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王聖嬰吉祥法會觀禮記

法王聖嬰吉祥法會觀禮記

黎日光

敦珠法王轉世聖嬰已經尋得, 佛母特選釋尊初轉 法輪之日(藏曆六月初四,夏曆七月初四日)舉行一個 非常吉祥的法會,邀約 劉上師及我參加。 師因身體 尚未復元,遵醫囑咐不宜遠行,故派我代表,一齊同往 者還有陳美瑤、劉偉明及張海泉三位師兄。

法王於六年前在法國圓寂,當時曾開示三年後,重 入娑婆。並將轉世的資料,如父母的姓名及各徵兆略及 。根據授記,此世(十八世)後應可現無量相,以轉多 世,一直到香拔拉國出現,才轉為第十九世,是香拔拉 國王子金剛尖銳,統治全世界。但據 佛母說, 法王 此生是無畏金剛智最後的一世,再轉便是第十九世,故 須特別珍重。如是此幾年間,不斷留意,發現有五位小 孩,都聲稱為 法王之轉世,如出生時,其母有祥夢, 或祥雲出現等兆徵。乃耐心搜集,以與授記對照,且在 定中觀察,得諸佛菩薩之開示,始行選定。並將全部資 料送呈達賴喇嘛,請求處理,經定中觀察,復根據西藏 之傳統,以「金瓶簽法」執行,其方式是兩位喇嘛手持 一布之兩邊,金瓶置於其中,瓶內放五孩名字,然後請 護法降喇嘛身,說出一切,最後有一孩名字自瓶中跳出 ,表示已被選定,竟與 佛母所選者相同,其殊勝可知 。

此孩之父母為不丹人,且為皇族遠親。不丹人篤信 甯瑪巴,全部皇族均皈依 法王,其公主且是仙藩甯波 車之前妻。

法王前在不丹,有一殊勝事蹟:以想造甘露丸,但 欠雪山獅子奶,一時難以尋覓,乃修法觀想,面前「湯 噶」(佛教畫軸)之雪山獅子,即流出奶來,甘露丸得 以製成,此事傳遍不丹,無不讚歎。

圓寂後,不丹國人強烈請求迎 法體供奉, 佛母 以不丹交通,不如尼泊爾之方便,但將 法體運往停留七 日,以供朝拜,及今轉世誕生其國,無不歡騰。

佛母旋以要回法國,特舉行殊勝吉祥法會,是此轉 世生中第一個重要法會,原只限親屬參加,乃到者以百 計,因在誕生之家舉行,故僅家族成員及最親信得入內 ,我等四代表幸得列席,而其他聞風而至之喇嘛及貴賓 ,只得在屋外等候,至獻哈達時,才可以入內朝拜供養。

佛母特為聖嬰造一小型蓮冠、新衣、與陳設很多物 品,並準備明年二月正式舉行坐大典。屆時密教紅、 白、黃、花四派都會派代表參加,為極殊勝之盛典,達 賴喇嘛亦會指派特別代表出席,以示隆重。

此次法會,是兩個家庭(前生與現世)的聚會,有 如聯婚前之會親,故其兩家親屬都預備了見面的禮物。 (見圖一,旁立的是現世之母。)法會亦有啟蒙的意義 ,是要啟發其前生之智慧,並為之除障(見圖二)。

當日上午十一時法會開始,至下午二時結束。法會 由不丹請來一位、及由印度請來兩大喇嘛主持,聖嬰坐中 ,左是佛壇,右面坐著佛母、仙藩甯波車、及兩佛女等 親眷,對面是儀仗隊伍,我等坐在儀仗隊伍正中之下面 ,面對聖嬰。

法會開始,為聖嬰戴上蓮冠及披新衣。不丹喇嘛誦 吉祥文、及祈禱文,然後用各種樂器極力鼓奏,表開啟他 的智慧之意。

跟著供獻長壽食子及甘露,盤內盛五條修長直立之 食子,象徵長壽。又獻上噶巴拉,內盛美酒及甘露丸。接 著為請求其長住世,而獻上身語意食子,身之供養,為一 尊精美之蓮師銅像。語之供養,為一套藏文經典。意之 供養,為一套鈴杵。隨後各人頂禮獻哈達與貢品禮物, 先由 佛母及家人獻上,我等也獻上從香港帶來的禮品 ,包括各種玩具、衣服鞋襪、食物等,並代 上師獻上 所送的玩具熊貓,聖嬰一見,便捏著牠的鼻子,似是掛念 著 劉師的親暱表示。

中段休息時間,大家同吃吉祥食物,為西藏傳統之 酥油茶、甜飯、乾果等, 佛母非常慈悲,把她吃過的 給我等吃,意即增加我等之福報,我等又把部份留下,帶 回分給香港各位師兄,讓大家都得分享。

跟著是除障儀式,主持喇嘛先誦經文,再向聖嬰獻 各種吉祥食子,包括輪王七寶。法會圓結,繼後趕至法 會者,紛獻哈達及貢品,可說堆積如山。

禮成後,聖嬰及家人與我等拍照留念,同進午餐, 聖嬰父母特弄不丹的道地嘉餚招待各人,雖頗辛辣,我 等都吃得津津有味。

聖嬰十分趣緻,並不怕閃光燈,雖倦極欲睡,一見 拍照便張大雙眼。告退時曾請 佛母,以後有此類殊勝 法會,請通知前來參加,已蒙答允,並謂能承事前生 法王,轉世後復能承事,此難得並幸福,極應珍惜。我 並祈禱 法王早日成長,健康長壽,更再將甯瑪巴之法 要,再傳漢土,利益有情。

每月初十日蓮師示現之功德

每月初十日蓮師示現之功德

黃毅英編集

功    德

海生金剛*

TSOKYE DORJE

於菩提伽耶西鄔金地界布施藏海中一洲上,現雜色蓮華,無量光佛放出金色金剛,杵些字入於。

十二

華嘉波*

PEMA GYALPO

蓮中,幻化一八歲童子,手持杵蓮,相好莊嚴。藏王因渣菩提,遣大臣茲拉尊尋寶,抱童子歸,置童子於寶座,名為蓮華生。

星德那車達

SHANTARAKSKITA

示現三叉戢脫手殺大臣子,被逐尸陀林,乃往寒林等修行,得空行作大樂灌頂

登楚詩*

LODEN CHOKSEY

八大持明處得八部修法。於詩列星哈中獲大圓滿

啤嗎忠蘭*

PEMA JUNGNE

於沙珂與滿達那華修無量光佛成就無二,得無生死金剛身,被沙珂人生,轉火堆成蓮花海。

蓮華金剛

PEMA VAJRA TSAL

返鄔金被,住於海中蓮上,鄔金王乃奉為國師

金翅童子#

KHADING TSAL

比丘度阿育王,後被外道擲入河中,令河逆流自舞於空中

太陽光*

NYIMA OSER

降伏外內世間鬼神,使當護法。

獅子吼聲*

SENGE DRADROK

菩提耶五百外道將於辯論中勝,蓮師往戰勝之。其中有欲用咒力者,蓮師以忿怒咒驅之。

金剛骨

DORJE TODTRENG TSAL

楊歷蘇洞修清淨兮魯迦時,三魔令三年無雨,並瘟疫饑饉。蓮師除之並得大手印成就。

蓮華生*

PADMA SAMBHAVA

入藏建成桑耶寺,現五神變。度二十五大弟子。

十一

忿怒蓮師*

DORJE DRALO

虎巢寺之處,今世間非人立誓護法並守庫。

 

*:蓮師八神變

#:依﹁蓮師略傳﹂之次序

參考:

上師譯之「西藏古代佛教史」。

敦珠法王之「守初十大節日之功德」(季刊十一期英文版)。

鍼剛恭初之「蓮師略傳」(季刊四十八期)。

止觀精義(上)

止觀精義(上)

劉銳之

西元五十年間,以國內擾攘,重返原僑居地之香港,暇則往聽寶靜法師演說天台 「小止觀」,乃天台宗智者大師,為其俗兄陳鍼而述者。陳鍼路遇張果老,謂:看其 相,陽壽已盡,期月必死,鍼聞而悚然,遂問計於智者,則曰:如聽吾言修持,即可 得免。師為述此「小止觀」。(按智者復有禪波羅蜜、六妙法門、摩訶止觀、及 此童蒙止觀(即小止觀)四者,為顯教中演述止觀法門最豐富者。)命陳鍼遵照 而切實修行,逾年又逢果老,竟見而駭然。曰:汝得不死,豈食長生不死之藥乎。鍼 以實告,張乃歎:佛法之不可思議,能起死回生。後過數年,陳於夢見天宮,書有陳 鍼之堂,十五年後生此,後果然。

五三年與三五同人,創立金剛乘學會,閒嘗研習靜坐,藉以調燮身心。後讀大手 印中,所列之毘盧七支坐法,比天台小止觀更詳明而更殊勝。若說專一、離戲、一味 、無修四瑜伽,當尤為圓滿,久已中心藏之矣。

五九年皈依承事 敦珠法王,當開示導引法,及二級灌頂至此七支坐法,特請  法王悲憫濁世壽短而病多,特准普傳,以資對治;如是遂得公開,於六三年十二月開 始傳授,邇來又二十餘年矣。香港一間學會,台灣則分在台北、台中、高雄、台南各 設一學會,兩地各皆達五十屆,各有一萬人次。區區之意,實欲學者先奠脈氣明點訓 練之基,進而入無上密法之堂奧,故每屆課畢,必舉辦結緣灌頂,以為攝受,而求法 者寥若晨星;質言之,所有學會及從游學人,百分之九十,來自從學靜坐,且已見實 效者。

八六年奉 師諭:靜坐源出於止觀,梵名奢摩他、毘缽舍那,佛密意說:「三乘 所有一切功德,皆止觀之果。」勿認為祇健康長壽而已,加以「矮化」。乃讀解深密 經,不禁悚然!茲編之作,亦懺悔,亦補過也。

如是分二:

甲一 勝解之部(分五)

佛教徒研習階段,分為信、解、行、證者四:

語云:佛法大海,無信不入,故於信已不待言。現在研求,惟在勝解。銳 之學習,已數十年,雖性愚蒙,而好披卷。茲於止觀常識,不厭求詳, 實欲有裨後學而已。

 乙一 正名

止:梵云:奢摩他

觀:梵云:毘缽舍那

 乙二 位次

定--止--靜

慧--觀--慮

止觀雙運

 乙三 三界(分四)

  丙一 欲界(分三)

   丁一 三欲

欲界謂有後起之三欲:指男女之欲、飲食之欲、睡眠之欲,以致人類身體變重、 無光、短命乃至「未到定」。

研究修養之古哲,於此三欲,皆重視之。

外教所說夏娃阿當之故事,人所皆知,此指男女之欲也。

西藏紅史(蔡巴貢噶多吉者,陳慶英、周潤年譯)略云:最初三千世界 形成,為一大海,海上有被風吹起沈渣凝結,狀如新鮮酥油,由此形成大陸,有些極 光淨天的神祇,死後轉生此處為人。身具光明,能空行,依靠靜定喜樂之生活,能夠 無限長壽。此時星辰、季節、男女,俱無分別。其後有一人發現地醍醐滋味甚美;漸 次人皆食之,由此身體變重,光明消失。星辰季節晝夜等產生,食盡醍醐,漸而有甘 露觀音士、穀芽、菜等產生,並有男女之別,此指飲食之欲也。

釋尊偈云:「咄咄云何睡?螺螄蛤蜊類,一睡一千年,不見佛名字。」此指睡眠 之欲。

   丁二 三毒

三毒謂貪、瞋、癡。

貪:眾生皆以性淫,而正性命。

瞋:一念瞋心動,能燒百萬功德林。

癡:癡謂無明。無明即惑,由惑造業,由業而致眾苦,可知無明為眾苦之根源。

   丁三 三過

三過謂昏沈、掉舉、散亂。於此三者,有祇以沈掉二者括之。以身心二者而論, 掉舉祇影響心,沈沒則心身並受影響,故沈沒為重。試引述之:

解深密經云:「若由惛沉及以睡眠,或由沉沒,或由隨一三摩缽底諸隨煩惱之所 染污,當知是名內心散動。」此說由惛沉及睡眠力,令心沉沒,名內散動故,集論亦 於說隨煩惱散亂之時,說其沉沒,然彼說散亂亦有善性非定染污。惛沉如集論云:「 云何惛沉,謂癡分攝,心無堪能與一切煩惱及隨煩惱助伴為業。」是癡分中身心沉重 無堪能性。俱舍論云:「云何惛沉,謂身重性及心重性,即身無堪能性及心無堪能性 。」沉沒謂心於所緣執持力緩或不極明,故雖澄淨,若取所緣不極明顯即是沉沒。修 次中編云:「若時如盲或如有人趣入闇室或如閉目,其心不能明見所緣,應知爾時已 成沉沒。」未見餘論明說沉相。沉沒有二:謂善與無記,惛是不善或有覆無記唯是癡 分,諸大經論皆說除遣沉沒,思佛像等諸可欣境及修光明相策舉其心,故心闇境晦及 心力低劣,皆應滅除。雙具所緣明顯與策舉之力,唯境明顯及唯心澄清非為完足。掉 舉易了,唯沉沒相,諸大經論多未明說,故難了知,然極重要,以易於彼誤為無過三 摩地故,應如修次所說,從修驗上細心觀察而求認識。

於正修時,生覺沉掉正知之方便者,非唯了知沉掉便足,須於修時生正知,如實 了知沉沒掉舉生與未生,又須漸生有力正知,沉掉生已須生無間能知之正知,固不待 言,即於未生將生,亦須正知預為覺了。修次中下編云:「見心沉沒或恐沉沒」又云 「見心掉舉或恐掉舉」,乃至未生如斯正知,縱自斷言從彼至此中無沉掉,所修無過 ,然非實爾,以生沉掉不能知故,有力正知未生起故。如中邊論云:「覺沉掉」,覺 了沉掉須正知故。若未生正知,凡沈掉生必無不覺,則雖久修不覺沉掉,必以微細沉 掉耗時,正知云何生耶,答前修念法即修正知重要一因,以若能生相續憶念即能破除 忘境流散,亦能遮止沉掉生已久而不覺,故生沉掉極易覺了。

  丙二 色界(分四)

   丁一 初禪(覺觀俱禪)

行者安坐,端身攝心,氣息調和,此心澄淨,恬恬安隱,其心在緣,而不馳散, 名曰「粗住」。由此心後,恬恬勝前,名為「細住」。如是一兩時,或一兩月,心豁 然開明,身如雲如影,爽爽空淨,猶見身心之相。

其後心泯然一轉,不見欲界定中之身首,衣服床席,猶如虛空,名「欲界未到定 」。身心虛寂,內不見身,外不見物,如是一月,乃至一年,定心不壞,於此定中, 身心凝然,次第感到「八觸」:

動觸--身起動搖之象。(風體)

痒觸--身痒如無置身之處。(火體)

輕觸--身輕如雲如塵,有飛行之感。(風相)

重觸--身重如大石,不能少動。(地體)

冷觸--身如水冷。(水體)

暖觸--身熱如火。(火相)

澀觸--身如木皮。(地相)

滑觸--身滑如乳。(水相)

八觸發生之原因,為將得初禪定時,上界之極微,入於色界之極微而相替,地水 火風狂亂,而如此發動也。若不知此法相,驟起驚怖,自亂脈道,遂真為狂亂矣。

還有「十功德」,『空、明、定、智、善心、柔軟、喜、樂、解脫、境界相應』 也,此乃初禪之特相,二禪則轉換已了,故無之也。

附色界覺受五支

覺--動心--五遍行(觸、作意、受、想、思)心所。

觀--靜心--五別境(欲、勝解、念、定、慧)各所 緣不同。

喜--動心--樂之粗相,形於外物。

樂--靜心--喜之細相,存於內定微細心定。

一心--體--總攝上四種。

至此色欲均滅,不須段食(長養有情生命之四食段食,「欲界」 以段食為主。觸食,如「孔雀」、「鸚鵡」生卵後,時時親附、護育、溫 煖之,令生樂觸,而得資養。思食,如「魚」、「龜」等出至陸 地生諸卵後,覆以細沙,復還入水。若諸卵思母不忘,便不腐爛,否則腐爛,故名。

識食,所有段、觸、思三食,均以第八識為體,如無色界及地獄諸眾生,

以識為食。《見俱舍論光記卷十》)無鼻、舌二識,祇餘眼、耳、身、意四識。

   丁二 二禪(喜俱禪)

行者既入初禪,又以「覺」動亂,加以訶棄。初禪謝已,又到中間未到定,若不 退失,便發二禪。混四大色,成一淨色,於是定心益淨,即得此禪。此禪有四支:「 內淨」、「喜」、「樂」、「一心」是也。

初禪是離欲界,居於色界之「離生喜樂地」。二禪又便離之,而居於色界之「定 生喜樂地」。

此禪於初禪之四識,又去其三,僅存意識。復無覺觀二者,而外亂已息。

   丁三 三禪(樂俱禪)

行者以二禪「喜樂」動亂,加以訶棄。二禪謝已,又到中間未到定,若不退失, 便發三禪。於是定心之內,捨「喜」、「受」,而增正念正慧,色法轉妙,身受正樂 ,即得此禪。

此禪有五支:「捨」、「念」、「慧」、「樂」、「一心」是也。

此禪離上二地,居於色界之「離喜妙樂地」。

此禪亦唯一意識,但有綿綿之樂,從內心發,遍滿身分,美妙無比,易為行者味 著,足礙進修,殊為危險,此禪為治內亂之始。

   丁四 四禪(捨俱禪或稱不動定)

行者以三禪「樂受」動亂,加以訶棄,三禪謝已,又入中間未到定,若不退失, 便發四禪。於是定心之內,不是苦受所動,色法極妙,出入息斷,即得此禪。

此禪有四支:「不苦不樂」、「捨」、「念」、「一心」是也。

此禪離上三地,居於色界「捨念清淨地」。(含色究竟天)

此禪亦唯一意識,無苦樂捨,僅有捨受相應,出入息斷,內亂亦息。外道入此定 時,不壞色身,直滅其心,入無想,以為涅槃。

  丙三 無色界(分四)

   丁一 空無邊處

行者既得四禪,已進色究竟天,但厭色質為礙,不得自在,仍求出離;即捨「色 」緣「空」,經中間未到定,心與虛空之法相應,即成空處定。便離色界,而居無色 界之四空天,其境勝妙。於五蘊已無色蘊,正報唯受想行識四蘊之假和合,而無色身 。又無依報之國土宮殿。然不可分為四處,但為所修之境而證。

無色界仍在三有之內,故仍有微妙之細色。

   丁二 識無邊處

行者既得空定,又厭虛空無邊,緣多則散,能破於定,仍求出離。以剖「色」得 「空」,剖「空」得「識」,色空諸法,均以識攝,即捨「空」緣「識」,經過中間 未到定,心與識法相應,即成識處定。

   丁三 無所有處(少處定)

行者既得識無邊處定,又厭三世之識無邊,緣多則散,能破於定。即捨一切識, 而緣法塵少處。

經過中間未到定,心與無所有法相應,即成少處定。

   丁四 非想非非想處

行者既得少處定,又厭無所有處之無想,如癡如醉;識處以上之有想,如疣如瘡 。即捨前定,經中間未到定,心與非想非非想之法相應,即成此定。

外道得此定時,斷一切想,不知尚有微細想,便以無想自詡,謂證涅槃。

   丙四 佛陀親歷

佛教學者,均以三界之說,係為印度教(婆羅門)所有,未聞金口曾宣 ,話雖如此;卻為佛陀所親歷。

依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三十八云:

『釋尊作最後之所教誨已,安心正念,入初靜慮。從此起至順次第入第二靜慮, 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及滅受想定,(註)寂然宴默。(中略)

爾時世尊從滅受想定出,逆次第入非想非非想處,從非想非非想處出,入無所有 處,次入識無邊處,次入空無邊處,次入第四靜慮,入第三、第二,入初靜慮。

從初禪出,還入第二、第三、第四靜慮,寂然不動,便入無餘妙涅槃界。』

(銳之按)本來於三界之後,加此佛陀親歷一段,不獨畫蛇添足, 抑且不倫不類。區區之意,是欲後學人,知為實有,信心修行。尤有進者:色界之第 四禪,與無色界之第四非想非非想處之境界。均有令行者以為涅槃之語;原來至第三 禪時,已有「美妙無比」,而為行者味著,足礙進修殊為危險,何況至第四禪,第四 空乎?菩薩戒第廿五違犯有云:「見味靜慮為功德」之戒,重重險地,實應戒之戒之 也。且定境謝退而後,是隨因果而行,當然下墮多於上升。若於定中隨便發願,尤為 可怕,若印度有一仙人,修持已達深定。以家中稍感喧擾,乃往山林,為雀鳥打架所 擾,又改赴水濱,而魚又躍上水上而鬥,其聲亦甚大,乃瞋恨而想「他日出定,當為 獺以捕之」。其後果然,可怕哉。

(註)滅受想定(滅盡定)佛弟子,滅心入滅受想定,(由此更進 )至此行者己達三界之頂,但仍未出三界,故終為「世間有漏禪」。若由此進入滅受 想定,斯超出矣。

 乙四 佛說止觀(分三)

釋尊在解深密經,第六分別瑜伽品說:「慈氏,若諸聲聞,若諸菩薩,若諸如來 ,所有世間及出世間一切善法,應知皆是此奢摩他毘缽舍那所得之果。」

  丙一 修習止觀之勝利

如是以所說真實止觀,實是已得修所成之功德,則大小乘一切功德,非盡彼二之 果。然以善緣心一境性,諸三摩地悉皆攝為奢摩他品及凡揀擇如所有性盡所有性諸妙 善慧,悉皆攝為毘缽舍那品。故密意說三乘所有一切功德,皆止觀之果。

解深密經又云:「眾生為相縛,及為粗重縛,要勤修止觀,爾乃得解脫。」言粗 重者,謂心相續中所有習氣增長內心,顛倒堪能;相者謂於外境前後所生顛倒習氣。 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說,前者為觀所斷,後者為止所斷。

  丙二 顯示此二攝一切定

顯示此二攝一切定,譬如一樹,雖有無邊枝葉花果,然總攝彼一切扼要厥為根本 。如是經說大小乘無邊三摩地,然總攝一切之宗要厥為止觀。如解深密經云:「如我 所說無量聲聞菩薩如來,有無量種勝三摩地,當知一切皆此所攝。」故欲求定者,不 能尋求無邊差別,應求一切等持總聚止觀二品,一切時中恆應修學。

修次中編亦云:「由此二品能攝一切三摩地故,諸瑜伽師一切時中應修止觀。」

  丙三 止觀自性(分二)

   丁一 奢摩他自性

奢摩他自性,如解深密經云:「即於如是善思惟法,獨處空間內正安住,作意思 惟,復即於此能思惟心內心相續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 是名奢摩他。如是菩薩能求奢摩他。」以所緣境,由念正知令能緣心於所緣境相續安 住,而不散亂,故心於境能任運住,若時生起身心輕安所有喜樂,此三摩地即奢摩他 。此由內攝其心不散所緣即能生起。

   丁二 毘缽舍那自性

毘缽舍那自性,即前經云:「彼由獲得身心輕安為所依故捨離心相,即於如所善 思惟法內三摩地所行影像觀察勝解,即於如是勝三摩地所行影像所知義中,能正思擇 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若忍若樂若覺若見若觀,是名毘缽舍那。如是菩薩能 善巧毘缽舍那。」此經宣說毘缽舍那是觀察慧最極明顯無可抵賴,聖無著說:「正思 擇者謂思擇盡所有性,最極思擇謂思擇如有所性,以有分別慧作意取諸相時,名周遍 尋思,真實觀時名周遍伺察。」尋謂粗思,伺謂細察,取諸相者非執諦實,是明了境 相,由是思擇如所有性盡所有性,皆有周遍尋思及周遍伺察。寶雲經說:「奢摩他者 ,謂心一境性,毘缽舍那者謂正觀察。」

依安住心說名為止,善擇法慧說名為觀。

云何毘缽舍那,由奢摩他熏修作意,即於如先所思惟法思惟其相,如理簡擇,最 極簡擇,極簡擇法,廣說乃至覺明慧行,是名毘缽舍那。又修次中編亦云:「外境散 亂既止息已,於內所緣恆常相續任運而轉,安住歡喜輕安之心,是名奢摩他。即由安 住奢摩他時,思擇真實,是名毘缽舍那。」

解深密經云:「世尊幾是奢摩他所緣,告曰一種謂無分別影像。幾是毘缽舍那所 緣,告曰一種謂有分別影像。幾是俱所緣,告曰有二謂事邊際所作成辦。」若能由此 久攝其心,以攝心力風生堪能,身心法爾能生喜樂,喜樂生已,即由喜樂受相明了力 令心明了,故說一切明了安樂無分別定。

諸證空性妙三摩地雖有明樂無所分別。諸未趣向空性之定,亦有極多明了安樂及 無分別,故應善辨二定差別。

 乙五 理須雙修

理須雙修。修止觀一種何非完足必雙修耶,答譬如夜間為觀壁畫而燃燈燭,若燈 明亮無風擾動乃能明見諸像,若燈不明,或燈雖明而有風動,是則不能明見諸色,如 是為觀甚深義故,亦須定解真義無倒妙慧及心於所緣如欲安住而無擾動,乃能明見真 實,若僅具有心不散亂無分別定,然無通達實性妙慧,是離能見實性之眼,於三摩地 任何薰修,然終不能證真實性。若雖有見能悟無我真實性義,然無正定令心專一堅固 安住,則無自在為分別風之所動搖,亦定不能明見實義,是故雙修止觀二品。如修次 中編云:「唯觀離止如風中燭,瑜伽師心於境散亂不能堅住,不生明了智慧光明,故 當雙修。」大般涅槃經云:「聲聞不見如來種性,以定力強故慧力劣故,菩薩雖見而 不明顯,慧力強故定力劣故,唯有如來遍見一切止觀等故,由止力故如無風燭,諸分 別風不動心故,由觀力故,永斷一切諸惡見網,不為他破。」

成就奢摩他已非僅能遮正觀無我性慧動搖過失,即修無常業果,生死過患慈悲菩 提心等,凡此一切修觀慧時,於所緣境散亂過失,亦皆能遣。各於所緣無散亂故,所 修眾善皆有大力,未得止前多是散心,故所修善皆悉微劣。

如入行論云:「雖經長時修,念誦苦行等,心散亂所作,佛說無義利。」如是成 就無分別定心於所緣不餘散者,義為令心於善所緣成就堪能如欲而住,此復繫心於一 所緣即能安住,欲令起時須於無邊善所緣境,如欲而轉,如通利溝引諸流水。故成止 後,更須修集緣如所有及盡所有妙慧,施心戒心忍辱精進淨信及厭離等,無邊眾善, 滅無邊失。若唯安住一所緣境者,是未了知修止之義,不能增長廣大善行。如是若捨 行品觀品妙觀察慧,唯修三摩地心一境性,其利極小。又於無我義,若無觀慧引生恆 常猛利定解,緣如所有性毘缽舍那,唯久修習正奢摩他,僅能壓伏現行煩惱,終不能 斷煩惱種子,故非唯修止,亦定應修觀。如修次中編云:「諸瑜伽師若唯修止,唯能 暫伏煩惱現行,不能斷障,以未發生智慧光明,則定不能壞隨眠故。」解深密經云: 「由靜慮故,降伏煩惱,由般若故,斷諸隨眠。」三摩地王經云:「雖善修正定,不 能破我想,後為煩惱亂,如外道修定。若觀法無我,觀已善修習,是證涅槃因,非餘 能寂滅。故應依奢摩他而修妙慧。」寶積經云:「住戒能得定,得定能修慧,由慧得 淨智,智淨戒圓滿。」

(待續)

甲二 行證之部(分五)

上來於止觀之義,旁徵廣引,豎說橫說,既盡且詳。欲入其中,視力行何如已? 行也不在多言,但須指示門徑,當略尋覓,均未有發現,除天台宗之小止觀,及密宗 之大手印外,均無所發現,不勝遺憾。

 乙一 經論

從諸經論所示:祇云「心續安住,及正觀察」,如何入門,未有示及。

 乙二 大乘

大乘各宗,各有各別之止觀。

 乙三 小乘

小乘弘揚文字,為巴利文,其所屬之國家,為斯里蘭卡、緬甸及泰國,與大乘之 梵文、藏文連系者不同,我國之與巴利文絕少接觸。抗戰期間太虛大師在南洋訪問回 國,感歎而說:「南方的教理是小乘,行為是大乘。中國的教理是大乘,行為是小乘 」。印順法師也同此論。虛大師的學生葉均在留學斯里蘭卡回國後,將覺音尊者( 求跋陀羅宋言功德賢,中印度人,也曾至獅子國於其國著名龍象優波底沙(梁言大光 )可能是清淨道論之作者)譯以簡體華語,使展現國人前。

清淨道論內容,第一說戒品,第二說頭陀支品,而於第三說取業處品:內分什麼 是定,定的語義,定的相味(作用)現起(現狀)足處(近因 )。說定與之相類。且於「七」怎樣修習:破除十種障礙--住所、家、利養 、眾、業、旅行、親戚、病、讀書、神變。所說等障礙非常豐富,而仍無門徑可循。

去年及今年,曾先後上密宗山,掩關百日,均無所得,刻惟發願,再接再厲,務 底於成。

 乙四 慈氏所示善心一境性(瑜伽師地論卷

 

 卅)(分二)

丙一 奢摩他品(分四)

謂數數隨念,(於正法聽聞受持,從師獲得教誡教授,增上力故,令其定地 諸相現前。緣此為境,流注無罪,適悅相應。所有正念,隨轉安住。)同分所緣 ,(諸定地所緣境界,非一眾多種種品類,緣此為境,令心正行,說名為定。) 流注無罪,適悅相應。(同分者?是所知事,相似品類,故名同分。)令心 相續,(又由彼念於所緣境,無散亂行,無缺無間,殷重加行,適悅相應而轉, 故名。又由所緣境,無有染污,極安隱住,熟道適悅相應而轉,故名無罪。)

 丁一 九種心住(分九)

謂有苾芻令心內住……等,如是名為九種心住。

戊一 內住

謂從外一切所緣境界,攝緣其心,繫住於內,令不散亂。此即最初繫縛其心,令 住於內,不外散亂,故名內住。

戊二 等住

謂於最初所繫縛心,其性粗動,未能令其等住,遍住故。即於此所緣境界,以相 續方便,澄淨方便,挫令微細,遍攝令住,故名等住。

戊三 安住

謂若此心,雖復如是內住等住;然由失念於外散亂,復還攝錄,安置內境,故名 安住。

戊四 近住

謂彼先應如是如是,親近念住。由此念故,數數作意,內住其心,不念此心,遠 住於外,故名近住。

戊五 調順

謂種種相,令心散亂,所謂色聲香味觸相,及貪瞋癡男女等相。故彼先應取彼諸 相,為過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彼諸相,折挫其心,不令流散,故名調順。

戊六 寂靜

謂有種種欲恚害等諸惡尋思。貪欲恚等,諸隨煩惱,令心擾動。故彼先應取彼諸 法,為過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諸尋思,及隨煩惱,止息其心,不令流散, 故名寂靜。

戊七 最極寂靜

謂失念故,即彼二種暫現行時,隨所生起諸惡尋思,及隨煩惱,能不忍受,尋即 斷滅,除遣變異,是故名為最極寂靜。

戊八 專注一趣

謂有加行,有功用,無缺無閒,三摩地相續而住。是故名為專注一趣。

戊九 等持

謂數修數習,數多修習,為因緣故,得無加行,無功用任運轉道。由是因緣,不 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運相續,無散亂轉,故名等持。

 丁二 六種力成辦(以下或附其他經論

)(分六)

由六力成辦,力有六種,聽聞力、思惟力、憶念力、正知力、精進力 、串習力。此等能成何心者。

戊一 聽聞力

由聽聞力成內住心,謂唯隨順從他所聞,於所緣境住心教授,最初令心安住內境 ,非自數思數修習故。

戊二 思惟力

由思惟力成績住心,謂於所緣先所住心,由數思惟將護修習,初得少分相續住故 。

戊三 憶念力

由憶念力成辦安住近住二心,謂從所緣向外散時,憶先所緣於內攝錄,又從最初 生憶念力,從所緣境不令散故。

戊四 正知力

由正知力成辦調伏寂靜一心,謂由正知了知諸相諸惡尋思及隨煩惱流散過患,令 於彼等不流散故。

戊五 精進力

由精進力成辦最極寂靜專注一趣,雖生微細諸惡尋思及隨煩惱,亦起功用斷滅不 忍,由此因緣,其沉掉等不能障礙妙三摩地,定相續生。

戊六 串習力

由串習力成等住心,謂於前心極串習力,生無功用任運而轉三摩地故。若得第九 住心,譬如讀書至極串熟,最初發起欲誦之心,雖於中間心往餘散,然所讀誦任運不 斷,如是初念於所緣境,令心住已,次雖未能一類相續依念正知,然三摩地能無間缺 長時流轉,由其不須功用相續恆依念知,故名無加行或名無功用能生此者,先須一類 功用依念正知,令沉掉等諸障品法不能障礙,生三摩地經極長時,此即第八住心,此 與第九雖沉掉等三摩地障,不能為障,二心相同。然於此心必須無間依念正知,故名 有行或有功用,能生此者,須於微細沉掉等法,隨生隨除而不忍受,故須第七心。生 第七心,須先了知諸惡尋思及隨煩惱散亂過患,由有力正知於彼等上觀察,令不流散 ,故須第五及第六心此二即是有力正知所成辦故。能生此者,須於散失所緣境時速憶 所緣及須最初從所緣境念不令散,故須第三及第四心,以此二心即彼二念所成辦故。 又生此者,須先令心安住所緣及令住已相續不散,故應先生初二種心。如是總謂先應 隨逐所聞教授。善令心住,次如所住數數思惟,令略相續將護流轉。次若失念心散亂 時速應攝錄,忘所緣境速應憶念,次更生起有力正念,於所緣境初不令散。若已成辦 有力憶念,又當生起猛利正知,觀沉掉等能從所緣散亂過失。次當起功用力,雖由微 細失念而散,亦能無間了知斷截。既斷除已,令諸障品不能為障,定漸延長。若生此 心策勵修習,得修自在即能成辦第九住心,無諸功用勝三摩地。是故未得第九心前, 修瑜伽師須施功用於三摩地安住其心,得九心已雖不特於住心功用,然心亦能任運入 定。

丙二 毘缽舍那品(分四)

謂有苾芻依止內心奢摩他故,於諸法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 伺察,是名四種毘缽舍那慧行。

 丁一 能正思擇

謂於淨行所緣境界,或於善巧所緣境界,或於淨惑所緣境界,能正思擇,盡所有 性。

 丁二 最極思擇

謂於彼所緣境界,最極思擇,如所有性。

 丁三 周遍尋思

謂即於彼所緣境界,由慧俱行,有分別作意,取彼相狀,周遍尋思。

 丁四 周遍伺察

謂即於彼所緣境界,審諦推求,周遍伺察。

丙三 三門毘缽舍那(分三)

 丁一 唯隨相行毘缽舍那

 丁二 隨尋思行毘缽舍那

 丁三 隨伺察行毘缽舍那

丙四 六事差別所緣毘缽舍那(分六)

 丁一 尋思於義

 丁一 尋思於事

 丁三 尋思於相(分二)

戊一 諸法自相

戊二 諸法共相

 丁四 尋思於品(分二)

戊一 尋思諸法黑品過失過患

戊二 尋思諸法白品功德勝利

 丁五 尋思於時(分三)

戊一 曾在過去世尋思如是事

戊二 當在未來世尋思如是事

戊三 今在現在世尋思如是事

 丁六 尋思於理(分四)

戊一 觀待道理

由觀待道理,尋思世俗。以為世俗,尋思勝義。以為勝義,尋思因緣。以為因緣 。

戊二 作用道理

由作用道理,尋思諸法,所有作用。謂如是如是法,有如是作用。

戊三 證成道理(分三)

由證成道理,尋思三量。

 己一 聖教量

 己二 比度量

 己三 現證量

戊四 法爾道理

於如實諸法,成立法性,難思法性,安住法性,應生信解,不應思議,不應分別 。

如是復有何因緣故,建立如是六事差別毘缽舍那?及云何勤修不淨觀者尋思六事 差別所緣毘缽舍那等甚多,我輩具縛凡夫,亦步亦趨,已感隨行不易。況今奔軼絕塵 ,非瞠乎其後不可。故今未能全錄,祇擇數事,並附略釋。一俟他時趕上,當補錄之 ,以為信。

乙五 勝果(分二)

 丙一 共果(分四)

丁一 身輕安

丁二 心輕安

丁三 身堪能

丁四 心堪能

 丙二 不共果(參考宗喀巴大士未能全

錄)(分十)

丁一 寒署不侵

丁二 飢渴自在

丁三 便利自在

丁四 睡醒一如

丁五 壽命自在

丁六 強弱自在

丁七 疾病不染

丁八 水不能濡

丁九 火不能灼

丁十 風不能飄 G27;

後記

佛以正遍知,具一切種智,於勝義中之諸法,提示綱要,演說群經。而由具道種 智之大菩薩等,分別造諸論,加以注疏,以為詳釋。例如釋尊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多 經,龍樹菩薩造大智度論是也。

奢摩他、毘缽舍那,既經釋尊演說是若諸聲聞、緣覺、菩薩、如來,所有世間及 出世間一切善法,應知皆是奢摩他毘缽舍那所得之果。如是提示而後,如何種因?( 即入門之法)而於經中分別瑜伽品,祇說二者之自性。及應止觀雙修之理。 乃至大小乘均無所導引,以至欲入無門,令入憮然興歎。若天台止觀及大手印等,僅 略示門徑而已。

及讀慈氏菩薩之瑜伽師地論則於奢摩他品,則分九種心住,六種力承辦。而於毘 缽舍那品,則分四種慧行,三門,六事差別….等指示周詳,不獨入門,登堂且當入 室。宗喀巴大士於菩提道次第廣論,亦未詳引。可知非「一生補處」,莫能如此也。 不勝而拜頂禮之至。 中華民國八十一年壬申歲月團圓節

 東莞福德法幢銳之劉其鈍謹記

密宗山菩提塔勝住之開示

密宗山菩提塔勝住之開示

劉銳之講述
鍾棣湘記錄

佛塔--梵文稱為率都婆,出現於釋尊圓寂後,修建以為色身舍利之所依,以必 須置於人居之上,為世間最上福田,以其有不可思議之無上加持力,八王分得舍利, 奉回本國各建高塔,以資供養。

舍利義為靈骨,所謂色身舍利,是大修行人圓寂後,毘荼所得之晶瑩結晶物。

塔之種類甚多,為阿育王所建之八萬四千,不為少矣。但在我國除名山(如五臺 山等)外,祇北方有白塔,今臺南密宗山之菩提塔,與之對峙,亦可紀也。

藏文於塔稱為  ,義為「具法者」,藏稱佛像為所依,此塔修建時 ,一切世間之寶貝(七珍八寶)與出世間之法寶--各種佛經、陀羅尼及大成就者之 舍利、甘露丸、長壽丸等,安奉甚多,故名。印藏依此修建,其基層表三十七助道品 (四無量心、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其上則為 六波羅蜜、四攝等菩薩行。

建塔建廟之功德為莊嚴佛土,以普度眾生。

據仙藩甯波車曾開示云:「西藏未變色前,有對達賴喇嘛建言,應請 敦珠法王 修建一塔,以加持之,免遭浩劫,可惜當時未有實行,不勝遺憾。」今特請 佛母從 錫金請得色拉度德喇嘛來臺,修建佛塔,半年始成,塔身已豎中脈,現更為之勝住。 今後閉關者:入關前應先右繞塔(即順時鐘方向)三匝,默禱,然後入關頂禮及進修 ;每早黎明前盥漱潔淨後,敬出關門,雙目直視塔,至則右繞三匝,默禱俯首而回, 須知閉關是可以出入關房之門的,年前往法國博都朝禮 法王,參觀關房,據仙藩甯 波車云:「關房分為三千日、二千日、及一千日三種,及男女關房,各一座,每座五 十個房間,鄰近各有盥漱房多座,他們均可以出來,以解內急之方便,則可以出關門 外可知。

繞塔三次或七次:以三之數目,漢俗所謂三人成眾及根、道、果,上、中、下, 均以此數表示包涵一切。七之秘密為世界宗教徒所共通:如天主教、基督教之禮拜日 、回教之禮拜五、佛教之參禪七(打七)、儒教之七日一來復、道家七、七,轉閻王 殿、不倒旛以「步虛聲」等。繞塔三次或七次,涵義如是。

啟 事

上師道體違和,必須靜養,以前所定八月份駐港弘法節目(見本刊五十二期),全部 取銷,待康復後,再度履行。

大手印見、修、行之純金口授

大手印見、修、行之純金口授

南佳羅布譯英
黃毅英譯漢

敬禮帕巴卡那上師!

帕竹傳承諸上師,一切依怙皈依處,於此無分別中,我不斷召請。對爾欲繫善法 緣者,說出心中之話以為解說。

既得人生,能守三戒者甚為可貴。

若已得此人生,而不修習正教,則來生未必重獲同樣身。

故於此生,應勤作繞塔與禮拜。

死亡之敵,為閻王兇爪,隨時趨近。當擬思量「我將修法」之時,死亡已至。故 當刻即應驅除黑業,修諸白業。

只聞三惡趣之名,心亦戰慄,墮於其中,如何堪忍?

以此思維,遠離黑業猶如毒藥。三寶於無常苦楚中,能為作依怙,故應於無二中 ,於心中誠敬召請。

思維六道有情皆為己母,且應知於無數過去生中,一切均為父母,正在受無常輪 迴之苦,故於修行中,應將功德迴向。

於此,觀上師坐於頂上,相好莊嚴,由是歡喜,於心中召請。上師化光融入自己 覺性中。

於此任運觀心,觀其來去,於外內及不顯中觀察。住於心意無修整之任運境內。

不能說心為有,因其無有物質,亦不能說為空,因思維由之生起。此心或住或動 ,應不停加以觀察。

心之空性,即為無量光佛之法身。其光明為觀音之報身。其生起思維,為蓮華生 大士之化身。其心性固分別如是也。

一切思念均由五毒生起,而此五毒本性之苦勘悟之,即為五方佛。

若心為明者,觀察此明,迨即大手印,空明無二。

若心為樂者,觀樂之自性,迨為無上瑜伽,空樂無二。

若心為空者,觀察此空之本面,迨即為中道,空覺無二。

若心恐懼,觀何在恐懼,迨為立斷之聖教。

見心無有物質,則為般若之空性。

若行若住,當自觀心,則行住即為真正的繞塔。

若飲若食,自觀其心,則飲食即為清淨會供輪。

若臥若眠,亦自觀心,如是睡眠,即修睡光明。

當修甚深密咒與觀想時,此甚深之義即為觀心。

至於除魔與障,若能觀心,魔障自除。

於此刻中,可隨意思量,然最後的,應住定中,直至壽盡。

與人酬對,流轉世法,不應為此纏繞。

此即為觀修之深義,善巧記憶,而住明體。由此之住力,善護念之,漸次,自己 即為自己的上師。

於此觀修嫻熟,即能將修期延長,長於定中。無所謂上座下座。

此種觀修如河之中流暢緩,即為殊勝之覺受矣!

註:帕竹噶舉派‧恭加贊青西元一六八○-一七二八

四見講義

四見講義

劉銳之

甲一 正見

 乙一 釋尊:開、示、悟、入、佛知見。

  丙一 深信因果

  丙二 離苦得樂

  丙三 轉迷成悟(悟之梵音為菩提,釋尊在其樹下成悟,故將 其樹名為菩提。菩提梵音亦有譯作佛陀者。)

 乙二 密乘修行次第,為見、修、行、果。

甲二 不了義

 乙一 或以欲鉤牽:如祈福,(左傳自求多福,在我而已。易經 :福禍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加持。

 乙二 神通作怖攝:如地藏經之拔舌地獄等。

上二者若感應道交,當然例外。

甲三 勝義

 乙一 由戒得定(郭元興文,從古帝皇,得壽百歲者,其數為百 分之二;高僧得壽百歲者,其數為百分之十二。以高僧戒律清淨,無貪瞋癡等毒,故 得長壽。)

 乙二 由定得慧(以修奢摩他「梵音」如所有法,無分別之止。 毘舍那「梵音」盡所有法,有分別之觀。由是養成串(慣)習,以達身輕安、心輕 安,身堪能、心堪能。)

甲四 見(目標、宗旨。)

 乙一 瓶灌、唯心見。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謂精神、與物質也。精神指心,物質指身。 六根之眼耳鼻舌身,為身。意為心。佛法指身心二元,人處世間,日為色聲香味觸法 六塵所污染,故陶淵明歸去來辭,有「既自以心為形役」之句,不可不加警覺。)

釋尊開示:「一切唯心造。」以善者而得解脫是心,惡者而致隳落亦是心。

顯教淨土宗彌陀讚云:「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 ,紺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明明在自己面前,是 空無一物者,而要運用心意,緣觀佛身、相好、光明等,此乃「唯心」之控制身之作 用也。

密乘之「依修」,當然要進一步。於是有未生令生,已生令起,此兩「令」字 ,不獨「唯心」,且有佛示:「制心一處,無事不辦」之妙用,乃至種字咒輪、放光 收攝等,恐煩不贅。

 乙二 密灌、中觀見。

密灌之修行,是從身心二元,進而衍為身語意三業。為依之實踐故,認為人之 身,由七萬二千脈,乃至八萬四千脈,凝聚而為身,從精細修,故應修脈。人之語, 由氣、而聲音、而單字、詞、輾轉而成語,從精細而原始地故應修氣。意為抽象之物 ,無法加以實修,乃屬於捕風而捉影。然人之思想,善者出於心,心則有心血。不善 者出於腦,(密乘供噶巴拉之義。)腦則有腦漿。血之與漿,是內分泌與細胞之類, 密法稱之為點,抽象而具體之。直接修練身中之實物,使成「法器」,故有圓滿之謂 。應從空假中三觀以處理之,免蹈「我執」「法執」之弊。

龍樹菩薩所著之中觀論所示之八不:不生、不滅,(顯色「體」)不常、不斷 ,(形色「相」)不一、不異,(數量)不來、不去,(表色)。

 乙三 智慧灌、密咒道見。

智慧灌者,以修持之力,能教化甚至改變自他。如瑜伽師地論:咒陀羅尼云: 「依禪定力,起咒術能除眾生災厄。」密咒道如佛圖澄策杖入石勒軍中,咒缽生蓮, 香豔遐邇。

咒力之不可思議,甚至有移山倒海須臾間者。

 乙四 名詞灌、大圓滿見。

名詞者謂授記,以經此灌頂,應可授記作佛,是最高而無上者。

密灌所修,是圓滿次第,茲比他高,故所用是大圓滿見。蓋形容此時之心量, 從面積說,無有大得過「大而無外」之大。從體積說,無有圓融跳躍得過圓者。從容 積說,無有多得過滿者。以是時行者之心量,已超越「大圓滿」。顯教之經,以大方 廣名,亦此意也。所謂心量,是心實質之能量,與「唯心」尚有一段距離,而是「如 來出藏」之佛性也。

甲五 悠悠之口

 乙一 學者言論 西藏佛法之入我漢地,纔數十年,一般致力於 是者,均認為阿底峽(阿提沙)尊者,及宗喀巴大士為最高。說及蓮華生大士,竟有 認為與蓮花戒相等,或且不如。學者呂澂在所作「西藏佛學原論」竟謂有疑其為「巫 術」,且云「蓮華生未有著書以自見。」此其表表者也。

 乙二 宗教與政治之影響力 宗教尤其密宗,皆閉戶潛修,故對 外之影響力不大;蓮師之弟子眾多,且有廿五箇殊勝弟子,藏王也與其列,依然對外 無聞。而噶朱巴(白教)、薩迦巴(花教),世受封地,統領庶民。格魯巴(黃教) 則更統治全藏,政教合一,其影響力之比,不獨金字塔尖與金字塔腳,可勝言哉。

 乙三 保密之故 密法之傳授,至於口耳傳承,且其保密甚嚴, 對外當然不致普及。甯瑪十萬續,乃本派之要典,三十年前,為我 師敦珠法王所賜 與,在外不易找尋。若此四見,出自密咒道次第頌,及寶鬘釋,頌、釋二者,均由蓮 師親自所撰著,而是從 法王親自手鈔縮小影印所賜與。外人從何得知,呂澂之不得 見聞,又何足怪。

 乙四 已公開之史籍,亦莫聞知。蓮師曾親侍八位導師,如隨龍 樹傳中觀論、生遮生汪傳幻化網、詩列星哈傳大圓滿、蔣巴舍甯傳一切密乘法要等。 此均見於 敦珠甯波車著‧劉銳之譯之西藏古代佛教史,四十年前即已出版。而藏文 原著,及西藏畫軸(藏音「湯噶」),均已有之,固極公開。年前 法王曾將此湯噶 九張,為蓮師所開光之珍品見賜,且安奉於臺中學會者。茲並附述。

以真言療治

以真言療治

塔尚活佛
黃毅英譯自

「格薩爾」雜誌一九七八年冬季號

具療效之真言者,乃我等用以增長覺性、得以放鬆,使生活重獲均衡之具價值工 具。世紀以來,行者以真言作修持之部份,行人每覺此等聖音為集中與轉化微密能量 之有效方法。運用真言,即能達至覺性進而獲證悟者。

吾人可從生活上音響之潛能,瞭解真言之如何起用。我等經常對音響附帶之訊息 ,作出反應-電話鈴響、人之交談等。對每一音響,吾人均有特定之反應。音樂使人 鬆弛,警號令人醒覺,句語使人思考。真言之音如何別於一般之音響者?以真言無意 念之解釋故,不會引起特定之反應。念誦真言時,吾人心識已無應對之局限;即使開 啟至嶄新、不共之境界;亦不受慣性反應所縛。真言可視作開啟甚深境界之門。依真 言心識能得平靜;直入真言本然療治之能量。

此療治能量之源為何?此能量來自本尊握要靈力之喚醒,故可謂本尊以真言之音 聲而致召請。各本尊均含教法及導致覺悟之境界與功德。縱本尊以真言召請,非謂其 以超常之某種人格而存有。然從念誦真言所生之境地中,有自然大樂與潛藏能變力; 此即為吾人所言本尊之力也。真言為瞭悟此種境界本源之能量基因。真言猶如發動電 器之電力也。

某類真言觸發能量之大,乃對任何心意不平衡者、具危險性者。此等真言得小心 防護,而且師徒密傳,並只能付與經正式灌頂之資深弟子,而成無所不包心意練習( 即儀軌)之核心。故可視為內心之秘密精要, 上師傳以弟子直接轉化萬有之法。乃 能使行者將任何處境變之為道之丹藥。以其修持,能將蘊於人人之潛能,循儀軌之引 發而出現。

於儀軌中,一切所聽音聲,均知為咒音、一切所顯為本尊、一切思念為勝義法界 。此等甚深修法具肯定效應,而能迅速去除礙覺悟之障。

於密義言,一切諸佛皆從密咒乘得證悟,一切法均可以真言詮釋。如云釋尊說法 時,只說出一種子字「阿」,由此聽者各按其境況以其語言完全瞭解教法(譯者按: 「佛以一音演萬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一切覺悟諸種子字及詮釋亦均可融入此音 中。以觀想念誦此音,今仍可喚起此能量。專注此「阿」字能照亮及增長覺性,能藉 之增進心量。過往不少經籍與資料,均為以此及其他真言得以記存者。

真言殊勝之能力乃累積者。念誦或覺知真言次數日增,發放之能量益多。一經積 集,即可以此能力致用,如治病等。於藏土,真言常作治療之用,或配合其他藥療為 之。然不少藥石無靈者,亦常單靠真言以療治。

任何真言之正確運用,均利於色身,每一真言均配合身內之輪、每日之時、月、 年等。每種情境有其特有之真言。不少經續均有詳述真言,其中教授、用法、及用之 利益等。其致用也由治病,喚起記憶乃至增長覺性與專注等。

此甚至於世務中,吾人常忘失覺性。常沉於正作何事,應往何處而致散亂失去重 心;忘失了誰在此--吾人之覺性,真言能作提醒。整日念誦,無論闇誦或朗誦,使 能意念集中,而調節至一更平衡及健康之生態。

以真言修習所致之觀境,諸難題更易解決。真言能將封閉及逆境慢慢開啟。其能 賦與更真實之角度,使能以清明正面之態度,處理吾人身心各境也。

覺知真言有殊勝之能力。當修法持續,以真言召喚之本尊,於日常生活中,顯現 實有。猶如摯友,可於一切時依靠之。以身心配合故,能使修行及靈性,均充滿能量 。吾人之能量散失減少,而開發簇新之活力,對自他更能欣賞。

真言,具神變之音,與靈性之增長,有千絲萬縷之關係。於色身之外,更有細身 。以念誦或覺知,真言能與之溝通。真言乃覺性,另一維度之匙,於現在與未來世, 對我等皆有大利益者。

於今世,修習真言有特殊價值,以其簡單直接故也。以真言修習,不寫作長期閉 關。真言可作闇誦、朗誦等多種方式:唯一緊記之教授,為儘量將身心放鬆,緩慢具 韻律唱誦真言各字。若以此開放之態度,及具信於真言之力,每日縱誦五至十五分鐘 ,即對身心均有療效。修持漸進,又或得上師指導,可將真言字母連系於身內各輪。

真言乃一如意寶珠。藉真言此工具--藉真言之音,一切音聲集彙於覺境。以字 面言(譯者按:真言梵語一作「陀羅尼」),義為心之種子及神變 。真言能引發微密能量。此能量即能引發自身覺性。於此之時,尋覓答案與「解答」 自消,故常可依靠自身內在語言--真言之密語--作引導也。

下為念誦療治真言之數目。按傳統,真言不共之能量可於念誦十萬遍後發放,然 不少修法則要求念滿百萬或更多之數。

 打雅他嗡牟尼牟尼嘛哈牟尼也疏哈

此釋尊之真言能對治迷亂,有助自我療治。念誦時憶念佛陀有助於發放真言之力 。每月新月滿月尤宜誦之。

 嗡阿彌呢打些

此為西方阿彌陀佛真言,感召明覺與慈悲。

 嗡摩尼啤咩吽些

此真言治療惡念與苦厄。依觀世音菩薩之無盡大悲,能從業縛中得解。此真言之 音,能如甘露般令身心安樂。

 嗡阿拉巴渣那的

此文殊師利菩薩之真言,含藏一切智。文殊菩薩所持之劍斬斷迷惑與無明,於淨 見中閃爍。

 嗡阿吽班渣咕汝啤嗎悉地吽

此蓮華生大士真言,乃錯亂與挫敗之對治。於此亂世中尤為有力,於晨早甚清楚 念誦,最為見效。此真言具潛藏神變之效。

譯者後記

師今回返港,提出人間淨土、咒力不可思議、怎樣學密宗、無死蓮師法會者四, 並謂願以之弘揚。弟子敢作步趨,偶拾此文,譯作烘托而 已。 新竹靜坐班簡記

鍾棣湘

姚曉蒼師兄於南化閉「甚深勝義精華」七日關後,覺得因緣成熟,乃 敦請上師 到新竹傳授西藏密宗毘盧七支靜坐法, 師欣然答應,此為新竹學員第二次之邀請, 第一次於民國七十四年為彭吉勝師兄邀請。

傳授時間為民國八十一年三月廿七日至卅一日,每晚七時至八時卅分,一連五會 ,場地由姚家提供私人建造之七層樓房為講堂,坐落於新竹市光華東街四十二巷二號 ,約五十坪,可容納一百多人。

是次靜坐,參加人數約八十人,由於初次學習,學員都能全神貫注,聆聽詳盡, 深感法之殊勝,有些學員住得較遠,交通不便,未克前來參加,嘗問 師曰,他日能 否請 師到府上再教一次! 師不便回答。

連日來,姚家一行十多人,為籌備靜坐班及招待  上師,忙得不亦樂乎,台中劉錫清及陳貴枝、台北林崇安、吳素修及郭秀琴都來幫忙 ,指導及示範,彭吉勝則每晚必到,領導並指揮學員實踐。

為了利益有情,姚家特別安排於三月廿九日上午九時卅分舉行觀世音菩薩結緣灌 頂,靜坐學員連同隨喜者共一百多人參加,場面熱烈,法喜充滿,灌頂完畢,於一樓 以炒麵、甜湯、貢丸湯等招待各同學,口齒留香。

四月一日及二日分別為各同學解答問題,並開示觀世音菩薩修持簡軌,特別指出 三密相應之重要,身結印、語唪誦、意緣想,全身投入,自己觀成本尊,片刻不離。

五臺山朝聖略記

五臺山朝聖略記

林崇安

一、前言

《寶藏陀羅尼經》中記載著:「佛告金剛密主言:我滅度後,於南贍部洲東北 方,有國名大震那,其中有山,名曰五頂。文殊童子,游行居住,為諸眾生,於中說 法。」此中指出中國(大震那)的五臺山(五頂)是文殊菩薩的道場。佛教傳入中國 後,在五個臺頂上,各別建寺,名稱如下:

東臺望海峰建望海寺,供奉聰明文殊;

南臺錦繡峰建普濟寺,供奉智慧文殊;

西臺挂月峰建法雷寺,供奉獅子吼文殊;

北臺葉斗峰建靈應寺,供奉無垢文殊;

中臺翠巖峰建演教寺,供奉孺童文殊;

我國四大佛教名山(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嵋山、安徽九華山)中, 以五臺山的寺廟規模最為宏大及歷史最為悠久,而名列四大名山之首。五臺山的北臺 ,海拔為三○六一公尺,是華北第一高峰,有「華北屋脊」之稱。漢明帝永平十一年 ,印僧迦葉摩騰和竺法蘭來到五臺山後,奏請明帝興建「大孚靈鷲寺」(今日的顯通 寺)為此地區寺廟之始,西元一二五七年,元朝帝師八思巴奉祀於五臺山後,西藏佛 教開始傳入五臺。今日五臺山的寺廟,屬漢僧者,稱作「青廟」;屬蒙藏喇嘛者,稱 作「黃廟」。這些寺廟大都坐落在五臺山所懷抱的「臺懷鎮」,每年六月的騾馬大會 (同時也是廟會)最為熱鬧,蒙藏、東北等地的牧者都趕來參與。

二、朝聖團

上師於今年春天提出擬於七月赴五臺山朝聖後,學會會員即踴躍報名,由徐玉貞 及何沛書分別與臺北及高雄的旅行社接洽旅遊事宜。由於會員的空暇時間不同,因而 分成八天、十二天及十四天三種行程。八天者,以五臺山為主,其他二種並到北京一 遊。出發前, 上師以攝護腺舊疾亟宜割手術且當休養,因而不克成行,由於事出突 然,行程已定。因而三團皆按原訂計劃進行,朝聖團的會員人數分布如下:

八日團:香港十七位、臺北六位、臺中十五位、臺

南二十二位。

十二日團:香港六位、臺北十三位、臺中三位。

十四日團:臺北二位、臺中三位、高雄十七位。

以上共計一百零四位。

三、共聚五臺山

七月十一日,三團分別抵達五臺山的臺懷鎮。十二日朝拜該鎮中心區域的寺廟, 先至歷史最悠久的顯通寺,三團會員在大雄寶殿內共同祈禱 上師健康長住世並祈請 文殊菩薩加持,旅途平安。而後參拜「千文殊」、「銅殿」、「銅塔」等等。接著 參拜「菩薩頂」(其方丈為阿旺次仁喇嘛)、塔院寺、碧山寺、集福寺及殊像寺。各 寺的建築各有其特色,由於時間有限,大都匆匆拍照留念而去。

七月十三日及十四日,行程的重點在於朝拜五臺山的臺頂,為較艱巨的一程,東 臺、南臺及中臺可以用中型車直接到達,西臺及北臺則必須徒步或騎馬,來回要三小 時以上。此中,在東臺及南臺皆供奉有甯瑪派祖師蓮華生大士,令人倍覺親切。五臺 臺頂的寺院,曾受大破壞,今日幸有法師有心重建,會員們除隨喜贊助外,並以「金 剛乘季刊」與之結緣。回程中,並至吉祥寺參拜,為能海法師的弟子仁剛法師的道場 。

七月十五日起三團的行程各有不同,分別參拜千佛洞(佛母洞)、鎮海寺(章嘉 活佛的根本道場,今其方丈為月柱喇嘛)、龍泉寺、南山寺(含佑國寺)、普化寺( 為一較現代化的寺廟)、羅喉寺(內有「花開見佛」一景)等。許多寺院都有舍利塔 ,是印藏寺,但型象異,無暇詳看,且有許多寺院,更無暇參拜,誠一憾事。

四、尾聲

朝拜五臺山後,三團各自分道揚鑣,八日團由廣州經香港回臺灣,十二日團往北 京參觀廣濟寺(並拜會中國佛教協會)、雍和宮、頤和園、故宮、長城、十三陵等, 此中雍和宮中的佛像及湯嘉誠屬精品,也可看出清室對西藏佛教的虔信。十四日團在 赴五臺之前,已先參北京名勝,並參觀了雲岡石窟,收穫甚豐。

此行朝聖的前塵影事,雖所拍照片,未能完全表達,但腦海尚留印象,且一路平 安,何嘗不是 上師、本尊及文殊菩薩的特別加持。

西藏語文

西藏語文

黃毅英謹譯自哲蚌寺(印度)
明智洲雜誌一九八○年第五期

一般學者認為於正法王松贊剛布(第卅三世藏王,西元六二九-七一○)前,並 無藏文者,松贊剛布遣大臣純密‧桑巴渣帶同黃金供奉赴印度,改創藏文,因往那蘭 陀寺,隨針些歷比噶喇(Dramse Libikara )與拉歷啤生嘰(Lharigpay Senge )通 達梵文,以梵文為藍本,創出大部份之藏文。

是時佛法雖於漢地弘布,但於西藏仍然未有。藏文之作,使佛教經論,自印度、 喀什米爾及尼泊爾等地傳入,譯成藏文,饒益藏人,實桑巴渣恩德也。

於赤熱巴堅王在位時,學者如卡錯生參(Ka-Chog-Shang Sum )受敕,再作改進 。

桑巴渣於十六梵文字母中去掉其十一因長短元音為重覆也。如藏文中只有一 ,梵文中則有長短二者。又藏文中 既為元音亦為輔音,於梵文則只作元音,故藏 文元音符號 、 、 與 和附於 而成 、 、 及 。

於梵文卅四輔音中則去掉四個厚「哈」音、六反字( 、 、 、 、 、 ),以其認為於藏文不合用故。

桑巴渣卻引入梵文所無之 、 、 、 、 及 ,吾人必須此等以讀 (一)、 (法)、 (茶)、 (酸奶)、 (哈)、 (奶)等字。

於此有一趣事堪記者。由於藏梵文之不同,桑巴渣於尋找一些藏文字母曾遭困難 。正感失意而坐下瞌睡時,忽見一白人戴鐵帽穿甲者,乃問:「汝從何處來?」,該 人答︰「從象雄」。又問:「往何處去?」,答言:「往沙呵」。再問:「為何而往 ?」,答︰「買茶」。最後桑巴渣問︰「何時到達?」,白人答︰「截叉(何故)? 」即失去。

及後從憶念對話則得各字母︰從象雄( )得 、從沙呵( )得 、從茶( )得 、而從截叉( )得 和 。

以此,桑巴渣即創四個元音字母和三十個輔音字母。

譯者後記

九○年九月,港會邀得藏學家,中央民族學院藏學研究所王堯教授開辦藏文初級 班,受學者越五十人。以此因緣,譯者將是文譯出,以為烘托也。

西藏巖傳法要

西藏巖傳法要

黃毅英

眾所周知,師祖 敦珠法王是大巖取者敦珠甯巴的轉世,而 法王本身,亦是一 大巖取者。據 上師「恩海難量」(金剛乘季刊第十、十一期)中記述:自 上師叩 別 法王之後, 法王曾再遇移喜佛母,大家談及往昔共事蓮師的事,於是移喜佛母 請 法王將巖傳法要廣為傳授,以利益末世有情。這其實便是巖取的一種過程,或稱 作「意巖」,由空行母等獻出。所以, 上師所傳的不少法要,如普巴金剛法、無死 蓮師法、鄔金藥師法、聖寶源度母法等均是巖傳的。而 上師亦一早獲得巖傳派的傳 承,這種殊勝與難得,是我們所應珍惜的。

巖傳法為甯瑪派獨有的法要,由於恐怕末世教法之式微,蓮華生大士及移喜佛母 特將法藏於巖內,並命其弟子在適當時機轉世成巖取者,取出巖庫,利益有情。比如  法王便是蓮師廿五弟子之一的佐賓車聰的轉世,以開發巖藏,廣傳法要。 法王在 「敦珠新寶藏」的開示中亦指出,所以,巖傳法是專為末世眾生而設的,故此是萬二 分的殊勝。

於第三世多笠青甯波車的「殊勝海」(LAS A’PHROGTER BRGYUD KYI RNAM BSHAD NYUNG GSAL NGO AC;MTSHARAC;RGYA MTSHO)中便說巖傳法有四種目的:法不衰退 、教授不致參雜、加持不斷及傳承縮短。密法之共傳承有心意、表示及口耳三種,巖 傳不共傳授則分授記灌頂、心意指令傳授及付託空行母之傳授。

一些人以為,顧名思義,巖傳法一定是埋於巖洞中,多笠青寺四大轉世之一的湯 德活佛,在其「西藏隱蔽教授」(TULKU THONDUP RINPOCHE: HIDDEN TEACHINGSOF TIBET」 中便指出,巖庫可藏於石中、地下、湖泊、佛像、寺廟、樹或空中,這些都屬於「土 巖」。有一種埋於修行人的心意裡,則為「意巖」。

因為藏於地上或普通人的染污心(記憶),雖或有空行護法的守護,但亦受不少 不穩定的因素影響,只有藏於佛性的自然覺性中,才是不可染汙的。所以,土巖當中 ,雖亦有整套的經續,但多數只是出現一個單字,或記載一件與佛法無關的事情,目 的在於喚起藏於巖取者心意自性的教授,巖取者便可將法要和盤托出。由於巖取者之 無礙成就,這些法要可在一彈指間高速寫出。據聞 敦珠法王的不少著作,亦是由空 行母交付,瞬間寫出的。所以,我們可見,這些巖庫的單字等,是開啟心意巖庫的鎖 匙,普通人,由於護法之護持,根本沒法取得,而就算輾轉流傳,可有一睹的機會, 亦是無法瞭解其內容的,這就好像一種密碼一樣。

土巖通常是由蓮師及移喜佛母到埋藏地點加持了,然後安放的。但也可以由蓮師 交付空行攜同其加持力以安放。所以巖庫地點相當之廣。巖庫可以是佛像、塔或經卷 。但通常是藏於寶篋內之黃色卷軸。這些寶篋大多數是沒有篋蓋也沒有縫隙的。由授 記的巖取者向護法啟請,方如破軟卵般自然裂開,巖取者將巖庫取出後,應把吉祥物 (如佛像等)補充巖洞,以保持該地之殊勝。取出後,如巖取者認為有必要,可將巖 庫從新埋藏,埋藏地可以不同,但護法必須一樣。亦有巖庫重新埋藏後,由另一位巖 取者再度取出的情況。

至於「意巖」則由大成就者於定中出現文字或聲音,由這種「鎖匙」又開啟了心 意中的巖庫。「西藏隱蔽教授」一書中亦指出有一些巖庫是偽的,是蓮師時代對抗佛 法者所埋藏,由其轉世於今代取出,以迷惑末世眾生。而巖取者亦有大巖取者與小巖 取者之別。凡取出成就法、整套經續、能導致眾生成就的,是大巖取者,若取的是事 業法、或單一法要,則為小巖取者。敦珠甯巴與 法王敦珠甯波車當然均是大巖取者 。所以,我們能在一位傳承上師處得到大巖取者之巖傳法要是十分殊勝難得的。

憶十一年前,隨 師往尼泊爾朝見 法王, 法王命侍者將一木箱提出,內盡是 巖傳法物,一一展示,共數十件,我們亦得一沾這種殊勝加持,甚覺希有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