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事 甯波車紀瑣

承事 甯波車紀瑣

劉銳之

數十年前,從香港遄程前往印度之﹁加林邦﹂,目的在求師與求法。專訪久居當 地之陳健民師兄,他固謙讓未遑者,說及新近從國內來一偉大之修行人,似是甯瑪巴 (紅教)之學者,道貌岸然,腦後留一小髻,你可仔細查訪後,應奉以禮物,稱之為 師。並為我備辦一 份,我亦同執弟子禮也。是時有釋悟謙和尚,陜西省人,擬往西藏 ,學習藏文,以修習密法,亦在﹁加林邦﹂集合,聯同謁見,和尚頗識藏語,不至相 對無言。及相見, 師竟一見如故,以皆屬蓮師二十五忠徒之一,他為﹁佐賓車聰﹂ ,乃蓮師之書記,時彼每事均求教於我,我則儘量告之。我是時之名,亦以示及,已 忘之矣。 師並云:當時發願:他日若相見?如有所問,當盡以告之,償宿願也。如 是數十年後,佛女千媚、詩靈姊妹,時常來往香港台灣,彼此異常稔熟。日者千媚師 兄告余曰:吾 父之弟子,凡數千人,而對你異常懷念,久深奇異,不敢以問,今承 談及,於是恍然。

法王乃大修行人,一切未來,均又授記。其十八世,在傳授我一切法要。十九世 轉世後,在尼泊爾坐牀,曾往參其典禮。至二十世則依授記,為至時 輪金剛剎土之香拔拉,成就時輪金剛之位, 師愛護逾恆,飭認真修持,將來可帶之 同往。日者,更手持陳寶芳相片云:此人亦帶同往者。復再一次詔余曰:你可放心前 往時輪金剛剎土,我已為你找定職業位置矣! 師恩深厚,可勝慨然。但多次以來, 從未有詔我為汝灌頂傳時輪法者,我亦未有作此請求。

業與道

業與道

法傑

那是民國六十六年的事。一向健康幽默的父親,突然因直腸癌住進林口長庚醫院 開刀,情況危急,全家陷入愁雲慘霧中。這時我正在軍中服役,蒙長官厚愛,准假隨 侍身旁。

看著因兩度開刀(因接合不良,三天內開兩次刀)而虛弱不堪的父親,心中唯一 起的念頭就是求 上師、諸佛菩薩的加持庇祐。我整天念著百字明為父親除障,念藥 師咒並放藍光加持他,邊念咒邊輕撫他因缺乏氣血而冰冷的身軀,讓他多一分安慰與 溫暖。有我在身邊,父親就多一分安全感。我還樂觀地安慰父親及家人說:沒事啦! 爸爸的事包在我身上,我願捨壽讓爸爸至少活到七十歲。嘴巴是這麼說,心中實在沒 把握。唯有轉求上師加持、祈求佛菩薩垂憐。

家中有五、六甲魚塭,是父親教書之外的副業。他每天早上四、五點就去巡塭施 肥,然後趕回來上班;下班後再去巡視一番,如此三十幾年。魚塭多少貼補了家用, 也令六個小孩都受完基本高度的教育。父親生病,能痊癒否?不知,我快退伍了,哥 哥事業正忙,照料魚塭的事,理所當然的將落在我身上。我則建議把魚塭先租給人, 或想辦法賣掉。媽媽持反對意見,說賣掉會給人看笑話,何況我們不能忘恩負義,魚 塭養了我們一家,….賣它違情又違理,不用考慮;租出去,一時也不可能 。我只有準備暫時接管,也為自己編了一大套理由及擬就一分經營計劃,如:以科學 方法養魚,減少魚仔死亡率,增加魚塭的使用價值、增加產能,天天巡塭時持咒加持 魚仔,使生者善生,亡者得生善趣….。頗有一付經營者與宗教家的襟懷, 但明顯地,這都是無法改變業力與因緣,退求其次的想法,實說服不了自己。

怎麼辦?南無咕嚕貝!南無布達呀!南無達爾嗎呀!南無僧伽呀!不是天天持誦 、時時念嗎?就以 上師的開示當依歸,請 上師為我抉擇吧!於是將狀況呈稟上師 。 上師指示:以你學歷找份工作不難,最好不要養魚,那與殺生脫不了關係。意見 已定,我就改變策略,盡力說服家慈,先請人照顧魚塭,並以因果輪迴的觀念來改變 家人的想法。家母雖持素多年,也念佛禮佛,但不能養魚的事,就是沒辦法同意。是 經濟因素使然吧!人不是都要讓自己的行為合理化的嗎?

很幸運的!家父病情好轉了!魚塭也租出去了!我也考入公立高職當數學老師, 後來辭職回公司,由製作流行音樂而創作佛教音樂。在這中間,父親的身體時好時壞 ,但都能逢凶化吉,公司的營運也偶見危機,但在清淨信心、不貪隨緣的理念下,也 都能化危機為轉機,使失望成希望,轉業力成道力。尤其在佛教音樂方面,至少有二 十萬人,因我的音聲而與佛結緣、與佛作更深度的相應。所謂聞聲入佛、憶佛念佛、 如佛作佛。

是凡是聖,是業是道僅在一念間。提起幾分道心,可減幾分凡心,運用幾分智慧 ,可除幾分無明。事來心應,應之以凡心即業,應之以聖心即道。現前事皆有其因緣 條件,既否定不得也執取不得,藉緣生也隨緣滅,本無自性更無善惡。未成之事,以 己心造作經營而成,動機善,於人於己有饒益性則該為;動機不善,損人利己則不該 為。學佛之道無他,直心而已。直心之道無他,真誠為大眾著想而已!心無邪曲,是 心乃大乃壯,乃慈乃覺,乃可無處不自得,無時不心安。

一個人若可確立正知正見,心則得本,本固道生。然知見之樹立,唯賴聖言量與 善知識之啟迪引發。故深入經藏及擇取、親近、承事善知識,實學佛之要務。能以真 誠心、無所得心,謙卑參訪,依教奉行,並時時檢點自己的起心動念,多少與佛相應 ,自己的云為造作,幾分利益眾生,久修久行,自可上與諸佛同其慈力,下與有情合 其悲仰。不斷強化菩提心,以饒益有情作出發點,多為眾生作牛馬;不斷煥發自己的 佛性,以空明無礙為立足點,照破無明諸惑障。如此智慧增上,慈悲增廣,福慧雙修 ,自不空過難得人身,才不枉費 上師、三寶的教導護持,也才能修的心安理得。

我要特別感激 上師在我徬徨時,作我的眼目,教我以自持之道,在我衰弱時, 給我信心與力量,使我有定見,有能力去面對困境,化解危機。更要感激本尊、空行 、護法助我佑我,以諸增上緣圓滿我的願求。也感激家人眷屬及師兄弟給我的幫忙協 助,使我在修行的道上不退轉。若對眾生還有多少饒益,就讓我多做些事吧!

西藏朝聖行

西藏朝聖行

(一九九四年九月十七日至十月一日)
辜識光

金剛乘學會星加坡同修會組織的西藏朝聖團,主要的朝聖重點是桑耶寺、布達拉 宮、楚布寺、大昭寺、神山之王-「岡仁布欽」、及聖湖瑪法木措。團員共有十二位 ,在起程之前,團員已和桑耶寺住持取得聯絡,並準備在桑耶寺舉行火供。

九月十六日抵達嘉德滿都,隨即前往祖師廟參拜,廟中喇嘛說 法王已去了不丹 ,因此,團員只能在廟內祈請祖師加持行程順利。

九月十七日,乘機抵達貢嘎機場。九月十八日,渡過雅魯藏布江前往桑耶寺。離 桑耶寺不遠之山上,有五座白塔,據說是蓮師入藏時,為折服某位瑜伽大師,召請五 位吉祥天女現身後,所留下巨石刻成。抵達桑耶寺,隨即到主殿參拜,並會見住持貢 嘎扎西上師。桑耶寺主要建築共分三層,它根據藏式、印度式、及漢式所建成。文革 時,桑耶寺曾受破壞。蓮師親自開光之蓮師像,也不知去向,一般相信是藏在山中。 一九八二年政府撥巨款重修桑耶寺,主要建築現已修復啟用。寺內現有僧人約兩百多 位,主要建築面積約五千兩百多平方米,主殿底層供蓮師湯嘉及祖師銅像,左右二殿 供護法及千手觀音巨大銅像。第二層殿堂供蓮師銅像,令團員感到十分欣慰,是蓮師 座下供奉 敦珠法王相,可見藏人對 敦珠法王之尊敬。主殿第三層供釋迦佛、及諸 菩薩像。蓮師入藏時所持之手杖,仍保留在寺內。整座桑耶寺,是依據曼達拉宮建成 ,主殿代表須彌山,另有日、月二殿,及五座菩提塔,寺外圍牆上有數千小型白塔。 繞寺一匝需時四十五分鐘。寺前不遠有一座山,山上有小屋,據說乃是蓮師降服諸妖 魔時,把之困在山下,並在山上此小屋留下經咒,以鎮攝之。

在參觀主要建築後,主持、監院率領十多位喇嘛開始舉行火供,主尊為喜金剛。 火供分兩部份,上半部為先人超度,下半部為生人祈福消災。火供在寺前舉行,十分 隆重,附近藏人也紛紛前來參加。整個儀式約兩小時,火供後諸人皆歡喜離去。桑耶 寺監院白瑪圖定上師,又為團員在主殿內,個別加持灌頂。當團員走出寺外時,見到 寺後山上出現了兩道非常美麗的彩虹。隔日早上,住持又安排了數十位喇嘛在殿內為 團員誦經,並親自賜下哈達、法藥及一部藏文金剛經,主持如此厚情,令人感激不盡 。

離開桑耶寺,前往拉薩,途經敏珠林寺。此寺為甯瑪巴教派,在西藏之發源地, 也是訓練中心。

九月二十日,團員參拜沿山而建之布達拉宮,十分雄偉,是世界七大偉大建築物 之一。在經過了多月的修復,在八月才重新開放給遊客參觀。布達拉宮分紅白兩種建 築,白色建築是以前達賴喇嘛行政之用;紅色建築作為佛教活動之用途。宮內大小佛 像、靈塔及寶物無數,令人嘆為觀止。走馬看花的參觀整座宮殿,也花了三個多鐘點 。用完了午餐,前往大昭寺。寺外有許多藏人,在做大禮拜,令人肅然起敬。大昭寺 內最珍貴的就是文成公主入藏時所帶的一尊釋迦牟尼佛十二歲的等身佛像,佛像莊嚴 無比。大昭寺頂皆鍍上鎏金,閃閃發光。

九月二十一日,前往大寶法王住錫之楚布寺。法王已在數日前,前往拉薩,及其 它佛教聖地去了。在楚布寺內,參拜了法王(十六世)之舍利塔、及銅像與法座。寺 內喇嘛帶引團員,進入法王寢室。並以法王所穿之鞋,為團員加持。旋參拜楚布寺長 老杜剛上師,蒙予加持,及賜法藥。寺後山有一面牆,上有今世法王留下之手印,今 世法王年僅十歲時已具大神通,令人嘖嘖稱奇。

九月二十二日,離開拉薩,開始一段艱辛的行程。由拉薩向西行,一路上由卡車 改裝而成的旅行車,必須穿行在海拔四千米、至五千米的山路,空氣稀薄,山路崎嶇 不平,令團員感到十分疲累,及呼吸困難。然而一路上雪山綿綿,碧湖藍天,也使團 員們大開眼界。在抵達江孜之白居寺時,多數團員都顯現病態。白居寺住持洛桑丹增 上師,慈悲的為團員們加持,並在當晚修法護持團員,一路平安,給團員增加了許多 信心。經過三天日行夜宿荒山野嶺,團員終於抵達神山之王「岡仁布欽」。據說此是 娑婆世界之須彌山,乃釋迦牟尼佛為天人眾生等說法的道場,它也是大梵天的蓮花座 。阿底峽尊者參拜此山時,曾見佛陀與諸菩薩天人等,顯現山上。此神山之山頂,終 年皓雪冠蓋,四周眾山圍繞,形成蓮花狀。繞山一周需時四天,由於時間不足,團員 們只在山腳朝山禮拜及修法,並在山下過夜。次日,便朝聖湖前進,聖胡與神山遙對 。前往聖湖須步行約兩小時,聖湖瑪法木措,被形容為江湖之母,唐玄奘法師路經此 湖,稱它為西方瑤池。藏人相信此聖湖住有一位廣財龍神,能賜予人們財富,繞湖一 匝需時三天。團員只能在湖邊修法,祈禱世界太平,金剛乘弟子福慧增長、及家人安 康。一些團員也以湖水洗澡,及取些聖湖之水及沙石,回去饋贈親友作紀念,及供佛 。

完成神山聖湖之行後,沿山路經三日夜行程,便到尼泊爾邊界,在邊界靠近樟木 之處,有一密勒日巴祖師之禪洞,洞內留有祖師禪坐留下之身印,身印陷入石內約兩 寸餘,雙腿痕跡,清楚可見。

十月一日,由樟木進入尼泊爾,回到嘉德滿都,團員再度前往祖師廟參拜,感謝 祖師多日來給予之加持,使團員能順利完成朝聖之行。

對治不能成就之心態 --信心、決心、清淨心

對治不能成就之心態 --信心、決心、清淨心

柯萬成

頃閱鍾師兄《如何對治不能成就之心態》一文,述及某師兄弟對死後成就,半信 半疑,怖畏輪迴苦,終日惶恐不已。細審之,其故有二:一、渠服務醫院,見病人臨 終四大分離,非常痛苦,如何能觀想本尊?二、其母信佛,常念阿彌陀,命終時已為 其超薦,原以為應已往生,不意仍未超脫輪迴?於是,報之於 上師。上師告以「佛 法大海,無信不入。」意思叫他相信「佛是不誑語者。」同時更傳了三個法門:彌陀 十念、頗哇法、念誦阿彌陀經,讓學員輪流修習,只要操持精熟、嚴守戒律,不愁到 時不往生矣。

筆者所以寫作本文之目的:乃在針對上述某師兄弟所惶恐之二點,略述淺見,以 為續貂。

所謂生死事大,釋迦佛即是為此一大事因緣而出現於世,佛教徒最切要的第一大 事,亦是生死問題而已。我們即為了生脫死而學佛者。

針對第一點,「人死時,四大分離,痛苦非常,如何能觀想本尊?」

一個人上期生命結束到下期生命開始之間,這段期間,名叫中有(又稱中陰身) 。中有分為:命盡中有、實相中有、投生中有。

當死亡來臨,四大分解時,這期的生命逐漸分解,死者初覺體遭重壓。繼而覺寒 濕,如浸水中。俄而寒濕漸消,變為潮熱。終則覺身體被風吹,碎為微塵。其外表的 徵相是:面部筋肉抽縮、耳不能聽、目不能視、呼吸促急、知覺旋失。如是昏沉,了 無知覺。經過三日有半乃至四日,及至昏沉退失,便見一人相貌似己,臥於床上,周 圍親故圍繞哭泣,彼時乃悟知其已死,心膽俱裂,立想復活,但又不可能,此時即由 「初期中有」而入「實相中有」。實相中有約為二周。第一周,喜樂部諸尊來救度, 第二周,忿怒部諸尊來救度。過此二周,則入「投生中有」。此時有六相,六根齊全 ,並具五種神通,有九倍於生前的智慧,時而清醒,時而昏迷,隨業風飄蕩…., 經三七以至七七日,因緣成熟,即可入胎。

當四大分離時,由「初期中有」入「實相中有」,寂忿二部尊,不斷放光救度, 能把握者,即可往生。若是密宗行人,「大放下是正發心」,一切放下,修本尊法、 與頗哇法,應可得度。問題在你的精勤程度和守戒程度。 上師說「佛法大海,無信 不入。」信哉斯言:「信者得救」也。「信為道源功德母」旨哉斯言。

至如第二點,筆者亦聞一故事:一女士平日虔誠奉佛,多念阿彌陀經,死時得見 阿彌陀佛來迎接,不意回頭一望,見到自己的媳婦二人在廚房爭吵,分別心一起,阿 彌陀佛不見了,於是報夢給兒子,兒子亦孝心為她虔誦《地藏經》一百部迴向母親往 生極樂。事畢,見其母示現,已經往生了,以此臆測,某師兄之母親未得往生,情況 大抵如此。

最後,筆者深覺佛徒弟子、密宗行人平時宜「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諸 惡莫作,眾善奉行」;近死時,則宜恭敬供養上師本尊,以求加持,嚴守三昧耶,不 忘口授,斷除貪著,思維死時與中有時之狀況及修持之理,逐日修習,務使穩固決定 ,若得善知識從旁提示念誦《中陰救度法》,不一迷路徑,乃可直抵彌陀剎土矣。

淺讀《佛學十八講》有感

淺讀《佛學十八講》有感

楊東賢

年來,台南學會為對新進同學提供佛學基礎之正確認知,故以研讀 上師所開示 《佛學十八講》錄影帶為主要內容,筆者忝為主持,然對此浩翰佛學,知解有限,未 能深入經典為憾。故僅敢服膺 上師所開示者,略作說明,不敢過多補充,恐以一己 之盲,而擅引眾盲也。《佛學十八講》曾於民國八十一年台南學會開示,學會同學們 皆曾恭臨開示盛會,故再次研讀 上師開示之影帶,收溫故知新之效,令初機同學有 基本認識,熟知佛學之教理行果四目。

佛法大海,無信不入。所謂信解行證,乃以具信、淨信為首要。今能以百千萬劫 所難遭遇之機緣,得受持佛法,而欲求即身成佛之功,焉可不知佛法之基本教理。此 十八講實為 上師編撰之《佛經選要》之精簡濃縮,而其更為浩瀚三藏十二部經典之 精華抉取。故讀此十八講即可認知佛經之大概,從中了解佛學之根本。

釋尊說法四十九年,法理不外「深信因果」、「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乃 至「緣生性空」。從小乘(聲聞乘)之「苦集滅道」四聖諦、中乘(緣覺乘)之順逆 「十二因緣」觀、乃至大乘(菩薩乘)空有二宗之中觀與唯識,皆不離因緣生法。種 斯因,得斯果;斷斯因,以避其果。一切生死輪迴、流轉苦果,皆以無明為因,身語 意三業為緣。故於戒法中犯戒過患之具備生墮四支中意樂支、加行支,即因造身語意 三業而集苦果,欲斷苦果求清涼,必須時刻檢點自我。正如釋尊開示「欲知前世因, 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也。若冀求涅槃寂靜而修出世法「八正道」 、「六度」萬行等,亦為修善因,得善果之因果律。此二者正以規勸行者「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自淨其意。」行持經日積月,清淨純熟,漸能「離苦得樂」。並能以因 緣生法,知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並入空性無執之門,契入「不希涅槃,不怖輪迴」 ,亦即成佛之「轉迷成悟」也。

至於修法行持中,當以止觀為首要也。誠如《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一切聲聞 及如來等,所有世間及出世間,一切善法,當知皆是此奢摩他、毗缽舍那所得之果。 尤以密宗修持之生圓次第,更須以止觀為入門之必須,否則何能未生令生,已生令起 ,更何以修得脈氣點之相應、圓滿,而證成佛。故知 上師所傳之毗盧七支靜坐法, 乃修持密法之碁石,若能於靜坐法中多一份靜慮功夫,就能得多一份之相應,否則只 是妄念之作意,徒令自我分別心之增長。藉此誠心祈願瑜伽同學能落實行持,勿以急 燥求法為功,以踏實長遠修行為要,並時刻自省,盼能清淨,以減卻貪瞋癡三毒,增 得智慧空性之無執。

顯教與密宗開示的差異

顯教與密宗開示的差異

劉銳之

釋迦牟尼佛修行六年之後,仿照歷代諸佛之法,坐於菩提樹下,示現成佛,如是 開示佛法,連續不斷者四十九年。具所分內容的次第為三:(一)為「深信因果」、(二)為 「離苦得樂」、(三)為「轉迷成悟」。

(一)「深信因果」:原來「因」之與「果」,為科學鐵定之次第,有因則必有果, 此乃一般之定律,必須加以深信。既不能將信將疑,亦不能疑信參半者也。

(二)「離苦得樂」:廣說之為眾生輪迴六道所受八種苦果;為四諦中苦諦之主要內 容,即
(1)生苦,有五種,即:(a)受胎,即識託母胎之時,在母腹中窄隘不淨。(b)種子 ,謂識託父母遺體,其識種子隨母氣息出入,不得自在。(c)增長,謂在母腹中,經十 月日,內熱煎煮,身形漸成,住於生臟之下,熟臟之上,間夾如獄。(d)出胎,謂初生 下,有冷風,熱風及衣服等物觸體,衣服柔嫩,如被物刺。(e)種類,謂人品有富貴貧 賤,相貌有殘觖妍醜等。
(2)老苦,有二種,即:(a)增長,謂從少至壯,從壯至衰,氣力衰少,動止不甯 。(b)滅壞,謂盛去衰來,精神耗減,其命日促,漸至朽壞。
(3)病苦,有二種,即:(a)身病,謂四大不調,疾病交攻。如地大不調,舉身沉 重,風大不調,舉身倔強,水大不調,舉身胖腫,火大不調,舉身蒸熱。(b)心病,謂 心懷苦惱,愛切悲哀。
(3)死苦,有二種,即:(a)病死,謂因疾病壽盡而死。(b)外緣,謂或遇惡緣,或 遭水火等難而死。
(4)愛別離苦,謂常所親愛之人,乖違離散不得共處。
(5)怨憎會苦,謂當所怨仇憎惡之人,本來遠離,而反集聚。
(6)求不得苦,謂世間一切事物,心所愛樂者,求之而不能得。
(7)五陰盛苦,五陰,即色受想行識;陰,即蓋覆之義。謂能蓋覆真性,不令顯 發。盛,熾盛,容受等義。謂前面生老病死等眾苦集眾,故稱五陰盛苦。

如此諸苦,皆須遠離,然後始得自在之樂。

(三)「轉迷成悟」:本來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法性。奈竟迷而不悟,遂致甘受輪迴 。釋尊於說法期中,不斷的「開」佛之知見,進而「示」佛之知見,如此使諸眾生, 能「悟」佛之知見,乃至「入」佛之知見也。如是開示悟入,已極「親切」,但於「 身體力行」,則尚有一段之距離者。

密宗之開示則不然,本來不論顯教密宗,其修持之方便,均由法身、報身、化身 以用功。以法身之遍於宇宙也。如與諸佛菩薩,尤其是本尊之能相應,稱為已證法身 。如與護法及空行相應,則是化身成就。若說報身相應,則謂為「即身成就」,比較 困難而高妙,必須親近承事於上師,接受「耳提面命」。其開示之要節:所謂「身結 印」,「語誦咒」,「意緣想」。如是於「身」、「語」、「意」無不唯肖唯妙,亦 步亦趨。此三次第,與顯教之三次第,相隔何止天淵,其成就亦當相隔也。

戒定慧之抉擇(一)

 

戒定慧之抉擇(一)

  

 

劉銳之

 

 

 

戒定慧三學,遵照釋尊規定,為佛教徒必履之途。然三學之種
類甚多,必須善加抉擇。菩薩行之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安忍、
精進、禪定,而以智慧殿其後,故抉擇不可少,而抉擇在所必精。

 

 

甲一  戒之抉擇

 

戒居三學之首,重要可知,佛所開示:「毘奈耶(戒之梵音)
住,則正法住。」佛又答阿難滅後以誰為師之問曰:「以戒為師。
」尤為特加重視也。

 

乙一  釋名

 

戒除『毘奈耶』名之外,復有六種名稱,玆略釋之。

 

丙一  尸羅

 

尸羅梵音,義譯為戒,有平治之意,以戒能平險惡諸不善業,
故名。守戒與犯戒,在身心感受上,絕對不同,犯戒者,身心感到
熱惱;守戒者,身心感到清涼。現以清涼之戒,平治熱惱惡行。如
下所說七眾及近住所受別解脫律儀,均可名為尸羅。

 

丙二  妙行

 

行是行為,一個人之行為,能得有智慧有人格有道德者,稱揚
讚美,認為是合乎人生向上之行為,故為妙行。還有守持戒行
,由此可得愛樂之果,則名為妙行。

 

丙三  業

 

業是造作為業,正理三六說:「雖契經中說,諸無表名為非造
,亦名非作,以有慚恥受無表力,不造惡故,而有作義」。說名為
業。

 

丙四  律儀

 

俱舍論說:「能防身語,故名律儀」。謂由此能防身語七支,
不造種種過非。

 

丙五  別解脫

 

義別章說:「別別防非,名之為別,….戒即解脫,解脫惡故
。….別解脫者,是戒別名」。在受戒時,第一念表及無表之不殺
生等,有一股強大力量,別別棄捨殺生等種種罪惡,所以依初別捨
義,立別解脫名,正理更說:「或初所應修故,名別解脫;或彼初
起最能超過如地獄險惡趣故,名別解脫」。到第二念後,就離惡說
,雖還有力能捨,但因不是初捨,不可名為別解脫,只可名為別解
脫律儀。

 

有以其他之宗教,各各均有彼等所受之戒,可不可以亦稱為『
別解脫』為問,答以一般宗教徒,當然有彼等所受之戒,不能否認
,但不承認他是別解脫律儀。因為彼等所受之戒,並無一種力量,
能永遠解脫諸惡,所以如此,病在彼等貪著諸有,不能捨離。

 

丙六  根本業道

 

第一念表及無表之不殺生戒等,又可名為根本業道。業是思,
就是受戒前之求戒思,此思到達受戒之一剎那,獲得究竟圓成,暢
遂其所思,名根本業道。到第二念後,不可名為業道,只可名為後
起,因為是在根本之後也。

 

丙七  俱舍論頌所列二種

 

依俱舍論頌說:「律儀別解脫,靜慮及道生」。就善律儀說。
約有三種:一、別解脫律儀,二、靜慮律儀,亦名靜慮生律儀,即
定共戒;三、道生律儀,或無漏戒,即道共戒。律儀不共此三大類
,別解脫戒說竟,今當說定共戒、與道共戒。

 

丁一  定共戒

 

定共戒亦名靜慮生律儀,是說此律儀,乃依靜慮而生者。所以
一個獲得靜慮之行者,就一定得到此靜慮律儀。此處所說之靜慮
,不但指根本四靜慮,未至、中間、及上三靜慮近分定,總名為靜
慮。近分定因為已近於靜慮之故,所以得名為靜慮。於此定中,得
此律儀者,即能不再造作,而自然受持淨戒,所以名為靜慮律儀。

 

丁二  道共戒

 

道共戒亦名道生律儀,是說此律儀,乃從無漏聖道而生者。因
而學及無學之聖者,得到無漏聖道,便同時亦就得此道生律儀,自
然而然不犯諸淨戒矣。

 

俱舍論頌說:「後二隨心轉」。上面所說三種不同之律儀,以
隨心轉、不隨心轉分別,前一別解脫律儀,是不隨心轉戒;後二定
道生律儀,是隨心轉戒。隨心轉,是說此兩種戒,乃隨行者之定心
而轉者。入定,二戒就隨定心生起,出觀,二戒又隨定心而失。總
之,隨定心之有無,而為轉移之戒,名隨心轉。別解脫戒,則不如
是也。

 

所以此定共、道共二戒,皆是隨心轉者,便無從抉擇,亦無須抉
擇戒也。

 

乙二  分類

 

戒之分類,應有顯教、密乘二者,為佛門之戒條;但依佛制,
未受戒者,不得翻閱戒本,致犯罪過。故於顯密二戒,祗列其名,
不敢妄加述說;即菩薩戒特准公開,但亦祇列三聚戒名,以歸一律
故。若外道邪戒,則依論本詳說,使知之者不為也。

 

 

丙一  顯教戒

 

丁一  七眾戒及近住

 

戊一  優婆塞戒-即男居士戒

 

戊二  優婆夷戒-即女居士戒

 

戊三  沙彌僧戒

 

戊四  沙彌尼戒

 

戊五  式叉摩那尼戒-譯作正學女戒

 

戊六  苾芻僧戒

 

戊七  苾芻尼戒

 

附  近住

 

俱舍論於七眾戒之後,復有此條,以非佛制禁閱之列,故依俱
舍論略述如下,以竟其全。

 

『近住』為親近三寶,一宿而住,學習出家律儀之在家男女二
眾。近住分三:近阿羅漢住、近盡壽戒住、近時(按即是極
短期)而住。所守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之
五戒,加塗飾花鬘與歡聽歌舞、眠坐高廣床座、食非時食等八者。
(按即八關齋戒)

 

丁二  菩薩戒

 

戊一  攝律儀戒

 

戊二  攝善法戒

 

戊三  饒益有情戒

 

丙二  密乘戒

 

若說密乘分為四級灌頂:

 

丁一  第一級寶瓶灌頂戒

 

所守是金剛乘十四根本墮。

 

丁二  第二級秘密灌頂戒

 

所守是金剛乘八支粗罪,及五方佛三昧耶戒。

 

丁三  第三級智慧灌頂戒

 

所守是根本三昧耶戒,及支分三昧耶戒。

 

丁四  第四級名詞(義如授記)灌頂戒

 

所守是大圓滿戒。

 

每級有其所應守之戒。

 

丁五  阿闍黎灌頂戒

 

阿闍黎灌頂,也有應守之戒。

 

無論顯密,均依所受法之品位,守其應守之戒,固無須抉擇,
亦不容許抉擇也。

 

丙三  外道邪戒

 

須知釋尊當日,印度外道共有九十六種,最顯著者則為外道六
師。外道之邪見邪戒甚多,分別略述如下:

 

丁一  有身見

 

有身見,梵音為薩迦耶。『薩』字含有『有與壞』之二義。如
順正理說:「『迦耶』即薩,名『薩迦耶』,即是『實有非一』為
義,此見執我,然我實無,以無所緣而起此見,故於此境,立以為
有。」成實十一說:「實無我故,說緣五陰,五陰名身,於中生有
,名為身見,於無我中,而取我見,故名為見。」有外道主張有『神我』
,亦此類也。

 

丁二  常見

 

如說人死,永遠轉生做人,畜生死,轉生永做畜生,常時恆時
,無有改變,即落於『常見』。

 

丁三  斷見

 

若說人死,猶如燈滅,一了百了,一切都已經無,即落於『斷
見』。

 

丁四  邪見

 

凡有「撥無因果,及無四聖諦理」等見解之人,必然就不相信
有四諦真理、善惡因果,以及道德價值等,所以稱為『邪見』,因
他所起錯謬執見,是有乖違於正道者。

 

丁五  見取見

 

所謂『見取見』,本是劣不足道之妄見;不知者,妄執以為最
極殊勝,如是名為見取。婆沙四十九說:「此取諸見,故名見取」
。婆沙又說:「復次,以何相故?立見取名,謂若取見,或取餘蘊
,執最勝者,立見取名」。

 

俱舍論頌云:(依原文略去一字)「謂有身見、邊執見(指執
常斷邊)、邪見、見取戒禁取」。如是上述四見,雖只屬錯謬之見
,影響尚輕,仍須抉擇,且勿具論。若說第六之「戒禁取見」,則
於行動有關,當非抉擇不可也。

 

丁六  戒禁取見

 

戊一  非因計因

 

己一  能生因

 

能生因:如大自在天,原非宇宙萬有之真因,但在不了解萬有
因緣之學者,觀彼以為是世間因。餘如自性、士夫、生主、時、空
、方等,本都不是生起諸法之原因,可是印度有許多學者,就執以
為因。婆沙第九說:「如農夫秋收多實,便作是言:私收末度天等
所與;若生男女,復作是言:是難陀等天神所與;若信自在者,便
作是言:毘瑟拏天、矩陛羅等天神所與,如是等類非因計因」。

 

己二  生天因

 

生天因:即不是生天之因,妄計以為生天之因。如持牛戒、狗
戒等。外道學人,雖有神通,但因不了八萬劫前諸事,不知牛狗有
順後生天之業力;見牛吃草死後生天,就以為吃草是生天因,於是
就仿效牛吃草,名牛戒禁。見狗噉糞死後生天,就以為噉糞是生天
因,於是仿效狗噉糞,名狗戒禁。發智二十說:「有諸外道,起此
見,立此論;諸補特伽羅,受持牛鹿狗戒,露形戒等,由此便得淨
脫出離,至苦樂邊,此非因計因戒禁取見(下略)。」

 

戊二  非道計道

 

非道計道,就說不是獲得真正解脫之道,而妄計為是解脫之道
。如有學者,計恆河水,能洗除眾生之罪障;有等學者,計猛烈火
,能燒一切煩惱;於是或入河中沐浴,或投火坑焚燒。遁說:「謂
戒但為證滅遠因,要假定慧方得涅槃,今唯執戒能得涅槃,故名戒
取」。戒取者,婆沙四九說:「此取諸戒禁,故名戒禁取」。

 

由此應知,若於非因而妄計因,非道而妄計道,執持其戒,以
求證得涅槃,豈非南轅北轍,故於戒不可不善為抉擇也。

 

 

 

宗喀巴修止法

宗喀巴修止法

錄自藏密氣功
劉銳之

前言

民國七十年辛酉中秋,既選宗喀巴大士所著《菩提道次第廣論》,加入為金剛乘 全集之藏書,出版而為之後記曰:「西藏佛教於朗達瑪王毀佛之際,頓告式微。而秉 持密法者,雜入神通,利弊參雜,未云善也。

阿提沙尊者以超巖寺上座,博通顯密,德重當時,應智光及菩提光邀請入藏弘法 ,於是挽救頹風,樹立新範,並著述菩提道燈論等,努力宣揚顯密貫通,觀行並重之 大乘學,藏土佛學面目為之一變。(參閱呂澂西藏佛學原論商務版廿七頁)

迨明永樂年間,宗喀巴大士出,是時流弊,比前更甚,慨然有改革之志,乃尊阿 提沙尊者之宗。合一經咒,勵行律儀,摘取各派所長,融為一說。其為人學問德行, 優越當時,故教化所及,靡然從風。(參閱前書卅一頁)

所著菩提道次第廣論,判分為上中下三士,並列所應學之道;而獨重上士之大乘 。於上士中,特詳奢摩他、毘缽舍那。其修止也,宗尚瑜伽,其修觀也,宗尚中觀, 非貫通融會,曷克臻此。又何怪太虛法師序文,推崇備至哉。讀者如詳加研讀,則於 佛學之基本,得其精要矣。」(下略)

出版而後,曾先後在香港、臺北學會演講,惜均未終篇。即使欲將止觀兩章抽說 ,亦覺惶然鉅著,望洋興歎而已。

方今國內,盛行學習氣功,其詭辯者,竟牽強附會,高唱『藏密氣功』之名,於 是國內同學( 貢噶先師之弟子)分別口誅筆伐,且來信警告,免受其愚。余以為藏 密少部份之法,涵有氣功,如六法之金剛誦、寶瓶氣,尚勉強可以說通。若謂「藏密 就是氣功」,則未免言大而誇,亦且不倫不類矣。

但近閱某藏密氣功刊物中,有《宗喀巴修止法》一章,其簡化濃縮,尚不失其真 。見而悅之,乃影印以示香港學會呂榮光會長,及返港,榮光請公開講說,以饒益參 加靜坐之歷屆學員,使能深造。從之。又以不能弘止而缺觀,本擬將毘缽舍那章,簡 化濃縮,與之相配,知難而罷。但不能全章講授,乃截頭截尾,祇就其當中心要,而 摘取之。原有科判者,簡化之。原來列入文中,祇用數目字或加括弧,以為分別者, 則一一予以科判,且以抬頭,以識別之。務使朗若列眉,不至混亂,見聞者依之以修 ,由奢摩他之止,而達毘缽舍那之觀,是則禱祀以祈者,區區之心,如是而已。

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創建者宗喀巴(一三五七年-一四一九年),是一位佛 學淵博,著述等身的高僧。他繼承印度、西藏佛教傳統,以『止觀』為佛教徒修學的 中心,總攝一切禪定的宗要。在其《菩提道次第廣論》《菩提道次第略論》《密宗道 次第論》等名著中,廣引佛教有關禪定的多種經論,及印度、西藏各派禪僧習禪的經 驗,根據自身修禪的體會,進行抉擇辨析,系統論述了佛教顯、密二宗修止觀的法要 ,自成一家止觀之學。

佛教徒所修坐禪,包括止、觀兩個方面。止,是梵語『奢摩他』(S’amatha)的 意譯,意為持續止心於一境而達心念寂定,《寶雲經》釋『奢摩他』為「心一境性」 --心專注於一境。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五說:「依定住心說名為止。」 由專注一境而入靜定的『奢摩他』,從現代氣功學的角度看,無疑屬氣功中的靜功一 類。宗喀巴從修止的條件、次第、具體方法、掌握要點,到成就『奢摩他』的標準等 各個方面,廣引博證,條分縷述,提供了一套頗為精深的理論、方法,堪稱中國古代 氣功學遺產中的瑰寶。

宗喀巴依印度佛教定學傳統,以斷五種過失、修八種對治為總攝修止的次第及要 點。

(甲一)加行
初修『加行』時,以懈怠為主要過失,以欲求心等為對治。加行,指修止之前的 必要準備,這是修止能否成功的前提。宗喀巴依彌勒《莊嚴經論》等所說,謂修止必 先具足六大資糧:
(乙一)住隨順處,指安居於易得衣食、無猛獸冤家擾亂、不易滋生疾病、晝無多 人、夜靜聲寂之地,並有志趣相投的禪友相伴相助。
(乙二)少欲,不追求吃穿、名利等。
(乙三)知足,安於樸素恬淡的生活。
(乙四)斷諸雜務,專心修禪。
(乙五)持戒,遵行佛教的道德軌範,不作殺盜淫妄等損人利己之事。
(乙六)斷除貪欲等不利於坐禪的求取及憶念。
修止的加行中,由於對修禪有迫切的要求,追求,因而能積極自覺地精勤修習, 不懈怠廢墮,是修止成功的關鍵。若缺乏修禪的自覺性、希求心,就缺乏修止的資糧 。即使修習,也必生懈怠,對此有四種對治法:

(甲二)四種對治法:
(乙一)欲求心,指端正修禪的目的,產生欲求心。
(乙二)精進心,策勵奮發追求、勇毅不懈的意志。
(乙三)信心,以聞思修習禪成就的例證,認識修禪的益處,加強對修禪的信心。
(乙四)願心,思察禪定對自他的利益,而發修習成就的志願。
宗喀巴強調修止須先端正目的,為利益自他、濟度眾生而修禪,固然出自宗教立 場,但對一些為名利或爭強鬥勝而練氣功的人來說,這也不無啟發意義。

(甲三)正念:
正修止時,失教授(專注之境及修禪之要)為大過失,應以『正念』對治。
止的正行,是繫心專注一境,不令散亂忘失。修止之初,須善調身、調息、調身 以跏趺坐式為主、調息以呼吸無聲、不粗猛急滑為度,呼吸出入,須達無所知覺,不 加關照而自然微細勻和。
佛教所說修止所緣之境,有不淨觀、慈悲觀、緣起觀、界分別觀、數息觀等『五 門禪』,各適應一類人,如多貪欲者宜修不淨觀,多瞋怒者宜修慈悲觀,多散亂者宜 修數息觀等。宗喀巴據印度覺賢論師之說,把佛教顯密二宗修止所緣之境,分為內外 二種。內緣有二:一觀身,如顯教觀身不淨(不淨觀)、數息,密宗觀自身為『本尊 』形。二觀依身法,如顯教觀息、密宗觀空點、光明、細相、喜樂等。外緣分平庸、 殊勝二種,平庸者如草木石塊等物,宗喀巴不贊同這種方法,而最提倡初修者從觀殊 勝之緣--佛相入門。觀佛相時,先把找好的畫像、塑像,置於面前,將其形相牢記 於心,然後閉目憶想,令其分明顯觀。初觀者:可先觀想頭面等一小部分,等這一部 分觀想明白,再觀其餘部分,乃至全身則易觀成。宗喀巴強調初修者須專注一緣,切 不可移換觀想之境。若靜坐時,意識中觀起的境相,與所觀境不同,萬不可隨之而轉 ,應立即棄捨,繫心於本來所觀境。
修止時的最大過失是忘失所觀境,此以『念』為對治訣要。宗喀巴解釋『念』的 涵義為『定知』,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於所緣境專注不散,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此 稱『正念』;二是對心已散、未散、將散、不散等明白覺知,此謂『正知』。『定知 』是入定的主要心理特徵,若坐時心無定知,意識模糊,唯憨然而住,縱使其心澄靜 無波,因乏有力之正念,不能破除微細的『沉沒』,不能叫作正定。即使不繫心於有 形相之境而修『無分別』,亦須憶念持心之要,先令心於境無分別,次令心住於無分 別之念,而不散亂,由此而入無分別的正定,亦始終未離『定知』。

(甲四)正知:
心住定時,掉舉、沉沒為大過失,應以『正知』對治。

(甲五)對治沉掉:
(乙一)思:
掉舉、沉沒生時,不即速斷滅為大過失,應以『思』對治。定,梵語三摩地(Samadhi) ,指心持續專注於一境而不散動。
當修禪者,達到能於短時間內入定時,掉舉、沉沒則成為深入正定的大障。宗喀 巴關於這一問題的論述,對氣功學來說,最有價值。他在《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五 引《集論》釋云:「云何掉舉?淨相隨轉貪分所攝心不靜相」。掉舉,「指因觀想可 愛之境,而引起聯想」。屬於貪愛一類障礙入定的雜念生起,此分粗細二種:粗掉舉 指忽生貪著希求外境之念,微細掉舉指心中將出現親友、或所愛樂的聲色等境。沉沒 ,「謂心於所緣執持力緩,或不極明。」如同入暗室而不能看清楚。此亦分粗細二種 :粗沉沒於所緣境中,心雖未散動,但乏明了之力,只是澄靜而已。微細沉沒,心雖 明淨,但對所緣境無定解力,略為低緩。沉沒與昏沉不同,昏沉有如半睡眠,心無明 淨,沉沒則心尚明淨,只是於所緣境不太明了而已。掉舉障心住一境,沉沒障明了所 緣,為深入正定的大障。掉舉易知,沉沒難覺,今修煉氣功者,墮於沉沒中而自以為 入定者,大有其人。
宗喀巴說產生掉舉、沉沒二障的共因為:不善攝護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門戶』、 飲食過多或不足,於初夜、後夜不修『覺寤定』,以及不知什麼叫正定。產生掉舉的 特殊原因:有貪著外境、於所觀境繫心過猛、不專精修定等;產生沉沒的特殊原因: 有睡眠過多、心於所觀境過於緩放、止觀不均偏於修止、心不樂所觀境、心過於內攝 等。
宗喀巴強調,修禪時須時時提起正念,覺知沉、掉二障將生、已生、未生之相, 這是防治沉、掉的訣要,謂之『正知』。若沉、掉已生,須立即斷滅。「上者迎頭遮 止,中者才生尋滅,下者亦須生已不久即當斷除。」若知而不斷,墮於沉、掉中,久 久成習,極難糾正,將無入定的希望,斷除沉、掉的要訣是『思』,即思察觀照,斷 除捨棄,警策自心專注於所觀境。若沉、掉厚重難治,長時不能斷除,去而復來,應 暫停修止,專修對治。掉舉重時,當觀可厭之境,以滅貪著之念。沉沒重時,當思修 定的利益、人生的積極意義,以振作自心,或思日月等光明,或以冷水洗臉,或起立 『經行』(來回踱步)一段時間,待精神振作,再坐下修止。另有兩種專治沉、掉的 觀想法:
(乙二)風心與虛空相合:
觀想自己臍間有一大如雀卵的白點,從頂門躍出,與虛空相合,心緣虛空,安住 不動,此法名為『風心與虛空相合瑜伽』,專治沉沒。
(乙三)數息:
數息此強斷掉舉法,即攝心數呼吸,一呼一吸記一數,從一數到五,再從頭數起 ,漸增至每次數十息、十五息、二十五息;或觀上氣白色,從鼻中吸入,漸向下壓, 同時將黃色的下氣漸向上提,把上下二氣壓於臍間,令其相合,長久閉息不出,名『 瓶氣』。如此往復,則心漸靜寂,掉舉自滅。
《菩提道次第略論》卷六說,修止對應善於調節自心,令緩急適中。若用心失度 ,於所緣境繫心過猛,易生掉舉;若用心過於緩懈寬鬆,易生沉沒。應細心調節,找 到一個合宜適中的持心之度。每次修定的時間長短,應根據自己的定力而順乎自然。 初修者定力小,應時短數多,以免久坐心亂,下次不樂於修習。若定力大,有力對治 沉、掉,可任其自然,長坐一時亦佳,有病時應專意治病,等病愈後再觀修本所緣境 ,不宜帶病勉強修止。

(甲六)捨:
已斷微細沉、掉,能持續入定時,起心攝念則為過失,應以『捨』對治。『捨』 ,指放緩、放下其心,不故意策心思察觀修,此所謂捨,並非捨棄前所觀境。於所觀 境尚須明了專注,只是已達專注不散、明了不失的定境,不必再用心起念觀修而已。

(甲七)九住心:
關於修止入定的階梯,宗喀巴據印度原著《六門教授習定論》等所說,分為九個 『住心』。九住心分別由六種力而成就,分為四個『作意』(用意念)位。
(乙一)內住:
由聞思修止法要的『聽聞力』,安坐修止,攝心繫緣,定然力小,散亂多,覺雜 念叢生不斷,有如河流。
(乙二)續住:
多次勤修,由『思惟力』提起正念,逐漸進步,能於短時專注所緣,心無散動。 此時覺雜念如溪澗水,時隱時現。
以上二種住心,散亂多,定力小,須用力攝心,稱為『力勵運轉作意位』。
(乙三)安住:
由『憶念力』,時時憶念所緣境,定力漸增,於雜念生時,能較快覺知,攝心還 住於所緣。
(乙四)近住:
由『憶念力』攝心,較前更進一步,於沉沒、掉舉生時,能即時覺知對治。
以上二種住心,漸能攝心不散,自覺心如潭中水,無風不起浪,然尚有被沉、掉 風動,而不澄靜時,為對治沉掉而覺疲勞。
(乙五)調伏:
能以『正知力』調伏沉、掉,攝心不動,較長久入定、嘗受到入定的喜樂、而自 然樂於修定。
(乙六)寂靜:
由『正知力』攝心入定,斷滅厭修情緒,心更寂靜。
(乙七)最極寂靜:
由『精進力』勤修,持續不懈,定力益增,自主情緒的能力增強,座中能斷除貪 欲、憂戚、昏沉等。
從第三住心至此,坐中雖能持續入定,然定心尚有被沉、掉間斷之時,故稱『有 間缺運轉作意位』。
(乙八)專注一境:
由『精進力』勤修不懈,能任意入定,雖尚偶起雜念,起已即滅。雖仍須策勵其 心,然沉、掉已不能為障,定心恆常相續,沉、掉不能使之間斷,故名『無間缺運轉 作意位』。
(乙九)等持:
由不斷勤修的『慣習力』,定功純熟,達到不須作意攝心,便能隨意入定,恆久 不動之境,名『無功用運轉作意位』。
宗喀巴指出:修定者達第九等持心,能隨意長時間入定,乃至行住坐臥,皆能與 定心相應,若未得『輕安』,仍屬佛教說的最低層次的『欲界定』,尚未跨入『九次 第定』的門限,只名『奢摩他隨順作意』,而不得名為『奢摩他』。『奢摩他』屬超 出欲界定的『初禪未到地定』,有心一境性與輕安兩大標準。輕安包括身心兩個方面 ,心輕安指具自主心理的堪能性,能擺脫貪欲、瞋怒等不良情緒的紛擾,心不為境所 動,在一切時中安定、愉快、坦然;得心輕安時,自然有能引發身輕安的風(氣)生 起,一般頭頂有似重,而並無不適之感,漸漸氣滿溢全身,身體極為舒適、快樂、輕 鬆,由此而心輕安更加增長。初得身心輕安時,因初嘗前所未受的愉悅,內心激動踴 躍,此後漸漸安定平穩,但輕安並不減退。宗喀巴所說能引發身輕安的風,大略相當 於道教內丹學所說先天氣。修定者得身心輕安,心一境性而成就『止』時,身心發生 質變,得大利益、大受用,使人生幸福快樂,佛教謂之『現法樂住』今日練氣功者達 到如此境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宗喀巴認為:『奢摩他』是佛教顯密各派修行者,及佛教以外的一切修練者,共 同的必由之徑。欲深入四禪八定等高深定境,得五神通,乃至得佛教所謂堪斷煩惱的 智慧,皆須以『奢摩他』為起碼的基礎。然而,『奢摩他』僅能得身心輕安、袪治疾 病,僅修『奢摩他』並不能達到佛教所求超生死、出世間的目的,欲達此目的,宗喀 巴認為須在『奢摩他』定心的基礎上修『觀』--『觀』,梵語名『毘缽舍那』(Vipasana) ,以佛教『無我』為中心的哲學觀,觀照分析,才可能超越世間禪定境界,而與宇宙 的真實相應。修觀雖亦包含有氣功內容,但須以宗教哲學觀為導首,牽涉到佛學的核 心理論問題,宗喀巴在這方面的論述,為其著作中的精華所在。這一問題的主要方面 ,超出了氣功範圍,所以不再贅述。

介紹「空行心要」

介紹「空行心要」

顯教依釋尊之開示:所謂「深信因果」、「離苦得樂」、「轉迷成悟」。如是而 已。

惟密乘則不然,依 蓮師之開示:所謂「身結印」、「語誦咒」、「意緣想」, 纔可即身成就。

密乘之法,多以體驗而力行,勇猛精進,時刻勿離,故有根本上師、根本本尊、 根本護法,所謂「三根本」之訣要,已極精到。但六十三年前,我 師敦珠法王年三 十四歲,憫密乘行者之懈怠及無知,若依法次第傳授,則將畏難而卻步;以淺易授之 ,又將毫無成就。於是悲心獨運,遂從無上之意巖取出,為空行之心要。先授之以共 前行,再以不共前行,鄭重給予四級灌頂。後復授以圓滿次第之精髓「睡眠光明」。 且使到臨死時,可修拋斡解脫;既簡而精,歎觀止矣。更復智燭機先,竟於數十年前 ,公布此法。年前曾將趕先譯出,極願與諸同學,同登銅色山蓮花剎土。

時輪金剛第三次巡迴世界灌頂記

時輪金剛第三次巡迴世界灌頂記

劉銳之

時輪金剛本續,到達娑婆世界,還不到七百年,是遲到之續。一切之組織、傳承 ,其意義當較為「精到」。

時輪密續分為「內時輪」、「外時輪」、「別時輪」三者。

  內時輪:是表示我們體內的世界,以「氣」、「脈」、「明點」表達,及分 析生命能量,在體內的流布和運作。

  外時輪:是表示整個外在世界的宇宙宏觀。包括了太空星系、及時間和空間 的體制。

  別時輪:則表示了整個時輪金剛的修觀,包括灌頂、修持以及成果,是整個 密續中最奧密的層次,對個人而言,它可消除內在的病災,與外來障礙。對整個世間 而言,則可消除猜忌不合,排除紛爭,促進世界和平安定。而對接受時輪金剛灌頂, 或修習時輪法者,未來在末法時期,則將生於「香拔拉」剎土。

時輪金剛本續於印度公開較下三部密、及三主流密續(按:密集金剛、大威德、 勝樂金剛)稍遲,如此其乃建基於彼等,(指上列三主流密續。)並更精細。(中略 )行者修時輪生起次第嫺熟,加入圓滿次第,其中共分為六:別攝支、靜慮支、中善 支、認持支、隨念支及三摩地支。此等名相,雖存密集金剛圓滿次第中,然時輪金剛 之內容,則甚不同。

我 師敦珠法王,其降生傳記,於下一世(即第十九世)云:於時輪剎土「香拔 拉」,以王子持政權,摧外兵而復興佛法。為使諸同學知其梗概;乃寫「時輪金剛之 簡介及依止」一文,刊於季刊第五十七期。意有未盡,續寫如下:

所有時輪密續傳承,均由第十四世大寶法王,第八世泰錫杜,以及蔣揚欽哲汪波 ,傳給第一世蔣貢康楚羅卓他耶大師。而今天的灌頂上師--蔣貢康楚甯波車,則由 其根本上師第十六世大寶法王,以及依怙主卡盧甯波車接受灌頂與教導。此次為甯波 車的第四次時輪巡迴世界灌頂法會。第一次是一九八一年在西班牙聖塞巴斯迪安,第 二次是一九九○年在加拿大多倫多市,第三次則是今年六月在香港。法緣殊勝,我學 會同學,盍興來乎?!