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佛法起源於印度,傳播到亞洲以至整個世界發揚光大。于東亞地區而言,佛法約分為漢傳、南傳、藏傳三支,南傳以弘揚原始乘為主,漢傳大乘共有八宗(律宗、三論宗、淨土宗、禪宗、天臺宗、華嚴宗、法相宗、密宗。),而藏傳則以金剛乘統攝大乘及密乘,揉合了印度晚期大乘佛法、密乘教法與漢地佛法(如禪宗)之精要,集各家之大成,開示即身成佛之道路。

佛法流傳至今面對應該如何現代化以應眾生之機,更要面對如何方能調伏、教化現代人而不被世俗化的問題,這是各宗各派都不能迴避的事實。要解決這二而一的問題,我們應該先反思和理順佛法本身的宗旨,緣起和演變。從中看清楚現代佛教修學的體系應該如何建設。

信念與皈依
佛陀橫空出世,於一生中,超凡入聖,示現於此五濁惡世乃能成佛,歸根究底是要眾生明白生、老、病、死,見思煩惱是苦;輪迴于六道中,其實更苦。應該修行,以求解脫,最終好像他一樣成佛。對安于逸樂此生的眾生,說以生死無常而驚醒之。有生必有死,死是一定的,而死時不定,死後不能帶走一針一線,只有業力隨身。每日醒來,當應感恩,因為並未一睡不起。死後由於過往生中所作業力所驅使於六道中流轉生死,有如火宅中人!

這是生命的實相,明白了這一事實,更要知道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應該對佛陀和他教授的解脫法門生起信心,精進修行。論中之王——龍樹菩薩之《大智度論》云:「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三寶的角色是教導、警覺,開悟還得從自心,而信心的出現,是對生死的恐懼、困惑驅使我們改變,例如李連杰先生在面對海嘯後的大轉變,全身投入佛事、慈善事業。眾生要找尋依怙者,如子覓母,不論原始乘、大乘和金剛乘都以佛陀、 他的教法及其僧伽聖眾為皈依的對象,金剛乘以重視修持故以尋找心靈的導師為一切的開始,故作四皈依、皈依上師、佛、法、僧。以上師身為僧寶、上師語為法寶、上師意為佛寶。其中更有不同層次的、對自性的皈依。密宗皈依之對象——三寶:佛、法、僧,三根本:上師、本尊、空行,三身:法、報、化——非為九種不同之實體,乃為勝義皈依之九種互相依存相連而不可分離之相面。

法身是眾生之勝義自性,自性空然具足一切功德,遍滿而非一般所能覺知。法身為一切之本——法身母也,猶如水晶般乃展現一切法之根本。

報身是法身之清淨、自生、不斷顯現。金剛乘行人觀其本尊為報身相,然直至修持極深且極清淨時,報身方于其心中自然顯現。報身比擬為水晶內發放虹光之潛能,為能作如是展現之能量。

化身乃覺者為利益有情從無礙大悲中生起之應化身。以凡夫無法感知法身與報身,化身相較粗顯,故能為眾生之五官及意識所感知。其顯現猶如經水晶發放而出之虹光。

啟發現代人作出此等思維,厭惡俗世煩惱,欣悅佛陀清淨圓滿的三身成就、法界,從而皈依佛教,生起學佛之心,是最基本的傳教工作。

發心
元始乘行人,為求從輪迴生死中解脫,發出離三界之心,這亦是三乘共有的心態。不過此 心以自利為主,而佛陀在成道時觀見六道有情過往生皆為父母,故此教人發大悲心,希望眾 生亦能得到解脫,如是,便稱為大乘,菩薩乘。此乘行人於世間眾生發慈悲喜捨四無量心, 自利利他,除了一生一世的分段生死,需要出離解脫,佛陀教法的深義,更開顯了變易生死 ,也就是心念的起伏,使我們意亂情迷,於每一念中經歷六道生死。要從變易生死中解脫, 便要證悟清淨圓滿的覺性,如佛所覺,因此而發的心願便是要成就清淨圓滿大悲大智的無上 正等正覺,成就佛陀的果位,這菩提願心是大乘行人、金剛乘行人所必須具有的自利利他之 心。現代人的智慧高,有環保意識,危機感強,理解力亦強,對各乘的發心不難理解,只是 長遠心難得,容易退轉。故這些應該用戒律和誓句來管束。在教授中隨宜傳五戒十善便十分 重要了!三年、五年才傳一次菩薩戒,亦實在不足。

以戒為師
不同層次的發心,要依不同程度的戒律和誓句來規範,令這發心不會偏差或者入於錯道。 元始乘以出離心為主,所依是別解脫戒:在家居士眾要守「五戒」,出家眾則有沙彌「十戒 」,正學女「六法」,比丘「二百五十條」,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條」,重在身口二門。大 乘與密乘發菩提心,四無量心,持菩薩戒,守四宏誓願。大乘戒律,以心為主,十重四十八 輕,無論在家出家,發大乘長遠心者皆當受持。身口二門為利他故,可以方便開許,心則不 能有絲毫損他之念。別解脫戒之受持,盡形壽;菩薩戒是直至成佛,盡未來世,當所受持, 不以一生一世為限。

密教所傳或由文佛或依金剛手秘密主,戒律以「十善」為基,菩薩戒為本,每一密乘次第 有相應之戒和誓句:瓶灌依「十四根本墮」,密灌守「八支粗罪」、「五方佛三昧耶戒」、 更上則是與根本上師之身語意相關之「根本與支分誓句」,最終以大圓滿戒:「須臾不離菩 提心」為標的。

修行次第
有了戒律誓句作為防止錯誤的規範,行者便要用種種方法來達成成佛的目標。元始乘以出離三界為發心,所修是「四諦」、「十二因緣」、「三十七助道品」與一切與之相應的定慧方便。經論有阿含四部、俱舍論、成實論、大毗婆娑論等教法。所能達成的境界是:斷見惑、入聖位、分斷九品思惑(斷煩惱障)破我執、證四果或辟支佛果。由於發心以自了為主,未有顧及他人的解脫,所取證的是偏空涅槃,非究竟解脫,未能成佛。但是合適一些思想上要自己先解脫和對世俗事物十分厭倦的人士。

大乘行人發菩薩心,所習是三學(戒、定、慧),所聞有方廣、般若、法華、涅槃、華嚴等大乘經典以及一切大乘釋論,對法,元始乘甚至外道、世間典籍皆應聞思,通學五明。大菩薩是眾生領袖,故此要於世間知識通達,博學多聞,才可以利濟群生,為大眾所仰慕。於修行中,內修以六度、三十七助道品為本,外修以方便、願、力、智、四攝,依正見而言。所證是人無我、法無我、細分十地,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如金剛經所云:「度脫無量眾生而實無眾生可滅度者」,以三大阿僧祇劫為期,最終成佛,發心無量,證果亦無量。大乘義理深合中國人民民胞物與之精神,發展最高是禪的境界;但是後期發展,心口不一,不能如實修行,亦不能如實證果。故此,在大乘教學中不可忽略自身的修證,教授大乘者應該以身教而言教。

密乘亦以大乘發心為本,帶是方法是思路上不同。修習密乘的是大心菩薩,悲憫眾生苦惱,頃刻難安,同體大悲,反復思維,可有神通大車速運一切眾生同趣覺城。如是希求純為利他,不在自己,故此諸佛現身為說即身成佛之理,使能速疾取證佛果,利濟群生。

密乘以無上瑜珈密為最高,能即乘就:「轉心四思維」,淨業(暇滿難得、觀無常、怖輪迴苦及隻黑白業)此又名「外共前行」。接著修「內不共前行」之「圓滿二聚」,及皈依、發心、百字明懺罪及獻曼達以積集福德智慧資糧。正行則依皈依、灌頂、傳咒、儀軌、導引、口訣之階次。其中灌頂分寶瓶灌頂、秘密灌頂、智慧灌頂、名詞灌頂四種。

第一級寶瓶灌頂依唯心見,修生起次第,成化身佛。第二級秘密灌頂依中道見,修圓滿次第,成報身佛。第三級智慧灌頂依密咒見,修大手印、大圓滿,成法界體性身佛。於悲智而外,更言力用,化度無量之眾生。
總結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

由於眾生根器不同,與其各各對機的教法乃有多門,不論何乘,其知見總如上說,正知正見,離此即非佛道。佛教面對的危機是在現代化中迷失來的使命流於世俗化,當如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教化俗世眾生,還從其心意而起用!三乘體系不可互相對立;利用學校和傳播事業來傳播佛教的知見理論。建設宗教修行聚會之處所,支援在家、出家的修行人,成就大菩薩來領導民眾信佛皈依,發心學佛,修行乘就。

修行人本身,要以身作則,本正則源清,發出離心、菩薩心,行善薩行,攝受正法,正法方可流傳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