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王在臺中學會佛像安藏紀盛

法王在臺中學會佛像安藏紀盛

劉銳之

民國七十三年秋,臺中金剛乘學會修建落成,已請吾 師敦珠法王題字,並依 西藏寺廟規格:屋頂嵌雙鹿伴法輪,門前奉蓮華生大士聖像。因而函稟恭請 法王 蒞臨主持勝住(俗稱開光)典禮,已得俞允,指定十月十日舉行,隱然與漢族締造 共和之日相同,聞之不勝驚喜。

十月八日 法王親偕 佛母、及率仙藩師兄、千媚詩靈兩師姊,從法國輾轉降 臨。行裝甫卸,即與仙藩師兄逕登佛殿,面對所塑釋迦牟尼佛、金剛薩埵、觀世音 等巨型佛像,躬自指揮,由仙藩師兄主持其事,余及港臺部份同學輔助之,一一加以 安藏(俗作安臟)。勝會而後,得師兄將此次安藏物品,分甲乙兩種開示,照錄如 左:

    (甲)普通物品

  • 一、純金(戒指耳環項鍊均可)
  • 二、純銀(同上)
  • 三、水晶石(需天然所成,且透明,勿用人工所造。)
  • 四、強力膠
  • 五、西藏紅花
  • 六、乾的香花(茉莉花、洛神花、菊花。葉亦可用,莖不可用。)
  • 七、名貴寶石(珍珠、瑪瑙、鑽石、珊瑚。)
  • 八、紅綿布廿五碼(寬度以最寬為原則,約三尺。)
  • 九、藍綿布十碼(同上)
  • 十、紅絲綢六尺(同上)
  • 十一、白紅藍黃綠五色壁報紙(十二點五公分見方,各色五十張。)
  • 十二、粗線五色(如前)二套
  • 十三、細線五色(如前)二套
  • 十四、小臉盆黃紅綠各一個
  • 十五、紅線九○○尺(結金剛結用)
  • 十六、剪刀四把
  • 十七、布袋針三口
  • 十八、圓木頭二點五尺長
  • 十九、黃金加熱成水以便寫字用(改用金箔貼上)
  • 二十、口罩二十個
  • 廿一、瞬間黏劑五支(Stic黏劑一瓶)
  • 廿二、繪圖筆十四號三支
  • 廿三、乾木棒三支(需判知樹之根部及葉之方位)
  • 廿四、影印咒字一千五百張
  • 廿五、玉香(紅黑色各五把)
  • 廿六、紙箱三個
  • 廿七、金屬小盆四十、七十公分長各一個
  • 廿八、細且長白米二公斤
  • 廿九、世界各國硬幣(日本、中國較多)
  • 三十、天然石頭(雲母石、花蕊石、白石英、琥珀、紫石英、鐘乳石、寒水石。均寶石類,不能加工混入雜質。)
  • 卅一、牛肉兩磅半(其中一些供護法)
  • 卅二、威士忌酒一瓶
  • 卅三、化學黏土(白兩磅半、紅藍黃綠各一磅半。)
  • 卅四、小塑膠袋一千份(以便裝加持之餅乾)
  • 卅五、紅花二十小包
  • 卅六、白麵粉八公斤以上
  • 卅七、玉米粉一包(以增加黏性,做多瑪之用。)
  • 卅八、生米十五公斤以上
  • 卅九、植物性Butter紙裝五至十條
  • 四十、紅糖一盒
  • 四十一、大印泥一盒
  • 四十二、眠爐一個置中間
  • 四十三、香爐二個餘二壇用
    (乙)聖者法物

  • 一、迦葉佛舍利(嘉什甯巴巖取])
  • 二、大圓滿堪(甘)甯波車舍利
  • 三、阿彌陀佛長壽丸(許多巖師所取)
  • 四、嘉頓甯波(約釋尊時)報生多世清淨舍利
  • 五、普巴金剛甘露
  • 六、金剛薩埵甘露
  • 七、文殊師利語舍利(巖取)
  • 八、大鵬鳥舍利(鄔金笛清甯巴巖取,火燒時可降大雨。)
  • 九、化身山巴甯波車身鹽
  • 十、君桑俄些(巖傳導師)舍利(能將觀音像照石上)
  • 十一、君桑俄些之骨
  • 十二、東初惹巴(木訥祖師時)之腦
  • 十三、嘉頓甯巴之腦
  • 十四、蓮師造﹃些﹄字丸(笛打甯巴巖取)
  • 十五、蓮師法衣(山威甯巴巖取)
  • 十六、龍清巴之腦(食後病可愈)
  • 十七、親美洪珠之腰帶
  • 十八、龍波嘉之皮鞋
  • 十九、那惹多真之髮
  • 二十、毘盧渣那之鞋皮
  • 廿一、明珠多傑之髮
  • 廿二、蓮師父母明點(親尊巖取)
  • 廿三、移喜磋嘉之髮
  • 廿四、龍清巴之衣
  • 廿五、多傑力巴肩飾(德嘉那巴巖取)
  • 廿六、些那空行之髮
  • 廿七、釋迦詩列之髮
  • 廿八、德鍼卻真甯巴之髮
  • 廿九、敦珠甯波車之髮
  • 三十、毘盧渣那墨寶
  • 卅一、空行母墨寶(登打甯巴巖取)
  • 卅二、化身生遮字
  • 卅三、無畏寶之衣
  • 卅四、敦珠甯波車之衣
  • 卅五、啤嗎榮增之衣
  • 卅六、迎卻嘉新羅布之衣
  • 卅七、席冬南卡多傑之髮
  • 卅八、德森的敦之衣
  • 卅九、中新甯波法衣
  • 四十、德青多傑波密之字(紅色獨一個)
  • 四十一、德青貢噶甯波之衣
  • 四十二、嘉馬巴斯之衣
  • 四十三、嘉敦冷嘰之帽
  • 四十四、貢噶渣楚之舍利
  • 四十五、德些空行母之金
  • 四十六、鄔金甯巴之皮
  • 四十七、敦珠多傑之帽
  • 四十八、蓮師之髮
  • 四十九、密彭之珠
  • 五十、蓮師之像(黃獨一個)
  • 五十一、十二生肖壇城鏡(獨一個)
  • 五十二、打哦汪姑空行母之頭顱
  • 五十三、啤嗎嘉波之前額
  • 五十四、噶拉喇嘛(古代)之帽
  • 五十五、觀音丸(幾種集中)
  • 五十六、嘰倫多傑(七次投生清淨)一百種合成之丸
  • 五十七、黑繩所造之蠍子
  • 五十八、敦珠甯波車前世之髮
  • 五十九、釋尊舍利
    (附)小金剛薩埵安藏寶物

  • 一、蓮師父母甘露
  • 二、迦葉佛舍利
  • 三、七生聖者舍利
  • 四、甘甯波車骨舍利
  • 五、卻冷貢南舍利
  • 六、釋尊舍利

執筆至此,前塵影事,湧上心頭,玆略記之:

諸同學有知昔承事 師受四級灌頂時, 師示:甯瑪巴之規矩,凡受四灌 ,可稱為甯波車。因對曰:不敢!今後對甯波車之尊號,祇尊稱吾 師一人。如窺基 師,祇尊玄奘大師一人為上人而已。(其後 師賜戴蓮冠時,又說:今後可稱為舒囊 卓之贊青喇嘛,「藏人尊稱釋尊亦名釋迦喇嘛。」我更不敢以此自稱也。)為使代攝 受弟子,更將從第一級瓶灌,至第四級名詞灌頂之法物,盡量賜與以為信。所以認為 學會之勝住可由我主持,不必擾 師僕僕來往。但我所知 師所存歷代聖者法寶甚多 ,常以藏局不甯,損失不少,屢擬加以疏散。備承眷念,已寄賜藏文甘朱一套凡百鉅 函。又如蓮師所加持之傳承湯嘉九幅,雖美國某學院出資鉅萬不與,而以不丹皇室名 義帶至香港賜給,飭為隨身至寶。其餘如鈴杵鼓念珠顱器舍利,應有盡有,不斷賜與 。故於此安藏法寶殊勝且多,更感 師恩之浩蕩,吾人後此更應非常珍惜也。

翌日 師步出前門,仰視所塑蓮師立像,默然而歎,蓋以高不可攀,無法安藏為 憾。余乃自告奮勇, 師交來蓮師舍利,遂利用建築所用高架鐵梯,攀登而上,以竣 其事, 師心乃釋然。

詩云:雖無老成,尚有典型。今吾 師雖已圓寂,而歷代得大成就之祖師,所遺 留之法物,凡數十種,均是為我輩後學之典型,吾 師不以自珍,賜予本會同人所瞻 仰,其恩海豈可量哉。

去年冬有部份同學,以臺中學會,來學者日多,艱於容納,乃發願遷址擴充,此 種紀念 師祖弘恩,思有以發揚光大,極堪嘉獎。因飭將 法王題字,及所安藏之佛 像,速同繪繡湯嘉,門前蓮師立像,甚至屋頂雙鹿法輪,亦須隨遷安置,後以因緣未 具而止。似此一念擴充之誠, 法王亦必護念加持之矣。

所有港臺學會之藻飾,均依西藏模型,雖未至畫棟雕樑,然綺麗遹皇,多姿多采 ;令人見之而留戀,有如大手印所示「觀佛殿之嬰兒」。然一切器世界均先無常,所有 儀軌,均作此開示矣。又如王輔仁西藏密宗史略,佛教出版社八四頁云:「桑耶寺是 八世紀末葉由寂護和蓮花生兩位大師所設計建造的西藏第一座正規的寺院,又是最早 傳授甯瑪派密法的一座寺院。……因幾次遭火災而焚毀。有一火災之後,由薩迦派 派人修整恢復,從那以後,桑耶寺的寺政權力有一大部份歸薩迦派掌握,只有護法神 殿,歸甯瑪派僧人掌握。」桑耶寺尚且如是無常,其他又何足道。因憶韓非子有云: 「鄭人為木蘭之櫝,薰以桂椒,綴以明珠,飾以玫瑰,輯以羽翠。楚人買其櫝而還其 珠。」亦可笑也。

桑耶寺中之蓮師二像

桑耶寺中之蓮師二像

劉銳之

 

 

 

(圖)蓮花生塑像

(圖)石刻造像—蓮花生

本刊第三十二期所刊「寺是一座山、山是一座寺」所敘述之桑耶寺,內分 「千寺之祖」「布局奇特」「一寺千塔」及「豐富多彩的壁畫」等非常詳盡。

頃讀「桑耶寺簡志」之責任編輯洛平於書後所作之略述,特擇錄其片段,如云:

「赤松德贊(亦作赤松德真)親政後,派大臣巴賽朗等人到長安去取佛經並迎 請漢僧。由於當時吐蕃內部反對佛教的勢力非常強大,巴賽朗被貶到芒域當地方官。 他利用機會經尼泊爾到印度,朝拜了大菩提寺和那爛陀寺等一些佛教聖地。在回歸 途中遇到了當時印度著名佛學家寂護(史華楚),徵得赤松德贊同意,邀請到吐蕃 傳教。他住在桑耶附近的青朴,但吐蕃內部反對佛教的勢力公開反抗,加之當時 吐蕃境內發生了〞雷霹紅山宮,以及年荒、人病、畜瘟等災禍。〝他們說這是 信奉佛法所得的惡報,而對佛法大生反感。寂護無可奈何,只好回尼泊爾。 臨行前,建議赤松德贊延請蓮花生進藏。蓮花生是八世紀印度僧人,被稱為 〞鄔金大師〝。他出生於烏仗那(今巴基斯坦境內),為印度佛教密宗大師。寂護是由 於對吐蕃的反對佛教勢力無能為力,才回印度請蓮花生來吐蕃弘揚佛教。史籍描寫 蓮花生到吐蕃的經過時說,他預先知道吐蕃贊普要邀請他,便主動起身,和迎請 他的人在芒域相會,接著一路〞降伏鬼魔〝,許多魔怪都被他用密咒調伏了。還說 他是人間最大的咒師。根據印度歷史記載,西元八世紀下半葉佛教在印度早已衰落了, 所以蓮花生的主動進藏,是他為印度佛教謀求出路的。而所謂蓮花生一路〞降伏鬼魔〝, 則反映了印度佛教的密宗戰勝吐蕃苯教的事實。桑耶寺的地點就是由蓮花生選定, 並一般認為甯瑪派是由蓮花生傳下來的,後世藏傳佛教甯瑪派尊他為〞祖師〝。 另外,據《巴協》記載,寂護和蓮花生來到桑耶寺後,便準備建立佛法會址。 這時,苯教徒及崇苯官員抗議,於是,赤松德贊提出讓佛教和苯教的代表人物進行辯論。 辯論結果,苯教以〞理由微小無力〝而失敗,佛教以〞理由深廣有力,論諍出色 ,智慧敏銳〝而取得勝利。隨後就決定推行佛法,建造桑耶寺。在赤松德贊、寂護、 蓮花生等人的積極籌備下,建造桑耶寺已成為當務之急。為了取得更多人的支持, 赤松德贊採取了宣傳鼓動,感化百姓等一系列措施。使這座宏偉的建築,從奠基 動工到竣工使用了很短的時間便拔地而起。」於是可見藏王赤松德真對蓮華生 (亦作蓮花生)大師之尊敬與重視,而桑耶寺就是蓮華生大師共同準備建立的主要人物 ,且寺從建成至今,分別有蓮華生大師之石刻造像及塑像各一尊,巍然立於寺中 ,釋尊亦只雕像一尊而已。

核閱呂澂所著「西藏佛學原論」(商務版第二十三頁)有云:「寂護請於藏王 ,由烏仗那延蓮華生入藏宏法,蓮華生偕其弟子二十五人,在藏約經數月,以密乘咒法 ,摧伏外道,為佛法之護持,厥功甚鉅,後世為之史傳者,因附會其辭,涉於荒誕。 於蓮華生學說傳承,反無著錄;又蓮華生自身亦無著書表見。….或者以為西藏密乘 即始傳於蓮華生,此說難信。」

關於「學說傳承無著錄」及「自身無著書」兩點,已於本刊第廿五期「甯瑪十萬續 之選譯」一文,述及甯瑪派之嗎哈、阿努、阿的三約噶,經續已極浩繁,復有十萬續等 ,均都以倘傳非其人,或非其時,與非其地,則藏諸巖庫,並委託諸空行護法,加以守護 ,從無公開之理,使後之學者,不至再受所迷;而於呂澂非密宗之瑜伽修行人,尚可 加以體諒。若於桑耶寺之興建故事,及塑雕石像之情,於藏文如是通達,應有所知 ,如是,恐是別有成見矣。

朝聖日記

朝聖日記

慧泉

敦珠法王法體奉安典禮與修法,雖然是由一九八九年二月四日至十九日,但 金剛乘學會同仁分別自台灣、香港、澳門、馬來西亞太平四方輻輳而至,時間有 先有後,人數亦有多寡之不同。有停留嘉德滿都壹周的,也有兩周的,也有多至 二十七日的,各各機緣不一,而去朝聖瞻禮的心情則一,而祈禱 寧波車早日乘願 再來的希望亦同。

若綜而觀之,此次朝聖瞻禮,台方四會共計赴會者有一一○人。香港方面有 五二人,澳門二人,馬來西亞太平方面十一人。

    茲分日記錄大事如下:

  • 一月十四日台方派出四名先頭部隊,先到會場籌備一 切,他們分別為楊東賢、陳貴枝、何雪霞、楊焄暉。
  • 一月十七日 劉上師率同王麗東、陳寶芳、鍾棣湘、朱 文進、羅啟安、王棣儀、蘇麗嫦等八人前往嘉德滿都 ,準備迎接法體。
  • 一月十九日太平方面三人到。
  • 一月廿七日 香港方面六人到。
  • 一月三十一日 台中九人。澳門二人到。
  • 二月一日 香港十一人到。
  • 二月二日 台方八十九人隨團抵達。香港八人,太平二 人同時亦到。
  • 二月三日齊集 法王廟朝佛母及其眷屬,獻哈達。 並得朝 法體。
  • 二月四日 法會開始。廟方特為﹁金剛乘學會﹂同仁設 一修法之區域,由八時至十時修一壇。十時後之各壇 可自由參加。是日佛塔之窗上現出五色明點,此為  法王已證虹光身。據佛母云:此乃象徵當日會場內 將有一大修行成就者出現。
  • 二月五日 農曆年廿九,在廟中布薩。是夜六時由劉 上師主持,依戒臘坐定,港台等眾弟子接近二百人便 把會場坐得密密滿滿的。 上師布薩後,宣講了一番 話。大意說:來到尼泊爾敦珠寧波車廟布薩可說不 幸,也可說是幸。不幸的是我們少了一位依怙的師祖 ,幸的亦是我們今日能夠五地區的眾弟子集合一起, 同在師祖廟中布薩,這個機緣實為難得。劉上師接 著又諄諄地勸勉我們要向四位侍候寧波車圓寂的活佛 學習守戒和三昧耶,不求名利恭敬,不譁眾取寵。
    會中並用佛母所賜寧波車常用的鈴杵對我們一一 加持,獲贈壓歲錢。我們並派代表向師父致頌意,各 自發心供養。  是晚,據現場的喇嘛所見,佛塔內放出無數種子字 ,而廟外出現幾道虹光湧入廟內。
  • 二月六日 農曆元旦。同仁等在法會開始前先後向 上 師獻哈達,拜年。不少外國人也跟著跪拜。
  • 二月七日 農曆年初二,藏曆年初一。是晚七時假(She llen Hotel) 設自助餐公宴 佛母及其眷屬。會中, 上師、佛母、仙藩寧波車都分別講了話。 劉上師說 :多謝 佛母及眷屬和各位嘉賓光臨,酒微菜薄,不 成敬意。 佛母致詞說:很高興今日大家濟濟一堂參 加此一殊勝法會,只要大家能持守清淨三昧耶,同心 合力救度眾生,一定可以在同一壇城得大成就。並祈 禱 劉上師長壽住世,多作弘法利生之事,最後祝大 家如意吉祥。仙藩寧波車致詞說:祝大家都有一個藏 曆、農曆的愉快新年。依藏俗元旦,家人不出外,留 在家中大團圓。今日大家分從四海來到這裡,猶如一 家人團聚,現在更像是一大家庭一樣,意義不比尋常 。 敦珠寧波車圓寂此事並不意外,幾年前,訪台港 時,已經說出了。這並不等於源流終斷,反之,其法 乳更見強有力地傳揚下來。則其圓寂,不外表示此世 界之事經已完結罷了。今日,我在白塔和幾位喇嘛談 起,發現 法王正不斷加持我們,除了虹光明點之外 ,喇嘛迎請上師時清楚地觀想法王身作虹光中更有種 子字,凡此皆可證明大家得其加持,這都是我們的幸 福。你們對 劉上師的崇敬態度,已經給當地喇嘛留 下深刻的印象。最後我謹祈禱 劉上師長壽住世。
    是夜,港、台、太平、澳各派出代表向 佛母、仙 藩寧波車、二佛女獻上哈達及果儀,並逐個分會拍照 留念。宴會中,賓主盡歡,觥籌為樂。  是日,佛塔流出甘露,味酸似藥。牆上亦流出甘露 ,味甜似蜜。
  • 二月八日,十時許,仙藩寧波車蒞臨法會,與上師品 嘗甘露。不少師兄弟亦得同霑法味。

敦珠法王廟巡禮 ── 記台灣金剛乘學會會員尼泊爾行

敦珠法王廟巡禮 ── 記台灣金剛乘學會會員尼泊爾行

林崇安

西元一九八七年一月十七日,西藏密宗寧瑪派領袖 敦珠法王於法國圓寂, 入定十餘天後,身體逐漸縮小,示現密宗「即身成佛」之殊勝成就。台灣金剛 乘學會會員聞訊,莫不期望能親朝 法體,但以時間倉促及手續不便而難以如 願。其後,佛母於尼泊爾嘉德滿都之大白塔附近蓋建 法王廟以供奉 法體, 於一九八九年初完工, 法體於一月底由法國迎往供奉並舉行祈禱法會 ,台灣學會會員乃紛紛辦理觀光簽證,以參加此盛會。由於師尊之加持,百 餘位台灣會員終能共聚廟中,親禮 法體,達成心願。茲略記之。

  • 一、啟程
    從一月十日起,台北、台中、高雄及台南四會會員分批組團出發。首批為 楊東賢、何雪霞、陳貴枝及楊焄暉,先赴尼泊爾辦理準備事宜。一月十七日,  上師及香港會員由港赴尼。第三批為莊金沛等九人,於三十一日出發。第四批 為南部之王俊雄、蔡河源等二十九人,於二月一日出發。第五批為台北之蔡影輝 、王昌齡等十九人,第六批為台中之李銘 國等十九人,第七批為王志中、陳國政及余等六人,以上三批皆於二月二日出 發,唯旅程不同。第八批為二月七日出發之林秀梅、周德等七人。以上共達一 百會員,經香港轉赴尼泊爾後,於嘉德滿都先朝見 上師,致令師所駐錫之處熱 鬧非凡,沒有身在異地之感。
  • 二、共聚法王廟
    二月四日,香港與台灣會員百餘人及馬來西亞會員數人,在 上師之領導 下,於清晨步入 法王廟內,共修祈禱法會。在頂果甯波車之主持,法會在莊嚴 肅穆中進行。喇嘛們之唱誦悠揚,引起大眾對 法王無限之追思。數 年前為台中學會開光及加持情況,音容猶在目前,而今莫不虔誠祈禱早日乘願 再來,拔濟芸芸眾生。法會時,台灣會員臨時帶來之千餘冊「敦珠法王與金剛 乘學會」分贈喇嘛們,彼等見到 法王與 上師之封面合照,及內頁藏文、英文 說明後,對 上師至為恭敬。法會後許多喇嘛及外國人亦來索取此紀念冊。
    二月五日為農曆除夕,晚上由 上師主持布薩法會,港台會員在廟內依次 上座而後誦戒(外人則不準入廟),此情此景,與在台灣布薩無異,唯在翌 日即傳出 上師主持布薩時,廟外喇嘛們見廟內放光並有咒輪呈現,因而認為 師乃大成就者,故其後對之更為恭敬,而有許多喇嘛紛來拜會,留下地址,邀請 參觀。故在此次共聚 法王廟後,明確顯示 上師在寧瑪派中之地位,及金剛乘 學會之受重視。
  • 三、殊途同歸
    由於台灣學會會員之假期長短各不相同,旅程亦不相同,在共聚而後 ,乃分途觀光,回歸台灣。途中種種際遇亦大不相同,但皆深感 師尊之加持, 再略述之 。
    台灣各會不同批去朝拜蓮師閉關處,巧遇戚操甯波車,蒙賜甘露丸,後來 始知此甘露丸,卻即是 法王所造。
    陳貴枝、何雪霞等許多會員,都祈請能找到理想之法器,後來皆能在「 最後時刻」請到。陳紀麗紅及楊瑞英由尼返經香港,原先定好赴大陸之機位竟 被取消,經祈請師尊加持後,起飛前恰有二位空下,乃順利成行。
    王俊雄、蔡河源之團,於印度菩提伽耶巧遇賴教授,由其引介乃能拜見  上師之舊友悟謙法師。並於金剛座靜坐,深獲加持。
    余等及林秀梅一行七人,皆能順利參觀各地,據云前後有許多旅 行團在此假期內,由於機位少而被「放鴿子」或飛機過站不停,而學會會員參 加之團,則都逢凶化吉,順利成行,並快樂回來。
    有許多台灣會員,雖因事不克前往 法王廟,但亦有所感應,例如謝順良於 此期內,夢見 法王賜﹃大圓滿﹄之經書給 上師。而在尼泊爾之戚操甯波車 (為法王之弟子)則親找 上師。並給一套﹃龍青寧梯﹄(為寧瑪派最重要之 大圓滿法),豈非巧合。
    在這如夢之人生中,尼泊爾之行,無疑是一甜美之回憶,許多會員都表示 希望再做一次這種夢,願此夢成真。

出關口占分別以贈諸子

出關口占分別以贈諸子

劉銳之

我在掩關修 得爾為隨侍

願以此因緣 了生死大事

仰兌幻化網 關中亦弘法

長日侍經筵 勝義其通達

 

 

第二百日關期於民國第二庚午浴佛節後二日圓滿

「七之殊勝」抒所見

「七之殊勝」抒所見

林聰阿門黎寄自澳洲悉尼

曾閱劉銳之上師「七數字之殊勝」一文,吾亦曾於各宗教中深討數字學,今 將所知公開,不可算是心得,只是歷年來學到的知識整理成文而已,作為續劉上 師之文,與諸同修研究。

古希臘從Pythogorao聖者始,幾乎所有之學者都認同自然界之始(太初)至 終都依數學方式設計安排,他們把自然的形形色色之特性歸結為數。此學派為西 方文明之父,他們把整個世界看成是數的和諧系統,以「一」為眾神之母,萬物之基 。此與中國之術數(氣功、軍事、小卦、算命、甚至中國哲學、中醫學之根基) 甚為接近,道德經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與及周易中我 們聽到「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這些都是以數描述宇宙規則的學問。

「七」此數一向以來皆認為是靈性數字,神秘而殊勝。 聖經中,由首至終,「七」數不斷出現,如

  • 創造宇宙之七天
  • 七重天堂
  • 七寶座
  • 七個印
  • 七個教會
  • 環繞Jericho 圍牆之七日步行,至第七日,牆倒下。
  • 由大衛至耶穌中間剛好是七代
  • 啟示錄中上帝差遣七個天使至地球
  • Ezekiel 言及主之七個天使在大地上來回行走
  • (註:某些學者認為「七天使」譽七個星球)

在埃及宗教中亦提及此「七天使」

另外,在不同宗教中,「七」都有特殊之意義:印度教相儀七個主神; 希伯萊秘密教義(卡巴拉教義)中有七個宇宙點;猶太教中有七大天使長; 波斯祆教(即火教)中有七聖典。

在很多文化、哲學及宗教中,「七」都代表了宇宙 之法則。「七」同時是一個原數,只有它可以除永恆之 數。以下是一個例子:

「一」代表了宇宙之始(宗教中有把它稱作「道」 、「上帝」或「大梵」),「○」代表了「永恆」、「 宇宙之母」、「無極」,把「一」放在「○」之前,然 後隨便我們加任何數目的「○」(永恆數,無始終之數 ),除以七,都得142857之重複數。

 

 

下轉第10頁

 

 

上接第10頁

100,000,000 – 7 = 14285714.2857….

10,000,000 – 7 = 1428571.42857….

1,000,000 – 7 = 142857.142857….

故此142857是西方算術之神聖數和,把它之單獨數字加起,即 1+4+2+8+5+7 得27,2+7=9 ,「9」代表物質世界之最完美境界。

上述整個計算過程(在西方算學中),是整個物質宇宙從無(混沌、無極、 零)至有(一、太極、太初)至物質的出現,發展至完美的全個過程的數學方 程式。

在佛學上,有一點很多學者也忽略了,佛陀坐著蓮花,雖然有說千瓣、 八葉等等。其實蓮花原種是七葉的,而且在植物學上,凡是純種花都一定是 七葉的,而純品種的花不多,蓮花是其中之一。二千五百年前,印度還沒有 植物專門學者,也不知道蓮是純種植物(未曾天然混種),但佛教剛好以蓮 為佛座及配以特殊教義,是否巧合?

金剛乘學會贈書啟事

金剛乘學會贈書啟事

劉銳之上師新著戒定慧之抉擇一書,以由戒得定, 由定得慧,無須煩言。而慧復要由聞思修所成,修之最 後則又重行抉擇。除戒律方面,以嚴於佛制,不得公開 祇從邪見加以抉擇而已。其餘定慧二學,項目繁多,應 有盡有;比較精細,解說詳明。更將無上密乘阿底瑜伽 金剛藏大法陳述,發前人之所未發,尤為難得。佛教徒 應閱讀,密宗瑜伽者更應閱讀,現在出版五千本,所有 香港臺灣金剛乘學會同學每贈一本,而澳門,星加坡, 馬來西亞之檳城、太平、吉隆坡、怡保、古晉、沙巴 ,美國之紐約、三藩市、洛杉磯、聖地牙哥,加拿大之 多倫多、溫哥華,法國之巴黎,澳洲之雪梨、各地,曾 受劉上師之灌頂,及開示(包括隨學靜坐),不論曾否 組成『金剛乘同修』者,務請開列名單寄下,當即如數 照奉。如蒙外界人士,來函索取,亦復一律結緣,存書 無多,惠函從速。

來函請寄香港灣仔克街一-一五號展鴻大廈一樓A 座金剛乘學會贈書組

自覺德薄能鮮不是謙虛

自覺德薄能鮮不是謙虛

劉銳之

嘉德滿都 祖師廟布薩,光出廟外;佛女千媚師兄來港時,手持放光相片 相贈,余不敢認,她以為是謙恭。(見本刊四十期)余豈敢謙恭哉?蓋自長大以來, 常覺德薄能鮮,愧赧不已,可能與家庭教育有關也。

憶於三十一年前,吾 師法王頒賜「無上密乘教傳派金剛薩埵靜忿大幻化網本 續灌頂傳承」及「靜忿摧壞巖出近傳承」兩表時,均呼余為『渣敦舒囊卓之贊青』。 當時悟謙師告以:依照字義「渣敦」應譯作「漢地導師」,因請譯為「漢地演教者」, 以此為定。賜序更呼為「渣伊阿敦」義為「漢之密咒導師」也。

又當受第四灌頂圓滿時, 師示:「依巖傳規矩,爾可稱為『舒囊卓之贊青甯波車 』。」余跽稟曰:「不敢!此三字之尊稱,永遠尊敬於 師,有如唐朝窺基和尚,尊稱 其師玄奘大師為『上人』故將來余之弟子,亦使以『甯波車』之稱,尊於 師祖也。

八年前謁 師於嘉德滿都,承賜蓮冠,親為戴上,並開示云:「今後爾為蓮師之 代表,戴此冠時,對佛像不必頂禮;且可稱為『舒囊卓之贊青喇嘛』。」一切敬謹恭受, 但『喇嘛』之名,未敢用也。

從上三事言之:第一事,藏文具在,無可諱言。第二事,知之者唯悟謙師。 第三事,則在旁恭聽者,大有人在也。

敦珠法王最後祈禱文

敦珠法王最後祈禱文

林崇安譯

自知己過、隨念皈依境、悔過及正願取捨之祈禱

吾師 敦珠法王生平著作甚多,若經義、若律疏、若論釋、 若宗義、若修軌、若史傳、若讚頌、若偈誦、若論文,應有盡有 ,已出版者,凡四十八西藏巨函,不唯著作等身,抑且高過於身 矣。

西元一九八一年秋, 法駕重蒞香江,承事之餘,詔銳之而 言曰:「達賴喇嘛謂余:『爾寫作如此之多,從何處找得如此多 之資料?』但我都是有需要,任運而作者。」

近年 師以耄耋高年,且為眾生多病,而常示疾,著作較疏 。此祈禱文之作, 以佛母夢見曾與作伴之女子,向之啟請「要 向 法王請寫祈禱文。」醒後忘卻。其後復夢催請, 師以現存 祈禱文太多,而持誦人少,卻之不寫;及後再求, 師意似動, 竟以事忙而置之。迨彼女子如前出現,說:「我請求之祈禱文。 有大需要,不是小事。」如此重要, 佛母再請, 師乃啟請蓮 師,「使能具足意義,求加持!」其值得重視可知。及 師既示 寂,成為最後之文,尤應珍惜。

前年嘉德滿都參禮法體之會, 佛母以告:「 師成此祈禱 文後,飭即寄爾,即譯漢土文字,以饒益漢人。」恩重如山,聞 之感激流涕;恭奉而歸。

其後以逢迎 佛母及兩女參訪香港臺灣。繼而在臺南南化鄉 關房,與高雄金剛乘學會,先後閉關百日。在高雄學會關期內, 晚上更開示大幻化網導引法,及仰兌; 師諭雖時刻未忘,但已 無暇顧及。

林崇安同學已將此文譯妥呈閱,乃仔細從藏文校閱,大致不 差,微有不順者略加修改,公諸本刊,且定期講授,使作常課, 上副 師之恩賜;於此發露懺悔,以誌吾過。

 

民國七十九年端午節舒囊卓之贊青劉銳之發露。

皈依上師

  • 賢劫剎土導師釋迦王 佛子菩薩調伏聖者眾
  • 救護濁眾無比上師尊 三根護法具誓諸聖俱
  • 專一從心憶念之熱望 一再祈禱具誓以催請
  • 以悲隨持無礙悲憫力 願望如法成就祈加持
  • 宿業非劣幸得人身寶 福德非小幸遇正法教
  • 隨侍上師幸得灌持訣 自手獲寶此時得生起
  • 於此自心狹隘如猴子 散亂欺誑邪魔所範圍
  • 自寶自己不如實修持 暇滿口訣一時全浪費
  • 現遇大事阻於最近時 能量得量猶如古神話
  • 此身雖為法色以法傲 此心卻未執受正法跡
  • 不僅佛法人法尚未完 十六清淨世法僅了知
  • 於己邪惡行竟離羞慚 依他知恥將成小鼠尾
  • 佛法清淨十善不能對 同一導師之教起偏執
  • 減損法及正士積惡業 從依法己於罪負重責
  • 如是多聞自見我慢大 思維察義了知未究竟
  • 護別解脫律儀亦驕傲 沙門四法散不知去向
  • 雖具菩薩學寶亦自傲 四無量心卻如圖繪燈
  • 雖護密咒誓句亦自傲 第一根墮算來顯小視
  • 反感四種雖從口說知 從事未反於此顯貪現
  • 依止上師恭敬漸損減 淨顯代以同等顛倒見
  • 金剛弟兄悲憫敬心退 難忍惡言詛咒如雨降
  • 六趣知為父母慈悲心 菩提心未熟如水上沸
  • 生圓道上實踐雖在行 凡夫無邊錯亂未得淨
  • 經咒法要空性雖了知 空而未決自心如鑽角
  • 住理修而不攝入自規 藉口以因果見風迭飄
  • 外似矯詐威儀亦優妙 內而貪愛強慾如火燃
  • 此身寂靜於山雖假住 此心日夜不斷遊城市
  • 自己定量未如順利得 對他指引思行如童話
  • 依怙慈悲雖無可欺妄 敬心衰退自向自欺疑
  • 如此對於正法及上師 雖無缺少信心之邪見
  • 濁世有情惡業已充滿 正知正見墮放逸範圍
  • 念知未生跌落大粗硬 今是自心考驗自己時
  • 一切作量皆增長錯亂 一切思量皆成煩惱執
  • 善與惡行未見不沾染 究竟所趣捨惡趣無他
  • 如此自己品行事業等 念已自對自己卻失望
  • 從他看時懊惱亦增長 益友嘉慰情緒並未生
  • 現在自若不顧自己頭 閻王使者之手入執時
  • 他人救護誰也無希望 絕望虛待等待無感受
  • 是故認識己過悔違錯 盡所有違法罪墮衰退
  • 不覆不藏具慧眼者前 從心懺悔關切祈忍受
  • 邪途懸崖怖中而救護 清淨解脫請護持安慰
  • 工作事業人世等虛度 心要在手一點取不得
  • 今以知多一苦道棄之 何不進入知一遍脫道
  • 決定無欺盼望全備尊 對皈處遍集根本上師
  • 專一恭敬祈禱而陳請 慈悲顧視皈依大恩尊
  • 自己能見己過祈加持 不想以看他過祈加持
  • 寂息惡毒思想祈加持 從善思類昇起祈加持
  • 具備寡欲知足祈加持 憶念死時不定祈加持
  • 死時心無餘念祈加持 於法生起堅信祈加持
  • 熟練淨顯無偏祈加持 無假生起恭敬祈加持
  • 無驕心意深遠祈加持 法從心中堅住祈加持
  • 於法修行精進祈加持 行從自心解脫祈加持
  • 修行無有間斷祈加持 迅速成熟行果祈加持
  • 具聯合量之義祈加持 寂息希疑二執祈加持
  • 能見無二智慧祈加持 自己認知智慧祈加持
  • 自初安處要地祈加持 無勤而得大效祈加持
  • 從本智慧金剛之大器 輪涅空寂一時切斷後
  • 不滅大樂勝主喜筵上 無有聚散常受用游戲
  • 等展界中痛苦名亦無 是故何須有尋大樂者
  • 苦樂同味無執自解脫 普賢佛剎此世願證得

《 後 記 》

如是祈禱悔過及誓願聯合之文,水豬年 十月上弦之晚上,予之方便伴侶(妻)智慧母 持明自在母於夢中有一曾經作伴之一女子 出現,說:「今日妳向甯波車請 寫祈禱文」,說後離去。其後,十月 十日夜晚,彼女子出現說:「妳今日還要再請求 寫祈禱文」說後離去。次日早上 我說:「誦祈禱文者少, 現有祈禱文甚多,誦不完?」 予妻說:「今除多少應略,祇祈禱文急速寫」, 如是請求。我想:「今時病疫兵亂 之恐怖,勸請救護心願之祈禱文 似須寫出」如是思維,正想寫出,但以事忙 散亂而置一旁。復於十一月初十 晚上,彼女如前出現說:「我請求之祈禱文 不是小事,有大需要!」如是云。依於此夢, 想起來此時為月之十五日早上寫出者,如是思 維後,時為十四日之晚上一心啟請咕汝甯波車(蓮師): 「使著作具足意義,請加持!」 如是發願而睡,清晨時,於我夢 中,我自己坐於如同天宮之一大廟裡, 突然一位白人出現,年青,穿著白衣,髮 蓬鬆,具解脫狀,手上樂器聲調非常柔和 有如奏著小鼓,舞步右繞, 一邊舞著從門內向此而來,

並唱:

  • 「建立佛法植於自己心,
  •  從心深處乃可獲佛陀,
  •  若將佛土最後貪惑淨,
  •  清淨佛土喜悅在面前。
  •  佛法心要修行生精進,
  •  修行未作成就誰證得,
  •  己之罪惡自己難見到,
  •  發露己過教誡一要點,
  •  何時部份過失漸清醒,
  •  部份功德增加並推廣。」

如是句間隙演奏樂器,最後用力敲打樂器而離去,由此緣而醒覺,剛醒時,諸句 未忘,且所說內容,知是取捨所學之教誡,親見一父上師之面, 其後追悔(當時)以同情。

甯瑪派之老者智者移喜多傑配合自己覺受而寫出。

願具足意義

沙哇達曼迦浪

註沙門四法:他罵不還罵 他怒不還怒

  他打不還打 尋過不還報

戒定慧之抉擇後記

戒定慧之抉擇後記 

劉銳之

去年秋在台南縣南化鄉敦珠閉關中心,掩關百日。憶四年前, 曾以關課向 師請示,承囑仙藩師兄代復,由趙露茜同學寫成漢文, 諭以「爾年事已高,不必呆板於關課;而課餘大可閱讀經論,翻譯 寫作,乃至開示法要,攝集生徒。」關懷愛護,情現乎詞,回憶之 餘,不勝感激涕下。

入關之初,乃帶演培法師釋註之俱舍論頌講記一套三巨冊,以 為課餘閱讀之資。此頌於少年曾經唪誦,當時以其七十五法,與唯 識之百法有別,而六因四緣,亦與普通經論,有所不同。時充軍用 文官,投筆從戎,以攻日寇,軍事旁午,未及細辨。

三十七年前開始在香港創立金剛乘學會,繼在台灣組立四間, 從游諸子數百人,除經常示以無上密乘法要而外,復鼓勵以研讀摩 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成唯識論、瑜伽師地論之後,進而研習俱舍 論頌,飭以演師講記為課本。

前年曾奉 師命:以西藏密宗靜坐法,原為毘盧七支坐所衍譯 而成,應加以改進,於能健康長壽而外,說及可修習報身。奉命後 即將內容多列『比較宗教』,予以抉擇;本對修所成慧言之,但念 於三學中,戒定亦應抉擇,關中無書參考,不禁廢然。旋以演師於 此講記,克盡克詳,凡六十五萬餘言,對問題之研討,旁徵博引, 臚列多家。於義理之敷陳,則如三峽倒流,一瀉千里。因取其『戒 禁取』等外道邪戒,詳細引述,實欲『知之者不為』。若定共戒、 道共戒,於論頌中已公開,故亦略述。至顯教各律儀,為遵佛制, 祇列其名;菩薩戒因亦列三聚戒名而已。而密乘諸戒,則但表受灌 頂時之所應遵守者,連戒名亦不敢列,此密乘之所以為密歟!

關於定之抉擇:出關後返家找出謝卓如師兄前所簡錄見示之資 料,以其於顯教之定,非常豐富,乃認真修飾、整理,而論列之, 以供學人之參考。至西藏密宗靜坐法,初為發揮脈氣點之自動功能 ,繼為驅使所有各氣,以入中脈;究竟則為拙火升起,心氣無二。 以與上列各種絕不相同,但銳之已寫成西藏密宗靜坐法概說、及詳 釋、廣論三書出版;且自奉 師命改進而後,對於如何趣入報身之 修習,一俟稍有證量,當續敘陳,於玆不贅。

至於慧之抉擇,卓如兄錄示之資料,本有世間智分凡夫與外道 上、中、下之三智。出世間智則有聲聞十智、緣覺七十七智、菩薩 之二智、四智、八智、九慧,佛之二智、五智、十智、十善巧智、 十廣大智,乃至離二見、四見、複四見、具足四見、六十二見、離 百非見、及離見妙用等,以所舉引,極僻且深。數十年來,國事蜩 螗,中原鼎沸,國民流離各國,求生不遑,已無暇讀國文,更何暇 研習僻而深之佛學,故不採錄。而祇錄極通行,或必須知悉之分宗 、判教,於普賢王如來之分乘,補錄四諦、十二因緣、三十七助道 品、六波羅蜜、顯密辯析等,使學者能鳥瞰顯密之大略,是區區之 意云爾。

民國七十九年庚午歲端午節後半月劉其鈍銳之舒囊卓之贊青記於馬 來西亞古晉佛教居士林

劉銳之啟事

謝卓如師兄之後人,久失訊息,非常懷念!如有 仁者得知其公子謝景炎君,及其孫謝海平博士之通訊及 近況,祈賜示知,不勝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