是教外別傳之祖師禪。此祖師禪,究竟如何與如來禪有異?其顯明之區別
為:如來禪是漸修法門,必須循序漸進。祖師禪是頓悟法門,卻能一超直入。如來禪
是對治煩惱,斷惑證真。祖師禪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依此而說,所以祖師禪,大
有超於如來禪之概。但此祖師禪如何進修?說起來,真是一件非常神秘之事,有許多
人,不大了解。今且就淺顯方面言之,其他禪之修法,不是觀色就是觀息,不觀息也
就觀心。而此祖師禪之修法,卻只在觀心本身上做工夫,以一個極明朗極猛利之觀心
。既不觀色,亦不觀息,且亦不觀心,乃至於一切不觀。從此一切不觀之中,卻要使
此觀心,仍極明朗極猛利。功夫到了,自然大澈大悟。說到此種(觀而不觀,不觀而
觀)之境界,本來有些不易說明。禪宗中人,無以名之,便強而名之曰『疑情』。四
明用剛禪師云:「做功夫須要起大疑情。」袁州雪巖領禪師云:「參禪須是起疑情,
小疑小悟,大疑大悟。」此中疑情之疑,卻非六根本煩惱法中之疑字。故在此字上面
,便有分說:

 

 

 

 

丁一  疑情不是無心。須具著下列幾個條件:

 

 

 

戊一  不可忘形!要回光返照,如貓捕鼠。

 

戊二  不可死心!要活潑潑地,盡力撲獵。音搜。

 

戊三  不可昏沉!要昭昭靈靈,常現在前。

 

戊四  不可散亂!要心心相顧,打成一片。

 

戊五  不可懈怠!要猛著精彩,沈沈痛切。

 

戊六  不可間斷!要孜孜不捨,日夜忘疲。

 

 

 

丁二  疑情不是有心。須具著下列幾個條件:

 

 

 

戊一  不許從妄緣外境上求!

 

戊二  不許從四大五蘊上求!

 

戊三  不許從文字言說上求!

 

戊四  不許從見聞覺知上求!

 

戊五  不許從心緣知解上求!

 

戊六  不許從推詳計較上求!

 

 

 

以上是祖師禪之修法大概。

 

各派祖師,雖因接引方便不同,法門各異,而分立成五家七派:或者看話頭,或
專默照,或用其他種種方法。但其根本原則,不出於此。仔細推論起來,別種禪是從
觀上以求(觀心),明朗猛利,而成正智。此種禪是從觀而不觀,
不觀而觀上,以求(觀心)明朗猛利,而成正智。別種禪是從用上
用功,此種禪是從體上用功。因此別種禪所得之智,是轉識而成。此種禪所得之智,
是即心而成。所以此祖師禪,便從前此所說四大項禪之外而獨立。宗密禪師曾立有『五味禪』

 

外道禪--彼帶異計,欣上厭下而修。

 

凡夫禪--正信因果,亦以欣厭而修。

 

小乘禪--悟我空真之理而修。

 

大乘禪--悟我法二空所顯真理而修。

 

最上乘禪--頓悟自心,本來清淨,元無煩惱,正智性,本自具
足。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之根本,若能念念修習,自然漸得
百千三昧。達摩門下,輾轉相傳,是此禪也。

 

五味禪之四種,即是前面所述之四大項,不過開合,微有不同。後一種即是祖師
禪。有許多人因為馬祖道一有『一味禪』之說法,便以一味禪,為祖師禪。而以五味
禪中,為如來禪。不知五味禪,本具一味;尤其是最後一味。實能合五味之精,而為
一味。所以一味禪,就是祖師禪,而五味禪中,最後之一味,也就是祖師禪。

 

(按)一味禪,實合五味之精,而為一味。並非五味之外,別有一味。學
者不知,強為分作兩截,以致失卻根本,不得融通。而修行之中,更因之發生許多流
弊,使此頓悟法門,竟少有人得益,真是可歎!今略舉一端而說:

 

「如來禪,是從觀色、息、心三者之上做工夫。」

 

「祖師禪,是從心的本身上做工夫。」

 

但是色、息、心三者,既不可離,亦不可廢。所以祖師禪之前方便,也必須調身、
調息、調心,而於此處往往為學者所忽視;以致身體疲病,息道粗浮,心情昏散。蓋
以三者相互之因果,使百病叢生,無由頓悟。色力強者,空白延捱。色力弱者,多因
之齎志以沒。此便是離開五味禪,而別尋一味禪之流弊,不能不附帶說明。為今住禪
堂者,甚至吐血而死,是其明證。

 

 

 

丙六  秘密禪

 

 

 

總觀前面所說,雖然由凡外之禪,而說到聖道之禪。又由小乘禪,而說到大乘禪
。由漸教之禪,說到頓教之禪。愈說愈高,似乎已臻極詣。但是顯教之禪而外,還有
那密教禪,未曾說到,欲續言之,似不可能。因密宗之無上密大圓滿等禪,未經灌頂
傳授,例難言說,玆特從略。

 

 

 

丙七  修三淨觀|明心見性而得法身

 

 

 

三種淨觀法門,破無始無明,就是奢摩他、三摩提、禪那。

 

 

 

丁一  奢摩他

 

 

 

即寂靜(止)。六根齊用。

 

 

 

丁二  三摩提

 

 

 

即攝念(觀)。一根統五根。

 

 

 

丁三  禪那

 

 

 

六度之第五度,六根隨用一根,破無始幻無明用功,用六根隨便一根。我們南贍
部洲人,以眼耳意三根為敏利。如用眼根,眼睛就不向外看,而向內看,且眼為『離
中知』居六根之首;其餘五根,也不攀外緣。清清淨淨以看,意根也向裡面來看,看
來看去,看到山窮水盡之時間,達到黑黑暗暗,一無所有之無明境界。這時不可停止
,再向前看,看得久,的一聲,無明就會破了,無明一破,豁然貫
通,柳暗花明又一村,徹天徹地見佛性矣。

 

或者六根齊用,清清淨淨,將外緣放下。眼根反觀觀自性、耳根反聞聞自性、鼻
根反嗅嗅自性、舌根反嘗、身根反覺、意根反念念自性。如是用功得多,機緣成熟,
的一聲,就會破無明見佛性。

 

又或隨用一根,統攝五根。好比用一主帥,統領諸將,來進攻敵人一樣。譬如用
意根來做主帥,統領其餘五根,向無明窠臼進攻。眼、耳、鼻、舌、身,都到意根上
去,放下萬緣,清清淨淨以起一個純淨之思想,來向心裡去研究。研來研去,研究得
多,工夫純熟,的一聲,無明就會破矣。

 

又或因無暇,用功靜坐,就無庸收攝六根。眼由他看,耳由他聽,意由他想。但
於其中,要執持一個念頭,來照顧佛性。不論何時何地,片刻不忘,好似失去寶珠,
必要將他尋獲一樣。如此觀照,機緣一到,的一聲,也可以見佛性

 

 

 

甲三  慧之抉擇

 

 

 

慧就是抉擇之義,而佛法復有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之分。釋尊以聞思
而不修,謂為『說食不飽』;且認有說有修有證為正法五百年,有說少修少證為像法
一千年,有說無修不證為末法一萬年,修之重要有如此者。

 

西藏遵依印度對釋尊所說經之判教,於小乘有分別說宗、經部宗兩宗;大乘有唯
識宗、中觀宗兩宗;謂為如雪山之分流,決定唯四,且云若謂五宗,即非佛說。當然
未計密宗在內也。

 

 

 

乙一  依漢土分宗

 

 

 

在漢土先後已成立之小乘、大乘,繁盛時凡十三宗,民國初年尚存者十宗。抗戰
而後,禍亂相尋,零落不堪,所存無幾矣。玆仍照十宗,略加陳述之。

 

 

 

丙一  屬小乘者二宗

 

丁一  俱舍宗

 

 

 

世親菩薩依大毘婆沙論所作之阿毘達磨俱舍論,為小乘之有宗,隋真諦、唐玄奘
均有譯本。玄奘以慈恩寺普光門為依據作論記,立俱舍宗。

 

 

 

丁二  成實宗

 

 

 

成實論:訶梨跋摩(譯作獅子鎧)著,姚秦鳩摩羅什譯,謂成立真實之義,明我
法俱空,為小乘之空宗,後人尊之為成實宗之始祖。後嘉祥依據之,立南北兩成實宗

 

 

 

丙二  屬大乘者八宗

 

丁一  華嚴宗

 

 

 

以大方廣華嚴經為宗依,故名華嚴宗,六朝時終南山杜順作華嚴法界觀,為本宗
之始祖。傳智儼,再傳法藏,受封為賢首國師,盛作經疏,大弘此宗,故又名賢首宗
。其後以清涼圭峰為盛。

 

 

 

丁二  天台宗

 

 

 

以妙法蓮華經為宗依,亦名法華宗。隋智者(顗)大師居天台山,成立此宗,故
名。以法華經為根本,以大智度論為旨趣,以涅槃經為輔翼,以大品般若為觀法,專
習止觀。

 

 

 

丁三  法性宗

 

 

 

三德指歸一曰:「佛滅度後十有三世,至龍樹菩薩,始用文字,廣第一義諦,嗣
其學者號法性宗。元魏齊高陳間,有慧文禪師,默而識之,授南岳思大師,由是有三
觀之學。」

 

 

 

丁四  唯識宗

 

 

 

此宗在印度依據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取瑜伽宗之名。唐玄奘入印度,受唯識於
那爛陀寺之戒賢論師,傳於漢土,始立法相宗、及唯識宗之名。又以玄奘住慈恩寺,
亦名慈恩宗。

 

 

 

丁五  淨土宗

 

 

 

以念佛往生彌陀淨土為旨,故立此名。以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佛說阿彌陀經
為本,稱為淨土三經。在天竺則龍樹、世親兩菩薩,並有論頌,大暢所言。在漢土晉
慧遠結蓮社於廬山,故亦名蓮宗。

 

 

 

丁六  真言宗

 

 

 

以大日經(善無畏譯)金剛頂經(不空譯)為宗依,特指流傳日本之密宗,以重
視念誦真言,故稱真言宗,亦名東密。由教祖大日如來,傳金剛薩埵(二祖)龍猛(
三祖)龍智(四祖)金剛智(五祖)不空(六祖)惠果(七祖),民國初年由摧田雷
斧大阿闍黎,傳付黎乙真、王弘願等,頗盛一時。

 

 

 

丁七  禪宗

 

 

 

以梁達摩為初祖,而禪宗之名,始於唐代。其起源於世傳世尊於靈山會上拈花示
眾,惟摩訶迦葉破顏微笑,世尊遂以『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付之。自迦葉以下二十
八傳,而至達摩。達摩東來,住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傳心印於慧可。輾轉傳至六祖
慧能,所謂『一花開五葉』之盛,其後有溈仰、臨濟兩派,及曹洞、雲門、法眼三派
。至宋代臨濟下又有楊岐、黃龍二支,於是成為所謂五家七宗之分派。

 

(待續)

 

 

 

 

 

 

 

顯密彙集(五)

顯密彙集(五)

劉銳之金剛上師開示
弟子余迺永記錄

甲四 教派

佛住世時,無大小乘之別,但應機說法,而有深淺之分。佛雖曾斥羅漢為焦芽敗種,要他們再發心,好像是褒大貶小,其實不必執著, 照道理說,小乘是原始佛教,與大乘本同出一源,此其一;事物的發展必然是先小後大,講求進步的,孔子的偉大就因為人尊稱他是「聖之 時者也」,小乘佛法跟著時代的轉變,而發展出大乘,二者並無相互排斥的理由,此其二。我個人的看法,佛教無所謂大小乘,釋迦佛常說 :「應病予藥」。何病用何藥醫治,藥性本身原無好壞之分,更無大小之別。此外,我覺得小乘佛教是很好的,這等如穩固的根基;倘若我 們學佛,基礎打得不好,而談大乘佛法,反為不切實際。即如我們漢人,往往自視甚高,以大乘佛教自居,而低貶小乘;更高傲一點的,說 自己學禪宗;甚至說是學密宗,受過四級灌,現在修大圓滿等;至於大圓滿如何圓滿法則完全不知,祇會盡量抬高自己。這樣是完全沒有學 佛基礎的,我們學佛應以小乘為實踐,而學習大乘的精神纔對。

大小乘的分別,祇不過是教理上的深淺,究竟何時始出現大乘佛教?首先應從馬鳴菩薩談起,第二位是龍樹菩薩,東密譯為龍猛菩薩。 這兩大菩薩各有神通,前者能對馬匹說法,後者乃大乘八宗的祖師,並有八百歲的壽命。現介紹大小乘教理的分別。佛法有境、行、果三部 份。境是教理所提示的理論,行指實行,果指實踐所得。

小乘的境,在哲學上言,境指宇宙觀,及人生觀,亦稱世界觀。世界觀全部解釋宇宙萬有,小乘俱舍論及大毗婆沙論都是講當前的宇宙 萬有,面包含一切生生滅滅的現象,即哲學上所說的現象界。大乘除了解釋宇宙萬有之外,還說及不生不滅的真如法界,即哲學上所說的 本體界。故小乘只針對現象界,大乘則研究到本體界。照佛法講:現象界指相,本體界指性。用世間法來說,相者等如一種製成品,性指原 料,想對事物的本質,理解得圓融透徹,固然要追求本體界的道理,還應注意在追求本體界時,不能忽略現象界,否則適得其反,此所以研 究佛學不宜忽視小乘。

至於人生觀,小乘從多苦的人生觀發展出苦、集、滅、道四聖諦,亦分十六心,觀完欲界之苦,再觀色界及無色界之苦,長時間在觀苦 上下功夫,其人生觀就是苦。大乘不但觀苦,還進一步求解脫,故大乘以大涅槃,大菩提為標的。小乘同樣講求解脫,但卻側重觀苦,而大 乘側重於大涅槃大菩提的境界。小乘修行人整天針對現實問題,故凡事認真確實,規行矩步。大乘修行人,如果不能像小乘這樣確切面對現 實問題,一味祇知褒大貶小,則不免好高鶩遠之弊。

今略說大乘和小乘的分別。所謂乘,義指運載,大乘猶言大車,不獨自度,還可接引他人以達遠方之作用,小乘祇能自度,故云自了漢 。求佛果是大乘,佛果是說開一切種智和度盡眾生的。小乘的阿羅漢果以四諦為教體,辟支佛果以十二因緣為教體;二者雖有深淺之別,然 所悟無非灰身滅智,歸於空寂的涅槃境界。釋迦佛曾褒大乘貶小乘,但釋迦佛則可,我們則不宜這樣。且從佛教歷史看,小乘是最根本的, 故名為原始佛教,又名根本佛教。

中國佛教徒有兩類:第一類仙佛不分,不注意基礎功夫。既拜道教的呂祖,又燒錫箔衣紙,居然自稱佛教徒。第二類好高騖遠,自居大 乘,修習禪宗。

小乘的作風常有令人讚嘆之處,他們重自利,故嚴於戒律,以禪定為修行功夫。釋尊在大乘經,訶責小乘人為焦芽敗種,敦促小乘人 再發心,因其自度而不度他之故。大乘要求自利利他。例如大乘經常強調的六度四攝,六度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及般若;四攝 謂布施、愛語、利行及同事,均重利他。四攝用四種方便法門,攝受一切眾生,因為布施是用財施或法施達到度他的目的。愛語是用言語, 令眾生產生歡喜心。利行是方便利益眾生的行為。同事是與眾生一起,以身作則,結伴以便攝受眾生。至於四無量心是指與眾生樂的慈、拔 眾生苦的悲、令眾生歡喜,得離苦之樂的喜、和平等對待眾生的捨。但大乘修行人要緊記,自利未成,利他則成空論,所以小乘的嚴守戒律 ,是大乘人必需具備的基礎功夫。

修行所得的果報。大小乘皆以解脫為果。小乘之果以離苦為主體,證得空寂為小乘修行的最高目標,態度是消極的。大乘知煩惱本空, 世間及出世間法,也全是空幻不實的,故釋尊於金剛經說:若人謂他曾在燃燈佛處得法,就是謗佛。

空有兩個層次:「一是人我空,每一個人自己觀空的我相空。還要將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觀空;二是法我空,一切法皆空。故金剛經云: 『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因為煩惱亦空,何來苦果。其果是積極的,要達到常、樂、我、淨四行。常指一切眾生之心無常,佛則常;樂指 一切眾生之受皆苦,佛是樂;我指一切眾生之法無我,佛是真如之我;淨指身無染污。據涅槃經,釋尊得證三德:一是法身德,證法身真如 ;二是般若德,得一切最高智慧;三是解脫德,得大自在。」

小乘俱舍論說釋尊有智、斷、恩三德。智德即大菩提,斷德即大涅槃,恩德謂度一切眾生。大乘的成就是自己得一切智慧,即大覺;自 己斷一切煩惱,即大涅槃;而最高是度一切眾生。諸位試比較大小乘果位的不同,便知道二者的分別。

小乘的佛,祇有釋迦牟尼一位,大乘的佛,可多至百千萬億。我曾到緬甸的首都仰光,參拜過大金字塔,當地小乘口誦南無羅漢佛,大 乘不以羅漢為佛,祇稱之為自了漢,漢指羅漢。大乘有眾多菩薩,小乘則無菩薩。小乘認為釋尊是一位世間聖者,故圓寂時面相如慈祥的老 師;大乘則以之為出世間的聖賢,故大乘經中描寫釋尊說法,眉間放白毫光,照射到十方世界。十方世界諸佛,正在講經說法,於定中見此 光,知娑婆世界有釋尊說法,便遣大菩薩到釋尊處獻花供養。

小乘認為人有自覺精神,自己成辦一己之事,故應自利;大乘則以眾生互相攝引,似群體的細胞,故大乘發願眾生不成佛,誓不成佛。 大乘謂同體大悲。小乘修行憑自力解脫,自己持戒,自己修行。

小乘說業感緣起,一切由業造,過去生中做善業的,今世得人身。大乘講賴耶緣起,「賴耶」指第八識阿賴耶識。一切唯心造,三界唯 心,萬法唯識。

小乘國家和尚至上,出家人備受尊崇;大乘在家居士同樣可持菩薩戒,維摩詰所說經中的維摩詰,正是一位修持及智慧十分高超的居士 。按維摩詰三字義解淨名,淨者清淨無垢,名者聲名遠播之謂,經文說是妙喜國的無動佛化生,委身在俗以輔釋迦教化的法身大士。

小乘談六識,則能看東西的眼識,能聽聲音的耳識,能嗅氣味的鼻識,能辨別滋味的舌識,能感受觸撫的身識,及能思量事物的意識。 大乘在六識外尚有末那識及阿賴耶識。末那識主恆審思量,阿賴耶識則能藏所藏。小乘的大毗婆沙論中有云:「如是六界是有情依。」一切 眾生都在此六界。還有一個叫菴摩羅識,非有情所依,唯獨聖者纔具有。

乙一 小乘

佛圓寂後十二年間,僧眾炎夏安居於窟內與窟外兩處,結集經律論三藏,窟內以上座的耆宿較多,故名上座部;窟外以年少僧人較多, 故名大眾部。前者傾向保守,後者則較開放,但尚未分教派。

佛滅百年後,阿育王時有大天者提出較自由寬大的作風,認為嚴肅死守教義將與時代脫節,故立較進取的新派。其時窟外結集的後人大 多附和此說,因之沿用舊名稱為大眾部;反對大天的以窟內結集的人較多,於是也襲用昔日上座部的名稱。小乘既分兩宗,漸次分十八部, 即由大眾部分出的一說、說出世、雞胤、多聞、說假、制多山、西山住及北山住八部;由上座部分出之雪山、說一切有、犢子、法上、賢胄 、正量、密林山、化地、法藏、飲光及經量十一部。二者連根本的大眾及上座兩部,可合稱二十部;因所詮不離經律論三藏,故天台宗稱之 為三藏教。傳入中國後歸納成俱舍宗、成實宗及律宗。

丙一 上座部

釋迦佛在世至圓寂後的一百餘年稱原始佛教時期。及阿育王崇信佛法,外道不受重視,難耐窮苦,於是每多改扮為僧侶,以故僧團時起 紛爭。其時上座部極力反對大天,據異部宗輪論所載且稱之為「賊大天」。兩部論爭時,阿育王親自調停;大天對阿育王說,若欲滅爭必要 少數服從多數。時擁護大天者眾,阿育王亦信從大天所說,自此二部正式分裂為兩派,之後繼分為二十部。據大毗婆沙論載,當時爭議焦點 為大天五事。大眾部認同於大天的,上座部皆持否定的意見:大天就五事而造的偈頌說:「餘所誘無知,猶豫他令入,道因聲故起,是名真 佛教。」上座部另造偈頌,前三句相同,但最後一句改成「是名非佛教」。

現試逐一解釋大天說的比丘五事。一夜,大天於僧舍夢男女之事;弟子為其洗衣時發覺,問「何以阿羅漢仍有淫欲」?答:「阿羅漢無 煩惱(無貪欲);但有天魔引誘,故曰:「餘所誘,煩惱則無。」

第二個問題是無知。大天常指其弟子某得初果,某得二果、三果以至阿羅漢果。弟子問大天:「何以自己不知已得何果?」大天說:「 阿羅漢雖無染污無知,猶有不染污無知,故你們這些阿羅漢是沒法知道自己已得何果的。如舍利弗智慧第一,大目犍連神通第一,皆由釋迦 佛說出,故無知」。

第三個問題是猶豫。弟子問大天:「聖者應無疑惑,疑則煩惱,為何已成阿羅漢果,還有煩惱」。答:「羅漢無煩惱。疑有兩種:一是 隨眠性起,此即種子,時時起思疑之心,阿羅漢已無。二是處非處疑,成佛後亦有,阿羅漢自亦難免」。

第四個問題是他令入。弟子問大天:「阿羅漢有聖慧眼自知解脫,如何我等不自證知,而由師令知。」大天答:「如舍利弗,目犍連尚 要佛各指其為智慧,神通第一,你們這些鈍根,又豈能自知。」

第五個問題是道因聲故起。大天睡至半夜,起而叫「苦哉!苦哉!」弟子聞之怪而問師,大天答:「釋迦佛教授苦、集、滅、道,教我 們知道苦的道理;我於日間恆思四諦,夜亦叫苦,時時警惕也」。

小乘之分上座及大眾兩部。上座部之後又經七破,分出十一部(一說八破)。即釋尊圓寂百餘年分兩部後,上座部初破於第二百年,分 雪山部(因上座部搬進雪山居住之故)及說一切有部。第二次破於圓寂三百年,由說一切有部分出犢子部。第三次破於圓寂三百年中,犢子 部分法上、賢冑、正量及密林山等四部。次由一切有部分化地部,是為第四破。第五破由化地部分出法藏部,第六破在圓寂三百年之末,由 一切有部更出飲光部。第七破在第四百年,由一切有部復出經量部。說一切有部共分出九部,連自己合共十部,加上雪山部則為上座部所分 的十一部。

丙二 大眾部

釋尊圓寂後第二百年,大眾部分出一說部、說出世部及雞胤部,是為初破。第二破於圓寂後二百二十至二百三十年間,大眾部再分出多 聞部。第三破復由大眾部更出說假部。第四部於圓寂後二百年末,亦由大眾部再分出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及北山住部,共出八部,加入自己 的大眾部共九部。至於四破也有說成是五破的。小乘兩部分裂合共二十部。(詳見異部宗輪論)

乙二 大乘

大乘經的結集依《菩薩處胎經》是由迦葉尊者叫阿難陀升座結集(菩薩藏);《大智度論》中說阿難陀結集摩訶衍(大乘的梵音)。現 分三部介紹大乘:教史,教義,教派。

丙一 教史

西方紀元四世紀是大乘極盛的年代,距今約一千六百餘年,印度婆羅門教復興,此教原在佛教創立之前即已存在,修行形式亦以禪定來 提升個人道德情操。其時佛教已分上座部及大眾部,上座部作風保守,不免越趨形式化;大眾部尚革新,其革新且不為婆羅門教的復興,而 予以改進,鼓吹回歸釋尊精神的大乘佛教,於是產生。

西元一世紀,有馬鳴菩薩著《大乘起信論》(後世學者懷疑此論是漢人所造,因在印度文獻無法考證其為馬鳴菩薩所造。據傳聞則說玄 奘法師從西域返國,唐太宗曾請其將中國佛教的精髓,譯成梵文反哺印度。玄奘法師於是用梵文寫成大乘起信論,傳入印度云),首倡大乘 ,因其辯才無礙,馬匹聽其說法亦為之振鬣嘶鳴,故稱之為馬鳴菩薩。他在中印摩羯陀國弘揚大乘教法時,月支國旃檀罽昵吒王發兵伐此國 ,指名要阿濕縛窶沙(菩薩的梵名)為解兵的條件之一,馬鳴菩薩於是在北天竺廣宣佛法,四輩敬重,稱為功德日。摩訶摩耶經曾授記之云 :「佛涅槃後六百歲已,九十六種諸外道等邪見競興破滅佛法;有一比丘,名曰馬鳴,善說法要,降伏一切諸外道輩。」

馬鳴菩薩獨倡大乘,然當時大乘仍未自成體系,要等待到西元二世紀,龍樹菩薩之後,纔有大乘的系統創立。

龍樹菩薩為八宗之師,密宗也是以他為師的。傳說他享壽八百歲,梵文龍樹亦即龍猛。馬鳴菩薩發表大乘思想,但系統未備,龍樹出始 系統井然。至四世紀大乘成熟。

龍樹菩薩在南印度出生,本屬婆羅門教徒,故精通婆羅門經典、天文、地理無所不精;及後出家,數月則佛教諸經律無不嫻熟。於雪山 時遇老和尚,贈以大乘經典,(付法藏傳五)說:「馬鳴弟子迦毗摩羅尊者之弟子,提婆菩薩之師也。」據此龍樹即馬鳴菩薩徒孫,後來龍 樹菩薩大力弘揚大乘佛法,其間著述的大乘經論尤以《中論》為最重要,此中第一首頌云:

『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

意謂一切世間法本質都是空的,「我」指釋尊。「亦名為假名」即說外象是假;「亦名中道義」指佛法最高是空、假、中的道理。

丙二 教義

大乘與小乘除了共同務求除煩惱,證菩提外,也很注重破邪和顯正,即破外道之邪見,顯佛道之正見。然而各派於破邪顯正的說法,實 互有分別。

龍樹菩薩認為我們畢竟是凡夫,不能了解一切的真實智慧;因為有限的知識,是相對的,而真如是絕對的,此點正與小乘最不同之處。 小乘全講現象界,大乘則講真如界,即本體界,少及現象界。以有限的知識,去研究無限及絕對的境界是不可能的。因此無論如何,我們有 什麼知識或什麼境界,皆是妄想。我們要破此妄想而證真如。更主張一切均是妄想所成。

妄的道理:一、客觀世界的所有現象,即現象界,俱是虛幻不實的,故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且事物不僅 虛妄,也是絕對不實在的,其間生生滅滅,滅滅生生,舉凡物質的器世界、動物及人類的有情世界,一切這些現象不離生住異滅、成住壞空 之變幻無常;故知現象界是幻的,唯本體界不幻。

第二個道理:與客觀相對的主觀,即心的影象。客觀既然是虛幻,主觀的心象亦是前念滅,後念生,念念生滅,亦是成住壞空,同樣虛 幻不實。故以心象分辨現象,無非以幻添幻,用妄增妄,等如在夢中做夢。

第三個道理:既知心象與現象皆是虛妄不實,故要將妄念除去,方可將有限度的分別全部消除,於是能了解無限的真。

空是當下了解的現象空,注意本體是不空的。大乘所講的空,如無雲的晴天,無雲不等於無天,仍有日月星辰在其中。這說的無雲, 雲指煩惱妄想。

MK;龍樹所講的空有兩層道理RF;。一為現象界的空,即所有主觀的妄念妄想,及所有顯現於面前的客觀現象,全是虛無的幻影,此謂 世俗諦空。第二個指絕對界的空,真如的空、勝義諦空、本體界的空。所有絕對界是超越自我的思慮、言語、文字和圖像的,故非思慮、言 語、文字甚至圖像等足以表達。這種空必須親自體驗,不可言說,要證真如必須放下妄念,持戒清淨。守戒祇是最起碼的基礎,能讓凡夫得 以在世俗諦做一個好人;接著要得定,離世俗諦轉入勝義諦,由定生慧。

大乘境界之高雖非小乘可及。但大乘行人每易流於好高騖遠,不能腳踏實地;若能本大乘的思想,配合小乘的修持則甚佳,密宗適兼有 二者長處。拙著《諸家大手印比較研究》,正是由小乘修持,以次談及大乘,將密宗的最高法「大手印」介紹出來的。

綜結大乘了解空的方法分三個階段:認識自己的對象,所有一切現象界是空。自己心象是空。以自己心象之幻,去研究物象之幻 ,猶夢中做夢、幻上添幻;唯有超出有限度的分別,纔可研究真如。空有兩類:現象界的空。絕對界的空,即本體界的空,不可言說; 這個空亦即真如,第一義空,勝義諦和本體界等。真者,不偽,不妄也;真,一切真。如者,無所不如,粵諺說:「做個樣似個樣」,一切 皆由真如所變現,一切皆由真如的原素產生。代表本體謂之真,代表相狀謂之如,二者為一體的兩面。

丙三 教派

西元四世紀龍樹菩薩之後兩派:一曰法性,二曰法相。如按西藏的分類,前者稱深觀派,後者稱廣行派。

當時有無著、世親兩兄弟。經云釋迦牟尼佛圓寂後一千年,兩人於印度健陀羅皈依小乘;無著後改宗大乘,世親則弘揚小乘,造俱舍論 。其後無著示世親以大乘的道理,世親豁然大悟,悔過往日排斥大乘,欲割舌謝罪;無著勸其不若以此舌弘揚大乘教義,是為有宗之立,又 名法相宗。

有宗之有,謂一切唯心,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一切唯心所造。唯識有三種變,「彼依識所變,此能變唯三」,此處暫不詳論。有宗的 要旨為一切是空,本體是幻,現象是有。譬如我手上的粉筆,第一非獨立存在,是依因緣和合所生的。第二非不變,所有有情,無論人或動 植物,處於生住異滅,所有物類,皆在成住壞空的變動之中。客觀的現象及自己的心象是幻想的幻影。

一切唯心造,佛家持此論,宋理學家張載亦主此論。張氏曾舉例說某處有一個山,山上有很多梅花,但他本人從未到過此山,所以他不 知道,因此他說根本無此事,以他無此心故。用張氏的例子,就如我用心想著太平山上的梅花罷!我心就變,這處的變指參加一份。如果我 完全不知道有太平山,更不知太平山上有梅花,我的心就無從變現。一切森羅萬象俱是眾人的心識互變,大眾心中有此一物,則昭昭然若有 此物。故龍樹菩薩的偈頌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所論的就是這個意思。已見上文,不贅。

唯識宗有賴耶緣起之說,賴耶即阿賴耶,此即第八識,即喜瑪拉亞山,亦即雪山;意謂第八識含藏很多種子,森羅萬象種種變現俱由心 生,猶如雪山之中藏有許多許多雪。主張上述道理的是無著和世親一派。

龍樹菩薩的一派叫法性宗。法性即本體,即一切佛法的本體。西藏稱此派為深觀派,是認真觀想深入探索真如的一派。無著和世親的一 派叫法相派,所有一切森羅萬象謂之法相,西藏稱之為廣行派。

龍樹一派空宗,最重要的經典是中論、般若經、其他如金剛經等。無著、世親一派有宗,最重要的經典是解深密經、楞伽經等。

戒定慧之抉擇

戒定慧之抉擇

劉銳之

   戊五 饒益禪

菩薩入定,能以飲食,饒益曠野飢渴眾生。

   戊六 調伏禪

菩薩入定,能以財物,調伏眾生。

   戊七 開覺禪

菩薩入定,覺諸迷醉。十方迷醉,等開覺之。

   戊八 等作禪

菩薩入定,眾生所作,悉令成就。

此亦有橫豎二說:若依橫說,則出世間上上禪之用,無作而有作,悲能拔苦,莫 非除惱禪也。若依豎說,則琉璃輪十地之位,無相慧漸成,悲心深重,能拔眾生種種 之苦。均名除惱禪。

  丁八 此世他世樂禪

心入於禪,而慈心深重,能與眾生種種之樂,是之謂此世他世樂禪。

   戊一 神足示現調伏眾生禪

謂因此定,而能變現種種神足通力,調伏一切眾生。

   戊二 隨說示現調伏眾生禪

謂因此定,而能隨順說法,調伏一切眾生。

   戊三 教誡示現調伏眾生禪

謂因此定,能以正法教誨誡諭,調伏一切眾生。

   戊四 為惡眾生示惡趣禪

謂因此定,能為惡業眾生,示現修羅、餓鬼、畜生、地獄等趣,令其改惡遷善。

   戊五 失辯眾生以辯饒益禪

謂因此定,而於眾生,不能辯說正法者,以辯才而饒益之,令其心識開悟。

   戊六 失念眾生以念饒益禪

謂因此定,而於眾生,失正念者,能以正念而饒益之,令其邪見不生也。

   戊七 造不顛倒能造微妙讚頌為令正法 久住世禪

謂因此定,開發妙慧,心不顛倒,能造微妙讚頌,摩德勒伽之論,而令正法流通 ,久住於世。

   戊八 世間技術義饒益攝眾生禪

謂因此定,能以書數算計、資生方法等種種工具,攝取饒益一切眾生。

   戊九 暫息惡趣放光明禪

謂因此定,放大光明,暫令地獄等趣,息其苦趣也。

此亦有橫豎二說:若依橫說,則出世間上上禪之用,無作而有作,慈能與樂,莫 非此世他世樂禪也。若依豎說,則琉璃輪十地之位,無相慧漸成,慈心深重,能與眾 生種種之樂。均名此世他世樂禪。

  丁九 清淨禪

心入於禪,斷盡煩惱,而得清淨果,是之謂清淨禪。心入於禪,得清淨果,而此 淨相,亦不可得,是之謂清淨禪。

   戊一 世間清淨不味不染污禪

依此定於一切天人所修世間禪定,悉無染礙,名為清淨。而此淨相,亦不可得。

   戊二 出世間清淨淨禪

謂依此定,於一切聲聞緣覺,所修出世間禪定,悉無染礙。而此淨相,亦不可得 。

   戊三 方便清淨淨禪

謂依此定,於一切菩薩,所修出世間禪定之前方便,即第一地輪三昧,悉無染礙 ,名為清淨。而此淨相,亦不可得。

   戊四 得根本清淨淨禪

謂依此定,於第二水輪三昧中,色界根本四禪,悉無染礙,名為清淨。而此淨相 ,亦不可得。

   戊五 根本上進勝清淨淨禪

謂依此定,於色界根本四禪上進無色界四空勝定,乃至滅受想定,悉無染礙,名 為清淨。而此淨相,亦不可得。

   戊六 入住超力清淨淨禪

謂依此定,於九次第定,或入、或住、或超,力用自住,悉無染礙,名為清淨。 而此淨相,亦不可得。

   戊七 捨復入力清淨淨禪

謂依此定,於師子奮迅三昧,及超越三昧,入而復捨,捨而復入,力用自在,悉 無染礙,名為清淨。而此淨相,亦不可得。 以上四者,均第二水輪三昧。

   戊八 神通所作力清淨淨禪

謂依此定,於第三風輪三昧,神通變現,摧破諸見,力用自在,悉無染礙,名為 清淨。而此淨相,亦不可得。

   戊九 離一切見清淨淨禪

謂依此定,於第四金沙輪三昧,見道圓滿。諸見均離,悉無染礙。而此淨相,亦 不可得。

   戊十 煩惱智障斷清淨淨禪

謂依此定,於第五金剛輪三昧,修道圓滿,二障均斷,悉無染礙,名為清淨。而 此淨相,亦不可得。

此亦有橫豎二說:若依橫說,則出世間上上禪之果,空而不空,無相而有相,無 作而有作。一切清淨,而清淨亦淨,莫非清淨禪也。若依豎說,則摩尼輪等覺之位, 寂照慧成;水晶輪妙覺之位,寂照慧成;自能一切清淨,而清淨亦淨。均名清淨禪。

菩薩依此九種大禪,得大菩提果,具足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等一切佛法。

上來共四大項(一)外道禪、(二)凡夫禪、(三)小乘禪、(四)大乘禪。下至凡夫味禪,上至聖 者勝定,莫不具備。

玆再列出兩大項如下:

 丙五 祖師禪

吾人學佛之途徑,就是三學。大乘菩薩之六度,亦從三學開出。在三學六度之中 ,最重要者,莫過禪定一門之修持;又不出乎上所述之四大項。所以小乘之俱舍、成 實,大乘之法相、三論、臺、嚴,雖觀法各各不同,而莫不以此禪定為體。譬如法相 宗之五重唯識觀,三論宗之無得正觀,天臺宗之一心三觀,華嚴宗之法界觀。卻儘量 鋪張,各誇高妙。學者但見奇珍錯雜,五光十色,往往誤認為各有別體,殊不知他們 弘揚宗義之著作,精神所注,都只在不同之用上發揮。而此相同之體上,便少有人說 到。在此,當知都是依定修觀,並非作觀於定外。誰又能在散心粗息裡面,成就勝妙 之觀智乎?因此似乎可說:此三學六度之禪定,實?於大小乘諸宗。 而不料彼號稱禪宗之宗獨不然!現世號稱禪宗之禪寺中,禪堂所修習者,是由達摩祖 師東來而開。他雖號稱禪宗,但此名字,是他人所稱,而自己並不滿意承認。因此便 常先聲明,其所學者不是三學六度之禪。而常分判認為三學六度為如來禪。而彼等所 修學者,都是教外別傳之祖師禪。此祖師禪,究竟如何與如來禪有異?其顯明之區別 為:如來禪是漸修法門,必須循序漸進。祖師禪是頓悟法門,卻能一超直入。如來禪 是對治煩惱,斷惑證真。祖師禪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依此而說,所以祖師禪,大 有超於如來禪之概。但此祖師禪如何進修?說起來,真是一件非常神秘之事,有許多 人,不大了解。今且就淺顯方面言之,其他禪之修法,不是觀色就是觀息,不觀息也 就觀心。而此祖師禪之修法,卻只在觀心本身上做工夫,以一個極明朗極猛利之觀心 。既不觀色,亦不觀息,且亦不觀心,乃至於一切不觀。從此一切不觀之中,卻要使 此觀心,仍極明朗極猛利。功夫到了,自然大澈大悟。說到此種(觀而不觀,不觀而 觀)之境界,本來有些不易說明。禪宗中人,無以名之,便強而名之曰『疑情』。四 明用剛禪師云:「做功夫須要起大疑情。」袁州雪巖領禪師云:「參禪須是起疑情, 小疑小悟,大疑大悟。」此中疑情之疑,卻非六根本煩惱法中之疑字。故在此字上面 ,便有分說:

  丁一 疑情不是無心。須具著下列幾個條件:

   戊一 不可忘形!要回光返照,如貓捕鼠。

   戊二 不可死心!要活潑潑地,盡力撲獵。音搜。

   戊三 不可昏沉!要昭昭靈靈,常現在前。

   戊四 不可散亂!要心心相顧,打成一片。

   戊五 不可懈怠!要猛著精彩,沈沈痛切。

   戊六 不可間斷!要孜孜不捨,日夜忘疲。

  丁二 疑情不是有心。須具著下列幾個條件:

   戊一 不許從妄緣外境上求!

   戊二 不許從四大五蘊上求!

   戊三 不許從文字言說上求!

   戊四 不許從見聞覺知上求!

   戊五 不許從心緣知解上求!

   戊六 不許從推詳計較上求!

以上是祖師禪之修法大概。

各派祖師,雖因接引方便不同,法門各異,而分立成五家七派:或者看話頭,或 專默照,或用其他種種方法。但其根本原則,不出於此。仔細推論起來,別種禪是從 觀上以求(觀心),明朗猛利,而成正?智。此種禪是從觀而不觀, 不觀而觀上,以求(觀心)明朗猛利,而成正?智。別種禪是從用上 用功,此種禪是從體上用功。因此別種禪所得之智,是轉識而成。此種禪所得之智, 是即心而成。所以此祖師禪,便從前此所說四大項禪之外而獨立。宗密禪師曾立有『 五味禪』:
(一)外道禪--彼帶異計,欣上厭下而修。
(二)凡夫禪--正信因果,亦以欣厭而修。
(三)小乘禪--悟我空?真之理而修。
(四)大乘禪--悟我法二空所顯真理而修。
(五)最上乘禪--頓悟自心,本來清淨,元無煩惱,正?智性,本自具 足。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之根本,若能念念修習,自然漸得 百千三昧。達摩門下,輾轉相傳,是此禪也。

五味禪之四種,即是前面所述之四大項,不過開合,微有不同。後一種即是祖師 禪。有許多人因為馬祖道一有『一味禪』之說法,便以一味禪,為祖師禪。而以五味 禪中,為如來禪。不知五味禪,本具一味;尤其是最後一味。實能合五味之精,而為 一味。所以一味禪,就是祖師禪,而五味禪中,最後之一味,也就是祖師禪。

(按)一味禪,實合五味之精,而為一味。並非五味之外,別有一味。學 者不知,強為分作兩截,以致失卻根本,不得融通。而修行之中,更因之發生許多流 弊,使此頓悟法門,竟少有人得益,真是可歎!今略舉一端而說:

「如來禪,是從觀色、息、心三者之上做工夫。」

「祖師禪,是從心的本身上做工夫。」

但是色、息、心三者,既不可離,亦不可廢。所以祖師禪之前方便,也必須調身、 調息、調心,而於此處往往為學者所忽視;以致身體疲病,息道粗浮,心情昏散。蓋 以三者相互之因果,使百病叢生,無由頓悟。色力強者,空白延捱。色力弱者,多因 之齎志以沒。此便是離開五味禪,而別尋一味禪之流弊,不能不附帶說明。為今住禪 堂者,甚至吐血而死,是其明證。

 丙六 秘密禪

總觀前面所說,雖然由凡外之禪,而說到聖道之禪。又由小乘禪,而說到大乘禪 。由漸教之禪,說到頓教之禪。愈說愈高,似乎已臻極詣。但是顯教之禪而外,還有 那密教禪,未曾說到,欲續言之,似不可能。因密宗之無上密大圓滿等禪,未經灌頂 傳授,例難言說,玆特從略。

 丙七 修三淨觀-明心見性而得法身

三種淨觀法門,破無始無明,就是奢摩他、三摩提、禪那。

  丁一 奢摩他

即寂靜(止)。六根齊用。

  丁二 三摩提

即攝念(觀)。一根統五根。

  丁三 禪那

六度之第五度,六根隨用一根,破無始幻無明用功,用六根隨便一根。我們南贍 部洲人,以眼耳意三根為敏利。如用眼根,眼睛就不向外看,而向內看,且眼為『離 中知』居六根之首;其餘五根,也不攀外緣。清清淨淨以看,意根也向裡面來看,看 來看去,看到山窮水盡之時間,達到黑黑暗暗,一無所有之無明境界。這時不可停止 ,再向前看,看得久,囚的一聲,無明就會破了,無明一破,豁然貫通,柳暗花明又 一村,徹天徹地見佛性矣。

或者六根齊用,清清淨淨,將外緣放下。眼根反觀觀自性、耳根反聞聞自性、鼻 根反嗅嗅自性、舌根反嘗、身根反覺、意根反念念自性。如是用功得多,機緣成熟, 囚的一聲,就會破無明見佛性。

又或隨用一根,統攝五根。好比用一主帥,統領諸將,來進攻敵人一樣。譬如用 意根來做主帥,統領其餘五根,向無明窠臼進攻。眼、耳、鼻、舌、身,都到意根上 去,放下萬緣,清清淨淨以起一個純淨之思想,來向心裡去研究。研來研去,研究得 多,工夫純熟,囚的一聲,無明就會破矣。

又或因無暇,用功靜坐,就無庸收攝六根。眼由他看,耳由他聽,意由他想。但 於其中,要執持一個念頭,來照顧佛性。不論何時何地,片刻不忘,好似失去寶珠, 必要將他尋獲一樣。如此觀照,機緣一到,囚的一聲,也可以見佛性。

甲三 慧之抉擇

慧就是抉擇之義,而佛法復有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之分。釋尊以聞思 而不修,謂為『說食不飽』;且認有說有修有證為正法五百年,有說少修少證為像法 一千年,有說無修不證為末法一萬年,修之重要有如此者。

西藏遵依印度對釋尊所說經之判教,於小乘有分別說宗、經部宗兩宗;大乘有唯 識宗、中觀宗兩宗;謂為如雪山之分流,決定唯四,且云若謂五宗,即非佛說。當然 未計密宗在內也。

乙一 依漢土分宗

在漢土先後已成立之小乘、大乘,繁盛時凡十三宗,民國初年尚存者十宗。抗戰 而後,禍亂相尋,零落不堪,所存無幾矣。玆仍照十宗,略加陳述之。

 丙一 屬小乘者二宗

  丁一 俱舍宗

世親菩薩依大毘婆沙論所作之阿毘達磨俱舍論,為小乘之有宗,隋真諦、唐玄奘 均有譯本。玄奘以慈恩寺普光門為依據作論記,立俱舍宗。

  丁二 成實宗

成實論:訶梨跋摩(譯作獅子鎧)著,姚秦鳩摩羅什譯,謂成立真實之義,明我 法俱空,為小乘之空宗,後人尊之為成實宗之始祖。後嘉祥依據之,立南北兩成實宗 。

 丙二 屬大乘者八宗

  丁一 華嚴宗

以大方廣華嚴經為宗依,故名華嚴宗,六朝時終南山杜順作華嚴法界觀,為本宗 之始祖。傳智儼,再傳法藏,受封為賢首國師,盛作經疏,大弘此宗,故又名賢首宗 。其後以清涼圭峰為盛。

  丁二 天台宗

以妙法蓮華經為宗依,亦名法華宗。隋智者(顗)大師居天台山,成立此宗,故名。以法華經為根本,以大智度論為旨趣,以涅槃經為 輔翼,以大品般若為觀法,專習止觀。

  丁三 法性宗

三德指歸一曰:「佛滅度後十有三世,至龍樹菩薩,始用文字,廣第一義諦,嗣其學者號法性宗。元魏齊高陳間,有慧文禪師,默而識 之,授南岳思大師,由是有三觀之學。」

  丁四 唯識宗

此宗在印度依據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取瑜伽宗之名。唐玄奘入印度,受唯識於那爛陀寺之戒賢論師,傳於漢土,始立法相宗、及唯識 宗之名。又以玄奘住慈恩寺,亦名慈恩宗。

  丁五 淨土宗

以念佛往生彌陀淨土為旨,故立此名。以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佛說阿彌陀經為本,稱為淨土三經。在天竺則龍樹、世親兩菩薩,並 有論頌,大暢所言。在漢土晉慧遠結蓮社於廬山,故亦名蓮宗。

  丁六 真言宗

以大日經(善無畏譯)金剛頂經(不空譯)為宗依,特指流傳日本之密宗,以重視念誦真言,故稱真言宗,亦名東密。由教祖大日如來 ,傳金剛薩埵(二祖)龍猛(三祖)龍智(四祖)金剛智(五祖)不空(六祖)惠果(七祖),民國初年由摧田雷斧大阿闍黎,傳付黎乙真 、王弘願等,頗盛一時。

  丁七 禪宗

以梁達摩為初祖,而禪宗之名,始於唐代。其起源於世傳世尊於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惟摩訶迦葉破顏微笑,世尊遂以『正法眼藏、涅槃 妙心』付之。自迦葉以下二十八傳,而至達摩。達摩東來,住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傳心印於慧可。輾轉傳至六祖慧能,所謂『一花開五葉 』之盛,其後有溈仰、臨濟兩派,及曹洞、雲門、法眼三派。至宋代臨濟下又有楊岐、黃龍二支,於是成為所謂五家七宗之分派。

(待續)

釋十二因緣

釋十二因緣

錄自心經蜜義闡述
楊東賢輯

何為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此十二支是。

此十二支緣起: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云緣 者,以其有牽引義,謂由此境引入彼境,此支引入彼支也。

此十二支息滅:無明盡則行盡,行盡則識盡,識盡則名色盡,名色盡則六入盡,六入盡則觸盡,觸盡則受盡,受盡則愛盡,愛盡則取盡 ,取盡則有盡,有盡則生盡,生盡則老死盡。
一、無明為惑,不明十八界本性,而生昏暗愚癡妄念,是為無明。此乃眾生無始煩惱之根源。
二、行:行為造作之義,因無明故,有無始煩惱,乃生種種妄行。此為無明緣行。倘無明滅已,無煩惱故,妄行不起,故無明盡則行盡 。
三、識:既有妄行,遂有輪迴入胎之業。入胎而第八識現--玄奘法師所謂「去後來先作主公」者,即指第八識言,故十二支之識,乃 謂此識。因有妄行而入胎有識,故曰行緣識;倘滅行已,識亦不因入胎而起,故行盡則識盡。
四、名色:名為心法,色為色法。入胎後四十九日,始有心色二法現。此名色隨識現而起,故識緣名色倘識既無有,名色不得隨生,則 識盡而名色盡。
五、六入:六入謂眼等六根。入胎後第十九個七日,即有六根成就。此六入用名色熏發而成,故名色緣六入。若名色滅,六入無所熏發 而不起,是名色盡而六入盡。
六、觸:由出生至二三歲時,六根漸可對觸六塵,此能應外境之力,名之為觸。觸因具六入而起,故六入緣觸。若無六根,觸心所不起 ,是六入盡則觸盡。
七、受:由二三歲至十四五歲時,對境能起苦樂憂喜捨等諸感,是名為受。此種種皆因領納六根對觸六塵而起,故觸緣受。倘觸不起, 則境不生,而受感亦滅,故觸盡則受盡。
八、愛:約十四五歲以後,因領納受感,執著成蘊,乃有貪染種種可欲事物,此名為愛。受能引起貪愛,故曰受緣愛。若受滅已,貪愛 無從得起,則受盡而愛盡。
九、取:約成人以後,以愛故,貪欲轉盛,乃有以種種方法求取,此乃名取,取求不已,取因愛起,故愛緣取。倘愛滅,以無貪欲故, 取亦不生,故愛滅則取滅。
十、有:此有為「中有」之義。眾生舍此身,輪迴他身,其間有一冥冥漠漠之過程,佛家謂此為中有身。故此為既死之後,託生以前之 身,以依愛取業故,熏習種子成熟,將於未來世,後墮三有中,乃輪迴遷流不已,故取為中有身之根,因曰取緣有。若無執取,不墮輪迴, 是取盡則有盡也。
十一、生:中有身復依業力,業果成熟,重託它生。再度出胎,皆緣中有,故曰有緣生。倘中有身不具,以無因故果亦不生,則有盡而 生盡也。
十二、老死:因生之故,重復遷流,未來之身,若逾盛年,不免老死,故生緣老死,以無生故,老死亦無,是生盡則老死盡。

佛說十二因緣,分三緣起。一為業感緣起,二為賴耶緣起,三為真如緣起。

如前解說十二因緣,為『業感緣起』,此乃從業之感受作緣起觀,故一十二支,此生則彼生,此無則彼無。蓋為凡夫說法也。因法而入 ,可證緣覺辟支佛果。然此中有三世二重因果,則不可不知。

屬過去生因者二支,無明與行是。此蓋概括前生惑業。

屬現在生果者五支,識、名色、六入、觸、受等五者是,蓋明此生發展之諸階段。

屬現在因者三支,愛、取、有是,此為今生復起之惑業。

屬未來果者二支,生與老死是。此因惑業復起,致復受輪迴也。

『賴耶緣起』者,不從業感立說,以無明之起,在第八識為煩惱諸妄熏習,故緣起一十二支。此因不從業感說,若依此修習,可斷我執 ,得證生空真如。此殆為小乘所說之法,因法而入,可證阿羅漢果。此中有兩世一重因果。--自無明至取九支,為現在因,自有至老死三 支,為未來果。茲解說如左:
一、無明:不明世間正理,以煩惱故,不知脫離三界,為第六識癡心所。
二、行:為癡心所牽引,乃有善與不善諸行,故為第六識思心所。
三、識:此為賴耶。因思心所牽引,諸行熏染賴耶種子,乃以因緣相牽而入胎。
四、名色:既入胎,熏發賴耶識中名色種子。
五、六入:由名色熏發,乃起六入種子。
六、觸:六入熏發賴耶中一切觸心所之種子,乃起現行。
七、受:以觸熏發賴耶中一切受心所之種子,乃作種種業。
八、愛:以貪愛等心滋潤,苦果種子,使漸起現行。
九、取:由於執取甚強,能使現行速現。
以上九支為現在因。
十、有:以執取故,熏發苦果種子成熟,待緣出現於三界,乃因執取之力,而重現有身。
十一、生:此為未來五蘊身之生。
十二、老死:此為未來身之異滅。

以上三支為未來果。

如前所說,可知賴耶緣起所重者,應觀察我愛執藏位,(指煩惱未破者),及分析阿賴耶識如何被熏發,蓋此中所藏種子,緣熟則起現 行,既起現行,乃造就今世之因,而作中有身,重墮輪迴,乃未來果之開始。遂復生而復老死,遷流不已,皆賴耶識之熏染有以致之。

『真如緣起』者,是為頓法,直悟本性為空,故十二支一時皆空。此乃對大乘所說之法。蓋能證空性即悟得法空,而可證法空真如。

經文此段,正以真如緣起觀照十二支,無無明乃至無老死,是空「此有故彼有」之法;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盡,是空「此無故彼無」之 法。小乘依十二支修觀,以為當滅無明,始了生死,故執滅無明之法,遂不能破所知障,只能斷我執而已,法空真如,終未證得也。今心經 並無明盡等還滅法,一併破之,蓋明真妄不二,則十二支本性皆空矣。

願 善 妙 增 長

談信仰與修行

談信仰與修行

蔡河源

信仰是不分教派,只要行善、心靈上有所依靠,即是一般所謂的信仰。由於各各文化的流傳差異,及諸佛菩薩以種種方便、自在,示現 於任一宗教裡,以示眾生。故世尊曾言:只要不是邪教邪說,任一教派僅是方便而已,只要能口誦心維:「南無佛(或任一佛菩薩名號)」 ,皆是種下成佛之因,就有成就正果的機會,但能於那一世成就正果,這得視個人因緣、願力及修行功夫而定。至於修行佛法之八萬四千法 門,一切都是給眾生方便因應之道。

經論中所開示的乃離不了因緣、與空性。法界本來即是清淨、明而空、如如不動,但由於眾生之心(意)生起無明(乃迷惑也),產生 種種妄念,藉由因緣的和合、及業力的牽引,致生種種異熟果報,產生情器世間,(情即有生命有知覺之眾生,有生老病死之變異,器即是 無生命無知覺之物質,具生住異滅之變異。)

眾生依此顯現十二因緣轉輪迴,即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生,生緣老 死。(請參閱《佛學十八講》、《心經密義闡述》有詳細解釋)

世尊開示「深信因果」,「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這就是說今世的果報乃是前世種下之因,而未來的 果報就是依今世所作所為而種下之因。信仰是雖不分宗派,但只有佛法才能得到究竟。佛陀曾說「生死事大」,要眾生「離苦得樂」。但要 解脫輪迴之苦,唯有靠自己的願力與修行,而修行必須依怙正知、正見、及正念、如法的上師才不會偏誤墮落。

從「祈請 上師健康長住世證無死虹光身文」談起

從「祈請 上師健康長住世證無死虹光身文」談起

陳傳胡

這是每次修法都會念誦的祈請文,我們也都是以至誠之心祝願祈禱,目的為祈請 上師饒益有情。台中郭貴代師兄更是發心,以集集之 土地供獻出來,並集資興建 上師廟。會內師兄亦發心隨喜,並希望大家共襄盛舉,同沾法喜。

上師廟之興建,乃緣起於 佛母當時祈請 敦珠甯波車長住世時,為甯波車蓋一間 上師廟,並明示:弟子欲請 上師長住世時,最殊 勝莫過於蓋一間 上師廟。(當時弟子等皆以請求 敦珠甯波車多住世十年, 師父就說我們求得太短了。)這也顯示弟子祈請 上師健康 長住世,證無死虹光身,饒益有情之心。而這也是 上師之慈悲弘願,如此同一願心, 上師定應弟子所求者。師恩浩蕩,弟子們實無以為 報。

想已至此,實感慚愧,自己多生罪業障重,縱今懺悔猷恐不及,幸遇 上師慈悲不棄,傳我殊勝法要,以解脫罪業,入解脫道。怎奈惡 習難改,不思精進修行,懺悔罪障,仍然犯戒連連,思前思後,雖已得十遇八暇之身,並依止 上師寶,得殊勝法要。但於無明現起時,仍 為惶恐不安,終得硬著頭皮,向 上師懺悔,懇求 上師加持,同時也誠心祈請 上師健長住世,證無死虹光身,饒益有情。 上師閱後, 總是非常慈悲對弟子開示:「你請求 師父健康長住世時,要有精進修行及長壽之決心,不然到時 師父開示時(即饒益有情),說給誰聽 。」這真是最無上殊勝的開示,有如一盞明燈,指引方向,不至惶恐、迷失。由此可知, 上師最大的心願,仍是要弟子精進修行,同證菩 提。謹以此文與各師兄共勉之。

密咒道十基礎及甚深口訣乘教授答問(三)

 

 

密咒道十基礎
及甚深口訣乘教授答問(三)

 

 

 

 

蓮師口授移喜磋嘉佛母藏巖
楊奴甯瑪俄些及生嘰甯巴取巖
艾歷啤嗎恭桑英譯
黃毅英漢譯
刊載於金剛乘季刊季刊第七十期

 

 

 

甲廿九 四基本功德

 

 

 

蓮師云:修法者,應具四基本功德。

 

磋嘉媽白言:何者為四?

 

大師云:具大悲者有正覺心。

 

離偽善者,能守戒。

 

無欺詐者,具清淨三昧耶。

 

離愛染者,無愧具無不共患難之交。

 

總之,若具誠信,於修法必成;若具決定,必能守戒。若欲修法必須謹慎;如汝
心中之骨般穩固。

 

 

 

甲三十 五毒從根斬斷

 

 

 

蓮師云:修法時,應將五毒從根斷。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云:具瞋者痛苦最大。

 

愚癡者如畜牲不懂佛法。

 

大傲慢者,不能積集功德,並多仇敵。

 

具大貪欲者,不能守戒並多誹謗。

 

大妒忌者,喜好陰謀。

 

勿追逐此五毒,從內殺之,並於生時即脫離之。

 

縱於此五毒者,自製哀愁。

 

 

 

甲卅一 調心

 

 

 

蓮師云:修法者,應先調心。

 

磋嘉媽白言:此何謂也?

 

大師云:當以慈愛之水,熄瞋心所燒之火。

 

以強力之藥所成之橋,跨貪之河。

 

以燃妙察智之炬,驅無明暗。

 

以精進之鑿,夷平傲慢之山。

 

以穿著安忍之煖衣,擋嫉妒之風。

 

總之,此五毒,汝之首敵,若沉溺之,將敗壞輪迴三界中之爾。勿令之放任,此
甚危險者也。

 

 

 

甲卅二 五種見

 

 

 

蓮師言:修法者,應具五種見。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云:當見非物質之心性,超乎佛法之語言。

 

當見若離執著,一切法均自解脫。

 

見一切境界,均為離物質之大樂。

 

以尊敬誠言,當見上師為佛陀之示現。

 

總之,修法者見一切均莫執著。

 

 

 

甲卅三 五所得

 

 

 

蓮師言:修法者,應具五所得。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云:莫因懈怠棄上師教,應具真切之修持。

 

當以投入修行具自利。

 

當以得傳承,具指導弟子之能力而利他。

 

當以解脫諸相至空性,具無做作之自然本性。

 

當以具自本面具心與佛無二。

 

今世藏土行人不得其一,乃無法成就任一所求。

 

 

 

甲卅四 五種偉大

 

 

 

蓮師言:修法者,應具五種偉大。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言:當有具口授偉大之上師。

 

此等口授當得深道善巧方便之偉大。

 

汝當具刻苦堅忍之偉大。

 

當具希求修法之偉大。

 

當具決定修之偉大。

 

除非具足上五,解脫輪迴者不會成就。

 

 

 

甲卅五 五掌握

 

 

 

蓮師言:修法者,應具五掌握。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云:以掌握佛法,當具知一遍脫道。

 

覺悟法性,讓無生自內而起。

 

掌握三昧耶,具心之圓滿。

 

以精勤掌握精要,能作堅忍。

 

以掌握口授,能應機教授他人。

 

 

 

甲卅六 五種多餘

 

 

 

蓮師云:修法者,有五種多餘。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云:若無出離輪迴之意,虔誠乃為多餘。

 

若對物質染著不棄,觀空性為多餘。

 

若不息渴望,修法為多餘。

 

若不棄執著與憤瞋,闡述口訣為多餘。

 

若不依方便法,給與明智忠告為多餘。

 

 

 

甲卅七 五必須

 

 

 

蓮師云:修法者,應有五必須。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云:必須為大師攝受,以得口訣精要。

 

必須對上師有甚深及日增之誠信,以自然得加持。

 

必須收集資糧,以令心柔順。

 

必須使心柔順,以便生起三摩地。

 

必須生起三摩地,以便速達遍知佛地。

 

 

 

甲卅八 五妄語

 

 

 

蓮師云:自謂修行者,有五事為妄語者。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言:若仍沉醉此生,而謂怖畏未來投生者,為妄
語。

 

作無懼下三道之行為,而謂皈依者為妄語。

 

不離欲望,而謂修法者為妄語。

 

不知因果,而謂了知正見者為妄語。

 

未越輪迴深淵,而謂成佛者為妄語。

 

甚多人自稱佛法行人,而自欺欺人者,身命盡時,此等妄語,均返害其身。

 

 

 

甲卅九 五決定語

 

 

 

蓮師云:修法者,應具五決定語之教授。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言:不修持時,境界與證悟決定不生起。

 

於大乘修法中,若方便與智慧分開,決定墮聲聞乘。

 

若見與戒不知結合,決定入於謬道。

 

不見心之真性,決定仍有善與惡行。

 

不見自性,決定不得佛果。

 

 

 

甲四十 五徒勞事

 

 

 

蓮師言:修法者,有五種徒勞。避之!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云:隨一不具心要之上師為徒勞。

 

向一不守戒弟子傳法,乃徒勞者。

 

不用以實修者,聽法為徒勞。

 

若不能上進,其心修持為徒勞。

 

沉於低下法之空言,而不自救為徒勞者。

 

總之,甚多人之修法為徒勞者,以愚癡故,不知分別。

 

 

 

甲四一 六尊貴

 

 

 

蓮師言:修法者,當具六種尊貴。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云:欲掌握正見,當知一切唯心。

 

於戒律中防偽善故,當令心清淨染著。

 

以修布施時無執故,當遠離所得或償勵之希冀。

 

為調伏修安忍時種種難處故,當遠離對仇敵瞋恨。

 

以聞思調心故,當能以五毒及逆緣為道。

 

以能修持故,當避免為「恭敬魔羅」所攫。

 

然此等行人乃不按佛法而行者。

 

 

 

甲四二 四不足

 

 

 

蓮師云:修法者,當棄四不足。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言:空餘時修法不足,當無間修持如流水。

 

只達見鬼魅之境界不足,當以佛法解脫自心。

 

行為偽善不足,當守自然與當下。

 

尊敬與承諾不足,當真實承事上師足前。

 

總之,今世行人,被此等不足所困,於死時如常人死去而業果必熟。

 

 

 

甲四三 虛榮心

 

 

 

蓮師云:此等行人以大傲慢常自誇,比普通人更差。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言:其自稱修法並隨上師,其偽裝為師,或云有
甚多僧眾。其自己管理寺院,並作莊嚴供養,其裝作投入修持,並得高戒。其自稱閉
克苦之關,並有最高教授,欲以偽善愚眾,自卻不離世間追求,只導致死時可悔之境

 

 

 

甲四四 十四應棄

 

 

 

蓮師言:若於內心極欲修法,有十四事應棄者。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云:如野鹿之子住於荒山。

 

食禁食之食,修「攝精華」之苦行。

 

勿遊於大都之上層,行為應保持低調。

 

作令仇敵歡喜,並斷與家鄉之牽連。

 

衣被扔之衣,並常自謙躬。

 

摒棄親友之染著,並斷一切牽連。

 

求趕過諸佛,並投入修行。

 

以心契入口授,並付諸修持。

 

以本尊為最內精要,並誦其真言。

 

以惡行為最卑劣者並棄之。

 

對上師開放心懷,並將一切供獻。

 

棄輪迴於後,並生厭離。

 

以勝利與人,並勿與權鬥。

 

自勝之並發露己過。

 

如此作者,修法上進,以正法與汝已背離輪迴故也。

 

 

 

甲四五 除三病

 

 

 

蓮師言:修法者,當除三病。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云:若不除家鄉病,棄汝鄉里,必困於五毒之囚,及墮入下道。

 

若不除住處之病,棄家園財物之執,必困於執著與我執之牢,無能斷執著之魔羅

 

若不除眷屬之病,棄子嗣與家庭,必困於輪迴泥沼,無有解脫之期。

 

住於輪迴之宅,不能除此三病,並竟不知為三毒病垢所擾,實甚難忍也。

 

 

 

甲四六 解脫輪迴之道

 

 

 

蓮師言:修法者,有解脫輪迴之道。

 

磋嘉媽白言:如何為之?

 

大師云:若欲生起不共誠信,觀上師外內功德。

 

若欲與每人和諧,勿遲疑於助人。

 

若欲與師之心相應,實踐其口授。

 

若欲疾速得悉地,絕不違犯三昧耶。

 

若欲離生、老、病、死四洪水,不斷融於法性中。

 

若欲於修持中無牽,棄諸世間追求。

 

若欲無勤而利有情,當修慈悲無量菩提心。

 

若懼來生入於下三道,此生勿作十惡。

 

若欲於現及未來世利樂,當行十善。

 

若欲至心修法,於辛勞及顛沛時修持。

 

若欲背向輪迴,於自心求勝覺悟。

 

若欲證三身之果,致力積二資糧。

 

如此修持,當得利樂,不遠離輪迴者,無有樂處。

 

 

 

甲四七 至誠修法

 

 

 

蓮師言:若於內心極欲修法,乃有一途。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修儀軌時,當遠離執著與瞋恨。

 

正確學習時,當披堅忍之鎧甲。

 

住於僻處時,勿著食與財物。

 

欲渴求成就法,依得成就之上師。

 

若遇尊貴上師,勿違而盡力令之歡喜。

 

對法有疑時,請問汝師以求教導。

 

當眷屬叛離時,斷此牽連。

 

遠離被魔障之擾。

 

即刻修持勿延。

 

勿渴侶伴,但求寂靜。

 

友伴與所有,眷屬與物質,一切虛幻,當棄之。

 

執著與瞋心增上,勿與人共。

 

獨居並投入修持。

 

甚多旁務徒擾修持,當棄之。

 

總之,不投入修持者,無能得真樂。

 

 

 

甲四八 守三昧耶

 

 

 

蓮師言:修法者,必須守三昧耶。吾見眾人無所作,只破三昧耶,
以其不能堅忍故。

 

白言:何謂也?

 

大師云:有破戒者,不使人知其師,自言博學,只顧自誇偉大。

 

有破戒者,本欲供養上師,後又轉意,收回供物作自己財富。

 

有破戒者,欺師及同修之友。

 

有破戒者,輕蔑上師,並自炫己名。

 

有破戒者,遷其過於上師,並竟言三昧耶清淨。

 

有破戒者,欲點評其無可評論之上師。

 

有破戒者,雖宣揚上師功德,然乃欲與之競爭者。

 

甚多頑固之人,自言不聞,即已博學,自言已熟,然未受灌頂,及自言口訣,然
實未有。故只有小數能獲加持與能力者。

 

 

 

甲四九 恆常之信

 

 

 

蓮師言:修法者,單言恆常之信,已甚重要,此有十種生信之因。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云:了知現有之行為,所得及名聲無樂者。

 

信黑白業果。

 

知必死故,乃感厭離。

 

知財富與所有、子嗣、配偶、及眷屬、乃不重要者,以死時不能作伴故。

 

了知無能選擇來生之境,以生於何處不定故。

 

知若不修法,得此圓滿人身後,將空手而去。

 

覺知任生於六道輪迴中,何處均不離苦。

 

聞三寶最勝功德。

 

知上師不共大行為功德。

 

與善友遊並住於善處。

 

憶念或生起上者,漸離輪迴。然只生起其一亦甚難哉?

 

 

 

甲五十 十三種出離

 

 

 

蓮師言:若於內心極欲修法者,當具十三種出離。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云:若不出離家鄉,無能勝慢之魔羅。

 

若不棄家長之作為,無能騰出修法之時。

 

若具信時而不投入修法,所作業無有了期。

 

對自己亦無信故,勿謗他人。

 

若不能棄己所有,無法斷世務。

 

若不與眷屬保持距離,難斷執著與瞋心。

 

若不當下修持,不知來生生於何處。

 

若望未來方作,而非於當下有機會為之,當知將來未必有此機。

 

勿自欺矣,斷汝希求,並修聖法。

 

棄諸眷屬與朋友,愛人與所有。若能當下為之,乃甚重要。

 

勿爭不德之社會地位,而不能帶走者。作諸善行,乃甚重要。

 

勿為明天籌備此乃需或不需者。以修法為死而備,此為甚必需者。

 

若投身修法,不必為食與著牽掛。一切任運得,吾從未聞見修法而餓死者也。

 

 

 

甲五一 十三要事

 

 

 

蓮師言:以至誠修法者,當修十三要事。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云:依具德上師為要。

 

長久依具口訣上師為要。

 

對至勝三寶堅信為要。

 

離縱最微細不善為要。

 

晝夜各三觀無常為要。

 

修法精進為要。

 

對眾生慈愛為要。

 

善巧離諸相,及物質執著為要。

 

對無謬口授,具決定為要。

 

正守戒律與三昧耶為要。

 

對自心清明為要。

 

勿將密法授與不當之人為要。

 

修法時,竭力並住僻處為要。

 

若如此修者,修法必成。

 

 

 

甲五二 法之道

 

 

 

蓮師言:若欲修法,此為其道。

 

磋嘉媽白言:當如何行之?

 

大師云:若欲了空性,當隨上師。

 

若欲解脫輪迴,當棄家作。

 

若知必死,當修法要。

 

若欲修無二,當棄所作。

 

若欲具功德,當圓滿修持。

 

若欲離苦惱,當棄隨侍及僕從。

 

若欲得境界,當常修山法。

 

若欲離執著,當棄家鄉。

 

若欲觀景象,當自心之明鏡觀。

 

若欲得成就,當頂戴上師、本尊與空行。

 

似無有一人修解脫法者。

 

 

 

甲五三 堅毅

 

 

 

蓮師云:若自心修法者,當具堅毅。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朋友與子嗣,食物與財富,皆為幻像,故當棄之。

 

娛樂、名譽及善境皆為大障,故當棄之。

 

朋友、眷屬與侍從為輪迴根本與執著並瞋心之因,故當棄之。

 

年與月、日與須臾,均損減死前所餘之時,故當盡速修行。

 

無堅毅及正目標者見其眷屬、食物、財富與子嗣為甚珍貴,其以散亂為善境,以
友伴為樂,不知年月日之逝去,而卻數其壽,於死之時,其只有自己作引導。

 

 

 

甲五四 修法之難

 

 

 

蓮師言:修法者為甚難者。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云:此有持邪見之虞。

 

修法誤為意之造作。

 

大敵為破三昧耶。

 

德行為身、語、意不善所污。。

 

教法為野心所毀。。

 

法為欲得財富所衰。

 

戒為評論他人而壞。

 

道誤以執著為實。

 

謙恭為渴求可欲者所漂。

 

果誤以為此身得名聲。

 

無修法之師,至為難堪,而此等行者,令人沮喪。

 

 

 

甲五五 安樂之道

 

 

 

蓮師言:若會者,有安樂之法。

 

磋嘉媽白言:敬請明示!

 

大師云:離邊見時,見為安樂。

 

離沉掉散亂時,修為安樂。

 

若執著淨如虛空,德行安樂。

 

心之染垢清淨,境界安樂。

 

心離苦惱,住處安樂。

 

邊見清淨,慈悲安樂。

 

執著自內清淨,布施安樂。

 

知食物與財富虛妄,受用安樂。

 

若無我慢,日用安樂。

 

若不作家長,離去諸惱,生活安樂。

 

若不爭得恭敬,友伴安樂。

 

遠離幼稚與我執,自得安樂。

 

依具慈悲與口訣上師,自得安樂。

 

知空性乃於六道一切有情中,安樂而知其為己親屬。

 

若斷染著時,一切所作皆安樂。

 

諸相與諸有當下解脫時,大樂而得安樂。

 

知色聲皆幻時,安樂斷諸苦惱。

 

覺知本面時,無勤無功而安樂。

 

一切意念覺為空性,安樂而以一切所見作修。

 

知此,一切所作皆安樂。

 

黑暗時期的眾生,永不離我執而無樂,故甚可憐也。

 

 

 

甲五六 歡喜之道

 

 

 

蓮師言:若能隨此等教法,有歡喜之道也。

 

磋嘉媽白言:如何行之?

 

大師云:執著與染著乃無底深潭,棄汝家園乃能歡喜

 

學思之領域無涯,覺自本心乃能歡喜。

 

空言綺語無盡,默然乃能歡喜。

 

世法思惟乃無止者,住於靜處乃能歡喜。

 

行為無止無作,乃能歡喜。

 

積財永無厭足,棄所執著,乃能歡喜。

 

仇敵永難殲滅,自淨其意,乃能歡喜。

 

所著眷屬永難滿足,斷自希盼乃能歡喜。

 

輪迴根本永不斷,斷我執乃能歡喜。

 

意念不止,斷意之流乃能歡喜。

 

總之,眾生不斷我執者,無有歡喜,其長受苦於輪迴諸道中。

 

 

 

甲五七 偏離

 

 

 

蓮師言:甚多瑜伽行者偏離,受戒後又還復庸人。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云:行人不明自性,大談且卻,從各其他方向說
之,乃為偏離。

 

行人困其自心,不知了解,終日作「呆禪」,乃為偏離。

 

行人所作不撿,卻謂一切唯心,乃為偏離。

 

磋嘉媽白言:如何免之?

 

大師言:行人若自諸相唯心,並以法身為道,乃無偏
離。

 

行人斷一切思維,具決定見,乃無偏離。

 

行人以此修持,並以覺為道,乃無偏離。

 

行人知諸相為助緣,並遠離染著及執著,乃無偏離。

 

總之,末世時大多行者均偏離,不偏者甚少。

 

 

 

甲五八 無可避免

 

 

 

蓮師言:修法者,有重要事乃難免者。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云:當覺自生智乃俱有時,無可免已得覺悟。

 

覺輪迴自性,乃無間苦惱,並棄離之時,無可免於輪迴中解脫。

 

對諸哲理見解無執時,無可免得無涯學問。

 

覺知輪迴本性,乃無間苦,並離之時,無可免遠離輪迴。

 

以智無定型故,若知如何當下清除五毒時,無法可終於地獄。

 

今者無人有此等法,故長於輪迴中流轉也。

 

 

 

甲五九 無所得

 

 

 

蓮師云:令人修法者一無所得。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言:說法者,只知誇大與毀謗。

 

研讀者,偏於希冀與恐懼。

 

主會供者,墮於飲食之執著。

 

修持時,流於沉掉。

 

生功德時,墮於求恭敬與物質。

 

得知識善巧時,落於更大渴求。

 

連於眾多弟子,落於緊張其修法。

 

甚多行人與法背馳。

 

 

 

甲六十 自大

 

 

 

蓮師言:;自謂修佛法者,甚欲自誇與自大。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云:有以其所得知識與教法自大者。

 

有以其虔修佛法自大者。

 

有以其住於山僻處修法自大者。

 

有以其具大能與大力自大者。

 

有見財富或可欲境,猶如蠅蚋嗅血腥者。

 

見不可欲,或有害者,則奔如犛牛解韁。

 

對自德行自誇,猶如以孔雀毛上之眼睹物。

 

又妒他人之德,如犬隻守財。

 

總之,此等自大行人,為其死敵,對此等愚癡執著魔羅者,吾甚覺其可憐也。

 

 

 

甲六一 斷善惡之交錯

 

 

 

蓮師言:修法者,當斷善與惡行之交錯。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云:自我觀念盡時,無法、無惡行、無業、無業之熟。此其時也,已斷善惡
之交錯。

 

如此,直至自我觀念終,不善行會積集業並得果。善行亦會積集業力並得其果。

 

意念盡時,無有善惡行之聚故,無有果可得,此名為「因與緣之盡」,亦名為「
勝義諦」。

 

於未來世,末法中百五十年,人不覺我執,並不知滅其意念故,沉於粗黑業。

 

自稱具勝義見,並稱慎善惡行之果,乃為下見。

 

蔑視因果,其自稱已得證悟。

 

其作輕浮不羈。

 

其行邪道,自引及引人於謬道。

 

故莫須臾效之!

 

余,磋嘉,一愚婦,久事化身大師。於不同時,師教及修法,而余常銘衷無謬記
憶,收集後書寫,以利未來世故。

 

以其不為現世故,余藏此等教法於巖庫,願遇堪能者。

 

此教授「以問答教法之續」乃於豬年秋季二月廿五日於尖蒲上洞結集。

 

 

 

寶之印、密之印、托付之印。

漢譯者祈願

 

 

倘有過失,望能忍赦,茍稍有利樂處,敬以之祈願\

上師壽命堅固,健康長住世。

 

 

 

戒定慧之抉擇(七)

 

戒定慧之抉擇(七)

 

 

丁八  律宗

 

 

 

以持戒律為宗故名。印度固無律宗,戒律軌儀,本為任何宗派所必持者。西藏亦
無律宗,其於甘朱(大藏經)之編次,則為律藏,經藏。(論藏則名丹朱)其重視律
可想。漢地去佛國遠,不克親受律儀;又自佛滅度後,部派戒律繁多而紛雜,非專家
抉擇不可。以是遂開律宗,始祖為唐道宣律師,所弘為四分律,並援瑜伽戒本,相資
發揮。菩薩聲聞兩部並傳。至宋元照復作資持記釋之,宗風益振。

 

(按)禪宗為『教外別傳』本不應列為宗派;律  宗祇弘戒律,亦不
應列。如是大乘所謂八宗,實祇六  宗而已。

 

如是十宗,除真言宗是密教,禪宗是教外別傳不計外,從事修行者,祇有淨土一
宗;其修行之方法有三:曰持名、曰觀想、曰實相。

 

持名方法者:如白居易之念佛偈云:「余年七十一,不復事吟哦,看經費眼力,
作福畏奔波。何以度心眼?一聲阿彌陀,行也阿彌陀,坐也阿彌陀,縱饒忙似箭,不
廢阿彌陀!日暮而途遠,吾生已蹉跎,旦夕清淨心,但念阿彌陀,達人應笑我,多卻
阿彌陀,達又作麼生?不達又如何!普勸法界眾,同念阿彌陀。」

 

觀想方法者:如彌陀十六觀經,先從日落處(西方)觀起,如是觀至本尊金身,
一步一步以觀去。

 

實相方法者:如六祖壇經所謂:「唯心淨土,自性彌陀」是也。

 

玄奘大師西行訪師求法,前後達十七年,歷經印度百三十國,得唯識學、有部、
經量部、及大乘法性宗之學說,均有湛深之成就。帶回三藏典籍,凡五百二十筴,六
百五十七部。觀其獨負之經筴,其勞瘁可知。歸來翻譯,共十九年,譯出僅七十五部
,為一千三百三十五卷。譯事未嘗一日間斷。最後到不譯時,離捨棄人世,只不過一
月而已。其為法不惜身,且為慈恩宗之開山祖師,其往生也,仍須待阿彌陀佛之改換
金臺,前來接引。修行之重要,奘師尚且如此,其他概可知矣。所以古德有云:「….有
淨土,萬修萬人去」也。

 

 

 

乙二  依漢土判教

 

丙一  天台宗之化法四教

 

丁一  藏教

 

 

 

謂三藏教,正化二乘,旁化菩薩。

 

 

 

丁二  通教

 

 

 

謂通三乘而同學,菩薩為正機,二乘為傍機。

 

 

 

丁三  別教

 

 

 

謂別於二乘,且別於菩薩,說無量大乘之法。

 

 

 

丁四  圓教

 

 

 

謂對最上利根之菩薩,說事理圓融之中道實相。

 

天台宗復有頓、漸、祕密、不定之化儀四教,恐繁不贅。

 

 

 

丙二  華嚴宗之五教

 

丁一  小乘教

 

 

 

謂四部之阿含經(長、中、雜、增一。),發智等論,說灰身滅智之涅槃法。

 

 

 

丁二  大乘始教

 

 

 

謂不開眾生悉有佛性之義,故貶為始教。如是分二。

 

 

 

戊一  相始教

 

 

 

謂解深密經,成唯識論,分別五性(三乘定性、不定、無性。),建立依他之萬
法。

 

 

 

戊二  空始教

 

 

 

謂般若經、三論(中、百、十二門)等,說諸法是空,顯無所得平等者。

 

 

 

丁三  大乘終教

 

 

 

謂楞伽經、起信論等,說真如緣起之理,唱一切皆成佛者。

 

 

 

丁四  頓教

 

 

 

謂對一類頓機,不依言句,不設位次,以頓徹理智為教:如維摩默而顯不二,達
摩之心印心。

 

 

 

丁五  圓教

 

 

 

謂華嚴經、法華經,明圓融具德之一乘者。

 

 

 

丙三  天台宗之五時教

 

丁一  華嚴時

 

丁二  鹿苑時(阿含經)

 

丁三  方等時(維摩經、勝鬘經等)

 

丁四  般若時

 

丁五  法華涅槃時

 

 

 

天台宗又依涅槃經之醍醐五喻: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酥,從生酥出熟
酥,從熟酥出醍醐。喻從佛出十二部經,從十二部經出修多羅,從修多羅出方等經,
從方等經出般若經,從般若經出大涅槃,猶如醍醐,喻佛性也。

 

以上皆就顯教言之,若密乘則修行之方法甚多,且有即身成佛之說,顯示從聞思
之慧而來,則須三大阿僧祇劫;而從修慧則不同。學人應善為抉擇。

 

玆先將瑜伽密真言宗日本弘法大師之十住心臚列;復將郭元興居士所著普賢王如
來九乘差別略義,及西藏克主大師所著密宗道次第論,摘錄一二,以供參考。

 

 

 

乙三  依日本真言宗之十住心判教

 

丙一  異生羝羊心

 

 

 

謂其性下劣,除求水草、念淫欲外,他非所知。本不可列於教判,以可進第二心
故列。

 

 

 

丙二  愚童持齋心

 

 

 

謂為內薰外緣所誘,亦修五戒十善等善業,人乘之教也。

 

 

丙三  嬰童無畏心

 

 

 

 

謂嬰為母所抱則安,外道生天,暫得蘇息,四禪之生天教也。

 

以上三心為世間法。

 

 

 

丙四  唯蘊無我心

 

 

 

謂三世實有,法體恆有,得無我空者,聲聞乘之佛法也。

 

 

 

丙五  拔業因種心

 

 

 

謂處無佛世,見飛花落葉,觀十二因緣,雖拔煩惱因,習氣未盡,如緣覺乘。

 

 

 

丙六  他緣大乘心

 

 

 

謂觀自他冤親平等,悟真如平等,與法相宗所教相當,彌勒內證法門也。

 

 

 

丙七  覺心不生心

 

 

 

謂賴耶緣起,進而心境皆空,三論宗之八不(生滅來出常斷一異)中道,文殊之
內證也。

 

 

 

丙八  一道無為心

 

 

 

謂如實一道心,如實知自心,空性無性心。法華以心即境,無為無相為極意。

 

 

 

丙九  極無自性心

 

丁一  淺釋

 

 

 

華嚴法界諸性,即真如實相,真如無自性,事事無礙,重重無盡之義也。

 

 

 

丁二  深釋

 

 

 

是由毘盧遮那之教覺而無自性,華嚴之法門當之,普賢之內證也。

 

 

 

丙十  秘密莊嚴心

 

 

 

謂金胎兩部六大三密五相五智等,了無盡法門也。

 

 

 

乙四  依普賢王如來分乘

 

丙一  共因乘

 

 

 

共因乘分三:聲聞乘、獨覺乘、菩薩乘;此三乘皆為化身大師釋迦牟尼佛所說。

 

 

 

丁一  聲聞乘(小乘)

 

戊一  四諦

 

己一  苦諦-應知

 

己二  集諦-應斷

 

己三  滅諦-應慕

 

己四  道諦-應修

 

戊二  三十七助道品

 

己一  四念處

 

庚一  觀身不淨

 

庚二  觀受是苦

 

庚三  觀心無常

 

庚四  觀法無我

 

己二  四正勤

 

庚一  已生惡令斷

 

庚二  未生惡不生

 

庚三  未生善令生

 

庚四  已生善增長

 

己三  四如意足

 

庚一  欲如意足

 

庚二  念如意足

 

庚三  進如意足

 

庚四  慧如意足

 

己四  五根

 

庚一  信根

 

庚二  進根

 

庚三  念根

 

庚四  定根

 

庚五  慧根

 

己五  五力

 

庚一  信力

 

庚二  進力

 

庚三  念力

 

庚四  定力

 

庚五  慧力

 

己六  七覺支

 

庚一  念覺支

 

庚二  擇法覺支

 

庚三  精進覺支

 

庚四  喜覺支

 

庚五  輕安覺支

 

庚六  定覺支

 

庚七  捨覺支

 

己七  八正道

 

庚一  正見

 

庚二  正語

 

庚三  正思維

 

庚四  正業

 

庚五  正命

 

庚六  正精進

 

庚七  正念

 

庚八  正定

 

 

 

以出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無常苦,而到阿羅漢果也。

 

 

 

丁二  辟支佛乘(中乘)

 

戊一  獨覺

 

 

 

獨覺出於無佛世,隱處山林。獨覺水流花放,而悟法理,到辟支佛果也。

 

 

 

戊二  緣覺

 

 

 

緣覺乘十二因緣之行法,緣起與還滅之觀行。

 

 

 

己一  無明

 

己二  行

 

己三  識

 

己四  名色

 

己五  六入

 

己六  觸

 

己七  受

 

己八  愛

 

己九  取

 

己十  有

 

己十一  生

 

己十二  老死

 

 

 

出從他聞法苦,而到辟支佛果也。

 

 

 

丁三  菩薩乘(大乘)

 

戊一  六波羅蜜

 

己一  布施

 

己二  持戒

 

己三  安忍

 

己四  精進

 

己五  禪定

 

己六  智慧

 

 

 

此乘乃依六度之修法,出內無利智,外無相好之苦,圓滿福智二種資糧,而登佛
位者。

 

 

 

戊二  十殊勝

 

 

 

攝大乘論列十殊勝,判大勝小。境殊勝二,行殊勝六,果殊勝二,皆為小乘所望塵莫及。

 

 

 

己一  境殊勝

 

庚一  阿賴耶識,說名所知依體。

 

庚二  三種自性,說名所知相體。

 

己二  行殊勝

 

庚一  唯識性,說名入所知相體。

 

庚二  六波羅蜜多,說名彼入因果體。

 

庚三  菩薩十地,說名彼因果修差別體。

 

庚四  菩薩律儀,說名此中增上戒 體。

 

庚五  首楞嚴等諸三摩地,說名此中增上心體。

 

庚六  無分別智,說名此中增上慧體。

 

己三  果殊勝

 

庚一  無餘涅槃,說名此中彼果智體。

 

庚二  三種佛身,說名彼果斷體。

 

戊三  七大性相應

 

 

 

瑜伽顯揚等論有云:「大乘性者,謂菩薩乘與七大性相應故,說名大乘。」

 

 

 

己一  法大性

 

 

 

謂十二分教中,菩薩藏所攝方廣之教。

 

 

 

己二  發心大性

 

 

 

謂已發無上正等正覺心。

 

 

 

己三  勝解大性

 

 

 

謂於前所說法大性境,起勝信解。

 

 

 

己四  勝意樂大性

 

 

 

謂已超過勝解行地,入淨勝意樂地。

 

 

 

己五  資糧大性

 

 

 

謂已成就福智二種大資糧故,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己六  時大性

 

 

 

謂三大阿僧祇劫時,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己七  成滿大性

 

 

 

謂即無上正等菩提。

 

大小二乘,雖同為佛說,然其勝劣,固確然可分,易於抉擇者也。

 

關於印度、西藏、漢地,對大小二乘之判教分宗,已詳前說,然皆指顯教而言也。

 

密乘之傳入漢土,比顯教遲六百餘年。漢明帝時,約西元六十七年;金剛智、善
無畏、不空三藏,將密乘傳入,為唐玄宗之開元年間,約西元七一五年,有『開元三
大士』之稱。從作密、行密、傳至瑜伽密,便受﹃三武﹄之厄,因而失傳。若無上密
則於民國以後(西元一九一二年)由白普仁尊者,及  先師多傑覺拔尊者所傳。至於
大圓滿之弘傳,則為一九三六年以後  諾那呼圖克圖、  貢噶上師、  敦珠法王,三
位  先師之德澤也。

 

 

 

丙二  不共果乘

 

 

 

不共果乘(密乘)分六:事乘、行乘、瑜伽乘、摩訶瑜伽乘、阿努瑜伽乘、阿的
瑜伽乘。前三為牟尼續外乘,後三為內大真言乘。

 

 

 

附  顯密辨析

 

 

 

密乘之勝於顯教,在唐代不空三藏之譯述中,已屢言之。如五祕密軌云:「顯教
修行者,久久經三無數大劫,然後證成無上菩提,於其中間十進九退,或至七地,以
所集福德智慧,迴向聲聞緣覺道果,仍不能證無上菩提。」

 

 

 

附一  四道理

 

 

 

西藏方面,備承印度後期密乘發展後辨析入微之說,於顯密差別,區分至詳。茲
根據三理趣燈頌云:「義一而不昧,方便多無難,利根為主故,真言乘最勝。」以四
道理區別之。

 

 

 

附一之一  就體道果義

 

 

 

顯密二乘雖俱以光明心性為體,然顯乘於體道果之義,昧於抉擇,密乘則不然,
故特殊勝。

 

顯乘依因門立宗,唯據比量所成勝義諦為『體』,以勤修止觀為『道』,時經多
劫,始得一分之『果』。至其抉擇蘊處界等世俗諦法,唯事取捨而已。密乘則不待立
因,直扼身語意脈氣明點等要,以無作智無分別法身藏為『體』,以自性心安住其中
為『道』,即於一生悟入法界真勝義諦,而證菩提為『果』。

 

又判法界光明曼荼羅,即以為『體』。依之而超世俗諦相之一切蘊處界等,無可
取捨,故以本尊宮殿剎土莊嚴為『道』。示以修持之方,於諸分位,能得八大悉地,
究竟能證無上菩提為『果』。如是體道果義,皆悉具足,故密乘為勝也。

 

 

 

附一之二  就方便多寡

 

 

 

就方便之多寡而言,密乘亦勝。就所斷而言:顯乘勤苦剋制三毒,竟無能除;密
乘則以微妙欲貪等大樂為道,不斷三毒,而自然清淨。

 

又就所修而言,如資生所需以施為基,皆由先業所致,依緣而成,故當勤於治生
。密乘則可依水灌頂,及得伏藏等修法,增長富饒,不需先業,及現生勤苦。

 

又有延壽增益等方便甚多,皆為顯乘所無,故密乘較優也。

 

 

 

附一之三  就難易

 

 

 

就難易言,密亦為勝。蓋顯乘之法,不離取捨,於難捨事,疲憊無功。密乘則無
論何法,皆可助道,所取捨事,自性清淨故。故能依欲樂等行,而得成就。

 

 

 

附一之四  就根利鈍

 

 

 

就根之利鈍言,密乘亦為勝,蓋以密乘為利根道,以其少所勤苦,多諸義利,殊
勝口訣性究竟故。

 

 

 

附二  十五差別

 

 

 

顯密差別,無量無邊;如智慧成就續云:「祕密真言乘,身語意諸道,大密勝因
乘,當知極殊勝。」此謂密乘以身密、語密、意密為道,其殊勝為所當知也。

囉梨不思議續云:「聲聞等下乘,無有勝口訣;『見』『行』與『持心』,『因
』『道』『果』與『地』,『時』『受用』『瑜伽』,『自他利』『密意』,『無疲
困』『少勞』,『集資糧』殊勝,由十五種別,持明乘最勝。」玆依其所說次第,分
別說明之。

 

 

 

 

附二之一  見

 

 

 

第一、見之差別:顯乘之見,不外空性泯滅戲論。密乘則於四級灌頂,分別配以
四見;如第一級寶瓶灌頂之唯心見,第二級祕密灌頂之中道見,第三級智慧灌頂之密
咒見,第四級大樂灌頂(即名詞灌頂)之大圓滿見,如是密乘當極殊勝。參閱蓮華生
大士撰並釋、劉銳之翻譯,密咒道次第攝頌。

 

 

 

附二之二  行

 

 

 

第二、行之差別:顯乘於行,不外取捨二法。密乘則有『明禁行』、『普賢行』
、及『普顫行』,應有盡有,故亦為勝。參閱八思巴國師導譯之大乘要道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