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 - 以菩提心為道之教授

 

菩提心- - 以菩提心為道之教授

 

 

 

蓮師口授移喜磋嘉佛母藏巖
楊奴甯瑪俄些及生嘰甯巴取巖
艾歷啤嗎恭桑英譯
黃毅英漢譯
刊載於金剛乘季刊季刊第六十五期

 

 

 

阿彌陀佛化現之蓮花生大師,依多種大乘經教,修持其心,愛一切有情,如母愛
其獨子。常行一切利他之行,乃送一切輪迴有情往涅槃之舵手;於當調服之有情,非
請而說,稟賦大悲,乃一切菩薩之王。

 

位於蒙卡獅堡洞時,我卡珍磋嘉媽,心企開悟,發菩提心,乃以珍品堆積之曼達
,供養大師,請求曰:\MK;噯瑪火,師嘗謂既於一切有情,生慈悲心,大乘至要之法
,為修菩提心,我等應如何修之。

 

大師答曰:磋嘉,若入大乘,而不修菩提心,當墜下乘。故常發心企求
證悟,奮力利他之菩提心為要。

 

大乘經續中詳盡開示無數,簡言之,可分為外修、內修、密修三部。

 

 

 

甲一 外修菩提心

 

 

 

磋嘉媽問曰:外修之法云何?

 

大師答曰:外修分十二點。

 

一、修菩提心之自性。

 

二、種類。

 

三、定義。

 

四、行者德相。

 

五、取誓句所依境。

 

六、儀式。

 

七、修之效益。

 

八、修之理由。

 

九、不修之缺失。

 

十、戒律。

 

十一、持失之分界。

 

十二、破損還淨之法。

 

問曰:此十二點云何?

 

 

 

乙一 自性

 

 

 

大師答曰:發菩提心之自性為欲求正覺,誓證之以解脫輪迴中一切有情

 

 

 

乙二 種類

 

 

 

經中言種類甚多,簡分為願行二種,願是願利樂有情,然唯願不足,實行為重。

 

未離我執過見者,發菩提心難矣哉。

 

 

 

乙三 定義

 

 

 

菩提心之定義為行者初起利他心態,未積資糧者,不起是心。

 

 

 

乙四 行者德相

 

 

 

修菩提心之應具德相如下:心慕大乘,不若羅漢、辟支佛。由具大智,離於疑惑
。皈依大師、三寶。厭倦不正或下乘之教法。(態度)溫文平和。

 

今藏民敵視教法,大臣心存邪念,藏王易受蒙騙;堪受大乘之器甚少,磋嘉,當
離於敵友之偏執。

 

 

 

乙五 所依境

 

 

 

汝應依仰慕大乘,心滿慈悲之師,求取菩提心誓句,彼應為不越戒律.縱剎那亦
不為利己而行者。

 

於此闇劫,不隨具德上師者,將墮魔掌矣。

 

 

 

乙六 儀式

 

 

 

受菩提心誓句之儀式如下:於吉年吉月之盈月十五或初八日,於三寶前廣陳供養
,敬禮僧伽,會供本尊,於空行、護法、神靈、盛供多瑪,盡捨所有以積福。

 

是夜,奉師以灌頂資,以七支(註一)敬師積聚資糧。

 

特別應懺罪如下:觀頂上「阿」字放光,置一切有情於佛陀正覺,供養一切聖眾
,光收入「阿」3字,攝聖眾悉地甘露,融入自身,燒除罪障,觀此,唸「阿」字一百
零八遍。

 

觀上師心中,智尊心中吽字放光,融入汝身、語、意,燒除一切罪業,觀此,唸
吽字一百零八遍。

 

繼為語懺悔,憶念無始輪迴以來所積惡業,以愧悔心唸懺悔文三遍。

 

 

 

金剛上師一切持明祈垂聽

 

本尊寂忿壇城聖眾祈垂聽

 

十方諸勝者及佛子祈垂聽。

 

護教空行母及護法祈垂聽。

 

於一切堪敬者前,我某甲,愧悔無始至今,由邪念驅使,自身語意所犯,及教
唆隨喜他人所犯之一切罪業。

 

既決定不復增長惡行,重複上述祈請,然後唸三遍。

 

正如過去如來及佛子,圓滿生平顯道地,出離不善及惡行,我某甲,從今直至
證菩提,離於邪念及惡行,我誓從今戒除之。

 

 

 

真實發菩提心:分兩部,首為初業行人發願菩提心  弟子應真心思維:為救苦
海輪迴之一切有情,我要證取無上正覺。

 

於上述祈求之後,唸三遍:

 

 

 

既以一切有情為我之父母兄妹子女師友,我某甲,從今直至證菩提,切實發願
,解脫一切未解脫者,渡一切未得渡者,紓釋一切未紓釋者,一切未脫苦痛之有情,
皆安置於無住涅槃(註二)。

 

 

 

次發行菩提心,思維:從今直至輪迴未空前,我要心無散亂,以多種方便,利樂
有情。重複上述祈求,唸三遍:

 

 

 

從今直至輪迴未空前,我某甲願不斷發心,修、行,圓滿六度四攝,正如過去
如來及佛子,圓滿生平顯道地,受持根本支分戒,我亦如是修、行,圓滿之。請以我
為菩薩。

 

 

 

其師續說:當如是,弟子曰:此為善,此為義。重覆三次而得誓句。

 

為使誓句不衰減,其師應開示律儀,而弟子應供養禮物,並為感恩而盛大供養。

 

此後,最重要者為如河流般,不斷發起及修持菩提心。

 

 

註一:七支為敬禮三寶,懺悔罪障,廣陳供養,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普
皆迴向。

 

註二:解脫三惡趣有情至能修法之處,渡善趣有情過苦海而得解脫,紓釋己發心菩薩
進達於地。

 

 

 

 

乙七 效益

 

 

 

修菩提心之效益如下:超越羅漢辟支佛,而為大乘行人。根除煩惱罪障。汝身語
意善行將成義利之因。所集功德,令汝圓滿。汝將為諸佛菩薩護法所眷顧,一切有情
覺汝端嚴鐲目,愛汝如子,汝將不離大乘教法。

 

簡言之,汝將速證圓滿正覺,成就佛陀勝德,此德越量,是故應持之。

 

 

 

乙八 修之理由

 

 

 

自求解脫或亦足矣,何以應解脫輪迴之一切有情?一切有情既為汝之父母,汝負
恩難量,故修以報之。

 

彼恩若何:構成汝命、汝軀,以最好之飲食養育汝,為饒益汝而承受一切困苦,
珍惜汝有甚於彼,甚至於彼之心肝。

 

再者,彼予汝以財產,教汝育汝,緣汝以聖法,父母恩大難量,必須解脫之。一
切有情既具覺性,與汝相連,汝必須令彼脫離輪迴。

 

磋嘉,只欲求一己之歡悅者,與圓滿佛道無緣矣。

 

 

 

乙九 不修之缺失

 

 

 

不修之缺失如下:既墮羅漢辟支佛乘,障汝證菩提,所作皆徒勞,所積資糧皆消
弭,為神靈所擾,他人所怨敵,簡言之,凡汝欲求,不能滿願,缺失數之不盡。

 

磋嘉,大乘行人,不具菩提心,何其愚也。

 

 

 

乙十 戒律

 

 

 

應持之戒律分二,願菩提心戒為不捨有情,不斷修菩提心。損減菩提心者為:

 

 

 

丙一 為棄捨有情意樂所勝,忿恨捶打有情,經一日而不對治。

 

丙二 為欺蒙親教師、闍黎、法友,堪敬者意樂所勝,欺蒙彼等,經一日而
對治。

 

丙三 汝令人懊悔其功德,功德為隨喜而非懊悔之境,汝為使彼懊悔(
意樂所勝)而云:此非至上,此非優勝。

 

丙四 為瞋心驅使,批評已發心菩薩。

 

丙五 無悲心,棄捨有情。

 

 

 

倘經一日而不對治,則為五墮,彼能令汝失願心誓句,當戒除之。

 

磋嘉,廣受戒而不持,罪能毀汝。

 

再者,應行持者五:

 

 

 

一、為對治忿恨捶打有情,汝應保持溫和,常施援手。

 

二、為對治欺蒙堪敬者,應常清醒,縱至斷命,慎勿妄語。

 

三、為對治使人懊悔,置一切有情,趣向佛菩提之善行。

 

四、為對治瞋心批評,應讚頌一切大乘行人,事彼如師。

 

五、為對治棄捨有情,汝應以自心見證,淨心追隨能持(大乘)者。

 

 

 

行持諸行,縱使女身,亦為持釋迦牟尼教法者。

 

次釋行菩提心之戒律分三:一、應斷之十惡。二、對治之十善。三、從事之十波
羅密。

 

 

 

丙一 十惡

 

 

 

十惡中,身業者三:殺、不予取、邪淫。

 

 

 

丁一 殺

 

 

 

殺之義為擾亂生命之延續,由三毒故,分為三類。

 

 

 

一、由貪故殺,如貪求畜生之皮肉而宰殺之。

 

二、由瞋故殺,如為邪念驅使而謀殺。

 

三、由癡故殺,如誤殺,或如幼童殺鳥,或踐蹅螻蟻。

 

 

 

未離三毒之有情,無有安樂。

 

殺業依下列四支具足而成。

 

 

 

一、作惡意圖,無有間斷。

 

二、預備及加行。

 

三、實行,究竟殺死。

 

四、無愧悔心,意樂所行。

 

 

 

殺業果報分三:

 

 

 

一、異熟果,由貪故殺,轉生餓鬼;由瞋故殺,轉生地獄;由癡故殺,轉生畜生

 

二、受者等流果,由前惡業,雖生人中,壽命短促,復多病苦。

 

三、作者等流果,由前習氣,樂於殺生。

 

 

 

磋嘉,是故諸惡莫作,修多羅云斷捨斯行,汝將出於異熟,作者,受者等流果報
,轉生多樂人天。

 

 

 

丁二 不予取

 

 

 

身惡業之次為不予取,其義為取人財物以為己有。

 

包括脅取如白日強搶,盜取如於物主不見時偷取,騙取如欺誑,顛倒斗秤等。

 

磋嘉,不出離諸欲者,無有安樂。

 

如前具四支而成,復有三果。

 

 

 

一、異熟果,總說依業力大小而墮三惡趣,別說轉生餓鬼。

 

二、受者等流果為雖生人中,受用匱乏,常遇劫盜。

 

三、作者等流果為由前習氣,未來世中,樂於不予取。

 

 

 

磋嘉,斷此惡而得三果,得與斯三相反之果,生於人天,受用豐饒。

 

 

 

丁三 邪淫

 

 

 

身惡業之三為邪淫,義為與無權交配之對象行淫,別說如下:

 

 

 

一、王所監護者為后妃,臣民不當交。

 

二、不當與法律禁止者交。

 

三、於印度,不應與未成家者交,蓋未成家者由其父母監護也。

 

四、不當亂倫,如與母、妹交也。

 

五、不當與受聖法監護者交,如上師佛母,出家眾等。

 

 

 

欲重者不入解脫道,磋嘉,當行對治。

 

與合法伴交,亦有不當之處。

 

 

 

一、不當之時,如初一、初八、十五。

 

二、不當之地,如三寶壇前。

 

三、不當之行,如作獸行。

 

 

 

磋嘉,一般而言,不捨在家生活者,陷於魔獄。

 

邪淫如前四支具足而成,復有三果。

 

 

 

一、異熟果,為生於三惡趣,縱生善趣,夫妻爭鬥。

 

二、受者等流果,為妻眷不貞良。

 

三、作者等流果,由前習氣,樂於邪淫。

 

 

 

磋嘉,斷除邪淫不沾染,將得相反之果,是故棄之為重。

 

 

 

丁四、妄語

 

 

 

復次,語之惡業有四:

 

其初為妄語,即說不真實為真實。分別如下:

 

 

 

一、無記妄語(註三),如衰老者之妄語。

 

二、有利或有害之妄語,如對某人有利而損害他人者。

 

三、大妄語(註四)如未證謂證。

 

 

 

磋嘉,莫粗心發言。

 

妄語如前四支具足而成,復有三果。

 

 

 

一、異熟果,為墮三惡趣。

 

二、受者等流果,為雖生人中,所言無力。

 

三、作者等流果,為惡業習氣故,未來世中,樂於妄語。

 

 

 

磋嘉,斷此行而得相反之果,棄之為重。

 

 

 

註三:英譯作無利及無害,依舊譯作無記。

註四:英譯作「具備聖德之妄語」,依例作大妄語。

 

 

 

 

丁五 兩舌

 

 

 

語惡業之次者為兩舌,總說為離間,破好友和合之行,分說如下:

 

 

 

一、顯兩舌為當彼等面前而說。

 

二、間兩舌為背彼兩舌,令輾轉得聞。

 

三、隱兩舌為至其一前而說。

 

 

 

磋嘉,不慎言者無有安樂。

 

如前具足四支而成,而復有三果:

 

 

 

一、異熟果,為墮三惡趣。

 

二、受者等流果,為縱生人中,友少諍多,常感悔怨,人所不喜,出言無力。

 

三、作者等流果,為未來世中,樂於兩舌。

 

 

 

磋嘉,斷之得相反之果,故棄之為重。

 

 

 

丁六 綺語

 

 

 

語惡業之三綺語為浪擲閒暇,分別如下:

 

 

 

一、薩滿咒語(註五)。

 

二、說故事及言語遊戲。

 

三、戲謔。

 

 

 

此行如前四支具足而成,果報分三

 

 

 

一、異熟果,為墮三惡趣。

 

二、受者等流果,為縱生人中,言不威肅,雜亂無章。

 

三、作者等流果,為未來世中,樂於綺語。

 

 

 

磋嘉,斷之得相反之果,莫好無義利之扯閒。

 

 

 

註五:薩滿為曾流行東亞之巫教,笨教屬之。

 

 

 

丁七 惡口

 

 

 

語惡業之四為惡口,其義為傷害他人之語,分說如下:

 

 

 

一、顯說人短。

 

二、間接傷害之。

 

三、隱說傷害他人之語。

 

 

 

磋嘉,惡口之火焚自他之心,惡口利刃斷解脫之命力。

 

此行四支具足而成,復有三果。

 

 

 

一、異熟果為墮三惡趣。

 

二、受者等流果,為縱生人中,隨所宣說,令人厭惡,不快。

 

三、作者等流果,為樂說惡口。

 

 

 

磋嘉,斷之得相反之果,闇劫有情無有安樂。

 

 

 

丁八 貪

 

 

 

再者,意惡業分三

 

初者,貪之義為味著可意財物,分別如下:

 

 

 

一、難捨一己所有。

 

二、欲求他人所有。

 

三、味著不屬自他所有之可意物。

 

 

 

磋嘉,莫執為諸有之主,修行人不解無常,無有安樂。

 

此行依四支具足而成,復有三果

 

 

 

一、異熟果,為墮三惡趣。

 

二、受者等流果,為縱生人中,居於饑渴不適意處。

 

三、作者等流果,為未來世中,樂於貪求。

 

 

 

磋嘉,是故捨之為要。

 

 

 

丁九 瞋

 

 

 

意惡業之次者為瞋,乃爭鬥之心態,分別如下:

 

 

 

一、由憤怒起瞋。

 

二、由憎惡起瞋。

 

三、由妒忌起瞋。

 

 

 

磋嘉,莫作損惱自他之意業。

 

此行具足四支而成,復有三果。

 

 

 

一、異熟果,為墮三惡趣。

 

二、受者等流果,為縱生人中,多受不平爭鬥,常遇仇敵訴訟。

 

三、作者等流果,為陷於怨毒心態。

 

 

 

磋嘉,不斷瞋心,難修大小乘。

 

 

 

丁十 邪見

 

 

 

意惡業之三為邪見,義為輕蔑,分說如下:

 

 

 

一、執外教斷,常邪見。

 

二、執於儀式,如雞犬行。(註六)

 

三、執蘊遷邪見。(註七)

 

 

 

此行四支具足而成,復有三果。

 

 

 

一、異熟果,為墮三惡趣。

 

二、受者等流果,為縱生人中,生於邊地,不聞三寶之名。

 

三、作者等流果,為邪見習氣所障,樂執邪見。

 

 

 

磋嘉,十惡聖者訶之,智者棄之,縱求人天福報,亦不應犯,是故應戒之。

 

難分善惡者甚多,然已入佛道,知善惡因果,猶犯之者,與獸何異。

 

磋嘉媽問曰:若捨惡業,當得何果?

 

大師答曰:異熟果為生於人天,聲音悅耳若梵天,相好莊嚴似帝釋,財寶
自在比輪王。

 

受者等流果,為學識淵博,天資聰敏,得遇佛法,終證三身。

 

作者等流果,為盡未來世,嚴於棄捨十惡。

 

磋嘉媽問曰:十惡邪行,可有輕重。

 

大師答曰:有輕重之別,總說,依煩惱言:

 

 

 

一、由起瞋心造業者,墮地獄。

 

二、由起貪心造業者,墮餓鬼。

 

三、由起癡心造業者,墮畜生。

 

 

 

依境而言。(註八)

 

 

 

一、對勝境造業,墮地獄。

 

 

 

二、對常境造業,墮餓鬼。

 

三、對劣境造業,墮畜生。

 

別說:於諸殺生,殺已發心菩薩,惡業最重。

 

於諸不予取,盜取三寶財物,惡業最重。

 

於諸邪淫,逼羅漢與通,惡業最重。

 

於諸妄語,欺蒙其師或尊者,惡業最重。

 

於諸兩舌,破和合僧,惡業最重。

 

於諸惡口,出言令僧眾不快,惡業最重。

 

於諸綺語,擾亂僧眾或修持不二止觀者之心境,惡業最重。

 

於諸貪心,貪求謀取三寶資財,惡業最重。

 

於諸瞋心,作犯五無間罪,惡業最重。

 

於諸邪見,輕蔑了義,惡業最重。

 

磋嘉,縱使斷命,莫作諸惡。

 

總說,十惡果報有異。

 

一、作殺、兩舌、惡口,瞋等業墮地獄。

 

二、作邪淫、不予取、貪等業墮餓鬼。

 

三、作妄語、綺語、邪見等業墮畜生。

 

 

 

註六:印度教中仿獸行,以祈解脫之教規。

 

註七:以為五蘊延續中,俱生實有「我」或「自體」。

 

註八:境指對象。

 

 

 

丙二 十善

 

 

 

磋嘉媽問曰:應如何以十善對治。

 

大師答曰:十善分四支

 

 

 

一、其義為身、語、意之淨業,轉生善趣。(註九)

 

 

 

二、定義為已得暇滿者,作得所樂果報之行。

 

三、分說為相反於十惡之行,當護有情之命,當作布施,當守淨戒,當說誡語,
當息怨爭,當說雅語,當說有義利語,當修慈悲,當持捨心,於因果及究意義,離於
疑惑。

 

四、助善德住於相續者十種如下:於真實教法具信,保持自尊與清醒,離於賭博
及爭吵,離於市集,清醒處事,驅除懶惰,惡友,調柔身語意,生起對四方壇城之觀
想(註十),特別是將心意集中於聖道。

 

磋嘉,如是汝將生於善趣無疑。

 

 

 

註九:英譯作高處。

 

註十:英譯作四摺球體。

 

 

 

丙三 十波羅密

 

 

 

再者,從事十波羅密行,此分五支。

 

一、性為具成就無上正覺道之自性。

 

 

 

二、波羅密之義為使汝度過輪迴苦海,得達涅槃彼岸。

 

 

 

三、功德為圓滿二資糧,成就利益有情。

 

 

 

四、此分總別兩部,總說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智慧。

 

 

 

別說布施分三:法施、財施、無畏施。

 

持戒分三: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換言之,持戒即斷十惡,行六度
四攝。

 

安忍分三:棄捨輪迴,安受苦忍,為利有情,耐怨害忍,於甚深法理,具信不驚
,為深義不驚忍。

 

精進分三:行大乘教法之加行精進,驅除逆境之擐甲精進,成就圓滿佛陀之無厭
足精進。

 

禪定分三:專注世間正道之禪定,專注出世間道,,及平等捨持之禪定。

 

智慧分三:悟緣生法(註十一)超越專注之智慧,悟內性超越專注之智慧,悟一切
境相,離二過,超越言、思、議。

 

為使諸法住於自相續,汝應知以四波羅密圓滿之。

 

布施不望報,以調服慳貪,為力波羅密。

 

布施而離於世俗及小乘心,為方便波羅密。

 

布施而發願自他離於困窮,為願波羅密。

 

布施而淨心三輪體空,為智波羅密。

 

如是,以持戒調服惡業,不欲輪迴,為力波羅密。

 

嚴守誓句,離於世間八風,是方便波羅密。

 

非為一己冀生人天,而願一切有情,離於惡行,為願波羅密。

 

抱三輪無分別心而行,為智波羅密。

 

視眾生平等,以調服瞋恚,為力波羅密。

 

離於欺詐,為方便波羅密。

 

非為一己得人天相好,而願一切有情,息除醜惡,為願波羅密。

 

常念功德過失,精進以消除懈怠,為力波羅密。

 

離於世間欲求,例如冀他人信服,為方便波羅密。

 

願一切有情,離於懈怠,致力正道,為願波羅密。

 

以禪定消除散亂,以超越無色界,為力波羅密。

 

願打斷一切有情之散亂,為願波羅密。

 

離於三輪,為智波羅密。

 

以大悲自性俱生之空性智,消除分別心,為力波羅密。

 

願自他覺悟真諦,為願波羅密。

 

覺無始以來,自心具此智慧自性,為智波羅密。

 

磋嘉,如是無散亂而修。

 

五、如是修十波羅密,汝將獲離於惡趣,生人天乘之果報,汝將道行圓滿,速證
佛位,成為領導有情,脫離輪迴之響導。

 

 

 

註十一:英譯作條件所限者。

 

 

 

乙十一 持或失誓句之分界

 

 

 

既已積累資糧,生起汝必要圓滿清淨自心,利樂有情之意,依儀軌唸誦三遍之際
,獲菩提心誓句。

 

生起邪見或棄捨三寶之際,失去菩提心之誓句。

 

 

 

乙十二 還淨方便

 

 

 

若違反根本戒者更受,犯支分戒者於師或三寶前懺悔還淨。

 

 

 

甲二 內菩提心

 

 

 

磋嘉媽問大師曰:何謂內修菩提心?

 

大師答曰:此分十二支。

 

 

 

乙一、自性

 

 

 

自性為生起幫未悟內性性空相有者之意願。

 

 

 

乙二 定義

 

 

 

不依於身語外行,依心而修,故名為內。

 

 

 

乙三 種類

 

 

 

彼分為願、行二種。

 

願者願未悟此自性之有情悟之,宴坐空言何益,故必須致身於令有情領悟之方便
也。

 

磋嘉,未離二見之執者,行之甚難。

 

 

 

乙四 行者德相

 

 

 

如前所述,修此行者見執微薄。

 

磋嘉,稍息汝心。

 

 

 

乙五 授者

 

 

 

汝應依已悟二無我,修三慧,離世間八法之師受之。

 

磋嘉,得師為入大乘法門之要。

 

 

 

乙六 受戒儀式

 

 

 

莫執三輪,出離世法,求真口授。

 

 

 

乙七 修之效益

 

 

 

汝將超出小乘及謬道,具離於我法二執,悟無我自性之效益。

 

 

 

乙八 修之理由

 

 

 

置一切有情於真道,為二無我之自性,此為應修內菩提心之理由。

 

 

 

乙九 不修之缺失

 

 

 

不修持之,汝難契入無我之自性。

 

未入道之凡夫,或入謬見之外道,執己為我,以為此「我」支配,經歷五蘊、十
二處、十八界。甚或以此為常,為實,執此為敵為友,為自為他。

 

磋嘉,汝必須離此執著。

 

視一己為我(註十二)者險矣,概執自我為體,則境現為他,附此二見,則以益己
為友,損己為敵,由是經歷愛惡(註十三),作諸惡業,緣斯行而墮惡趣,以至遍歷輪
迴。

 

磋嘉,此魔不除,難得安樂。

 

斷此我執者,總說為一切佛教徒,別說為聲聞,不用說,吾等入大乘之門者亦斷
此我執。

 

據云聲聞得悟法我之支分,辟支佛亦未得其全體,此即是說,聲聞錯斷相有而不
進解法我,辟支佛著於住心性空而不解真諦。

 

磋嘉,倘不出於下乘見,難見真實義。

 

執著法我者險矣,由是愛惡而生煩惱,以至沈於輪迴,歷劫難成。

 

斷此法我執者,總說為一切大乘行人,別說中道行人亦斷之,吾等入密咒之門者
倘執著之,惡兆也。

 

 

 

註十二:我指個體。

 

註十三:貪愛及厭惡。

 

 

 

乙十 守則

 

 

 

汝應修無我之義,此分願、行二部。

 

應守願者三點如下:

 

 

 

一、不斷思維,以保持願一切有情常悟無我真諦(之願心)。

 

 

 

二、日夜三次,隨喜現修無我者。

 

三、專一不離無我而修。

 

行分外內,外者分四:

 

 

 

一、未悟者(無我),不離教導無我之師,或善知識。

 

 

 

二、莫執住處、國境、種姓、敵友。

 

三、聞、思、修無我空性之教法。

 

四、莫執一己為:名、家、個體。

 

內者亦分四:

 

 

 

一、莫以名為物,概一切外物之名稱,並非於心實有。

 

二、認知情器世間並無自性,相雖現起,實如夢幻。

 

 

 

三、日夜三次,覓此味著諸境,實無一物之心。

 

 

 

四、莫離此無名,離邊之諦。汝縱覓心,亦難有任何發現。

 

 

 

最重要為汝應如是精進而修,如是投入,汝將消滅邪魔,出離輪迴。

 

 

 

乙十一 持或失誓句之分界

 

 

 

得師口訣之際,得內菩提心誓句。

 

仍執二見,不解自性空之際失誓句。

 

此剎那即失誓句,當施對治。

 

 

 

乙十二 還淨方便

 

 

 

依上述義理,離散亂而修,汝自解二執之縛。

 

 

 

甲三、密修

 

 

 

磋嘉媽問大師曰:應如何修密菩提心?

 

大師答曰:此分十一支。

 

 

 

乙一 自性

 

 

 

密發菩提心之性為確認無始以來,無生本淨,超越修整,不可思議。

 

 

 

乙二 定義

 

 

 

言思既難詮釋,自然密於下乘。

 

 

 

乙三 種類

 

 

 

可分為兩部:顯萬有清淨為無修,以自顯當下之自性,本來清淨為無修,於此汝
莫偏執。(註十四)

 

 

 

註十四:此指修大圓滿之二部,本來清淨之且卻,自顯之妥噶,此二修法依師口授。

 

 

 

乙四 行者德相

 

 

 

行者當為最上堪能,心厭實境者。

 

磋嘉,彼由修前述行持而來。

 

 

 

乙五 所依境

 

 

 

應依已悟法身一元,而住於廣闊任運之境者始得之。

 

磋嘉,此為已證大圓滿之上師。

 

 

 

乙六 受(誓句)儀式

 

 

 

受儀為覺性顯現之灌頂。

 

捨汝不淨世行與清淨梵行,如一切已成辦。

 

捨汝不淨無益之言,與持咒誦經,如啞子吃糖。

 

捨汝不淨輪迴之念,與清淨涅槃之念如無心者。

 

依汝師微妙指示,汝將見汝心超越言詮之本來法身。

 

磋嘉,此乃吾證解同時之口授也。

 

 

 

乙七 修之效益

 

 

 

修此之效為:不捨輪迴自解脫,煩惱自圓滿為智慧,故具當下證悟之功德。

 

 

 

乙八 修之理由

 

 

 

如此修行之理由為汝實具此無執離過之自性。

 

 

 

乙九 不修之缺失

 

 

 

不修之險,為汝將墮入宗見之執,為(見執)腳鐐所困。

 

磋嘉,修持有所偏執,則非大圓滿。

 

 

 

乙十 守則

 

 

 

一、萬有諸境之根本,藏於汝本來無生清淨之菩提覺心,此為見(註十五)

 

二、此菩提覺心;並無觀者,與所觀境,視此為本覺。

 

三、悟此覺境所起之思維、執著,皆此本來空明之覺性。

 

四、悟外顯諸相,從體驗之剎那,無有實質,不越法性。

 

五、證心境無二為俱生大樂,離於取捨。

 

 

 

六、別說,證一切煩惱,與苦為聖道。

 

 

 

七、領悟有情,從受之剎那起,無有實質,輪迴本來無生清淨,故無須捨離。

 

八、悟一切受為身(註十六)與智,自心具足,本來是佛。

 

 

 

如斯行持,汝將繼承普賢王如來之位。

 

 

 

註十五:英譯此微妙規則為見。

 

註十六:法、報、化身。

 

 

 

乙十一 持與失之分界與還淨方便

 

 

 

汝本來三世不離覺心,這處無此閒功夫。

 

結語:

 

磋嘉,吾集一切經、論、續、口授之義於此外、內、密發菩提心。

 

修之,

 

攜之於道,

 

心中銘記,

 

和合於行,

 

彼為大乘教法根本。

 

師如是說,

 

此大乘修菩提心之教授,名為「以發菩提心為道之法」。記於蒙卡獅堡洞。

 

 

 

圓滿

 

寶之印 密之印 托付之印

 

 

 

多笠青甯波車的開示

多笠青甯波車的開示

閔蓉蓉摘譯

我要與你們分享我的教訓,就好像父母教訓他們的孩子,因為我們是一個家庭的 導師與學生。我要告訴你們,許多寺廟用不同方法去追求目標,如同許多機構用許多 種方法去追求目標。多數人有不同的想法,知道我們思想過程和心路歷程是很重要。

首先,我們想設立中心的目的是什麼?是要有一個修行地方,動機和目的並不是 要到全國弘揚佛法。並不是我很有學問,而是我有經驗,想和你們分享我的經驗。你 常奇怪為什麼,我不希望教許多法?或者許多不同的開示?因為你必須懂生命的真諦 。修習佛法必須承受世間的各種變數,也不能從所謂「現實的世界」完全疏離。有一 句俗語:「當你餓,你感覺想偷;當你飽,就感覺想修佛法。」社會要求你了解社會 的本質,而且要隨俗。有許多欲望和動機來做密勒日巴,得花你一生在那麼一個方式 上。但現實情況是不同的。在佛法上來說「化緣為生」,但是現在你去化緣,你會被 趕走,同樣地,假如你進入一個山洞點個火和吃得簡單,你可能會有麻煩,甚至於要 找一個可以點火的山洞都不可能。你必須了解情況,那就是說,一個人必須依據戒律 、國家的風俗和地方的傳統,在西方要比東方困難多了。最起碼,在東方能接受化緣 ,而能當做尊敬儀式的行為,但化緣在西方是絕對不能被接受的。所以你必須覺察現 實的狀況,所有偉大的喇嘛們,了解修行佛法的偉大,但是他們配合社會的現實面。

你的心意就是你修行的基礎。假使老師在你後面,那是沒有喜悅的。而且將引起 焦慮:「天呀!我不想去,但是我還是必須去。」然後整個事情變成一個極度被逼的 狀態。然而修行的基礎是喜悅的,也許只是五分鐘、半小時、一個小時等,你要喜悅 地去做。假如你想「我必須去,因為我答應過了。」你整個心靈狀態只會產生挫折、 產生焦慮,那不是修行的方法。

談到我們自己的中心或寺廟,推動者必須團結一心。在心理的訓練,有隨喜心。 修行人的特質是喜悅共享別人的成就。舉例說,有些人有財富,能夠供養一萬朵鮮花 、蠟燭等,你站在旁邊說:「多美好呀!那個人能對菩薩獻上那樣的供養。」你的喜 悅發自內心。在經典上說:「獻供養人的功德和隨喜人的功德一樣。」你們兩個都得 同樣功德。但假如狀況相反,你想:「好了,這是他炫耀財富,我沒有足夠金錢來跟 他比。」那麼你就把隨喜轉為嫉妒。

我要強調另外一點:尊重,對別人生起一些尊重。尊重不是對獨裁者的服從,它 真正不是那個意思。尊重就是尊重它的意思。你了解一個人所要做的事情而分享他的 看法,那就是尊重。人們有傾向變成獨裁者的角色,而且斷然去做。然後人們腦海裡 升起觀念「他或她是頂尖,我是底部。所以,我要推翻他或她。」這樣的想法會發生 。事實上,互相尊重是彼此的。

九華山朝山供僧記

九華山朝山供僧記

吳錦偉

中國佛教有四大名山:山西五臺山、四川峨嵋山、安徽九華山、浙江南海普陀山 ,是四位菩薩摩訶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王菩薩和觀世音菩薩廣化群生的道 場。對此等靈山聖境,內心嚮往久矣。而大型供僧法會亦時有所聞,惜一直無緣成行 朝禮及參與隨喜,憾甚!九二年一月十八日摯友鄺國俊師兄接獲九華山祇園寺主持仁 德禪師訊息,知九華山現時之氣候良好,遂決定暫放下工作,與鄺兄、舍弟錦成等三 人,聯袂於十二月十一日前往九華山朝山供僧,一償宿願。下午五時三十分乘機到安 徽省合淝縣,到達後首先安頓於安徽飯店,然後找一計程車安排行程。

十二日,先購備回程往廣州機票,繼而取道青陽縣九華山,車行共七小時,約在 下午四時到達。由於九華山為重點旅遊區,每人要付十元入山費,到祇園寺後,由主 持方丈仁德禪師接待入寺旁之上客堂安頓,隨後到待客室晚飯,並在閒談和給我們開 示,商討十四日之供千僧事宜。

十三日,早上七時開始,展開朝山行程,一方面遊覽參聖,一方面由慧靜老和尚 持仁德師之介紹箋帶往沿路各寺院,邀請各僧尼眾於明天到祇園寺應供。旋向天臺頂 拾級上行,路上見有載人上山之轎,收費尚廉,為表誠意,我們徒步而上,到山頂上 已四個多小時。上山前一帶為九華街和九華村,有食物店和雜物商店等,但卻是一遍 寧靜,民風淳樸,有與世無爭之況。梯級為長型方石所砌成,路上古木參天,偶見菜 田。由於已是冬季,遍地落葉,但仍有不少灌木,綠葉婆娑。間中見村民、僧人及轎 夫上落。約一半路便到達「千年鳳凰松」,沿路所見寺院,或靜修室,都供奉地藏王 菩薩,及觀音菩薩聖像。途中遇一老和尚,帶領二位小和尚和一位老女居士向著山頂 ,三步一拜,朝禮而上,反觀我等徒步而行,猶覺不支,對他們虔誠之心,自覺倍感 慚愧。約十一時三十分到達拜經臺,由慧靜師引見主持聖明法師,在訪客室接見,寒 喧很久,並熱情款待用膳,真有故人相會之感。膳後續行,當日之氣溫為攝氏二至三 度,因向上行所需體能較大,雖於此寒冷天氣,身體亦不停出汗,故邊行邊除脫衣服 ,但稍一停頓,體熱不足以抗外寒,便需立時將寒衣逐件穿上。反觀慧靜師除了步履 輕快,四個多小時之拾步上行,全無倦態,還不時拋離我們在上處回首向我們招手微 笑,輕鬆活潑如小孩般,更是不寒不熱,從容自在,偶然見他將帽子脫下,體熱化成 蒸氣白霧由頭頂上沖,隨即把帽子戴上,不留絲毫痕蹟,從他無意中透露,除食物外 ,他日常口不沾滴水。十二時三十分到達天臺正頂,往頂前的一段路,見到不少天然 異景,怪石嶙峋,有傳說中的仙人打鼓、老鷹爬石、雙燭臺等,再行不遠便到「一線 天」,就在剎那間,灰白微紫的濃霧,由四方湧現,將整個山頂包圍著,原來清楚的 視野,變成一片糢糊。轉過另一處,到地藏洞,相傳此為地藏菩薩化身之「金喬覺」 到九華山後,在此修行之地方,並日食山中特產|黃精及洞旁鬆軟泥土維生(由此可 引申閔公獻地之故事)。再行不遠,見一石貌似觀音,山中人稱之為觀音石,位於崖 邊險要之處,但見像身披有袍衣,相信是善信們不畏艱險,攀登披上,像前有一靈猴 石,面對觀音石而坐,彷彿在聆聽慈音法語。天臺頂另有一地藏洞,內有地藏菩薩像 一尊、佛經及爐器等。隨後沿原路而回,又一次於途中遇上方纔上山三步一拜之僧人 及居士,回到千年鳳凰松後,改乘汽車往月身殿,當時為下午三時三十分,月身殿內 有木塔一座,塔內四方各有一尊地藏像,面向外望。殿內兩旁為靈官十像,當時正在 重修中,地板已翻起,露出塔旁泥土,靈官像重新修補泥塑,待日後上色。地藏菩薩 以靈官做護法,是有一段故事:相傳以前地藏菩薩的護法是韋陀菩薩,地藏寂滅後, 留下肉身舍利,供眾生供奉。適時有一狀元到山中遊覽,見菩薩法身莊嚴,栩栩如生 ,皮膚充滿彈性,不相信其已圓寂,遂以針刺其身體,以觀反應,及有否血液流出, 此中一切,給韋陀菩薩全看在眼內。及後狀元下山而去,韋陀尾隨至山腳,於山腳將 狀元殺害(現時在山腳處有一狀元墓)。並回報地藏菩薩,地藏菩薩聞言痛斥韋陀, 謂「此一針為報自己以往生所作之業,你為何不問因由,而害其性命。以往我以針線 修補破衣時,不慎使藏於一角內之一隻跳蚤,為針所傷而亡。跳蚤因常吸食我之血肉 維生,獲不少功德,故今生得轉為人身,並得中狀元。而其今次上山,為來還我一針 ,你雖睹其出佛身血,但不應害他性命。」遂斥去之,自此改由靈官做護法。相傳木 塔底下有一地洞,內中藏有地藏菩薩之肉身舍利,更有傳聞昔有黎元洪總統曾親下地 洞內,見肉身之髮甲增長,遂為之修剪,該日恰是農曆七月三十日且更是閏七月(即 地藏菩薩誕)。肉身殿旁有一古井,傳說在殿中修一整夜法,然後往井中觀看,可見 到自己未來世之生趣,惜時間所限,未能得睹此井及證傳聞。往前不遠是靈官殿,殿 內有一尊大地藏菩薩像,像之兩旁左是道明、右是閔公。兩邊壁上滿是色彩繽紛之立 體浮雕像,皆是如來、菩薩、羅漢和天人聖相。都是上身微向前傾斜,手工極之精細 ,造相莊嚴,非他處可及,隨著大像視線向前望去,放眼皆是閻王靈官、牛頭馬面、 地獄鬼差,一片陰森恐怖。置身其間,整個設置,有如幽冥教主召開地獄大會,審判 業報地獄之眾生,令人不寒而慄。我暗作誓言,當即止惡行善,精進修持,永不作投 生地獄之業,願眾共勉。四時三十分到上禪堂,參觀完後,取道步行回祇園寺。路經 九華街,鄺師兄見路旁食店門外有一盆待烹泥鰍,遂發起心動,三人集資將之購下, 帶往放生池,由慧靜師主持放生儀式。經月身殿起沿路都下著雨,由於沒有帶備雨具 ,大家都由頭到腳,衣衫盡濕。當時約攝氏二度,各人都不覺辛苦和寒冷,反感到身 心安泰愉快。回到寺後,見主持仁德師,以我們全身濕透,髮尾滴水,乃微笑嘉許, 後回到會客室,大家圍爐共語,於兩小時裡給我們不少寶貴開示,其中記憶較深的是 修行要精進,須知靜時修行十分,只是動時一分,動時十分是病時一分,病時修行十 分,僅是將死時一分,靜時若不修行,至死時則無所措手。

十四日,由於早一天活動致身體太累,睜眼已是六時三十分。撥開窗簾給嚇一跳 ,但見窗外白濛濛一片,原來昨夜下滿了半呎多厚的雪,將所有樹木、道路、屋頂全 俱鋪滿。我們踏著厚厚的雪,每一步都留下深深的足印,在往大殿途中,見不少僧眾 忙著掃去通往祇園寺路上之厚雪。在偏殿外,巧遇仁德師,他說:「昨天早上天朗氣 清,讓你們上山路上能清楚看到九華山中每一景象,直至下山後才開始下雨,今天是 供千僧的日子,九華山下滿了在今年裡的第一遭雪,是菩薩趕路、瑞雪臨門,菩薩來 應供吉祥之兆。」儀式在九時正舉行。大殿外牆掛起紅布橫額,上面寫著「歡迎香港 鄺俊國、吳錦成、吳錦偉護法大居士蒞臨九華山舉行千僧大齋供眾」。儀式進行間, 由知客僧帶領我們三人一切行事規矩,我們三人大部份時間都是在大殿佛像前中央。 知客僧法號慧堅,是一位二十多歲的年青僧人,處事鎮靜,有高僧大德之風範。殿內 兩旁擠滿了僧眾,約略估計有五、六佰人之多,分男左女右站位。儀式有普佛、供天 ,兩旁僧眾時而站立念誦,時而下跪禮拜,亦有焚香上疏。於拜願時,男女僧眾唱誦 之聲,互相交替,此起彼落,音調洪亮,大雄寶殿內之迴響直振入內心深處,引起共 鳴。除了我們帶來的司機為我們拍照外,還有很多安徽省佛教協會的人員和一些不知 名人士(可能是公安人員)不停拍攝遠近鏡頭,閃光燈所發出之強光點綴著此莊嚴隆 重法會。儀式進行中,正門外湧入一陣柔和的風,帶進一團白霧,盤旋於殿中,彷彿 隨喜此盛會。儀式裡有一節是繞佛,由於人數眾多,大殿空間有限,僧俗兩眾列隊齊 誦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名號,時而繞出殿外,時而繞進殿中。其間不少遲來的僧人、 及居士,不斷加入,及隨喜此繞佛行列。一時間消災延壽藥師佛名號響徹內外遠近, 我於心中誠心祈求:願以此功德,回向 劉上師健康長住世,法音常在,普濟有情。 同時亦回向一切法界眾生同得利樂。法會圓滿結束後,僧眾隨著列隊步入飯堂,各自 安頓坐下,我們也跟著知客僧進入與各應供僧人會面。過堂飯是由仁德師主持,堂中 有一空置坐位,是留予彌勒菩薩來應供的(這是一貫的慣例)。主持坐在大堂中,知 客僧帶領我們先向主持下跪三頂禮,再向兩旁僧眾各頂禮三次,跟著見主事僧人在各 應供者檯前奉上供金。飯後閒談之際,司機神色凝重地進來,焦慮地說:「我們最好 現在下山去,現時剛開始下雪,照常理還有幾天下,如明天下山的路結滿冰,汽車不 好走,有滑胎的危險。」我們原定的安排是:待完成今天的活動後,於明天才下山的 ,故一時不知如何決定。唯有聽取仁德師的意見。但見他稍為停頓後用堅定的語氣說 :「不用忙,明天一定可以下山,安心留下吧!」下午仍是慧靜師給我們帶路,今次 行程是往百歲宮,百歲宮以前曾名百歲公和萬年禪寺。一路沿石階上,視野所及全是 雪景,柳絮般的瑞雪飄於空中,隨手向地下抓去,皆可握雪成球,回擲地上,透雪而 過,只留下一孔洞而不見球影,可見積雪之深。由於石階面,已積雪成冰,致使舉步 艱辛,花了一個半小時,才到達百歲宮。百歲宮是由於殿內供奉一尊肉身菩薩而被命 名,肉身菩薩相傳是一位一百二十六歲圓寂於明朝末年之無暇大師。肉身一直保存不 腐,為避戰亂,一直藏於地底。後期才被發現,迎出地面,建廟供奉。傳說無暇大師 圓寂當日,住於地藏洞旁村民和僧眾目睹一度彩光向洞方照射過來,知有異事,遂沿 光線來處尋覓。見一僧人於一洞穴中面向地藏洞而坐,安然寂靜,才知是一位一向表 現瘋瘋癲癲,整天擔柴種菜,從不言倦的無暇大師。為使肉身得到永久保存,大嶼山 寶林寺主持聖一法師於七九年至八一年間籌得款項為肉身披上金身,在八一年,他步 行往百歲宮途中,山下群眾見有彩光自百歲宮向空中照射上去,歷久不散。又有傳說 ,於很久以前,山上曾發生一場大火,直向百歲宮燒去,但大火卻無緣無故熄滅,當 居民再往殿中看,見肉身絲毫無損,但雙手卻由原來置於臍下的定印變為提置於胸前 ,也是現今我們所見之貌,能不奇哉?隨後我們往見百歲宮主持,施禮畢,見牆上掛 有一幅密宗陀羅尼經被,因九華山大都是顯宗修行,此經被可說是所見到唯一的密宗 法物。其後取原路下山,轉往化城寺。化城寺是九華山的第一間古寺,也是十方叢林 ,主持是無垢法師。寺內有博物館,保存有不少珍貴古物和先賢墨寶,遺憾的是主事 僧外出,寺門深鎖,致未能得睹珍藏。

十五日,氣溫較昨天還冷,匆忙梳洗後,往見仁德師,共進臨別前之一個早餐。 餐後我們向各師傅合掌告別,數天相聚之情,觸發依依惜別之感。仁德師親送出殿外 ,其時和暖的陽光從雲間照射下來,樹上和山峰的雪開始溶化,道路上的雪亦化為寒 水帶走地面的泥污。昨天司機的憂慮也一掃而空,仁德師的預知真堪佩服。兩天裡的 雪來雪去,果真不可思議。回合淝路上順暢無比,司機們亦因有緣參與此以往未曾聞 、未曾見的殊勝法會而感到歡欣不已。回到合淝已是黃昏,入住安徽酒店。<\p>

十六日,上機前,由於還有不少時間,順道往位於市集內的明教寺一遊。明教寺 在三國時代為曹操點將臺,佔地廣闊,是一佛教寺院,殿內也是供奉地藏王菩薩。雖 然位於市集內,寺內卻是寧靜莊嚴,亦見不少當地人士上香禮佛。主持為現安徽省佛 教協會副會長妙安老法師(正會長是祇園寺仁德禪師)。至此一切行程圓滿結束,安 然踏上歸途。

後記,九華山原名九子山,主峰十王峰海拔一千三百四十二米,全山一百餘平方 公里,山上九十九峰並立羅列,李白曾作詩云:

「昔在九江上,遙觀九華峰,

 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

山中蒼松、怪石、山光水色交相輝映,名勝古蹟遍滿其間。惜時間匆忙,未能一 一遊覽。其中天臺景色,高出雲表,猶為絕妙,清朝錢又選有詩云:

「天臺南直上,九十九峰間,放眼心無相,扶筇步欲難,石梯雲折斷,松澗水飛 還,眾寺深山裡,高僧靜掩關。」

這次朝山供僧原沒有事先安排,只是驟然動念成行,余謹以所見所聞,據實記述 下來與眾分享,並書以數言聊記此行:

「九華山頂紫氣浮騰一線天上尋佛影,

 祇園古剎瑞雪紛飛大雄殿內遍僧跡。」

澳門金剛乘學會諸佛菩薩勝住大事記

澳門金剛乘學會諸佛菩薩勝住大事記

柯萬成

劉銳之金剛上師法駕蒞臨濠江,由五月五日至十四日,一連十天,其中五日開講靜坐法,五月七日下午三時假文化中心公開傳授「觀世音菩薩」結緣灌頂,受法者八十餘人,(當地人即佔五十多),五月八日上午十時在學會為諸佛菩薩勝住(俗稱開光),港台澳師兄凡八十餘人出席,一時法喜充滿。慶幸的是:此次弘法,總計下來,新皈依弟子凡二十多人,從此甯瑪巴教法得以長住濠江,利樂當地有情,不但是澳門眾生之福緣,亦是劃時代的大事因緣。茲略述如下:

澳門現為葡國殖民地,至一九九九年回歸中國,舊屬廣東省香山縣,面積十五‧五一五平方公里。由澳門、氹仔、路環三島合成,島內民風淳樸,以工商旅遊業為主。

澳門居民信仰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佛教有三大禪院:媽閣廟、觀音堂、蓮峰廟。媽閣廟,是澳門的古剎,建於明弘治元年(一四八八年),距今五百多年,比澳門開埠的四百年還要長。其餘觀音堂,建於明末天啟年間(一六二七年),至今亦有三百六十年,蓮峰廟亦至少一百九十三年。

換言之,在這五百年來,佛教弘揚,居民信奉的佛教諸佛菩薩中,乃以釋迦佛、長壽佛、觀音菩薩、地藏菩薩和其他的關帝文昌帝君和天后娘娘為主。二百年來,亦未聞有新廟落成。

居民之於殊勝密法,接觸不多,可以想見。而欲皈依學密者更為不易,近年香港密法弘布,求法者每多朝往夕返,舟車勞頓。

密宗上師前來澳門弘法的,聞於五十年前有吳潤江上師,近來西藏喇嘛創古甯波車亦曾來此灌頂,密法種子雖佈,因緣尚等候成熟也。

劉上師和澳門夙具因緣,五歲至十三歲即在此度過快樂的童年。至今猶念念不忘,盧九花園、賈伯樂提督街….、澳門馬路邊的大榕樹和大碗糖水….等等都是 上師不能或忘的美好回憶。

劉上師九年前(一九八五)八月曾來澳門親授密宗靜坐法,學員計五十人。五年前又前來講演「密宗大圓滿」,前後漸次吸納了十位弟子,成為基幹。憑著上師慈悲的加持力、澳門弟子的願力,克服種種困難,出錢出力出心,毅然買下提督馬路百利大廈五樓G一個單位,經匝月裝修趕工,終於完成 上師和弟子間「法幢遍豎」的心願。終於成立了澳門金剛乘學會,密法的種子終於抽芽茁壯、綠葉成枝。澳會若比之於澳門三大禪院,其為後生,固不待言。若從顯密而言,對不同的根器提供不共的法門,未嘗不是一種殊勝的因緣。筆者喻之為「劃時代大事」當非「誇口其談」,識者知之。假若有任何功德,乃 劉上師所賜。

今後,澳門新國際機場和澳珠廣鐵路之連接貫通即將陸續興建完成,澳門對外交通之發達將可預期,而澳會的法展是難以估量的。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的確如此。「佛法難聞」,何況得聞密法?更何況得聞「無上甚深的瑜伽密」呢?

據《大幻化網導引法》云:「往昔莊嚴劫,有現生王佛出世,曾授密法。現在賢 劫釋迦佛出世,及未來一俱胝劫後,華嚴劫中,文殊生佛出世,均得聞密法。若除此 三劫,餘均無有。」可見學密真是希有、殊勝、難遇。

筆者希望澳門同學,以至所有密乘同學認知此殊勝因緣,勤修精進,發菩提心, 普度有情,願以此互勉。

時輪金剛瑜伽

時輪金剛瑜伽

黃毅英譯

剛於印公開較下三部密及三主流密續(者按:密集金剛、大威德金剛、勝樂金剛)遲。如此,其(譯者按:指時輪金剛)乃建基於彼等(譯者按:指下三部密及三主流密續)並更精細。

如前(譯者按:指前數章)所述,下三部密之修法主要為有相瑜伽與無相瑜伽之二次第。此乃對治識之粗分故不及無上瑜伽密之大能力;其不具行者於初即能將細身意與粗分離之法。然於修行之初,諸覺受皆偏於粗分(厚眠、生貪、死等時除外),故較簡之密行(譯者按:指下三部密)亦不失為一甚有效之起點。

於主流密續中,行者得將細身與粗身分離之法。如此,心意只於細分生起。此修行大樂所生覺性之超常層次,乃用作觀空,一切之最後本性。其果為近即時覺悟。

時輪金剛乃再進一步,將細氣及點亦消溶,並觀修「空身」。後即可見其有主流密續以外之種種方便。

大十三世(譯者按:指十三世達賴喇嘛)於《時輪金剛續提要》中指出時輪金剛不共之處。

另一重要之無上瑜伽密續為時輪金剛,其與餘之無上瑜伽密顯然不同者,此「顯」續一般獨立於其他無上瑜伽密而作教授,以其基本結構有別於其他主流,如密集金剛、大威德金剛與勝樂金剛等。

此處,時輪金剛乃名為「顯續」,有別於「隱續」者。時輪金剛被諭為顯續乃其解說直截明顯,其他三主流密續則有意隱於密語中。

時輪金剛之一大特式為說及「三時輪」。聖者(譯者按:概指十四世達賴喇嘛,不肯定)於《時輪金剛灌頂略述》中談及此:

於時輪金剛生起次第,以成熟作圓滿次第者,常談及三時輪:外、內與別。

外時輪為器世間之諸大。內時輪為情世間感官等之諸蘊。第三之別時輪為生起圓滿次第二道以能清淨上二時輪者。

大十三世《時輪金剛續提要》更言:

別時輪為時輪金剛續中清淨情器之實修,清淨之基礎為具六大於此世界人胎中生者。

再者,一世達賴喇嘛於《大時輪金剛二次第註釋》中云:

前述三時輪中,外內時輪為所清淨之根,別時輪為能清淨之瑜伽道,以成三清淨之果。

故此三時輪–外、內與別–中,最末於指時輪金剛中之實修部份。以此法清淨情器世界故,三世均可總攝於「別時輪」中。

時輪金剛體系不共之處,於道之初,即接受灌頂,已甚明顯。

第一世達賴喇嘛引印度大成就者甘打巴打(藏文諦波巴)中言及主流無上瑜伽密用作灌頂之壇城:

 (主流密續中)用作灌頂之壇城有三:具色彩物、繪於布上及觀於身內者。

第一世達賴喇嘛即指出密集金剛及某些體系可有第四種壇城:禪那。

然時輪金剛與此等別者,乃灌頂時只許用沙末壇城。那洛巴於僅存《時輪金剛根本續》之註疏中「灌頂論」一章確言此點。

次者,正式灌頂之程序與他亦大有不同,於前章已見主流密續灌頂有四:瓶、密、智、名詞,於一灌頂中各受一次。

於時輪金剛則有三組灌頂:「如嬰兒之入」七灌,四高灌與四較高更高之灌。後二組之四灌其名與主流密續者同,其間觀想亦仿似。其本質與作用稍有差別,於後第一與十三世達賴喇嘛之註釋中即見。

「如嬰兒入」之七灌引回至出世時情境而將此生從新開始。其中表義為:沐身、剪髮、穿耳、學笑及語、學用感官、授名、學讀寫等,此七名為水、冠、絲帶、鈴杵、事業、名、許可灌頂,受時弟子觀時輪金剛白、紅、黑、黃四面,此等灌頂令入清淨四蘊、十氣、左右脈、十識與境、五身事業、三門及元始智慧。

第二組為四傳統高灌,亦名四世間灌。此安住弟子於四喜,以瓶水、受用密物、覺受名點消溶與所得之大樂,及本有空樂而成。

第三組為四較高更高之灌,亦名四出世間灌。此引弟子入於無上不變大樂中直見空性之覺,於最高勝義覺中住昇華之大樂之覺,此與時輪金剛及佛母空相雙運乃為一味。

第一世達賴喇嘛描述此三組灌頂之體用:

七灌頂之作用為轉心意成適合修生起次第,建立禪那道之器。然絲帶與鈴杵灌同時令成圓滿次第之器,驅氣入支分脈,並使之入中脈都帝。

 次之四高灌,均與生圓次第有關:

 較高更高之前三與上S2;(譯者按:指四高灌)RF;同,然各觀與九明妃雙運而非一。以此灌頂時所得之大樂大致相同。然於四灌所顯為證悟與昇華之實義,具四灌一切功德,故名為「出世間四灌」。

經此十一灌(或言十五,視乎四灌算一次或二次),即入生圓二次第有權。

時輪金剛之另一特式為灌頂時所傳之戒。主流密續涉及菩薩戒、十九五方佛三昧耶(譯者按:不知何所指)、十四根本墮與八支粗罪。於母續如勝樂金剛,則有附加者,如開始以身體左邊活動(如以左手持物而非以右手等),及每月進行密供(包括受用酒肉)等。

正如十三世達喇嘛指出,時輪金剛均有此等戒律,然十四根本墮與上不同者,其中七條與主流密續相同而另七則有不共義。此外,時輪金剛另有五組各五共廿五條不共三昧耶。

故所涉及之戒甚多,甚或一般人亦難記誦者。西藏傳統於此初階不太過慮,而讓其於修法中逐步成熟。此有慣乃先守最要之一二及此生最能接受者。嗣後逐步兼守其他。

一般而言,戒乃按小、大、密三乘分。

首為別解脫,共分為八,按居士、僧、尼等位。其精要為締造簡單純樸之環境以助修持。其中每一種戒之數各異,重點為非暴戾且立誓於道並不傷害於人。

三乘之次為大乘,其首為菩薩戒。此分為二:首為願菩提心,願成最高覺位以利有情;及為行菩提心,即以六度為道。藏典中言及六十四菩薩戒,其要即為純作利他。

第三金剛乘之戒亦甚多,要之為二,如聖者達賴喇嘛(譯者按:指今輩)於《建立常修》中云:

 (密法中之)戒為(二):免於平凡示相及免於執著平凡。

時輪金剛之實修以生起次第始。其中不少方法與名相與主流密續亦異,從比輪第一與十三世達賴喇嘛言及此(譯者按:指時輪金剛)瑜伽及本書前述主流密續各修法即知。

然其主要差別為之主流密續均強調,以「三時為三身道」,即死時、中有與生時轉成法、報、化三身之道。時輪金剛則以三時改為以四部份修生起次第。此即為無上勝利壇城、無上事業修法、明點瑜伽及微細瑜伽。

縱首二與他無上瑜伽密同(至少於名相而言),後則為時輪金剛所不共,以配合其「四時之四明點」。第一世達賴喇嘛於《二次第註釋》中云:於時輪金剛中,此等明點(醒時、夢時、厚眠時與生貪時之明點)為一切覺受之基礎。

時輪金剛之理為清淨四明點即清淨一切意識界,於識生起時即予轉化。此非進入圓滿次第而可成熟及達成;然其種子則於生起次第,四明點之課題乃於圓滿次第得再闡述。

如其他無上瑜伽密,時輪金剛生起次第具不同壇城之相以作抉擇為修持之基。大十三世之《時輪金剛續提要》中即列有主要諸相:

 生起次第所用之壇城,《時輪金剛根本續》言及千六百二十尊之光明流動星壇城。《略之時輪金剛續》則言身語意七百二十二尊。他有三十六尊心壇及三十二尊心壇等。較略者仍有廿五、廿三、十九、十三及九尊之壇城。亦有只時輪金剛父母之壇及寂靜時輪金剛單尊之壇。

十八世紀康地時輪金剛行人‧七世達賴喇嘛弟子三世班禪喇嘛之弟子‧朗度喇嘛於其《宗喀巴喇嘛見之時輪金剛名相彙集》中云:

 (時輪金剛生起次第中)儀軌共有十一主要壇城,於《時輪金剛根本續》中所言千六百二十天聖眾之壇城;《略之時輪金剛續》七百二十二本尊之身語意壇;三十六或三十二心壇;廿五及廿二親密本尊壇;十九、十三及九尊之壇;並有五大樂本尊壇;父母雙尊;及單尊寂靜時輪金剛。

此為生起次第中可用之諸壇城,傳統上當向上師稟請以作抉擇。一般以較略者,如時輪金剛父母、甚或寂靜時輪金剛以為始,數數串習於時輪金剛生起次第之境方進而較複雜之壇城。

時輪金剛生圓次第體系乃別於他主流密續故,此二次第之定義亦不同。

布里雅的喇嘛嘉桑天真於其依第二世達賴喇嘛之上師嘰竹羅桑嘉錯教法所寫之《喇嘛羅桑開示》中定義時輪金剛生起次第之用:

 (時輪金剛生起次第定義為)意流於(時輪金剛)灌頂成熟者之首密行次第;此道為修三時輪(外、內、別)中最要之別時輪,其中各境界乃以平時世界生起與消溶所得覺性之程度而定,以此建立無二覺悟之身相。

 於此,下四之義相等:首密行次第、有造瑜伽、生起次第、意識投射瑜伽。

 生起次第可再分為二。首為死時四大收入死光明生起之練習,表為具德能量積集之增強並觀解脫之四門。次,表越中有而入胎者有行果四支之瑜伽。

 此次階涉及四種觀修,名為無上勝利壇城、勝利事業、明點瑜伽與微細瑜伽。

由此可見,其定義與生起次第及細分,並第八章主流密續與時輪金剛大有不同。

本書之第十八與十九章即有言及時輪生起次第之兩文,首為六座上師瑜伽之簡略禱文,為受時輪灌頂者須晝夜各誦觀三次者,以滿灌頂時五方佛之十九戒。其為格魯派聖者甲遮康沙多傑,生於一八八年,寂於本世紀中者所撰寫。此尊將時輪金剛授與本世達賴喇嘛之二位親教師,故為其「師公」。此處所用藏文經卷為一九七六年達賴喇嘛於拉達克灌頂時所用者,其時一大壇越布施印贈萬份給與會者,以此故,達賴喇嘛名號之咒亦內於其中。

十九章次較長之文為實修生起次第之儀軌。其中為行者每天須誦觀一、二、或四次之四中圍次第。造者為其時最偉大西藏上師薩迦派渣路寺布頓領青竹巴(一二九○~一三六四)。其全集中有五卷為述時輪金剛者,並有所有重要典籍之書目。宗喀巴大師之傳承即來自布頓之徒卓之普者。

無上瑜伽密之精進行人理應以六座上師瑜伽及如此之儀軌作常修之課業。

藏文中有千計六座上師瑜伽與儀軌之法本。世紀以來,西藏喇嘛不斷造此等法本。有些長達百頁,另則廖廖數行或段。此處所舉者為較略。

然頗有趣者,今日多對此等法本作背誦,然亦可不如是者。吾之主要上師之一,尊者度本活佛嘗言此等於古時,如宗師時代,非作諷誦者。尊者度本認為於印度及早期西藏時期,行者記憶內裡主要結構與程序,修法時以闇誦生起觀想,並闇誦各咒。

如其他無上瑜伽,行者修時輪生起次第嫻熟,即入圓滿次第,其中共分為六:別攝支、靜慮支、中善支、認持支、隨念支及三摩地支。此等名相縱存密集金剛圓滿次第中,然時輪金剛之內容則甚不同。

以時輪金剛如是不共故,圓滿次第定義與前主流密續者亦異。貝諾的喇嘛嘉桑天真之《喇嘛羅桑開示》中言:

 (時輪金剛圓滿次第定義為)意流於(時輪金剛)灌頂成熟者之次密行次第;此道為修三時輪(外、內、別)中最要之別時輪,其中觀修集中於無造作之金剛身。

 於此,下四之義相等:次密行次第、離造作瑜伽、圓滿次第、超乎意識投射瑜伽。

 圓滿次第可細分為六:別攝支、靜慮支、中善支、認持支、隨念支及三摩地支。

一世達賴喇嘛《大時輪金剛二次第註釋》首章中已例出時輪金剛體系獨特之處。如金剛身中諸脈觀修之法與密集金剛及諸主流密續均不同。諸輪之位置亦略有不同,脈輪中諸瓣之數亦異。

若比較兩者論著。如一世達賴喇嘛《大時輪金剛二次第註釋》與主流密續之論,如二世達賴喇嘛之《尼古媽密續瑜伽》即知時輪金剛體系革新之處。

一世達賴喇嘛於圓滿次第開示中之下一課題為四點,如其所說:

 醒時明點之住處為身,色於額,夢時明點之住處為語,音於喉。厚眠時明點住處於意,思維於心。最後,生貪時明點之住處於智慧,元始覺性於臍….。

凡夫之此等四時之點-醒、夢、厚眠及生貪-均附 帶世間不淨觀念之潛力,混亂顯現與音響之潛力,意 障與無明生起之潛力,及發放喜悅之潛力。

此等潛力於時輪金剛瑜伽得清淨。確切言之,此等 即轉化為空身、無混亂音聲、無思維智慧及不變大樂 。修習圓滿即生起佛之金剛身、語、意及完全顯露之 覺性。

故時輪金剛乃以淨化四點為其主要部份。以達此,時輪金剛以「空身」理論及「不變大樂」之力。其結構即為六瑜伽。

亦有將四點說為八,分成金剛身之上下半部。一世達賴喇嘛於其《註釋》中未有此說,縱其中論及各點於身內走動時顯示其已清楚有關之討論,康地大師朗度喇嘛於《時輪生圓次第結構導引》中云:

 於金剛身之上部,醒時明點乃於額上,夢明點於喉,厚眠點於心,生貪點於臍,此四為持命氣所轄。

 下身之四點,醒時於臍,夢時於密處,厚眠時於寶珠(根部之)中央,生貪時於寶珠頂。

 此八點如何運行及其與覺性之關係甚為重要。一切昇華者均似此:包括偏知之障及解脫之障。

此六法乃為相繼運用而非同時者。各有其目標,前者達到即續修後者。此於一世達賴喇嘛《註釋》中強調:

 六瑜伽乃依前列次序而修,即於首修至嫻熟方進至二,餘類推。前未修至成就即修後者不能達至預期之果。每一次第之效果即使行者進於諸階而能續修下者,瞭解此理並依之而行甚為重要。

如於主流密續,時輪金剛圓滿次第亦以觀修脈、氣、輪與點之金剛身為主。然「金剛身」則與主流密續不同者。一世達賴喇嘛於《註釋》中即有詳述時輪金剛中金剛身獨特之處。以此支點,行者按之修圓滿次第。

首為『別攝支』,此名由來乃斷六根六識之氣。行者集中額中醒時之明點,至使氣入增上靜止之地。此令煙等十相生起,以示進境。此等內像,如死時顯現同。相繼出現後,即有第十一相:如髮許黑圈於明點明晃耀。此為成就具五相粗報身之相,此五為其時乃十相出現;其處為中脈之內;其自性為非物質;其相為金剛身;其顯為內父母份雙運之大樂。此為替代之空身。

如一世達賴喇嘛指出,別攝支應於黑暗中修,於世藏,此等瑜伽常於上師地界之關房中修。關房之設計乃使之無光者(譯者按:概指黑關),修以數月,甚或數年,直至成就相現。

次為『靜慮支』,意為令意定止。此為使首瑜伽成就保住故,意即綜合與增上上階段之境界。行者續觀頂輪,將器世界溶入壇城聖眾及上乘生起之粗報身,生起密慢直至自然生起。此瑜伽共分五支,首二以毗缽舍那為主,後三則為奢摩他。集中之處包括粗身,心中生起之喜,空身細微生起之樂,身與識之相互關連。五事之達成即得止觀相運之收融。

若六瑜伽分成三支,此二名為相成就支,以首瑜伽生出觀修之特殊物質基礎而次增上此成就故。此中所言特殊身乃名為「粗報身」。報身此名與般若乘共,乃指覺者之特殊顯現,而只能為高地眾生方能見者。

此瑜伽修成之生又名為替代之空身。其乃於頂輪中央明點中生者。

第三時輪金剛之瑜伽為『中善支』。前二瑜伽調伏識根中之氣;第三即令微細氣入中脈。主要所修金剛誦與寶瓶氣,乃欲令持命氣及下行氣與臍輪和合。臍中之靈熱燃起,至令頂輪之點溶化並沿中脈下降,經各輪時生起大樂。此大樂即為中善支之成就。

於第三瑜伽中首有「靈熱」。此與主流密續之次第有異,如於密集金剛中,此(譯者按:指靈熱)居首。

其兩種氣方便(譯者按:指金剛誦與寶瓶氣)於主流密續中亦存焉,然時輪金剛乃集中生起高層能量以成就實有之「空身」。此中所言能量亦指氣,而行者所修愈熟,即能增長持氣之時。漸次,能持氣達數日,甚至數星期,而對行者無損。

第四為『認持支』。此時行者令氣住持於中脈。諸大漸次收入,令微細氣循諸輪回升。各能於每輪住一層,生起四喜。此時生起心與空身此二主要能量之和合;而令其住於六輪中。此覺受即入此瑜伽之地。

上二支(譯者按:指三與四)成就高層能量故又名為「金剛語瑜伽」。

次為『隨念支』,以此時輪金剛不共之大樂生起。此名為隨念者乃憶念前生起之細身並觀修之。

行者以實,觀想或虛幻之雙運以生起不變大樂。於此,行者分三等:利、中與鈍。首者用虛幻之母,並觀想雙運以生起覺受。而第三等行人,鈍根者則須用實印作修。然無論如何作始,均應漸入大手印。

頂輪白菩提下降至密處尖處時,紅菩提於臍間升至頂,生起無上不變大樂。此即入時輪金剛第六瑜伽三摩地支之邊沿。

於第六及最末時輪金剛瑜伽,行者聚集明點於中脈,生起陣陣大樂。據言每陣大樂能將物質身二萬一仟陸百份中之一消溶,令行者於喜悅中步升。最後,整個物質基礎與諸大及物體離於障礙,所知障消除,得時輪金剛佛父母所表之佛位。

如是物質身消溶而代以空身,與諸相好,心中充滿大樂而成內在不變智慧。

一世達賴喇嘛於「二次第註釋」中云:

 其義為:時輪金剛行者一期成就乃此善男子或善女人具時輪金剛佛母之本性;大空身具正覺之相好。其為透明瀅澈,以其不可觸及非物質故,無有世間之結構 。

 此為身之成就,若言意成就,其自性為無上不變與觀空離習氣所生智慧二者一味雙運生起之大悲,遠離諸相。

如是身意得空身與不變大樂智無分,此故名為「元始時輪」。

同文別處一世達賴喇嘛開示時輪金剛六伽如何組成一完整覺悟之道。

 六瑜伽亦可組成三支,別攝支與靜慮之合而得身成就;中善支與認持之合為氣成就;而隨念支與三摩地支則合為大樂成就。

 如上所見,成就前四則轉修第五(隨念支)而得生起空身之能力。此階段(譯者按:指隨念支)之成及力用則為第六及最末最末,即三摩地支成就之基礎。

 以此故(六瑜伽半身具足成就圓滿正覺之能力,故)無須輔以其他諸法,亦不必於其上修他者。此外,缺一即損體系(成就正覺之)能力。

如前述,時輪金剛體系統中缺不少主流密續中之名相|如三獨立(身、語、意),不淨與清淨幻身,仿及實有光明,與大會合等|而用他名相如替代及實有空身,四點之清淨,生起不變大樂等。

時輪金剛圓滿次第之一大不同者為「空身」之說,對與主流密續之「幻身」。此等名相實義如何極難說,以此乃自密之境界及難以言詮故。藏本中常言此幻身(及所成就之虹身)為最微細能量之物質所成;然時輪金剛行者所成之「空身」則為非物質,純為投影。

一世達賴喇嘛比較主流密續幻身之說與時輪金剛傳統中之空身技巧如下:

 時輪金剛中不共空身與主流密續之幻身甚似,縱其成就之基礎與六瑜伽之首別攝支有關。次瑜伽靜慮支則 使上成就堅固。如是二瑜伽身成就支所成之空身則為行者之不共身(而成意觀想之基礎)。三四中善與認持支乃用以控制微細之氣。此依外緣之印於自成就中 行隨念之,而生起時輪金剛佛父母之空身,由此生起三摩地與大樂之雙運。

 其中,隨念支所生起之空身與主流密續如密集金剛等所之幻身類似….

 於密集金剛等體系中之幻身,成就之基礎為首之身獨立。此由語獨立增上,至於幻身中八第三次第。

 若比較以時輪金剛之空身,則此約為次瑜伽靜慮之所成之身。由此真至認持支(四瑜伽),境界增上,然空身之成乃待第五之隨念支。此空身與別攝支者截 然不同(以其為非物質故)。行隨念支,一切物質消溶而全基以時輪金剛之空身。

 其又比較時輪金剛與主流密續中之光明理論。於時輪金剛經論中,常見「有表空」與「無表空」。首者,其意直見二法顯現中生起之空身。此名為空以否定故,粗細物質消溶,全無物質故。

 次(無表空)為意直見否定之空,即本有之空,以意已無二法顯現故,名為「無表」。

 時輪金剛空身乃如上闡述,而空性之智慧與無上不變大樂成為一味,此乃代替無上瑜伽密續之光明與幻身(即空身代替幻身,不變大樂與智慧一味代替光明)。身意具此二者(空身與不變大樂溶於空性智慧)代替(光明與幻身)之大會合。

前已知主流密續中行者如何經五道達覺悟。以時輪金剛中強調生起「空身」,並以之從樂之覺觀空故,其次第有所不同。

二世達賴之上師嘰竹羅桑嘉錯開示云,如密集金剛,於灌頂時入資糧道,然此後即與密集金剛別。

一世達賴喇嘛解說時輪金剛如何步於五道:

 當行者將白紅菩提引至寶珠尖及頂輪(即白菩提至寶珠,紅菩提至頂),並於是處忍持之,即能生起陣陣大樂。二萬一千六百粗身之分中,其一消溶。同時,自鼻出之二萬一千六百業氣,十二分一(即一千八百)停止。

 當(第一份之)一千八百大樂生成,一千七百九十九分明點積集,即得加行道中之「大無上法」(加行道之第四即最末位)。再千八百分一如是生起,即得尊者位,得見道(即第三道)。

 若如是能引二萬一千六百白菩提,生大樂者,往寶珠頭,並向上積堆直至頂輪,又引二萬一千六百紅菩提並積成紅柱自頂至寶珠,以此(二萬一千六百紅白菩提)得穩定之大樂。如是二萬一千六百煞那之不變大樂生起。各斷二萬一千六百業風之一,而令物質身二萬一千六百分之一完全消溶。

 其色蘊,諸大與俱,離去諸障,超自知障,同時一期成就元始時輪金剛正覺。

有時輪金剛經論中言正覺為十二地,或時輪十二地。藏語為「沙」,即譯自梵文「本美」者,意為地也。修多羅乘中亦有言地,然只至菩薩十地。此等為更高層菩薩之境界,自觀修空性至見地直至得等正覺前。

故此等十地攝五道中之三四(第五道乃究竟覺悟)。一般修多羅乘均以初菩薩地為見道,其他九地屬修道,即五道中之第四道。

蒙古喇嘛羅桑泰賢於「如日大師傳承」中言及時輪金剛與菩薩諸地之關連:

 三摩地瑜伽亦可言及共分十二地。首仍為凡位之發意。次十為聖位之十地,自為首之歡喜地至十之法雲地。第十二地,亦名不共道,乃為離陣道(亦即覺悟) 。

同典亦述於道及地上如何積疊白紅菩提往上及往下,其中亦如一世達賴喇嘛於《註釋》中云:

 故依臍輪中脈中央作實有「空身」父母力雙運,並然點業力身臍間拙火,紅菩提自中脈於下引上並持之頂輪。

 同時白菩提自中脈引至寶珠頂,此等明點忍持不讓他往。使其堅住與堅持。依此,初得剎那無上不變大樂,並生起剎那空樂之元始智慧,並消除部份障。與此同時,千八百分業風之息止,物質身二萬一千六百份(即千八百之十二倍)之一得盡。

 如是建成二百一千六白與紅菩提(反向)於中脈中並生起二萬一千六百無上不變大樂覺受。並生起二萬一千六百空樂之元始智慧,令二萬一千六百障礙昇華,止二萬一千六百業氣。此二萬一千六百積集明點消解物質身之所有二萬一千六百分,令物質身完全消解。如是(十二組千八百明點,剎那之覺受,空樂智慧之覺受,業風之止息,物質身之消溶)行者得十二時輪金剛地。

羅桑泰賢對照宗喀巴大師之開示,於「如日大師傳承」綜合時輪金剛覺悟次第如下:

 要之,首千八百不變大樂之覺受中,一千七百九十九於加行道(五道中之次)中生起。第千八百覺受即為見道(五道中之三)之始,並登首聖位,歡喜地。再千八百大樂覺受生起,其末乃為修(五道中之四)道之始,並為次聖位,離垢地之始。

 如是步各時輪金剛之十二地,各含千八百份,究竟至十二地,離障道。

亦有言及堆積紅白明點與六輪開啟之關係。羅桑泰賢亦有此說:

 是故明點之堆積自寶珠頂始。當自寶珠輪堆至密處,即得首二時輪位,凡位之發意與聖位之歡喜地。自密處至臍,則為次二時輪地,離垢與發光地。自臍至心,為次二地,焰地與難勝地。自心至喉即為現前地與遠行地。

 自喉至額,得不動地與善慧地,自額至頂,法雲地與離障地…

 如是行者自寶珠堆積明點至頂並持之不令消散,圓滿大不變大樂。猶如將鍊金藥置於鐵,此鐵消解並顯為純金,依圓滿時輪瑜伽,行者故有色蘊消滅而成如 空中虹之時輪金剛佛父母身。

羅桑泰賢對時輪第十二地亦有簡述:

 一切諸佛之功德乃含於四身中,

 首為自生身。此乃第四時(生貪時)明點離損。得頓悟,為之始金剛智。為空所淨,得遍知與遍見。

 次為元始之法身。此乃厚眠時之明點得無損。得五智之覺而為金剛意。以住於無相境清淨,令所知為覺悟道,並住於無上不變大樂。

 其三為報身,此為夢時明點離損。得覺之十二地,為金剛語。以無求清淨,能應眾生根器說法。

 四為化身,醒時明點無損,能於諸世界化無量身,為金剛身,以無整清淨,得遍知,能顯身自在….

 四身各又含身、語意及大樂之如是時輪金剛乃言及十六身。

時輪金剛剎土是人間淨土

時輪金剛剎土是人間淨土

劉銳之

捧誦佛說阿彌陀經,內云:

「爾時佛告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 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須知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所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 。」所謂十萬億佛土,未奉明示,可能語貴含蓄,亦可能唯佛與佛,使能知之。

然此千餘二千年來,花開見佛。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迎接往生及十念 往生者,實有多人,大者如麻似麥之感。我金剛乘學會,為死者拋斡(遷識)亦復不 少。但祇觀想無量壽佛(阿彌陀佛)坐死者頂上,鉤其第八識以返。已知是西方,然 從何而往,是否空中樓閣,不得而知。

時輪金剛的剎土,就不然了,而是本世界(娑婆世界)內,名「香巴拉」,其因 緣有足述者。

二千五百年前,釋迦牟尼佛於印度之菩提迦耶悟道成佛,大轉法輪,幾年後,香 巴拉之國王達瓦贊波,親近承事佛陀,請示傳授佛法。佛首先在南印度大佛塔下,轉 時間之輪,在此特殊因緣下,於陰曆三月十五日,應國王請,為之做時輪金剛灌頂, 並傳出時輪密法。此時,無量佛、菩薩、勇父、空行、天龍八部、天人、夜叉等,皆 同受法益。

據時輪密續所云:「香巴拉是一個神聖的國度,由美麗的風景與城堡構成之理想 王國,四周有雙層雪山環繞,如「彌陀淨土」,它由金銀珠寶莊嚴,晶瑩透澈、純淨 華麗無比。住民多為長壽菩薩,很多更是早已證道的成就者。他們生活豐饒無比,快 樂自在,且都修習時輪密法。香巴拉之歷代國王居住在國境中央之大宮殿,均是菩薩 的轉世,他們以慈悲與智慧統治國家已有好幾千年的時間了。

一九三三年,西方作家詹姆士希爾頓在他膾炙人口的「世外桃源」中,詳盡描述 了一個隱藏在西藏北部高山與外界隔絕的樂土,名為「香格里拉」,與「香巴拉」淨 土極為相似,香格里拉就成為人間樂土,我等同學,憶及 敦珠法王之授記,更應努 力前往也。

當佛陀在靈鷲山時開示般若波羅密多時,同時他也在南印度化現成時輪金剛開演 時輪密法。在時輪灌頂 (Kalachakra initiation) 一書的開頭的解釋是賢月所作的 ;賢月是香拔拉的國王,就是他請佛陀開演時輪教法,他也是主要施主,佛陀受請後 ,才顯現成時輪金剛傳下密法。

修行時輪密法能使你投生到香巴拉,在那裡密法被廣傳宏揚。實修此法能使通往 正覺的法道大開。康捨多傑羌是近代的西藏大喇嘛,他是達賴喇嘛兩位親教師:林仁 波切與崔簡仁波切的根本上師,達賴喇嘛的高級親教師林仁波切從康捨多傑羌那兒得 到我們現在所傳的傳承。康捨多傑羌說香巴拉跟拉薩一樣,它是真的存在、有城鎮、 村落;它真的是塊樂土,你可以在那成佛。

西藏密宗初階 序文

西藏密宗初階 序文

楊東賢<\p>

法王 敦珠甯波車示寂至今倏忽七年矣!其間世局變遷尤可謂滄海桑田也。唯漢 地密法之弘揚,仍稟甯瑪宗風之教導,於法王傳承心子漢地演教者 福德法幢上師之 引領下,長足進展,不唯香港、台北、台中、高雄、台南五會,更於澳門、馬來西亞 、新加坡陸續成立金剛乘學會與同修會。各會會場逐漸擴展,以傳承甯瑪教法,同時 ,於南化密宗山設一清淨道場:先後成立閉關中心、菩提塔,現正加緊大圓滿廟之建 設,與譯經院之規劃。 此皆 上師悲願之加持,亦是 法王功德之加被,將此密乘法 乳廣布弘揚於茲。 上師更指示整理 法王功德記述與開示法要,俾令同學們於修持 上有所參詳依據,遂由鍾棣湘、莊金沛、陳國政、黃毅英師兄與<\p>A^;余<\p>A^;搜集,期 以彙編成冊。於是從學會出版典籍中,逐篇彙整,並由黃毅英師兄定稿,編排付印, 此彙編工程雖不謂浩大,但亦費時兩年多矣!實為弟子之不力,祈 師眷憫攝受。<\p>

本書主要編述為 法王之功德與開示法要,內容分三:<\p>

(一)簡介 法王降生傳記<\p>

據甯瑪巴巖傳授記: 法王過去世為賢劫千佛根本上師﹁具力金剛﹂、聖者﹁舍 利弗﹂、大婆羅門﹁薩羅哈﹂、與蓮師廿五弟子之﹁佐賓車聰﹂等,未來世為香拔拉 國王子﹁金剛尖銳﹂、與賢劫最後佛聖者﹁無邊光﹂,文內附有 法王第十八世之降 生傳記圖,並詳述各世之功德,以利行者深入 法王之功德海中。<\p>

(二)王第十八世應化因緣

法王此世為蓮師化身之功德,轉世於西藏東南,蓮師四大隱蔽聖境啤嗎角之望族 , 法王從小即展現過人之領悟力,任學何事,舉一隅即全體領會,從學數十位具德 上師,修習各經典法要,學習甯瑪教授,得各巖傳、教傳法要之灌頂與傳授,並現種 種成就之兆。 法王不僅是唯一擁有所有甯瑪傳統中豐富傳承者,亦為一著名巖取者 ,五歲即開始開取巖庫,年十三即面見蓮師雙尊,窮其一生所取巖庫無數,廣為藏密 行者修習。 法王如其授記,於各處建立僧團、修行寺院、閉關中心,教導無數密乘 行人與各派弟子之心意傳授,為西藏諸大德公認最具印證心意自性之權力與加持者, 堪稱上師中之上師。同時,治學嚴謹,見識廣博,具一切佛教傳統知見,並長於披露 如水晶般之大圓滿教授。其著述等身,各經論註疏、甯瑪教典與各巖傳法要,無不詳 盡嚴明,其功德無人過之,足為無上之楷模。

(三)王開示法要彙編

法王弘法各地,演教無數妙法,本段所搜集者,有對歐美修行中心、學會弟子灌 頂等之開示;也有對各祈禱頌文之註釋;亦有撰造之祈禱文、大圓滿加行修持法要與 修密閉關等之要訣。內容圓融涵蓋深淺法要,不僅為修持參考所依,亦具修密正見之 警鐘,特於此邪說橫行,修密貪圖神通,急功近利之際,頗有破邪匡正之效,並能契 領入窺密法深奧之見,實為難得,當一再詳讀,以求加持速入。

近年來, 上師更推動學會成立譯經班,著手繙譯 法王四十巨冊著作,台北學 會林會長崇安師兄率先響應,倡導成立藏文班,並影印著作,逐一覓人繙譯。數年間 ,漸有所成,盼能早日付梓印行,以普利漢地有情,以報 聖者悲心獨運之加持。

龍清饒忠之教言-三十忠告

龍清饒忠之教言-三十忠告

陳文仁譯漢

遍法界空智願之大雲(註二)

善巧降悲光甘露流已(註三)

作令所化界三身種熟(註四、註五)

勝三寶上師佛足前禮。

由願力雖勝傳承攝受

自不力廢時生已薄暮

聖道心慵見他亦同故(註六)

心生厭離說三十忠告。

噫!設諸方便廣攝徒眾已

雖住持寺廟順緣集會

為糾紛根源自心貪因

離群索居即是我忠告。

經懺祈福以及降魔等(註七)

雖其功德遍揚於人間

貪食財故心為魔所轉

調伏自心即是我忠告。

從貧苦眾徵取苛稅已

雖起大廟陳設闊綽等

為他人依善集惡之因

令心淨善即是我忠告。

喜自高故說法於他人

雖詭計高妙尊卑拱繞

為心執實生我慢之因

減少機心即是我忠告。(註八)

營商放利以及欺詐等

雖供彼邪命作百財物

求名行善世間八法因

修離耽著即是我忠告。(註九)

公證仲裁以及斷訟等

雖心思解紛爭者利他

為欲望依之生起之因

遠離恐望即是我忠告。(註一○)

雖屬民受用徒眾福報

與悅耳之言遍贍部洲

於自死時無絲毫利益

精進修持即是我忠告。

司庫侍者以及長要等

雖是方便計寺廟骨幹

為二取心思起掛慮因

減少嘈雜即是我忠告。(註一一)

佛像供物經典爐灶等

雖將攜所需漫遊山間

備置用品紛擾痛苦因

無所需求即是我忠告。

濁世中於凶殘之隨眾

當面斥責等雖是善意

為煩惱依之生起之因

言談平和即是我忠告。

存心利他談非由私欲

雖由是廁列悲心人中

正直為令彼心塊結因(註一二)

言談悅耳即是我忠告。(註一三)

護持自宗破除他宗事

雖心思講論者飭教法(註一四)

為煩惱依之生起之因

作令禁語即是我忠告。

上師傳承以及宗論等(註一五)

雖心思輔所宗者承侍

為讚自毀他諸貪瞋因

一切放下即是我忠告。

聞故法之智慧明辨已

雖心思知他過者般若

為己惡依之造作之因

護持淨顯即是我忠告。(註一六)

語聲空泛而不顧因果

雖心思無事者究竟法

由捨二資斷修持之份

所修雙運即是我忠告。(註一七)

於三灌義明點下降等

雖心思他身道具力用

有漏道大修行多受誑

持解脫道即是我忠告。(註一八)

雖惠施灌頂於無份眾

於人群散發加持物等

為詆毀根源誓句退因

尊崇直行即是我忠告。

人群中作裸露奔走等

雖心思放浪態者禁行(註一九)

為世俗人生不信之因

行不放逸即是我忠告。

於所處地喜自超勝故

雖德高學重且行賢善

為從高峰墜低處之因

鬆緊適中即是我忠告。

村落寺廟以及深山等

雖住於某處不結至交

雖親於某人不怨不親

卓爾不群即是我忠告。

具信男女為備生養等

敬謹侍奉已雖行矯揉

他故誑故為自受縛因(註二○)

所行一味即是我忠告。(註二一)

占卜醫藥等無量種書

雖為盡知緣起方便因

耽種種故靜慮散亂因

無取所知即是我忠告。(註二二)

家居時致力屋內裝璜

雖靜室中得心意愉悅

瑣事令自生命虛耗因

延緩將行即是我忠告。(註二三)

雖精進成有學有德等

雖宗法功德克臻勝境

由貪彼自心續受縛因

不落邊執即是我忠告。

施雷雹等與種種厭勝

雖心思調應調者事業

焚他心續為自惡趣因

居處卑下即是我忠告。

典籍教誡以及手稿等

雖攝盡所欲精深教授

不修持若死時無利益

觀於心性即是我忠告。

得一境性時討論覺受

著作釋論唱覺受歌等

雖為力顯分別心滋因(註二四)

離心而護即是我忠告。(註二五)

分別心生時凝視為要

念頭止息時續住為要

雖無可修者續修為要

不散而護即是我忠告。(註二六)

從空性境中作因果行

了知無事中護三律儀(註二七)

無緣悲心中作益有情

二資無二即是我忠告。(註二八)

所依勝師眾且聞語要

略見深經續省思不足

不行正知唉自欺於自。(註二九)

於類我者說三十忠告

由厭離心述作此功德

願有情脫輪迴住大樂

三時勝者勝子聖眾後

我等皆成隨行之長子。

此三十忠告,由厭離心稍起所促,竺青羅爵(註三○)作之。吉祥。

註釋:

註一 原文除第一皈敬頌,每句十一字;第二發起頌首二句各十一字,末二句各十三 字;及第三十忠告只三句各十一字;最後迴向頌,共五句各十一字外,顯義之正文, 皆每頌四句各九字甚為整齊。譯文皆作九字一句。

註二 能降者二:遍法界空智及願之大雲。

註三 所降者二:悲光及甘露流。

註四 界:原文義:田、土、國、域。

註五 三身種:芝密寧巴在《空行笑聲》中有一頌:
「於此自顯無戲之覺性
不知其為皈處自性故
諸沉淪痛苦大海中者
願彼皈依三身之密意。」
故三身種者,即自覺性,不離三身義。

註六 聖道心慵:原文是:「灰心於自仙人行之願。」釋尊修證之內容,或稱為「古 仙人之道。」故「仙人行」為「聖道」意。為恐行者不知修行著力處,致生退心,故 說三十忠告。

註七 祈福:原文是:「撫幼」。應是喇嘛為幼童加持,令增長福慧、無病長壽等之 儀式。

註八 機心:原文義:胸懷、心思,為計劃、圖謀於心之意。

註九 修離耽者:「薩迦派有教誡,稱﹃離四耽著﹄:耽著今生非佛教徒,耽著輪迴 非出離,耽著自利非菩提心,耽著實執非正見。」

註一○ 恐望:惟恐邪惡得逞,正義失勢,希望居中為正,即是恐望。引申言:由於 法法平等之實相,清淨不可得,不清淨亦不可得,故遠離恐望。芝密寧巴在《空行笑 聲》中有一頌:
「於顯有執為實有之心
由所修禁行摧壞之已
真實實相為應證悟事
故發心者謂遠離恐望」

註一一 嘈雜:謂人多是非多,俗務令自煩心、分心。

註一二 塊結:原文義:心結腫瘤,為一種病症。引申言:「心塊結」,指心不舒暢。

註一三 言談悅耳:即四攝中之愛語。比上頌之「言談平和」,更進一層。

註一四 飭:原文義:清除、打掃、擦拭,即「整頓」意。

註一五 宗論:「梵音悉檀多,為佛教內外各派各自心目中,依教、依理樹立對於根 、道、果位的一定見解或理論。」

註一六 護持淨顯:不見他過,乃因一切所顯,自性本來清淨。

註一七 此頌說到:有謂自性清淨、本來是佛,則佛為現成,非由修因來,即不待修 持-無事,故不須累積資糧。《菩提道次第廣論》有云:「性空之空義,是緣起義, 非作用空無事之義。」《中論》亦有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由是知:性 空但緣起而有,不能說無,故不作惡行,累積福德資糧;緣起但無自性而空,通達實 相,而作善行,累積智慧資糧。性空與緣起,智慧與福德,皆同時而有,故說「雙運 」。

註一八 此處「他身道」(或名方便道)與「解脫道」,為修持種類之二分法。

註一九 禁行:指開悟之瑜伽士,不顧世人眼光,有時裝瘋賣傻,行徑詭異,非常情可喻。

註二○ 他故誑故:應了解為:由他故而受誑之故。

註二一 一味:指一切法之平等寂滅性。

註二二 所知:或譯為「應知之事」,指「可以認識之外境」,概括一切學問知識。

註二三 延緩將行:最好的例子是:一行者之巖修洞口近旁,有一棵棘樹,出入時衣 擺必為所遷,每次思:「若去之,則無此患。」但繼而思:「生命無常,可能明日即 死,則何患之有。」

註二四 力顯:覺受力之外顯。

註二五 離心而護:謂不為覺受所惑所困,仍返回所修上,而護持自覺性。此處能覺 受者為心,故言離心而護。

註二六 若試從嘉饒多傑之「表示重要三種語」來看:第一頌是上師引導弟子如何觀 察自心性,為『心部』範疇;第二頌是如何於道中清除關於心性之迷惑,為『界部』 範疇;第三頌是如何持續靜住於所知心性之體性中,為『口訣部』範疇。而第四頌之 「不散」,是須臾不離此心性之體認。

註二七 三律儀:指小、大、密乘三種律儀。

註二八 二資無二:見註一七。「雙運」與「無二」同,前者謂:「是一個」,後者 謂:「不是二個」。

註二九 正知:有「明明知道」意。 註三○ 竺青羅爵:為尊者名號之一。尊者置不同名號於其作品之末,以區別主題。 若主要為解釋性主題,或世間明處如聲明等,用桑耶巴竺青羅爵。
尊者著作總數超過兩百五十種,主要則為:
七藏:宗論藏、妙乘藏、如意藏、竅訣藏、法界藏、本性藏、詞義藏七種 。
三種三藏:休息三論-心性休息、虛幻休息、禪定休息。自解三論- 心性自解、法爾自解、平等自解。除暗三論-總義(除心暗)、略義(除無明暗) 、註釋(除十方暗)。
仰的三種:喇嘛仰的(為卑嗎寧梯釋論)。空行仰的(為空行寧梯釋 論)。甚深仰的(為卑嗎及空行寧梯釋論)。(有一套書合十一或十三冊印行,名 《寧梯四書》:卑嗎寧梯空行寧梯喇嘛仰的空行仰的。其中由卑嗎那密渣 傳下、由蓮師及移喜磋嘉傳下、及為尊者所著。此套書中另收入有尊者之甚深 仰的,故分項上成為五種。又《寧梯四書》,在藏漢大辭典中據義譯為《精要四支》 。)

(中譯功德迴向)

福德法幢上師長住世

所有具德上師長住世

尊者實相庫藏廣流傳

有情聞思修證是至語。

《聖妙吉祥真實名廣釋》

《聖妙吉祥真實名廣釋》

月官菩薩造
林崇安由藏譯漢

(六七)忿怒王者具六面,六眼六臂力具足, 亦具骨相露牙者,曷辣曷辣具百面。

「忿怒王者具六面,六眼六臂力具足,亦具骨相露牙者」:謂 以六面童子之中圍十三本尊天作眾趣之事也。

「曷辣曷辣」:穿鑿也。

「具百面」:從百面之中圍門,作眾趣之事也。

(六八)死主害者障之主,有力金剛能作怖, 名稱金剛金剛心,幻化金剛具大腹。

「死」:指死之味也。

「主」:指命主也。

「害者」:彼之對治,謂忿怒也。

又「死」:指三界之有情。「主」:指我。「害者」: 指生起及圓滿二者。

「障之主」:謂清除四魔也。

總之,從死主害者(即閻魔敵、大威德)之中圍門,作眾趣之事也。

「有力金剛」:此等一切中圍知為無自性也。

「能作怖」:對輪迴也。

「名稱金剛」:從空性中現出種種也。

「金剛心」:種種與空性不可分割也。

「幻」:指變幻,謂空性也。

「化」:謂現出種種也。

「金剛」:謂不可分割也。

「具大腹」:指忿怒身也。

(六九)金剛中生金剛主,是金剛心如虛空, 不動獨髮相嚴身,所著大象生皮衣。

「金剛中生金剛主」:於空性中遊戲空性也。

「是金剛心如虛空」:為譬喻(虛空)與事義(金剛心要)也。

「不動」:堅固也。

「獨髮相嚴身」:指髮也。

「所著大象生皮衣」:指上部之覆蓋也。

(七○)大聲呵呵皆哮吼,希希聲吼能作怖, 若作笑者有響笑,金剛喜笑大哮吼。

「大聲呵呵皆哮吼」:指以方便及般若對他開示也。

「希希聲吼能作怖」:指於自心續薰習也。

「若作笑者」:謂喜也。

「有響笑」:謂極喜也。

「金剛喜笑大哮吼」:謂開示空性也。

(七一)金剛勇識大勇識,金剛王者大安樂, 金剛怒者大樂喜,金剛吽者吽聲吼。

(七二)器中執持金剛箭,以金剛劍無餘斷, 眾持金剛具金剛,一種金剛能退敵。

「金剛」:指空性也。

「識」:指明覺也。

「勇」:指(空性與明覺)不可分割也。

「大勇識」:指他事也。

「金剛王者大安樂」:指報身也。

「金剛怒者大樂喜」:指忿怒身也。

「金剛吽者吽聲吼」:指語之文字門也。

「器中執持金剛箭,以金剛劍無餘斷」:指意之標誌門也。

「眾持金剛具金剛」:指身之門也。

「一種金剛能退敵」:謂以空性退出輪迴也。

(七三)熾炎金剛施惡眼,金剛頭髮如炎熾, 金剛降臨大降臨,具足百眼金剛眼。 G0;

「熾炎金剛施惡眼」:謂具有智慧之眼也。

「金剛頭髮如炎熾」:謂頭髮(敬語)(莊嚴也)。

「金剛降臨大降臨」:謂極安住也。

「具足百眼金剛眼」:謂具有不可思議之眼也。

(七四)身中具有金剛毛,金剛毛者獨一身, 指甲增長金剛尖,以金剛心皮堅硬。

「身中具有金剛毛」:謂一切毛皆微細金剛安住也。

「金剛毛者獨一身」:謂全身以金剛周遍也。

「指甲增長金剛尖」:謂一切支分及細支皆如同金剛尖頂也。

「以金剛心皮堅硬」:謂具有金剛(心要)之皮也。

(七五)執金剛鬘具吉祥,以金剛鬘而莊嚴, 呵呵響笑決定吼,具六種字金剛聲。

「執金剛鬘具吉祥,以金剛鬘而莊嚴,呵呵響笑決定吼」:謂不可映蔽 之語也。

「具六種字金剛聲」:謂阿、饒、巴、架、拿、牙也。

(七六)大柔和聲大音聲,三世界中獨一音, 遍虛空界聲哮吼,諸有聲中皆殊勝。

(以上不動中圍十頌)

「大柔和聲大音聲」:指智慧勇識也。

「三世界中獨一音」:謂於三有彌不聽聞也。

「遍虛空界聲哮吼」:遍於虛空對眾趣宣說深廣之聲也。

「諸有聲中皆殊勝」:成為諸行之最勝也。

(待續)

陀羅尼的意義

陀羅尼的意義

資料室

陀羅尼(Dharani)乃梵語,譯作「總持」,其義為持善法不使散,持惡法不使 起的意思。陀羅尼有四:  

(一)法陀羅尼,又名聞陀羅尼,於佛之教法,聞持而不忘;  

(二)義陀羅尼,於諸法之義,總持而不散;  

(三)咒陀羅尼,於咒總持而不失;  

(四)忍陀羅尼,於法之實相安住,謂之忍,持忍名為忍陀羅尼。

聞、義、咒、忍四者為所持之法;由能持之體而言,法、義二者以念與慧為體, 咒以定為體,忍以無分別智為體。

咒陀羅尼乃佛菩薩從禪定所發之秘密言句,為如來不思議智之結晶,故有不可思 議的靈驗;就佛菩薩之定力,能持神咒之功德,故名持;就神咒之言句,所持無量之 義理,無盡之功德,故統名「總持」。諸經中顯此咒陀羅尼者有五種名稱:一陀羅尼 、二明、三咒、四密語、五真言。

與陀羅尼具同等意義者有曼怛羅(Mantra);亦是梵語,譯作真言、神咒、秘密 語。真言者,乃真實語、如語、不妄之語。秘密語又名咒明,蓋念誦真言可顯現廣大 功德靈驗,能令無明煩惱悉皆消滅,並使身心圓明清淨,故稱為明。總稱大日如來法 身所說者為秘密藏。「此真言相,聲字皆常,常故不流,無有變異,法爾如是,非所 造所成。」《大日經疏》。「如來一切言說,無非真言故。」《同經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